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匯局:四季度跨境資金凈流出規模有望收窄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12月30日表示,從相關數據初步判斷,四季度跨境資金凈流出規模有望收窄。預計四季度經常賬戶會繼續保持合理規模順差;而金融賬戶下,四季度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均會繼續上升。

2016年三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顯示,2016年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4616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337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8735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減少9085億元人民幣。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1374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607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19973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減少19388億元人民幣。

外匯局發言人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常賬戶順差呈現逐季增長的良好態勢,規模依然處於合理水平,顯示我國國際收支的基礎總體穩定。

一是貨物貿易逐季回穩。在全球經濟仍複蘇乏力,國際市場需求依然低迷的環境下,我國貨物貿易出口、進口、凈出口均呈現逐季回穩的良好態勢,三季度環比分別增長6%、6%和9%。二是服務貿易逆差增速更趨平穩。尤其是旅行逆差同比增幅明顯收窄,三季度旅行逆差629億美元,同比僅增長7%。三是初次收入由上年同期的逆差轉為順差。主要是投資收益收入增長明顯,三季度,投資收益收入637億美元,為單季歷史新高。

而三季度出現較大規模的凈誤差與遺漏,關於“凈誤差與遺漏”與資本流動的關系,外匯局新聞發言人解釋成,根據國際標準,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采取複式記賬法,理論上全部項目凈余額為零。但實際上,由於多種原因,借貸方經常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因此設置了“凈誤差與遺漏”,作為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統計誤差的平衡項目。

“凈誤差與遺漏”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由於統計數據來源多樣,借方和貸方數據分別來自海關、人民銀行、旅遊局等多個相關部門,各部門的統計概念和口徑上與國際收支統計不完全相同,當把所有的數據求和之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凈借方余額或貸方余額;二是統計時間和計價標準不一致以及各種貨幣換算產生的誤差;三是某些交易難以全面記錄,存在未被統計到的“遺漏”交易,如走私交易可能被遺漏,再如目前我國對個人債權統計還比較薄弱;四是統計數據的真實和準確存在一定問題,如個別企業為騙取退稅等目的,可能存在高報或低報價格的情況。因此,不能簡單把“凈誤差與遺漏”的方向、規模和變化等同於跨境資本流動。

外匯局已經並且正在通過不斷改進統計制度和方法,盡可能地降低凈誤差與遺漏的規模。例如,2014年實施的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交易統計制度,就既有負債又有資產的統計,同時區分了交易變化和貨幣折算等非交易變化,這有助於減少非交易因素對統計質量的影響;該制度中新增加的銀行卡境外刷卡消費統計,也已經用於改進我國的旅遊支出統計等。2016年,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交易統計的申報主體又擴展到全面覆蓋我國境外上市的所有企業,同時新開展了旅行收支現鈔使用比例等調查。

發言人還表示,從相關數據初步判斷,四季度跨境資金凈流出規模有望收窄。從外匯局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10月、11月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凈流出月均194億美元,比三季度月均下降32%。從國際收支初步數據看,10月、11月貨物貿易凈出口分別為499億美元和479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分別為209億美元和254億美元,波動均不大,四季度經常賬戶會繼續保持合理規模順差;而金融賬戶下,一方面,境內企業繼續增加對外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另一方面,企業融資需求進一步回升,境外投資者繼續增加來華各類投資,特別是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債券市場投資的措施等,因此,可預期四季度對外金融資產和負債均會繼續上升。整體看,未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有望回歸基本面,向著均衡方向收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