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常勝操盤手的不藏私選股祕訣 他們如何做到報酬率高還打敗大盤?

2016-02-22  TWM

為了端出好績效,投信公司必須能繳出讓受益人滿意的成績單。 在國際金融局勢動盪之際,贏家們的作法值得借鏡。

操盤一三六個月,報酬率三一五%,同期加權指數報酬率三四%林公洽 贏家之道 找出門當戶對的公司操盤十幾年來,我一直是固定的選股邏輯,投資最重要的是夠不夠了解自己,以及持股的心態。

我原本念台北工專〈現為台北科大〉電機科,因為對投資有興趣,改念輔大國貿系、淡江金融所,而踏入這一行。如果把賺錢當目的,會覺得投資很辛苦;如果把研究過程當作樂趣,就像每位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先有創業熱忱,再談賺錢,最後真的賺到錢。

投資也一樣,惟有先深刻了解自己,才知道自己當下身在什麼位置,該用哪一種策略。對我而言,只要產品有報價,例如太陽能、DRAM、面板、鋼鐵,不論市場怎麼分類,我就視為景氣循環很長的「原物料股」,並且遠遠避開。

因為我認為,有什麼能力做什麼事,我無力正確分析油價,又如何投資塑化股?投資想贏,資訊一定要對稱,當塑化大廠判斷油價走勢,也是依靠國外大型投行的報告,那麼在資訊不對稱之下,投資這類標的,勝率當然會降低。

讀者或許會問,經理人可以Call(拜訪)公司,一般人根本見不到經營階層,資訊也是不對稱。其實要打破這個處境,最好辦法就是參加股東會。再怎麼低調的公司,老闆至少會在股東會亮相,平時懶得打電話求證,為了自己的血汗錢,請一天假、親自跑一趟股東會,好好發問,也能取得許多有用資訊,也是一般投資人提高勝算的基本功課。

選股不貪心 不宜超過十檔當然,自己熟悉,或有人脈可了解經營細節的公司,更是投資人的好選擇,這類標的又以日常生活常見的龍頭股為代表。

最具體的例子,像是台北市有幾家老字號牛肉麵,這些店家廚師團隊多半很穩固,而且餐點隨時依物價調價,生意還是絡繹不絕,有高度定價權。往這種方向思考,就能了解「好公司」該如何認定。同時,選股切忌貪心,追蹤五家公司已經很多,一般散戶持股不宜超過十檔。

我的投資中心思想是要熟悉每家公司,從產品技術實力、經營方向,甚至管理階層異動,盡可能掌握。像是一家上櫃醫材公司,我持有長達十年,即使短期內大漲大跌,我也無動於衷,就是因為長期關注,已十分熟悉,所以放心。

另外,挑股票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找「門當戶對」的公司,並不是買到主流股,就一定賺錢。我深知自己來自小投信,因此專注在股本五億至十億元左右的公司;通常拜訪經營階層時,對方也會較有意願坦誠分享資訊。當然,持股組合裡,還是有一部分大型股,這主要是避險的功用。

至於選股方式,初期不外乎用「毛利率高低」、「每股現金價值」等指標篩選,因為毛利率高低代表公司產品競爭力,所以毛利率在二○%以下,以及不熟悉的原物料股,一開始就被排除。此外,公司帳面現金減總負債再除以總股數,算出每股的現金價值,若大於當時股價,代表公司價值被低估,也是我追蹤的對象。

長期而言,判斷進場時機,基本面占八成,籌碼、技術面因素占兩成,投資人參照過去EPS(每股純益),拿捏成長性、估算本益比合理區間後,別管大盤,在底部量縮時進場,較有勝算的時機。

(黃瑋瑜)

林公洽

現職:德信數位時代基金經理人(自2004年10月起)經歷:德信投信全權委託部襄理學歷: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操盤八十五個月,報酬率一七○%,同期加權指數報酬率七七%林彥良 有錯就改 操盤不能太「鐵齒」基金操盤多年,看著市場瞬息萬變,我深刻體悟只有一件事不會變,就是勇於認錯。

以前開玩笑說:「總有一天會拗對」,現在改口成「明天會更好,今天活不了。」基金經理人背負績效壓力,要在市場存活,絕不能太「鐵齒」;發現錯誤,馬上調整,比選對個股更重要。

要避免投資犯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落實停損。停損機制又可分為價格停損,及因公司基本面表現不如預期,而被迫停損。像股價利多不漲、營收獲利低於原先預測,都得順勢調節持股。有時受大環境或系統性風險拖累,導致股價重挫。此時自然也是「走為上策」,執行停損。

例如,蘋概股精神領袖大立光,一五年六、七月營收公布,業績雖有成長,但股價不領情,一路下跌。遇到這種情況,個股利多不漲,硬著頭皮也要當機立斷、先行減碼,微幅降低基金持股。又像是突發事件、突發性利空,都要趕緊減碼,因為基金操作是一種競賽,當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時,就是先賣先贏。

另外,心態調整也很重要。很看好某檔個股時,要能耐得住性子,不能一下全部押注,否則日後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造成很難克服的心理壓力,這道關卡克服不了就先輸了,長久下來,這一行一定待不久。換言之,只有明顯具攻擊能量、馬上將發動的個股,才值得重押,若沒有這樣把握,就要練習緩慢進場。

這些年操盤經驗告訴我,要選對股票,投資題材實不實在,及其流動性,是相當重要的考量。有一句話說:「股票漲,是用錢堆的;股票跌,是用風吹的。」讓我感受深刻。像一五年,在中國空氣汙染議題炒作下,水資源、環保題材成為投資顯學,相關概念股走勢扶搖直上。

不過,有一家生產管線的概念股,一五年六月營收明顯下滑,到七、八月,營收連兩月雙位數衰退,市場毫不留情砍出,股價從四十九元附近,一路腰斬跌到二十四元。後來才知道,在中國,大口徑的管路取得認證後,才能參與標案,到真正出貨,可能已是半年後的事,市場資金講究投資效率,自然二話不說退場,打回原形也在意料之中。

月線辨強弱 季線看多空

類似這種情況,只能落實停損;但在此之前,勤拜訪公司、多讀研究報告,檢視營收等基本動作,都必須做足。一旦選定標的,就嚴守「買在相對低檔、賣在相對高檔」原則,以基本面為核心,技術面為參考,藉由月線分辨個股強弱,季線區分標的多空,謹慎出手,減少犯錯機會。

判斷一檔個股是否值得投資,我用幾個面向評估:五○%看基本面、三○%技術面、一○%籌碼面、一○%題材。未來一年,公司誠信、股價評價高低,還是我選股的根本原則,加上產業趨勢、公司競爭力及營運動能等主軸,從生技醫療、節能環保、物聯網相關,及汽車電子零組件尋寶。財務狀況差的,絕不投資。

其中,汽車電子族群市場共識最高,這幾年表現也最好,全球重量級企業都想切入,像三星、谷歌等;因為與手機、行動裝置相比,一輛汽車至少就有四、五十顆以上的IC,使用量更大,更增添投資想像。

(歐陽善玲)

林彥良

現職:統一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自2009年1月起)經歷:統一全天候基金經理人

學歷:政大會計系

撰文 / 口述.林公洽、林彥良 整理•黃瑋瑜、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546

南非經濟不振 卻成危機入市肥羊 通膨連結債 報酬率表現超優

2016-03-07  TWM

近年南非面臨著經濟停滯、高失業、通膨走揚等問題,奇特的是,投資人似無懼於泡沫風險,新發行的公債依然供不應求。

南非最近灰頭土臉,幾乎每個經濟數字都很難看,但投資人不以為意,反而趁勢大撈一筆。南非堪稱是全世界的異數,經濟成長停滯、通膨率上升、每四人就有一人失業、南非幣過去十三個月以來貶值逾二五%,毛病一大堆,但舉債卻不成問題,發行的新公債照樣供不應求。

公債表現搶眼經濟卻是全面失守

南非叫苦,投資人卻叫好,是因為南非公債有一部分屬於通膨連結債,隨著通膨率上揚,債券價值隨之增加;而市場預期,接著通膨還有得漲。分析今年以來各國的通膨連結債表現,南非優於所有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連巴西、德國、美國都比不上。

債券厲害歸厲害,對國內景氣卻沒有幫助。南非總統約伯·祖瑪(Jacob Zuma)最近在對國民談話中坦承,經濟前景確實黯淡,「每個人都要盡全力拚經濟。」他如此表示。

但投資人才不管這些哩。占南非總公債二二%的通膨連結債,總值達三五九0億南非幣(本金加利息,約合新台幣七四0二.八億元),今年以來的報酬率達四.七%(價差加利息收益),勝過所有新興市場,亦在二十三個發行通膨連結債的國家中居冠。

公債表現雖然搶眼,但南非經濟卻是一副全面失守景象。根據彭博資料,光是在二0一五年,南非幣兌美元便劇貶二五.二%,貶幅在全球三十一個主要貨幣中排名第三,儘管今年以來已升值0.二三%,但根據市場分析師預期,南非幣今年可能還會再跌七.六%。

南非的通膨率雖然低於非洲平均,但經濟成長率也低於平均,一五年通膨指數上揚四.六%,根據市場分析師的估計,指數在今明兩年將分別成長六.二%與六.三%。

一五年南非經濟成長率為一.五%,今年預計再減緩,來到一.三%。到一七年,預期表現依舊不佳,GDP成長率僅增至一.六%。

大宗商品價崩讓新興國家陷窘境

再看到南非的上市企業,企業體質亦是愈來愈疲弱。以非洲前四十大企業可交易指數(Africa TOP40 Tradeable index)的四十家組成成分來看,淨負債與淨利(獲利掃除稅負、利息、折舊、攤銷等)的比率,目前站上0四年以來新高,雖然以新興市場國家的標準而言,還在標竿以下,但隨著南非企業的表現持續惡化,差距幅度已是一三年以來最小。

南非陷入這般窘迫田地,大致可歸咎於兩大原因:一是中國成長步調放緩;二是大宗商品價格崩跌,許多新興市場紛紛成為受害者。自0八年以來,中國便是南非最大貿易夥伴,目前年貿易額高達六一六億美元,較七年前幾乎成長三倍。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從一0年起降溫,南非幣兌美元已經跌了五六%,同期債券價格亦下滑四0%。

債務占比低投資客樂在墳上跳舞

市場預期南非的通貨膨脹率將持續上揚,一五年的五年期通膨損益兩平率平均為六.二%,今年二月中旬已增加到六.九四%。

儘管烏雲罩頂,規模最大、三三年十二月到期的南非通膨連結債,目前殖利率達一.九四%,比非通膨連結的同期債券還低七.一八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南非通膨連結債價格已上揚四.七%,如果今年通膨率果真達到六.二%,則預計再成長二.八%。

南非通膨連結債的需求紅不讓,部分原因是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低,除了低於非洲與中東國家之外,與日本、加拿大、美國等許多已開發國家相比,更是小巫見大巫。話說回來,如果南非經濟持續停滯不前,通膨情況進一步惡化,通膨連結債的投資人難免會從看好變成看壞,認為踩在南非的墳墓上跳舞太危險。

泡沫何時會破滅,尚屬未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投資人目前依舊樂於危機入市。而南非縱使問題一籮筐,舉債照樣不成問題。

譯者·連育德

通膨損益兩平率

意指「固定收益資產的名目殖利率」與「通膨連結商品的實際殖利率」兩者間的差距;該值如高於平均通膨,則通膨連結商品的報酬率將優於一般固定收益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289

退休金僵局想解套 向私校退撫學兩件事 轉型典範 沒有破產危機 報酬率還讓人稱羨

2016-03-28  TWM

年金改革窒礙難行的主因,就是減輕政府財政負擔,與憂心退休金縮水,難以取得平衡。但私校年金改革的經驗卻顯示,兩全其美是有可能的事。

去年,台灣勞保、勞退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分別是負○.五五%、負○.○九%;但台灣私校退撫儲金這支上路剛滿三年的生力軍,去年的報酬率,卻居全台第一。

私校退撫儲金依風險程度,分為三支子基金:保守型、穩健型與積極型,報酬率分別為一.七七%、三.九八%與三.九八%。而自成立以來,表現更讓人眼睛一亮。(見上圖)私校退撫儲金和勞退新制一樣,皆為「確定提撥制」(DC),但私校退撫儲金還有勞退新制所沒有的「自選投資平台」。不像所有參與新制勞工,全部的人被迫把退休金丟到同一個大籃子裡,退休教師們可以依據風險容忍度的高低,自由混搭三種基金,不必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也能進一步分散風險。

有這樣的結果,私校退撫也是經歷過一番小型的年金改革,更能夠帶給二○一六年的台灣珍貴的啟示。

軍公教退撫改革可以學…

說服納保人走向確定提撥制私校年金改革的主導者,教育部私校退撫儲金監理會執行祕書賴俊男表示,二○○六年著手規畫私校退撫制度時,私校老師都希望職業年金的部分,能比照公立學校老師與公務員,以「確定給付制」(DB),而不想接受確定提撥制。

當時,賴俊男直言,「確定給付制,靠的是下一代養上一代,在基金收益率不穩定與人口老化的前提下,這條路遲早是走不通的。」確定給付制如同預先畫了一塊大餅,只是能不能吃到,誰也不知道;而確定提撥制的精神是,「用自己現在繳的錢,養未來的自己」。雖然未來能拿回多少錢,得仰賴經理人的操盤結果,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但至少不會因為政府財政無力負擔,而引發玉石俱焚的後果。

回想當初巡迴校園,賴俊男苦笑:「當時只能告訴老師,確定給付制最終很可能除非接受資遣,不然一毛錢也拿不到。當我們拿出數據,說明這套制度真的不可行後,老師也能體諒。」

勞退新制可以學…

考量各世代風險 推基金自選平台當風險必須自負,投資就難免出現雜音,「採用確定提撥制後,初期即面臨一個問題,年輕老師認為,『趕快衝,積極一點』;相對的,資深教師認為,『保守一點就很好』」賴俊男為解決爭議,使私校退撫儲金成為台灣第一個提供基金自選平台,賦予教師「投資選擇權」。

負責私校退撫基金操盤的富蘭克林投顧副總經理邱良弼表示,平台是採用「組合式基金」的投資模式,也就是由台灣註冊可販售的約一千六百檔基金中,選出十二至十五檔基金,打造成三種不同風險的基金。

現在,每一位私校退撫納保人都可以上網,到自己的個人帳戶中,看他的退休金累積了多少、基金又幫他賺了多少錢。

分析平台的使用現況,選擇穩健型的教師比率約五%,積極型約七%,保守型高達八八%,究其落差巨大的原因,是因為約四七%的私校教師沒有主動選擇投資選項,系統「自動」將其分發到保守型基金。

對年輕人來說,如果過早將投資選項設定得太保守,將來退休風險可能更大。國際上針對這項問題已發展出一套解決方案,將「人生週期基金」設為「自動選項」。「人生週期基金」的含義是,基金操作隨著年齡遞增,風險將逆向遞減,使忽視自身投資選擇權的人,能在與年齡相應的風險下,求取合適的報酬。

成功的私校年金改革,有效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前理事長吳忠泰認為:「私校退撫可以是轉型的其中一種典範。

」在一三年的公教年金改革中,就打算把確定給付制改為確定提撥制;而勞退新制目前的改革方向,也打算開放投資方案自選。

或許,兩邊都可以參考私校年金改革制度的建立過程,走出不一樣的路。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067

教育部:高校領導參加開學典禮不得領取報酬

9月2日,從教育部網站獲悉,中共教育部黨組日前印發《高等學校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若幹規定》。規定要求,校級領導幹部參加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出席校友活動等屬於領導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不得領取勞務報酬。

規定還指出,要嚴格管理兼職取酬。學校黨員領導幹部未經批準不得在社會團體、基金會、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企業兼職;經批準兼職的校級領導人員不得在兼職單位領取薪酬。

以下為規定全文:

高等學校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若幹規定

為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高等學校的深化落實,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作風建設,根據中央精神,針對高等學校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如下規定:

一、嚴格執行出國(境)管理規定。學校黨員領導幹部未經批準不得持普通護照、港澳臺出入證件出國(境)開展學術交流合作;出國(境)開展學術交流合作未按規定公示的不予核銷相關費用;不得以學術交流合作或其他出訪名義變相公款出國(境)旅遊。

二、嚴格執行兼職取酬管理規定。學校黨員領導幹部未經批準不得在社會團體、基金會、企業化管理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和企業兼職;經批準兼職的校級領導人員不得在兼職單位領取薪酬;經批準兼職的院系及內設機構領導人員在兼職單位獲得的報酬,應當全額上繳學校,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關獎勵辦法,給予適當獎勵。

三、嚴格執行科技成果轉化取酬有關規定。學校正職領導人員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可以按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規定獲得現金獎勵,原則上不得獲取股權激勵;學校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的科技成果轉化,可以獲得現金獎勵或股權激勵,但獲得股權激勵的領導幹部不得利用職權為所持股權的企業謀取不當利益。

四、嚴格執行津貼補貼和獎金發放有關規定。學校不得違反國家政策法規規定發放津貼補貼和獎金;不得發放已經明令取消的津貼補貼和獎金;不得以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商業預付卡、實物等形式發放津貼補貼和獎金;校級領導幹部不得在校內所屬單位違規領取津貼、補貼、獎金、勞務費等;校級領導幹部參加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出席校友活動等屬於領導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不得領取勞務報酬。

五、嚴格執行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學校不得將休假、探親、旅遊等活動納入公務接待範圍;不得組織公款旅遊和與公務無關的參觀;不得混淆內外賓接待開支;不得列支應當由接待對象承擔的差旅、會議、培訓等費用。

六、嚴格執行會議管理等有關規定。學校不得借會議名義組織會餐或安排宴請;不得借舉辦會議、幹部教師社會實踐等名義組織觀光旅遊;不得組織高消費娛樂活動;不得發放會議紀念品。

七、嚴格執行婚喪喜慶事宜有關規定。學校黨員領導幹部不得邀請與舉辦者本人有直接領導關系的下屬單位人員或工作職責涉及的管理服務對象參加;宴請人數不得超過當地規定的標準;不得違規使用本單位公車、公物或有業務往來單位的賓館、飯店、招待所、食堂等辦理婚喪喜慶事宜;不得分批次、多地點或采取“化整為零”方式變相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借機斂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117

10部門:黨政領導幹部協會商會任、兼職不得領取報酬

28日據民政部網站消息,國家發改委、民政部等10部門近日印發《行業協會商會綜合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其中,黨政領導幹部在協會商會中任(兼)職的,必須符合幹部管理有關規定,按照規定程序審批,且不得領取報酬和獲得其他額外利益。

《辦法》指出,要厘清行政機關與協會商會的職能邊界,改變單一行政化管理方式,構建政府綜合監管和協會商會自治的新型治理模式,促進協會商會成為依法設立、自主辦會、服務為本、治理規範、行為自律的社會組織。要健全專業化、協同化、社會化的監督管理機制,完善政府綜合監管體系,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各行業管理部門要按職能對協會商會進行政策和業務指導,並履行相關監管責任。加強黨的領導,建立健全協會商會黨組織,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為此,一要完善法人治理機制。對按程序提出的全國性協會商會負責人人選,由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國資委黨委按歸口關系負責審核。地方協會商會的負責人人選按程序提出後,由各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構負責審核。協會商會負責人人選經審核通過後方可正式選舉。黨政領導幹部在協會商會中任(兼)職的,必須符合幹部管理有關規定,按照規定程序審批,且不得領取報酬和獲得其他額外利益。確屬需要的工作經費,要從嚴控制,不得超過規定標準和實際支出。紀檢監察機關對發現的違規違紀行為進行查處,審計部門對執行規定情況依法進行審計監督。

二要加強資產與財務監管。協會商會應建立完善資產使用和管理制度,承擔相應主體責任。對協會商會接受、管理、使用財政資金情況,財政部門依法進行監督。協會商會重大資產配置、處置必須經過會員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審議,接受內部監事會(監事)監督。

三要加強服務及業務監管。對獲法律授權或按規定承接國家有關職業資格資質認定、認證、評比、達標、表彰等職能的行業協會及其從業人員,嚴禁違規收取費用、出具虛假證明或報告、謀取不正當利益、擾亂市場秩序。行業協會及其從業人員從事職業資格認定、認證等行為,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四要加強納稅和收費監管。協會商會不得從事下列違法收費行為:強制入會並以此為目的收取會費(法律法規有規定的除外);利用政府名義或政府委托事項為由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強制會員付費參加各類會議、培訓、展覽、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及出國考察等;強制會員贊助、捐贈、訂購有關產品或刊物;以擔任理事(常務理事)、負責人為名向會員收取費用(會費除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收費行為。

五要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和社會監督。登記管理機關、行業管理部門按規定建立健全信用記錄,將協會商會註冊登記、政府委托事項、信用承諾、違法違規行為等信息記入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公開。實行協會商會年檢制度,探索建立協會商會年度報告制度。

《辦法》還提出要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協會商會,都要單獨建立黨組織;黨員不足3名的,要建立聯合黨組織;沒有黨員的,通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等方式開展黨的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74

PE募資規模同比翻倍,退出內含報酬率高達77%

4月24日,歌斐資產、投中集團在上海舉辦的2017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聯合發布《2016中國PE/VC行業白皮書》。

整體來看,2017年中國PE/VC行業呈現六大趨勢:一,私募股權基金募集數量下降,但募集規模大幅上升,投資人向頭部集中投放的趨勢明顯;二,退出方面,通過並購方式退出的回升勢頭明顯;三,就投資階段而言,一頭一尾,即早期和pre-IPO期投資減少,第二階段的發展期保持穩定,在擴張期進入的投資增幅明顯;四,投資主題上,大數據關註度有所下降,智能硬件躍居首位;五,LP市場中,企業投資者依然是目前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募資的主要來源,PE/VC投資機構位列次席;六,一年來產業基金所面臨金融嚴監管帶來的規範壓力越來越大,致使產業基金規模顯著下降;互聯網巨頭產業基金持續凸顯。

2017 年共有1049 只私募股權基金完成募集,募集規模超過1.5萬億等值人民幣,環比增長幾乎翻倍,而這一數字在2015年,只有約5000億人民幣。雖然募集規模翻倍,但募集數量卻有所下降,這表明PE行業的頭部效應和趨勢十分明顯。

用“給你點顏色你就燦爛”來形容私募股權行業在2017年通過並購方式退出的情景再合適不過。2016年監管層出臺的監管新規,跨界重組、泛娛樂式並購等被叫停,以致2016年PE機構通過並購退出的規模有所回落。2017年,監管有所松動,這使得2017年PE通過並購退出的數量和規模出現報複性反彈,增幅與2016年相比,分別達到了33.3% 和59.4%。

據投中集團統計,近5 年,IPO退出的平均回報倍數3.54倍,已然落後於並購退出平均5.30倍的回報倍數。2017年並購退出的回報倍數雖然較2016年8.61倍的高值有所回落,但是仍然錄得了7.29倍的高回報水平。

2017年,PE退出的平均內含報酬率達到77%,較2016年59%的水平大幅提升。就報酬率而言,這從一個角度再次印證了私募股權基金是金融領域“皇冠上的明珠”。

就投資主題而言,PE投資方面,TMT 和制造業依然是投資最為聚焦的兩大領域,而醫療健康則成為了2017年投資增長最為顯著的行業,投資數量較2016 年上升140.30%。投資規模方面,TMT 依然獨占鰲頭,制造業緊隨其後,能源行業也依然保有較大的投資規模,位列第三,醫療健康雖然投資數量增長最為顯著,但是總體規模增長有限。

VC投資則對TMT有嚴重“偏愛”,這與TMT行業輕資產的性質密切關聯。TMT投資數量占VC總投資數量的75.12%,TMT投資規模占VC總投資規模的82.20%。

受產業基金所面臨的金融監管趨嚴的影響,2017年產業基金規模迅速回落,而2015年和2016年產業基金規模和數量呈現井噴式發展。

互聯網巨頭的投資和並購逆市而行。2017 年,BATJ布局的前五大行業為文化娛樂、企業服務及軟件、智能制造、出行以及電子商務。其中騰訊2017 年共投資(含並購)121 家企業,騰訊在文化娛樂領域布局最深。阿里巴巴共計投資43 家企業,其中企業服務及軟件、新零售、電子商務及文化娛樂為重點布局領域。

2011-2017 已退出項目平均投資回報

數據來源:CVSource, 諾亞研究工作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113

向招生官提供機票報酬 滬留學機構涉賄美院校

1 : GS(14)@2016-10-17 08:09:15

中國有留學機構被外媒踢爆,涉對美國知名高等院校的收生官行賄,以令自己的學生能順利升學;而該機構的多名前員工爆料,指他們會為學生寫論文及修改推薦信。該機構於前日發聲明否認事件,指報道「譁眾取寵、抹黑中國基礎教育」。



路透社於上周五(14日)以〈一家中國企業如何賄賂美國頂尖大學招生官〉為題,指上海狄邦教育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狄邦)每年暑假都會在上海舉辦升學講座,邀請美知名高等院校的招生官當顧問,並提供酬勞,一是為招生官支付商務客位的機票,另一個選擇則是經濟客位機票及4,500美元(下同.約3.5萬港元)的酬金。當中亦不乏知名院校,包括去年全美大學排名第30的卡爾頓學院、紐約州第三古老的哈密爾頓學院。報道訪問塔夫斯大學的前招生官Daniel Grayson,他指前年狄邦亦有邀請他到中國任顧問,並指除了會負擔他的機票及住宿費用,更會給6,000美元(約4.7萬港元)的報酬,Grayson稱擔心這做法會有違道德故婉拒。波士頓學院國際高等教育中心的總監直指事件可恥,他指收生官不論以何種方式收取報酬,都存在利益衝突,因為狄邦明顯是一個招生代理機構。有涉事的院校回應,稱招生人員並不會因對方是狄邦學生而作出特別考慮。去年狄邦舉辦講座的廣告就寫上,「一年僅一次,在職招生官成為你的獨家顧問」,而狄邦亦以成功案例作招徠,一名衞斯理學院的學生指,狄邦的講座為她順利赴美升學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衞斯理學院職員承認,有招生人員接受商務機票,但沒有收錢。



■紐約州哈密爾頓學院

狄邦斥報道扭曲


狄邦不單捲入涉賄醜聞,有前員工更指,狄邦會為學生寫申請升學的論文、修改老師的推薦信及在成績表上刪走不好評級。狄邦的首席執行官在報道面世前回應稱,個別員工的行為並不代表全公司。而在路透社刊登報道後,狄邦再發聲明,指報道將中美間正常互訪扭曲成不正當交易,「企圖將莫須有的『腐敗』與中國公立教育界系統和美國知名大學關聯。」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的《開放門戶報告》,2014至2015年度美國共有88.8萬國際留學生,其中多於3成、有30.4萬來自中國。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7/198033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402

李澤鉅報酬縮水 打工皇帝也減薪

1 : GS(14)@2017-04-06 07:31:06

【明報專訊】長和(0001)同長實地產(1113)噚日齊齊上載2016年年報,身兼長實董事總經理同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兼副主席嘅李澤鉅,係兩間公司嘅總報酬,合共只有1.43億,比上年少咗1200萬蚊,縮水約7.7%。

霍建寧去年「只得」2億

至於連任「打工皇帝」N年嘅長和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喺2016年度嘅總報酬,亦「只得」2億多啲,比上年減少咗971萬蚊,減咗4.6%。

分開兩間公司去睇番,李澤鉅喺長和及長實方面分別收取5898萬元同8403萬元酬勞,較去年同期減少25.11%及增加10.6%。

至於係唔係喺一間公司出少啲糧,另一間就出番多啲?小琴問過長實發言人,佢哋講其實兩間公司獨立運作同獨立出糧嘅。小琴諗番,上年大環境差,外圍又多黑天鵝事件,長和業績維持得到2015年水平,成績已有交代,唯有睇睇小股東收唔收貨囉!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604&issue=201704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3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