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言兩語】省委書記妙論,我差點就錯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991

2016年8月11日的《南方周末》“自由談”,首次披露了新任江蘇省委書記李強的“約法四章”,那是李強書記在8月7日“縣委書記工作講壇”總結講話時提出的。

事後,我特意查看各報刊網絡,確實有報道該項活動的消息,但就是找不到李強“約法四章”的蹤影。也就是說,“約法四章”在會後並沒有得到有效傳播。好在,還是有聽會人員記了下來!否則,除了在主、分會場參會聆聽的,其他一幹眾人都有可能錯過省委書記的這番妙論。

沒錯,我們在報道重大活動時,都有按“通稿”刊發的習慣,但這並不妨礙記者們以不同的視角,嗅覺靈敏地理一理、挖一挖、想一想,寫出類似“省委書記為啥提這些”(我謂之“與官場套路說再見”)的清新之文,不求“高大全”,而是不錯過任何有料有趣的精彩。

(作者為無錫市工商局副局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220

實習生口述遭遇電信詐騙——我差點成了第二個“徐玉玉”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250

我是一名正在南方周末實習的大學生。8月25日午休時間,我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電話那頭的男子直呼我的名字:“小張啊。”

因為並沒有存這個號碼,我有些不解,於是小心詢問了一下對方的身份。男子的語氣也變得疑惑,“你沒有存我的號碼嗎?”

我再仔細聽下去,原來這位男子自稱“蘇老師”。剛好,報社也有一位蘇老師,但他並不是帶我的編輯老師,應該不認識我。電話中,他讓我下午三點前去他的辦公室,還特別提示我去之前記得先給他打電話,以免他不在辦公室。

通話結束後,我有些忐忑。

不到兩點,我就匆匆趕往蘇老師辦公室。見門關著,我撥通了這位“蘇老師”電話。電話那邊,聲音有些嘈雜,他的聲音也有些含糊,似乎正在做什麽。他對我說,“小張,你等一會兒再過來,我這兒來了兩位領導。”

十分鐘後,這位“蘇老師”再打來了電話,讓我下樓買兩個信封,再隨意買一些手信,在領導走之前給領導。因時間快到兩點,雖然不知道來的是什麽領導,我趕緊下了樓。

剛出大樓,我的手機又響了。“蘇老師”在電話中對我說,“一會兒我們還要開會,領導拿著手信去開會,影響不好,但我想通過銀行卡給領導打一點錢。”他詢問我帶卡了沒有,卡里有多少錢。我說銀行卡里大概有2000元。得到答案後他讓我趕緊找家銀行,讓我往他給的銀行卡號里打2000元。他還特意囑咐我,轉賬後記得把小票保存好,以便他幫我報銷這筆錢。

聽到這里,我開始覺得奇怪了:編輯要給領導打錢?以前從沒聽過這樣的事情呀。我就起了疑心。疑惑中,我把這個“蘇老師”的手機號發給了帶我的編輯呂老師,詢問這是不是蘇老師的手機號碼。

果然,這個“蘇老師”是假的。

我這才反應過來。回想剛才的一個小時,這位“蘇老師”是怎麽一步步把我騙到了銀行,不禁起了一身冷汗。回到報社,我把險些受騙的經歷告訴了其他實習生。令我們吃驚的是,還有一位實習生竟然也遇到了跟我一模一樣的騙術,幸運的是在最後一環剎住了車。

騙子知道我姓張,顯然,他掌握了一些我的個人信息。他是通過什麽渠道獲取了我的個人信息?有多少人接到了類似的電話,又有多少人真的掉進了這個陷阱?

要不是我多問了一下帶我的呂老師,說不定我就成了第二個“徐玉玉”。

幾天前,即將踏入南京郵電大學的女孩徐玉玉就因為遭遇電信詐騙被騙走9900元學費,郁結於心,心臟驟停離世。個人信息泄露的黑洞,已將越來越多的人吞噬於其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221

iPhone在中國也炸了 充電時手機直接炸開差點著火

據央視新聞報道,今年以來,蘋果6系列手機陸續曝出諸多問題。而浙江的陳女士在2015年3月購買的一部蘋果6 Plus手機在2016年8月31日突然發生爆炸。

陳女士回憶,當時她和丈夫一起在車上準備出行,這部手機就放在她腿旁。陳女士說,手機當時砰的一聲炸出來,所幸當時及時將手機踢出車外,爆炸並沒有對人身和財產造成傷害。

隨後陳女士致電蘋果公司,對方查看爆炸手機的照片後,一開始拒絕了陳女士的賠償要求。陳女士說,蘋果當時回複稱,手機爆炸是外部原因造成,不予理賠。

無獨有偶,江蘇的劉女士購買的蘋果6 Plus手機在正常充電的情況下,發生了爆炸。劉女士說,當時是正常充電,是原裝充電器,手機直接炸開,“然後它就(自燃)裂開了,手機殼化了,跟凳子燒到一起去,差點著火”。

對於上述兩起手機爆炸燃燒的原因,目前還沒有第三方的權威說法。不過,根據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數據統計,2016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共接到8名消費者投訴,反映其蘋果手機在正常使用或正常充電的情況下突發自燃。

雖然經過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調解,這8名消費者都已經更換了新機,但蘋果方面並未對自燃的原因作出回複。

陳女士說,蘋果方面沒有承認產品質量有問題。劉女士也說,蘋果方面沒有承認自己的產品問題,“(蘋果方面)說這個東西要寄到美國去檢測,但是時間比較長”。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秘書長助理、法研部主任汪鶇表示,蘋果公司作為國際知名品牌公司,應該正視中國消費者的知情權和使用權。盡管是通過換機的方式予以解決,但究竟是什麽原因引發了手機自燃和爆炸的情況,這個原因仍然沒有告知消費者。

法律人士表示,實際上每位蘋果手機用戶在購買的同時,就和蘋果公司建立了一個合同法的關系,蘋果手機無論出現自燃還是異常關機等問題時,蘋果公司有義務為每一位出現問題的用戶去解決。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表示,如果蘋果公司遲遲拿不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不排除以法律的形式支持和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按照國際慣例,像汽車、手機這樣的消費品,如發現部件缺陷、安全隱患等原因導致的集體投訴事件,廠商通常應采取召回辦法。韓國三星手機在9月初,曾因Note7手機電池起火爆炸,對全球10個國家召回了250萬部問題產品。但最初,這一計劃是將中國內地排除在外的,直到9月14日,國家質檢總局出面約談後,三星才宣布了內地的召回計劃。

今年10月,據美國ABC 30臺報道,iPhone 6 Plus在美國發生爆炸事故,加州一名女士使用蘋果iPhone 6 Plus在晚間充電時突然爆炸,爆炸致使手機附近的物件和家具受到損壞,不過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62

一張銀行卡,害我差點買不了房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355

12月1日,北京西單一家工商銀行智能網點的工作人員在展示Ⅰ類賬戶(左)和Ⅱ類賬戶(右)的銀行卡。(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圖)

2016年12月1日央行發布新政,要求一個人在一個銀行只能有一個一類賬戶,當時沒怎麽在意這條消息,沒想到這卻給自己帶來不小的麻煩。因為在廣州買房要申請公積金貸款,必須要辦一張本地開戶的銀行卡。本來和賣家商量好辦理工商銀行的,結果辦卡時發現賣家在上學期間有一張外地工行卡,必須到開戶的銀行註銷,卡她早就找不到了,工行也就辦不了貸款了。

我在外地上學期間,辦過建行、中國銀行的卡,是學費卡,都要去外地的開戶行註銷,這樣四大行就只剩農行了。結果去農行一查,我竟然在14歲時(連身份證都沒有)有一張在老家東北的農行卡。這卡我見都沒見過,更別說拿出卡了。

我和工作人員講:這開卡日期我連身份證都沒有,絕對是盜用我信息開的,請您註銷掉。可工作人員回答我:這沒辦法,卡是外地的,又不在您身邊,要麽回老家註銷,要麽去報案……回老家肯定來不及,耽誤過戶時間要賠賣家違約金的。沒辦法,為了開一張銀行卡,人生第一次報案。報案時又因為歸屬地,查證問題折騰了好幾個派出所,不過好歹最終把事情解決了。

銀行的賬戶清理,本意或是為了更好監管資金安全,防止犯罪。但在處理異地卡賬戶的問題時,還希望能多一些靈活措施,真不想再有人像我這樣僅僅為了開個賬戶,就要跑斷腿。

(作者為廣州職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85

Google 離開那年,馬化騰差點抓到了周鴻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12/162523.shtml

Google 離開那年,馬化騰差點抓到了周鴻祎
老道消息 老道消息

Google 離開那年,馬化騰差點抓到了周鴻祎

Keso是中國早期Blogger的領軍人物,一直和中國互聯網大佬保持直接互動。

本文由老道消息(微信ID:laodaoxx)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老編輯

0 1 「  離開Google的日子  」

老編輯:Google退出中國那天對你而言是什麽感受?

Keso:這件事情並不意外,1月份谷歌中國的法律顧問就已經寫了一封信,說如果問題解決不了就會退出中國市場。那個信件一經發出來,大家就炸鍋了。我們任何一個中國人都能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讓雙方的關系不可逆轉,只是後來大家還是希望有一個好的結果。

老編輯:你是不是覺得 Google 當時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在做一件自殺的事情。布林和佩奇真是沒趕上好時候,那時候美國前財長保爾森還沒寫《和中國打交道》,紮克伯格推薦過這本書,小紮看了這本書就知道來天安門跑步,自己還學漢語,把中國領導人怎麽治國理政的書擺在桌子上拍。

Keso: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他們都無法理解,不理解我們政府和企業的關系,我們政府像個家長一樣。

老編輯:可能連Google中國的員工都不被理解,王俊煜說他覺得08年金融危機之後Google就開始收縮在華業務,他們很多在中國本土化的嘗試都被砍掉了。總部更多地是希望他們做對全球業務都有價值的工作,但是他們更願意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建功立業。

Keso:谷歌要整合全球信息,讓人人都可訪問信息並從中受益,但是不會把中國當作一個特殊的市場。

那時候谷歌在全世界都不做廣告,有一年中國市場部門提交了一個在電視上做廣告的計劃,總部就會覺得不可思議,給否掉了。 

中國的員工既要為谷歌全球業務做貢獻,又要開拓本地市場,谷歌總部可能覺得你沒必要做這麽多本地化,你要願意做就做吧,但是全球的業務更重要,不能受到影響。

老編輯:你去非法獻花了沒有?

Keso:我知道他們去獻花,我也樂見他們去這麽做,表達他們態度。只是我覺得這什麽也改變不了。這樣一家公司,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公司在中國無法運營下去,我感到很震驚,也很悲傷,像失去初戀了一樣。後來時間久了,才習慣了。

我寫了三篇文章,關於Google的,都被刪除了。

現在這個事情沒那麽敏感了,但是當時真的非常敏感,我們都不能提的。

老編輯:現在 Google 有些產品已經回來了,比如 Google 的翻譯 App 。你覺得下一個會是什麽?

Keso:Google 學術搜索吧,屏蔽這個對我們自己的互聯網沒有任何好處,只能傷了自己。很多人,科學家,學生已經呼籲很久了。還有 Google Play,現在我們已經不可能離開 Android 在做一個新的移動互聯網,就跟當年不可能離開微軟去談計算機。

老編輯:你剛才說 Google 退出中國像失戀一樣,慢慢才恢複過來。我們這些年輕人正好相反,我們那個時候剛進入互聯網行業不久,當時不覺得什麽,後來慢慢感覺到很多事情變了,和有 Google 的時候不一樣了。所以覺得那個時候是中國互聯網黃金時代。

Keso:我不同意黃金時代這個說法。中國互聯網從一開始就全盤接受了美國的遊戲規則,包括產品層面、公司運作層面,資本層面。有了互聯網之後,中國變得好太多了。

之前我們已經習慣了每一代人和上一代人的生活完全一樣。但是互聯網顯著增加了我們的代際差異,把我們從一個崇老敬老的社會變成了一個以年輕人為中心的社會。

但是只要互聯網還能改變我們的社會,讓社會變得更好,有更多的創業公司冒出來,那每個時代都是黃金時代。不是說有一個時代是被互聯網改變的,我們說那個時代是黃金時代不是說歷史上有那麽一個互聯網的黃金時代,僅供瞻仰。

老編輯:按照俞軍的說法,至少有 Google 的日子是百度的黃金時代,你同意嗎?

Keso:這個我完全同意俞軍的觀點。百度在搜索體驗上有重大提升就是因為面臨競爭。Google退出之後,沒有競爭了,也沒有什麽特別好的產品推出。鳳巢系統可能是百度後來推出的最重要的產品,特別顯著提升了百度的營收,但是對用戶體驗沒有幫助。

老編輯:那你是否認可百度的孫雲豐說的,Google很市儈,其實是打不過跑了。

Keso:因為他自己這麽想才會揣測Google也這麽想。百度只是一個只在中國經營的搜索引擎,Google業務很多,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司。除了搜索還有Chrome和Android,後來Google技術部門在中國做開發者活動,希望改善Web開發和Android的開發環境,但是參加人數會受到限制,事前也不能做宣傳。

這對Google 影響太大了,做這個決定是很艱難的,根本不是他說的那樣。

0 2 「  馬化騰差點抓到了周鴻祎  」

老編輯:說到艱難的決定,還有一個艱難的決定特別出名,就是3Q大戰,馬化騰宣布QQ和360互不兼容。這兩件事發生在同一年。

Keso:3Q大戰之後,馬化騰來北京參加一個媒體的年會,還請我吃了個飯,當時他說,很多時間之內,幾千萬用戶安裝了360的QQ保鏢,除了即時通信之外,很多模塊都被360安全衛視替換掉。如果當初不做這個決定,可能很快的,整個QQ的關系鏈都要被360拿走。

真的是艱難的決定,他說你不當家你不知道當家的難處。

或許在騰訊公司看來周鴻祎就是犯了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所以當時他們已經向深圳公安局報案了,深圳公安局派人到北京來要實施抓捕。但是要當地警方協查,就沒有抓成……

老編輯:哈哈,難道是因為祁(齊)廳長,有人說只要齊向東(註:360總裁,曾經是新華社最年輕的廳級幹部,也是第一個辭職到互聯網公司任職的廳級幹部)和周鴻祎他們兩口子沒有鬧翻,在北京你抓不到周鴻祎的。

Keso:360和北京公安局的關系怎麽樣,這個我不清楚啊。

老編輯:我也只知道人家是警民共建先進單位。

不過關於馬化騰在北京抓不了周鴻祎,我聽說過兩個版本的段子,一個說周鴻祎投了快播,還是和騰訊五虎之一的曾李青一起投的,所以定期要去深圳和王欣聊一聊。有一次馬化騰準備趁周鴻祎來深圳的時候實施抓捕,結果被周鴻祎知道了,很長一段時間就不去深圳了,跟諜戰劇似的。

還有一個版本更離譜,說是周鴻祎看好深圳一個項目,這個項目CEO是個臥底,想和騰訊一起誘騙周鴻祎到深圳考察產品。周鴻祎都買了機票了,最後沒去。

Keso:這個事情我沒有什麽確切證據。

老編輯:那有機會你問問馬化騰是怎麽回事,從那個時候開始,創業者就有了被南山區法院起訴的恐懼。

Keso:上一次他來北京,他單獨請我吃飯,那時候他們正在起訴珊瑚蟲QQ。珊瑚蟲的作者陳壽福後來還被抓起來了。我就跟馬化騰說,深圳真是盛產小心眼兒的大公司。當時華為也在起訴前員工,富士康正在起訴記者先是華為起訴前員工,接著是富士康起訴記者。

馬化騰聽了嘿嘿笑了,說還真是的。

那段時間他一直在關註Facebook,覺得和QQ的產品模式可以結合,然後聊了視頻業務,他還猶豫騰訊視頻是不是應該切入,因為當時覺得太燒錢了。

我們還談到騰訊做了大量產品,既無意義,又在市場上樹立太多敵人。那為什麽還要做這麽多產品。馬化騰的意思說騰訊已經這麽大了,上萬工程師、產品經理,這麽多年輕人,閑著也是閑著。何不練練手,做得成當然好,做不成也沒什麽損失。在微信出來之前,馬化騰一直都是個挺沒有安全感的人。

老編輯:那是《狗日的騰訊》的時候。

Keso:馬化騰在3Q大戰之前就意識到要開放了,也很清楚Facebook 那樣開放架構更好,讓開發者都在自己的平臺上。只是之前內部既得利益糾纏太多,開放易想難做。3Q大戰是一個契機,讓所有人意識到必須要開放,再不開放就會出大問題了。

老編輯:所以是有外部壓力才能內部改革,所以後來周鴻祎去見張小龍,張小龍說周鴻祎根本不知道在騰訊做微信有多艱難,自己差點被內部幹掉。

後來馬化騰支持微信,讓QQ的老大劉成敏退休,才把這個矛盾化解掉。

Keso:2010年底的時候,張小龍因為看到了 Kik 所以要做一個純移動端的IM在短短15天里用戶數從0到了100萬,意識到一個純移動端的IM是個很大的機會,把QQ 那些 PC時代的東西丟掉。當時騰訊內有好幾個組都在做同樣的產品,微信不是唯一的一個,也不是第一個。

老編輯:你跟微信的關系很好,跟我們分享一下參與微信產品內測的事情。你好像第一時間都能參與內部測試。

Keso:其實不是的,很多功能都是別人內測挺長時間了我也沒收到邀請。不過和騰訊一些產品部門的聯系挺多,現在我正參與一個 iOS 版微信公眾平臺的測試。這個產品或許優先級不夠高吧,是一個人兼職在做,已經測試挺長時間了,有的時候我還要提醒他們,趕緊更新了,要不然測試版過期了。

老編輯:所以微信現在也是戰線很長,不能面面俱到。你覺得張小龍這兩年一直被大家有點神化了,是不是後面微信可能沒有那麽多奇跡發生了,比如小程序,他個人傾註很多情懷在里面,但是好像推得沒有公眾平臺和紅包那樣好。

Keso:你不能要求微信的新產品一直保持那樣的增長,微信小程序是需要場景的,不像之前的那些純互聯網產品。就是喬布斯,也不是每一款產品都能那麽火。

我們有時候可能過分高估了,微信對現實世界的影響力。互聯網對現實世界的影響是有限的,Apple Pay 就是一個典型例子,Apple好像一呼百應,但Apple Pay推進的效果非常有限。

微信已經做了很多超常規的、反常規的東西,不斷擴展微信的邊界,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驚喜。人們總是喜歡神化這樣的人物,並在一件事沒達到自己預期的時候,立刻視之為神話破產。

老編輯:所以你平時跟張小龍聊得多嗎?

Keso:沒有。微信出來之後,和馬化騰也沒有見過面,都是在微信上交流的。

老編輯:所以你們第一次見面是什麽時候?

Keso:2003年的時候,騰訊已經是一家挺大的公司,SP業務掙了很多錢。來北京,在蘇州橋旁邊的一家火鍋店請我們吃飯,幾個CFido的老用戶。火鍋店很破,冬天很冷,現在這家店應該已經不在了。

之前他在CFido上他是一個比較靦腆的人,他在深圳辦了一個 Ponysoft 的站點。後來做OICQ的時候,我在中國下載,他來找我要一些推薦位。我就給他了。當時像張誌東這些人,都要到各個BBS上推廣 OICQ。

老編輯:幫了這麽大忙,就請吃個火鍋。

Keso:沒多少下載量。那時候我們都還看不上OICQ,我最早申請了一個QQ號,都不用的,後來就丟掉了。

老編輯:所以馬化騰要假裝成女孩子去留住用戶。

0 3 「  覺得馬雲可能是個精神病 」

老編輯:大家對你有個印象,就是跟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大佬都保持友誼。雷軍上次因為小米的質量問題跟你通了40分鐘電話。

Keso:友誼也談不上,其實他們早期都很屌絲的,沒有人覺得自己在做的事情能變成今天這麽大生意。早期丁磊、馬化騰、雷軍都是CFido上認識的,都是網友。現在看來,別人覺得你和他們勾肩搭背稱兄道弟不可思議,但是當時是很自然的事情。

老編輯:和雷軍認識是哪一年?

Keso:和雷軍就早了1996年的時候就認識了。我早期做雜誌的時候就跟他約過稿件,就是那篇很著名的《我的程序人生》,他也發在CFido論壇上。後來我記得有一次我們一起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還買了一塊搓衣板。雷軍這個人很細心,說我們用禮品紙包裝起來,給他一個驚喜。

後來去參加婚禮的時候當場拆的,人家看包裝以為是鍵盤,結果是搓衣板。

老編輯:現在都一樣了,搓衣板是用來跪的,鍵盤也是用來跪的。

Keso:雷軍和很多媒體人都保持很好的關系,我們的關系也沒有這麽特殊。

老編輯:比如梁寧,都說曾經是雷軍的藍顏知己。她最近好像在寫周鴻祎、傅盛、雷軍的劇本。上一篇文章好像還在找愛奇藝自制劇部門的負責人。

Keso:寫劇本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們也有一段時間沒見了。

老編輯:當時在 Donews 的專欄上,最經常看的就是你們三個人的文章,你、梁寧姐姐和劉韌。我記得05年百度上市的時候,股價一飛沖天,劉韌寫過這麽一段話,大意是說沒想到李彥宏獲得這麽大成功,或許另外一個他不看好的人也會成功,說的是周鴻祎嗎?

Keso:不是周鴻祎,他那個時候和周鴻祎的關系正好著呢,說的也許是馬雲。

老編輯:馬雲,我聽說是劉韌有一次簽名售書,有讀者提醒他應該關註一下杭州的馬雲。所以他後來去杭州的時候才約了馬雲,馬雲那天外婆去世,特意在家料理完之後晚上請劉韌喝茶,有這回事兒嗎?

Keso:有這回事兒。他後來跟我聊過,馬雲這個人跟他說得東西太天馬行空,他沒敢寫。

老編輯:說的什麽?

Keso:說1995年初,馬雲作為翻譯跟一個高速公路項目去美國談判,在美國被黑社會綁架,講得非常驚心動魄、他虎口脫險。

老編輯:從來沒聽他公開說過,只知道馬雲說去美國要兩百萬美元,見了幾十家VC,沒人給他。

Keso:所以他說被綁架,我們沒人敢信,劉韌懷疑這個人精神可能有點問題。所以到淘寶做得很大了,劉韌才開始寫馬雲。

阿里巴巴外貿B2B的東西我們都不太懂,也沒有人仔細研究過,就覺得跟北京的互聯網公司不太一樣。

老編輯:你看,你們都不待見馬雲,所以讓李翔最後占了便宜。2012年淘寶十月圍城,B2B欺詐案,支付寶股權轉移,沒有媒體人替馬雲說話,連胡大姐也不幫他,只有李翔站出來說話,成了馬雲的知己。現在李翔出來做付費閱讀,也是馬雲給他背書,讓他啖得頭湯。付費閱讀這事兒你怎麽看。

Keso:付費閱讀我覺得更多的是階段性的熱鬧,很多內容不是真的值得付費了,而是因為有微信紅包之後,大家有付費習慣了,把付費當成一種互動,一種遊戲了。

老編輯:所以你沒趕上好時候,要是你在 Donews 上寫專欄的時候有微信紅包,寫這麽多年也應該財務自由了吧。

Keso:哈哈,可能打賞給我的我又打賞給別人了。

老編輯:當時李彥宏在 Donews 上也有專欄,你們交流多嗎?

Keso:劉韌可能比較多,我沒那麽多。有時候我寫的文章會被轉發到總裁辦,之前百度的公關總監楊子之前是我手下的記者,後來朱光去了百度也安排過幾次交流。但是李彥宏給我的感覺就是對外部的聲音不感冒,覺得外面的人都不懂百度。

老編輯:這點也是很像今天的張一鳴啊,很多同時接觸過張一鳴和李彥宏的人都跟我說兩個人性格非常相似,雖然張一鳴很看不起百度。

Keso:張一鳴我沒接觸過。李彥宏對外面的聲音一開始他根本不願意聽,後來批評多了,就一只耳朵聽一聽,最近兩年百度遇到麻煩了,把兩個耳朵都拿出來聽外部的意見。去年百度專門搞了一個會,讓我們去和李彥宏提建議。

這次感覺他態度好多了,看起來願意跟我們交流了。

老編輯:好像百度的元老們也有一個會。被請過去跟李彥宏提意見。開了幾個會,李彥宏就下了罪己詔,把陸奇請來了。

不過你跟張一鳴沒接觸過我沒想到,我記得陳華和吳世春跟我說,當年他們做酷訊,為了讓你寫一寫他們的產品,跑上門來跟你聊。他們都是在華清嘉園創業的。

有可能是張一鳴早年太不聲不響了,我聽潘亂說過,當年他主持一個活動聊聚合閱讀,邀請了鮮果、Zaker還有今日頭條好幾家公司去分享。張一鳴是一群創始人中最不起眼,最不會說話的,但是五年過去了其他幾家公司的估值加一起不如他一個零頭。

Keso:創業本來就是這麽回事,一開始就很高調的人反而堅持不到最後。成功的都是低頭做事的人。

0 4 「  我不焦慮,年輕人也別焦慮  」

老編輯:聊來聊去,你還是跟騰訊關系最好。你是騰訊的股東嗎?

Keso:是買了一點騰訊的股票。

老編輯:什麽時候買的,買了多少?

Keso:2012年,微信已經出來了,騰訊做了很多的投資,但是股價卻跌到了170港幣一股(拆股之前),我就買了一手,只有100股,現在也就10萬港幣。

老編輯:是不是後悔買少了?

Keso:後悔也沒用啊,我沒錢。

老編輯:話說買騰訊股票真的是過去十年唯一能夠跑贏房價的理財手段,我聽說李興平當年把hao123賣給百度,股票加現金,股票一股沒賣,現金全買騰訊股票,現在是人生贏家呢。你現在回憶起來,你有哪些理財的機會抓住了,哪些沒有抓住?

Keso:其實都沒怎麽抓住,因為沒錢啊。03年第一次拿到了10萬塊錢買了個車,04年我買了北京第一套房。

老編輯:怪不得你不焦慮呢,你04年就買了房子。

Keso:04年我已經40多歲了,那時候買房子也不是考慮投資,就是自己住的。

老編輯:現在年輕人30歲不買房子,35歲沒實現財務自由就焦慮了

Keso:只要你想焦慮,總能找到理由焦慮。我們那時候也可以焦慮啊,國企改革,打破鐵飯碗了很多人焦慮。開始搞商品房改革,報紙從90年就開始登,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年輕人買不起房諸如此類。

但是年輕人最大的資本是,你做任何事情都不用計較成本的,不用放棄什麽,沒有什麽可失去的。

老編輯:年輕人覺得你Keso趕上好時候了,你80年代接受的大學教育,去八一電影制片廠拍片,思想解放的這一輪你趕上了,這個時代很多知識分子懷念。90年代市場化改革,互聯網開始擡頭,你做個人網站,寫作,那是一個互聯網監管比較寬松的時代,很多記者、開發者都懷念。2000年之後出現了一波互聯網的大公司,你認識了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大佬,很多創業者都懷念那個時候,覺得北京房價又便宜,掙錢發財的機會到處都是,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真的是把好時候都占全了。

Keso:我沒覺得自己把好時候都占了,因為我覺得有了互聯網,所有的時候都是好時候。但是我覺得自己確實很幸運,能夠見證中國互聯網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你看我爸到了晚年才趕上一點互聯網。

老編輯:只是你在名、利上沒有收到很高回報吧,曾經帶過的記者里面,楊子現在是攜程公關副總裁,馮大剛是36氪總裁,這麽多年,過去了,你還是個獨立互聯網分析師。

Keso:我也曾經被很多人鼓動出來要創業,要做投資。但是真的去做這些事情,發現自己不是那樣的人,操不了那樣的心。還是寫字比較適合我。我很難受外界的影響,比如誰投資發了財,誰創業上市了。

06年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在忙著炒股,前幾年大家都在忙著創業,今天大家都在忙著買房。但是我一直沒受什麽影響,該幹什麽幹什麽。

老編輯:但是你的老朋友劉韌就受到影響了。百度上市之後他覺得一定要加入一家上市公司。

Keso:劉韌有他的計算成本收益的方式,他會計算自己寫字這個事情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回報,如果這個回報他覺得不滿意,他就不寫了。

老編輯:他和周鴻祎之間的恩怨,你怎麽看。

Keso:事情發生的時候(劉韌被奇虎360舉報敲詐,鋃鐺入獄)他和周鴻祎已經挺久不聯系了。裂痕是因為他跟周鴻祎說過 Donews 不需要投資,所以他把公司賣給千橡的時候,周鴻祎就問他為什麽不來找他。

後來陳一舟在千橡做了幾個流氓軟件,被360殺得太厲害了,陳一舟又讓劉韌去找周鴻祎說清,周鴻祎沒說別的,就說這個是公司底線,六親不認,誰做流氓軟件就殺誰。兩個人就不來往了。

這個馬李靈珊寫過一篇報道,寫得算是比較清楚。我記得劉韌有一次坐我的車,說朋友分兩種,一種是真朋友,一種是合作夥伴。我問過他周鴻祎算哪一種,他說當然算朋友。

老編輯:所以他其實是誤判了,其實只是合作夥伴。

Keso:在周鴻祎創業早期跟CNNIC發生沖突的時候,劉韌旗幟鮮明地站在周鴻祎一邊,寫過不少支持他的文章,但是後來Donews又發了批評周鴻祎的文章。馬李靈珊文章里說過的送音響的事情,他倆曾經關系好到常常一起去新街口淘碟,一起去良子泡腳。但是一旦牽扯到公司利益,這個就很難辦了。

老編輯:周鴻祎給送音響這事兒,我還聽過一個番外篇,周鴻祎給不少人都送過音響,其中一套送給了聯創策源的創始人馮波,周鴻祎親自上門安裝的,裝得滿頭大汗,結果還被女主人訓斥了,“看你把屋里的地板踩的,把鞋套給我穿上”。

這個女主人說出來名字你們都不一定知道,但是女主人的外公你們沒有人不知道的。

Keso:這個就不知道真假了,但是周鴻祎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老編輯:馬上360又要回歸A股了,周鴻祎最近不是又出來了,開始提國家安全和AI的事情了。老周回來了,江湖上應該又有故事了。你也應該有新的寫作素材了。最近準備在你的付費專欄里面寫什麽東西?

Keso:我是個沒什麽計劃的人,連下周的選題都沒有規劃過,更不要提中長期的選題規劃了。所以要說新的寫作素材,那真沒有,但總覺得有很多話還沒找到機會說呢。

老編輯:感覺現在老一輩的互聯網創業者都老當益壯的,新一代的小鮮肉們反而被他們蓋過去了。你的老朋友們都回來了,周鴻祎的360也回來了,丁磊的網易現在已經是第四極了,最近又開始PR了。未來如果他們什麽事情發生,非常希望能聽到你第一手的回憶。

Keso:跟丁磊也不能算老朋友,我第一次見他已經是2005年 Donews 五周年,我問他之前為什麽沒有把網易賣掉,他說是因為人家不要啊。

你不提我都快把這事兒忘了,現在很多事情,我是需要一個由頭,才能把話匣子打開。微軟生日那天,NetStats發布了一張圖,在所有操作系統中,Android占比首次超過Windows,我有關微軟的很多話就湧上來了。

老編輯:哈哈,我感覺我今天也是打開你話匣子的人。看今天你本來沒準備,結果聊了這麽多周鴻祎的事。如果後面有合適的話題,我們可以到你的開氪專欄里友情客串一下。

Keso:好啊,歡迎歡迎。

老編輯:那今天的訪談我們就到此為止了。

再說一遍,Keso,也歡迎你回來,你看互聯網,我們看你。

Keso:謝謝。

Google 馬化騰 周鴻祎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173

聽說國慶檔“爛片紮堆”,我看了《縫紉機樂隊》差點……(福利)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30/1151793.html

每經影視實習記者 王禮迪

每經影視編輯 杜蔚

路演、點映、上綜藝節目、甚至敬酒抽獎發紅包,為了即將到來的國慶檔,片方使出十八般武藝宣傳影片。片方之所以如此重視國慶檔,一方面是國慶檔的大盤越做越大,另一方面國慶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而對觀眾來講,不管片方怎麽折騰,這個國慶檔的電影看起來也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

《英倫對決》中成龍不演功夫喜劇,家庭組團觀影就沒了其樂融融的樂趣,不想去;《極致追擊》請到了奧蘭多•布魯姆,但除了“精靈王子”這個金發帥哥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作品,不想去;李晨自導自演《空天獵》已經夠讓人捏把汗了,範冰冰的“愛情加盟”會不會添亂?開心麻花和大鵬的前作都還不錯,但導演畢竟還是新人,萬一《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玩砸了不好笑怎麽辦?至於《追龍》,看到王晶兩個字就想“棄療”了。

▲國慶檔最具競爭力的6部影片

今年國慶檔是否真的“爛片紮堆”?從以往來看,近5年的國慶檔每次至少能有1部豆瓣評分上7的電影;而年頭好的時候,比如2014、2015年的國慶檔,都有3部電影超過7分。稍作回顧後,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對今年的國慶檔又恢複了一點點信心。

做好了“寧可錯看一萬部爛片,也不放過一部好片”的思想準備,每經影視記者硬著頭皮參加了幾場點映和試片會。萬萬沒想到的是,幾次觀影居然有不少驚喜,其中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最中意《縫紉機樂隊》。

國慶檔票房大戰,勝出者不過二三人

五年來,國慶檔七天票房從不到4億元漲到了近16億元,除2016年略有下降之外,每年都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漲幅最快的2014年、2015年更是達到了78.03%、66.64%。

更重要的是,與以往相比,現在觀眾更熱衷於擠在國慶檔看電影。2012年國慶檔日均票房也就比年度日均票房高一半不到,而到了2016年,國慶檔日均票房已經是年度日均票房的兩倍左右。

國慶檔的票房蛋糕越做越大,搶蛋糕的競爭卻越來越激烈。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數據顯示,2012~2015年的國慶檔中,票房前三名的電影所占票房比例依次為57.0%、74.5%、83.2%、84.7%、80.2%,排名第五的影片票房僅占2%~4%。想必2017年的國慶檔,殺出重圍的電影也就兩三部。

今年國慶檔之中,影片類型還是豐富的。動作片有《英倫對決》《極致追擊》和《追龍》,喜劇片有《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主旋律電影有《空天獵》。那麽國慶檔人們最愛看什麽類型的電影?

2012、2013年是《太極1:從零開始》《狄仁傑神都龍王》兩部武俠片拿下國慶檔頭籌;2014、2015年是《心花路放》《夏洛特煩惱》兩部喜劇片;2016年是熱血主旋律《湄公河行動》。可見觀眾對於國慶檔影片的類型並沒有固定偏好,影片夠不夠熱鬧,質量夠不夠硬,仍然是觀眾選擇影片的關鍵標準。

說到熱鬧和質量硬,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參加了幾場點映和試片會後,最喜歡的還是《縫紉機樂隊》。

《縫紉機樂隊》?我是來看趙本山和周星馳的

為什麽說《縫紉機樂隊》最熱鬧、質量最硬?論熱鬧,本山大爺的春晚小品最熱鬧,臺詞經典又好笑,一個小品能讓全國觀眾念叨半年;論質量硬,以周星馳、王晶為代表港式喜劇最硬,從錄像帶、DVD、到視頻網站,看了十幾遍還能不厭其煩。

而在《縫紉機樂隊》里,這兩者的影子你都能看到。

▲截至9月30日9時許,《縫紉機樂隊》收獲4747萬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大鵬電影的笑點就像本山大爺的小品:他出生在東北,師從趙本山,喜劇充滿了“大碴子”味兒,用諧音、順口溜來逗樂,講的都是老實人耍小機靈的可愛。

大鵬的電影都是港式喜劇的路數:主角總得回歸到一個小人物的狀態,然後得遭受各種折騰,過得稍微好一點了,又要接受一個“愛兄弟/情人/理想還是愛黃金”的道德拷問。

港式喜劇故事骨架子都差不多,但總能找到有意思的題材做切入。換湯不換藥——雞湯、魚湯、骨頭湯,藥效都是補鈣,但口味豐富就有新鮮勁,觀眾願意看。

慶幸的是,大家最後都沒選黃金。港式喜劇是最典型的大眾電影,大眾電影要琢磨大眾心里。兄弟、情人、理想,關乎一個人活得開不開心;黃金,關乎一個人活得安不安穩。“要開心還是要安穩”是大眾生活的兩難選擇,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情況我們選擇了前者,安穩卻不開心。

▲《縫紉機樂隊》劇照(豆瓣電影/圖)

所以電影要選擇前者,讓觀眾過把癮。

兩部電影拍下來,怎麽讓觀眾笑,怎麽讓觀眾感動,這些技巧大鵬都諳熟於心。但比《煎餅俠》更進一步,《縫紉機樂隊》並不再是那種打著“理想”的旗號肆意妄為的電影,它里面更多了一份誠實和真誠。

面對“要音樂還是要工作”“要開心還是要安穩”的兩難選擇,《縫紉機樂隊》的回答熱血又不失真實:要工作,也要唱歌,因為不唱心里那口氣就沒了。

大鵬是個極其聰明的電影人。要兄弟就給你兄弟,在《煎餅俠》里湊劇組,在《縫紉機樂隊》里組樂隊;要愛情就給你愛情,《煎餅俠》里有柳巖,《縫紉機樂隊》里有古力娜紮;要理想就給你理想,《煎餅俠》實現電影夢,《縫紉機樂隊》實現搖滾夢。

▲《縫紉機樂隊》劇照(豆瓣電影/圖)

有時覺得,一個導演的理想,起碼也得是拍一部“佛跳墻”吧;而大鵬年紀輕輕就陷入套路,電影如同一鍋東北亂燉,實在可惜。但轉念一想,高檔如佛跳墻的粵菜,也不過就是海鮮版的東北亂燉嘛。

《縫紉機樂隊》就是一鍋東北亂燉,亂燉沒啥不好的,只要原料豐富、廚師用心,觀眾願意吃。更何況,我們最愛的本山大爺越來越少出現在電視里,最愛的港式喜劇越來越少出現在銀幕上,觀眾們已經餓了許久,大鵬這鍋熱氣騰騰的亂燉來的剛剛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34

聽說國慶檔“爛片紮堆”,我看了《縫紉機樂隊》差點……(福利)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30/1151793.html

每經影視實習記者 王禮迪

每經影視編輯 杜蔚

路演、點映、上綜藝節目、甚至敬酒抽獎發紅包,為了即將到來的國慶檔,片方使出十八般武藝宣傳影片。片方之所以如此重視國慶檔,一方面是國慶檔的大盤越做越大,另一方面國慶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而對觀眾來講,不管片方怎麽折騰,這個國慶檔的電影看起來也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

《英倫對決》中成龍不演功夫喜劇,家庭組團觀影就沒了其樂融融的樂趣,不想去;《極致追擊》請到了奧蘭多•布魯姆,但除了“精靈王子”這個金發帥哥也沒什麽拿得出手的作品,不想去;李晨自導自演《空天獵》已經夠讓人捏把汗了,範冰冰的“愛情加盟”會不會添亂?開心麻花和大鵬的前作都還不錯,但導演畢竟還是新人,萬一《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玩砸了不好笑怎麽辦?至於《追龍》,看到王晶兩個字就想“棄療”了。

▲國慶檔最具競爭力的6部影片

今年國慶檔是否真的“爛片紮堆”?從以往來看,近5年的國慶檔每次至少能有1部豆瓣評分上7的電影;而年頭好的時候,比如2014、2015年的國慶檔,都有3部電影超過7分。稍作回顧後,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對今年的國慶檔又恢複了一點點信心。

做好了“寧可錯看一萬部爛片,也不放過一部好片”的思想準備,每經影視記者硬著頭皮參加了幾場點映和試片會。萬萬沒想到的是,幾次觀影居然有不少驚喜,其中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最中意《縫紉機樂隊》。

國慶檔票房大戰,勝出者不過二三人

五年來,國慶檔七天票房從不到4億元漲到了近16億元,除2016年略有下降之外,每年都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漲幅最快的2014年、2015年更是達到了78.03%、66.64%。

更重要的是,與以往相比,現在觀眾更熱衷於擠在國慶檔看電影。2012年國慶檔日均票房也就比年度日均票房高一半不到,而到了2016年,國慶檔日均票房已經是年度日均票房的兩倍左右。

國慶檔的票房蛋糕越做越大,搶蛋糕的競爭卻越來越激烈。根據貓眼電影專業版數據顯示,2012~2015年的國慶檔中,票房前三名的電影所占票房比例依次為57.0%、74.5%、83.2%、84.7%、80.2%,排名第五的影片票房僅占2%~4%。想必2017年的國慶檔,殺出重圍的電影也就兩三部。

今年國慶檔之中,影片類型還是豐富的。動作片有《英倫對決》《極致追擊》和《追龍》,喜劇片有《羞羞的鐵拳》和《縫紉機樂隊》,主旋律電影有《空天獵》。那麽國慶檔人們最愛看什麽類型的電影?

2012、2013年是《太極1:從零開始》《狄仁傑神都龍王》兩部武俠片拿下國慶檔頭籌;2014、2015年是《心花路放》《夏洛特煩惱》兩部喜劇片;2016年是熱血主旋律《湄公河行動》。可見觀眾對於國慶檔影片的類型並沒有固定偏好,影片夠不夠熱鬧,質量夠不夠硬,仍然是觀眾選擇影片的關鍵標準。

說到熱鬧和質量硬,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參加了幾場點映和試片會後,最喜歡的還是《縫紉機樂隊》。

《縫紉機樂隊》?我是來看趙本山和周星馳的

為什麽說《縫紉機樂隊》最熱鬧、質量最硬?論熱鬧,本山大爺的春晚小品最熱鬧,臺詞經典又好笑,一個小品能讓全國觀眾念叨半年;論質量硬,以周星馳、王晶為代表港式喜劇最硬,從錄像帶、DVD、到視頻網站,看了十幾遍還能不厭其煩。

而在《縫紉機樂隊》里,這兩者的影子你都能看到。

▲截至9月30日9時許,《縫紉機樂隊》收獲4747萬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大鵬電影的笑點就像本山大爺的小品:他出生在東北,師從趙本山,喜劇充滿了“大碴子”味兒,用諧音、順口溜來逗樂,講的都是老實人耍小機靈的可愛。

大鵬的電影都是港式喜劇的路數:主角總得回歸到一個小人物的狀態,然後得遭受各種折騰,過得稍微好一點了,又要接受一個“愛兄弟/情人/理想還是愛黃金”的道德拷問。

港式喜劇故事骨架子都差不多,但總能找到有意思的題材做切入。換湯不換藥——雞湯、魚湯、骨頭湯,藥效都是補鈣,但口味豐富就有新鮮勁,觀眾願意看。

慶幸的是,大家最後都沒選黃金。港式喜劇是最典型的大眾電影,大眾電影要琢磨大眾心里。兄弟、情人、理想,關乎一個人活得開不開心;黃金,關乎一個人活得安不安穩。“要開心還是要安穩”是大眾生活的兩難選擇,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情況我們選擇了前者,安穩卻不開心。

▲《縫紉機樂隊》劇照(豆瓣電影/圖)

所以電影要選擇前者,讓觀眾過把癮。

兩部電影拍下來,怎麽讓觀眾笑,怎麽讓觀眾感動,這些技巧大鵬都諳熟於心。但比《煎餅俠》更進一步,《縫紉機樂隊》並不再是那種打著“理想”的旗號肆意妄為的電影,它里面更多了一份誠實和真誠。

面對“要音樂還是要工作”“要開心還是要安穩”的兩難選擇,《縫紉機樂隊》的回答熱血又不失真實:要工作,也要唱歌,因為不唱心里那口氣就沒了。

大鵬是個極其聰明的電影人。要兄弟就給你兄弟,在《煎餅俠》里湊劇組,在《縫紉機樂隊》里組樂隊;要愛情就給你愛情,《煎餅俠》里有柳巖,《縫紉機樂隊》里有古力娜紮;要理想就給你理想,《煎餅俠》實現電影夢,《縫紉機樂隊》實現搖滾夢。

▲《縫紉機樂隊》劇照(豆瓣電影/圖)

有時覺得,一個導演的理想,起碼也得是拍一部“佛跳墻”吧;而大鵬年紀輕輕就陷入套路,電影如同一鍋東北亂燉,實在可惜。但轉念一想,高檔如佛跳墻的粵菜,也不過就是海鮮版的東北亂燉嘛。

《縫紉機樂隊》就是一鍋東北亂燉,亂燉沒啥不好的,只要原料豐富、廚師用心,觀眾願意吃。更何況,我們最愛的本山大爺越來越少出現在電視里,最愛的港式喜劇越來越少出現在銀幕上,觀眾們已經餓了許久,大鵬這鍋熱氣騰騰的亂燉來的剛剛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35

蘋果教主差點犯下的大錯 盧志威

1 : GS(14)@2013-07-15 22:01:27

http://hk.finance.yahoo.com/blog ... C%AF-031639572.html

喬布斯雖然是公認的天才,但原來有好幾次差點鑄成大錯,當年推出Mac OS 9的升級版時,曾有工程師獻上「天蹺」一條,將廣告插入Mac OS作業系統中,然後收取天價廣告費,業績肯定爆紅,賺個盆滿缽滿。

教主曾說「賣軟件就像是印鈔票」,因為一旦投入資金,建立完善的研究團隊後,整個營運開支大部份是固定成本,過了盈虧平衡點後,每多賣一套軟件,收入就會直接轉化成盈利,而且建立一套軟件的成本,絕對比製造一台新電腦低,工序亦比較簡單。

故此這條「天蹺」,就是用全新的方式,來推銷升級版Mac OS,以往每次升級,用家都要付出九十九美元,購買新軟體,但這次要一反常例,免費贈送Mac OS,改為靠廣告來獲得收入。

大家可以想像,當開機啟動系統時,先播放六十秒廣告,可能是Nike和BMW這些大公司的高質素短片,然後每當你使用相關功能,例如要列印時,如果印表機的墨水不足,就會有對話框出現,然後你又會看到一則Epson廣告,並提供網絡連結,供你購買。Mac OS還會與蘋果的伺服器連結,定期更新廣告內容,如果你不想看到這些東西,請付九十九美元,購買一套正式版軟件,謝謝!

蘋果甚至已做好財務模型,估算出新方式,可帶來莫大利潤,教主亦甚為滿意,一切似乎勢在必行。當然,我們都很清楚,蘋果最後沒有實行上述計劃,否則必定罵聲四起,真正原因,是其他部門的高層,極力反對這個明顯有違「簡單」法則的建議。

這些高層,都是在喬布斯重返蘋果後,一手一腳提拔回來的新血,深深明白蘋果能從一間瀕臨破產的公司,變成帶領科技潮流的企業,靠的是將產品精簡至極致,譬如你想買一部手提電腦,只需要在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之間作出選擇,如果你登入Dell的網頁,就起碼有十五款型號。選擇變多,代表煩惱變多,很多時我們只想買部電腦使用,不想成為一名電腦專家,因此蘋果只會做最簡單而一流的商品。

很明顯加進插入式廣告,會令使用者體驗變差,有違公司賴以成功的元素,幸好喬布斯雖然強橫,亦接受下屬的合理意見,當年蘋果的成功,除了有教主這個圖騰,TOP 100實在功不可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327

【動畫】為呃父母錢扮綁架P圖咁差點搞呀?

1 : GS(14)@2016-09-04 18:03:31

重慶一名男子加入傳銷組織夢想飛黃騰達,偽造綁架騙父母錢,卻因P圖技術差讓「撕票」照片露出馬腳而被識破。重慶大足龍水鎮的丁女士上月20日報案稱,她的22歲兒子小華遇到意外。她指10多天前,小華曾表示在網上認識女朋友小玲,準備和小玲到福建福州找工作。上月19日凌晨,丁女士突然接到小華電話,稱肚子痛準備到醫院。數小時後,小華女友小玲致電丁女士稱,小華胃穿孔需立即動手術,否則可能引起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後果,要求丁女士匯35,000元(人民幣‧下同)手術費。小玲還給丁女士發來小華在病床上的照片,由於家中貧困且事出突然,丁女士當時並沒立即匯款。翌日早上,她再接到小華電話,除聽到小華的哭喊聲,還聽到幾個男子的對話。對方向丁女士發來一個銀行卡賬號,又透過微信向丁女士發來一張小華被綁架的照片。丁女士驚慌失措,連忙答應對方要求並報警。上月21日下午,丁女士又接到綁匪電話稱,如再不匯錢,就砍斷小華的手指。丁女士隨後在微信收到小華手指被砍的照片。但警方懷疑照片的真實性,因相中血液顏色為暗褐色,血液均為滴落狀,與砍掉手指後的形態不一致;而且小華手指被砍掉,並沒捂住傷口,而是躺倒哭泣。警方又發現小華並沒去福州,而是在陝西商洛一帶,隨後更查出小玲也在商洛,隨即派員到當地,並找到他們。原來,小華在當地參加了一個傳銷活動後,設法籌資加入。在傳銷組織人員建議下,小華先裝病騙錢,後又想出被綁架來繼續騙錢。在朋友幫助下,小華利用P圖軟件,先後弄出躺在病床、被人捆綁踩在腳下,以及被砍掉手指的合成照。據悉,小華等人因涉詐騙已被遣返重慶大足,而商洛警方正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疑犯作進一步調查。中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4/197597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4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