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季移動支付近40萬億 按年增33%
1 :
GS(14)@2017-09-10 15:41:53【明報專訊】人行公布今年第二季支付系統交易情况。移動支付業務增長繼續領軍,交易宗數按年升40.51%至86.22億宗,涉及金額按年升33.84%至39.2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交易宗數按年增34.27%至632.9億宗,金額亦升34.87%至31.49萬億元。
非現金交易宗數按年增32%
第二季非現金支付交易共368.98億宗,金額949.82萬億元,按年增長32.3%及1.02%。銀行卡發卡量持續增長,按年增8.9%至63.47億張,其中借記卡發卡量佔58.28億張,按年增8.82%。銀行卡交易量同步升,第二季交易宗數達340.54億宗,涉183.18萬億元,按年分別增長33.14%及3.79%。信用卡及借貸合一卡發卡量增長較整體快,按年升9.82%,但數量僅5.2億張,遠低於借記卡,逾期半年未償還信貸總額按月上升7.6%至650.59萬億元。截至第二季度末,中國人均持有銀行卡4.59張,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34張。
人民幣跨境支付交易宗數及金額按季保持平穩,第二季處理業務29.6萬宗,按季稍增3.62萬宗,涉2.92萬億元。票據業務交易宗數及金額續跌,其中支票業務宗數按年跌13.11%至5653.29萬宗,金額按年減少9.59%至37.05萬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839&issue=20170906
中銀:資產值800萬元以上客戶 按年增26%
1 :
GS(14)@2017-09-25 04:07:01【明報專訊】高增值客戶愈來愈多,中銀香港(2388)表示,計劃把資產淨值達800萬元至1600萬元的客戶劃分新的理財級別,並計劃在現時82間高端理財中心當中,三分之一增設專櫃服務這階層的客戶,同時多聘請客戶關係經理,以應對這一改變。
800萬至1600萬資產 擬劃分新理財級別
現時中銀的理財服務,分別有20萬元門檻的「智盈理財」及100萬元門檻的「中銀理財」,再升級就是私人銀行,門檻為200萬美元(約1600萬港元)。中銀香港財富管理副總經理盧慧敏表示,計劃在中銀理財與私人銀行之間新設一個等級,門檻為800萬元。她表示,由於跨境客戶的增長可觀,截至7月底,資產值800萬元以上的客戶數目,按年增加達26%,當中跨境客戶的增長達50%,並可望在未來保持雙位數增長。
目前,內地客戶毋須到港,亦可於內地指定的中國銀行(3988)的網點,開立中銀香港的理財帳戶,但啟動帳戶時須親身到港。盧慧敏表示,跨境客戶對投資及保險產品需求殷切,帶動該行今年首8個月,股票交易量按年大增五成,基金新增銷售量升七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97&issue=20170918
備戰雙十一 淘寶商家貸款按年增六成
1 :
GS(14)@2017-10-15 15:20:27【明報專訊】臨近內地雙十一購物節,有消息指過去兩個月,淘寶商家的貸款總額按年急增六成,單日放款商家數最高達到14萬家,反映商家正積極籌備出戰光棍節。雖然雙十一對整個內地電商行業具刺激作用,但有內地快遞公司接連加價,外界關注加價後能否緩解成本壓力以提升雙十一期間的服務質素。
中國證券網引述網商銀行貸款數據指,天貓、淘寶平台商家的貸款用戶數較去年同期升33%,貸款總額按年升62%,單日放款商家數達14萬家。由前日起,螞蟻金服和網商銀行更公布天貓雙11商家金融服務政策,將為超過1000萬商家提供貸款授信,總提升額度超過600億元人民幣,目的是幫助商家提前準備好備貨和促銷活動的資金。
外界關注內地快遞公司質素
繼內地中通快遞在今月10日率先宣布加價後,韻達速遞在前日起加價,新華社報道指,內地快遞業進入「單日億件」時代,企業要留住快遞員隊伍,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加價以增加員工收入;今年亦是快遞企業集體上市之後的首個雙十一,企業希望透過加價以穩定服務質素,逐步實踐利潤承諾。值得留意是,外界仍對加價後服務質素能否提升存有疑問,國家郵政局統計顯示,今年8月有關快遞服務的有效申訴達1.3萬宗,按年增長17.3%,丟失及延誤等服務問題,分別按年增長28.7%及27.5%。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14&issue=20171013
中國出口連續3月遜預期 9月年增9% 進口大增19.5%
1 :
GS(14)@2017-10-15 15:23:55【明報專訊】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9月外貿數據,以人民幣計價,出口按年增9%,雖比8月增速有所上升,但比市場估計的10.9%為差,且連續3個月遜預期;進口則繼續超預期大增,按年升19.5%,高於預期的16.5%和8月的14.4%。分析認為,出口勢續弱而進口繼續增,顯示受環保督查及長假影響,企業繼續透支未來需求,第四季情况可能會更糟。
除了出口連續3個月低於預期之外,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首三季進出口增速呈現逐季下滑的現象,分別為21.5%、17.5%和11.9%,顯示上半年表現不俗的外貿優勢正在收窄。不過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雖然第三季外貿增速繼續下滑,但以規模論錄得7.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歷史新高,造成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的高基數效應,因此增速雖回落,仍屬於較高增長水平。
分析﹕人幣升值不利影響浮現
但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9月出口的回升幅度明顯差過進口,反映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不利影響逐漸顯現,從而大幅拉低了外貿對經濟的貢獻程度;同時,9月進口繼續超預期增長,主因企業可能因為國慶假期與十九大而提前生產,連同年底環保大督查的影響,顯示企業正在提前透支生產需求,要警惕這情况對第四季數據的影響。
先導指數反映 第4季難樂觀
事實上,從海關總署公布9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看,9月數值為41.8,比上月減少0.1,意味未來2至3個月出口情况或難樂觀。黃頌平也指,第四季外貿存在一些不利因素,雖然全球經濟總體仍復蘇,但國際環境錯綜複雜,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地緣政治等因素給國際市場增加了不確定性;同時,市場競爭激烈,中國出口受到發達國家製造業回流和新興經濟體中低端製造業崛起的雙重壓力;對內方面,第四季進出口增速仍將受高基數影響。
環球經濟復蘇料利好出口
但來季出口也有利好條件,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及國內經濟穩中向好,中國除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貿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外,與拉美國家和非洲國家亦有兩成的外貿增長;世銀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機構均調高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也持續上漲。綜合判斷,只要不發生重大風險事件,預計第四季進出口總值將繼續增加,全年外貿有望實現雙位數增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82&issue=20171014
星倡金融業轉型 冀年增3000職
1 :
GS(14)@2017-11-04 15:16:02【明報專訊】新加坡金管局(MAS)昨公布一份強化其亞洲金融中心地位的藍圖,目標是讓金融產業每年以4.3%的速度增長,務求令金融服務領域每年創造3000個職位,並在金融科技領域淨增1000個崗位。MAS稱,由於科技改變了金融服務的生產、交付及消費方式,新加坡金融行業轉型至為重要,以維持影響力及競爭力。
擴金融科技跨境合作
新加坡目前是重要的外匯中心。MAS稱,隨着亞洲將吸引更大比例的全球投資資金流,新加坡將鼓勵重要的匯市參與者,把他們定價引擎設在這裏,使市場人士在執行外匯交易時受惠於更高的流動性及更高的效率。
MAS的發展重點,是鼓勵業界採用技術,提高效率,從而把新加坡打造成為企業融資及基礎設施融資的亞洲中心、領先的亞洲固定收益中心,以至亞洲保險與風險轉移的全球據點。新加坡將採取多種措施。
(路透社)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46&issue=20171031
騰訊一年倍升 領恒指漲36% 北水淨買入按年增千億 成交比重翻一番
1 :
GS(14)@2018-01-01 23:44:18【明報專訊】多得「北水圍城」,今年港股一度衝破30,000點,表現領先全球主要股市,恒指截至昨日全年累計升幅接近36%,高於歐、美、日主要股市指數。內地資金湧港成為港股的主要推升力量,據本報統計聯交所數據,今年滬、深港股通淨買入成交額,累計達3370億元,日均淨流入近15億元,而港股通成交額佔港股總成交的比例,每日平均達到10.89%,較去年的5.5%翻一番。分析認為,明年北水的影響力會持續上升,而且將集中流入少數大型股。
即使不計3隻新晉藍籌吉利(0175)、碧桂園(2007)及舜宇光學(2382),今年有3隻恒指成分股累計升幅超過一倍,是近年罕見,包括累升1.15倍的騰訊(0700),與分別累升1.1倍及1.02倍的平保(2318)及瑞聲科技(2018)。以指數權重計算,截至昨日恒指全年累升7863點,當中騰訊貢獻2160點或27.5%,恒指與騰訊的變幅幾近一致,故恒指被戲稱為「騰指」。
港股通帶動 日均淨流入15億
事實上,騰訊今年再闖巔峰,盤中最勁曾高見439.6元,北水持續買入是股價上升的主要動力之一。據中央結算系統的資料顯示,截至本周三,今年北水在騰訊的持倉市值,增加了346.61億元。
不過,北水持倉市值增加最多的是被平保「舉牌」(即持股超過5%至需要披露水平)的匯控(0005),年內增加了454.84億元,亦成為北水最重倉的股份,現時持倉市值達874億元,佔該股5.39%,當中絕大部分正是平保所持有。
北水最重倉匯控 大部分平保持有
光大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北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雖然佔港股總成交只約一成,但他們集中押注在少數的大型權重股當中,因此對港股構成很大影響力。他預計,現時流入港股的數千億元北水會繼續發揮影響力,明年流入量會再增加,並進一步提升對港股的話語權。
滬港通3年累計7219億流入港股
自滬港通在2014年11月推出後,若以淨買入成交額計算,現時已累計有7219億元流入港股。北水成交佔港股總成交比例,日均為10.89%,較去年的5.5%多出一倍,且近日更一度高達17%至18%。而踏入第四季,北水成交愈見頻繁,每日成交額超過100億元,推動港股在期內日均成交額增至逾千億元。
儘管早前曾經傳出內地暫停批出港股通基金的消息,但星展唯高達證券研究部董事李聲揚表示,內地流動性風險始終不大,看不到監管機構煞停的理由,况且,內地近年鼓勵保險資金入市,北水以險資為主力(見另稿),即使減少批出港股通基金,對北水的影響亦不大。
明報記者 廖毅然
[2017經濟回顧系列(五)]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80&issue=20171229
持牌代理逾3.8萬 按年增近千人
1 :
GS(14)@2018-01-03 11:43:58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113&issue=20180103
【明報專訊】持牌地產代理人數近月雖然輕微下跌,但按年卻有所增加。地產代理監管局最新資料顯示,去年12月份持牌代理人數錄得38,272人,雖然連續兩個月回落,按月減少40人或0.1%,但較2016年12月37,275人按年上升997人,升幅達2.7%。
中原美聯擬今年續招兵
其中,反映前線代理的營業員牌照(俗稱S牌)出現回落,最新報20,675人;而俗稱大牌的代理(個人)牌照人數最新報17,597人,按月則增27人。事實上,去年樓市氣氛向好,一手成交暢旺、二手成交則屢創新高價,各大代理行均積極擴充,密密增加人手。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公司對今年樓市具信心,仍繼續擴充分店網絡及增加人手,預計投放逾1億元,目標今年再增加30分行至450間,以及額外增聘300名人手。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住宅部去年全年新開分行達50間,及增加2000名人手,預計今年將有多個全新盤開售,料未來一手新盤及大額成交仍看俏,今年將持續增設分行及人手。
人民幣貸款餘額 按年增12.7%
1 :
GS(14)@2018-01-21 23:45:24【明報專訊】人民銀行昨日公布,截至去年底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為120.1萬億元,按年增長12.7%,增速比去年底下降0.8個百分點,全年增長金額為13.5萬億元,按年增8782億元。
房產貸款增速降6個百分點
內地持續推出房地產限購政策,人行指去年房地產貸款增速回落。2017年底,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為32.2萬億元,比2016年增長20.9%,增速下降了6.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5.6萬億元,按年增長金額則較去年同期減少1087億元。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21.9萬億元,按年增長22.2%,增速比上年底下降14.5個百分點。
小微企貸款額按年增6.4%
國務院去年9月公布新一輪定向降準條件,鼓勵銀行向小微企業放貸,去年小微企業貸款增長加快。截至去年底,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4.3萬億元,按年增長6.4%,增速比上年底高0.4個百分點,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貸款增速分別高3.8個和5.8個百分點。
經濟向好,內地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速度亦提高,本外幣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為81 萬億元,按年增長8.8%,增速比上年末高0.5 個百分點;其中長期貸款按年增幅15.9%,增速比2016年增加4.8個百分點;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餘額按年下降0.02%,增速下降4.6個百分點。此外,內地消費住戶貸款增速減緩,經常貸款增速則提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24&issue=20180120
1月辣稅35億 非本地客按年增近倍
1 :
GS(14)@2018-02-15 10:42:2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439&issue=20180215
【明報專訊】政府實施的樓市三大辣稅(住宅及非住宅),按月稅收下跌。據稅務局最新公布資料顯示,三大辣稅包括買家印花稅(BSD)、額外印花稅(SSD)、雙倍印花稅(DSD),上月涉3794宗成交,總稅收錄得35.51億元,宗數較去年12月的3809宗微跌0.4%,金額則較去年12月錄得的53.37億元,按月下跌33.5%。不過,若與2017年1月相比,該月三大辣稅涉2783宗成交及19.88億元,最新成交宗數及稅收按年仍分別上升36.3%及78.6%。
宗數及稅收按年升36%及78%
單以住宅成交計,三大辣稅共錄1248宗成交,較去年12月錄得的1514宗,按月下跌約18%。其中向非本地客及公司客徵收的BSD,上月錄得430宗成交,按月跌19.5%,涉及金額12.063億元,按月亦下跌8.4%;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該月錄229宗成交,涉及金額6.439億,按年分別升88%及87%。
業界指辣稅主要反映聖誕新年因素
另上月須繳付SSD的成交涉38宗,相關稅收約3130萬元,分別按月減少27%及8.2%,不過去年同期相關成交則錄43宗,涉及金額2120萬元。至於涉DSD的住宅類別,該稅項去年12月錄得11.2億元,不過上月卻回落至10.33億元,跌幅7.8%;其中住宅類別上月則涉780宗成交,按年仍升92.1%,涉及金額10.69億元,按年更升1.1倍。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稱,上月數字反映聖誕及新年長假因素,另上月豪宅成交減慢,以致稅收減少;此外,有更多買家購買物業時已不介意繳付BSD,使有關稅收按年增幅強勁,他預料,隨着更多豪宅新盤推出,未來稅收亦會因而增加。
港房產投資額按年增171%
1 :
GS(14)@2018-02-25 03:17:05【本報訊】本港商廈市場熾熱,物業有價有市,價格及成交量屢創新高。仲量聯行數據顯示,去年末季亞太區房地產市場投資額達4,056億元,創歷史新高,較2016年同期升15.8%,當中香港第四季成交總額達577.2億元,按年增171%,登上亞太區升幅王寶座;澳洲及日本分別升40%及31%緊隨其後。
觀塘商廈高層回報2.9厘
集團香港董事總經理及資本市場部主管曾煥平表示,去年甲級寫字樓的資本價值大幅增長17.5%,是所有地產類別增幅最高,預測今年寫字樓資本價值將升10%。此外,戴德梁行報告顯示,商廈市場去年總投資額高達1,534億元,按年增長92%,當中工業和零售物業增長均達2.4倍,本地投資者傾向投資零售物業、內地投資者則傾向投資寫字樓,其投資額增至2016年總投資額的兩倍。觀塘商廈亦錄成交,萊斯物業營業董事徐偉揚表示,成業街10號電訊一代廣場高層,面積約3,853方呎,以5,117萬元沽出,平均呎價約13,281元,現市場呎租約32元,回報可達約2.9厘。新買家為教會用家客。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3/2031302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