📖 ZKIZ Archives


新三板影院院线企业 “双无”中寻扩张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702/t20170207_779318.htm

  2016年新三板新增的4家影院院线类企业均无募资、无交易。虽市场遇冷,但在产业未来向好,巨头积极进入打通产业链的背景之下,院线企业仍在或横向并购或纵向延伸的扩张之中。张伟靖/文

  12月14日,长城影视(002071.SZ)发布预案称,公司计划以5.45亿元的交易价格购买新三板挂牌公司德纳影业(839069.OC)100%股权,其中现金支付2.73亿元,剩余款项以发行股票方式支付。如交易顺利完成的话,这家连锁影院企业在挂牌不足5个月之时就与新三板告别了。此前的2016年10月,另一家影视院线准明星企业恒大文化也在挂牌10个多月后选择了退市。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以近50%的增幅一路飞奔至440亿元,资本也随之狂欢。在一片乐观的预测中,银幕数迅速增长,然而票房却高开低走,接连两个季度均同比下滑,全年仅呈微增。票房收入下滑,中小影院、院线企业首当其冲遭遇挑战。

  与此同时,万达、中影、保利、恒大以及阿里却都在趁着利润下降、股价大跌之际频繁地出手并购院线影院,寄希望低潮期建立自身版图势力,或打造贯穿影视全产业链的伟业。

  2016挂牌院线影院全线 “双无”

  2016年,新三板新增4家影院院线类企业挂牌,自挂牌以来,这4家企业均无募资、无交易(表1)。2015年12月,恒大集团下属的恒大文化挂牌新三板,恒大文化旗下包括院线、音乐和影视文化等6家子公司,业务覆盖整个文化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在挂牌不久就抛出了15亿元的定增融资计划,可惜最终该融资案并没有完成,而恒大文化也在10个月后提出退市申请。

  按照票房分账,总票房先扣除5%的电影专项基金与 3.3%的营业税(此两项上缴国家),剩余的部分院线分7%,影院分50%,制片发行方分43%(表2)。由此可以看出,影院院线是离钱最近的环节,票房牛市中可以自然与市场同步扩张。

  自2002年院线制改革以来,中国所有影院都必须加盟某一院线才能获得放映资格,电影发行方不能直接面向电影院,必须通过院线洽谈排片及票房分成问题。尽管近几年互联网售票软件与视频网站在电影发行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院线依然占据发行排头兵的位置,冯小刚因《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炮轰万达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组建电影院线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为资产联结,也就是电影院线通过持股的方式控制旗下的电影院,万达院线就属于这种类型,上市公司万达院线(002739.SZ)资产覆盖了万达院线和旗下的所有影院,财务报表也将旗下所有影院都纳入其中。影院收入包括电影放映、卖品销售及广告发布等;另外一种为签约加盟,电影院线只向加盟的电影院提供放映的影片,然后按比例分账,新三板挂牌的大地院线(837015.OC)就是这类,与大地影院并不存在资产联结关系,只能获取票房分账收入。

  因此,虽然大地院线是目前全国影院及银幕数量最多的院线,截至2016年6月30日,拥有已开业影院643家,银幕3290块,远超“产业一哥”万达院线,同期万达院线旗下开业影院只有320家,银幕2789块,但两者收入完全不在同一量级(表3)。

  同时,加盟大地院线的大地影院以二三线城市布局为主,其经营特色在于“先进的放映技术与可接受票价”,整体票房增速下滑的过程中,低价市场无法幸免。大地院线单一的票房分账收入更使其处于大而不强的境地。

  2016年5月,阿里影业宣布认购大地影院本金总额为10亿元的可转换债券,行权后将间接持有其约4.76%的股权。虽然大地影院与大地院线不存在股权关系,但拥有强势互联网售票渠道的阿里出手,定会通过大地影业间接刺激大地院线的收入增长。

  扩张仍在进行

  对于影院院线企业来说,2016年并不是个好年份,2015年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因市场遇冷受阻,但在产业未来向好、巨头积极进入打通产业链的背景之下,三板挂牌企业仍在或横向并购或纵向延伸的扩张之中。

  出于惯性,大地院线依然走横向扩张之路,通过银幕数的上升带动票房增长。2016年上半年,大地院线新增影院50家,新增银幕311块,公司票房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24.3%,规模排名和人次排名均列全国第二位。尽管单一的商业模式没有任何改变,但“市场老二”的规模仍让其成为产业内一支不可被忽略的力量。

  而其他没有规模优势的连锁影院,则开始通过高端化、差异化和单个影院规模化经营增加收入,以德纳影业为例,公司旗下的萧山店开业两年,就成为杭州规模最大和票房最高的影院,20个影厅包含了杜比厅、IMAX 厅和7个VIP 厅。

  在新三板挂牌的影院院线企业中,星光电影(834588.OC)的盈利水平显得格外突出(表3),其采用一线城市综合化、二线城市高端化、三线城市标准化的扩张策略,计划在北上广深打造四座集IMAX巨幕、4D放映厅、话剧演出、音乐剧、儿童剧、首映秀场、咖啡书吧、衍生产品廊为一体的综合文化项目。星光电影还打出主题牌,建立了国内首家20小时营业的怀旧复古风格影院。2016年4月,星光传媒董事长戴晓军更携同星光VR团队登台,正式宣布进军VR虚拟现实事业,星光VR影院、星光VR话剧、星光VR节目内容即将登场。

  同时,星光电影还加快布局电影发行、影视剧制作等业务。公司称电影发行业务将是未来主营之一,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将组建发行团队,立足上海,拓展华东,计划每年独家全国发行2至3部商业大片;还计划出品2-3部电视剧,其中《哈雷的一家》已跟江苏卫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衍生品业务方面,已与中影集团就电影衍生品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与拓展这一电影产业延伸领域,近期即将推出上海首家旗舰店。

  向上游拓展,进行影视发行和投资是资金实力较强公司的共同选择。最早挂牌新三板的中视文化(430508.OC)称,将在未来5年内,借助终端发行优势,通过前端影视制作项目的投资,衍生出线下实景演艺娱乐产品+中视院线 2.0 升级版本,最终形成良性的电影生态闭环。公告显示,中视已与奥飞娱乐、英国永世影业(007系列电影制片公司、IP拥有者)、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等机构建立合作意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73

電影產業促進法發威!326家影院瞞報票房被罰

《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後,電影主管部門重拳出擊,以執法必嚴的決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對首批查出存在違法經營行為的326家影院實施嚴厲處罰。

經過深入調查核對,電影主管部門掌握了部分影院2016年以來瞞報票房的有關情況。根據《電影產業促進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於3月21日下文通報處罰結果,具體情況如下:

一、中影桐鄉嘉博影劇院等63家影院瞞報票房超過100萬元,情節特別嚴重,責令其自3月27日起停業整頓不少於90日,視整頓情況由原發證的電影主管部門重新核發其放映許可證。

二、浙江杭州塘棲新世界影城等63家影院瞞報票房在50萬元至100萬元之間,情節嚴重,責令其自3月27日起停業整頓不少於60日。

三、對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星鑫國際影城等110家瞞報票房在10萬元至50萬元之間的影院,處以20萬元的罰款。

四、對90家瞞報票房在10萬元以下的影院,進行內部通報警示。

五、以上所有違法影院必須限期向片方返還截留片款,並書面報告瞞報票房、逃避監管的作弊手段;在省級電影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之下,由縣級電影主管部門對違規影院的主要責任人、關聯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六、溫州雁蕩院線、江西星河院線兩家公司違法影院數量多、占本院線影院比例大,暴露出嚴重管理問題。責令其即日起進行整改,整改期間不得開展新的影院加盟業務;視整改情況由原發證的電影主管部門重新核發其發行許可證。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人指出,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是電影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偷漏瞞報票房行為是電影行業長期以來的“痼疾頑癥”,嚴重破壞市場秩序,妨害產業發展。各級電影主管部門及文化執法機構要以堅定的決心,持續的力度,依法嚴厲打擊,決不姑息,推動“電影市場規範年”專項治理行動取得實效。

據悉,升級後的國家電影數據平臺為電影市場監管及常態化的數據比對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繼本次通報之後,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對影院票房數據的核實工作還將持續展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51

大地影院集團總經理於欣: 單銀幕數產出下降 “影院過剩”現憂慮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6-18/1118424.html

每經記者 謝欣

每經編輯 楊軍

近年來,國內的影院數量保持了較快增長。

2017年將過半,中國的銀幕數已經位列全球第一,因此在業內外也產生了“影院過剩”這一話題。

對此,大地影院集團總經理於欣6月18日下午在中國影視領袖峰會上表示,以中國世界第一的人口數量看,中國的銀幕數達到世界第一是理所當然的,而在當下時間點上談中國的銀幕數是否飽和還有些過早。

事實上,在人均觀影次數上,2016年中國剛剛達到1次,而北美是3.7次,每百萬人口擁有的銀幕數量,北美是121塊,中國目前僅有30塊。

就以上數據來看,中國的銀幕市場包括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不過於欣也指出,目前在終端市場出現了極度不飽和的狀況。她認為,這是因為雖然影院銀幕數迅速增長,但是供給端的內容出現了不匹配,單銀幕數產出在下降,才出現了所謂“影院過剩”的憂慮。

從深層次上看,中國的電影市場,包括終端市場,剛經過了一個快速增長期,下一步是進入平穩的增長期,再進入相對成熟的增長期。

於欣認為,從這一角度上看,增速下降是必然的結果,但由於這種情況來得比較突然,逐漸產生了上遊的供給數量和下遊數量不匹配。

於欣表示,最近,《摔跤吧,爸爸》“黑天鵝”式的票房表現讓她看到了觀眾的品鑒能力都有很大的增長,超出了預期。

類似《摔跤吧,爸爸》這種藝術氣息濃厚、更偏向情感類藝術片的非傳統大片在國內票房市場上的竄紅,也讓電影投資方與發行方在電影內容上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於欣認為,拿藝術片為例,以前會覺得太小眾,但目前來看,這個小眾的群體正在擴大,如果藝術片可以分線發行,片方的宣發程度和努力、預算都可以進行很好的控制。這樣電影市場是在一步步往生態在發展,是在建立良性的生態。不過,電影產業作為高風險、回報極不可靠的行業,單靠去“賭”哪部片子能火顯然是無法實現有效的風控的。

於欣認為,電影行業需要生態體系的健康發展,至少要在對投資人有一定的風險保障、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才會有更多的投資人投入到這個行業當中。

“不能靠情懷,更多的要靠一些體系。”於欣如是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395

上海電影出售4 家影城資產 影院公司施展“內部整合大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7/1162461.html

每經影視記者丁舟洋

每經編輯 杜蔚

11月15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布的產權轉讓項目顯示,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601595,以下簡稱“上海電影”)掛牌轉讓大連上影電影城有限公司100%股權及1540.47 萬元債權。而在今年9月和10月,上海電影陸續公告了擬轉讓全資子公司長沙上影影管公司、遼寧新瑪特永樂影城100%股權,以及重慶越界影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界影業”)約17%股權。

“現在全國影院的單銀幕產出都在下降,我們手頭的項目也並非全都高枕無憂的。出於資產優化的考慮,我們賣掉虧損厲害的,既增加上市公司凈利潤又能用回款去投資更優的標的。”上海電影內部人士對每經影視記者表示,“不是不做這個行業了,我們新建影院比關掉的多得多。”

新老影城各有“難念的經”

位於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香二坊134號百年港奧特萊斯的大連上影影城,從售票軟件格瓦拉上的情況來看,是一家大而新的影城,8個影廳的規模、IMAX 廳的配置,這樣的硬件在全國範圍內都算不錯的。

而據上海聯交所公示的情況,這家影城2016年虧損398萬元、2015年虧損62萬元,2017年的情況仍不理想。經過評估機構的評估,該影城資產總計2124萬元,總負債2312萬元。

“影城的人氣很大程度上是依托商業體的人氣。”一位資深院線從業者向每經影視記者分析道,“像大連百年港奧特萊斯,位於新港區,培育期比較長,現在奧特萊斯商城的總體人氣還沒起來,處在其中的影城自然也不會太好。”

大連上影影城的掛牌價是2190萬元,包括1540.47萬元債權和掛牌價為650萬元的100%股權。“如本項目采取競價轉讓方式完成的,則溢價部分為股權溢價。”查詢上海電影公告可以看出,1540 萬元債權的“債主”是上海電影,其實就是影城的建設款。這樣打包售出後,意味著上海電影不僅能止損還能將對這家影院此前的投資都收回來。

另一家擬出售的長沙上影影管公司和大連上影影城的情況相似。連續三年虧損,轉讓總價由1036.31萬元債權和掛牌價為680萬元的100%股權組成。這家影城的不景氣也與所在商城的人氣不旺有關。相比之下,沈陽的遼寧新瑪特永樂影城是一家開業十多年的“老店”了,該影城位於市中心商圈,有6個影廳,去年還進行了全面裝修升級,近三年來也不太賺錢。而且影院地租的租期也快到了,後續經營面臨不確定性。

“本次公司下屬兩家影院公司股權轉讓為公司進行影院資產‘動態優化調整’的計劃,將經營效益差、投資回報弱的項目出售,將減少虧損,並同時增加投資收益,對公司經營成果產生積極影響。出售所得資金,公司將用於投資回報更好的新建影院項目。”上海電影公告稱。

一邊繼續布局,一邊內部淘汰

此外,上海電影還將轉讓越界影業(871069.OC)約17.3% 股權,轉讓之後上海電影仍持有越界影業約12.6%的股權。

成立於2011年的越界影業在去年4月登陸了新三板,2015年上海電影入股該公司。越界影業半年報顯示,該公司擁有已開業影院16家,銀幕148塊,在重慶地區票房產出居第四位。但由於在短時間新增了5 家影院,新增影院帶來成本大幅增加,導致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而影院投建的快速發展必然為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帶來較大的壓力。”

上海電影轉讓越界影業17.3%也屬於動態優化調整計劃,轉讓後將給沙溝湖電影帶來4000~4500萬元凈利潤,出售所得資金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事實上,目前全國的影院公司日子都不好過。一方面受房租、人力、設備升級等因素的影響,影院經營成本普遍上升。而另一方面觀眾的上座率卻維持低迷。尤其在去年,全國電影的票房增速大幅縮水,全國單影院和單銀幕的票房產出雙雙大幅下滑。“電影院平均每一場放映電影獲得的票房,已下降到600元左右。”上述資深院線從業者說。

雖然去年全國票房的增速放緩已給市場帶來了冷靜的信號,但影院建設具有慣性沒辦法一腳剎車。近年來電影院仍保持了每年近1000家的增長,區域性競爭更加激烈,很多城市甚至出現了短短幾百米街道上多家影院近身肉搏的“巷戰”現象。

“所以那些已具規模效應的影院公司在繼續布局的同時,還得審視手上的資產,優勝劣汰。而且即便是新建影院,影院選址的科學性、專業性也更加重要,影院已經過了建起來就賺錢的階段了。”上述資深院線從業者認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95

購物中心的未來主力店:基於影院為載體的互動空間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23/167037.shtml

購物中心的未來主力店:基於影院為載體的互動空間
四郎 四郎

購物中心的未來主力店:基於影院為載體的互動空間

當下的中國影院市場正走向高速發展期,但除了規模上的數量激增,對於一個成熟的電影院市場而言,在票房之外,影院還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

電影作為現代藝術形式,已成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群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觀影方式日漸多元化,影院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趣味的情境體驗,但在新娛樂休閑方式日新月異的當下,單純的影院模式已經難以留住年輕一代的心,在觀影的同時能有更多體驗是突破口之一。

影院和書店,兩個文化氣質相近的商業形態組合起來,自然發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然而“影院+書店”模式並非簡單的聯合運營,突出特色、融合共生,深入挖掘文化消費潛力才是這個組合的初衷。來自珠海的誠豐影城,一直致力於影院交互式互動空間的研究與打造,在“影院+書店”模式的基礎上,旗下首間主題影城首創“電影·書店·生活館”的新型影院經營模式,重新定義電影消費。

把影院、書店、生活館“混搭”在一起,這種聯動模式,能否為影院帶來新的文化附加值?能否實現影院經營模式的“轉身”?贏商網采訪了珠海誠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彭福星,聽他解析該商業模式的競爭優勢及誠豐影城的發展邏輯和未來想象空間。

圖片2

珠海誠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彭福星

01

電影+書店+生活館

做最不像影院的影院

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11月20日下午6時57分,中國電影年度票房突破500億元大關,觀影人次達到14.48億,同比增長19%。電影市場以及相關配套服務帶來的市場規模,也令諸多圈內圈外人垂涎三尺。

“垂涎”國內電影市場規模以及本身在商業地產領域的開發優勢,越來越多開發商嘗試跨界,涉足正處於飛速發展階段的影院行業。來自珠海的誠豐集團也不例外,2010年,集團成立珠海誠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誠豐影城、誠豐文化MALL、誠豐美術館三大系列產品立足廣東,面向全國。其中,集團在影城板塊的投入,更為珠海電影市場註入一股強大的新動力。2013年至今,誠豐影城已成為珠海最大連鎖影城,並開始發力全國市場。

據彭總介紹,目前,誠豐影城通過兩種影院模式進行擴張:一種是標準影城,為公司規模化發展建立基礎,主要滿足消費者一般的觀影需求;另一種是主題影城首創“影+”的新型影院經營模式,這也是誠豐影城未來主力發展方向。據了解,誠豐主題影城通過融合書店、花藝木藝、咖啡輕食、藝術空間、科技體驗空間等精品項目,把觀影、休閑娛樂、藝術、生活融為一體,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綜合的娛樂休閑、社交空間。

作為誠豐影城旗下首間主題影城,12月16日開業的誠豐影城杭州店呈現出三大特色。

誠豐影城與京東圖書達成圖書全品種合作包含中文、原版、日臺版近300萬冊,涵蓋休閑、藝術、攝影、繪本等各式書籍,和京東線上同步發售。此外,只要是誠豐影城的會員,都可享受十天內免費借閱圖書的服務

圖片1

影廳采用無人檢票系統,設有售取票一體機,觀眾可以直接自助式掃碼購票觀影;

圖片3

生活館售賣各類原創設計精品,每一個細節都體現“好好生活”理念。

彭總告訴贏商網,誠豐影城杭州店旨在讓每個走進電影院的人都能感受將時間浪費在自己喜愛事物上的美好,讓電影走進生活,讓心靈在字里行間舒活。“不只是觀賞一部電影,書籍、鮮花、咖啡,你能想到的一切文藝,幾乎都能在這找到。”

02

源於電影,卻不止於影院

未來三至五年計劃拓店150家

在彭總看來,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其需求也呈現多元化和複合型,影院要勇於轉型、改革,不斷嘗試創新影院模式。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保證影院的核心競爭力,要做到源於電影,卻不止於電影院,使電影院成為一個消費者向往的空間。

如今,誠豐影城的創新經營模式正逐步刷新消費者對“影城”的固有概念,將影城從提供單一服務的場所,轉變為有溫度、有想法的休閑娛樂空間。影院不再只是看電影的地方,可以有作家簽售和書友會,有創業咖啡廳和講座,有藝術展和花藝班,有更多……

圖片4

觀影只是消費者消費的一個入口,誠豐影城要把這些年輕人聚在一起,把有理想的人聚在一起,成為不斷分享和獲取信息與思想的空間。

據了解,誠豐影城也在探索電影和VR的結合,目前,誠豐影城已投資VR領域領先品牌“超級隊長”。未來,誠豐影城也會借助超級隊長,加大對VR影廳建設的投入。“誠豐影城會把VR技術應用到影廳中,打造VR影廳,務求讓VR技術成為誠豐影城的一大特色。”彭總補充道。

正是基於這樣不斷探索和創新影院模式,誠豐影城希望將新的理念帶到更多不同的城市。在現有全國30家影院的基礎上,誠豐影城計劃未來三到五年在全國布局超過150家直營影院,並且根據不同城市、不同項目定位,做到一店一色。通過空間利用、藝術設計,打造誠豐特色影院。

03

祭出“社交化”的大旗 

誠豐影城“賣”的是互動社交空間

在目前影院經營高度同質化的市場中,“千家影院一張臉”的現象也越發明顯。而影院的快速長在一定程度上也稀釋了經營實體的市場占有率,如何吸引更多強消費群體、保持持續增長的贏利就成為每家影院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和影院都處於升級換代的轉型期,影院除了不斷優化觀影體驗,創造附加值才是影院更加要註重的。

互動社交就是創造附加值的方向之一。有數據顯示,朋友、情侶、家人,為了滿足日常的社交需求而走進影院成為最大的觀影動力之一,影院的社交場景觸發了更多消費需求的可能。這也表明,一個觀影2.0時代的到來,即以用戶為中心的電影社交時代的開始!作為電影的放映終端,影院要滿足消費者的社交需求。

彭總稱,誠豐影城通過“電影+書店+生活館”的聯動模式發展,最終會由買電影票、買書、買精品向互動社交空間的方向靠攏。

誠豐影城祭出“社交化”的大旗,從用戶社交行為著眼,通過在主題影城方面的持續探索,匠心打造全新的個性化連鎖影院品牌,未來將成為中國大眾娛樂社交新生活方式的提供者。

新零售 影院 VR 誠豐影城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487

僅25元同步看院線大片,移動影院將分實體院線一杯羹?

你會花25元、慵懶地躺窩里通過移動終端看實體院線正在上映的影片嗎?這個答案目前來看,暫且是不確定的,一是因為觀眾是否願意通過移動銀屏來體驗電影魅力,二是“移動院線”產品能否最終落地。

5月9日,在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下稱“文博會”)上,一款名為“移動電影院”產品正式發布。

發布方表示,“移動電影院”能夠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或通過其控制其他設備搭載的移動電影院軟件系統作為放映設備,向觀眾放映已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且處於公映期內的電影,票房收入也將納入中國電影票房統計。

消息發布幾日後,國家電影局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行業內媒體采訪時表示,從事電影放映、開辦電影院線須按規定取得電影管理部門的許可,須遵守行業規則和秩序,電影管理部門未批準過所謂“移動院線”。

對此,承擔“移動電影院”運營試點工作的北京雲途時代影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雲途影業”)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暫不予置評,一切還是以國家相關部門發出的官方文件為準。”

中國是電影生產大國,目前每年生產影片近千部,但能夠進入院線的電影只有一半的數量。

5年創造10億塊銀幕

“移動電影院”是由中國電影科研所授權,雲途影業承擔產品運營試點工作。

至於要研發該產品的原因,雲途影業表示首先是滿足觀影市場需求。

眾所周知,隨著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影院觀影消費需求也在急劇飆升。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新增銀幕9500多塊,銀幕總數已達到5萬多塊,穩居世界第一。

“由於實體院線的單體投資巨大,且影院建設嚴重受限於影院盈利必備的輻射半徑人口密度,致使實體影院建設增長乏力,無法滿足廣大非影院建設適配區域的觀影需求。”雲途影業方表示。

其次是移動電影院能夠幫助更多影片實現“上院線放映”。

中國是電影生產大國,目前每年生產影片近千部,但能夠進入院線的電影只有一半的數量。比如,2017年一共生產電影970部,進入院線並產生票房的只有487部,全年累計有92部影片票房過億元(其中國產影片有51部),達到10億元以上票房的影片有14部,而票房不足1000萬元的影片達302部,占進入院線並產生票房影片總數的60%。

造成各部電影票房之間“貧富差距”較大主因,雲途影業認為是電影本身受制於實體院線固有的放映時間與放映空間局限,“排片資源只能向頭部商業大片傾斜,這就抑制了市場多樣化的觀影需求的存在,限制了觀影人次及票房的增長空間。”

另一個“貧富差距”表現在影院分布上。2017年,我國銀幕數已超5萬塊,但是大部分銀幕都位於城市,甚至一二線大城市。在2017年,依然有350個縣級行政區沒有實體電影院,覆蓋常住人口總數超過7000萬。912個縣級行政區只有1家實體電影院,覆蓋常住人口總數超過2.7億。無實體電影院以及僅有1家實體電影院的縣級行政區占全國縣級行政區總數的44%左右。

因此,“移動電影院”以拓展移動觀影市場入局,既解開了實體院線建設與排片的困局,又能夠聯動實體院線破局,從這點上來看,“移動電影院”市場具備了足夠的想象空間。

“在中國,有至少10億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法步入實體影院觀影,但他們也有觀影需求,我們希望可以用移動電影院這一個產品,滿足他們的觀影渴望。也希望移動電影院產品能成為實體院線的有益補充,幫助更多影片實現上院線放映的心願,激發電影制作方和內容創作者的積極性。用5年的時間,為中國電影創造10億塊銀幕,增量中國電影。”移動電影院CEO高群耀9日在發布會現場表示。

將觸動實體院線蛋糕?

“10億塊銀幕將會創造多少產值並不好估算,但可以想象一下,目前實體院線票房的主要貢獻來源也就幾十部電影。如果中國大部分電影上的是移動電影院,即便票價是25元,這個體量也是巨大的。”一家南方影城負責人表示。

那麽,“移動電影院”創造10億銀幕,是中國電影的增量還是觸動了實體院線的蛋糕?

其實,線上線下同步發行影片,“移動電影院”並非第一個吃螃蟹者。2015年,樂視在自己出品並參與發行的影片《消失的兇手》放映上,就嘗試過在電視上超前點映,但此舉最終遭到各大院線集體抵制,表示要取消該片的排片,樂視最終放棄這一計劃。

同年,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曾花費1200萬美元購買了影片《無境之獸》的版權,並開始嘗試與影院同步上映。Netflix的舉動遭遇了帝皇、AMC、Carmike和Cinemark北美四大院線的聯合抵制,從而導致該片只能在網絡端和部分小的院線上映。

雲途影業向第一財經表示:“‘移動電影院’產品試點運營期間,成為實體院線的有益補充,幫助更多影片實現‘上院線放映’的心願,同時激發電影制作方和內容創作者的積極性,並培養更多不同年齡層次人群的觀影習慣。”

從上述幾組數據分析,“移動電影院”的確是解決增量票房的一種方案。

圖片來源:鏡像娛樂

而讓一些實體院線真正擔憂的是,“移動電影院”未來如果有發行熱門電影權利的話,將會給實體院線帶來一定的壓力。

不過,這樣一來,相較院線,視頻網站的壓力可能更大。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愛奇藝、優酷、騰訊等主要視頻網站付費會員數量均超過2000萬,中國視頻付費用戶已經超過了1億。截至2016年底,中國視頻付費用戶規模7500萬(該數據為有效付費會員,不包含各類渠道贈送會員),是全球第三大視頻付費市場。另據數據調查顯示,影院熱映新片、獨播網絡大電影是用戶最願意付費的內容,60%以上的用戶願意為之付費。

為了能夠吸引到更多付費用戶,各平臺不僅參與熱門影片的出品與發行,並以此為基礎,盡可能縮短影片在視頻網站上映的窗口期。“移動電影院”的出現,勢必會給視頻平臺的電影板塊帶來一定沖擊。

“這些所謂沖擊都是正常的,這就是市場,比如電影院線本身發展就已出現瓶頸。”電影制片人王璐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這從幾家院線2017年年度財報分析可見其中一些端倪。萬達影業繼續穩居營收第一,院線數量雖持續擴張,但票房增速卻在放緩,財報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萬達影業票房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49.6%、20.5%、15.7%;橫店影視在電影發行業務毛利率僅為4.66%的情況下,凈利率下滑超過7%;金逸影視凈利潤雖同比增長,但毛利率同樣不理想;大地院線去年雖然在院線公司中排行第二,但是擴張速度過快下,並未形成規模效應,凈利潤僅有3227萬元;星美控股凈利潤虧損2億元。

“在院線公司全產業鏈布局還沒形成氣候的大背景下,各大院線一是通過收購並購進行擴張,二是布局三四五線城市,從而激發小鎮青年的觀影熱情來發展,但這兩種方式還是要遵循傳統的排片模式,也就是好的資源集中少數頭部影片,更多影片上不了院線甚至是院線一日遊。這對於與電影產業的發展起到多大作用不好評價,但對於投資人而言是不滿意的,電影市場需要一些刺激。”王璐表示。

只是這種刺激,是來自院線本身變革還是來自移動互聯網“創新”,還需各利益方進行一場博弈,才會有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73

正式收購兩大影院 嘉凱城積極培育第二主業

2018年7月31日晚,嘉凱城集團股份有公司(以下簡稱“嘉凱城”)發布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決議公告,嘉凱城審議並通過了收購北京明星時代影院投資有限公司、收購艾美(北京)影院投資有限公司100%的議案。

自7月12日公告簽署上述兩大影院收購意向協議之後,僅僅時隔十余日,嘉凱城宣告,以“股權+債權”方式收購上述兩大影院,從而正式踏上積極培育第二主業的征程。

具體來看,在這次收購中,嘉凱城以旗下全資子公司嘉凱城(上海)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進行了兩大影院的收購。收購完成後,嘉凱城將擁有明星時代影院100%股權、艾美影院100%股權。

在這次對明星時代影院的收購中,第三方評估機構采用收益法對明星時代影院股東全部權益價值進行了一番評估,以此為依據,在股權+債權的協議收購方式中,嘉凱城出具的股權對價款項為2.72億元。

目前,成立於2015年的明星時代影院共有在營業自營影院18家,非自營加盟影院24家,其中上述18家自營影院均持有影院放映的相關資質。同時,艾美影院旗下設立艾美(北京)影院投資有限公司銀川分公司,該公司現合法持有影院放映的相關資質。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收購的明星時代影院還擁有國家新聞出版廣播總局電影局印發的《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通常來說,擁有了《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也就意味著資質持有方,在電影產業鏈中擁有著更多的話語權。

據了解,市場上關於影院的股權收購價值通常以票房倍數(即100%股權價值/最近一年票房收入)來確定。據業內人士透露,根據行業內對影院收購的慣例來看,票房倍數均值一般約為3倍左右。在這次收購中,嘉凱城表示,根據明星時代影院擁有的《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和收益估值水平等綜合因素考慮,經與交易對方協商,按照低於市場票房倍數均值,確定了收購明星時代影院100%股權的股權款2.72億元。

通過本次收購,一定程度上,嘉凱城更大的收獲將是得到這張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從而可以介入電影產業上遊的發行領域,為公司進入前景良好的院線行業提供了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文化產業發展環境也在持續改善。作為文化產業中的重要細分行業,電影產業也在持續吸引各類資本進駐。

對這次收購,嘉凱城表示:“基於國內電影市場發展的良好趨勢,綜合明星時代影院和艾美影院所擁有的院線資質和影院資源,公司選擇收購明星時代影院和艾美影院以進入院線行業領域,加強公司產業布局,為後續第二主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編:顧蓓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81

中環在線:澳門UA銀河影院 幫客搵番舊片

1 : GS(14)@2014-09-08 23:27:42

澳門賭場吸金力強,估唔到喺賭場渡假村裏面嘅戲院一樣咁財源滾滾來。銀娛(027)旗下澳門銀河間UA銀河影院,舊年喺中港澳嘅戲院收入排名第三,營業額已有成億元,料今年可再賺多三成。UA銀河營運行政經理翁棟良(Perry)話佢哋能夠喺咁多間戲院中跑出,主要贏在定位夠豪。
UA銀河有10個影院,合共大約有833個座位,其中有5個喺貴賓影院,專攻鍾意睇戲嘅豪客。Perry話佢哋嘅貴賓影院好受歡迎,由於使用率接近飽和,今年年初已經喇喇聲再開多間應市,包場最低收貴4,800元,可以招呼16位朋友一齊睇戲。不過Perry話其實有唔少喺二人世界拍住拖咁包場,唔想畀其他人騷擾。貴賓影院唔單止包場睇戲咁簡單,仲有唔少星級服務,好似可以幫客人搵舊片返嚟播,嚟緊亦會有毛毯同拖鞋供應,等客人可以好似喺屋企睇戲咁悠閒。睇戲有時口痕想食嘢,貴賓影院除咗有無限量嘅爆谷汽水供應,客人仲可以「柯打」黑魚子、鵝肝醬及燕窩蛋撻等豪食。


■UA銀河營運行政經理翁棟良話,佢哋嘅貴賓影院好受歡迎。

■戲院出面展示咗好多本港著名歌影星嘅手印及簽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908/188593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36

基金追影院股 4日賺一倍

1 : GS(14)@2015-04-28 12:28:2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28/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鐵甲奇俠、美國隊長及變形俠醫戲內戲外都「好打得」。最新一套美國英雄漫畫電影《復仇者聯盟2》,上周四在香港開映後,票房短短4日已錄得近5000萬元,帶動一眾影院股橙天嘉禾(1132)、星美(0198)連日急升,有基金短炒天馬(1326)四日更已賺逾一倍。有專家認為,市場資金充裕,乘新電影上映製造短炒藉口。

  本地數隻經營電影院的股份,股價在上周三(22日)《復仇者聯盟2》開畫前夕已率先炒起,部分至今已錄近倍升幅,其中橙天嘉禾昨日再抽升近30%至1元;由著名電影人黃鳴所持的天馬影視,股價同樣錄得近30%升幅(見表)。

多隻電影院股升勢凌厲

一眾電影院股升勢凌厲,越秀集團旗下基金短炒四日更已帳面賺逾一倍。據聯交所資料顯示,越秀資產管理於上周三斥資5996.5萬元,購入4283.2萬股天馬影視。不過,股價在4月23日已彈升21.9%,越秀資產管理亦乘機以平均價2.312元,沽出51.2萬股,套現118.4萬元,但現時所持的股份,仍然升值1.1倍,價值1.22億元。

英雄熱電影下月「現身」內地

由於一眾英雄在下月12日才「現身」內地,故按過去票房收入「億億聲」的情,這批來自美國、但屬於全世界的英雄人物,甚有機會再創票房紀錄。其中橙天嘉禾截至去年底,87間影院中有59間在內地,星美控股則有90間,很大機會受惠內地的「英雄熱」。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稱,電影院股長遠受惠內地票房收入,前景應該不錯。「自己昨日已看了電影,覺得不錯,但要長線持有相關股份,則不會現在買入,因股價已過熱。」他表示,內地人現在已願意到戲院看電影,隨人均收入提高,票房收入料維持高速增長。

黃國英﹕長遠受惠內地票房

不過,電影製作公司如迪士尼等可望受惠,或者如IMAX這類大型電影放映系統,才有價值。」

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則認為,這批電影院股份,只是短炒一輪,難以單靠一部電影,就令全年盈利有顯著幫助。「《復仇者聯盟2》並非一部反應很誇張的大片,院線股潛力是大,但最終仍要看那間公司營運得好。」他表示,電影院股的盈利,很難靠一兩套電影撐起,而利潤亦未必可以有爆炸性增長,故如要長線持有,則視乎內地政策、引入重要策略股東等因素。

明報記者 岑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98

萬達影院停牌 涉集團資產重組

1 : GS(14)@2016-03-09 17:06:04

【明報專訊】在深交所上市的萬達電影院線宣布,擬發行股份購買萬達集團影視類資產,涉及重大資產重組,承諾爭取停牌時間最多30日,公司將在董事局通過議案或報告書後復牌,即下月8日。萬達電影院線稱,如果未能在期限內公布重大資產重組議案,將根據進展來確定是否向深交所申請延期復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9/news/ww_ww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