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7 PIMCO格罗斯: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萨默斯的退选强化了周三美联储前瞻指引。 22:50 葡萄牙副总理表示,一旦葡萄牙退出现行援助计划,将整考虑申请额外的欧元区支持来缓解其回归金融市场的压力。 22:45 前美联储官员Donald Kohn: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危险的风险。 22:30 美联社:美国防部官员称有几人在Navy Yard狙击手事件中被射杀。 22:25 华盛顿邮报消息:警方称1名狙击手已经受伤倒地,警方在追捕另两人。 22:20 美联社: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华盛顿Navy Yard狙击手已经被控制,但未被拘押。 22:12 高盛2015年二季度巴塞尔 I一级普通资本比率为12.6%。 22:02 NBC最新报道,至少10人在Navy Yard狙击手事件中被枪击。 21:56 联合国武器检查组:有清楚且确凿的证据显示叙利亚境内曾使用过沙林毒气。 21:49 华盛顿狙击手事件过后,华盛顿机场暂停所有航班。 21:47 NBC消息:华盛顿Navy Yard事件目前有7名受害者,包括5个平民及2名警察。 21:44 花旗集团2015年二季度的一级普通资本比率测试结果为13.2%;花旗集团预计在面临严重压力的情况下,将损失212亿美元。 21:42 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延长流动性互换时间至2014年9月30日。 21:33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一开盘上涨78.33点,涨幅0.51%,报15454.3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周一开盘上涨7.48点,涨幅0.4... 21:15 美国8月工业产出月率+0.4%,预估+0.5%,前值持平;美国8月制造业产出月率+0.7%,预估+0.5%,前值修正为-0.4%,初值-0.... 21:13 美国海军确认,一名活跃的狙击手出现在华盛顿navy yard,至少1人受伤。 即時刷新» 美銀實習生猝死事件發酵,高盛蘇黎世辦公室涉嫌強迫員工加班被調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793高盛蘇黎世分部接受蘇黎世勞工部門(AWA)的檢查,瑞士日報Tages-Anzeiger稱AWA 接到瑞士銀行聯合工會的舉報:高盛不遵守勞動法案,要求員工加班、不予支付加班費。AWA透露此次尋訪目的為了調查高盛內部是否涉嫌強制員工加班。
瑞士勞動法規定,僱員每週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5小時,允許一些行業延長到50小時。
AWA主要職責就是監督勞動法在各行各業的實際落實情況,他們也負責處理一些來自工會或僱員的舉報信息。
瑞士勞工部的此番行動很可能受了美銀實習生猝死倫敦慘案的影響。華爾街見聞此前有報導:2 1歲的美銀實習生Moritz Erhardt連續三天通宵加班後,猝死身亡。該事件引發渲染大波,部分媒體譴責金融行業「食人」加班制。
高盛在全球的辦公室均存在加班現象,程度各一,而FT稱高盛每星期都會統計員工的加班工時,然後做電子備份。
目前,AWA表示目前尚未公佈調查結果,舉報者銀行聯盟不願意透露更多細節,高盛拒絕回應此事。
什麼導致我們的投資失敗 投資小兵孟燦
http://xueqiu.com/5880533155/25518116一般來說,人們過多關注於對成果者的經驗的學習,而忽視了對失敗者教訓的警覺;事實上,向失敗學習,從其吸取經驗教訓,是避免失敗,從而趨向成功的一種良好途徑。查理芒格多次提到那個農夫的故事「如果我知道我會死在哪裡,我就永遠都不去那裡。」
本人收集了一些書籍上對不利於投資的信念、習慣的論述,以供廣大球友參考。
一、《
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習慣》
(一)七種致命的投資信念
1、迷信預測。要想賺大錢,必須先預測市場的下一步動向。
2、迷信「權威」。即便我不會預測市場,總有其他人會,而我要做的只是找到這麼一個人。
3、迷信「內部消息」是賺大錢的途徑。
4、迷信分散化投資。
5、迷信冒險。要賺大錢,就要冒大險。
6、迷信工具。以為投資要依靠一種能確保投資利潤的系統。
7、迷信市場的必然性。我知道未來將會怎樣,而且市場「必然」會證明我是對的。
(二)失敗投資者的23個投資習慣
1、唯一的投資目標就是「嫌大錢」。結果,他常常連本錢都保不住。
2、認為只有冒大險才能嫌大錢。
3、沒有投資哲學,或相信別人的投資哲學。
4、沒有系統,或者不加檢驗和個性化調整地採納了其他人的系統。(如果這個系統對他不管用,他會採納另一個——還是一個對他不管用的系統。)
5、沒信心持有任何一個投資對象的大頭寸。
6、忽視或不重視稅收和其他交易成本對長期投資效益的影響。
7、沒有認識到對自身行為的深刻理解是成功的一個根本性先決條件。很少認識到盈利機會存在於(而且很有可能大量存在於)他自己的專長領域中。
8、沒有標淮,或採納了別人的標準。無法對自己的貪慾說「不」。
9、總是尋找那種能讓他一夜暴官的「絕對」好機會,於是經常跟著「本月熱點消息」走。總是聽從其他某個所謂「專家」的建議。很少在買人之前深人研究一個投資對象。他的「調查」就是從經紀人和顧問那裡或昨天的報紙上得到最新的「熱點」消息。
10、認為他任何時候都必須在市場中有所行動。
11、遲疑不決。
12、很少有事先確定的退出法則。常常因擔心小利潤會轉變成損失而匆匆脫手,因此經常錯失大利潤。
13、總是「懷疑他的系統——如果他有系統的話。改變「標準」和「立場」以證明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
14、不忍放棄賠錢的投資,寄希望於不賠不嫌」,結果經常遭受巨大的損失。
15、從不在某一種方法上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因此也從不知道如何改進一種方法。總在尋找「速效藥」
16、不知道「交學費」是必要的。很少在實踐中學習¨¨容易重複同樣的錯誤,直到輸個精光。
17、總在談論他當前的投資,根據其他人的觀點而不是現實變化來「檢驗」他的決策。
18、選擇投資顧問和管理者的方法同他做投資決策的方法一樣。
19、有可能花的錢超過他賺的錢(大多數人是這樣)。
20、以賺錢為目標:認為投資是致富的捷徑。
21、愛上了他的投資對象。
22、沒有為實現他的投資目標而竭盡全力(即使他知道他的目標是什麼)。
23、投資對他的淨財產貢獻甚微——實際上,他的投資行為常常威脅到他的財富。他的投資(以及彌補損失的)資金來自於其他地方: 企業利潤、薪水、退休金、公司分紅,等等。
二、《
股市真規則》
第二章主要講述了投資過程中,七個應當避免的錯誤
(一)虛幻的目標
(二)相信這次與眾不同
(三)陷入對公司產品的偏愛
(四)在市場下跌時驚慌失措
(五)試圖選擇市場時機
(六)忽視估值
(七)依賴盈利數據作分析
以上兩本書都非常不錯,值得認真看幾遍。
三、《炒股別學他——47位炒股失敗者的深刻教訓》
作者將普通投資者的失敗分為以下幾大類原因:
(一)盲目入市
(二)聽信小道消息
(三)跟莊炒股
(四)盲信股評
(五)題材炒作
(六)公司造假
(七)投資心態不正
(八)將投資當成賭博
四、《不可思議——股票名人成功和失敗的法則》
作者是兩個日本人,按期主要章節的標題,總結失敗教訓如下:
(一)陷入股票漲跌之中,無法自拔
(二)跟風買進
(三)處於市場漩渦之中,感覺麻痺
(四)不懂裝懂
(五)過度依賴信息
(六)忽視股票的本質
(七)買進時機錯誤
(八)對未來盲目樂觀
五、《炒股36忌》
本書結合大量生動的案例,系統地歸納總結了一般股民身上最常見的導致炒股失敗的36種失誤應當引以為戒的「大忌」
第1忌 倉促入局,第2忌 借雞生蛋,第3忌 急功近利,第4忌 因噎廢食,
第5忌 貪得無厭,第6忌 孤注一擲,第7忌 一盤散沙,第8忌 背道而馳,
第9忌 鼠目寸光,第10忌 道聽途說,第11忌 迷信股評,第12忌 固執己見,
第13忌 不守紀律,第14忌 錦上添花,第15忌 落井下石,第16忌 以名取股,
第17忌 朝三暮四,第18忌 輕率冒進,第19忌 優柔寡斷,第20忌 顧此失彼,
第21忌 風聲鶴唳,第22忌 技術至尊,第23忌 滿倉操作,第24忌 舍高就低,
第25忌 避長就短,第26忌 一見鍾情,第27忌 盲目補倉,第28忌 兼收並蓄,
第29忌 主觀臆斷,第30忌 鋌而走險,第31忌 心浮氣躁,第32忌 守株待兔,
第33忌 一成不變,第34忌 不設止損,第35忌 放任自流,第36忌 身陷其中
谷歌Calico抗衰老公司揭秘,希望從基因層面入手,研究導致人類衰老的原因,好比有機會向精靈許三個願?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588.html上個月,谷歌(Google)又做出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驚人之舉:宣佈成立Calico公司。這家「全新的公司將致力於改善人類健康,尤其是應對與衰老及其相關疾病的挑戰」。它將由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的前首席執行官阿特•列文森來執掌——列文森為了在谷歌的死對頭蘋果公司(Apple)擔任董事會主席,實際上幾年前就離開了谷歌董事會,而且今後他還將繼續擔任蘋果董事會主席,因此這個任命真是有點出人意料。
但除此之外,就沒什麼特別的消息了。於是上週我在硅谷挖掘了些消息,瞭解到了更多內幕。
業內認為,Calico是比爾•馬里斯的創意。這位谷歌創投(Google Ventures)的執行合夥人一度在Investor AB投資公司擔任生物技術投資經理。據業內人士稱,馬里斯曾在仔細研究生命科學產業後發現,數以百計的公司都在致力於治療各種疾病或努力減少它們的危害。而所有這些努力的目標不是為了延年益壽,就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
但是,卻沒有一家公司在專門挖掘眾多疾病和死亡的根本原因。換句話說,我們都在不斷地老去,用更學術的方式表述就是,我們的機體是從細胞層面開始衰退的——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基因物質的退化。
既然現在整個基因圖譜都已破解,馬里斯開始思索,是否有可能研究導致衰老的基因層面的原因,同時研製出抗衰老的藥物(他的這一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受與未來學家和谷歌員工雷蒙德•庫茨魏爾談話的啟發)。 比如,是不是能研究全球上千名健康的90歲高齡老人的基因圖譜?他們在基因上有哪些相似之處?或者他們長壽的秘密在於,影響多數人的致病因素並沒有影響到他們。就算這種研究最後沒能讓人延壽,但它可能至少能讓其他活不到這麼高齡的人提高生活質量。
於是馬里斯說幹就幹,開始四處募資,主要對象就是那些富有的公司高管和風險投資家們。其中一些受邀對象表示,馬里斯給他們講了一個向精靈許願的比喻:如果一個精靈讓你許三個願,那你第一個願望肯定是能再許一百萬個願。但是我們的現實生活卻恰似這三個願望。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壽命是三天還是三千天,只知道總有壽終正寢的那天。如果你必須投資點什麼的話,難道不應該是投資設法多活幾天(至少活得更有質量一點)嗎?
馬里斯拜訪的這些人之中,有一位正是谷歌的聯合創始人兼特別項目總監謝爾蓋•布林,他對馬里斯的提議明確表示有意投資。但是隨著布林、馬里斯和谷歌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之間的談話逐漸深入,他們三人開始形成了一個共識,即最好的做法是用谷歌自己的錢(董事會後來也同意了)來支持這整個項目。關於谷歌準備砸多少錢,我聽到過好幾個版本的說法,但現在能肯定的是,我們目前談到的只是幾十億美元投資計劃的一小部分(也就是部分款項)而已。谷歌自己還未對此做出評論,不過很有可能它會在下一財季的收益報告(已經定於下周發佈)中提到一些細節。
至於說這個新公司的管理問題,據說馬里斯一開始就想著要來管理它,同時卻又保持自己在谷歌創投中的位置(有點像傑克•多西所做的那樣)。不過他也廣泛徵求各方意見,請求推薦首席執行官的人選。馬里斯求教的人中就有阿特•列文森,他居然真的打算加盟,這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如果大家沒把他看成是已經從首席管理層崗位上徹底引退的話,他卻也是這個職位的不二人選)。
列文森已經開始為新公司物色人選了。在硅谷的一些人看來,這家公司更像是一家要做長期研究的機構,而不是那種幾年裡就準備上臨床試驗的生物製藥初創企業。隨著更多人開始準備為Calico公司效力(或是打算這麼做),我們也會瞭解到更多情況。
不過現在我們掌握的情況是,這家公司不差錢,比多數大型藥企都更靈活,而且在谷歌最終操盤前,它還吸引了眾多業界知名的投資機構的關注。再者,它的掌門人是一位多數生命科學企業會不惜一切代價都想聘請的高人。所以說,它的開局還真是不賴。
投資者提醒能源公司:氣候政策會導致能源需求驟減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1177 全球72名資產管理投資者給45家能源公司發提醒信表示,希望能源公司為未來的氣候政策導致的能源需求驟減做好準備。投資者包括多家美國國有養老基金管理成員以及投資公司(如Scottish Widows 和Aviva)的基金經理,他們管理的資金規模高達3萬億美元。
埃克森美孚、荷蘭皇家殼牌、英國BP、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和皮博迪能源均在收信人之列。
投資者在信中提及自己對礦物燃料前途的擔心,因為燃燒礦物燃料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投資者認為隨著氣候政策的收緊,礦物燃料可能遭遇麻煩。
投資者指出,2050年到來之前,全球可能會將目前的碳排放縮減80%,從而使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C之內。他們敦促公司盡快對此開展「風險評估」並希望能源公司能夠在明年上半年召開的年度投資會議上,出示具體的風險評估方案。

去年,全球200多家能源企業在探測和開發新礦物燃料上總耗資6740億美元。投資者希望能源公司針對新能源開發和資本使用做重新估計。
環境責任經濟聯盟(Coalition for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Economic ,英文簡稱CERE)組織表示:
目前,45家能源公司中,30家公司已經給投資者回信了:一些公司直接否定了投資者的建議;一些表示他們儘量配合; 大多表示會慎重考慮。
參與提醒信撰寫的Ceres 成員Andrew Logan表示:
美國對煤的需求量減少導致煤價格大跌,投資者因此虧了不少錢。他們現在擔心石油也會走下坡路。
目前為止,政府機構、石油和諮詢公司給出的能源需求預測顯示,全球對礦物燃料(包括煤和石油)受新興市場的驅動仍然會繼續增長。
Logan 對此表示:
我們未必是在預測未來。投資者已經開始思考現有的能源產業的商業模式,是否應該繼續保持目前在能源投資的規模。
匯豐銀行表示:
如果全球碳排放受到嚴格的控制,那麼石油天然氣公司將損失40一一60%的市值。
國際能源組織表示:
如果全球想把升溫空間控制在2°C,那麼2050年之前,全世界只能把礦物燃料消耗控制在其總儲備的1/3。如果想多消耗更多的礦物燃料,那麼需要普及碳捕獲技術。
目前,不少大型石油公司已經將資金歸還給股東了,有些公司這麼做是迫於股東的壓力。
Scottish Widows投資公司的Craig Mackenzie表示投資者預計市場不可能馬上減少對礦物燃料的需求量,但這一天可能很快到來。他說:
我們需要對石油公司提出一系列問題一一它們是如何判斷風險的,如何採取避險措施。如果市場對石油需求減少,那麼油價肯定會下跌。這樣的話,投資一些高風險的項目,就沒有任何意義。 比如在北極或者加拿大油砂做投資,風險成本就很高。
IHS的Simon Wardell表示,市場對礦物燃料的需求雖然會減少,但燃料市場不會一倒就倒。他表示:
目前市場上通行的還是石油、柴油發動機制動的汽車,而我們沒有開發出任何可以代替航空燃料的產品。這就表示,這一場變革不會馬上降臨。如果我們對石油的需求減少,那麼石油價格勢必下跌,這樣又提高了石油的競爭優勢。
黑客如何在四月份侵入美聯社的Twitter 帳號,並導致道指大跌150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4833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今年4月份,敘利亞電子軍(SEA)成功盜取了美聯社的Twitter賬號發佈白宮爆炸虛假消息,導致道瓊斯指數3分鐘之內大跌超過150點。
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當時事情的經過。
美國東部時間13點07分:黑客使用美聯社賬號發佈消息稱,白宮受到兩次爆炸襲擊,總統奧巴馬受傷。

該消息發佈三分鐘內道指大跌超過150點,油價大跌隨後恢復,投資者湧入美債避險,10年期美債收益率走低。市場混亂大約持續了5分鐘。彭博稱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市值2分鐘內蒸發了1360億美元。

Mandiant公司CEO,Kevin Mandia在美國國家軍事協會上爆料稱SEA僅在不到十分鐘就盜取了AP的Twitter賬號。
關於SEA成功竊取賬號的具體操作方法,Kevin Mandia繼續透露,
SEA首先向美聯社大約十個記者發送了一份釣魚郵件。這份郵件偽裝成聯合國發出的重大新聞。為了以假亂真,這些黑客們費了不少功夫,他們甚至使用了聯合國官員的姓名。郵件的鏈接表面上是轉到華盛頓郵報,實際上轉到了美聯社記者的Outlook郵件平台。當記者們點開這個鏈接,轉到了他們的郵件登陸界面,記者們誤以為需要重新登陸,然後輸入了ID賬號和密碼。實際上他們把賬號和密碼發給了SEA。
此外,彪悍的敘利亞電子軍還聲稱對路透、CBS、BBC以及國際足聯遭黑客攻擊事件承擔責任。

投資大佬確信頁岩開發導致地震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594 Jeremy Grantham是GMO投資基金的創始人之一。GMO基金管理1170億美元資產。Grantham表示,頁岩開發與地震之間存在明顯的關係,統計學上來看兩者關係是顯著的。Grantham對此比較肯定,肯定程度遠超過此前對股市或者經濟形勢的判斷。Grantham成功預測了90年代末期的互聯網泡沫和2008年次貸危機。
Grantham表示,他確信美國3級裡氏及以上震級的地震與 「水力壓裂法」之間有因果關係。「水力壓裂法」是開採頁岩氣時所用的方法,用水壓將岩石層壓裂,從而釋放出其中的天然氣或石油。人們對此方法有一定的爭議。
下圖為1973年以來美國中西部地區3級裡氏及以上震級的累計地震次數。1973~2003年,幾乎是一條直線,表明地震次數很平均。2003年起,累計地震次數拋物線式激增,與中西部地區使用「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岩氣恰好在同一時間。數據中,5級及以上地震僅2次,但其中一次被科學家認為有極大的可能是「水力壓裂法」導致的。

Grantham對「水力壓裂法」質疑,支撐了他看跌原油價格的觀點。在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他指出今年花費6500億美元來尋找新石油,未必能得到滿意的投資回報。Grantham認為,全球經濟增長較為緩慢,更多節能車、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推出,意味著發達國家的石油需求會下降,可能降幅快於預期。
作為世界上頁岩氣技術可採儲量最大的國家,我國也在大力推進頁岩氣的開發。據國土部的《關於印發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預計,2014年中國頁岩氣生產量15億立方米,相當於較2013年的水平翻7倍多。如2015年頁岩氣生產量能達到65億立方米,則意味著在15億立方米的基礎上又提升4倍多。
而我國大部分的頁岩氣開採項目都集中在四川省。
上月國土部權威人士曾指出,經過前期頁岩氣開發探索,接下來頁岩氣產能形成會很快。先期進入頁岩氣開發的重慶、四川等地方政府已嘗到頁岩氣甜頭,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大產業投入。
此外,與頁岩氣開發相關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是水資源。頁岩氣的開採一般都需要大量的水,缺水是需要面臨的一大問題。
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認知缺陷,從而導致不同板塊的低估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http://xueqiu.com/5545011370/275917961、美國現在有1.5萬家上市公司
這就導致機構無法覆蓋全部的上市公司,所以媒體、機構、研究員、散戶等市場的能因的目光大多集中到了比較出名的大市值的公司身上,所以在美國市場往往他們的定價更加的有效和合理(是相對而不是絕對有效),這時候很多好的機會便是勤勞的去尋找其他幾萬家中被市場忽視的極其便宜的公司,所以,施洛斯的方法,不和上市公司勾兌、認真研讀資產負債表、不調研、大量分散,針對目前的美國市場是非常有效的投資方法。
2、A股現在大概有2000多家上市公司
A股上市公司數目極少,但同時從業人員卻是遠高於美國同業的,並且陸家嘴這個地方可以說匯聚了全國擁有著最高智力群體的一個地方,年輕、朝氣、蓬勃,求勝慾望極強,但是由於不參與企業的實體經營,可考察的標的極少,可做的事情極少,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YY,自己去講邏輯、或者去發現市場可能去講的邏輯,或者大家一起傳播一個邏輯,大家放棄大藍籌(因為直觀印象這些公司的定價是合理的,利率高企,沒有資金拉動),利用高智力去充分的挖掘小市值公司存在的各種概念、各種邏輯。同時,喜新厭舊是人性,所以,2-3年一輪迴A股就會講新的邏輯,被邏輯踩中的標的可賦予100倍以上的PE,隨之也可誕生「有幸」上車的一批股神。
當然,同時,市場在這個時候忽視了一批公司治理結構、盈利水平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優秀公司。這時候,我們的價值投資法就再次有用了,雖然可能被低估的時間非常長久。
3、香港上市公司大概不到2000家
香港上市公司由於老千股的長期存在,所以對於中小企業有大批的折價,價格相比於那些大市值的長期優秀企業有著極大的折扣,這也是由於香港吃過太多小盤股的虧而形成的文化,很多大陸的炒客,其中不乏靠著坐莊獲得幾十億身價的人,用同樣的思維去香港,基本都破產甚至負債而歸,但是同時,一批很少量的優秀標的也會被忽視,比如大家都看到的牛股中國建築國際、長城汽車、天工國際等,其在歷史底部的估值幾乎達到了令人髮指的便宜程度,2倍PE、12%以上的股息率。
所以,在香港,我們「價值」投資法同樣極其有的放矢,那就是極其嚴謹的精挑細選小盤股,去上下游調研,認真仔細的考察,對資產負債表做極其充分的評估,並且需要極度分散化。
所以,不同的市場,由於結構、人員、文化等的原因,市場先生總會在一些地方給與我們低估的機會,真正的價值投資法是無論哪個市場都管用的。
普京的麻煩來了,烏克蘭危機或導致美國放松天然氣出口禁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542
在美國試圖聯合歐盟對俄羅斯全方位制裁遭遇挫折後,一些美國議員正施壓奧巴馬政府開放天然氣出口,削弱俄羅斯對西方揮舞的“天然氣”大棒。
目前俄羅斯對能源的依賴性甚至高於14年前普京初次掌權時期。據PFC能源的數據,2012年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創匯支撐了俄羅斯超過50%的財政收入,以及70%的出口。
歸功於水力壓裂等新鉆探技術的使用,美國目前的天然氣產量達到了歷史新高,石油產量為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高。去年美國已經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並預計在2015年超越沙特成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產國。
但是現行的法律限制了美國的天然氣出口,按照法律規定美國不能對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出口天然氣。美國企業只能通過申請特別許可證繞過該禁令。
但是有美國官員稱烏克蘭危機可能將改變現行的法律。
美國建造向歐洲的輸氣基礎設施需要數年時間。但《華爾街日報》援引一些美國政府官員話稱,即便白宮做出一個口頭的承諾,就有可能大幅度改變目前的局勢均衡。
一名跟進烏克蘭危機的美國官員說:
“這完全決定於時間點,和許諾的出口量。如果在幾周後再做出決定,那麽就不會有任何用處。”
“如果美國總統立即宣布準備頒發幾十張天然氣出口執照,這不僅會影響歐洲,還會嚴重沖擊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市場。”
美國能源部長Ernest Moniz周三說:
“我當然歡迎討論下一步的能源政策。這肯定是一個非常、非常嚴肅和重要的議題。”
美國政府第三號人物,共和黨領袖議長博納周三公開表示:
“如果總統想要有更強的手腕保護自己的盟友,他最好立刻給能源部打一個電話,批準頒發更多的天然氣出口執照。”
根據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的數據,俄羅斯供應了歐洲30%的天然氣,其中一半途徑烏克蘭。在2006和2009年由於俄烏之間的價格談判分歧,曾發生了兩次停供。在最近一次停供中,全歐洲的天然氣價格飆升,導致許多歐洲國家發生用氣短缺。
奧巴馬試圖牽頭與盟友達成一致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但在德國抵制之下進展緩慢。德國僅準備停止簽證自由化和與俄羅斯的貿易協定談判。
歐盟中對制裁抵觸情緒最大的國家包括意大利和荷蘭,它們與俄羅斯有非常緊密的經貿往來。
【女生節專題】合夥人的故事:過於信任也會導致分手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07/59305.html合夥:相識於火車上
很多年前,我還在一個軟件公司做銷售負責人。在一趟回鄉的火車上,我認識了我後來的合夥人張勇,我回四川,他回重慶。當時我們聊了幾句,得知他是我同事,公司的研發負責人,技術能力很強,拿到過很多項國外的專利。我們相談甚歡,甚至開玩笑說
沒有工作了可以共同創業。
2004年,我從公司離職,既是想給自己放假,也想多陪陪兒子。閒了一段時間後,又想找點事做。思來想去,覺得可以利用自己在軟件銷售上的經驗和資源,去賣軟件,但是我並不想找個公司上班,而是想找個產品來代理銷售。
期間找了一些人聊,張勇是其中一個。我跟他提了兩個方案:一是他負責開發產品,我付錢買斷產品版權;二是我們合夥,他做研發,我做銷售,掙了錢共同分。他選擇了方案二。他無條件的對我的接受,奠定了我們後續合作堅實的信任基礎。就這樣,我們在零投入的情況下開始了合作。當時他研發的是一款針對企業級的數據備份及恢復軟件,為很多大企業需要的產品。
產品銷售出奇地順利,當年銷售額就做到3 0 0萬元。到了2005年,我們正式成立公司,取名路模思。當年我27歲,張勇23歲,大家都非常年輕,既沒有經營公司的經驗,更沒有合夥股份的概念,雙方一人一半把股份分了,不設核心控制人。
由於天然的專業之別,從創業伊始,我們的分工非常明確,一個負責技術,一個負責市場銷售。然而,一個公司不僅僅只需要這兩種人,尤其是隨著公司的擴大,在運營和管理上都需要投入。他對我有一種完全的信任,研發之外的所有事情,他都聽我的。我每
次跟他商量管理、市場等問題時,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聽你的。久而久之,我也不問他了,我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強勢。現在回過頭來想,公司在最關鍵的幾年沒能沖上一個新台階,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研發和市場分居兩地(2005年下半年,研發中心遷到重慶)。張勇是重慶人,家在重慶,他喜歡那裡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而我當時已在北京安家。
儘管我們都考慮到了分居兩地可能對公司發展不利,但誰也不能說服誰。中途我們曾嘗試過幾次,他駐北京或者我駐重慶,力圖去適應,但是不出兩三個月,我們都受不了。後來我們又搞過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等,也都不了了之。所以重慶研發中心基本
是按照北京公司給出的產品需求來開發。
那幾年軟件行業市場火熱,很多創業公司都能活得好好的,包括路模思。有很多問題,發展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至少營收數字很漂亮。
分手:當公司發展遇到問題時
當公司發展順利的時候,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一旦發展遇到問題,合夥人之間的矛盾很容易被激發出來。我們之間一帆風順的合作開始遇到挑戰。我對他事事都由我做主的態度,開始有微詞。
首先是在引進投資上。2008年,微軟和英特爾均有意投資我們。由於利潤很好,日子過得很舒服,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把公司做到多大的規模,所以對引進投資的態度不是很開放。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是,英特爾總裁問我是否有壓力時,我回答沒有,當他們跟我聊完投資時,我每天都睡不著覺,想著我拿你1塊錢,怎樣才能還你10塊。我試圖尋求張勇的幫忙,但結果並不理想。
其次,市場在不斷變化,而我們卻因為研發和市場的日漸脫節,產品從完全不愁市場到開始需要去尋找客戶。我的市場銷售壓力越來越大,有一段時間,我時常通過郵件把這種壓力轉嫁到他的身上。從他的郵件回覆「我懂,我改」中可以看出,他同樣承受著壓力。但我們並沒有為這種壓力找到一個合適的出口。
2009年,為了加快公司發展以適應當時風雲突變的市場環境,我引入英特爾的投資,對方持股5%,不干涉公司具體業務。次年,我又引進了一位自然人股東,具有跨國公司高管經驗,精於管理和戰略,不過是以顧問的身份,不負責具體業務。公司的發展遇到了問題,尤其2009年金融危機後。我們都想過要退出,甚至考慮把公司賣掉。說實話,關掉公司,對我們沒什麼影響,但對於那些跟了我們好幾年的員工,於心不忍。曾經有一次,我去重慶,準備裁員,有一位員工這麼對我說:我們都是張勇在路上撿來的「小貓」、「小狗」,我們把這兒當成家。我到現在做公司都記得這句話。所以,我和張勇第二次做了共同決策,不關公司,也不賣,繼續做。但是桌面軟件市場已經有了很大的
改變,如何讓公司轉型,是我們一直討論的問題。張勇是產品方向的主導者,當整個公司的發展壓在他肩上時,壓力可想而知。
到了2011年,我的丈夫做了卓美教育——兒童英文戲劇培訓學校。我經常帶著孩子去上課,對卓美逐漸產生興趣,以至於後來慢慢就想去參與管理,花在卓美的時間也隨之增多。為了保證路模思的發展,我們商議之下決定引入職業經理人,而後我逐漸淡出,只有在談重要客戶時參與。
半年後,張勇提出退出公司,他通過MSN跟我說這件事,態度堅決。當時,我正在海南陪父母度假。後來我去重慶勸阻他,他也答應留下,但在2012年,他最終還是離開了公司,沒有保留股份。我想,他選擇離開是由於責任和壓力已經大到難以承受的地步。
我和張勇合作了8年,我相信我們之間存在一種類似於親情的東西,以至於他離開公司後,我再也不用MSN。雖然公司分居兩地,但是我們從來沒有發生過信任危機,也沒有因為財產問題引起爭執。就個人而言,我和他都不是看重錢的人。我本不是家裡的經濟來源,財務壓力較小;他又是一個對物質沒有過多追求的人,創業很多年後,我甚至還能看到他穿著幾年前的衣服。
但從商業的角度分析,過度信任和依賴,沒有規範合夥人的責任和溝通規則,大家的壓力沒有出口發洩,是導致我們分道揚鑣的重要原因。
快播關閉QVOD服務器 或將導致電影市場短期低迷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172014年4月16日晚,快播在微博上表示:快播將啟動全新的商業模式,正版內容將成其未來發展核心,存在大量盜版低俗qvod服務器就此關閉。
自此,無數宅男的神器快播神力大大減弱,盜版視頻界從此再無大佬,這樣標誌性的決定事件必將記錄在中國互聯網史上,和快播互利互生的大批盜版網站將出現大規模倒閉,中國草根互聯網群體在網絡上的力量也將被進一步削弱。
隨著今年互聯網打黃掃非活動的進行,國內已經有大量網站主動或被動更改,快播關閉QVOD服務器必然受到了此次活動的影響。有部分觀點認為,在此前2013年網絡視頻盜版多起糾紛當中,主流視頻網站內容正版化已成趨勢,並被其落實到行動。在影視產業以及已經初步走上內容正版化的視頻網站的共同作用下,此次快播作為最後一家主流盜版視頻聚集地,關閉QVOD服務器,會對影視產業的發展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
對此,小謙認為如果要將電影和電視劇兩大產業分開來考慮的話,快播關閉QVOD服務器,從短期來看,電影產業不僅不會因為此次事件,就步入付費視頻時代,並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權益,獲得更大的收入,反而還會因為盜版市場的萎靡,導致線下市場的萎縮,減少收入。
盜版視頻之所以一直存在,和背後「權益」被侵害卻默不吭聲的視頻內容所有者的默默支持有很大關係。盜版視頻所提倡的免費主義,降低了用戶觀看視頻的成本,對視頻的營銷傳播有著不可磨滅的成績。通過線上讓更多的人傳播電影相關方面的信息,吸引用戶去電影院體驗更加優良的觀影體驗,視頻內容方相當於在互聯網上「免費」地獲取流量,然後再通過內容、影視演員陣容等因素對流量進行轉換,這在視頻互聯網化的免費互聯網環境的中國當中,並非一個錯誤的決定。
但電視劇和電影不一樣,電視劇不會在線下的電影院收門票盈利。電視劇播放週期長,高達數百萬(至少幾十萬)一集的網絡視頻獨家播放權,令電視劇內容所有者大大減輕了投資回報壓力,如若盜版現象更少,獨家的授權費用勢必也將獲得更多,這對於電視劇內容所有者來說是好事。
而電影觀看時間相對較短,相當於「試看」或者「代看」的盜版視頻被嚴厲打擊之後,原本能夠依靠盜版視頻進行轉換,獲得更多收入和口碑的電影營銷也將變得更加艱難。「網絡電影看的是免費,電影院觀影重的是體驗」,長線釣大魚的電視劇前面數集的試看,可以讓更好的把用戶代入電視劇的節奏之中,更容易吸引用戶付費。
僅僅只有幾分鐘的電影試看,看的人少了,傳播該話題的人少了,基於互聯網做電影營銷傳播的壓力不斷增加,出現在社會化媒體的電影信息用戶自主傳播的變得更少,營銷市場團隊組織生產傳播的跟多,要直接通過電影前奏把用戶吸引得付費,要比電視劇吸引更難。這樣一來,付費視頻的收入不及電視劇,之前能夠通過線上進行轉換的線下市場也會有所萎縮,電影市場短期低迷。
從短期來看,我相信此次快播的妥協,是無數宅男無數文藝女青年們,以及很多電影產業人都不願看到的事情。但推動我國網絡內容正版化,在線上和線上高度融合的商業社會當中是有利的。至於那些拿快播低俗內容說事的看法,「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和盜版聚集地會轉移的情況一致的是,互聯網的大開放決定了無論是青少年還是老年人,都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找到的內容,死了一個快播,還有千千萬萬個快播。要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構建更厚的壁壘,並非一意孤行地按自己意願教育青少年,給青少年成長過程當中掃清一些對他可能並不是很重要的障礙。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還需要放得更開,跟換教育策略,更加主動地傳播結合社會發展的性知識,別把青少年們打傻子教,別以為青少年還是十年前的青少年,可控的換被動為主動教,你們敢不敢?
但綜合來看,隨著盜版視頻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付費視頻市場變得更大,擁有對視頻付費的習慣的用戶越來越多,盜版視頻的消亡最終還是可以對電影產業產生很積極的影響。此次快播的決定,將促使電影產業從業者研究更多更好的商業模式以及信息傳播模式,縱容會遇到小低迷,創新突破轉型,對電影產業來說也許並非壞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