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貸款基礎利率發佈 推進利率市場化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458

據央行官方網站發佈的消息,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完善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指導信貸市場產品定價,2013年10月25日,貸款基礎利率(Loan Prime Rate,簡稱LPR)集中報價和發佈機制正式運行。運行首日,一年期LPR的報價為5.71%。

所謂LPR,是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在此基礎上加減點生成。LPR的集中報價和發佈機制是在報價行自主報出本行LPR的基礎上,指定發佈人對報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形成報價行的LPR報價平均利率並對外予以公佈。

據公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為LPR的指定發佈人。首批報價行共9家,分別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和招商銀行。

目前LPR報價機制運行方法是:指定發佈人負責提供LPR報價系統,對接收到的報價剔除最高、最低各1家報價後,將剩餘報價作為有效報價,以各有效報價行上季度末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佔所有有效報價行上季度末人民幣各項貸款總餘額的比重為權重,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得出LPR報價平均利率,於每個工作日通過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網對外公佈。

據央行公告,報價機制運行初期將向社會公佈1年期LP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網信息顯示,一年期LPR在運行首日10月25日報價為5.71%,比目前央行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6%略低,下浮不到5%。

我國貸款利率市場化的重要一步

此次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的運行被認為是我國貸款利率市場化的重要一步,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環節。

新華網報導稱,經過多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目前我國債券、票據和貨幣市場的利率都已實現市場化,需要推進的主要是銀行貸款利率的市場化。今年7月,央行宣佈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邁出了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

不過,相對於貨幣市場而言,信貸市場的利率市場化一方面缺少合理的利率報價機制,另一方面也存在管制放開後惡性競爭現象。基於以上考慮,央行推出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並開展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工作。

「央行7月份放開了貸款利率的全面管制,商業銀行對貸款利率有了自由浮動的空間,但目前商業銀行對利率的自主定價尚不成熟,容易出現利率價格的惡意競爭和無序狀態。」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貸款基礎利率的產生,將成為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水平的參考,有利於形成科學合理的利率體系。

財新網報導,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應用經濟學系主任張琥則表示,發佈貸款基礎利率意味著,今後貨幣政策將不再盯著銀行存貸款利率,降息、升息都不會再以調節1年期定存的形式,而是完全放開讓市場來決定,央行只會調節再貸款利率和再貼現利率,這離利率市場化又進了一步。

京華時報》報導,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貸款基礎利率的推出,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步驟,但還不能說貸款利率市場化徹底完成。目前個人按揭貸款利率下限仍在,央行公佈的貸款基準利率仍將保留一段時期,除一年期外的其它期限的基礎利率尚未啟動。未來預計個人按揭貸款下限的逐步放開將會配合房地產市場調控來穩妥推進;央行公佈的貸款基準利率將會視基礎利率的運行情況逐步淡化直至退出;從進一步引導銀行定價行為、確保市場平穩運行的角度來看,完善基礎利率的期限結構是必要的,預計其它期限的LPR將會適時推出,以進一步增強貸款定價的透明度。

南方都市報》報導稱,針對央行未來是否可能取消貸款基準利率的問題,央行有關人士10月25日明確表示,目前暫無此類計劃。「為確保利率市場化改革平穩有序推進,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佈機制正式運行後,人民銀行仍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公佈貸款基準利率,以引導金融機構合理確定貸款利率,並為貸款基礎利率的培育和完善提供過渡期。」上述有關人士稱。

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負責對公業務的一位副行長認為,10月25日最優貸款利率下浮不足5%,這說明目前貸款市場需求並不旺盛,主要是因為接近年底,大多數企業處於資金回籠階段,對銀行貸款需求較為低迷,而銀行在此期間投放貸款的動力和潛力也不大,所以貸款基礎利率相對基準利率的下浮幅度也不大。「相信這只是季節性現象,到明年一季度情況將大為改觀。」該副行長表示。

基準利率

基準利率是金融市場上具有普遍參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資產價格均可根據這一基準利率水平來確定。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是根據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制定,央行基準利率對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制定起到參考指導性作用,各商業銀行可以根據央行的基準利率在一定比例範圍內上下浮動決定執行利率水平,央行對商業銀行的利率制定有監督管轄權。

基礎利率

貸款基礎利率是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在此基礎上加減點生成。貸款基礎利率的集中報價和發佈機制是在報價行自主報出本行貸款基礎利率的基礎上,指定發佈人對報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形成報價行的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平均利率並對外予以公佈。運行初期向社會公佈1年期貸款基礎利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684

萬科成為徽商銀行基礎投資者及最大股東

http://cn.wsj.com/gb/20131029/bch074211.asp?source=rss
中國市值最高的房地產開發商已簽署協議,成為徽商銀行


(Huishang Bank Corp.)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的基礎投資者,從而將成為這家銀行的單一最大股東。


知情人士稱,徽商銀行將從週二開始接受投資者認購,已經從5位基礎投資者手中鎖定了大約5.1億美元的投資,佔其最高招股規模13億美元的40%左右。

這位知情人士表示,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 000002.SZ, 簡稱:萬科A)承諾認購4億美元的股份,一旦徽商銀行完成上市,萬科將成為該行最大股東。萬科沒有立即對此置評。

總部設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徽商銀行正在考慮以每股3.47-3.88港元的價格發行26.1億股股份。知情人士稱,基礎投資者將以指導區間低端附近的價格購買股份。基礎投資者一般可在IPO中認購較大比例的新股,作為交換條件,他們同意至少在一段時間內不會拋售持股。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指導價區間是徽商銀行2013年上半年帳面價值的1.01-1.12倍,是其全年預測帳面價值的0.93-1.01倍。

房地產開發商和銀行通常關係密切,因為銀行一直為地產開發商提供貸款用於買地和進行房地產開發,而且也涉及樓盤發售——向開發商的客戶提供按揭貸款。不過近幾年來,由於政府實施樓市調控措施,銀行減少了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發放。

知情人士稱,由商業大亨鄭裕彤掌控的周大福代理人有限公司(Chow Tai Fook Nominee Ltd.)是另一個基礎投資者。鄭裕彤控制著房地產發展商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New World Development Co., 0017.HK, 簡稱:新世界發展)和珠寶零售商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Chow Tai Fook Jewellery Group Ltd. ,1929.HK, 簡稱:周大福)。記者未能立即聯繫到周大福對此置評。

徽商銀行籌措資金正值中資銀行受到不良貸款增加、利潤放緩和銀行業監管趨緊等問題困擾之際。

中銀國際(BOC International)、中信證券國際(Citic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瑞士銀行(UBS AG)為本次發行工作的保薦人和簿記行,還有另外14家銀行擔任簿記行工作,因此涉及徽商銀行IPO交易的銀行總數達到了19家。

徽商銀行在安徽省16個主要城市和江蘇省南京市共設有199個營業網點。投資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該行2012年淨利潤達到人民幣43億元(約合7.07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35億元增加23.3%。

徽商銀行計劃於11月12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記者未能立即聯繫到該行對此置評。

Prudence H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064

【書摘|連載】跟德魯克學營銷01:營銷是企業一切業務的基礎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2/56316.html
  【i黑馬導讀】德魯克率先指出,銷售是說服某人購買你擁有的並且想要出售的東西,而營銷是先弄清楚客戶需要什麼之後再生產。德魯克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如果營銷工作做得非常完美,銷售就不必要了。他還毫不留情地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說法,即營銷與銷售不一定是互補的,甚至有可能是衝突的。
 
  傳統上,營銷學理論家們都是根據營銷學不同的發展階段進行分類。理解這些階段的劃分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有助於解釋營銷思想的發展過程,而且如果我們能理解這些階段產生的原因,還有助於我們在當前及未來的多樣化環境中制定相應的營銷戰略。德魯克沒有採用這種分類方法。然而,在研究德魯克對營銷學發展的分類方法之前,我們需要理解這種傳統的方法,因為這兩種方法存在概念上的差異。如果我們要理解德魯克思想的基礎,必須先弄明白這些差異。雖然不同的作者和營銷學研究人員對營銷學不同的發展階段給出了不同的名稱,但總體上可以做如下概括:
 
  1. 手工業和簡單貿易階段。在這一階段,物品的製造者,即手工業者,用自己製造的東西同別人交換,以換取自己想要或需要的某個物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以物易物。在穴居時代,如果一個人無法積極地參與狩獵活動,但在設計、製造武器方面擁有熟練的技能,那麼他仍然可以通過製造狩獵工具養活自己,他仍被認為是一個對部落有價值的人。後來出現了熟練的手工業者出讓自己的服務,以獲取他們所需的商品或服務。
 
  2. 規模生產階段。規模生產階段的到來是技術發展的結果。這極大地提高了我們製造商品的能力,即便之前非常稀有的商品,隨著技術的發展,生產效率也大幅提高。從前,一個工人辛苦地工作數月,才能印製出一本書,而且售價非常高,幾乎沒有人能承擔得起。隨著印刷術的出現,過去印製一本書的時間,現在可用來印製數千本書。這就大大地降低了成本,現在很多人能承擔得起書的價格。之前的工作重點是把產品製造出來,能承擔得起價格的買家會爭著買數量有限的產品。現在的工作重點已經轉移到了降低生產成本上,這樣做是為了進一步降低價格,以贏得更多的買家。
 
  3. 銷售階段。銷售可以由製造者完成,也可以由中間商完成。中間商從製造者手中購買產品以轉賣,或者從代理商那裡購買產品以轉賣,代理商會從所有銷售出去的商品那裡獲得一定百分比的利潤。但他們都意識到一個問題,即一方面要擁有競爭特色,而另一方面要讓潛在客戶知道、明白這些特色,必須說服他們相信這些特色能給他們帶來好處,從而使他們購買這個產品。同時,由於更加先進的生產方法導致可售產品的數量非常大,生產者和銷售者出售產品的挑戰就變得很大。這樣一來,銷售部門和銷售隊伍的規模、數量和技能就需要擴大或增加。但這個階段的工作重點更多傾向於說服客戶購買產品,而不是想方設法讓客戶滿意。
 
  4. 營銷階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多數工業化國家的商品生產能力都遭到重創。美國工業沒有直接遭到戰爭破壞,在戰爭歲月裡,美國的商品生產能力與實際產量大幅提高。這就使得美國在國際競爭中佔據很大的優勢,但也導致美國國內的競爭環境越來越嚴峻。與此同時,戰爭期間出現的先進的分析技術可以被應用於分析潛在客戶與市場上,以發現戰前沒有挖掘的客戶需求,就如何提高銷售額提出一個方案。但要落實這個方案,必須有能力創造機遇,並預先判斷客戶需求。簡單地講,如果把正確的產品投放到正確的市場上,那麼銷量就會更大。現在,人們的知識已經能夠準確判定「正確的產品」應該是什麼。在國內競爭的推動下,在開拓世界市場的吸引下,營銷應運而生。由此可以看出,營銷並不僅僅是銷售的高級說法。即便在今天,一些人仍然看不明白這一點。營銷與銷售存在幾個重要的差異。德魯克率先指出,銷售是說服某人購買你擁有的並且想要出售的東西,而營銷是先弄清楚客戶需要什麼之後再生產。德魯克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如果營銷工作做得非常完美,銷售就不必要了。他還毫不留情地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說法,即營銷與銷售不一定是互補的,甚至有可能是衝突的(我們將在第15章更加仔細地研究這一點)。
 
  5. 營銷精益化階段。雖然德魯克不認為營銷公司的出現開創了一個新的營銷階段,但德魯克的思想顯然與營銷公司的概念存在密切聯繫。他坦率地指出所有企業的成功都取決於兩個基本職能:營銷與創新。我們在第4章會詳細探討這個觀點。然而,順便提一下,深入考察傑羅姆·麥卡錫(Jerome MaCarthy)提出的4P營銷理論中的產品,肯定會使你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產品創新本質上是營銷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德魯克所說的創新在意涵上更加廣泛。
 
  「營銷概念」的核心原則就是把所有部門融合在一起,以滿足客戶需求。德魯克寫道:「營銷是全局性的事情,必須從最終結果的角度來看,也就是說,必須從客戶角度來看。因此,企業的所有部門都必須想著營銷,承擔起營銷責任。」但德魯克沒有聲稱這個概念代表著一個階段。今天,如果說營銷公司的階段已經到來,似乎有點冒失,因為即便今天,一些公司也沒有營銷部門,或者即便它們有營銷部門,實際上也只是對銷售部門的誤稱。
 
  6. 營銷社會化階段。德魯克非常認同這樣一個理念,即企業應該把社會公益視為所有組織的一個重要目標,不應該為了便於銷售一個產品而撒謊、欺詐或損害社會。德魯克更進一步地提出這樣一個論斷,即一個企業的基本宗旨不應該是創造贏利,而是創造客戶。然而,德魯克同時還指出,企業必須創造贏利,如果忽視贏利,後果將是災難性的。當前,雖然很多企業都宣稱會考慮所謂的營銷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但遍觀形形色色的企業醜聞,就會發現企業很少考慮到自身行為對客戶的潛在危害,因此很難說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營銷階段。雖然我們應該自覺服從法律施加的基本約束,但就目前這個階段而言,企業很難做到自律。這一點是很不幸的。
 
  德魯克獨具慧眼
 
  雖然德魯克並不否認營銷發展歷程可以根據不同階段進行劃分,但他使用的不是這個方法。他依據的是在營銷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事件。他認為營銷與創新是所有企業最基本的職能,而這些歷史事件是營銷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轉折點。
 
  在德魯克看來,現代營銷學是日本三井家族的一個不知名的成員在1650年左右創立的,當時,他前往東京從事零售業。沒錯,就是這個三井家族締造了三井集團。三井集團今天已經發展成為日本最大的企業財團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最初,三井家族的那個人是一位商人,但他與其他的商人有所不同。以前的商人,無論是穴居時代的商人,還是谷登堡,只是出售他們自己製造的產品。谷登堡發明的鉛活字印刷技術實現了圖書的批量生產,在批量生產的書中,最著名的一本就是《聖經》。
 
  三井家族做生意的方法完全與眾不同。他們並不是僅僅盯著自己製作或生產的單一種類的產品,而是先購進多種多樣的產品,然後提供給客戶。這些產品或者直接從生產者本身購入,或者從其他來源購入。三井家族的做法遠遠超越了他們那個時代。大約250年之後,到了19世紀90年代和20世紀初,西爾斯–羅巴克百貨公司才把三井家族當年的做法當成先進的營銷理念和營銷政策納入其公司管理制度中,在美國市場營銷領域遙遙領先。
 
  德魯克還高度讚賞一位名叫賽勒斯·麥考密克(Cyrus McCormick)的美國人。德魯克之所以讚賞他,並不是因為他發明了聯合收割機(發明收割機是他最著名的一項功績),而是因為他發明了很多現代營銷工具,這些工具涉及營銷研究、定價策略、客戶服務和分期信貸。在麥考密克開創這些做法50年之後,美國人才開始關注並紛紛效仿他的做法。
 
  在歐洲,由於上層社會對營銷抱有偏見,營銷被視為有失尊嚴的事情,導致營銷的發展面臨諸多困難。英國零售商瑪莎百貨公司成立後發展迅速,到20世紀20年代,成為了歐洲規模最大、增長速度最快,也是最成功的零售商。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開始認真對待營銷問題。很久之後,一些營銷慣例,比如瑪莎百貨公司的營銷慣例,才開始流行起來。德魯克認為,在美國,凱迪拉克汽車是第一個真正被營銷的產品,而這已經是20世紀40年代的事情了。
 
  德魯克還指出,放棄現代的生產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在競爭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從而大獲成功。他指出,勞斯萊斯公司勇於放棄福特公司發明的「裝配線」帶來的優勢以及最新的生產方法,以手工製造與個性配置為特色,宣稱勞斯萊斯汽車「永不磨損」。起初,這些汽車只是為那些經過該公司特別培訓的司機設計的,只有這些司機才能駕駛。該公司會仔細挑選目標市場,並制定相應的價格。
 
  管理者必須創造營銷力量
 
  德魯克認為營銷的發展沒有明確的階段,言外之意就是說每個階段的產生都是某些力量造成的,有的是經濟力量,有的是技術力量,這些力量超出了市場的控制能力。而德魯克卻堅定地認為企業是由人創建並管理的,論及對企業的影響,人的力量要大於外部力量。有一種說法認為,市場的唯一職能就是促使企業適應外部的力量,德魯克不同意這種說法,他承認這句話具有侷限性。但他認為管理者不僅必須在考慮這些力量的前提下發現、抓住營銷機遇,還必須控制住這些力量。在這個方面,他的思想與卡爾·蔡特哈姆爾(Carl Zeithaml)和瓦拉利·蔡特哈姆爾(Valerie  Zeithaml)的觀點比較相近。他們在《管理週刊》(Journal of Management)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探討過這個觀點,這篇文章發表的時間與德魯克寫文章論述這個觀點的時間相差無幾。然而,他們之間有一個重要區別。卡爾和瓦拉利二人的主要觀點是認為這些力量,或者稱之為「環境變量」,是可以控制的,與一些之前被定義為「可控變量」的因素相似。德魯克認為管理者必須創造這些力量。
 
  在分析營銷的發展歷程時,德魯克提供了一些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問題,這些例子不同於採用時代分類法的人在分析營銷發展歷程時所舉的例子。他引用了很多人物或組織的故事,分析了他們應對營銷挑戰的過程。這些人物或組織存在於不同的時代,而且有東方的,也有西方的。他們都是創新者。他們沒有盲目地追隨某一種趨勢或者認為他們處於某一個「時代」中,如果他們這樣做了,他們的思維就會受限。他們勇於嘗試新的理念,嘗試新的做事方式。他們利用的不是一個時代大背景,而是直面形勢,因利乘便地創造條件,發揮優勢。谷登堡利用的是新技術,三井利用的是新的營銷理念,勞斯萊斯利用的是特殊市場的需求,麥考密克利用的是改進的做事方法。德魯克甚至發現,社會營銷理念最初是朱利葉斯·羅森沃爾德(Julius Rosenwald)在經營西爾斯公司的早期時採取的。
 
  德魯克營銷思想的核心就是,成功的營銷者應該滿足社會所需,這也是符合商業倫理的。德魯克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他在分析營銷思想的發展歷程時採用了不同的分析法,他的方法可以概括如下:
 
  -營銷是一切業務的基礎,因此對各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營銷思想的發展並不一定始於西方,因此,在其他地方也可以發現重要的營銷思想,而且在研究營銷思想的發展歷程時,不能忽略亞洲。
 
  -在分析營銷的發展歷程時,除了採用時代分析法之外,還可以把某些人或某些組織的關鍵事件作為分析框架。
 
  -每一個營銷主張都要經過認真分析,每一個問題都必須考慮清楚,這樣它們才能成為新知識,成為新的營銷理念。
 
  本書論述的內容就是德魯克通過不同的分析法得出的結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638

信達IPO路演受熱捧 已敲定10家基礎投資者認購44%股份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4879

華爾街日報報導,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週一開始為其高至25億美元的香港IPO進行路演,機構投資者認購興趣濃厚,目前已經敲定了10家基礎投資者認購其IPO中44%的股份。

信達的IPO為香港今年最大的IPO,若成功上市信達將成為內地首家赴港上市的資產管理公司。

10家投資者共承諾投資10.9億美元,其中美國對沖基金Och-Ziff management(OZ)和中國人壽保險將各認購2億美元股份,挪威主權財富管理基金挪威中央銀行認購1.5億美元。

而總部位於舊金山的崇天資本(Farallon)和中國融通基金將各投資1億美元,中國平安資產管理將認購7500萬美元,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將投資6000萬美元。

橡樹資本管理公司和廣東省粵電集團下屬的超康投資將分別認購5295萬美元以及5000萬美元的股份。

信達計劃於12月5日定價及12日在聯交所掛牌上市。文件顯示,信達IPO,招股價區間3.00-3.58港元,計劃發行53億股股票,指導價格區間介於3.0-3.58港元,市淨率約1.13-1.31倍,募資額最多不超過24億美元(159.6-190.4億港元)。

信達於1999年成立,是中國四大國有債務清理機構之一,從中國大陸銀行處接管了約1.4萬億元不良資產。其他三家國有債務清理機構分別是:華融資產管理、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

2010年至2012年期間,信達收入及淨利潤在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中排名首位。據瑞銀報告,信達今年淨利潤預計約8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49

調高公告土地現值只是「基礎建設」 落實居住正義 政府還沒做的三件事

2013-12-23  TCW
 
 

 

撰文‧梁任瑋

一向被批評與市價有極大落差的公告土地現值,終於「向上收斂」了。各地方政府近日陸續宣布,將大幅調高明年公告土地現值,尤其雙北市、桃園縣與台中市紛紛「趕進度」,一口氣調升一三%至二五%不等,若以近四年土地現值累計增幅來看,五到七成的漲幅,已不輸給連年飆高的房價;其中,台北市政府更表示,調漲後北市公告現值更已達到市價的八九%。

不過,這一切都不令人意外。自從去年八月實價登錄正式上路後,政府對於市場行情、查估地價更具效率,內政部則在今年已喊出「二○一五年前公告現值要達到市價九成」的政策目標;此一政策,目的在於讓實價登錄逐漸「進化」為實價課稅,而實價課稅則被認為是台灣實現居住正義的重要一環。

反而更不利年輕人購屋

然而,地方政府善用實價登錄資訊,並依循政策大幅調高土地現值後,並沒有換來「落實居住正義」的太多好評,反而先招來「政府搶錢」、「全民大加稅」的質疑。

要說公告土地現值飆升的直接影響,就是民眾出售房屋時所繳納的土增稅明顯增加。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計算,以松山區一戶四樓高持分的九.二坪公寓為例,屋主若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期間取得,假設明年公告土地現值調漲一○%,則今年出售與明年出售的土地增值稅,就相差七至十四萬元。

蘇啟榮表示,由於公告土地現值調漲在最近四年「趕進度」,因此在二○一一年以前購屋的民眾,日後售屋都可感受到土增稅增加的威力。亦有業者表示,由於售屋成本在調高現值後將有所提升,一方面,賣方可能轉嫁給買方,造成年輕人更難買房;此外,也可能讓市場供給減少,反而不利年輕人降低購屋壓力。

公告土地現值調漲會造成房地產交易稅的稅基提高是事實,但讓稅基與實際市價貼近,卻也是降低炒房意願、落實居住正義的「基礎建設」,不能不做。因此,與其急著對地方政府調高公告現值的作法唱反調,更有建設性的思考方向,是「調高現值之後,政府該做什麼事」?

一、調整自用住宅稅率

首先,是稅制上的配套。今年四月,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在就任台北市副市長前夕,就在自己的臉書上表示「實價課稅是一定要走的路」;當時他已對外界釋疑,「實價課稅並不代表全面加稅」,他建議,在調高稅基的同時,政府必須同步配套調整自用住宅及出租住宅稅率,採輕稅保護方式,避免造成一般民眾負擔。

張金鶚亦解釋,此次台北市調高公告土地現值,是採「重點式」針對特定豪宅區調高,占全市比率僅四%,調幅最高達五○%,其餘九成六的路段調幅不大,因此對於一般民眾影響不大。

張金鶚強調,目前台北市的房地產租稅改革方向就是要針對大面積、持有多戶的投資客課重稅,讓有錢,有能力者多繳一點稅;相反的,持有一戶的自用住宅稅負要輕,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二、提供平價住宅

此外,亦有學者指出,大幅調高公告土地現值後,固然可壓抑市場炒房意願,但其副作用也的確可能造成市場供給減少,恐不利年輕人購屋。「從落實居住正義的角度來說,減少炒房意願只做了半套,政府還是要積極增加平價住宅的供給。」其實在近期宣布調漲公告現值的地方中,「苗栗縣地王由頭份下公園取代」也是新聞話題之一,對於這個頭銜,頭份鎮長徐定禎第一反應即是「期盼中央或縣府設立平價住宅」。

三、公告地價得跟進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台灣房地產稅制長久以來為人所詬病的,就是一塊土地有三本不同帳。賣方自然可以找出對自己有利的方式繳稅,也讓房市交易產生漏洞,甚至產生稅負不公平的現象。雖然二十年前就有學者疾呼應全盤改制為「實價課稅」,希望能一步到位地「彌補漏洞」,但因困難度高且缺乏誘因,始終無法得到改善,「現在公告土地現值終於稍微『反映』出真正的市價,這是對的方向。」由此看來,調高現值後的下一步,也就必須包括了「公告地價」的跟進。畢竟,台灣炒房風熾的原因,公告現值相關的「交易稅(土增稅)」是其次,公告地價相關的「持有稅(地價稅)」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張金鶚表示,以台北市來說,公告土地現值調高後,也會帶動公告地價上漲,「未來可以預期台北市房地產的持有稅也會跟著提高,政策目的就是要避免空屋產生。」在公告土地現值大幅調高引發反彈後,內政部日前急著對外表示,「公告現值不影響地價稅的稅基,所以不是全民加稅。」雖是意在撫平外界反彈聲浪,不過,這種說法似乎也反映了政府對公告地價的「市價化」仍有遲疑;然而,如果這一步沒有跨出,那麼,即使公告現值與市價貼近,最多也只是在居住正義的議題上獲得了尺寸之功而已。

公告土地現值「向上收斂」——六都公告土地現值調幅及房價漲幅 單位:%區 域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近四年公告現值累計增幅 近四年

房價

漲幅

台北市 12.08 9.87 9.31 13.23 52 59 新北市 15.33 12.19 11.24 17.45 69 63 桃園縣6.89 7.84 10.85 22.50 56 73 台中市 7.77 15.70 4.79 24.43 62 71 台南市0.603.87 4.71 11.09 28 58 高雄市 2.06 4.05 6.00 10.42 24 57 資料來源:內政部地政司、信義房屋彙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101

成熟市場是長期持有的基礎

來源: http://xueqiu.com/5395815496/27124302

近幾年,就長期持有好公司這一策略,二元做了一定思考,一部分歷程參考在發達國家的遊歷。一個結論與雪友探討,即“成熟市場是長期持有的基礎”,好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還需要市場環境的配合。成熟市場的標誌是用戶對於品牌的長期忠誠度已經建立。從這個角度,中國內地市場就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就消費品而言,歐美常見的祖孫三代同用一個品牌的現象在內地根本無法想象。經濟的極速發展,品牌如同城頭變幻的大王旗,這個還沒有搞清楚,那個就迅速侵入。競爭的激烈與百年企業觀念的缺乏,急功近利,乃至用戶的價格敏感等等,都是品牌無法與用戶建立忠誠度的原因。企業與市場的互動是否會反身影響企業的內在?我想經營過企業的雪友都有共同的答案,堅持自己的路,說似容易但在中國很難執行。原因在於中國內地用戶需求變化的頻繁,這有同質化或它擇產品短期爆棚,科技爆發的原因,更有體制運行規律的參照缺失等。這都是發達國家在塑造品牌的時代所沒有碰到的巨大障礙,中國內地的企業不僅要面對多層級的市場需求,努力不被新技術顛覆,還要面對難以預料的有形之手。於此,在中國內地投資好企業並長期持有,從市場環境很難支撐。想想價值投資者朗朗上口的$貴州茅臺(SH600519)$ ,被顛覆的不就是體制變革下的需求變化嗎?又例如眾多銀行,估值難以走高的原因不就在於有形之手的難以預料。又曾經的$國美電器(00493)$ 被互聯網拉下馬。在中國內地,好公司可能是有時間符號的,長期持有是有環境條件的,也許時間是最好的朋友。它沈澱不僅是忠誠,還有對於忠誠的企業和用戶的共同努力!@Pune的碎片哥 @釋老毛 @天天靜心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094

挑戰經濟學的基礎 對於索羅斯反身性思想的再思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937

《經濟學方法論》期刊(The Journal of Economic Methodology)是一本專註於經濟學的哲學和方法論基礎的期刊,期刊中的文章由經濟學家評審而出,這本期刊剛剛刊登了一個有關反身性理論的專題,這個專題包括一系列的文章,這些文章來自於中歐商學院的創始人兼名譽主席索羅斯。 這個專題包含了索羅斯一些最新文章,這些文章包括了對於不確定性和反身性的思考,這些概念在社會科學中的角色,以及這些概念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聯系。專題還收納了來自經濟學、社會學和科技哲學領域的18位著名學者的回應和批判。 專題的材料整理自一場研討會。2013年10月的時候,在中歐大學(CEU)舉辦了一場研討會,研討會由該校的教務長Katalin Farkas召開,他同時也是學校的哲學系教授,經濟思維研究所和《經濟方法論》期刊的團隊也參與了這次研討會。會上的討論部分由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研究所的負責人Eric Beinhocker主持,評論部分由期刊的聯合編輯同時也是普吉特灣大學特聘教授Wade Hands撰寫,Beinhocker和Hands就一些特殊問題撰寫了文章。 2008經濟危機使得人們開始反思經濟學和它的哲學基礎,索羅斯一直對經濟學的一些基本假設持懷疑和批評態度,如理性人和有效市場假設。1978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金融煉金術》,他在書中反複強調,市場並不是像教科書所講的那樣理性和有效,而是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和反身性,這會帶來泡沫和市場的崩潰。在隨後的幾十年里,索羅斯不斷反思他的思想在投資活動和公共政策上的應用,並在許多文章中反複討論自己的觀點。雖然索羅斯在投資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主流經濟學家並沒有給予他的思想應有的重視。 最近,隨著經濟學界對2008年經濟危機的反思,經濟學家們想要開創一套新的經濟學研究方法,他們開始關註索羅斯的理論。新經濟思維研究所在柏林舉辦了2012年年會,參會成員包括300多位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和各國的經濟政策制定者,索羅斯在會上作了題為“挑戰經濟學基礎”的演講。這次演講在參會者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和廣泛的爭論。 這場爭論引起了《經濟學方法論》期刊編輯Hands和馬奎特大學教授 John Davis的註意,他們決定召開一場研討會進一步探討索羅斯的思想及其對經濟學的影響,並邀請索羅斯撰寫一篇新文章,同時邀請18位頂級經濟學家來回應。這個專題也得到了CEU的反身性研究小組的支持。 研討會圍繞反身性這個主題,對於反身性的定義、應用和意義進行了熱烈和富有成效的討論。同時還形成了一個強烈的共識:索羅斯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關社會科學哲學的基礎性問題,如果我們想要真正了解經濟是如何運行的,或者更進一步防止經濟危機或者使經濟危機的危害最小化,那麽我們就必須認真研究和回答他提出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971

基礎分析之外:值博率高的青蛙王子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3/blog-post.html
上星期推介的博耳電力(1685.HK),竟然短短五個交易日已經到價,獲+20%回報。圖表顯示交投量高,上升趨勢穩固,所以我將第一個到價位轉為『止蝕位』,並提升目標價。

近日被受熱捧的都是醫藥和科技板塊,先前我曾在博客和此欄,分析數間業界的公司。今次選股則嘗試新方法,不只運用價值投資的理念,而是嘗試結合市場訊息和圖表走勢,從其他板塊選股。讀者請自行多加研究和觀察。

最近一位私募基金經理朋友,建議我關注青蛙王子(1259.HK)。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在內地銷售兒童護理產品,2012年的財務健康指數不俗,達72分,而半年的健康勢頭指數則有5分,發展趨勢不是最強,但屬經營平穩。公司曾於去年10月停牌,因為Glaucus Research Group 指公司有誇大營業數據之嫌。而去年11月尾公司復牌,並發出澄清公告,逐點反駁Glaucus Research Group 的研究報告。復牌之後,我曾考慮購入,但最終因為Glaucus 曾對公司財務的真確性存疑,所以作罷。那位朋友指公司現價屬抵買,而且他知道有人深入調查,不明朗因素應該被除去。


過去兩個星期,我重看公司的財務狀況。若單純以基礎分析,公司的年營業額增長達37%,淨利潤率達15%。而截至2013年6月,持有現金約$7.7億,長期負債僅$690萬,沒有短期負債。

可是,如果Glaucus Research Group 的懷疑合理,那麼以財務數據衡量公司的價值便意義不大。 所以基礎分析之外,我嘗試透過圖表分析青蛙王子。

52週低位是復牌後的$2.36,而昨日收市價是$2.97,預測市盈率約12倍。本週二其10天和20天移動平均線皆升穿50天移動平均線,股價有轉勢跡象。若不計及復牌後的大量拋售,$2.85 - $2.95是交投密集區。近日成交額過千萬,加上圖表顯示轉勢跡象,和不俗的健康指數及朋友推介,我認為青蛙王子的值博率高。由於未公佈2013年的全年業績,財務方面始終有不明朗因素,我不敢誇口目標價。只是相比同業,公司的股價顯然落後。

今次選股不單純以基礎分析估算股票價值,而是集合市場消息和圖表走勢。由於公司曾被指造假賬,2013年全年業績並未公佈,始終有不明朗因數,讀者宜再自行搜集資料後再判斷風險高低。若果投資,必須設定止蝕位,並嚴格執行,正如其它投資一樣。

粉紅色線是10天移動平均線,紫色線是20天移動平均線,藍色則是50天移動平均線。圖中可見10天和20天線都升穿50天線。(圖表來源: http://stock360.hkej.com)


以下是過去50日的蟹貨區圖表,顯示$2.8 - $3.0 之間交投活躍。(圖表來源: http://analystz.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22

讀書札記140328 基礎符號學:皮爾斯的學說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3/28/%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40328-%E5%9F%BA%E7%A4%8E%E7%AC%A6%E8%99%9F%E5%AD%B8%EF%BC%9A%E7%9A%AE%E7%88%BE%E6%96%AF%E7%9A%84%E7%AC%A6%E8%99%9F%E5%AD%B8/

讀書札記140328
基礎符號學:皮爾斯的學說
執筆人:蟬

筆者在閱讀《索諸爾》一書時,曾因找不到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的中文入門書籍而感到無奈。 有份量的學者如 李幼蒸的著作,其篇幅及內容對門外漢而言過於冗長艱深。 近期較多閱讀英文書,發現一本行內評為最佳符號學入門書:
《Semiotics: The Basics》(2007) Daniel Chandler
作者是 威爾斯Aberystwyth大學的兼職講師,本書原為教材,成書後被納入眾多大學的參考書目。 作為一本抽象學門的入門書,本書行文流暢,篇幅短,適合初階讀者。

〈符號學是甚麼?〉
若要下最簡短的定義,便是一門 “研究符號Sign的學問”。 但這只帶來同義反覆,問題仍在:甚麼是符號? 若請教一個符號學家,他可能會這樣回答:
Def. 符號學研究 意義如何被建立meaning-making。****
透過研究 符號系統sign system的各部份,如媒介medium等,去了解符號如何表述represent不同的意義,和如何表達現實reality。

符號學中常用到 「文本text」一詞,一般指 “信息message”透過 “媒介” ,如文字、語音和影像等, 去表達和建構construct意義。 文本是由符號集合而成,用來表述意義的載體。*** 所以,符號學也可以看作是研究文本的學問,

由於符號學指涉範圍相當廣泛,幾乎所有社會和人文學科皆可以從符號學切入,令它難以成為一個傳統學科。 符號學在過去數十年在語言學linguistics、哲學、人類學和文學等方面均起著相當大的影響。

一般認為符號學幾乎同時被兩位學者分別於歐洲和美國創立,即瑞士語言學家 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和 美國哲學家 皮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 (1839-1914)。 昔日符號學的兩種名稱semiology和semiotics分別指索氏和皮氏的兩個分支,而今日似乎多稱作semiotics。

索氏認為符號學的目的是研究符號在社會生活的角色***, 而他所專長的語言學只是符號學的一個分支。 皮氏則認為符號學是為了建立正式的符號理論,即以邏輯的方法去定義符號。 兩者在研究過程中並無交集,結果卻有不少相似之處。
本文專注介紹皮氏的符號學,關於索氏學說請參看《讀書札記130628索緒爾》

〈皮爾斯的三元論〉
索氏認為符號系統由「signifier能指」和「signified所指」的二元系統所組成,兩者不能分割,即所謂的“一體兩面性”。

而皮氏的符號系統則有3種原素:
1. 表徵representament:符號表現的形式form;
2. 對象/客體object:符號指涉之對象;
3. 詮釋interpretant:從符號中所能理解的意義。
而符號系統正是三者間的互動。
washroom-sign-posting-stick-people-have-to-pee

舉例:洗手間的性別標誌是最為廣泛使用的圖像符號。 標誌本身是表徵,指涉的對象是男人和女人,其詮釋則是“標誌指示的地方是洗手間”。

符號作用於接收者身上時,會在其思想中建立一個對應的 “內在符號”,而該內在符號代表一種特有的意義。***** 故此不同接收者對相同的符號所理解的意義不盡相同。 由此推論,符號系統本身並無客觀意義,接收者必須憑藉自身的背景、經驗和價值去詮釋、建立,甚至發展其獨有的意義。***** 該內在的符號,皮氏稱為“首符號的詮釋interpretant of the first sign”。
peirce_interpretant

當詮釋者與時空脈絡變動時,符號的意義便成為另一個符號,而詮釋亦可被 “再詮釋”。
著名符號學家Umberto Eco把這種符號的無限指向性稱之為「無限的符號學infinite semiosis」。*** 若以索氏的術語說明,即 “所指”在某些情況下會成為 “能指”。*** 圖中的三角型可以表達三者的關係,留意當中對象與表徵的連線是虛線,因為兩者未必有關聯。
peirce-semiosis

故儘管皮索二氏的符號系統有其相似之處:表徵和能指甚為接近;而詮釋與所指也很相似,但兩人對於符號系統的整體觀點有相當大的分歧。
索氏認為 “能指”與 “所指”的劃分與它們之間的關係皆是任意的,*** 但能指與所指始終維持著一對一的呼應關係。 意義只能透過事物間的相對關係產生,而非由其本質所確立,而意義是包含在符號當中的。****

皮氏則認為符號系統是 “過程process”而非結構structure。**** 他認為人思考是以對話形式進行的,符號中的意義是非內在的,必須透過詮釋者interpreter接收符號並作出其特有的詮釋,才能完成符號系統的進程,否則便不能視為符號。

〈符號的模式〉
皮爾斯為了更周詳地整理符號系統,把符號元素歸為3個類別,分類仔細而複雜。 為了易於表達,Chandler將分類結合為三種 “關係模式mode of relationship”,去表達「表徵-詮釋」的形式。

1. 象徵 Symbol:表徵與詮釋並無任何相似之處,兩者的關係是任意的arbitrary或習慣性的。必須透過學習才能掌握指標的意義。
舉例:語言、數字、交通燈、國旗等。
2. 肖像 Icon:表徵程度上與詮釋相似,一般擁有詮釋物的某些特徵
舉例:肖像、卡通、模擬自然的音效等。
3. 索引Index:表徵與詮釋擁有物理上或邏輯上的直接連結,而連結是能被觀察和推論的。
舉例:腳印、病徵、量尺、錄像等。

Chandler指出當一個符號的象徵愈受詮釋限制(如腳印的外觀必需與腳掌相似),則該符號愈富有理據motivation。 而相反不具理據的符號,則需要透過學習才能掌握其意義。 而在三個模式之中,索引是最富理據的。

皮氏指出三種模式並不互相排除,而現實中亦難以找到只擁有單純一種模式特質的符號。 符號的模式並不固定而隨年月變化,而且都是朝著象徵的方向“演化”的。***

皮氏相信人只能透過符號認識現實reality, 所以符號的「真確性modality」相當重要。 在三種模式之中,以象徵的真確性最低,因為它與現實之間的關係最模糊。
但皮氏亦得承認,符號結構上只能表達部份真相truth,如有符號能完整表達真相,則符號自身便逞現為透明,或者根本並不存在。**** (編按:如佛學追求的 “觀照”,希冀超越 “名相=符號”,看到 “實相”。)

與之比較,索氏相反地認為現實世界是由語言所決定的,他甚至認為由於 “所指”是社會建構物social construction,其真確性以至存在與否並不重要。***

參考:
《Semiotics: The Basics》(2007) Daniel Chandler
《符號學是甚麼?從藝術作品談起》李建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618

淺談個股基礎分析 - 華寶國際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8/blog-post.html
我很少買六合彩,因為中獎機率極低。即使幸運中獎,也沒有方程式可複製,提高未來的中獎機率。我較喜歡從經驗中學習,有改善空間代表能越做越好。人人投資都期望回報,所以必需做功課 -了解公司和市場。否則股海風高浪急,容易虧本受傷。

VIS (Value Investment System) 運用年度財務數據,計算公司的穩健程度和發展潛力。為方便比較和計算估值,統一以100分為滿分。另外,亦會根據季度和半年業績計算勢頭指數(10分為滿分),了解公司的營運和發展狀況。

現世代資訊的流通速度高,網上買賣股票簡單快捷,市場效率奇高。單看公開的財務數據,就能發掘優質潛力股嗎?



今次找來有趣的實例- 華寶國際(336)。華寶從事香精香料(包括煙用、食用和日化)和煙草薄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6月18日公佈業績後,股價裂口高開,而且交投活躍。股價從6月18日的$3.95 升至今日收市的$5.73,一個半月升幅達45%。 現價市盈率約8.8倍。

股價短期飆升45%,我不知現在是否仍是合適的投資時機。先看看截至2014年3月31日全年業績,VIS 高達83分,


營業額:      $42.4億元 (2013: $36.5億,+16.2%)
經營利潤:  $24.2億元 (2013: $20.5億,+18.2%)
淨利潤:      $19.8億元 (2013: $17.2億,+15.2%)
經營利潤率:57.1% (2012: 56.1%)
淨利潤率:   46.7% (2012: 47.1%)

持有現金約31.8億元,短期貸款約5.3億,沒有長期負債,財務穩健。


(圖表來源:《信報》網站港股360)

究竟單看財務報告,甚至過去兩年的財務報告和中期業績,能否發現此為有潛質的公司?

今年3、4月份,我從VIS 系統發掘優質公司時,曾注意華寶國際,因為運用去年(2013年3月)的財務數據計算,VIS 高達83分,而截至2013年9月的半年業績,則顯示勢頭指數達8分。 

我們先看截至去年(截至2013年3月)的全年業績:

營業額:    $36.5億元 (2012: $33.1億,+10.1%)
經營利潤:$20.5億元 (2012: $20.8億,-1.6%)
淨利潤:    $17.2億元 (2012: $17.5億,-1.9%)
經營利潤率:56.1% (2012: 62.8%)
淨利潤率:    47.1% (2012: 52.9%)

營業額增長超過10%,不算高增長,但經營利潤率和淨利潤率高達56%和47%,是一門邊際利潤豐厚的生意。可是,由於銷售推廣和融資費用的增加,致經營利潤和淨利潤反而倒退約2%。

年初看到數據,我認為公司並非處於高增長期,加上經營利潤和淨利潤都有輕微倒退,我懷疑公司未必能保持營業額的增長。那麼,再看截至2013年9月的半年業績,

營業額:    $19.4億元 (2012: $16.8億,+15.3%)
經營利潤:$10.6億元 (2012: $9.1億,+17.1%)
淨利潤:    $8.9億元   (2012: $7.8億,+13.8%)
經營利潤率:54.6% (2012: 53.7%)
淨利潤率:    46.0% (2012: 46.6%)

半年業績顯示,營業額保持增長(+15.3%),經營利潤和淨利潤同步上升,維持在55%和46%。VIS 的勢頭指數達8分,代表經營狀況有改善。再看資產負債表,沒有長期負債,短期貸款僅4.8億,持有現金達30.6億,財務穩健。

根據VIS 系統的分數,公司的實質數據顯示前景亮麗。可是,公司價值沒有在股價反映。股價由1月2日的高位$4.29反覆下跌至3月中最低位~$3.3。之後直至6月中,股價在$3.3 -$4.1 之間橫行。以2013年每股盈利$0.64計算,市盈率僅5.1 - 6.4 倍,怎麼看都屬於抵買。

為甚麼股價咁低?

翻看華寶過去5年的股價,2011年曾經從高位$12下跌至~$4,有報道指國內的煙草業前景不明朗,管理層又曾多次減持股份套現。2012年初股價回升,卻又遇上匿名報告指賬目造假,誇大業績和盈利,令股價從2012年高位的$6.52大幅下滑至2012年末的~$3.53,之後股價在$3 - $4之間橫行。這種過山車般的歷史股價,難免令人心驚。華寶的核數師是四大行之首 - 羅兵咸永道。過去兩年未見核數師辭職,業績顯示公司財務穩健,並未有不合理之處。

這個有趣實例,顯示市場反應未必迅速高效。截至2013年9月的半年業績公佈後,縱使數據亮麗,但股價仍然橫行。VIS 系統顯示公司財務穩健,業務發展理想,值得研究應否投資。若能把握時機,並抱持耐性,就有賺取回報的機會。當然,若公司賬目造假,VIS 系統是無法檢測的。所以,每個投資決定,都需要細心做功課。例如華寶,需要找出核數師和翻看過去2-3年的賬目,並且上網查找新聞,了解股價反覆上落的原因。如能下功夫獲取資訊並細意分析,即便買入後股價橫行,依然能夠心安理得。

篇幅關係,今次的華寶實例只能作個股的分析。每個投資決定,了解目標公司之外,還需要了解該業務市場,未來有機會再細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