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度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77%,金融業務分拆獨立進入尾聲

北京時間4月27日上午,百度公布了2018年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本季度采用新的會計準則,總營收2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凈利潤67億人民幣(約合11億美元),同比增長277%,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57億人民幣(約合9.14億美元)。

同一天,愛奇藝也發布了IPO以來首份財報。完成上市後百度仍是愛奇藝控股股東。財報顯示,愛奇藝一季度凈虧損同比收窄至人民幣3.957億元(約合631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凈虧損為人民幣11億元。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評價,百度在今年起步強勁,核心業務增長迅速,“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戰略繼續 推進;搜索與信息流的雙引擎組合展現了其商業化能力。

百度CFO余正鈞則表示:“過去一年里,我們在業務上通過剝離非核心業務和加大AI驅動型業務的投入,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聚焦。”

可以看到的是,在業務聚焦上,不久前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透露百度金融正在完成拆分,已經進入尾聲。今日百度財報稱,百度計劃轉讓百度金融服務業務的多數股權。與百度金融服務業務有關的總資產為470億元人民幣(合75億美元),負債總額為412億元人民幣(合66億美元)。

截至美國時間周四收盤,百度股價上漲7.28美元,收報238.69美元,漲幅3.15%。財報發布後,百度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上漲13.31美元至252.00美元,漲幅5.58%。

金融業務分拆接近尾聲

從今年1月1日開始,百度采用新的會計準則(ASC 606),最主要的影響將是從收入成本到凈收入的增值稅重新分類。

財報顯示,百度第一財季總營收為人民幣209億元(約合33.3億美元),同比增長31%。百度第一財季移動營收在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78%,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70%。

其中,網絡營銷營收為172億元(約合27.4億美元),同比增長23%。百度第一季擁有約475000家活躍網絡營銷客戶,同比增長5%;來自每家網絡營銷客戶的營收大約為36100元(約合5800美元),同比增長19%;來自“百度核心”(Baidu Core,即搜索服務與交易服務的組合)第一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161億元(約合25.7億美元),同比增長26%;來自愛奇藝的營收為49億元,同比增長57%。

百度第一財季凈利潤為人民幣67億元(約合11億美元)。百度第一財季每股美國存托憑證攤薄收益為人民幣19元(約合2.98美元)。

第一季度,百度研發方面的支出為33億元(約合5.25億美元),同比增長16%,同比增長主要源於研發相關人員成本增長。

此外,百度還在財報中透露了百度金融分拆接近尾聲。百度稱,計劃轉讓百度金融服務業務的多數股權。與百度金融服務業務有關的總資產為470億元人民幣(合75億美元),負債總額為412億元人民幣(合66億美元)。這些資產和債務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壓縮合並資產負債表上被歸類為代售資產和債務。任何交易均需經過公司董事會批準,並不能保準交易完成或者其條款和時間。

財報披露一組用戶及相關業務數據,3月份百度App日活躍用戶達1.37億,同比增18%,每日用戶使用時長同比增長超30%。信息流內容中視頻分發比例擴大到48%。同時,熊掌號已覆蓋30%的搜索結果。

同一日發布財報的愛奇藝顯示,第一季度內, 愛奇藝總收入為 49 億元人民幣(7.78 億美金),同比增長 57%,其中,會員服務收入為 21 億元人民幣(3.34 億美金),同比增長 67%。運營虧損為 11 億元人民 幣(1.69 億美金),運營虧損率為 22%,相較去年同期的運營虧損為 10 億元人民幣,運營虧損率為 34%。歸屬愛奇藝的凈虧損為 3.96 億元人民幣(6310 萬美金),低於去年同期的 11 億元人民幣。  

截至2018年3月31日,百度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額為1105億元(約合176億美元)。百度第一季凈運營現金流為85億元(約合13.6億美元),資本支出為20億元(約合3.14億美元)。

收割AI商業價值

百度營收中堅的傳統業務增長強勁的同時,百度布局未來的AI業務進展如何?

在此前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8年會上,李彥宏曾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過去五年,在中國每年互聯網人口的增長速度都低於中國GDP增長速度,人口紅利在消失,每個人的上網時長不再增加,甚至線上的推廣成本比線下還貴。新的成長動力是人工智能。

在傳統的搜索業務和信息流業務方面,百度稱已經開始通過AI技術賦能百度用戶和客戶,同時也刺激了傳統業務地持續穩定增長。AI技術幫助廣告效率不斷提高,其中動態廣告在一季度基於AI驅動的動態圖像功能,可以根據用戶偏好呈現出略有不同的個性化廣告推薦。

百度COO陸奇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公司在基礎架構方面的投入,機器學習對很多業務的發展都有強大的促進作用,強化學習最重要的特點是不需要讀取標簽數據,而是直接讀取實際活動數據,包括瀏覽,點擊和轉化方面的數據,因此強化學習更高效。另外,強化學習技術可以利用更多的數據信號,因此經濟收益和廣告質量也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而強化學習是一種在線學習,意味著不需要走離線訓練到發布上線的程序,也就意味著學習的速度更快。

阿爾法狗的底層技術就是強化學習,同樣,在其他的App中也有應用的實例。“我們正在應用強化學習來提高廣告效果,相信經過一段時間,會有更好的表現。”陸奇稱。

以人工智能正在落地的汽車行業為例,第一季度里,百度Apollo無人車隊駛過港珠澳大橋,百度最新開源了Apollo2.5版本支持高速公路場景,降低開發成本,擴展生態圈。目前,百度在北京、重慶、福建獲得首批自動駕駛車輛公共道路測試許可證。

李彥宏在今年3月時透露,4個月後,百度和金龍合作的無人駕駛小巴就會量產出現。這是一輛沒有駕駛位、沒有方向盤的車,開始會在相對封閉的區域如景區、公園、碼頭等場景先嘗試起來。

智能語音交互系統DuerOS方面,財報數據顯示,百度聯合發布了超90款搭載DuerOS的硬件產品,覆蓋移動通訊、智能家居、穿戴、車載等。今年3月DuerOS響應超過2億次的搜索請求,是去年12月的兩倍多。

根據IDC報告,在2020年前, 27%的智能家庭將會擁有智能語音設備,51%的智能汽車和68%的智能手機和智能穿戴設備也會具備語音對話功能。

在量子計算領域,百度在今年3月百度宣布成立量子計算研究所,開展量子計算軟件和信息技術應用業務研究。悉尼科技大學量子軟件和信息中心創辦主任段潤堯出任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直接向百度總裁張亞勤匯報。百度稱計劃在五年內組建世界一流的量子計算研究所,並逐步將量子計算融入到業務中。

財報中,百度對下一季度業績進行了展望。百度預計,第二季總營收在249.1億元(約合39.7億美元)至261.9億元(約合41.7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長26%至33%。排除已轉讓業務的影響,如移動遊戲和百度外賣,該展望同比增長28%至34%。該預測反映了百度當前的初步預期,未來或有調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44

立論:樓市升浪屆尾聲

1 : GS(14)@2012-10-18 00:54: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017/18042098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再創歷史新高,年初至今CCL已累計升逾16%。熟悉本欄的讀者應該不會對近期樓市的升勢感到意外,只是最近升市已擴散到山旮旯地區,加強本欄早前認為,本港樓市已到升市末段的信念。年初至今,新界樓升幅大幅跑贏大市,其中升勢居首的天水圍嘉湖山莊,累計上升33%,排名緊隨其後的,分別為屯門大興花園、元朗YOHO Town,以及深井麗都花園,平均升幅剛好是CCL的兩倍。
藍燈籠嘉湖升勢勁
嘉湖山莊為1997年升市末段「藍燈籠」,嘉湖完成最後一段升勢後,本港樓市見頂回落。及後嘉湖樓價跌幅「領導群熊」,令大批炒家「一Q清袋」。
本港樓市,確實存在諸多利好因素,當中包括曾蔭權治下七年,將董建華任內每年淨增加三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大減近三分之二,至每年不足10800個單位。雖然過去七年新增家庭數目,已由董建華時代的每年3.7萬戶,減少至過去七年平均3萬戶,相對私人住宅的供應減少,速度遠為不及。
其次,環球利率自2000年科網熱潮爆破後,便持續往南走,現時供樓利息雖然略高於一年多前,但仍然徘徊於接近歷史低位的2厘水平,現時置業,仍然是供平過租。最後,是近年內地投資者大舉入市,高峯期吸納了超過兩成的新增供應,令供應給本港準買家的新增供應進一步減少。
上述均有利過去七年本港的樓市發展。然而,很多實證研究指出,影響樓價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按揭利率,或市場的供應,而是經濟增長(圖一)。
隨着過去一年歐洲出口大幅下滑,加上中國內需表現不振,過去一年本港GDP增長已全速放緩。日前,香港大學發佈本港年度最新經濟預測,預料今年第四季本港實質GDP按年增長為1.9%,全年增長下調至1.6%,較2011年的8.6%,大幅放緩。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處及統計處的資料,我們得出1986年以來本港私人住宅市場總值與本港GDP的比率圖(圖二)。按今年GDP增長1.6%,及CCL為111.11計算,目前私人物業總值相對GDP比率高達344%,較1997年的305%高出近四成。
樓市總值遠超GDP
本港GDP的表現,是本港市民平均購買力的最佳寫照。相對於本港市民的購買力而言,目前樓價已遠超1997年的水平。正當全民皆樓的時候,很難令群眾相信,樓價會忽然之間由天堂跌落地獄。但圖二本港私人住宅市場總值GDP的比率圖,已清楚告訴大家,目前樓價已到了不能長久維持的水平。
在本港市民持續多年財富累積,加上內地買家的支持之下,下個樓市調整低點,未必能重返2003年139%私樓總值/GDP比率的水平,但是,現時偏離1986至2012年歷史平均水平的比率,已遠超1997年的水平,已明確表明,IMF指本港樓市並不存在泡沫之說,絕對不成立。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2 : 鉛筆小生(8153)@2012-10-18 07:23:17

升浪屆尾聲, 不代表係跌浪
3 : cambo(29079)@2012-10-18 07:43:48

smiley我們難買樓...
4 : kwuntl(19490)@2012-10-18 16:19:57

我估仲會升30-40%... 到時一開始跌會慢慢跌...最少跌足兩三年...香港經濟即PK...因為大部份香港人既財富係曬物業度...正所謂: 上帝要你滅亡...
5 : phemey(3929)@2012-10-18 16:26:18

這两三年要跌,難过登天,理由詳列在我的博客
6 : phemey(3929)@2012-10-18 21:00:33

我的博客是

Realbog.zkiz.com/phemey

可能是預测香港樓巿最淮確的博客
7 : VA(33206)@2012-10-20 16:55:07

林少陽都幾淡。

都是博地產股好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42

內銀高息搶錢 本周料尾聲

1 : GS(14)@2013-06-25 01:14:2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624/news/ea_eaa1.htm

2 : GS(14)@2013-06-25 01:14:46





【明報專訊】上海銀行間拆息(SHIBOR)的隔夜及7天利率雖然於上周五有所回落,內地銀行「錢荒」困擾略為紓緩,但某程度上或與內地銀行紛紛推出罕有的短期高息理財產品有關。

本報上周五向深圳多家銀行了解,在半年審結及大量理財產品到期之下,銀行資金面確實緊張,故需要以比正常回報高起碼1厘的理財產品攬財周轉。

農行:37天產品 年息6.2厘

「現在是米缸有米但不讓你煮飯,唯有暫時籌措其他人的米先用一下。」深圳羅湖區一農行職員形容目前銀行狀,該行剛於上周五推出了一款年息最高可達6.2厘,時間僅37天的理財產品。

他表示,正常情下一個月左右的理財產品大約年息只在3厘至4厘,今次產品有如此高息回報確實較特殊,但並非銀行沒錢,「銀行資金其實充足,只是暫時沒法用,過了這個月就會鬆動,所以毋須擔心」。

舊理財產品到期 推新產品吸錢

除了農行,無論大行如工行、招行、建行及中行,或是廣發、光大這些中型銀行,上周亦一樣推出30天左右,平均大約5厘年息的高息理財產品。

銀行職員亦不諱言,是因為銀行需要留住資金應付監管部門的半年審結,而不少理財產品又快到期付本息,在銀行拆息高企下,所以才推這些高息理財產品,而且只是暫時性質,「月底前再有這類短期高息產品的機會很微,就算有,回報也應該會低些,因為到那時資金已經紓緩下來」。

內地媒體:地方銀行搶錢更進取

事實上,這些高息理財產品多數於7月到期,目的就是讓銀行吸納資金跨過6月關口。國際評級機構惠譽上周五便估計, 6月最後10天,將有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的理財產品到期,而外匯佔款減少,中央又不釋放流動性,加上同業拆息高企,令銀行剩下發行新理財產品募資一途。

內地媒體報道更指出,上海、南京一些地方銀行為了與大銀行爭資金,甚至將新的短期理財產品定在7厘,比大多數3個月至半年期的理財產品回報率更高。

SHIBOR周五回落 資金仍緊

雖然上周五上海銀行間拆息(SHIBOR)隔夜利率大跌495.2點子(1厘為100點子),創歷史最大跌幅,但仍維持在8.492厘,比起今年首季一般在2厘至3厘之間波動,明顯仍然高企,可見銀行間不單資金吃緊,亦有留起資金自用,不欲外借同行的考量。

明報記者
3 : GS(14)@2013-06-25 01:14: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624/news/ea_eaa2.htm

重點新聞
  [昔日新聞]

  facebook
  twitter
  微博
  QQ

  寄給朋友
  Bookmark  
  友善列印

銷售過程較半年前有規範
  2013年6月24日

【明報專訊】雖然內地各大銀行因流動性緊張而需推出高回報的短期理財產品籌集資金,但銀行員工在推銷這些產品時,卻比半年前來得更加規範。

職員先提產品是否保本 風險高低

去年12月,華夏銀行疑有員工違規發售一款高風險理財產品,結果產品「爆煲」令不少投資者血本無歸。之後本報暗訪內地銀行職員銷售理財產品情,亦發現除非客人自己提問,否則職員鮮有主動解釋產品風險高低及是否保本。

不過,日前本報再度暗訪,情卻有明顯不同,無論是四大行或光大、廣發這類中型銀行,職員在介紹理財產品時,都會先提及該產品是否保本、風險高低,又會提醒客戶應視乎自己要求及能力去考慮風險承受能力。此外,職員不單口述,在電腦展示產品信息時,也會讓客戶先看一小段寫覑「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須謹慎」的提示,內容大意也是叫客戶前應先衡量和了解產品性質才好決定購買。

有職員表示,銀行確實加強了員工推銷理財產品的培訓,特別是風險解釋這一環。事實上,華夏事件後,中銀監便曾發通告,要求銀行嚴格監管員工銷售理財產品的手法,亦見有一定成效。
4 : GS(14)@2013-06-25 01:15:1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624/news/ea_eaa3.htm
新華社:中國淡然面對「錢荒」
  2013年6月24日

【明報專訊】在內地銀行業資金緊張之際,官方傳媒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淡然面對「錢荒」,彰顯結構調整決心》的評論文章指出,人們心目中最「不差錢」的銀行竟然也到了「缺錢」的地步,而中國政府並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顯示出糾正經濟結構性問題的決心。

文章指出, 本月初銀行信貸快速擴張、二季度末銀行要滿足「存貸比」等監管要求、部分理財產品到期需要銀行資金兌付等因素也是造成「錢荒」的重要原因。

貨幣存量百萬億 何來「錢荒」

與「錢荒」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中國已經突破百萬億元的貨幣存量。截至5月底,中國廣義貨幣餘額達到104.2萬億元,同比增長15.8%,顯著高於年初制定的13%的目標,可以說市場上整體並不缺乏流動性。

曹紅輝:資金在市場「空轉」

專家認為,眼下的「錢荒」,實際是一場資金錯配導致的結構性資金緊張,不是沒有錢,而是錢沒有出現在正確的地方。文章引述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曹紅輝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資金過多地在金融市場間「空轉」,通過影子銀行流入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民營企業,特別是房產市場,而產業部門的融資渠道長期受到遏制。

本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更有針對性地促進擴大內需,更紮實地做好金融風險防範。

學者:經濟問題是流彈太多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錢荒」問題主要源於商業銀行的資本結構不合理,銀行為追求更多利潤,把大量資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領域。目前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流彈太多,大量貨幣沒有擊中靶心,而是流向存在泡沫、產能過剩的領域。

文章又指出,多名專家表示,面對「錢荒」現象,央行可能會繼續靜觀其變,通過市場方式來應對;下個月流動性偏緊的情將逐漸平息。
5 : GS(14)@2013-06-25 01:36: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624/18310086


【深圳直擊】
內地銀行搶錢搶到癲!本報記者上周五到深圳直擊,發現當地銀行為應付半年結,瘋狂推出高息理財產品,年息普遍超過6厘,部份更高達8厘,並送出橄欖油及大米等日用品吸客,遠較一年期定存息率3.25厘高。事實上,部份產品利息短短一周狂加1.5厘,有銀行職員坦言,現時根本是在貼錢做生意。



「半年300萬元(人民幣.下同),(年息)有百分之六點四,很難得,恐怕幾年都沒有一次。」深圳民生銀行職員向佯裝客戶的記者推銷某理財產品,強調安全保本︰「我們做同業拆借的,現在銀行缺錢,所以這方面的產品利率高很多。」同類型產品前一周的年息僅4.9厘,即短短一星期,利息狂加1.5個百分點。以半年投資期計,利息回報由原來的7.35萬元,增至9.6萬元,足足多出2.25萬元。
做定存 每10萬送$3,000


「這種橄欖油特別好,你在對面超市買也要差不多100元,開戶馬上送。」深圳興業銀行為吸引存款戶,在銀行門外擺放大米、棉被、橄欖油等贈品。
賀姓客戶經理,更邀記者到理財中心,落足嘴頭推銷︰「各個銀行都在搶錢,過了這個階段就沒有!你說我剛才說的(理財)產品,300萬元起,一個月利息百分之八的,以前哪有呀?如果做定期,還可以有額外返點(優惠),除了利息外,每存10萬元再送3,000元。」
理財產品回報皆如火箭上升,部份產品甚至比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6厘更高,銀行隨時做蝕本生意(詳見另文)。
賀姓經理直言︰「各家銀行都要應付7月的半年考核點,所以所有銀行都在貼錢做……我們知道外面(利率)最近會高,我們全都在做對比,別人高,我們要比他更高。」
賀姓經理其後得悉年息高達8厘的理財產品已賣完後,馬上向記者轉發短訊,推銷另外兩款理財產品︰「33天,年化淨收益6.7%,193天,收益6.6%。」他更立刻打電話催促記者︰「這款產品是剛出的,一個月的產品,比以前同樣的短期產品上漲了兩厘。」
銀行缺錢

小額都搶 5萬收息5.2厘

毗鄰的中信銀行,當日亦推出新產品︰300萬元以上,投資一年利息6.4厘,投資半年6.2厘。職員向記者解釋產品︰「書面有寫保本兩個字,做國債、做銀行拆借的。現在銀行間借錢利息很高,我們這方面的產品也上調了。」
除大款客戶受歡迎外,各家銀行亦不放過小額戶。中信銀行的理財產品傳單中,5萬元投資一至兩個月,年息最高有5.2厘。華夏銀行提供購買貨幣及債券、標榜安全性較高的產品,5萬元、期限37天,年息亦有4.7厘。
雖然職員口口聲聲說產品安全,但有本港專家直言,內地理財產品風險甚高(詳見另文)。
一般而言,由於要應付半年貸存比考核,內地銀行資金在7月前較緊張。最近中央開始嚴打熱錢流入及貿易作假,令5月新增外滙佔款急降;加上內地有近13萬億元人民幣理財產品將於今年6月到期,中銀監又嚴查理財產品,內銀水源進一步被截,令情況雪上加霜。
內地銀根趨緊,原本徘徊在4厘水平的隔夜上海銀行同業拆息(Shibor)上周大幅抽升至逾13厘的新高,同一時間,內地傳出光大銀行出現違約消息,加劇市場恐慌。而在搶錢潮下,短期拆息已遠高於較長期利息。
有分析指,情況已令拆入短錢用以放貸的中小型銀行陷於每日蝕錢景況,預計未來一個月內地資金市場面對五大行分紅、存準金補繳等衝擊,拆息仍將居高難下。

問清擔保方誰屬

【話你知】
內地理財產品高息誘客,惟其投資風險甚高。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恒直言,這些投資產品「連買乜都唔知」,即使回報高亦肯定風險非常高,「又要安全,又要有回報」,實難找到相關的投資產品。
林昶恒強調,要購買該些理財產品前,必須問清楚相關銀行或機構,擔保方誰屬,一旦理財產品爆煲亦不會求助無門。他認為,內地銀行售賣該些理財產品,相信中銀監會有所規限,但內地銀行在守則上不及港銀嚴格及明確,故呼籲投資者不沾手該些產品為妙。
他建議,倘投資者有多餘資金,又可承擔損失的風險,則可作部份投資。
6 : GS(14)@2013-06-25 01:36:3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624/18310090


【拆借陰霾】
內銀同業拆息在端午假後突然挾高,有傳聞指導火線是光大銀行與興業銀行之間的拆借出事,雖光大及興業雙雙否認,但記者在深圳仍發現,傳聞仍令當地金融市場風聲鶴唳。
光大銀行職員坦承傳聞對業務帶來影響,「現在很多人也不敢投資我們的理財產品。我們最近天天多接很多客戶打電話來,問這事是不是真的,但我們真的沒有接到消息。」
或成資金市場「黑天鵝」

而多家大型內銀職員向記者推銷時,均指較中小型銀行穩健,資金更安全。其中交行職員就直指,「像光大銀行那樣就出了問題」,記者追問行內人士是否了解更多情況,職員就婉轉回應,「我們作為同業真的不好說。」
內地早前傳出,光大銀行在6月6日無法支付興業銀行一筆到期的60億元人民幣貸款,導致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飆升,並令A股於6月13日端午假復市後下跌3%。
有市場人士指出,如果傳聞屬實,可能成為資金市場的「黑天鵝」事件,將導致內地銀行間出現骨牌式連鎖違約事件,後果比雷曼事件更為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144

洲際酒店傳百億放售交易洽商料尾聲 將成全港最貴酒店買賣

1 : GS(14)@2014-10-18 22:43:32




■香港洲際酒店原本屬於新世界中心的其中一部份。 資料圖片



【本報訊】佔領運動持續超過半個月,但大手投資物業買賣成交持續。本港其中一座著名酒店──尖沙嘴香港洲際酒店,市場指近期突叫價80億至100億元暗盤放售,更有消息已獲買家出價78億至80億元洽購中,一旦落實成交,將成為全港最貴重酒店物業。記者:程俊華



香港洲際酒店位於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8號,由英國上市集團洲際酒店集團全資擁有,現時擁有503間客房。市場消息透露,業主近期將酒店推出以暗盤方式放售,叫價達80億至100億元,以每間客房計算,平均房價高達1,590萬至1,988萬元。另外,更有消息人士指出,物業已獲得買家出價洽購,出價極為接近80億元,預料短期內或有結果公佈。香港洲際酒店原為新世界中心的其中一部份,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對望,原本名為麗晶酒店,由新世界發展(017)持有,但於2001年因不敵財困,以23.4億元將酒店部份售予洲際酒店集團,並將酒店易名。



料最少獲利55億

如以現時洽購價計算,洲際酒店集團最少可獲利54.6億元,賺逾2.3倍。新世界中心現址在70年代時,被稱為「藍煙囪」,是英國藍煙囪船務公司的碼頭及貨倉。新世界集團70年代初購入地皮開展興建新世界中心的計劃,改變了往後整個尖沙嘴沿海的面貌,地價飛升的同時,尖沙嘴至尖東在80年代也開始熱鬧起來。在新世界售出香港洲際酒店後,酒店對出的海濱長廊更興建成星光大道,成為本港主要旅遊區。


新世界否認購入

市場揣測,新世界有機會趁業主放售下,回購酒店部份,但接近新世界消息人士表示,否認集團已購入香港洲際酒店。不過,放盤消息昨晚未能向酒店方面求證,但有經營酒店的消息人士指出,個人亦聽聞,但因涉及銀碼太大,暫時有心無力。新世界中心在2011年起正式清拆,將東、西翼寫字樓、九龍萬麗酒店及商場一起重建,改為一幢61層另加4層地庫的寫字樓及酒店商業項目,建造費超過100億元。不過因香港洲際酒店不屬新世界擁有,故此未有一併重建。本港酒店供應奇缺,過往極少有地標式酒店放售,翻查資料,中環富麗華酒店於97年樓市高峯期,由麗展(488)斥資69億元購入,現址已改建為友邦金融中心。會德豐旗下海港企業(051)去年以44億元投得中環美利大廈,樓面呎價達1.35萬元,會改裝成酒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1017/189024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79

國際搜索近尾聲 10億埋單

1 : GS(14)@2016-03-05 01:24:17

馬航MH370客機失蹤近兩年,由澳洲領導的國際搜索行動亦進入尾聲,以飛機消失前可能在印度洋上空的飛行路線,推敲出來的12萬平方公里搜索範圍,逾3/4已完成搜索,餘下大約半個塔斯曼尼亞大的海域亦計劃在年中前搜完,假如仍無發現,MH370的消失有可能永遠是一個謎。



追訴期將至 家屬難追討

澳洲交通安全局首席專員多蘭指他們確信搜索範圍正確,唯一不肯定的是他們一直按證據假定客機後期並非由人手操控,如非這樣就搜錯海域,「我有時也思考有沒有錯至夜深未眠」,但整個搜索行動埋單估計要1.8億澳幣(10億港元),澳洲承擔其中1/3,他指不能無限期繼續。有憤怒的乘客家屬質疑馬來西亞同意年中就搜索畫上句號,是試圖掩飾真相。隨着搜索仍無任何頭緒,有律師指案件追訴期到3月7日就屆滿,即使家屬現在入稟,但缺乏黑盒等證據,難以問責索償。家屬組織「370之聲」昨呼籲當局繼續搜索至有發現為止。另外,MH370機長扎哈列一姊姊強調,當局調查一直找不到弟弟和副機長故意令客機墮海的證據,又指上月有惡作劇指扎哈列在台灣出現,令扎哈列另一位姊妹聞訊後激動入院。美聯社/法新社/《悉尼先驅晨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4/195155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779

港股料高開基金憂反彈近尾聲

1 : GS(14)@2016-03-15 15:25:15

【本報訊】評級機構穆迪調低香港評級展望至「負面」,惟市場料股市反應不大,已連升四星期的港股,本周將告別全國兩會的股市維穩期,基金界明言短線反彈浪或快完成,後市啟示盡在周三召開的美國聯儲局議息會議。




財爺:港面對中國機會非風險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在網誌再重申,難以理解和認同穆迪調低中港評級展望,認為香港經濟基礎良好、銀行系統穩健加上政府財政健康,香港與內地經濟一直唇齒相依,當前面對的是中國機會,絕不是中國風險。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認為,穆迪行動令市場感到意外,但目前投資信心已有一定回復,股市影響料不大。雖然市場指穆迪因素影響不大,但亦未敢樂觀。中投傲揚精選基金經理溫鋼城指,港股本月累積升幅已達標,且20400點樓上有不少「蟹貨」,再升空間不多,估計本周儲局議息前夕大市牛皮。梁振輝亦指,市場情緒由悲觀轉不悲觀,但「由悲轉喜」需有更大利好消息帶動,相信短線大市在21000點有阻力,19000點見支持。事實上,從技術因素看大市仍偏弱。如在港滙回升至1月底港元拆息抽升前高位的情況下,大市成交卻未有明顯增加,今年日均成交額僅720億元,上周更低至624億元;另外今年沽空率從未低於一成水平,上周五沽空率突破14%,高於今年平均的12.3%,不排除淡友部署反撲。基本因素方面,本周除儲局議息外,本周三內地亦會閉幕,加上包括騰訊(700)及中移動(941)等11隻藍籌將公佈業績,大市觀望氣氛或未散。另外在外圍造好下,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上周五造好,中海油(883)及國壽(2628)均升逾2%。綜合主要藍籌ADR表現,預料恒指今高開208點,挑戰20400點1月中後的兩個月高位。本報散戶調查顯示散戶情緒轉悲觀,看好後市的散戶指標由前周17.44降至-7.58;至於短期有意入市者比例,則由0%降至6.4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4/195284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984

財智語陸:美股穩定走到尾聲

1 : GS(14)@2016-05-24 10:41:12

美股周五出現反彈,市場像淡化了加息因素,又或者說,美股下月真的有條件加息嗎?上周市場再憂慮6月美國可能加息的最大原因,來自有多位聯儲局官員表示下月應該開始考慮加息,以及上月聯儲局的會議紀錄顯示,在就業數據持續理想等因素下,當局應開始考慮再加息。不過,表態的官員們,絕大部分都沒有投票權,所以他們的言論,並不會左右到6月的議息結果,甚至可能只是聯儲局試探市場反應的技倆。至於就業數據理想這因素,亦似乎開始站不住腳,因本月初公佈的就業數據顯示,非農業新增職位的數字,創出半年新低,而且近日公佈季度業績的企業,不少都有裁員計劃,或沒有加大投資的想法,所以6月初的就業數據,似乎亦沒有太多可憧憬的空間,故此聯儲局又真的會在下月宣佈加息嗎?



展望G7峯會

而且,從美國10年期的債券孳息去分析,似乎美國的息率就算再度向上,速度相信仍十分緩慢,這代表市場對於美國可能再度加息的憂慮,似乎過於敏感,反而投資者更應該考慮的問題是,就算美國聯儲局在今年內只加息一次,息率繼續保持平穩,又是否真的可以為金融市場帶來穩定及推動作用?要知道因為美元滙價轉弱,而令商品價格回升的幅度,已十分明顯,短期再上升的空間有限,與此同時新興市場亦似乎再無法受惠美元滙價的穩定,不少投資者都覺得近月市場的穩定已走到尾聲,這或者才是值得憂慮的地方,如果即將舉行的G7峯會再沒有新的刺激經濟方案推出,或者全球股市又要陷入另一次呆滯的局面之中。陳永陸獨立股評人本欄逢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3/196232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333

齋戒月尾聲 沙地一日三爆人肉彈襲聖城

1 : GS(14)@2016-07-06 08:11:19

伊斯蘭教齋戒月結束前夕,沙地阿拉伯一日內發生三宗自殺式炸彈襲擊,其中第二大聖城麥地那(Medina)先知清真寺外有四名警衞被炸死。綜觀整個齋戒月,世界各地肯定或懷疑涉及極端伊斯蘭思想的襲擊,已奪去至少385條人命,令這個本來讓伊斯蘭教徒潔淨心靈的月份沾滿血腥。



先知清真寺是繼麥加大清真寺後,伊斯蘭教第二大聖寺,七世紀由先知穆罕默德親自參與下建造,穆罕默德死後葬於此。前天黃昏,寺外停車場突然傳出巨響,教徒起初還「以為是象徵開齋的炮響」,但隨即感受到「巨大震動,像有建築物倒塌一樣」。由於是齋戒月最後一日,當時清真寺內有大量信眾在祈禱,造成四名警衞死亡及另外五人受傷。



埃及︰對神聖的侵犯

身處其中的25歲蘇丹信徒烏薩馬坦言,「麥地那是世上第二神聖的地方,難以想像會受到攻擊,這種行為絕不代表伊斯蘭」。各地伊斯蘭代表亦大感震怒,埃及遜尼派最高架構「艾資哈爾」譴責是對神聖的侵犯,沙地「諮詢會議」批評絕非信徒所為。在先知清真寺遇襲的差不多時間,沙地東部什葉派港口城市卡提夫(Qatif)一所清真寺外亦有自殺式襲擊者引爆藥彈,當局在現場找到分別屬於三個人的殘肢,沒人受傷。至於較早前發生在西部紅海港口吉達的自殺式襲擊,內政部經初步調查後相信,施襲者的引爆點距離清真寺較近,相信附近的美國領事館不是目標。沙地內政部指,襲擊是由34歲巴基斯坦男子阿卜杜拉.汗所為,他移居沙地12年,任職司機,跟太太及父母住在港口城市吉達,前天走近先知清真寺時被警衞察覺有可疑上前查看,於是引爆身上炸彈。



【卡提夫】■清真寺外發生自殺式襲擊。

【吉達】■炸彈襲擊令附近的汽車損毀。



IS「征服之月」多國遭殃

今年伊斯蘭齋戒月由西曆6月6日開始至昨天結束,「伊斯蘭國」(IS)發言人阿德納尼5月下旬在網上發佈聲帶,為這個伊斯蘭教徒用以洗滌心靈的月份,巧立「征服之月」的名目,呼籲支持者趁齋戒月大肆施襲,履行真主的旨意。結果美國、土耳其、孟加拉與沙地先後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恐襲;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周日的汽車炸彈襲擊死亡人數增至213人;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夜店上月底遭人投擲手榴彈,證實是IS首次在大馬施行攻擊;昨天,印尼梭羅市警察總部亦受自殺式炸彈襲擊,以上全部都相信是受到阿德納尼的呼籲所煽動。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06/196830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686

半新股續瘋炒升勢或近尾聲

1 : GS(14)@2016-12-08 08:14:07

【本報訊】半新股又瘋炒,專家恐升浪臨尾聲!港股昨再彈0.6%,惟升幅榜首六位全屬半新股,但部份單日狂飆後急回如坐過山車,專家擔心半新股本輪升勢或已近尾聲。


膳源再升17%

紙質卷煙包裝紙供應商盟科控股(1629)昨一度瘋狂急升1.3倍,惟尾市升幅大收窄至五成,收報1.39元,成全日升幅最大股份,成交金額3.5億元;排第二的金滙教育(8160)及第三的東盈控股(2113),昨亦分別升四成及三成;至於從事電子產品的桐成控股(1611)亦一度大漲37%,但收市升幅已大縮水至6.5%;而最誇張的膳源(1632)昨再升17%,上市7個交易日,升勢未曾斷纜,較招股價勁升7.5倍。興證國際證券客戶投資組副總裁盧駿匡指,上市時集資額較低且大股東持貨量較高的半新股,會較易被市場炒起,因街貨量較少,有意跟炒的投資者,宜留意上市首數天收市價每日都創新高、即市低位高於前一日即市低位、且成交量每天上升的半新股,但他指觀乎近日升勢,本輪半新股炒作料已臨近尾聲。整體大市方面,滙控(005)繼續造好,昨升3.3%,單隻股份已貢獻恒指77點,相當於大市逾六成升幅,支持大市連升兩天,恒指昨升125點,收報22800點;H指升60點或0.6%,收報9829點。主板成交金額625億元,沽空率降至9.05%的6周低。市傳鞍鋼(347)與本鋼將會合併,鋼鐵股全線向上,鞍鋼與馬鋼(323)分別升近一成及7%。另深港通昨開通第三天,反應一日比一日冷清,昨僅3.6億元人民幣南下,佔全日額度3.4%,北上淨吸資17.8億元人民幣,佔全日額度約14%。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8/198585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698

高耀豪﹕大牛市進入尾聲 Buy and Hold未必合適

1 : GS(14)@2016-12-28 07:52:57

【明報專訊】尚有數天便進入2017年了,目前大市普遍認為2017年環球經濟應有一定溫和增長,對投資回報仍有一定預期,然而在利好面的背後2017年相信仍然充滿變數,例如中國內地是否真的如近幾天所傳聞棄保6.5%的GDP增速,特朗普政綱是否落實,美國利率走向如何,美元強勢會否延續,英國的脫歐安排以及歐洲自3月起多國舉行大選等,都為投資市場增加了波動的風險。

需調節長線投資方法

然而風險事件在過去兩年已經屢見不鮮,投資者應該從近年市場的特性中,調節傳統買入後持有(Buy and Hold)的長線投資方法,從而希望在這種市况中增加回報並減少風險。投資鮮有新方法,只是因應不同市場運用不同的方法,才能達到更佳的效果。筆者自去年初起一直相信分散投資、積極管理的方法比較適合近年的市場環境,相信進入2017年環境並沒有改變。

過往當投資市場進入了大牛市的趨勢時,買入而持有的方法雖然未必能帶來最大的回報,但可以剔除了個人心理因素,便能追隨大市而獲得回報,正是所謂有智慧不如趁勢。然而當大牛市已經進入尾聲,產生大牛市的政策已經到了不得不改變之時,市場充滿變數,買入而持有並不大管用,所以分散投資之外還需要加入策略部署的部分,加入投機的技術,透過積極追蹤市場,於發現市場機遇時盡快入市,如果市場走勢不符合預期時盡快止蝕離場,或有一定效果。

來年變數多 宜積極追蹤市况

投資者請回顧一下這兩年所發生的風險事件,無論是去年中A股的大升跌、人民幣匯改、今年英國的脫歐公投、美國總統大選及意大利的修憲公投,這些事件在事前和過程中都令市場大幅波動,但市場節奏加快,反應較慢的投資者並不能捕捉到機會,像美國總統大選,市場在同一天內已經由特朗普風險轉為特朗普機會,即晚美股已經上破歷史高位了,黃金也由急升轉為急跌,同樣歐洲股市亦於意大利公投後瞬間上升,對與錯沒有太大等待的空間,投資者要早作準備,並嚴守止蝕的紀律。

中銀香港投資產品顧問及投資策略主管

[高耀豪 環球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33&issue=20161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