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嫌樓價貴 建築師花百萬裝修舊居

1 : GS(14)@2017-09-17 17:47:19

■黎雋維表示,牆身採用深色可令空間更有層次感。



【周日專題】「今時今日用100萬去買樓,當然可以搵到樓,但我做呢行一睇圖則,唉……都唔值呢個價錢。」現年30歲的建築師黎雋維(Charles),與父母居於北角和富花園近20年。想改善家居生活環境,但不想高追貴樓,Charles遂將現有物業大翻新。


講究用料細節

單位客廳主要以白色為主,但其中一幅牆竟大膽採用深灰色。Charles指,「香港人覺得髹晒白色先有空間感,其實係誤解。」凡事無絕對,一如歐洲當代室內設計風格,個別一兩幅牆巧妙用上深色,空間的層次即時更鮮明。如果用純黑色太Heavy,在灰色中溝少少綠色或紅色,就望得舒服。大廳的灰色牆身與房間的顏色互相呼應,想空間更有型有層次?最重要學識「連貫性」三個字,「呢間屋我唔會用一間房去做一個單位,每一個空間入面,都會見到另一間房嘅顏色,整個空間有個連貫性。」格調即時提升。20年過去,Charles已不再是搬入時的小男孩,人大了,對私人空間的要求自然更高。單位原則是三房一套,他趁今次大裝修,將單位房間位置重新分配,變成三房兩套,客廁變成自己房間的套廁,居家更自在。改則、重鋪電線、水喉、木工、家具一次過更換,Charles花上百萬元,有人會覺得貴,但只要走入單位,就知錢用得其所,因為他講究的是用料細節,「最貴花咗一啲可以掂到嘅嘢,譬如門嘅手抽、門柄,用一啲比較好嘅實木去做。正如你着衫都可能會有少少名牌,其他會平嘅,咁你就會襯到成個感覺出嚟。」香港樓價雖貴,但手持100萬元,要上車其實非難事;談到將來成家立室,他指料會與父母同住一段時間,才再考慮會否買樓。「但我哋呢行一睇圖則都知唔值呢個價錢,所以我會選擇算囉,不如錢花喺其他地方,做番好個室內設計。」記者:倪敏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7/201554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260

【文化籽】合法擴建舊宅轉手倍賺 港建築師:這些機會不屬於香港

1 : GS(14)@2017-11-13 03:42:46

倫敦對舊樓改裝需求很大,吸引港人林韶麟(右)與吳尚年搵真銀。這是林韶麟的新居兼示範作,600萬港元買來改成1,700呎花園洋房,羨煞樓奴。

【文化籽:胚芽故事】記得好些年前我訪問新世代建築師樓MVRDV的創辦人Winy Maas,對於香港建築他以「悶」字一錘定音。建築師本應為大眾塑造棲身之所,改善生活,但香港在發展制約下不是屢創奇「則」,就是砍樹填海拆舊樓起豪宅,齊齊違背初衷,建築師恐怕惟有出走,才能尋到真正舞台。「倫敦很少新建房子,住緊戰前百年舊樓的大有人在。政府鼓勵買入舊房翻新、改建內攏,表達對舊物的愛惜。有如此眼光、資金和心思時間,真係可以賺到錢之餘,循環再用社會資源,免得下下都拆卸重建。」移居倫敦十多年的建築師林韶麟,港大建築系畢業後前來英國讀第二個學位,就留下來生根。因為加盟英資小型建築師樓一腳踢,練就他瓣瓣精的生存絕活,殺出一條血路。


最初他利用港式地痞智慧,配合現代人生活方式幫客人改樓,例如戰前舊樓無沖水廁所、廚房面積細卻有千呎大花園兩個車位,他協助擴建廚房、加建溫室,將停車場或儲物室改建睡房,實用呎數一千變兩千。就算樓市不升,樓價亦會隨地積比率自我倍級升值。「倫敦基本上沒有地積比率的限制,只要不向高空發展,擴大實用面積不須補地價。唯一的風險是受規劃法(planning law)監管,倫敦33個區各自有發展法規,只要懂門路依法申請,基本上不是問題。」林韶麟認識一些投資者每年挑兩幢舊樓改裝套現,變成全職。「有人在切爾西區一帶狂挖三層,加上本身兩層,住五層的豪宅咪話唔爽。」

4,000萬買地買危樓 改建34房精品酒店

有圖有真相,林韶麟向我展示了一個位於Sewardstone Road的獨立屋的改造計劃,他甚至把車房連增建部份拓變成了第二間屋,是劏房2.0演變的劏屋。「所以呎價沒變,房子自動增值五成。」另一個位於Lonsdale Road連車房樓宇,他花兩年將實用面積增加一倍,結果此樓由1,600萬港元升值至3,300萬港元。位處倫敦北部Enfield鎮、林韶麟自住的老宅新居,自然成了他改頭換面的示範單位。香港人夢寐以求的天幕溫室延伸至近千呎草地上,拓建成飯廳,屋頂加建了客房。他只花約600萬港元買了這郊區的獨立屋,在香港同等價錢或許只能買新界400呎蝸居,改裝後實用面積倍增至1,700呎,樓價也翻倍。「記住,係合法擴建,唔係偷偷摸摸的香港式僭建。」同樣來自香港的建築師吳尚年補充。回報可觀又能一展創意,林韶麟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建築師朋友索性成立財團聯手在倫敦尋寶,甚至變身迷你發展商,吳尚年便是其中一員。他們越戰越勇衝出倫敦,甚至在英國北部的Darwen買地買危樓,計劃改建為有34房、22,000呎的精品酒店。「平到你唔信,地買回來是500萬港元,連一家百年歷史遇過火災的丟空酒吧,政府不知幾想你幫危機重建,整個翻新項目投資約4,000萬港元,在香港買間公寓都唔得。」吳尚年說,英國跟香港不同,香港地貴、麵粉貴,所以做出來的麵包(房子)貴到超離地。「英國地大麵粉很便宜,最值錢是它的規劃許可(planning permission),才會令個麵包貴。所以英國很多潛在項目需要時間去尋寶、增值,加鹽加醋令不濟的項目變成好嘢。」近年英鎊滙率下降,不少外資都跑到英國買樓,令英國的房價亦炒起來。林韶麟指,受惠於大城市規劃(Big City Plan)發展藍圖,英國樓價近兩三年升逾20%,倫敦買樓要付印花稅,若放租要繳交收入稅,針對買第二層樓也有微辣招。「這裏的機會比香港多,香港來來去去都是四大地產商,做些倒模式的發展,沒有發揮空間。因為香港樓市太好,肯建四面牆出來就有人買,根本不需要思考如何令樓盤增值,這裏不是這樣。」吳尚年為香港建築業把脈說。林韶麟補充,除了賺錢外,他們有個信念,利用港式創意,在社區保育、環保、空間需求和城市規劃之間尋求突破,諗計建真正的安樂窩。


香港人夢寐以求的天幕溫室延伸至近千呎草地上,變成飯廳。林韶麟指改裝自由度大,風險是過城市規劃那關。

由屋內望出去,可見拓建的有景飯廳。


兩人都說英國機會較多。他們越戰越勇,決定衝出倫敦,與其他合作方在Darwen買地買危樓。

兩人在Darwen所買的危樓。

兩人把這危樓,計劃改建為有34房、22,000呎的精品酒店。


位於Lonsdale Road的連車房樓宇,未改裝前之貌。

他花兩年將實用面積增加一倍,結果此樓由1,600萬港元升值至3,300萬港元。



編按:報道刊登前,〈果籽〉接到不幸消息,受訪者林韶麟先生遇意外離世,本報特向他的親友送上最關切的慰問。鳴謝:http://homeaway.com


記者:鄭天儀攝影:王國輝(部分圖片由被訪者提供)編輯:翟純恩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12/202105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07

重慶電競館將完工 建築師何周禮:啟德可借鏡

1 : GS(14)@2017-12-05 00:41:29

【本報訊】電子競技活動日益受年輕人歡迎,更有機會被納入奧運項目。內地重慶將有首個電競比賽專門場地落成,該項目集比賽場館、培訓中心及酒店於一身,總樓面面積達300萬平方呎,單計場館及培訓中心已耗資約15至19億元人民幣,負責項目設計的本港建築設計師何周禮認為,本港啟德體育園場館亦有潛力發展成電競比賽場地,在活化工廈政策亦可加入措施讓工廈變身電競培訓場地。該電競場地位於重慶忠縣長江沿岸,何周禮指該處屬內地首個以電競為主題而建的綜合項目,總面積與本港灣仔會展相若。何指主場館佔130萬平方呎,可容納7,000人;另設電競綜合孵化及培訓中心暨主播訓練中心,樓面面積約100萬平方呎;另一五星級電競主題酒店樓面達70萬平方呎,提供450間套房。何周禮指電競活動已被納入亞運會比賽項目,未來更可能成為奧運項目,是次項目共動用1,200工人、24小時輪流工作以加快進度,今年5月施工,主場館料最快年底完工,以配合年底在該處舉行的全國移動電競大賽,而培訓中心等將於明年中落成,主場館及培訓中心成本分別約12至15億元及3至4億元人民幣。何指設計時採用了「比翼雙飛」概念,主場館屋頂用了不對稱但面積相同的雙翼設計,代表公平對決,市民可透過設在主場館牆身的LED屏幕收看電競賽事。他指電競活動在內地或外國日益流行,本港啟德體育園是具潛力容納電競活動的地方,建議興建場館時加入電競元素,如電競需大量又穩定的供電和網絡及大型屏幕,亦預留空間設虛擬實境活動室等。他又建議透過活化工廈政策,容許工廈設電競訓練場所等。■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204/202342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23

【文化籽】中東最大型藝術節 港建築師起伊斯蘭地標

1 : GS(14)@2018-02-04 23:58:19

在中東最大型的伊斯蘭藝術節,香港建築團隊「Daydreamers」被欽點在沙迦重要的海濱公共空間,創作以伊斯蘭地毯為靈感的大型地標裝置「萬花亭」(Floral Pavilion)。

【文化籽:藝文沙龍】談起中東,除了漫漫戰火,大家或會想起浮誇的杜拜塔或帆船酒店,或者文化界趨之若鶩的阿布扎比羅浮宮。從杜拜開30分鐘車便會到達沙迦(Sharjah),她是阿聯酋七個組成酋長國其中一員,杜拜以商業掛帥,是人造浮誇到不能的綠洲,沙迦則是縈繞着歷史感的文化中心,多年來以發展國際性藝術節為大任,今年慶祝20周年的伊斯蘭藝術節(Islamic Arts Festival,或稱「沙迦藝術節」)是中東最大型的伊斯蘭藝術節,並成為神秘中東國家與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


香港建築師團隊「Daydreamers」是今年沙迦藝術節參展42個藝術單位之一。他們去年在沙迦的海濱建拱形迴廊,以伊斯蘭教的習俗作為創作點子,每個拱形代表不同時代的歷史,觀眾走進迴廊就有穿越歷史的感覺,今昔反思。今年,他們更大膽,同樣在這個沙迦最重要的公共空間,打造了一個名為「萬花亭」(Floral Pavilion)、直徑15米、高6米的巨大圓形裝置。「參展已限於傳統藝術,還有裝置、錄像、攝影等等不同藝術媒體。很高興香港第二度參與藝術節,以建築來回應伊斯蘭文化。香港的作品很有創意,概念也很切合今年的主題『影響』(Impact)。」沙迦藝術節策展人兼執行總監Farah Qasim Mohammed如是說。

波斯地毯做主題 亦是生活必需品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我們卻見證了港式效率,親睹他們用三天時間把這個面積約176平方米的圓拱形裝置建好,圓拱全是鏤空花紋,日光會把紋路投射在地上;晚上圓拱裏面的燈光透射出來像神秘的儀式,日夜各有風景。
Daydreamers成員之一的蕭國健解畫,「其實『萬花亭』是啟發自伊斯蘭地毯的花瓣元素,我們在芸芸伊斯蘭藝術中選了地毯來做主題,因為伊斯蘭地毯一直影響西方藝術,在文藝復興的畫作中很常見到波斯地毯,地毯藝術已影響到歐美不同國家,而穆斯林每天祈禱都帶上地毯,在宗教上亦是很重要元素,所以地毯同時是他們生活必需品。」蕭國健續說,團隊經過大量的資料搜集,以建築手法表現藝術概念亦有一點難度。「首先我們全隊人要懂得畫伊斯蘭的幾何,做了個半圓的結構後,如何能把地毯的花紋放在半圓之上?香港設計完還要跟沙迦實踐團隊溝通,整個拱形設計主要利用24條15cm×5cm粗的木結構支撐起來,要短時間內組裝是最大的挑戰。」全程直擊「萬花亭」的建造,我發現沙迦人非常鍾情這個休憩空間。中東人怕曬通常下午才出戶,會到海濱走走,晚飯後更一家大細逛河堤。對於工程沙迦人更甚是好奇,不是詢問建築物的由來,父母甚至容許小孩在工程範圍內嬉戲。圓拱建成後看到沙迦人爭相參觀,蕭國健難掩興奮道:「作為香港建築師,很慶幸可以在阿聯酋做到自己的作品,以藝術聯繫不同國籍的人。」


參與「萬花亭」創作的四位年輕建築師(左起)盧瑋、首席總監蕭國健、鍾朝山與項目總監陳沛康。

團隊以三天時間把這個面積約176平方米的圓拱形裝置建好,效率很高。

「萬花亭」位處沙迦最受歡迎的海濱,未建成已先成為沙迦居民的新地標。小女孩在當中穿梭嬉戲,更向我們揮手。

直徑15米、高6米的「萬花亭」啟發自伊斯蘭地毯的花瓣,外層由120個電腦切割的木組件安裝而成,日光下鏤空花紋投射在地上,變成另一張地毯。



採訪:鄭天儀攝影:Ron Chiu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3/202934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48

【旅遊籽】港建築師親身講解阿布扎比羅浮宮 盛世浮誇展藝術深度

1 : GS(14)@2018-03-19 05:02:55

阿布扎比羅浮宮的主建築,靈感來自聚集大小不一白色小屋的阿拉伯城鎮與街道,以西方語言作另一種詮譯。

【旅遊籽:浪迹遊蹤】再多石油可能都會有耗盡的一日,故中東阿聯酋一直雄心勃勃發展軟實力,上年底正式開幕的阿布扎比羅浮宮(Louvre Abu Dhabi)便是最「吸睛」的文化地標。這耗資逾50億港元、花逾十年打造、由著名建築教父Jean Nouvel設計的「沙漠羅浮宮」,屹立在未來文化之島Saadiyat Island之上,被大海簇擁,遠看猶如一座壯觀的水上雕塑,海市蜃樓。我帶同香港的建築師朋友作專業講解員,深度了解這沙漠建築神話有多神,藏品又如何巴閉。


乘着波斯灣的海風,我們開了約45分鐘車從杜拜市區到達阿布扎比羅浮宮。金雕玉砌的何止是建築?還有它收藏的約600件超級展品,半數由法國羅浮宮及凡爾賽宮等13間頂級展館借出,餘下的由館方收集,珍藏橫跨歐、亞及非洲;題材由歷史、宗教到文化藝術;時期由史前至當代,當中包括公元前六千多年前的雕塑到梵高、莫奈的畫作外,破全球最貴藝術品紀錄、身價35億港元的達文西名畫《救世主》(Salvator Mundi)亦將落戶於此。

巨大穹頂可抵禦熱浪

「沙漠羅浮宮並非有800年歷史的巴黎羅浮宮翻版,它是中東首個世界級博物館,標榜自家特色。」讚嘆完一輪建築的複雜性之後,香港建築師陳沛康繼續講解:「Jean Nouvel於2008年奪得被喻為『建築界奧斯卡』的普立茲克獎,他大部份建築設計都跟周邊環境有很大的對比。」阿布扎比羅浮宮這宏偉的水上建築,焦點在於其巨大穹頂,除了從阿拉伯傳統建築中吸取靈感外,設計更有抵禦沙漠和熱浪功能。穹頂面積非常大,直徑達180米的半圓頂高40米,覆蓋了博物館的三分之二面積,四個支撐點令它中間的不銹鋼結構可達5米深,重量達7,500噸,與巴黎鐵塔相同。「Jean首先將代表伊斯蘭的幾何星星佈滿於穹頂遮蓋的表面,1層不夠,他足足造了8層星星,然後每層星星之間位置都有調動,扭動或重叠起來時,穹頂約出現8,000顆鏤空星星,光的影子會零碎投射在地上,令遊客像置身綠洲棕櫚樹影之中。」設計能減少能源消耗,整個概念本身更像一件藝術品,詩意取名「光雨」(Rain of light)。陳沛康邊走邊不可思議地續說:「羅浮宮深明光影在電腦的效果下不能作準,故興建前要求建築師與工程團隊在現址旁邊做了個一比一的模型,包括4幅20米高的牆,再模仿設計效果從而投射光影,直到效果滿意才開工。」穹頂於2009年動工,足足花了4年即2013年才大功告成。


香港建築師陳沛康親自講解阿布扎比羅浮宮設計如何複雜,尤其是天馬行空的穹頂。

著名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右二)利用日光穿透八層鋼筋穹頂的虛隙灑下來打造「光雨」,設計靈感來自阿拉伯的棕櫚樹影。


策展用心強調多元化

Jean深信建築要融入一地環境,羅浮宮正展示了陽光、天空與水的關係。它地處岸邊,水從四面流入建築內,既能遮陽又能降低室溫,自營微氣候。Jean本人把這個原本畫在餐巾上的空談變成真實之後,曾感動地說:「它既是一座博物館,也是一個城區,讓人想一去再去,甚至帶其他人去。」如此建築,難怪阿布扎比羅浮宮開幕後,吸引無數名人往觀賞、打卡。從館方Instagram得知,我們來之前,電影《變種特攻》(X-Men)系列主角之一的「X教授」柏德烈史釗活(Patrick Stewart)與《鋼琴戰曲》(The Pianist)的奧斯卡男主角Adrien Brody便同遊此地,惜緣慳一面。博物館展覽空間面積達8,000平方米,55個建築中包括23個畫廊、兒童博物館、研究中心和商店等,幾間餐館讓你以陽光和大海「送飯」。外觀宏偉,走進博物館內更覺精采,12個不同主題的展區讓觀眾猶如進入大觀園。巴黎羅浮宮館長Jean-Luc Martinez形容阿布扎比羅浮宮是一個「普世博物館」,向人類展出多樣性的世界。阿布扎比羅浮宮不只是「移植」文物,百科全書式的策展方法特別強調東西方對話,這是我覺得它最吸引的地方。例如表達母愛這主題,館方將公元前800至400年的埃及母子雕像、1800至1900年的剛果孕婦木雕和1320年的巴黎象牙聖母與基督雕像並列;Jackson Pollock的黑白抽象畫旁邊,是趙無極的作品《風》,這種說故事的方法,是其他博物館少見的,非常用心。另一有趣點是,由於中東國家始終相對保守,平時在歐洲博物館常見的裸體石膏像和畫作,在阿布扎比羅浮宮統統「遮蔽」了重要部位。


貫穿整個博物館的環迴水線靈感源於阿拉伯古老工程falaj系統,海景除提供視覺享受外也有降溫功能,令展館成為避暑勝地。

中東始終相對保守,阿布扎比羅浮宮展出的雕像或畫作,不像其他歐洲博物館般「赤裸裸」。

阿布扎比羅浮宮以東西文化平衡時空的對話方式策展,例如母愛議題,館方將埃及母子雕像、剛果孕婦木雕和巴黎的象牙聖母與基督雕像並列。


以藝術對抗極端主義

館中最「吸睛」展品,包括巴黎羅浮宮借出的達文西名畫《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凡爾賽宮的《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羅丹博物館的《行走的人》,以及奧賽博物館的梵高自畫像等,更有木乃伊、逾8,000年歷史的約旦雙人頭石像、6世紀的《可蘭經》等中東地區文物,以及艾未未的裝置《光之噴泉》(Fountain of Light)等。不過,這「海上宮殿」過去一直在爭議聲中興建。回望2001年美國911恐襲後,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跟阿聯酋達成合作協議,在阿布扎比這個中東富國首都打造羅浮宮首家海外分館,以藝術對抗極端主義。然而有法國人反對國寶外借,工程也受到成本等問題影響而拖慢,最大爭議是勞工待遇問題。耗資百億的人工島甫動工,便引發一系列東南亞勞工被剋扣工資、被迫在危險環境下工作的報道,事件更曾引發上百位藝術家抵制羅浮宮和古根漢美術館分館的行動,媒體甚至以「當代奴隸」為報道起題。


阿布扎比羅浮宮屹立於估計耗資65億港元的人工島上,巨大的銀色穹頂設計令它本身已是出色的藝術品。           Roland Halbe攝

穹頂總重量7,500噸,等同於巴黎鐵塔,外部4層包裹不銹鋼,內部4層則用鋁材,穹頂由4個支柱支撐,營造出漂浮效果。



阿布扎比羅浮宮官方網站可訂購門票
https://www.louvreabudhabi.ae
Travel memo機票:香港飛阿布扎比來回機票價格約4,500港元起(未連稅)簽證:特區護照持有人可於阿聯酋駐港總領事館獲發簽證,或到達阿聯酋國家後獲發落地簽證;BNO持有人必須事先申請簽證才能入境匯率:阿布扎比及沙迦通用貨幣均為阿聯酋迪拉姆(AED或Dhs),1港元約兌0.5阿聯酋迪拉姆,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採訪:鄭天儀 攝影:Ron Chiu、鄭天儀@The Culturist(部份圖片由阿布扎比羅浮宮提供)編輯:彭錦文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9/203339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29

建築師符展成:內地創意空間較大 納米樓令港建築面貌「好悶」

1 : GS(14)@2019-01-02 12:04:44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311&issue=20190102
【明報專訊】香港樓價高、城市發展空間亦有限,社會有意見指,港人移居大灣區或是解決本地住屋問題出路之一;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董事符展成接受專訪時表示,內地市場的創意空間比香港大。事實上,近年香港出現不少「納米樓」,發展商將單位劏細以迎合市民承受能力,符指「將貨就價」令香港建築面貌「不斷重複、好悶」,相反內地幅員廣闊、居住密度較低,令設計師有更多發揮空間,將創意與環境結合。明報記者 謝穎怡

以梁黃顧建築師(香港)事務所負責建築設計、由寶華世紀及創能國際投資等合作發展的珠海橫琴區的港澳智慧城為例,符表示項目鄰近小橫琴山,綠化空間寬敞,故將山水融入設計主題,所有單位樓底4.9米(逾16呎),近兩層空間,亦可加建閣樓,相比本港樓盤樓層高度一般3.15至3.3米(逾10至11呎),彈性更大。

符展成表示,智慧城市的範疇包括與周邊環境配合、環保及智能科技,是次項目物業管理用上AI體驗式設計,如物業大堂將採人面識別系統,另單位窗戶、玻璃幕牆均選用可減低傳熱物料,提高大廈保溫隔熱功能。此外,內地現時亦相當重視環保和綠化,發展物業除需進行環境評估外,園林設計亦須遵守「硬條例」,如加裝雨水收集系統等。

環保智能科技成設計主流

至於近年成為全國重點戰略發展的大灣區,雖然高鐵、港珠澳大橋等大型基建有助各地域融合,但礙於香港及內地法律和社會制度不同,港人到大灣區買樓要考慮限購政策、承造按揭等問題。除社會制度存差異外,符展成稱,建築師於兩地的工作範疇亦存差異,舉例說,香港建築條例遵從英國制度,建築師交出施工圖後,需負責監管工地進度,建築師要兼顧更多行政管理工作;相反,按照內地法規,建築師對有關發展項目提供概念及方案設計,於交付圖紙後只需定期提供建議。

內地樓市差 設計師收入料減

此外,該公司2001年起銳意進軍中國市場,內地項目收入比率佔70%,香港業務收入佔25%,其餘收入主要來自東南亞。對近期內地不少城市實施限價或限購措施,符預計今年內地樓市將續受衝擊,限價、限購措施除令發展商資金回籠出問題外,物業銷售速度減慢,設計師收入亦會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8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