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前海註冊港企年增10倍

1 : GS(14)@2016-07-08 07:59:05

【明報專訊】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表示,截至6月15日止,在深圳蛇口自貿區註冊公司較去年大增近10倍,至今已突破10萬間,總註冊資本達4.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實際入駐企業目前僅約100家。早前市場預期,前海港貨中心二期可於8月開幕。對此,洪為民表示,目前二期樓面已經建好,惟裝修需時。但就透露,參與二期的港企主要都屬於電商。對於質疑前海港貨中心一期人流已經明顯減少,他回應,人流雖然減少,但生意額並沒有下跌。

[是日點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48&issue=201607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765

逾30年增千隻 大熊貓不再瀕危華專家憂保育歎慢板

1 : GS(14)@2016-09-06 22:50:49

中國國寶大熊貓不再瀕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夏威夷時間4日在當地宣佈,將大熊貓的保護級別,從「瀕危」降低成「易危」,指出中國在過去數十年進行有效的大熊貓保育工作,令數量有所回升。但在中國負責保育大熊貓的國家林業局昨午就反對,稱大熊貓實際仍是瀕危物種,需要加強保護,將牠列為易危是為時尚早。



自1963年起,IUCN開始編製《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前日發佈的最新版本指出,目前有855種物種已經絕種,極危的有5,107種,瀕危的則有7,602種。今次新版本中較受矚目的是中國國寶大熊貓的保護級別從瀕危更改至易危,雖然兩者同屬「受威脅」級別,但危險程度已有所改善。


藏羚羊瀕危變近危

IUCN稱,由於過去多年中國作為大熊貓主要棲息國家,實施有效的保護樹林政策,令大熊貓的數量回升,截至2013年底,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已有1,864隻,比起八十年代的1,114隻增加750隻,圈養種群數量亦增至375隻。
IUCN又指,目前地球面臨氣候變遷,估計大熊貓的主要棲息生境竹林在未來80年,面積將會減少至少三成五,大熊貓的數量亦因而減少。IUCN建議各地要正視威脅,繼續實施有效的林木保育政策。另外,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亦由原本的瀕危改善至近危。該報告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起,以藏羚羊絨製成的披肩在國際市場備受追捧,當時的藏羚羊數量從過百萬隻降至約7萬隻,近來由於各地實施嚴格保護,估計數量已回升至15萬隻至20萬隻。



「降級別言之尚早」

但上海澎湃新聞網報道,負責保育中國大熊貓的國家林業局昨午則對報告表示不認同,林業局指IUCN只是看數據和技術指標,從理論上作出判斷,而國家林業局則是着眼於實際工作情況和保護形勢,他認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為時尚早,目前牠們面對的棲息地破碎化及基因交流不足等問題仍然嚴峻,這些威脅都不能忽視。林業局稱,如果降低其保護等級,保護工作就會變得怠慢和鬆懈,令大熊貓種群和棲息地都將面臨不可逆轉的損失和破壞,「繼續強調大熊貓的瀕危性並不是危言聳聽」。上海澎湃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6/197617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800

開支10年增3倍 豪待外地成員教資會開13個會 機票花1,180萬

1 : GS(14)@2016-11-24 07:30:10

■教資會被指開支10年間暴增,涉事秘事長安禮治仍在位。何頴賢攝



【本報訊】審計報告揭示,教資會的會議開支在10年間暴增逾3倍,又斥巨資招待該會非本地成員,例如豪花逾1,180萬元公帑為214名非本地成員買商務客位來回機票,並以平均每晚1,830元訂住高級酒店。教資會辯稱,獲邀學者的級數與款待規格相稱。立法會議員質疑教資會款待規格較外訪港府高官還要高,極不合宜。記者:周婷教資會負責資助及監察本港八間大學,審計報告揭發該會在管治、行政及管理各項補助金上問題叢生。教資會及轄下研資局、質保局總會議開支,由2005/06年度的390萬元,增至2015/16年度1,620萬元,增幅達3.15倍,教資會稱是因非本地成員人數及會議次數增加。在涉事年份教資會秘書長及主席分別由安禮治及鄭維新擔任,安仍在位而鄭已卸任。審計署就此針對審查2014/15及2015/16年度共30項會議開支,當中非本地成員來港住宿開支為440萬元,涉及5間高級酒店的2,402個房間晚數,實際每日房價介乎1,430元至3,300元,即平均每晚須1,830元。審計署質疑,教資會無書面證據顯示何以一再揀選該5間高級酒店,以及為何較便宜酒店不適合。



採購機票無按規則招標

另外,教資會秘書處一直為所有非本地成員提供商務客位來回機票,以便來港開會,但個別高開支的機票採購項目,未有按《物料供應及採購規例》公開招標,秘書處又多次分批買機票,減低效益。以2014年8、9月的13個學科評審小組會議為例,共214名非本地成員獲安排來港評審本港大學的研究質素,相關機票開支高達1,180萬元。除此以外,根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最新資料,教資會及轄下的研資局、質保局目前共有126名非本地成員,每名成員均可獲該局批出每年68,600元至141,000元不等酬金;而非本地成員來港會議期間,教資會亦為每名成員提供按日津貼1,080元。教資會回應指,為非本地成員提供跟地位相稱的酒店住宿水平屬恰當,又指每張機票應視作個別項目,故毋須招標。



學者:一般不看重機票住宿

浸大教育學系副系主任陳茂釗指教資會近年致力邀請國際級學者加入,多為海外學府院長或系主任級,按照其級數而體面地發出邀請,屬無可厚非,即使委員之間級數不同,也不方便提供差別待遇。陳近年曾於日本廣島大學校任訪問教授,他直言,獲非本地院校或機構邀請時,對方一般會先說明住宿、機票等安排,至於有否額外津貼則視乎活動性質,但他相信大部份學者不太看重,「如果學者覺得嚟到呢個地區,係有意義嘅,我懷疑大部份我認識嘅人,都唔會太緊張個offer(住宿及機票安排),反而係緊張,我究竟畀到呢個地區有幾大嘅貢獻同價值」。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出,現時教資會款待非本地成員,規格比個別政府高級官員外訪時接受的待遇還要好,極不合宜,要求教資會從速檢視;現時只有首長級薪點第4級(等同各決策局副秘書長)或以上公職人員公幹時才可坐商務客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4/198439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738

收入5年增1倍 「餓狼獵獅」 華為企業文化

1 : GS(14)@2016-12-11 12:47:42

【明報專訊】華為由曾任解放軍工程師的任正非於1987年創立,他曾將華為員工比喻為一群能打敗獅子的餓狼,這句話反映出其領導風格,也體現華為17萬員工的企業文化。過去5年,華為的競爭力不斷提升,收入增長一倍至接近600億美元,成為全球發貨量排名第三的智能手機製造商。華為內部人士稱,這種爆發式增長,某程度歸功於員工自願放棄休假、加班費,甚至冒生命危險推動公司發展。

解放軍工程師出身

2014年西非國家爆發伊波拉疫情,其他跨國企業疏散員工。華為的中國員工仍留守疫區,公司後來向他們發放特殊獎金。

工作滿一年,不少中國員工還會簽署《員工奉獻協議書》,自願放棄有薪假期和加班費。一名華為工程師稱,4年前他簽署了這份協議,換取公司的股份作為薪酬的一部分。

員工自願放棄休假

任正非一直擔任華為總裁,新入職的員工都會學習他撰寫的文章,闡述他的管理理念: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拚死相救。分析認為,華為新一代領導層不會再有創始人的影響力。華為表示,任正非保留了重要決策的否決權,不過他迄今沒有行使過這個權利。任正非曾表示,華為下一名領導者不會是他的家族成員,雖然他的女兒擔任華為財務主管,他的兒子營運一家子公司。公司沒有評論任正非的接班人計劃,僅表示輪值總裁制度運作良好。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27&issue=20161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122

Burberry上季銷售佳 中國標青 按年增15%

1 : GS(14)@2017-01-19 07:59:49

【明報專訊】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第三季度營業數據,受惠英鎊持續疲弱,英國銷售額按年勁升約四成。集團投資者關係總監Charlotte Cowley昨日在電話會議上透露,去年11月英國門店已上調大部分產品價格,以收窄世界各地商品價差,惟仍無礙赴英旅客及當地消費者的購物意欲。

港「齋睇唔買」客減

英國以外,集團亞太區銷售額錄低單位數增長,尤以中國地區銷售額增長較為凌厲。Cowley表示,撇除中國最大市場北京門店翻新工程,中國同店銷售額按年增長15%,主要由於集團設立了中國地區網頁,成功帶動網購表現,加上農曆新年系列產品表現造好,令中國同店銷售額錄進一步升幅;Cowley又透露,雖然香港期內客流量仍錄雙位數跌幅,惟客戶轉化率抵消客流量的下降,即「齋睇唔買」客人有所減少,季內本港同店銷售額降幅由上半年跌雙位數收窄至跌低單位數。集團預期2017財年除稅前溢利符合市場預期,此前彭博分析師預測該數據約為4.29億英鎊。

六福銷售跌幅收窄

另外,六福截至去年12月底止3個月第三季度銷售表現錄顯著改善,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影響,集團整體同店銷售跌幅由第2季跌37%,大幅收窄至僅跌一成。中國地區的黃金及珠寶首飾同店銷售表現均轉跌為升,期內中國黃金銷售由第二季跌三成,轉為升5%;珠寶首飾更錄20%增長,帶動整體同店銷售升5%;港澳同店銷售仍跌11%,惟已較第二季跌近四成有明顯改善。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46&issue=201701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17

九倉電訊EBITDA按年增8%創新高

1 : GS(14)@2017-01-25 07:30:20

【明報專訊】九倉電訊去年易主,由私募基金TPG和MBK Partners接手,九倉電訊行政總裁馬惟善稱,已經聘請品牌顧問為公司構思新名字和Logo(標誌),6月會正式告別「九倉」,以新形象示人。

擬6月改名改標誌

對於被香港寬頻(1310)視其為競爭對手,放言要搶商業寬頻客戶,他笑言對方「好畀面」,直言公司一直只向「百年老店」(指香港電訊(6823))看齊,而向後看所謂的追趕者「連車頭燈都未見」。

馬惟善表示,公司去年營收為20.37億元,EBITDA(未計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8.34億元,按年增長8%,創歷史新高,EBITDA利潤率為41%,跑贏同行。而基金股東進入後,並無改變公司經營模式,而且加大投資,要求公司「增速加快少少」。他稱,今年會大幅增強銷售網絡,計劃增聘20%銷售人員,希望業績有雙位數字增長。

料增聘兩成銷售人員

他又表示,未來會擴展業務類型,包括已和美國通訊商Avaya簽約,代理對方的硬件產品,而Avaya正是新股東投資的企業,未來還會和其他國外同行合作。

至於移動業務,他表示內部有研究,但僅限於輔助既有的商業寬頻業務,而非單獨進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49&issue=201701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82

春假一手沽17伙 按年增逾2倍

1 : GS(14)@2017-02-01 10:15:14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79&issue=20170201

【明報專訊】踏入雞年,新春4天長假結束,綜合市場消息,新盤市場過去4日合共售約17伙,比去年猴年新春長假賣出約5伙,按年升逾2倍,更是繼2013年蛇年新春、因受新地(0016)開售元朗譽88帶動而售出約140伙後,4年來新盤最旺春節檔期。至於本周五、即農曆年初七展開第3輪銷售、再推出105伙的新世界(0017)荃灣西柏傲灣,市場消息指累收逾700票,超額5.7倍。

柏傲灣第三輪開售暫收700票

經兩輪銷售累沽595伙、套現56億元的柏傲灣,於春節長假內沽出3伙4房單位,相關單位均為第1A、2A座向海景A室,其中1A座7及8樓A室兩伙(實用同為1366方呎),市場消息指,是由同一組買家以4383萬元買入、平均實呎1.6萬元。

至於中海外(0688)「港人港樓」東九龍啟德1號I、II,春節長假售出5伙,為假期售出單位最多新盤之一,其中包括原於本月21日以938.5萬元售出的3座9樓實用561方呎J室,原買家於早前撻訂、並遭沒收訂金5%涉近47萬元後,相關單位再於周一、即年初三當天,以原價938.5萬元再售出。

天鑄3伙撻訂貨擬提價重推

新地何文田天鑄,據樓盤成交紀錄冊顯示,有3伙實用1066至2018方呎的單位,於本月26日、即農曆年廿九撻大訂,單位包括6座20樓A室、7座18樓A室、8座16樓A室,於2015年6至7月,分別以3171萬至9410萬餘元、由3名不同買家購入,3伙總成交價逾1.66億元,以買家撻大訂遭沒收訂金10%計,總殺訂金額料逾1660萬元。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回應指,稍後將提價重推上述單位,惟未透露具體加幅。

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今年截至1月25日,整體樓宇買賣合約登記(包括住宅、車位及工商舖物業)暫錄4607宗、總值344.9億元(具體反映12月市况), 預測全月登記錄5200宗及390億元,較去年12月6967宗及475.3億元,分別跌25%及18%,料將成去年3月錄3154宗後10個月新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860

公務員紀律處分個案年增27%

1 : GS(14)@2017-05-13 01:57:46

【本報訊】就公務員招聘、晉升及懲處提供意見的公務員敍用委員會,去年處理47宗公務員紀律個案,較前年的37宗上升27%,其中14宗個案所涉公務員最終遭迫令退休或革職等免職處分。



14宗革職或迫令退休


公務員敍用委員會2016年年報顯示,去年委員會向14宗紀律個案施以革職或迫令退休的處分,較前年12宗多。遭免職的個案中,2宗涉及盜竊,10宗涉其他刑事案件,包括欺詐、偷拍裙底、管有未申報應課稅品、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襲擊至造成實際身體傷害等,另2宗涉行為不當,包括未經批准從事外間工作及疏忽職守等。另外,委員會去年就161項招聘工作提供意見,涉及1,327個空缺。委員會批評部份部門招聘工作時間過長,有部門為某職級的六個不同職責組別進行招聘,第一份招聘委員會報告在招聘廣告刊登後約五個月才提交,至於其餘五個職責組別則用了13至15個月時間才完成招聘工作。在員工表現管理方面,委員會發現個別部門「hea填」評核報告,在一宗建議延長試用期個案中,督導人員為有關人員填寫六份試用報告,第一和第二份試用報告竟在同日填寫,第五及第六份也出現同樣情況,完全漠視定期評核試用人員工作表現的重要性;同時,一些督導人員在同一名公務員的連串評核報告中作出相同評核,甚至採用完全一樣的評語。■記者盧文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1/200180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57

市民藉司法制度挑戰政府 20年增一倍戴耀廷:倘無覆核民怨更深

1 : GS(14)@2017-07-02 14:17:54

■戴耀廷指司法覆核目的是讓公民有渠道監察政府。張志華攝



【香港20年】【本報訊】回歸20年,儘管歷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均指司法覆核是良好管治的根基,惟亦有不少人甚至前法官質疑司法覆核被濫用。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認為,司法覆核讓公眾有權挑戰政府,「如果淨係得獨立嘅司法權,但個司法權係冇牙嘅,咁都冇意思」,20年間藉此制度挑戰政府的數字更增加一倍。他指司法可制衡行政與立法機關,亦是宣洩社會壓力的出口,「如果你連呢條路都封埋嘅話,咁我仲可以做乜?我好不滿,咪放炸彈囉」。記者:楊家樂 白琳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在2016年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指,司法覆核訴訟過程雖偶爾帶來不便,但整體而言維護公眾利益,理應得到肯定。前首席法官李國能亦於2008年一個法律會議上致辭稱,司法覆核是良好管治基石;本港司法覆核案件激增,則源於公職人員獲授酌情權範圍不斷擴大、市民對公共機關的期望也越來越高、較易獲得法律代表等因素。上世紀50至70年代法庭每年處理司法覆核案件平均不超過3宗,90年至回歸前的7年半內增至年均約20宗。1997年首度破百,其後除有數年因居港權問題令數量大增外,整體維持每年百多宗水平,前年才突破200宗。戴耀廷指出,按人口比例計算,本港司法覆核許可申請數字遠較英國低;加上終審法院2007年訂出甚高門檻,申請人須證明其論據屬合理地可爭辯且有實際勝訴機會,才獲受理,濫用機會甚低。


「若有普選可少好多覆核」

戴耀廷前年進行法治研究調查,隨機抽樣3,000多人,67.3%均表明若市民反對政府決定應透過司法覆核挑戰,比率較2005年同類研究的30.3%上升達37個百分點。縱然輿論批評司法覆核制度被濫用,但是戴耀廷認為此觀感似乎只由某些媒體刻意營造,與社會實際觀感有落差。當社會欠缺公民參與,爭拗難以解決,公眾就會選擇司法覆核,「遊戲規則本身唔公平,大家自然會覺得個結果一定唔公平,出嚟嘅政策同法律就多咗人質疑」,「若有普選,已經可以少咗好多覆核」。戴指司法覆核目的是讓公民有渠道監察政府,「如果冇司法覆核,又或者好似?家咁,想提出司法覆核嘅人都唔夠膽提,結果係點呢?咪積咗更多民怨,爆發起上嚟更加難以控制」。過往法庭在許可申請的階段,通常只會邀申請人單方面出席聆訊,即使失敗也「冇乜成本」,待正式受理後才展開雙方面聆訊;但現時趨勢是法庭在申請許可階段時,已邀請雙方出庭,訟費即時加碼,「(政府)一落場就晒冷,鋪鋪都晒冷,鋪鋪都搵個資深大狀,邊有得打?」資深大律師梁家傑認為回歸後行政、立法權「令人失望得好緊要」,因此「啲人成日話搵法官主持公道」,因三權之中,市民比較信任司法權,故回歸以來司法覆核的案件日益倍增。但此非健康現象,因司法覆核與其他案件一樣,勝出的只有一方,「但政治係尋求雙贏」,法律行公義、好憐憫,是希望制度之下每個人都是贏家,但「法庭只可以跟法律判案,最終只有一個贏家,其他都係輸家」。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2/200758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649

次季港口貨物吞吐量 按年增11%

1 : GS(14)@2017-09-10 14:51:07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今年第二季船隻、港口貨物及貨櫃的統計數字,本港今年次季的港口貨物吞吐量按年上升11.1%,達6970萬公噸。當中抵港港口貨物較去年同期升20.7%,達4390萬公噸,離港港口貨物按年跌2.1%至2590萬公噸。第二季經季節調整的港口貨物吞吐量,按季跌2.2%,主要因受離港港口貨物按季跌9%拖累,抵消抵港港口貨物期內所錄得的2.3%增幅。

在港口貨物中,今年第二季的海運及河運貨物較去年同期分別升15.6%及3.2%,達4630萬公噸及2340萬公噸。期內進口及抵港轉運貨物分別按年升25.2%及15.5%,出口(包括港產品出口和轉口)按年跌26.1%,離港轉運貨物升15%。

在貨櫃方面,香港港口於第二季處理537萬標準貨櫃單位的貨櫃,較去年同期升10.3%。當中載貨貨櫃及空貨櫃分別升9.6%及14.4%。

另外,第二季抵港遠洋輪船船次按季跌4%,其總容量則升6.3%。抵港內河船船次升2.2%,總容量亦升9.5%。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745&issue=201709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5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