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匯局:10月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順差290億美元

外匯局28日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10月,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收入13074億元,支出11120億元,順差1955億元。其中,貨物貿易收入11568億元,支出8206億元,順差3362億元;服務貿易收入1506億元,支出2913億元,逆差1407億元。

2016年10月,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收入1939億美元,支出1649億美元,順差290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收入1715億美元,支出1217億美元,順差499億美元;服務貿易收入223億美元,支出432億美元,逆差209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217

外匯局:打擊虛假對外直投 將進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

據外匯局官方微博11月29日消息,外匯局表示,一直支持有能力和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直接投資業務。對外直接投資應當具有真實合法的交易基礎,並按規定辦理登記。外匯局將配合境外投資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打擊虛假對外投資行為,促進對外直接投資健康有序發展。

今日較早前,有外媒報道不願透露姓名人士稱,中國外匯管理局已經對對外直接投資項下尚可流出額度5000萬美元及以上的對外投資項目,進行管控。此類項目需要在有關部門完成真實性和合規性審核之後,再予以辦理。該知情人士稱,外管局還要求銀行在辦理資本項下業務時,針對單筆購匯、付 匯、本外幣支出等值500萬美元的交易,需要事先向外匯局進行大額報告,同樣需要有關部門完成真實性和合規性審核並同意之後,再予以辦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96

廣東外匯局減少行政審批近8成 銀行審核單證僅用幾分鐘

近年來,外匯管理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以簡政放權為主線,逐漸減少行政幹預,更多地讓市場在外匯資源配置中發揮作用。

《第一財經日報》近日從外匯局廣東省分局了解到,緊跟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步伐,目前外匯局廣東省分局行政審批事項取消了66項,減少近8成;法規文件減少700余件,消減幅度超過6成。企業絕大多數貿易收支業務及大部分資本項下業務均可直接在銀行辦理。

此外,在前期簡政放權的基礎上,今年該分局在簡化企業貿易外匯收支流程、簡化個人貿易單證審核和優化外匯管理服務以大大縮減企業辦事時間和成本上,推出了不少新政策,為一些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收匯和結匯帶來了不少便利。

8000家企業:簡化貨物貿易收付匯手續

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在廣州市南沙區投資建成LED產業基地,主營業務是研發和生產大功率LED芯片、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級光源、無金線封裝的晶片白光大功率LED光源,目前年度主營業務收入超過3億元,年出口額超過2000萬美元。

以往,該企業在銀行辦理收匯要開立待核查賬戶和外幣賬戶,對於在多家銀行辦理收匯的該企業而言,需要開立的賬戶較多,且辦理收匯需要安排專門的財務人員攜帶單證前往銀行辦理,對於日常的賬戶管理、每年審計詢證等也帶來更多工作量。

而現在,該企業收匯只需開立一個賬戶,且憑電子單證即可辦理收匯,短短幾分鐘就可以辦好。

該企業享受到的這一便利的背景是,為了促進廣東外匯穩定增長,改善廣東進出口增長乏力的現狀,今年外匯局廣東省分局簡化了貿易外匯收支流程:一方面,貿易外匯收支分類為A類的企業,其外匯收入可不進入出口收入待核查賬戶,直接進入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或結匯,節約了企業收匯時間。

經該局初步統計,僅2016年三季度廣東轄內就有8000多家企業享受了該便利政策。另一方面,A類企業在銀行辦理貨物貿易外匯收支時,在真實、合規的前提下,可僅憑電子單證辦理收付匯業務,無需攜帶大量紙質業務憑證,交易成本進一步降低。

個體工商戶:簡化個人貿易單證審核

除了簡化企業貿易外匯收支流程,針對個體工商戶,外匯局廣東省分局通過簡化個人貿易簡化單證審核,讓這個群體節省了不少辦事時間。

廖標雲是東莞市常平鎮從事毛織品出口貿易的個體工商戶,從事毛織品行業已超20年,商品主要出口香港,每年貿易結算金額等值100萬美金左右,以往都是通過代理公司進行出口和收匯。但近期不斷有貨主因貨代公司倒閉而收不到貨款的情況,也讓廖標雲心存擔憂。

像廖標雲這樣的個體工商戶,在廣東數量眾多。外匯局廣東省分局對本報說,廣東省一直以來都有著數量眾多的個體工商戶從事對外貿易,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市場采購和跨境電商等新興貿易業態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個體工商戶參與跨境貨物貿易。原來,個體工商戶結匯需憑報關單辦理,而對於通過代理企業辦理報關手續的個體工商戶,往往無法取得報關單證明貨物出口的真實性。而今年外匯局廣東省分局推進簡化個人貿易單證審核工作,已在銀行開立外匯結算賬戶的個體工商戶可憑合同及物流公司出具的運輸單據等商業單證辦理貨物貿易結匯,無需提供代理企業出口貨物報關單等憑證,便利了個體商戶的貨物貿易收結匯,免除了個體工商戶參與對外貿易收結貨款的擔憂。

廖標雲近日就從中國銀行東莞分行的客戶經理處了解到這項新政策,遂向該行提出業務需求。2016年10月14日,該行到廖標雲的廠房實地調研了客戶進出口貿易背景真實性,了解經營生產情況,並通過紅盾網校驗營業執照有效性,核查了收付款雙方反洗錢名單以及通過聯網核查了收款人身份有效性。在做完盡職調查後,中國銀行東莞分行在10月17日為其開立了個人外匯結算賬戶。10月26日,廖標雲就收到了貿易對手從香港匯入的貨款26萬港幣,前往網點遞交了該筆貨款的合同及運輸單據,並於27日成功辦理結匯,從收到外幣貨款到辦理結匯僅用了2天。

優化外匯管理服務:從數小時到數分鐘

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外匯局廣東分局也在不斷優化外匯管理服務。比如,從2015年年底起,試點推行貨物貿易項下外匯業務便利化服務措施,允許南沙的銀行機構代理企業到外匯局廣東分局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及其變更、企業外匯賬戶基本信息的備案、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管理員密碼領取等業務申請,大大節省了企業的辦事時間和成本。

以位於南沙自貿區的企業為例,以往辦理名錄登記,需要前往70公里外的外匯局廣東省分局辦理,最少需要往返兩趟。現在企業可以通過附近的銀行網點遞交材料,由銀行進行初審並遞交給外匯局廣東省分局,最快2個工作日即可完成。據了解,目前該措施已推廣至廣州市花都區、黃埔區、番禺區等路途較遠地區。

據外匯局廣東省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還開發了“廣東對外貿易單證公示平臺”,為銀行提供單證查詢、校驗和信息共享等功能,銀行審核單證時間由數小時縮短為數分鐘,大幅縮減了企業辦理相關業務審核流程和辦理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98

外匯局:12月QFII額度新增9億美元

據外匯局,截至12月28日,批準QFII投資額度873.09億美元,較上月新增9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906

外匯局:9月末外債較6月末增427億美元 外債去杠桿已結束

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30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為14320億美元,較6月末增加427億美元,增幅為3%,延續了今年二季度以來外債總規模穩步回升的態勢,表明我國外債去杠桿進程已基本結束。

截至2016年9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為95627億元人民幣(等值14320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臺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余額為35900億元人民幣(等值5376億美元),占38%;短期外債余額為59727億元人民幣(等值8944億美元),占62%。短期外債余額中,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占44%。

從機構部門看,廣義政府債務余額為8079億元人民幣(等值1210億美元),占8%;中央銀行債務余額為4496億元人民幣(等值673億美元),占5%;銀行債務余額為39857億元人民幣(等值5969億美元),占42%;其他部門債務余額為26998億元人民幣(等值4043億美元),占28%;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債務余額為16197億元人民幣(等值2425億美元),占17%。

從債務工具看,貨幣與存款余額為22193億元人民幣(等值3323億美元),占23%;貸款余額為20878億元人民幣(等值3127億美元),占22%;貿易信貸與預付款余額為17917億人民幣(等值2683億美元),占19%;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余額為16197億人民幣(等值2425億美元),占17%;債務證券余額為14479 億元人民幣(等值2168億美元),占15%;特別提款權(SDR)分配為651億元人民幣(等值98億美元),占1%;其他債務負債余額為3312億元人民幣(等值496億美元),占3%。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余額為38014億元人民幣(等值5692億美元),占40%;外幣外債余額(含SDR分配)為57613億元人民幣(等值8628億美元),占60%。在外幣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占79%,歐元債務占8%,港元債務占5%,日元債務占4%,特別提款權和其他外幣債務合計占4%。

外匯局表示,總體來看,2016年9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繼續穩步回升。截至2016年9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為14320億美元,較6月末增加427億美元,增幅為3%,延續了今年二季度以來外債總規模穩步回升的態勢,表明我國外債去杠桿進程已基本結束。預計未來我國外債規模將進一步企穩,有利於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另外,外匯局數據還顯示,截至2016年9月末,我國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產8276億美元,對外負債9796億美元,對外凈負債1520億美元,其中,人民幣凈負債2669億美元,外幣凈資產1148億美元。

在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產中,存貸款資產6330億美元,債券資產818億美元,股權等其他資產1128億美元,分別占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產的76%、10%和14%。分幣種看,人民幣資產849億美元,美元資產5823億美元,其他幣種資產1604億美元,分別占10%、70%和20%。

在銀行業對外負債中,存貸款負債5077億美元,債券負債1175億美元,股權等其他負債3545億美元,分別占銀行業對外負債的52%、12%和36%。分幣種看,人民幣負債3518億美元,美元負債2985億美元,其他幣種負債3294億美元,分別占36%、30%和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10

外匯局:三季度對外投資凈增加2152億美元 同比多增1.5倍

外匯局12月30日公布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對外投資(即對外金融資產)凈增加2152億美元,同比多增1.5倍。具體來看,企業繼續通過設立境外企業或跨境並購等方式布局海外市場,直接投資資產凈增加552億美元;證券投資資產凈增加321億美元,對外存貸款和企業間的貿易信貸等其他資產凈增加1271億美元。

根據2016年9月末我國國際投資頭寸表,2016年9月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64913億美元,對外負債47442億美元,對外凈資產17471億美元,較6月末增加834億美元,增幅為5%。

在對外金融資產中,直接投資資產13101億美元,證券投資資產3406億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資產43億美元,其他投資資產15722億美元,儲備資產32641億美元,分別占對外金融資產的20%、5%、0.1%、24%和50%;在對外負債中,直接投資負債29610億美元,證券投資負債7946億美元,金融衍生工具負債60億美元,其他投資負債9825億美元,分別占對外負債的62%、17%、0.1%和21%。

按SDR計值,2016年9月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46506億SDR,對外負債33989億SDR,對外凈資產12517億SDR。

外匯局表示,國際收支平衡表和國際投資頭寸表顯示,三季度我國對外投資穩步增長,投資結構繼續趨向多元化,對外資產增加使得未來投資收益收入有望增加。

從流量看,三季度,我國對外投資(即我國對外金融資產)凈增加2152億美元,同比多增1.5倍。具體來看,企業繼續通過設立境外企業或跨境並購等方式布局海外市場,直接投資資產凈增加552億美元;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為多元化投資拓寬了渠道,證券投資資產凈增加321億美元,其中,銀行增持境外債券143億美元,企業和個人通過港股通等機制增持境外股票113億美元;對外存貸款和企業間的貿易信貸等其他資產凈增加1271億美元。

從存量看,2016年9月末,我國對外金融資產64913億美元,其中,對外直接投資資產存量13101億美元,占我國對外金融資產總額20%;證券投資資產3406億美元,占比5%;存貸款等其他投資資產15722億美元,占比為24%;國際儲備資產余額為32641億美元,占比50%。與上年末相比,對外直接投資資產占比增加2個百分點,儲備資產占比下降4個百分點。對外資產結構的變化有望增加我國未來的投資收益收入,提高我國對外投資整體收益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11

外匯局:四季度跨境資金凈流出規模有望收窄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12月30日表示,從相關數據初步判斷,四季度跨境資金凈流出規模有望收窄。預計四季度經常賬戶會繼續保持合理規模順差;而金融賬戶下,四季度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均會繼續上升。

2016年三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顯示,2016年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4616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337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8735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減少9085億元人民幣。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1374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607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19973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減少19388億元人民幣。

外匯局發言人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常賬戶順差呈現逐季增長的良好態勢,規模依然處於合理水平,顯示我國國際收支的基礎總體穩定。

一是貨物貿易逐季回穩。在全球經濟仍複蘇乏力,國際市場需求依然低迷的環境下,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進口、凈出口均呈現逐季回穩的良好態勢,三季度環比分別增長6%、6%和9%。二是服務貿易逆差增速更趨平穩。尤其是旅行逆差同比增幅明顯收窄,三季度旅行逆差629億美元,同比僅增長7%。三是初次收入由上年同期的逆差轉為順差。主要是投資收益收入增長明顯,三季度,投資收益收入637億美元,為單季歷史新高。

而三季度出現較大規模的凈誤差與遺漏,關於“凈誤差與遺漏”與資本流動的關系,外匯局新聞發言人解釋成,根據國際標準,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采取複式記賬法,理論上全部項目凈余額為零。但實際上,由於多種原因,借貸方經常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因此設置了“凈誤差與遺漏”,作為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統計誤差的平衡項目。

“凈誤差與遺漏”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由於統計數據來源多樣,借方和貸方數據分別來自海關、人民銀行、旅遊局等多個相關部門,各部門的統計概念和口徑上與國際收支統計不完全相同,當把所有的數據求和之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凈借方余額或貸方余額;二是統計時間和計價標準不一致以及各種貨幣換算產生的誤差;三是某些交易難以全面記錄,存在未被統計到的“遺漏”交易,如走私交易可能被遺漏,再如目前我國對個人債權統計還比較薄弱;四是統計數據的真實和準確存在一定問題,如個別企業為騙取退稅等目的,可能存在高報或低報價格的情況。因此,不能簡單把“凈誤差與遺漏”的方向、規模和變化等同於跨境資本流動。

外匯局已經並且正在通過不斷改進統計制度和方法,盡可能地降低凈誤差與遺漏的規模。例如,2014年實施的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交易統計制度,就既有負債又有資產的統計,同時區分了交易變化和貨幣折算等非交易變化,這有助於減少非交易因素對統計質量的影響;該制度中新增加的銀行卡境外刷卡消費統計,也已經用於改進我國的旅遊支出統計等。2016年,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交易統計的申報主體又擴展到全面覆蓋我國境外上市的所有企業,同時新開展了旅行收支現鈔使用比例等調查。

發言人還表示,從相關數據初步判斷,四季度跨境資金凈流出規模有望收窄。從外匯局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10月、11月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凈流出月均194億美元,比三季度月均下降32%。從國際收支初步數據看,10月、11月貨物貿易凈出口分別為499億美元和479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分別為209億美元和254億美元,波動均不大,四季度經常賬戶會繼續保持合理規模順差;而金融賬戶下,一方面,境內企業繼續增加對外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另一方面,企業融資需求進一步回升,境外投資者繼續增加來華各類投資,特別是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債券市場投資的措施等,因此,可預期四季度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均會繼續上升。整體看,未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有望回歸基本面,向著均衡方向收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12

外匯局:將加強個人購付匯業務真實性合規性檢查及事後抽查

國家外匯管理局12月31日晚間消息,外匯管理部門近日對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進行完善,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將加強對銀行辦理個人購付匯業務真實性合規性檢查。加大對個人購付匯申報事項的事後抽查和檢查力度,提高對個人申報信息和交易數據的監測、分析、篩選、審查頻率。

以下為答記者問全文:

一、近日,外匯管理部門對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進行完善,是否涉及個人年度購匯額度調整?

答:不涉及個人外匯管理政策調整,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境內個人憑有效身份證件進行真實性購匯需求申報後,直接在銀行辦理年度便利化額度之內的購匯;便利化額度之外的經常項目購匯,憑有交易金額的真實性證明材料辦理,不存在任何障礙。

二、本次改進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有何背景?

答: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目前我國每年出境人次已達1.2億,個人用匯明顯增多,但相應的國際收支個人購匯統計仍沿用過去較為簡化的模式,這種統計現狀既滿足不了經濟金融分析的需要,也與國際組織提出進一步細化和提高國際收支統計的要求有較大差距。

根據G20和國際協作有關原則,各國需在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應對稅基侵蝕等方面加強合作配合,需要進一步增強金融交易的透明度,提高數據統計質量。因此,有必要提升我國國際收支統計質量,包括加強購匯真實性審核、細化支出分類等。

過去,我國國際收支個人購匯中存在一些漏洞,致使部分違規、欺詐、洗錢等行為時有發生,包括利用經常項目從事資本項目交易(比如海外購房和投資等),還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地下錢莊等違法行為,這擾亂了正常交易秩序,也對廣大遵守個人購匯規定的居民形成了利益侵蝕。在改進個人購匯事項申報統計後,外匯管理部門可據此加強事後核查,對有關違規違法行為加強管理和處置。

此外,個人購匯及使用情況也是社會信用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加強個人購匯事項申報有利於建立健全企業和居民誠信大數據平臺,推進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快實現誠信社會。

三、本次改進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主要涉及哪些內容?

答:一是細化申報內容,明晰個人購付匯應遵循的規則和相應的法律責任。個人辦理購匯業務時應認真閱讀並如實、完整申報,作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承諾。

二是強化銀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責任。要求銀行加強合規性管理,認真落實展業原則,完善客戶身份識別。按照《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6〕3號)報告大額及可疑交易。對於存在誤導個人購付匯、真實性審核不嚴、協助個人違規購付匯、未按規定報告大額和可疑交易等行為,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處理。

三是對個人申報進行事中事後抽查並加大懲處力度。虛假申報、騙匯、欺詐、違規使用和非法轉移外匯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將被列入“關註名單”,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限制或者禁止購匯,依法納入個人信用記錄、予以行政處罰、進行反洗錢調查、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

四、完善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對境外留學和旅遊等用匯有何影響?

答:沒有影響,個人購匯政策沒有變化。出境留學,便利化額度內購匯,按規定進行完整、真實的信息申報;超過便利化額度的,提供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學費證明或生活費用證明就可以購匯;出境旅遊,可以在便利化額度內按需購匯,也可在境外使用銀行卡消費,用匯不受影響。

五、如何看待目前部分個人在境內配置外幣資產或購買外幣理財現象?

答:當前我國資本賬戶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資本項下個人對外投資只能通過規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等實現。除規定的渠道外,居民個人購匯只限用於經常項下的對外支付,包括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購買非投資類保險以及咨詢服務等。

個人在境內配置外幣資產的選擇面較窄,只能持有外幣存款或購買品種有限的外幣理財。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利率水平仍處於低位,歐、日實施“零利率”政策,美國的利率水平也較低,外幣存款利息和外幣理財收益率都明顯低於人民幣存款和理財。且國際匯市波動頻繁,人民幣有效匯率基本穩定,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市場主體持有外幣資產的收益還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相比之下,目前人民幣利率水平仍顯著高於其他主要貨幣,境內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相對較高,產品種類非常豐富,也是投資者更為熟悉的市場,能夠滿足市場主體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市場主體要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克服從眾心理,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謹慎理性投資。

從我國經濟基本面、境內外利差,以及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表現看,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是穩定的強勢貨幣,人民幣匯率有條件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六、新的一年,外匯管理部門對個人外匯業務監管有何舉措?

答:強化外匯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外匯違規違法行為,堅決維護外匯市場健康穩定。

目前個人經常項目下購付匯比較便捷,我們將繼續優化相關政策、督促銀行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同時加強對銀行辦理個人購付匯業務真實性合規性檢查。加大對個人購付匯申報事項的事後抽查和檢查力度,提高對個人申報信息和交易數據的監測、分析、篩選、審查頻率。

加大懲處強度,提高違規違法行為成本。對虛假申報、騙匯、欺詐、洗錢、違規使用和非法轉移外匯資金的個人列入“關註名單”,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限制或者禁止購匯,納入個人信用記錄。對違規銀行依法予以通報批評、罰款、暫停結售匯業務、責令停業整頓以及責任人員紀律處分、罰款的處理。根據《外匯管理條例》進行行政處罰;涉嫌洗錢的,根據《反洗錢法》協同國家反洗錢部門進行反洗錢調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58

外匯局:保持對地下錢莊、逃匯騙購匯的高壓打擊態勢

外匯管理局1月6日消息,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部署的重點工作明確,加大對外匯違規違法行為的檢查力度和懲處強度,保持對地下錢莊、逃匯騙購匯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維護外匯市場健康穩定;加強事中事後管理,提升跨境資金流動非現場監測能力和分析預警水平。

以下為公告全文:

日前,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總結2016年外匯管理各項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和國際收支形勢,研究部署2017年外匯管理工作。國家外匯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功勝作工作報告,各副局長,各外匯管理分局(外匯管理部)、局機關各單位負責同誌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2016年,外匯管理部門緊密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在人民銀行黨委的指導下,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統籌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和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的關系,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推廣至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進一步開放,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管理改革穩步實施;在現有政策框架下強化管理和執行,有效發揮部門聯合監管,加強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嚴厲打擊外匯違規違法行為,著力維護外匯市場的基本穩定;加強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完善多元化運用,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和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會議強調,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外匯管理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各項工作部署,在人民銀行黨委指導下,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勇於擔當,措施有力,切實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加強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嚴厲打擊外匯領域違規違法活動,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會議部署了2017年外匯管理重點工作:一是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和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是加強真實性合規性審核,加大對外匯違規違法行為的檢查力度和懲處強度,保持對地下錢莊、逃匯騙購匯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維護外匯市場健康穩定;三是加強事中事後管理,提升跨境資金流動非現場監測能力和分析預警水平,完善宏觀審慎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四是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保障外匯儲備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五是認真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繼續加強黨建、黨風廉政、隊伍建設和內部管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46

外匯局答第一財經提問:沒有強制結匯 不要輕信傳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介紹2016年國際收支有關情況。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

近期有市場傳言稱,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帶來了跨境資本流出的壓力加大,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形成了一系列的預案,其中包括了必要時將采取強制結匯。

1月19日,王春英在發布會上針對上述傳言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作出回應稱,“我沒有得到這方面的信息。”王春英告訴記者,“關於具體政策情況,還是應該以相關政府部門發布的正式文件為準,不要輕信傳言。”王春英強調。

她進一步解釋,事實上,對於跨境資本流入或流出壓力,從防範風險的角度都需要做好應對預案,並且結合國內外形勢審慎評估和實施。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基本原則仍是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貿易投資便利化、服務好實體經濟,同時堅持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要求,加大對外匯違法違規活動的打擊力度。

根據外匯局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銀行結售匯仍是一個逆差態勢,這說明人民幣匯率還存在貶值預期。最近一段時間,因為美元指數的回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一波反彈,是否擔心這將釋放企業和個人的購匯需求而進一步推動人民幣貶值?

王春英對第一財經記者稱,關於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需要從短期和中長期兩個維度看。從短期看,外匯市場供求受到國際收支、市場情緒、跨境資本流動以及投機炒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並在匯率上有所反映,有時在預期、投機等因素影響下可能偏離基本面。從中長期看,匯率主要受基本面因素影響。過去大家一直說、現在也普遍認為,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支持人民幣匯率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當然,不否定人民幣匯率的短期波動,這是正常現象,希望市場參與者客觀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1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