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香港回歸以來最高職位官員涉貪案今天宣判,前政務司長許仕仁五項控罪成立被判囚7.5年,賠款1118.2萬港元。新鴻基地產前聯席主席郭炳江則有一項串謀公職人員不作不當行為罪名成立獲罪5年,罰款50萬港元,5年內不得出任董事。前新鴻基地產高層陳鉅源以及港交所前高級副總裁關雄生分別被判刑6年及5年。
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及新鴻基地產聯席主席郭氏兄弟與高層共五人涉貪案,經過131日的聆訊和4日3夜的陪審團退庭商議,經過五日商議,被控8項罪的許仕仁,當中5項控罪包括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上周獲陪審團大多數裁定成立。今天高院最終宣判,5項罪名並未分別單獨判刑,而是一共判囚7.5年,並下令許仕仁向政府歸還涉案的1118.2萬港元。
高院法官麥機智今天表示,判刑是本次案件最困難的工作,既要平衡嚴重罪行,也要考慮被告求情的因素。許仕仁獲前香港特首曾蔭權為他寫求情信,信中懇請法官考慮許仕仁任政務司長時以及對抗亞洲金融危機時的貢獻。麥機智指出,案件參考了英國類似案例,不過兩地法例對於案件判刑的指示不同。此外,麥機智表示判刑也考慮了年齡因素,也考慮了許仕仁的功績以及品格。
新鴻基地產前聯席主席郭炳江串謀公職人員作不當行為一項罪名成立,陪審團認定他曾向許仕仁行賄。另外兩項控罪不成立,由於他的罪名比較簡單,今天第一個宣判,被判5年及罰款50萬港元,5年內不得出任公司董事。法官宣判時還感性表示,與其他人相比,郭炳江“更能明白黑夜之中的痛楚”,但“迎接未來時將有喜樂”,郭炳江點頭表示認同。
郭炳江長子郭基輝、女兒以及女婿,還有上周被判無罪釋放的新鴻基聯席主席郭炳聯今早均到庭。郭基輝聽到宣判後皺眉,神色凝重。
第四丶第五被告新地執行董事陳巨源及港交所前高級副總裁關雄生,各被控串謀藉公職人員作不當行為罪,及串謀向公職人員提供利益罪,均被裁定罪成。陳巨源被判入獄6年,罰款50萬港元,6年內不得出任公司董事。關雄生則因與新鴻基地產人士串謀先後向許仕仁提供850萬及1118.2萬港元“優待新鴻基地產”報酬,獲罪5年。
案件被揭發至今逾兩年半,多數分析人士認為案件的裁決外界已有預期,因此對未來的股價走勢影響不大。
新鴻基地產今日截至發稿前報117.3港元,升1.2港元或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汽車經銷商待售庫存創下幾乎2年半新高,顯示出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車市的增長放緩。
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經銷商在11月有1.83個月的庫存,同比上升1/3。
10月,汽車經銷商的庫存為1.48個月。扣除2月的數據(2月數據往往因春節被扭曲),今年11月的庫存創下2012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分析師認為,在中國,1.5個月的庫存是“警戒線”,經銷商應該開始關心高庫存。相比之下,發達市場的經銷商可以容納更大的庫存,因為他們更少依賴銷售新車來賺錢。
海外品牌、合資品牌的庫存平均為1.65個月,高於10月的1.42個月。中國品牌的庫存上升至1.85個月,高於10月的1.6個月。
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說,一些大型經銷商11月停止購買汽車,否則庫存水平可能更高。
研究公司LMC Automotive中國預測經理Zhu Bin向《華爾街日報》表示,
這種情況反映了中國汽車業一系列負面因素,包括整體經濟放緩和汽車制造商之間競爭加劇。
中國汽車制造商協會說,11月,客車銷量同比增長4.7%,約為180萬輛。這是2013年2月以來最弱的增長。
即使是十分受歡迎的國外奢侈品牌汽車經銷商都說,他們正在苦苦掙紮。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在經濟增長減速和反腐的共同影響下,連寶馬也不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寶馬方面已降低產能,一些中國的寶馬經銷商提出了下調銷售目標和給予更高現金回扣的要求。
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格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
面對中國豪華車市場增速放緩的態勢,我們及時與經銷商進行了溝通,德國方面馬上對大型車做了減產,特別是像寶馬X5和寶馬7系這樣的車型,以避免對經銷商產生庫存壓力。
寶馬中國的發言人周三說,該公司正在與中國經銷商商討銷售目標、獎金系統和其他事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五,投資者擔心中國政府的一系列刺激仍難以有效提振經濟,3月交割的紐銅期貨下跌1.4%,達到2.8140美元/磅,創2010年6月以來新低。
前幾日,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中國央行在與24家大型金融機構的會議上稱,非銀行金融機構同業存款與同業借款納入存貸比,但是存款準備金初步定為零,上述機構不包括財務公司。
不過,盡管中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中國經濟仍在掙紮。每年中國消耗全球約40%的銅。中國宏觀經濟數據不佳,對銅構成打壓,投資者擔心銅市場供大於求。
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George Gero表示,投資者認為中國過去的刺激作用有限,因此對“非銀同業納入存貸比、暫不收準備金”的新刺激持一定懷疑態度。總的來說,銅市場的情緒比較負面,這不是好事。
Linn Group分析師Ira Epstein表示,周五原油走低,對銅價也有負面影響,因為投資者減少其它類大宗商品頭寸,以彌補原油市場損失。其中,基金等大型投資者拋售了銅,在年底前了結虧損倉位。有些人會認為中國的新刺激利多銅,但不是這樣的。
周五,受供大於求陰影籠罩,原油再度大跌,接近此前創下的五年多新低。美國NYMEX 2月原油期貨收盤下跌1.99%,收報54.73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1.31%,收報59.45美元/桶。
同日,由於美國冬季天氣溫暖,投資者預計天然氣需求減少,天然氣價格下跌,兩年多首次跌破3美元大關,最低達到2.973美元/百萬英熱,創2012年9月來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銅價今日再度刷新近四年半來低點,盡管周末中國政府出臺了類似降準效果的刺激措施,但投資者似乎對此存在質疑。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連續月高級銅(HGZ4)今日早盤一度下跌2%至2.7965美元/磅,創下2010年6月8日以來最低點。
中國央行周末發文確認非銀同業存款納入存貸比暫不繳納準備金,印證了上周三的市場傳言,此舉將令銀行的存款大大增加,使其有條件發放更多貸款。市場普遍認為這一舉措相當於變相降準。中國的銅消費量占全球40%。
在中國經濟增速不斷下滑的背景下,全球投資者聚焦中國是否能出臺更多強力的刺激措施,而本次的這一“變相刺激”似乎未能達到投資者預期。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全球期貨(RBC Capital Markets Global Futures)的高級副總裁George Gero說:“盡管投資者一直在等待中國釋放更多刺激措施的消息,但周三市場行情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Gero說到:“投資者認為過去的刺激措施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因此這一次他們略微產生質疑。”
他繼續說:“總的來說,銅市人氣相當消極,此次下跌不是個好兆頭。”
中國經濟降速和供給過剩是2014年籠罩在銅市的最大陰雲。
Linn Group策略師Ira Epstein表示:“部分賣盤是由於基金等大型投資者在年底前出脫虧損的倉位。”
“價格越低會導致更低的價格出現,”Esptein說:“原以為中國消息會極度利好銅價,但事與願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繼周一暴跌近3%後周二油價繼續下跌。周二歐市盤中 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0.6%,並刷新57.25美元/桶的近五年半低位。 美油繼續徘徊在53美元附近。因投資者預計原油市場供大於求格局持續。
周一早些時候,因利比亞戰火加劇,油價一度上漲近2%。
年末交易不活躍,供大於求陰影籠罩原油市場,空方力量借此打壓油價。美國NYMEX 2月原油期貨收盤下跌2.05%,收報53.61美元/桶。布油期貨收盤下跌2.64%,收報57.88美元/桶。
周一早些時候,反對武裝派與利比亞政府對最大出口港Es Sider展開爭奪戰,摧毀了該港口近80萬桶原油,超過利比亞兩日的原油產出。利比亞是非洲最大原油儲量國。
因投資者擔心利比亞國內武裝沖突升級會影響其原油出口,布油和WTI油價盤中漲幅一度接近2%。有分析師認為,上漲乃受市場情緒觸發,近期拋售過後市場存在不安心理。此後,隨著利比亞戰火有所平息,交易員們轉向對供給需求的關註,油價暴跌。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報告顯示,EIA預計今年美國原油產量將增至860萬桶/日,明年為932萬桶/日,去年這一數字為744萬桶/日。
EIA主席Adam Sieminski表示,油價下跌將使明年美國原油產量增速有所降低,不過預計明年原油年度總產量仍將增至1972年來最高水平。預計明年北達科他州和德克薩斯州的頁巖油鉆井活動仍會保持在高位,這兩個地區是美國頁巖油主產地。
面對美國頁巖油繁榮,OPEC產油國拒絕減產。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曾表示,即便油價跌到20美元,沙特也不會減產,因為這不符合OPEC的整體利益。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Again資本合夥人John Kilduff表示,供給量過剩,未來原油供給還會增加,這不是好事情,預計油價還會下跌,利比亞問題無法從根本改變市場。瑞穗證券分析師Bob Yawger表示,原油市場缺乏需求,目前還沒看到需求會有起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北京時間12月31日19:22,布倫特原油一度跌破56美元/桶,觸及 55.93美元/桶,刷新五年半低點。
今天上午數據顯示,中國12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49.6,創七個月新低。制造業用工規模已經連續14個月下滑,中國制造業繼續惡化。
在美國頁巖繁榮、歐佩克拒不減產和全球原油需求不振的多重打壓下,國際油價今年下半年呈現斷崖式下跌。布倫特原油今年已經累計下跌49%。
據路透,CMC Markets首席市場策略師Michael McCarthy表示:“很顯然,對需求的擔憂是石油市場的焦點之一。”
與此同時,美國向全面放開原油出口再進一步。周二,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告知部分石油公司,它們可以對凝析油進行“自主分類”,在未獲正式許可的情況下考慮出口經少許加工的輕質原油。BIS提議有助於為美國頁巖油向海外出口掃清障礙。
目前,利比亞的戰亂也是原油市場關註的焦點之一。該國的武裝沖突已經導致歐佩克12月的原油供應降至半年來新低。不過,明年全球的原油供應依然大幅超出需求。
今天晚些時候,美國政府將公布原油庫存報告,市場將確認美國的原油庫存是否如周二美國石油研究所(API)所預計地那樣會意外增加。
API稱,美國上周的原油庫存上升了76萬桶,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減少10萬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昨日釋放了迄今為止最強烈的寬松信號,稱“不能完全排除”歐元區通縮的風險。分析人士認為,德拉吉備戰通縮風險的態度暗示,歐洲央行可能很快啟動大規模購買政府債券的計劃,步美聯儲式全面QE的後塵。受德拉吉寬松傾向的言論影響,歐元對美元匯率當日創四年半新低。
接受德國媒體《德國商報》(Handelsblatt)采訪時,被問及歐元區是否可能出現通脹價格持續下跌,德拉吉回答:
“不能完全排除此風險,但風險有限。我們必須以行動抵禦這類風險。”
“無法實現我們價格穩定使命的風險比六個月前高。”
“我們在做技術方面的準備,2015年年初要改變我們(現有)措施的規模、速度和構成。”
上述德拉吉的訪談言論公布後,歐元兌美元一度跌至1.2004,跌至2010年年中以來最低點。過去六個月,因市場預計美聯儲今年開始首次加息,美元上漲預期升溫,歐元對美元匯率已重挫12%。
上月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會議上,該央行管理委員會“全體一致”同意,如有必要,將為“化解低通脹持續太久的風險”而采取行動。歐洲央行決策委員、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此前表示,國際油價下跌使石油成本下降,會增加經濟刺激的動力,所以不能保證會增加寬松措施。但其他歐洲央行高官警告,油價下跌可能導致歐元區陷入全面通縮。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Lee Hardman分析師Lee Hardman認為,德拉吉昨日的言論意味著,歐洲央行將很快采取購買主權債券的QE措施,可能最快在本月22日的下次會議上決定啟動。北歐聯合銀行外匯策略師Niels Christensen預計,歐元兌美元可能跌破1.20,因為下周公布的歐元區通脹數據可能很低,“那將使本月歐洲央行會議期間的壓力加大”。
自2011年年末升至3%的巔峰後,歐元區消費者價格通脹一路下滑,2013年年初至今從未達到2%這一歐洲央行的通脹目標水平。最新公布的歐元區通脹率僅有0.3%,落入五年來低谷。
為帶領歐元區擺脫通縮威脅、推動本地區經濟增長,半年前歐洲央行決定實行負存款利率,並推出4000億歐元的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讓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增加1萬億歐元,並於2014年10月下旬開始購買資產擔保債券,還計劃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11月下旬,德拉吉發出強烈信號,稱若無跡象表明通脹快速朝目標前進,歐央行準備擴大刺激。德拉吉強調通脹應更快回到目標,表明其耐心在減小。
同在昨日公布的歐元區2014年12月制造業PMI終值為50.6,較50.8的初值進一步下滑。當月歐元區兩大經濟體法國和意大利制造業PMI繼續下行,德國仍溫和擴張。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12月制造業PMI終值和服務業PMI初值意味著,歐元區去年四季度GDP僅能增長0.1%。
歐元區制造業PMI數據不佳,德拉吉言論透露鴿派傾向,投資者更加期待歐洲央行增加寬松行動,歐元區多國國債收益率昨日走低。西班牙、意大利、愛爾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度下挫,創歐元區成立以來新低。5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歷史首次為負;10年期德債收益率首次跌破0.5%,創歷史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證綜指大漲3.58%,創12月5日來最大單日漲幅,收於3350.52點,創近5年半新高。滬指錄得1993年以來最佳年度開局。深證成指大漲4.59%。從板塊上看,煤炭板塊大漲9%,有色、運輸等板塊漲幅也居前。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漲停。
A股能源股今天上漲,有2/3的能源股今日漲停板。在國際油價大跌的背景下,能源股瘋狂上漲令交易員感到意外。能源板塊今日上漲9.7%。34支能源股中有24支漲停板。
與金融股相比,能源股在近幾周一直不溫不火。這反過來使其估值顯得較低,變得更具吸引力。
上海一家大型經紀公司的交易員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
沒有人知道能源板塊發生了什麽。投機者似乎已經推高了一切,為什麽不開始推高能源股呢?能源行業的基本面依然很差,但人們認為它跌得太多了。
而煤炭股飆升則是受到了多地公布煤炭資源稅新政的影響。
2014年12月1日起我國開始執行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近幾日,幾個省份正式開始執行的煤炭資源稅稅率陸續公布。截至目前,河南、湖南、廣西和山西的煤炭資源稅稅率已經揭曉,稅率分別為2%、2.5%、2.5%和8%。河南、湖南、廣西三省的稅率都接近煤炭資源稅稅率的最低限制。
按照之前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 《關於實施煤炭資源稅改革的通知》,自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煤炭資源稅稅率幅度為2%-1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央行可能即將開始大規模債券購買計劃(QE),同時如果希臘左翼政黨在本月25日的大選中獲勝,希臘則存在債務違約和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分析師們普遍認為這兩個利空因素導致歐元近日跌至九年來低位,未來歐元將如何演繹,且看分析師們怎麽說:
法國興業銀行,Kit Juckes:希臘25日選舉及歐洲央行22日可能公布主權債券購買計劃,導致歐元在聖誕假期內對美元和日元又跌了2%。歐元對美元跌破1.20觸發眾多止損,也使得歐元隨後加速下行。短期內我們擔憂歐元或將更為疲弱,所有人都將傾向於逢高做空。
法國巴黎銀行,Michael Sneyd:市場對歐央行22日祭出QE的預期愈發強烈,加上對25日希臘大選結果的擔憂,將對歐元持續造成壓力。通縮壓力日漸增強應支持歐央行暫時越過“道德風險”並宣布QE,我們維持看空歐元對美元至1.18的目標。
摩根士丹利,Hans Redeker:新的一年中我們對美元牛市依舊不變,預計美元對G10國家貨幣包括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的漲勢將進一步擴大。因為如今市場參與者的焦點在22日的歐央行會議,所以未來新興市場及高貝塔值的G10國家貨幣將較市場預期更為疲弱。
渣打銀行,Steven Barrow:一月對歐元來說是個考驗,三大利空因素對歐元構成壓力。首先是歐元區本周三的12月CPI數據,同比很可能將錄得負值。其次是22日的歐洲央行會議,將有望祭出QE。然後25日的希臘選舉也充滿不確定性。歐洲央行對通縮的概念可不是通脹數字變成負值那麽簡單。通縮比這更為嚴重。通縮反映出消費者和企業的消極情緒,對於未來物價持續下跌的恐懼將延緩消費及投資支出。
花旗集團:在立陶宛成為歐元區第19個成員國之際,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將推出全面寬松政策,希臘政局的不穩定增加了其脫離歐元區的可能性,我們感到市場對於歐央行QE的結果預期過於保守。
布朗兄弟哈里曼,Marc Chandler:歐元對美元中線準備下破1.1650目標,美元有望維持去年的漲勢。本周投資者將了解到歐元區和日本經濟還繼續在泥潭中掙紮,同時美國的就業將持續增長。有初步跡象顯示在工資上漲的推動下勞動力成本也開始上升。
野村,Jens Nordvig:歐元的跌勢還不足以影響歐央行的QE計劃。經濟中的低通脹和通縮風險依然很大。野村曾預計歐元對美元在今年二季度跌至1.15,但如今野村預計歐元將更早跌至這個目標,可能就在最近幾周內。
加拿大豐業銀行,Camilla Sutton:政治的不確定性、疲弱的經濟數據,加上本月可能代表歐元區從反通貨膨脹進入通縮的CPI數據,以及鴿派的央行態度,這幾大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市場對歐元的信心受到打擊。我們預計歐元區資本外逃的的趨勢將持續,現在試圖抄底歐元還為時過早。
蘇格蘭皇家銀行,Alberto Gallo:歐元區周三將公布的12月CPI數據預計同比將萎縮0.1%,部分由於持續下跌的油價,中期通脹預期也在持續下降,幾乎與油價的跌勢同步。我們認為歐洲央行在本月22日的會議上很有可能將擴大資產購買範圍至主權債券,機構及公司債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零售銷售數據)
美國消費者上月大幅削減開支,顯示隨著假日消費季過去,消費者消費變得更加謹慎。
美國商務部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零售銷售環比下降0.9%,創2012年6月以來最大降幅,為;扣除了汽車銷售後,12月零售銷售創2009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
2014年,美國零售銷售同比增長4%,略低於2013年的4.1%,也是2009年以來的最小年度增幅。不過,汽油價格的大幅下跌,拖累了2014年的讀數。扣除汽油價格影響後,美國2014年零售銷售同比增長4.8%。
RBS證券美國經濟學家Guy Berger評論稱,“(本次)數據是比較弱,但是在此之前有些數據十分強勁。它不會改變我對經濟複蘇和消費者情況的看法。”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中,Berger是美國零售銷售數據最準確的預測者之一。
據《華爾街日報》,許多經濟學家預期,汽油價格的下跌,穩定的就業增長以及相對強勁的消費者信心數據將會支撐12月消費者支出。盡管月度的數據可能會有些波動,但12月的數據可能意味著,在收入增長疲弱和全球動蕩的背景下,部分消費者不願將在能源上節省下來的錢用在其他地方。
部分家庭把節省下來的錢存入了銀行賬戶,用以支付債務或應對上漲的房租和醫療費用,而這些是不計入零售銷售統計口徑的。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美國12月零售銷售環比-0.9%,預期-0.1%,前值0.7%。
美國12月核心零售銷售(除汽車)環比-1.0%,預期0.0%,前值0.5%。
美國12月核心零售銷售(除汽車與汽油)環比-0.3%,預期0.5%,前值0.6%。
同時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2月進出口物價指數亦出現較大跌幅:
美國12月進口物價指數同比-5.5%,預期-5.2%,前值-2.3%。
美國12月進口物價指數環比-2.5%,跌幅為2008年12月以來最大,預期-2.7%,前值-1.5%。
美國12月汽油進口價格同比下降16.6%,創2008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11月下降9.1%。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介紹過,11月剔除汽油的美國零售銷售環比增長0.9%,而包含汽油的零售銷售環比增長0.7%,創八個月新高,遠超預期的增長0.4%。工資增幅加大、油價暴跌,均促進了美國消費者在節假日消費。
消費者指出占美國經濟產出的三分之二,是推動美國經濟複蘇的主要驅動力。美國GDP在去年三季度取得了5%的增速,創下近十年來最好的數據。與此同時,2014年就業崗位的增數也創下了1999年來的最大幅度。
(美國零售銷售同比增速,截至2014年11月)
今日大幅不及預期的數據公布後,標普500指數期貨擴大跌幅,美元/日元達到116.51的低點。歐元/美元漲至1.18,黃金快速上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