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獨家調查︾政府介入大型投資案 國內學者怎麼看 民粹主導101轉售 七成系主任反對

2014-12-29 TWM 維持市場秩序,是政府無可迴避的責任,但須標準一致並嚴守法律規範。《今周刊》調查國內財金、企管系主任發現,政府處理一○一股權轉售案與彰化銀行經營權的作法無法獲多數學者認同,他們更擔心這將影響外商對台灣觀感。 撰文‧鄭閔聲、張譯天 近期兩件深受矚目的大型投資案,政府的態度都十分積極。 對於頂新有意將台北一○一股權賣給馬來西亞IOI集團,行政院長毛治國先是公開呼籲:「不要再做有違國人期待的事」;投審會更於十二月二十二日再次宣示,「只要任一委員不同意,就將駁回投資案。」至於市值一千四百億元的彰化銀行,財政部乾脆在十二月八日的股東會上,靠著強力徵求委託書,讓擁有二二.五%股權的台新銀行只剩二席董事、一席獨董,官股以小吃大,在與台新爭奪經營權的大戰中,幾乎可用「完勝」形容。 無論動用公權力的目的是為「貼近民意」或「維護全民利益」,政府強勢介入商業活動,難免引來「政治干預市場」的質疑,還可能影響國際社會對台灣投資環境的評價。經常接受外商諮詢的太穎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謝穎青就表示,「外商對這兩件事的反應非常強烈,很擔心未來該怎麼和政府打交道。」 恐影響外資來台意願 為進一步釐清政府處理這兩件重大投資案的態度是否恰當,《今周刊》特地以問卷形式,訪談全台六十位財金與企管系主任,試圖透過專家立場,為政府決策提供不同視角。 《今周刊》以國內排名前三十名為基準,共發出企管系三十份與財金系三十份,共六十份問卷。在截稿之前,共收到四十六位系主任回覆,其中二十三位填答完整份問卷,另二十三人則多以「非專業領域」婉拒回答。 回覆問卷的財金企管學者,多數不認同政府回應一○一股權轉售案的態度;對於彰銀經營權糾紛,意見則較為分歧。 首先是「政府主張一○一交易審查,曾表示應以民意為依據」,近七成受訪學者表示「不認同」或「非常不認同」;僅有四名學者(一七%)認同投審會得援引《外國人投資條例》第七條,以「對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善良風俗或國民健康有不利影響」,作為駁准馬來西亞IOI集團投資案。甚至有六五%受訪學者認同,萬一政府依此駁回投資案,將影響外資來台意願。 「如果投審會要駁回這件投資案,一定要說出堂堂正正的理由,否則會傷到台灣的投資環境,因為外資最擔心的,就是政府決策難以預測。」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指出,因為投審會審查任何投資案,都不能讓民粹凌駕法治與專業;若政府認為一○一經營權不應落入外國企業手中,可以在公司治理層面予以規範。 政府應尊重市場機制 「政府一向鼓勵國際企業投資台灣,照理說應樂見馬來西亞集團投資一○一。若政府認定這起投資案有國安疑慮也應公開釋疑,否則就該尊重市場機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系教授楊德源認為,政府若以法律之外的手段干預市場,恐將使外商提高對台灣「政治風險」的評估,不利台灣與國際經貿整合。 至於財政部從台新金控手中奪回彰銀經營權,未實現二○○五年釋股時承諾的「移轉經營權」結果,受訪學者二十三位中有十二人認為不合理、十人覺得合理。對於財政部在董事會改選中強力徵求委託書的作法,學者意見較為分歧,認為合理與不合理者各有十一人。但有十三位學者認為,政府這麼做並不符合契約延續性精神,將影響外資對台投資意願,九人認為沒有影響。 「國際商務一向主張『契約神聖』,若政府連白紙黑字的文件都能反悔,外商真的不知道還能相信什麼。」謝穎青不諱言,政府在彰銀經營權上的態度反覆,已招來負面評價,恐將影響政府整體信譽。 感慨政治力輕言悔諾 一位財金學者也在問卷最後感慨地寫著:「金融業是高度管制產業,若政策沒有延續性,只因政黨輪替就推翻之前已經承諾的交易,未來沒有人敢再投資台灣金融業。」陳添枝則認為,針對彰銀經營權問題,擁有公權力的財政部應盡量以協商方式解決爭議,這一次透過不公平競爭優勢拿回經營權,有誠信問題,也會讓企業擔心政策會因政黨輪替而有不同,影響投資信心。 對外招商一直是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標之一,除租稅減免等優惠之外,藉由透明、完備的法規,盡可能降低政治風險,才是塑造友善投資環境的基本功。就這點而言,政府面對這兩件投資案,應更加謹慎,以免贏得一時,而失去未來。 政府介入101轉售、彰銀改選 全台學者意見大調查 7成不認同政府以民意作為審查Q1.依據政府認為101案的審查,將以民意作為依據。你認同嗎? 不太認同 57% 還算認同 26% 非常認同 4% 非常不認同 13% 近8成不認同以此條例駁回交易案Q2.投審會若以《外國人投資條例》第七條駁回此案,代表101案涉及國家安全等項目,你認同嗎? 不太認同 53% 還算認同 17% 非常認同 0% 非常不認同 22% 視情況而定 4% 沒意見 4% 逾6成認為101案會影響外資投資意願Q3.政府對101案太過注重國人觀感,會影響外資來台投資意願。你認同嗎? 不太認同 22% 還算認同 26% 非常認同 39% 非常不認同 9% 沒意見 4% 逾半數認為彰銀改選結果不合理Q4.這次彰銀董事會改選,沒有達到政府移轉經營權的結果,這樣做合理嗎? 不太合理 44% 還算合理 26% 合理 17% 非常不合理 9% 無法判斷 4% 對於政府的手法,專家意見各半Q5.這次董事會改選過程中,政府強力徵求委託書,最終取得過半董事席次,你認為這樣做合理嗎? 不太合理 35% 還算合理 31% 合理 17% 非常不合理 13% 無法判斷 4% 逾半數認為彰銀改選會影響外資意願Q6.政府這麼做沒有契約延續性,會影響外資對台灣投資意願。你認同嗎? 不太認同 36% 還算認同 30% 非常不認同 4% 非常認同 26% 無法判斷 4% 完整參與問卷學者名單 暨南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王健安清華大學 計量財務金融學系 余士迪中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何加政逢甲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洪偉峰台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張森林高雄大學 金融管理學系 張志向交通大學 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 陳安斌東海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郭一棟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金融學系 楊德源元智大學 管理學院學士班(財務金融學群) 陳一如中原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姜樹翰政治大學 財務管理學系 屠美亞義守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李建興聯合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姜清海逢甲大學 國際企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曾鼎翔宜蘭大學 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 吳中峻銘傳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洪廣朋文化大學 國際企業管理學系 楊台寧義守大學 國際企業經營學系 巫沛倉臺南大學 經營與管理學系 劉子歆台中教大 國際企業學系 許可達靜宜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 謝存瑞輔仁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楊長林調查說明:針對30所國內知名大學財金與企管系所,共60位系主任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期間自12月17日至12月22日。有效問卷一共23份,另有23人拒答,14人在截稿前未聯絡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941

進軍香港 光大收購香港大型券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863

W020130821297530178838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內地大型券商光大證券接近以大約5億美元控股新鴻基金融集團。

新鴻基金融集團是香港本地最大的證券經紀商之一,隸屬於香港上市公司新鴻基有限公司(86.HK),其擁有條線齊全的證券業務。其主營包括經紀業務、保證金融資業務和財務管理業務三大類。

幾位要求匿名的消息源稱,光大證券將收購新鴻基金融集團約70%的股份,該筆交易最快將於本周一宣布。

滬港通於去年11月中旬正式開通,允許境外投資者每日購買130億元A股。收購新鴻基金融有助於光大證券在香港擴展業務。另據上海證券報,“深港通”方案設計也已完成,並啟動技術系統開發,待兩地監管機構批準後,將組織市場業務和技術準備,積極推動實施。 

申銀萬國駐上海分析師何宗炎告訴彭博社,“自滬港兩地開啟滬港通以來,中國券商,尤其是規模較大的券商都在加大努力擴張海外業務”,旨在“盡快”構建香港業務網絡。

中國券商加速布局海外

上周五晚,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將收購KVB所持有的昆侖國際金融集團有限公司60%的股權。KVB昆侖國際為在港上市經紀商,該公司的FXSTAR交易平臺上可交易外匯丶黃金白銀丶股指等產品。

昆侖國際金融成立於2001年,是全球外匯經紀商,主要面向全球客戶提供高端金融投資產品和外匯交易服務,在澳大利亞悉尼和墨爾本、新西蘭奧克蘭、中國北京和香港、加拿大多倫多等國際城市設有全資公司及代表機構。

實際上,早在2012年,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國際以12.5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里昂證券100%的股權,成為第一家控股海外跨國金融機構的中資金融機構。

此外,大陸第二大券商海通證券也在加緊布局海外。

去年12月,中國第二大券商海通證券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海通國際正與葡萄牙Novo Banco進行磋商,以期就可能收購 Novo Banco 擁有的 Banco Espírito Santo de Investimento,S.A. (即聖靈投資銀行)的全部股本而訂立買賣協議。

據彭博社報道,海通國際本月正在香港招攬被外資行裁掉的金融從業人員,其中包括渣打前全球股票業務部門的員工。海通國際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湧1月22日在香港接受采訪時告訴彭博新聞社:

那些近期被外資公司裁掉的人員正是我各業務部需要的人才。如果他們都是最好的,我們可以錄用100人,但是如果都不合適,我們可能一個人也不會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393

華瀚已托管+投資四家大型醫院,躋身中國最大民營醫院集...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502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3-2 11:27 編輯

      華瀚已托管+投資四家大型醫院,躋身中國最大民營醫院集團行列

醫療服務業務將成為華瀚2015年及未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本報告對華瀚醫療服務業務的規模、商業模式、核心優勢、利潤來源和盈利預測等進行了系統論述,對公司各項業務板塊也重新進行了歸納性整理。




一、華瀚醫療服務版塊已經清晰,躋身中國最大民營醫院集團行列

華瀚 2014-2015 財年中報披露:“本期間內,已與貴州省六盤水市政府、銅仁市政府簽 訂框架合作協議,受托經營轄區內市級公立醫院及縣級主要公立醫院。目前已與六盤水市 人民醫院、銅仁市人民醫院等四家醫院達成供應鏈整合、優勢學科共建、大數據服務建設 和其他受托事項,以及共建新醫院的協議並已開始具體實施,其余約十數家公立醫院和國 企醫院的合作正在抓緊協議中。除此之外,本集團還與中國內地多個地區政府及公立醫院洽 談大健康主要包含醫療服務投資專案事宜。本集團在醫療服務領域的發展就此邁出了堅實的 一步。”  

華瀚目前已正式托管+投資4家大型醫院,分別為托管3家醫院:六盤水市人民醫院、銅 仁市人民醫院、六盤水市婦幼保健院,合資共建1家醫院:六盤水市涼都人民醫院。公司之 前對這4家醫院的規模都有披露,分別為:

華瀚當前托管醫院床位數規模已接近鳳凰醫療,躋身中國最大民營醫院集團行列

鳳凰醫療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醫院集團,截止目前鳳凰醫療托管+收購的大型二、三甲醫 院總數為5家(2家三級醫院,3家二級醫院),其中一家北京健宮醫院為控股投資擁有(持 股比例80%),其他醫院全部為托管模式,截止2014上半年鳳凰醫療運營床位數為3,363張。 華瀚當前托管醫院的床位數規模已接近鳳凰醫療,躋身中國最大的民營醫院集團行列。

醫療服務業務將成為華瀚2015年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2014年公司醫療服務業務只有六盤水市人民醫院一家貢獻業績(3個月的管理費和不到2 個月的供應鏈管理業務),合計收入為2153萬元港幣和利潤488萬元港幣。2015年托管3家醫 院的管理費、供應鏈管理、以共建優勢科室為重點的增值服務三項業務將貢獻完整年度的利 潤,按照公司之前給出的盈利預測指引,預計現有3家托管醫院2015年將實現凈利潤1.27億 人民幣(1.59億港幣),詳細盈利預測分析見下文。  

華瀚已與十家左右大型醫院就收購和托管事宜簽署框架協議,未來將簽署正式協議
包括六盤水水礦總醫院(三甲) 、首鋼水鋼總醫院(三甲)、六盤水第二人民醫院(三 甲),2013 年合計收入 6.1 億,合計床位數 2418 張,以及銅仁市 7 家縣級醫院(2013 年合 計收入 11 億元以上)等。另外華瀚在貴州省外拓展醫療服務業務也已取得較大進展,現有 多個城市在與華瀚洽談醫療服務合作事宜。如果華瀚能在近期與貴州省外城市簽署醫療服務 整體合作框架協議,證明公司的醫療服務業務是可以跨省向全國複制的。  

華瀚之所以能快速跨地區複制醫療服務業務,其核心優勢在於: 公司不僅參與當地公立醫院改革,為當地引進先進醫療設備、診療技術,緩解地方政府 財政壓力,提高公立醫院運行效率,同時還將在當地建設幹細胞存儲庫、胎盤血白蛋白等血 液制品生產基地、基於幹細胞治療技術和人胎盤多肽技術的抗衰老中心。“華瀚模式”可以 帶動合作城市的醫療服務、生物制藥、抗衰老、養老等多個產業協同發展,帶來巨大經濟 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得到眾多地方政府極大認同,尤其是旅遊產業發達城市,他們希望 通過與華瀚合作成為中國的“弗里堡”(弗里堡是瑞士著名旅遊聖地,其利用羊胎盤素技術 建設成為世界著名的抗衰老中心,帶動其旅遊產業協同發展)。  

華瀚在 2013-2014 財年年報中明確指出:“發揮整體優勢和尋求新的增長點,快速進入 醫療服務領域,使醫療服務成為集團未來業務、利潤重要板塊,通過供應鏈整合和以優勢 學科(科室)建設為主要內容的增值服務的展開,形成可快速複制的醫院投資和管理的系統集成。以創造政府、醫院、企業、患者四方共贏局面為目標,政府專註醫改方向和監控, 醫院專註醫技提升和發展,企業專註投資和運營,患者則充分享受醫療改革紅利和質優價廉 的醫療服務。在此模式下,做大醫療服務事業,成為本集團重要的業務和利潤增長點。積極 探索以醫療服務為核心平臺,帶動養老、旅遊等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模式。

公司 2014-2015 財年中報還對醫療服務業務的具體實施計劃進行了披露:“依據國家行 業政策指引,把握醫療服務市場多元化發展機遇,以資源有效配置及「八不變」為條件快速 實現以地區級城市為單元的醫院集群合作;通過供應鏈整合快速實現銷售規模和利潤,通過 以優勢學科建設如腫瘤科、體檢中心、高端生殖中心為主要內容的增值服務的展開,形成可 快速複制的醫院投資和管理的系統集成。同時,在六盤水市和銅仁市以 HMO 模式建立個人 健康管理中心,探索將歐美國家先進的管理式醫療服務嫁接在本集團現有的核心醫療平臺, 以其形成大量、穩定的中高端醫療消費人群。在多樣化經營體系中,做大醫療服務事業,成 為本集團重要的業務和利潤增長版塊。積極探索以醫療服務為核心平臺,帶動養老、旅遊等 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模式。另外,以基於雲醫療模式下的 IT 技術手段全面提升醫院的運營效 率和經營成果:以電子病歷為核心,打造數位化醫院管理系統,改善管理流程,提升運營效 率;構建以地市級為單元的區域大數據應用平臺,結合受托醫院需求,持續開發和優化軟體 支援系統,提供遠端會診、專科轉診、線上教育、醫院決策、健康管理等定制服務;以大數 據中心基地為運營管理中樞,創新推出移動健康監護系統,推進精細化客戶管理系統,提供 差異化的屬地醫療保健服務。”  

據了解,華瀚計劃 2016-2017 財年醫療服務業務板塊目標規劃為:並購+托管 35-40 家 優質大型醫院(托管為主),醫院總收入 80-100 億元。未來華瀚的醫療服務業務可能超過制 藥業務,成為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2004 年華瀚收購德昌祥藥業時,德昌祥還是一家管理 落後、經營虧損的國有企業,現在德昌祥藥業已成為華瀚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華瀚的合作醫院基本都是當地最優質和壟斷性較強的大型公立醫院,這些醫院在當地 擁有極強的品牌優勢、優秀的醫生資源、龐大的患者客戶群體,目前在管理水平很低的情況 下,依然擁有較好效益,因此與這些醫院合作並不需要華瀚擁有極高的醫院管理能力,只 要給予醫院原有醫護人員和管理人員有效的激勵,同時提供資金支持,就能夠獲得很好的收 益;鳳凰醫療托管的醫院多位於市郊的非主流醫院(北京地區醫療資源相對緊張),與這些 醫院合作對鳳凰醫療的管理能力要求相對較高。另外華瀚的醫療服務業務還將會與原有業務 產生巨大協同效應,未來將以公立醫院為核心平臺,逐漸發展私人會員,如一家縣級醫院鏈 接1萬VIP會員的方式發展私人定制,實現對會員的大健康管理,向會員銷售華瀚的保健品和 藥食同源的保健性藥品等。  

華瀚引入央企金融財團戰略投資者,助力其醫療服務業務發展
今年2月初華瀚向建銀(國際)和華融(香港)發行6.2億港幣可換股債券,全部轉股後 總股本將擴大5.59%。華瀚高管認為:民營企業和國企聯姻並且產生業務關系有百利而無一 害,建銀和華融都是擁有強大實力和深厚資源的大型央企,華瀚未來要重點發展大健康產業, 包括醫院、人神、胎盤血白蛋白等業務,都要牽涉到各級政府部門,有了建銀和華融的鼎力 相助,未來幫助多多,隨著工作一項一項的展開,他們的作用就會有明顯的體現。今年1月6 日康健國際(HK3886)大幅折價19.67%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國人壽,一方面證明康健國際得到 大型央企金融財團的認同,另一方面中國人壽擁有龐大的政府資源,可以幫助康健國際拓展 國內醫療服務業務,公告發布後股價至今已大幅上漲119%。   

華瀚醫療服務業務—TIOT托管模式下利潤來源分析和盈利預測
華瀚托管醫院與收購醫院不同,華瀚並不能獲得醫院自身經營產生的利潤,而是通過 與醫院合作通過收取管理費、供應鏈管理、共建優勢科室為重點的增值服務等業務來獲取 收入和利潤。由於托管模式不涉及土地、房產等資產收購,屬輕資產擴張模式,另外對於醫 院和政府而言,無需改變公立醫院的性質,無需進行改制,醫院員工的身份不變、待遇提高, 因此阻力和難度較小,所以華瀚未來將主要通過TIOT托管模式實現快速複制與擴張,該模式 下華瀚各項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分析:  

1.管理費: 管理費收入按醫院年營業收入的 3.5%提取,成本主要為人力和稅費成本,約為醫院年 營業收入的 1.5%,公司管理費項目的凈利潤為醫院年營業收入 2%。  

2.供應鏈管理: 藥品、器械、耗材銷售約占醫院營業收入的 50%,即是供應鏈業務對應的收入,公司預計供 應鏈業務利潤率可達 15%左右(據了解,未來隨著規模優勢顯現和部分產品可以作為該區域 獨家代理品種,利潤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因此供應鏈管理業務凈利潤為醫院營業收入 *50%*15%=醫院營業收入的 7.5%,公司和醫院按比例分成(一般情況為公司分 70%,醫院分 30%), 公司供應鏈管理項目凈利潤約為醫院年營業收入 5.2%。  

3.增值服務業務: 增值服務業務主要是華瀚為托管醫院投資購買先進設備,引進診療技術,新建優勢科室 等,這是各個醫院領導最盼望得到的,如建設綜合性高水平的體檢中心、縣級醫院的骨科科 室、市醫院的腫瘤科室和職業病防治科室、婦幼保健院的產科高端護理科室和產前篩查中心 等等,之前這些科室的很多病人都需要到市、省一級醫院治療,屬於醫保外流項目,現在增 加了相關科室,就可以在當地就診,這樣做也符合國家分級診療的政策,真正解決“看病難” 問題。此外增值服務還包括醫院食堂的營養餐、院內廣告位出租等多個方面,增值服務業務 獲得的利潤,公司和醫院按比例分成。公司預計與托管醫院合作開展增值服務業務後,第 1-4 年公司增值服務業務利潤(扣除給醫院分成部分)將達醫院年營業收入的 3%、6%、10%、 20%。

綜上,華瀚醫療服務-TIOT 托管模式下凈利潤合計:第 1-4 年預計分別為托管醫院年營 業收入的 10.2%、13.2%、17.2%、27.2%。
當前華瀚正式托管的 3 家大型醫院 2013 年總收入 10.3 億元人民幣,醫院靠自身運營每 年有 10%左右自然增長,2015 年總收入將達到約 12.46 億人民幣,華瀚現有 3 家托管醫院醫 療服務業務盈利預測:

第一個完整年度(2015 年)凈利潤約為 12.46*10.2%=1.27 億人民幣(1.59 億港幣) ;

第二個完整年度凈利潤約為 12.46*1.1*13.2%=1.81 億人民幣(2.26 億港幣) 。

註:華瀚與醫院開展幹細胞儲存業務及幹細胞抗衰老中心項目利潤暫未考慮  

當前港股醫療服務業務板塊的鳳凰醫療市值 109 億港幣,對應 2014 年動態估值 43.6 倍 PE,康健國際市值 148 億港幣,對應 2014 年動態估值 123.3 倍 PE 。如果給予華瀚醫療 服務業務 2015 年 25 倍 PE 估值水平,華瀚現有 3 家托管醫院醫療服務業務未來一年的估值 為 39.7 億港幣。2015 年還將有 10 多家大型醫院陸續進入華瀚醫療服務業務。
   

現在醫療服務行業剛剛向民營資本開放,與十年前燃氣、水務等壟斷性行業對民營資 本開放的情景極為類似,先進入的民營企業將會獲得巨大的發展機遇,向民營資本開放前期, 獲取項目能力和資金實力尤為重要,先進入的民營企業會獲得先發優勢,並積累管理經驗, 為以後全國擴張奠定重要基礎。未來民營醫院領域會像今天的燃氣行業一樣,出現市值超過 500億港幣的大型上市公司,所以香港資本市場給予醫療服務板塊上市公司較高估值水平, 鳳凰醫療、康健國際、華瀚生物等優秀上市公司都將擁有巨大發展機遇。   

二、近期湖南等省招標政策嚴厲利空多數藥企,但對華瀚是利好
華瀚以生產、銷售獨家藥品為主,獨家產品收入占比70%以上,利潤占比預計接近90%, 公司目前擁有26個獨家產品,在目前招標情況下,從已招標省份來看獨家產品越來越體現出 他的價值:價格能夠保持相對穩定,降價都是象征性的(百分之幾),同時通過改變規格加 大包裝量,能夠在招標中取得有利的條件。獨家品種毛利率很高達到70%或80%以上,銷售費 用率40%左右,如果有降價也可以通過降低渠道費用等方式彌補。

另外由於很多省份非基藥招標3-4年才進行一次,華瀚的多數獨家產品現只在少數省份 銷售,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多個省陸續開展新一輪非基藥招標,這對華瀚是明顯利好,有利 於公司獨家產品擴大銷售區域。如本次湖南省招標,華瀚有17個產品中標,相比2009年新增 11個產品,中標產品里13個為獨家產品,華瀚高管對此十分樂觀,認為湖南省市場這一輪招 標後會有比較大的增量,同時中標品種多,投放的人力和市場開發費用都會相應加大,產品 群會實現快速增量,公司銷售部門準備在湖南省大幹一場。另外去年下半年還有幾個省份招 標,公司有多個產品都已新進入這些省份,如去年底福建省招標,公司中標8個品種,增加7 個品種,其中3個為獨家品種,公司初步估計福建省市場會因此增加年銷售收入約0.6億人民 幣。  

三、華瀚的新生物制藥板塊產品即將上市,技術壁壘極高,市場空間巨大

公司 2014-2015 財年中報披露: “「人神經生長因子註射液」繼獲得中國食品藥品檢定 院進行藥品註冊檢驗通過後,於 2014 年底正式報送國家藥監局申請藥品生產文號,並進入 快速審評通道,排序在生物藥品組較前位置。

“「人胎盤血白蛋白註射劑」、「人胎盤片」、「人胎盤組織液註射劑」項目正式啟動,主 要設備已訂購。其中,「人胎盤血白蛋白註射劑」已獲貴州省藥監局頒發生產許可證。集團 繼續圍繞人胎盤和臍帶血等基礎原料展開研發工作,開始形成這些領域內的國內領先、完 整、高端的產品和技術鏈。在人胎盤蛋白質分離、純化、提取等工藝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性進展。繼續參與貴州省的「間充質幹細胞項目」研究,並同中國科學院、北京生物制品所、 遵義醫學院等單位緊密聯系合作,研發生物工程蛋白藥物及多肽產品、基因治療藥物、幹細 胞治療產品等。貴陽生物基地「人胎盤血白蛋白註射劑」等系列胎盤類產品專案爭取在 2015 年 6 月底前建成。”   

華瀚新生物制藥業務相關產品2015年下半年陸續上市銷售,主要產品包括:

1.人神經生長因子(以下簡稱人神),神經生長因子是獲得第86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藥品, 通過實驗證明:神經生長因子(NGF)可促使腦神經再生,這一發現引起醫學界極大轟動。 人神是是鼠源神經生長因子的升級版藥品,擁有更好的療效和安全性,並擁有糖尿病導致周 圍神經病變這一重大病種的全球獨家適應癥(有關人神的深度分析可在格隆匯網站-華瀚生 物制藥專欄查閱《人神經生長因子有望成為超級重磅產品》了解)。 人神現已通過三期臨床 和中檢院的質量審核,進入國家藥監局的最後行政審批流程,由於人神是 1.1 類新藥,又是 生物制劑,完全符合國家藥監局加快審批的管理規定,目前國家對創新藥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對於像人神這樣世界範圍內獨一無二的品種給予特別支持,現已經進入行政審批綠色通道, 預計 2015 年 6 月之前完成人神全部審批工作。未來人神如果能達到當前鼠神的銷量(760 萬支/年),人神的年收入將達 76 億人民幣左右,毛利率超過 90%,凈利率達 40%左右,凈利 潤將高達 30 億元人民幣左右,相當於再造 7 個華瀚。  

2. 人胎盤血白蛋白,人胎盤血白蛋白是華瀚的獨家產品,通過胎盤提取人血白蛋白可以解 決無法新建漿站的難題,公司年報披露該產品生產線(該生產線還可同時生產人胎盤組織註 射液和人胎盤片產品)將爭取於 2015 年 6 月底建成。1 個胎盤可提取 2 支白蛋白,每支白 蛋白(10g)價格 350-600 元左右,未來發改委有可能取消白蛋白最高零售價限制,由於中 國血液制品嚴重供不應求,所以白蛋白價格還有提升空間。公司是貴州省唯一具有胎盤回收 資格的企業,貴州省理論上每年 40-50 萬新生兒,如果回收 30 萬胎盤,可實現生產 60 萬只 白蛋白產品,對應約 2.1-3.6 億元收入,胎盤還可以同時提取人胎盤血白蛋白、神經生長因 子、胎盤組織註射液(或金紫肽)、胎盤片等產品,平均攤下來,華瀚的人胎盤血白蛋白原料成本極低,凈利潤率預計可達 40%以上。公司在貴州省外回收胎盤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公司胎盤血白蛋白項目資本開支原計劃投資 4 億元左右,原計劃只在貴州采集胎盤,現在要 在四川、雲南、湖南、廣西等省都要進行胎盤采集,所以該項目資本開支計劃已隨之提升至 10 億元以上,華瀚高管預計人胎盤血白蛋白產品有望成為銷售額超20 億元人民幣重磅產品。   

3. 人胎盤組織註射液,主要用於抗衰老領域治療,其療效會優於羊胎盤素註射液。與玻尿 酸自外而內除皺、抗衰老不同,人胎盤組織註射液是自內而外對人體進行綜合調理達到抗衰 老功效,可通過毛細血管迅速抵達人的皮下組織,刺激皮膚細胞分裂,對於皮膚粗糙、暗晦、 色斑、皺紋等都有很大改善,使皮膚變得光滑、潤澤並富有彈性,不過這種變化首先是基於 人體機能的全面提高,使得細胞更新的速度加快,內分泌得到平衡、自身免疫力提高,新陳 代謝旺盛,所改變的不僅是使人的外表容顏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生理上更加年輕化,使機 能衰退的器官恢複旺盛的精力。人胎盤組織註射利潤率極高,一個胎盤可生產 300 支胎盤組 織註射液,人胎盤組織註射液出廠價 40 元/支左右,相當於每個胎盤對應的人胎盤組織註射 液銷售額為 1.2 萬元左右,每個胎盤回收成本 300 元左右,華瀚高管預計人胎盤組織註射液 產品未來的盈利能力不會遜於人神經生長因子。  

4. 人胎盤片,主要用於治療不孕不育,人胎盤片目前全國有三家企業生產,華瀚的人胎盤 片是國家單獨定價產品,預計上市後會有較強競爭優質。  

華瀚的胎盤制品已形成這些領域內的國內領先、完整、高端的產品群和技術鏈,胎盤利 用效率極高。在中國自古有以人胎盤作為藥用原料的傳統,並且人胎盤片、紫河車等以人胎 盤為原料的藥品已上市銷售多年,人胎盤回收、檢測有相應的法規和流程,所以人胎盤回收 不存在政策障礙和倫理問題。另外胎盤不能買賣,只能交換和贈予,所以多數產婦都不會自 留胎盤,由醫院處置胎盤還有費用,所以華瀚回收胎盤相對容易,華瀚現在通過用婦科藥品 和奶粉交換回收胎盤,每個胎盤回收成本 300 元左右,未來形成規模後還可以用免費存儲幹 細胞資源作為與產婦交換胎盤的條件,這將與公司建立全國最大的幹細胞存儲公庫計劃產生 巨大協同效應。  

四、華瀚當前估值水平較低,醫療服務和新生物制藥兩大極具潛力的業務板塊將帶動公司
業績加速增長 華瀚 2013-2014 財年扣非凈利潤 4.87 億港幣(同比+35.5%), 2014 自然年度扣非凈利 潤為 5.39 億,創出歷史新高,華瀚當前市值 83.55 億港幣,對應 2014 自然年度扣非凈利潤 為 15.5 倍 PE、1.5 倍 PB,明顯低於港股醫藥行業平均估值水平。當前市值對應 2013-2014 財年股息率 1.74%,對應 2012-2013 財年股息率 2.38%,在港股醫藥行業屬較高的股息率。  

華瀚以生產銷售獨家品種為主,受益於新一輪各省招標,同時還有多個超級重磅生物制 藥產品在 2015 年下半年陸續上市,新生物制藥板塊將帶動華瀚的制藥業務業績加速增長。 2015 年自然年度華瀚的制藥業務預計將實現 30%左右增長達到 6.94 億港幣,華瀚 3 家托管 醫院醫療服務業務將貢獻凈利潤 1.59 億港幣,2015 年還有 10 多家大型醫院將陸續進入華 瀚醫療服務業務,2015 年華瀚整體業務凈利潤預計為 8.53 億港幣,給予華瀚未來一年 25 倍 PE 估值水平,對應 213.3 億港幣市值,對應股價 4.34 元港幣,潛在升幅 155%,如果考 慮可轉債全部轉股後總股本擴大 5.59%至 51.86 億股,未來一年合理估值的股價為 4.11 元, 潛在升幅 142%。  

附:華瀚2013-2014財年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列表  

華瀚2013-2014財年主要產品高開口徑銷售額和增速:   

華瀚的成長路徑與複星醫藥非常相似,都是通過持續並購、整合實現快速成長。華瀚的 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結構較好,不是一股獨大的家族民營企業,沒有公司高管的親屬在公司 任職,華瀚擁有科學的決策體系、優秀高效的管理能力和極強的執行力。過去幾年華瀚對外 收購德昌祥藥業、桂林華諾威基因公司、美即面膜等公司均取得巨大成功,證明了華瀚高管 的管理水平,華瀚原來業務均屬充分競爭領域,即將要重點發展的醫療服務和新生物制藥業 務均擁有很高的壁壘,甚至是壟斷性經營,所以對華瀚長期發展潛力應有信心。

華瀚已托管 投資四家大型醫院,躋身中國最大民營醫院集團行列.pdf

499.97 KB, 下載次數: 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888

楊忠信不怕大型超市夾攻 把楓康做出口碑 他最會賣農藥 更會種有機的嫩菜

2015-04-13  TWM
 
 

 

興農集團四十年老將、總經理楊忠信,正是把興農從最毒農藥事業轉型最健康安心超市形象的關鍵人物,轉型有機認證的獨特農產品,就是他領軍殺出重圍的致勝武器。

撰文‧林麗娟

在大肚山坡邊、台中高爾夫球場內一隅,有一塊四分地的隱密菜園,綠油油的Baby leaf(貝比嫩葉)揚眉又吐氣,這是興農集團轉投資新事業玉美研的發源地,實際負責人、興農流通事業群總經理楊忠信巡視時,忍不住蹲下來現摘現吃:「玉美研專門供應自種的無毒、有機蔬果給楓康超市,連賠三年,賠了一.五億元,總算熬出頭來!﹂在台中市大墩十七街與周邊東興路、精誠路短短不到一千公尺的方圓區域之內,矗立著三家全聯福利中心、一家台灣楓康超市。這種三打一的局面,是許多超市的噩夢,而楓康依然是社區居民愛逛的去處,楊忠信說,「一開始業績稍微受影響,但不到三個月,很快回到原來水準。」就開店數來說,在大台中總數逼近八十五家的全聯門市,對上共四十三家的楓康,數量是兩倍,其中,部分搶市地段如大墩店、大里店,還形成三夾一的現象,但楊忠信分析,會去全聯店面的人只會去它三家之中的一家,不可能三家都去,「那麼還是一對一嘛!楓康有的獨特產品,全聯追趕不上,它搶不走我的生意。」

致勝武器:契作開發產品

「有來自農民、農場獨家供應的獨特產品。」就是楓康的致勝武器。楓康自行與農民契作開發的產品占超市業績高達六成,這是負責楓康營運數十年,滿口超市經的楊忠信操盤下的成果,讓楓康在全聯、頂好等大型超市夾擊下依舊屹立不搖,今年甚至開始反攻北台灣的竹北、竹東地區。

從數字來看,楓康超市營業額占興農一年一百五十億元的三分之一左右,表現十分穩健,且因為獨家生鮮直接向農民採購,「經營毛利還略高於同業。」楊忠信說。

在楊忠信腦中,有一張全台灣農友、農作的獨家地圖,他說,跑農藥業務多年下來,哪個地方、哪位農友什麼種得好,「我都一清二楚。」從興農進軍超市以來,他為了採購好的生鮮農作,跑遍全台農地,與農友博感情,不論尋找不施打生長激素、退酸劑的鳳梨,或是到雪山山間的偏遠部落,循循善誘當地原住民種植零農藥殘留的歐式生菜,超市裡的生鮮蔬果、肉品都是楊忠信帶著採購部門全島跑透透的心血。

跨足農作種植 甜度破表有一次,楊忠信吃到金大畜牧場的履歷蛋,十分驚豔,他立刻去拜訪蛋農黃媽媽,發現她的畜牧場完全不用抗生素,每天晚上睡前,黃媽媽一定去跟蛋雞噓寒問暖,對蛋雞呵護備至。楊忠信連續拜訪五年,都被拒絕,直到有一年的過年前,楊忠信又提著一盒青森蜜蘋果禮盒去拜訪,聊天之下才發現第二代黃啟誠是他同學,勤懇拜訪加上有同窗之誼,終於為楓康爭取到一天二十盒雞蛋;迄今多年來雙方合作愉快,供應量已放大到當年的十倍。

興農不僅有獨家的生鮮進貨,四年多前,開始投資設立玉美生物科技研究公司,跨足農作種植,楊忠信向董事長楊文彬大力爭取引進日本生機品種與技術,諸如多酚、抗氧化活性高於一般同類葉菜十倍的Baby leaf嫩葉、甜度高達十八度的雙色玉米等,在在顯示玉美進軍農金產業的決心。

單單是從日本北海道SAKATA公司引進的雙色水果玉米種子,連賠五年,一株一穗地栽種、直透核心消毒處理,如今一咬下去爆汁、清脆,除了自家通路,也賣進台北頂級超市city'super、外銷日本,連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明都樂於站台,在大啃時稱讚「太甜了!」楊忠信說,高志明自家與義美工廠員工吃的蔬菜,也來自玉美研。

率先採用的台中空廚總經理葉信宏也說,以往Baby leaf都是進口而來,價格貴,市面上也買不到,玉美研栽種的口感鮮美,又是在地現採供應,不經長途運輸,不必添加保鮮劑,華信等航班的乘客反應都很好。

台灣目前引進Baby leaf的作法多採水耕或是LED燈陪育,但楊忠信堅持採取土耕法,理由在於水耕有水質殺菌問題、燈照又口感不佳,他回顧起種植小松菜、芝麻葉、芥菜的第一年吃足苦頭,雜草長得比葉菜快得多,全靠人力除淨;採收Baby leaf時必留五公分嫩葉,待翻土時催化作肥料,把小小幾分實驗田慢慢整成了好田,去年三月並已通過中興大學有機轉型期的認證。

青松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呂政諺指出,玉美研的Baby leaf產量一開始還不太穩定,如今「已經能做到無毒且對外量產。」青松甚至協助鋪貨,打進有需求的超市通路,玉美研也就賺進現金流了,百噸的產量,去化不成問題。

楊忠信看好Baby leaf的市場,接下來還要增次增量、擴建栽種專區。這樣的農金大計需要建立栽種部隊,他一面利用興農在全台的農藥供應中心,就近挖掘堅持有機栽種的農民,逐步建立合作關係,另一方面,也進行內部栽培。

拔擢年輕幹部 拚農金大夢他提拔年輕的幹部,即使不是本科畢業,只要肯實作、有潛力,他不吝特別拔擢,現任場長許翔南,因細膩專注,播種到收成過成的每個細節,不僅勤做筆記,還輸入電腦化管理,日本顧問考問也問不倒,楊忠信特地派他到日本深造,工作一年就升場長,獲表揚為興農集團年度優秀員工。楊忠信期望「有四十個這樣的年輕人,可以把栽種技術與外部四十個農場結合。」這是他一千六百個農場的農金大夢。

身為興農進軍農金事業的操盤手,六十三歲的楊忠信是四十年資歷的老將。當初剛進興農時,他只認識四種農藥,興農則有兩、三百項產品,為了快速上手,他在半年之內自修全都搞懂,每天從實務上熟悉農藥、肥料與耕種時機的關係,很快晉升合成廠廠長,不久又接手楊文彬所創立的超市,深獲楊文彬所信任。有一次楊忠信想盡快買下一台機器,緊急打給當時擔任協理的楊文彬,楊文彬明快授權機器採購之餘,要求楊忠信事後要提出機器使用效率報告,沒想到楊忠信幾個月後,果真交出報告。沒多久,楊文彬就打電話要楊忠信「來我部門上班」。

這之後,楊忠信從只懂生產的工廠單位,進入推廣銷售單位,開始廣泛接觸各地農民。楓康如今能夠在強敵全聯社夾擊下穩定成長,關鍵在於所建立的獨家蔬果供應體系,這背後正是因楊忠信數十年在農藥業務體系打下的基礎。

興農轉進農金產業,楊忠信在楊文彬的信任與支持下咬牙前進,即使嫩葉蔬菜、雙色水果玉米連虧三、四年,楊文彬甚至比楊忠信更篤定「方向正確」,授權楊忠信去年起連著向台糖簽下租約,擴大耕種土地達六甲之多,腳步十分積極,楊忠信領銜的農金大業儼然開始。

猶記得楓康推出榮獲多國專利、採食用級洗潔劑配方的「蔬果清」,在新品發表會上,記者們半信半疑地問:「蔬果清」若遺留在蔬果表皮上,吃進肚真的沒問題嗎?楊忠信二話不說,「阿莎力」地當場就把好幾小杯「蔬果清」吞下去,一舉樹立「蔬果清」的品牌形象。

或許,正是這種精神,讓楊忠信意氣風發,不覺耳順,依然鬥志十足地打這場他心目中的農金聖戰。

楊忠信(中)

出生:1951年

現職:興農流通事業群總經理經歷:中華職棒興農牛隊總經理、領隊;台灣楓康超市總經理學歷: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家庭:已婚,育有二男

台灣楓康超市

成立時間:前身興農生鮮1988年成立,

2008年10月改名

董事長:楊文彬 資本額:3億元

據點:目前共43家店

2104年營收:2014年營收約41億元,YoY為 3.9%,EPS約1.6元,2015年將持續展店,

挑戰年營收46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701

山東大型煤企:現在還不是最困難時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20856.html

山東大型煤企:現在還不是最困難時候

一財網 李攻 2015-05-21 15:37:00

今年以來,煤炭市場加速下滑。煤炭環渤海指數已跌至450元/噸,比歷史最高點降幅近50%。

日前,山東一家大型煤炭企業高管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稱,對煤炭企業來講,現在還不是最困難時期,以後的挑戰會更大,而山東煤企面臨的考驗尤其嚴峻。

他分析道,一是,我國經濟進入“兩年觸底期”,今年面臨的形勢比2014年更加嚴峻。一季度,全國GDP增幅降至7%,制造業采購指數創出28個月新低。冶金、焦化、鋼鐵、建材等煤炭下遊行業普遍開工不足,煤炭剛性需求直線下滑。近期,國家下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2分錢/千瓦時,將對電煤供應產生傳導作用。

二是,煤炭行業陷入整體虧損。國內煤炭市場經過3年多的持續下行,給煤炭企業帶來巨大沖擊。特別是今年以來,煤炭市場加速下滑。煤炭環渤海指數已跌至450元/噸,比歷史最高點降幅近50%。煤炭行業呈現價格大跌、銷售急降、庫存驟升、利潤銳減的困難局面,除神華等大型煤炭企業外,全國90%以上的煤炭企業陷入虧損,減發、欠發工資的企業不斷增多。

其實,神華的日子也不好過。根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神華寧夏煤業集團管理層從5月份起集體降薪以度難關,降薪幅度達到4成。

三是,政策約束壓力持續加大。近年來霧霾現象的出現,將煤炭行業推到了風口浪尖。新《環保法》亮出了“向汙染宣戰”的利劍,環保執法力度空前加大。同時,國家治理煤炭行業違法違規建設生產,一些項目面臨手續辦理和緩批風險。銀監會和部分金融機構對煤炭企業的信貸管理逐漸向“審慎支持”和“壓縮貸款”轉變,融資難度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

四是,區域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對山東煤炭企業很不利。隨著晉豫魯、蒙華等西煤東運、北煤南運鐵路建成通車,集團公司具有傳統優勢的華東市場,成為外煤入華、西煤東進的最大集散地,將持續受到海外和西部優質低價煤炭的沖擊。

這家煤企國內外煤炭產量已經接近億噸。這意味著煤炭價格每下降一元錢,企業就會損失一億元。而今年的煤炭價格可能還會每噸下降100元,這同樣意味著該企業會減少100億元的“利潤”,要想化解這一巨大“損失”,難度很大。

編輯:劉展超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647

哈學者:哈薩克斯坦貨幣貶值不會傷及在哈大型中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5404.html

哈學者:哈薩克斯坦貨幣貶值不會傷及在哈大型中企

一財網 潘寅茹 2015-08-22 14:44:00

至於在哈當地開工建設的中企,安列巴耶夫認為,此次貨幣貶值不會影響哈薩克斯坦“光明大道”計劃涉及的中企項目,因為雙方合作意願強烈。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一眾新興市場貨幣紮堆貶值讓人大跌眼鏡,尤其是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Karim Massimov)在20日上午召開的政府會議上表示,從當天起,哈薩克斯坦將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堅戈匯率窄幅波動的政策將取消。消息一出,哈薩克斯坦貨幣堅戈(Tenge)20日大幅貶值約30%,當地各商業銀行以及外匯兌換點美元兌堅戈匯率從19日的1:198 變成在1:255~259的區間徘徊。

21日,美元兌堅戈的匯率穩定在1:252。

針對此次看似突然的貨幣貶值,《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了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基金會下屬的世界經濟與政治所主任艾達爾·安列巴耶夫(Aidar Amrebayev)。

對於此輪貨幣貶值,安列巴耶夫認為,其實俄羅斯盧布今年初的不斷走低對哈薩克斯坦經濟的影響更深。再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哈薩克斯坦堅戈自動選擇貶值並不意外。

至於在哈當地開工建設的中企,安列巴耶夫認為,此次貨幣貶值不會影響哈薩克斯坦“光明大道”計劃涉及的中企項目,因為雙方合作意願強烈。

貶值並不意外

安列巴耶夫告訴本報記者,其實,堅戈貶值的呼聲在哈薩克斯坦存在了一段時間。自上一次貶值,也就是2014年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已投入了2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穩定堅戈。“但自今年年初,俄羅斯盧布開始貶值後,哈薩克斯坦國內對於堅戈貶值的呼聲再度高企。”安列巴耶夫說道,“許多哈薩克斯坦的專家都預計到了現在的情況,所以對我們而言,並不意外。”

2014年2月,哈薩克斯坦政府宣布堅戈貶值20%,堅戈兌美元匯率從155:1跌至185:1。此後,哈薩克斯坦實行堅戈匯率浮動政策,即允許外幣兌換堅戈的匯率在窄幅範圍內波動。

不過,安列巴耶夫強調,哈薩克斯坦此次的貨幣貶值“與政治因素無關”。在他看來,政府采取自由浮動匯率的貨幣戰略能更進一步地反映出哈薩克斯坦貨幣的真正價值。當然,安列巴耶夫也承認,不斷走低的國際油價和大宗商品價格也是哈薩克斯坦此輪貨幣貶值的外部因素之一,畢竟石油和自然資源的估值是哈薩克斯坦國家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於貨幣貶值對哈薩克斯坦民眾生活的影響,安列巴耶夫認為在所難免,因為哈薩克斯坦極度依賴進口產品。“我了解到的是,許多哈薩克斯坦民眾並不樂觀。他們都認為,之後的生活質量將降低,而且失業率會上升。”安列巴耶夫說道。哈薩克斯坦國家經濟部統計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哈薩克斯坦2014年失業率為5%。

當然,有人損失也有人受益。安列巴耶夫認為,此次貨幣貶值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大型的礦產資源企業。“它們樂見貨幣的貶值,因為只有這樣這些企業在國際證券交易市場上的股價才會有所上升。”

不會傷及大型中企

近年來,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經貿往來日益密切,且多點開花。今年3月,馬西莫夫率團對中國進行訪問期間,中哈雙方在水力發電、原油精煉、汽車生產、冶金和土木工程等領域共簽署了33項協議,總價值236億美元。

去年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哈薩克斯坦。中哈雙方當時簽署了30多份文件,涉及能源、交通、金融等多個領域,總金額超百億美元。而在此之前,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經貿往來多限於油氣資源領域。

那麽,此次哈薩克斯坦貨幣貶值對這些在哈中企,甚至是已經開建的項目產生何種影響?

安列巴耶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哈薩克斯坦采取浮動匯率不會傷及在哈當地的大型中企,相反會展現哈薩克斯坦真正的經濟實力,有助於未來進軍哈薩克斯坦市場的企業做出更實際的預計和計劃。

安列巴耶夫說道,“馬西莫夫總理已經強調,此次貨幣貶值不會影響‘光明大道’計劃所涉及的中資在哈交通、基建領域的項目布局。中哈雙方對這些項目建設有強烈意願。”哈薩克斯坦政府已在多個場合強調,“光明大道”計劃將與中國提倡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對接。哈薩克斯坦的“光明大道”計劃由納紮爾巴耶夫於2014年11月宣布,旨在通過一系列投資促進哈薩克斯坦經濟結構轉型,實現經濟增長。

俄羅斯影響更深

鑒於近期多個新興市場貨幣出現貶值的情況,有評論稱,哈薩克斯坦已陷入“貨幣戰”。對此,安列巴耶夫認為,隨著哈薩克斯坦7月底加入世貿組織(WTO),哈薩克斯坦已徹底融入全球市場。“鄰國的貨幣貶值對我們的經濟還是有不少影響的。”安列巴耶夫說道。

其中,安列巴耶夫最擔心的還是俄羅斯經濟遭西方制裁所溢出的負面效應。自去年下半年起,隨著西方輪番對俄就烏克蘭危機施加制裁報複,以及國際石油價格走低,俄羅斯盧布匯率一路下滑。今年8月中旬,盧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65.04:1,創2月來新低。

除了俄羅斯經濟的不景氣,安列巴耶夫還認為,今年年初成立的、由俄、白、哈三國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EEU)目前也尚未完全融合,因此,他對於哈薩克斯坦經濟的前景並不樂觀。在他看來,哈薩克斯坦經濟正走在嚴峻的機制與結構性改革的路上。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593

“黃金版”余額寶如何搶走大型金企的生意?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6/151825.shtml

 會生息的黃金

“黃金錢包”是一款讓消費者在互聯網上買黃金、存黃金的移動應用,消費者開戶以後,除了可以在APP上買到上海黃金交易所基準價的便宜黃金,還可以把家中的金條、金塊、金戒指、金手鐲交給金店,金店會依照來客所存入的黃金重量計算,將黃金克數登記在“黃金錢包”里,之後每天坐收利息,年化利率最高達6.8%。

這對目前的黃金消費市場是很大的沖擊。通常消費者到金店、銀樓購買黃金,只能依照金店的牌告價購買,還要再加付一筆約20-30元的加工費;熟悉黃金零售買賣的人都知道,金店的牌告價往往高出上海黃金交易所一大截,例如港資珠寶商周生生在9月2日的內地金條、飾品黃金報價分別是289、298元人民幣,比當天上海金交所的234.7元高出23%到27%。但是黃金錢包提供低於傳統渠道約40-50元每克的平價黃金。

除了可以在“黃金錢包”上買到上海金交所牌告價的黃金之外,“儲存黃金”也是一項大的改變。目前雖然部分金店、銀樓也提供黃金回購服務,但消費者如果要變賣黃金,往往要折價賣掉,一買一賣就是一筆虧本生意。“黃金錢包”要徹底打通黃金回購的這個通路堵塞點。

 改變黃金交易產業鏈格局?

 目前中國黃金流通產業的市場格局很清晰,整個產業約有七成的中大批發零售商是福建人,莆田人尤其居多,他們通常是加工業者,有能力從大型銀行借到黃金,而中小型銀樓只能向這些大中型企業間接拿貨。

由於大企業從銀行借出黃金的利息與對沖風險費用總計約6%,再放給中小金店和用金企業的利率約在15%-20%之間,因此中小銀樓一拿到黃金就要付出相當高額的利息,這筆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就發生了前述的銀樓金價過高、加工費用浮報的情形。

楊㟀罡畢業於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後在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任職,2012年看到黃金產業的商機,便辭職前往深圳的黃金大型加企業工作,負責對接中小金店。之後,楊㟀罡了解到終端消費者承擔高金價的“秘密”,決定創業,但黃金現貨的主流來源是商業銀行,從哪里找到其他黃金實物來取代呢?

楊發現,所有消費者買完黃金之後都是放在家里,那為什麽不能調動起這些閑置的黃金,讓民間黃金成為大型企業之外的供貨源,租借給中小銀樓呢?於是楊㟀罡找了4個朋友,湊齊500萬人民幣天使投資,開始打造一款“黃金版”的余額寶。目前“黃金錢包”將消費者在平臺上新買進的黃金,與從金店收集而來的舊有黃金集合,以遠低於市場價格的利息,租借給中小金店。

盡管存金者不能拿到和當初存進“黃金錢包”一模一樣的金飾,只能換回等重量的金飾,為了增加消費者的存金動力,楊㟀罡說,未來將開發租借珠寶的業務,消費者只要在“黃金錢包”上存夠一定重量的黃金,除了可以換回全新的金飾,還可以向合作的銀樓租借與“黃金錢包”里所存黃金等值的鉆石、珍珠、玉佩等首飾,只要付一筆清潔費,就能不斷更換配戴的首飾。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894

中企海外並購浪潮下 歐洲大型PE璞米資本內地“落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7769.html

4月25日,全球知名咨詢機構普華永道(PWC)發布《2015年和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市場回顧與前瞻》(下稱“報告”)表示,2015年全年大陸企業海外並購交易數量為346宗,較上一年增長41%,交易金額達到551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而在2016年一季度,中企海外並購繼續高歌猛進,交易數量為115宗,交易金額達到826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再創新高。

報告同時顯示,歐洲和美國等成熟市場仍然是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的最重要目的地,同時中國企業也越來越關註亞洲機會。在中企海外並購熱情只增不減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歐洲大型PE機構也將目光聚焦在中國身上。

日前,歐洲最大的PE之一、璞米資本(Permira)聯席執行合夥人、投資委員會主席Kurt Björklund,大中華區負責人曹宸綱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專訪。

據記者了解,璞米資本成立於1985年,總部設在倫敦,在全球共有14個辦公室,上海辦公室於日前成立。截至目前,公司已募集的基金總額超過250億歐元。過去30年,基金的年化凈內部收益率(Net IRR)為23%。2011年以來,璞米資本通過出售重要資產的方式,進行了120億歐元的分紅。

“我們進入中國,一方面是幫助西方資本在中國尋找機會,另一方面則是協助亞洲和中國企業實現全球化,如跨境並購和整合海外業務。最近中企海外並購十分火爆,我們協助中企對外投資的總額已經超出了協助西方資本進入中國的投資。”曹宸綱表示。

據曹宸綱介紹,璞米資本專註於消費、金融服務、工業、科技和醫療5大領域的投資,目前已投資的公司數量超過200家,知名案例包括德國奢侈品牌胡戈·波士(Hugo Boss),意大利奢侈品牌華倫天奴(Valentino),英國高街品牌馬丁靴(Dr.Martens), 在線教育公司文藝複興教育(Renaissance Learning)等。

“我們的投資方式是控股型投資,專註企業成長性。投資以行業主題為主導,尋找結構性的主題,尋找行業的龍頭企業。”Kurt Björklund表示,中國市場日漸成熟,對於歐洲PE機構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加。

具體到公司選擇標準方面,曹宸綱表示,璞米資本作為長期投資者,對於商業模式和成長性都面臨不確定性的公司參與較少,甚少參與A輪B輪、甚至C輪的投資。

“我們更傾向於投資偏中後期,盈利能力穩定,規模較大,商業模式成熟的公司。通常來講,我們在一個項目會投入至少1-1.5億美金,資金規模偏大,所以一旦找到目標公司,我們就會建立較為長期的關系,投了之後希望幫助公司增值,”曹宸綱同時表示,投資時也會具體考慮當地的市場容量和法規環境,“比如有些高科技企業,外資的比例是有限制的,這些法律法規都是我們要遵守的”。

而Kurt Björklund則表示,在堅持成長型投資的基礎上,璞米資本更加偏好具有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創新,同時具備細分領域市場的公司。“在投資科技類企業的時候,我們很喜歡數據應用密集(data-intensive)的公司,比如美國的ancestor.com,就是目前最大的線上家庭背景調查公司,他們花了幾十年來打造數據庫、品牌,市場份額還在不斷擴張,這對我們來說就很具有吸引力。”Kurt Björklund稱。

在項目退出方式上,曹宸綱告訴記者,璞米資本的退出方式以收購並購為主,IPO退出較少。但就行業整體而言,去年上市渠道堵塞對於部分VC和規模較小的成長型基金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在前期創業比較火熱的時候,創投圈確實存在很不理性和盲目投資的現象。中國私募行業的發展空間很大,也需不斷規範化和專業化。作為歐洲老牌的私募基金,璞米資本一直以來註重長線投資、著重投資行業中具有發展潛力的公司、並協助他們將業務發展到另一個高度。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我們也將與全球的投資戰略一致、耐心地選擇投資目標、為投資企業及我們的投資者帶來價值。”曹宸綱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54

中國基金業協會:計劃培育百家大型私募基金的FOF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948.html

中國基金業協會秘書長賈紅波表示,經過幾年的發展,量化投資策略逐漸的成熟。未來量化對沖投資,在我國空間巨大,會大有作為。

5月25日舉辦的量化對沖論壇上,賈紅波說,中國基金業協會最近在致力於推動中國的私募FOF的發展,“我們的想法在兩萬多家機構當中培育出一百家左右比較大型的私募基金的FOF。“

此舉的目的,是讓專業的投資機構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聚焦在投資上,若幹個FOF機構為其尋找資金,然後利用FOF機構的專業判斷挑選私募基金管理人。

而在FOF的培育和推出中,賈紅波說,量化基金、對沖基金又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FOF的本質是平緩風險集合收益,量化和對沖有它的優勢。特別是當前的市場形勢下,量化對沖的優勢就更加的凸顯。

與全球發展水平相比,我國量化投資仍處於起步階段。賈紅波說,我國的量化對沖還需要一個穩健的發展。而且從國際的情況來看,行業集中度是非常高的,因此,賈紅波表示,鼓勵一些優秀的量化投資機構加大對行業的並購重組。

今年3月7日,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在上海自貿區的陸家嘴片區,註冊了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約合766萬美元)。

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過誌英表示,借助自由貿易試驗區優勢,陸家嘴區域內私募證券基金為代表的新興金融機構加速集聚,成為了國際知名的資產管理機構在華發展業務重要的集聚地。“我們也希望未來這些機構不僅在陸家嘴落戶,能有更多的跨境資產管理創新業務也在這里進行。”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陸家嘴區域內新興金融機構共有4000余家,其中私募證券基金563家,私募股權基金885家。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證券基金專委會15個成員中,約半數在陸家嘴區域運營,上海地區13家百億級私募基金公司中,有11家在陸家嘴區域運營。

僅從去年8月至今年3月,僅僅半年多的時間內,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歐洲最大的獨立資產管理公司安本和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等相繼在陸家嘴設立外商獨資投資管理類公司。

過誌英表示,陸家嘴還將通過資源整合,打造新金融服務鏈,為新興金融機構提供各類的綜合服務,努力營造國內最完善的新興金融的生態環境。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舉措,就是推進陸家嘴金融城的管理體制創新試點,引入“業界共治”的理念,讓金融機構共同參與陸家嘴金融城的建設。

比如,陸家嘴新興金融產業園,對於入駐企業的選擇,就是通過專家評審的方式,由來自金融機構、專業服務機構、行業組織等業界代表、專家學者對企業進行評估和考核。

過誌英表示,未來還將結合政府職能的轉變,將財政扶持的認定,商業模式評比、獎勵,產業標準制定,人才培訓培養等,逐步委托給第三方組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07

大型地產股也可以是價值股: 會德豐

雖然筆者的價值組合主要以小型資產折讓收息股為主, 但早排一些大型地產股的股價跌至相對每股資產淨值有頗大折讓, 因此筆者的價值組合也加入一些大型地產股, 包括九龍倉集團, 會德豐, 恒隆集團, 恒隆地產, 新世界發展, 希慎興業, 合和實業, 嘉里建設.

到目前為止, 股價表現最好的是會德豐, 今年至今股價升值加上股息的回報率有17.08%, 跑贏同期盈富基金的負2.66%.

以比重計算, 會德豐是筆者的價值組合第14大持股, 為筆者貢獻不錯的回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6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