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發改委調查中航信壟斷

2009-05-18  AppleDaily





 

【本報訊】據內地報章《經濟觀察報》指,經營民航電腦訂票系統的中國民航信息網絡(696)被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調查,多位專家均相信,調查與其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禁止固定價格規定有關。

調整折扣令票價上漲

倘 中航信最終被發改委裁定違反法例,該公司及其股東包括國航(753)、東航(670)及南航(1055),最多將合共被罰款逾150億元(人民幣.下 同)。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有關官員稱,中航信機票價格出問題那天就開始進行調查。事件起因是,中航信在上月中調整機票折扣,導致機票價格上漲,由於中國 民航信息網絡股東包括國航、東航及南航等國有航空公司,故被內地民眾指涉嫌集體定價,違反禁止固定價格的規定,有律師更致函發改委,要求進行調查。

內地市場佔有率達97%

不 過,外界認為,發改委這次高調介入調查中航信只是擺姿態,多於實際行動,當局希望讓公眾看到政府「對固定價格的行為是零容忍」,並提醒其他企業,不要操縱 價格。據民航業知情人士指,事件最終會不了了之。目前中航信擁有的電腦訂票系統,在內地市場佔有率高達97%,股東亦包括海航、深航及上航,連同國航、東 航及南航合共持有中航信65%股權。根據現時《反壟斷法》第46條規定,被裁定違法的企業,除須沒收違法所得,亦要按其上年度營業額1%至10%繳交罰 款。以中航信、國航、東航及南航去年營業額計算,罰款將介乎15億與152億元之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4

赵桂斌拒绝无偿划拨中航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8-26/HTML_CHY8Y4OC2UU3.html


对于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汽车”)拟合并给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一事,8月25日,中航汽车总经理赵桂斌向媒体表态:

“中航汽车绝不可能无偿划拨兵装集团,没有并入这个说法,我们采取了这么多措施,组建新的汽车集团,目的是要发展汽车工业。”这是长安汽车合并中航汽车消息被外界披露后,中航汽车高层首次明确表态。

中 航汽车不轻言放弃汽车业务,主要原因来自母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集团)。根据今年4月份发布的数据,中航工业2008年实现营业 收入1668亿元,净利润71亿元,但与此前制定的“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目标,即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的目标相去甚远。

基于汽车业务可观的规模和产值,中航集团一直把其看做实现万亿产值的潜在增量业务。这也是中航集团犹豫,和不愿轻易放弃汽车业务的重要原因。

赵桂斌的三个统一

中航汽车旗下资产包括,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汽车与长安汽车接洽合并,源自中航汽车糟糕的业绩。虽然今年受国家补贴政策影响,全国微车市场全面井喷,但是中航汽车旗下的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依然亏损。为此8月19日召开的中航汽车第一届二次董事会,把“大幅减亏”,赶上行业平均发展水平,作为了今年的任务。

“上半年我们主抓了两个产品,哈飞的民意和昌河的北斗星。以前我们的产品很多,每一款车的销量都很小,现在我们的方针很明确,集中力量销主品,统一采购降成本。”

关于中航汽车内部整合的问题,赵桂斌给出的原则是,整个汽车集团内部统一采购,包括两个整车企业和两个发动机厂,“第一步是统一采购,第二步是统一研发平台,第三步是统一销售,当然还包括生产能力布局也要进行统一。今年上半年,采购成本已经降低了3个亿。”

目前中航汽车在协调昌河和哈飞的销售关系,目前还没有考虑将他们放在一个网络中销售。统一销售,赵桂斌认为眼前仅仅是要一个统一的策划,包括网点的布局、能不能互相借用,以及销售政策的统一。

10亿押宝微车新能源

虽然昌河、哈飞依然亏损,在中航汽车高层眼里,中航汽车似乎还没到无以维续的地步。

“昌河汽车经营性现金流亏损已经止住,预计明年可以实现扭亏为盈。”昌河汽车总经理周世宁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昌河汽车销售达到7.4万余台,增长幅度超过33%,创出历史同期的最好成绩,上半年北斗星销量超过4万多台,增幅高达46%。

“目前中航汽车已经规划了一个斥资10亿人民币、采取独资形式建设的研发中心,主要立足于小型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赵桂斌透露。

中航汽车将以自主开发与合资合作的方式打造新的小排量汽车品牌,包括全新微型客车平台和微型轿车平台,在动力性和省油性方面实现突破,重点是大力发展1.6升以下的汽车,特别是1.4升排量和1.0升左右的低油耗汽车。

今年年初中航汽车成立时,就确定了“小新并举”的发展战略。为此中航汽车将加大投入,在小排量发动机研发,小排量汽车外观设计,轻量化方面不断提升现有小排量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

新能源汽车方面,中航汽车主要以电动车为切入点,目前哈飞已经和美国公司合作,制造了一款赛豹纯电动车。按照中航汽车的计划,明年可以实现批量出口美国。赵桂斌的想法是,在纯电动车方面,新中航的优势依托于整体军工技术,中航汽车在洛阳正在研发纯电动车车用电池。

为了小型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中航汽车还将加大研发中心建设力度。在哈飞、昌河,东安原有技术中心基础上建设统一的中航汽车研发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56

中航工业大飞机“核动”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3/HTML_ERKVG56ECFKF.html


毋庸置疑,在分享大飞机这道盛宴中,中航工业集团已拔得头筹。

9月2日,记者从中航工业集团了解到,中国C919大型客机项目机头工程样机首件零件已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成飞”)开工制造。成飞隶属中航工业。

“工程样机等于是将之前还在图纸上的所有数据真正地以1∶1的比例以模型展现出来。”9月2日下午,成飞宣传部负责人如是告诉本报。

“工程样机是飞机设计中总体、结构和系统各专业先进设计理念的检验平台,同时又是改进飞机设计的试验平台,是大飞机一次性成功的关键项目之一。”中国商飞网站如是介绍此次样机开工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成飞从7月22日拿到相关数模,9月1日开工制造工程样机,其间仅一个多月。为了让大飞机能在2014年首飞,大飞机的研制以及全球供应商招标过程正在提速。中航工业集团,亦在为分羹大飞机项目,加快其产业布局。

中航提速

“工程样机在10月中旬将进行部件开铆,预计2009年12月底交付上海(中国商飞)。”2日,中航工业集团有关人士告诉本报,目前,C919大型客机项目机头工程样机已编制完成项目制造网络计划、工艺制造总方案,完成了部分工装、工具制造。

截至目前,中航工业集团在大飞机项目已经屡有所获。继6月中航工业旗下7家公司成为大飞机机体结构供应商以来,8月底,中航工业旗下的中国商用发动机公司也与普惠、CFMI一起,位列中国商飞三大发动机候选供应商。

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60亿元,控股股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占40%股份,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和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5%股份。

今年1月18日揭牌成立的中国商发业务范围包括,民用飞机发动机及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销售、维修、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等。

此 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告诉本报,发动机的研发周期较长,要实现中国机装上“中国心”需要分两步走:一是国产大飞机购买国外成熟发动机实现首飞、开展试 验,国产发动机同步进行研制;二是在适当时机换上我国自主研制的发动机。新任项目公司总经理张建表示,通过这两步,公司将“争取让国产发动机和国产大飞机 同步飞上蓝天”。

不过,从中航工业集团近期表现来看,这一研发速度在明显加大。8月14日,中航工业战略规划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大型飞机发动机发展规划评议会”,评议专家组听取了中航商发所作的《大型飞机发动机研制规划》报告,该规划已上报国家,预计将很快被批准。

发力核心领域

中航提速的背后是分享大飞机背后的市场。

虽然中航工业集团旗下7家公司成为大飞机的机体供应商,但包括雷达罩、机头、前机身、中机身——中央翼、中后机身、翼身整流罩的部分,仅占整个飞机制造费用的25%。

记者从中航工业集团了解到,占整个飞机制造费用达50%的,包括飞控、航电、电源、照明、APU、动力装置、起落架、液压、机电综合、空气管理、燃油、防火等系统和设备的“系统设备工作包”,此前在中国自行研制的ARJ系列飞机中,中航工业集团无一涉猎。

记者了解到,ARJ系列飞机使用的是GE生产的发动机,系统供应商则有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国际公司的航电系统,起落架系统则是使用了利勃海尔集团的产品。

但无论是国家意志还是成立中行工业集团的本身——融入世界航空市场,中航工业集团不能失去这块“领地”。

除了加快研发进度,近期,中航工业集团在发动机上频频发力。5月,中航工业与四川 绵阳市签订《关于建设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框架协议》,打造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7月28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振兴发动机委员会成立,中航工业集团总 经理林左鸣担任振兴发动机委员会主任。会议中,中航工业宣布成立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研究院计划投资22亿元。

另外,中航工业旗下西飞国际与美国古德里奇的合作也意在世界航空格局中的50%市场。8月12日,西飞国际与美国古德里奇携手生产短舱、起落架。在签约仪式现场,西飞国际董事长孟祥凯表示,携手古德里奇则完善了西飞国际民机的产业结构,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实际上,通过与古德里奇的合作,西飞国际从过去的整机生产商一跃成为飞机制造的关键部件制造商。而古德里奇总裁马修·拉尔森直言,希望能够借此成为中国大飞机的起落架供应商之一。

而更多讯息表明,法国赛峰公司将是飞机短舱和起落架的潜在供应商。7月26日,由中国商飞总经理张庆伟带队的考察团已赴法国调研,其中重点考察了赛峰集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54

王亚伟“中航系”豪赌再下一城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8/5MMDAwMDE4NTY5Mw.html


陷入华夏基金人事变局中的王亚伟,收到一份意料之中的“礼物”。

2010年7月7日,已暂停上市的*ST昌河(600372.SH) 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定向增发草案,已为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根据这一重组方案,*ST昌河将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 业”)等4家公司定向增发,购买包括陕西千山航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千山航电”)100%股权在内的6家公司股权。

本次注入的资 产被评估为25.52亿元,比之前的预案降低了1.22亿元,一旦本次重组完成,*ST昌河将成为中航工业旗下核心航空电子业务的资本平台。

而 随着重组大幕徐徐拉开,王亚伟的“中航系”豪赌再下一城。*ST昌河暂停上市之前,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分别持有601.06万股和300.09万 股,上述两只基金均为王亚伟掌舵,累计持有*ST昌河流通盘的4.62%。

*ST昌河转身

借 助此次定向增发,已被暂停上市的*ST昌河有望实现华丽转身。

根据增发草案,*ST昌河将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购买中航工业持有的千山航电 3.56%的股权,中航科工持有的凯天电子86.74%的股份、兰州飞控100%的股权,系统公司持有的宝成仪表100%的股权、太航仪表100%的股权 以及华燕仪表12.90%的股权,汉航集团持有的华燕仪表67.10%的股权、千山航电96.44%的股权。

本次交易的目标资产评估值合计 为25.52亿元,同口径下对应的标的资产母公司报表净资产账面值合计18.99亿元,评估增值6.53亿元,评估增值率为34.38%。

而 增发价格被定为不低于7.58 元/股,暂停上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ST昌河以接近涨停收盘,8.34元的收盘价在暂停上市的股票中,也属高价。

而 从2009年初的4.31元起步,*ST昌河的上涨行情几乎未作调整,截止到2009年4月9日停牌,短短4个月内,股价几乎翻番。

方正证 券在其报告中表示,通过本次交易,中航工业所属主要航空电子业务的经营性资产及产品业务将实现上市,从而基本实现中航工业所属航空电子板块业务的整体上 市。

“交易完成后,中航电子的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都将得到明显提升,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根 据经中瑞岳华审计的2010年1-4月和2009年备考财务报告,本次重组完成后,相比2009年4月30日的数据,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增长近500%, 净资产增长幅度超过200%,每股净资产由1.51元/股增至3.23元/股,增长113.92%;2009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 净利润分别较合并前增长121.12%、752.48%和1000.12%。

而*ST昌河也从近乎贴身肉搏的微车领域脱身,转而主攻航空机 载电子设备制造业务,“在飞参系统、导航系统、传感器等多个细分行业中,上市公司将占据国内主导地位,从而成为国内航空电子设备全套产业链的主要供应 商”。方正证券在其报告中表示。

王亚伟再下一城

而王亚伟在*ST昌河历时超过1年的潜 伏,也到了收获时刻。

2009年一季度,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分别持有*ST昌河340.96万股和277.69万股,分列第二和第 四大流通股股东。

至*ST昌河停牌前,王亚伟掌控的两只基金已经将持仓累积到了901.15万股。

相比停牌前的收盘价 8.34元,完成重组的股价也有望一飞冲天。

方正证券在其报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之后,“公司2010-2011EPS 可达到0.39元和0.42元,给予公司36-40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中枢为14.8元,公司停牌前股价为8.34元”。

以此推 断,*ST昌河股价尚有60%以上的上涨空间。

而除了*ST昌河外,王亚伟还压中了中航系另一家公司中航地产的重组。

中航地 产2009年一季报显示,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精选出现在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的行列。同时出现的还有华夏优势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和华夏策略精选灵活 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一季报显示,华夏大盘精选持有中航地产370.19万股,占比2.67%;华夏优势增长持有中航地产379.31 万股,占比2.73%;华夏策略精选持有中航地产237.31万股,占比1.71%。

此后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2009年5月6日,中航地 产下午开市后就开始停牌,一个月后,向控股股东定向增发的方案被和盘托出,中航地产随即迎来两个涨停。

但2010年以后,地产股在政策调控 下风声鹤唳,中航地产也于2009年11月底的最高19.97元一路滑落至7月7日的收盘价9.87元。

但中航地产一季报显示,华夏系并未 及时脱身,除华夏优势增长在2009年4季度减仓130.73万股外,其余华夏系基金并未减仓,华夏大盘精选更是在2010年一季度加仓30万股。

相比2009年一季度华夏系建仓时的交易均价9.27元,目前华夏系在中航地产既无利润可言,而逆势加仓的华夏大盘精选或许已 经浮亏其中。

此外,中航精机也有王亚伟身影闪现。

截至2010年一季报,5只华夏系基金出现在该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累 计持股1121.96万股,持仓市值超过1.22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7

垄断风波再起:中航信封杀中小票代?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9/wNMDAwMDE4NjAwNg.html


时隔一年,垄断传言再次在民航机票代理市场(下称“票代”)中散开。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信”)已下发通 知,近期将对外挂第三方平台的代理人作停机处理,且不予任何理由恢复。

7月8日,国内多家大中小型票代均表示不安,称此举等于是取消了第三 方平台。

所谓外挂,即指未经中航信授权的中小票代,但挂靠在有资质的机票代理商上。第三方平台一直以来起着“集散作用”,所有中小票代,均 可利用该平台交易机票。

接下来国内数百家中小票代的竞价平台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上万家中小票务商将不能正常营业。这些中小票代每日交易量 约2亿-3亿元,占每日机票销售的一半。

国内大多数航空公司的机票销售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中航信分销代理渠道、携程等电子商务平台,以及航 空公司直销。

中航信(0696.HK)隶属央企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是民航业内唯一的数据提供商,它提供了全国除春秋航空之外所有航空公 司订座系统,拥有全国唯一的民航分销系统。目前所有第三方票务平台,均需要对接中航信的系统以查询机票信息,而分销商的查询按次向中航信付费。

通 常,与中航信主机连接的查询航班数据系统,以及各大航空公司给予当地核心代理的返点政策信息都可以在第三方平台上找到。小代理可以寻找最好的航空公司返点 采购,然后再卖给客户,不用与航空公司直接打交道。

在通知中,中航信表示此举是为了规范民航销售市场,保障正规代理利益和中国航线计算机分 销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在各大城市的商务区,每日混迹于各栋写字楼的票代推销员比比皆是。

中航信在今年3月就已经行动。当时,中航 信要求中小票代签署了合作意向书,随即开始关停或者降低中小票代连接中航信主机的速度。

不过,中航信“规范票代市场”的逻辑并未得到市场认 可。各家票代均认为中航信此举涉嫌垄断,意在打压竞争对手。

两年前,中航信开始自行开发“航信一站式平台”,不过,由于市场习惯了通过中小 票代订票,中航信的这个平台一直没有做起来。去年,中航信就因上线新的票价系统,暗涨票价一事受到各方质疑。




国航收编中航材,中航信、中航油待嫁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7/xNMDAwMDE4ODgxNA.html


随着国资委加速央企之间的并购重组,一股整合浪潮再次在民航业悄然酝酿。此次,业界的焦点从以往的“三大航”放大到六大航空业集团。

“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端,”7月26日,接近民航局的资深人士表示。他所说的开端,是指当前正进入收尾阶段的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下称“中航集团”)收编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下称“中航材”)一事。

中航集团是目前被誉为“航空业老大”的国航母公司,中航材则是专门从事飞机采购及航空器材保障业务的专业公司。

两者均为国资委下属六大航空业央企之一,另外四家企业分别是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下称“东航集团”)、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下称“南航集团”)、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下称“中航信”)以及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下称“中航油”)。

来自民航局可靠消息称,此次重组整合是从民航业市场化改革的角度出发,接下来另外四大航空业央企可能也会顺应国资委缩减央企数量、保留行业前三的思路,中航集团整合中航材只是民航业又一波重组大潮的开端。

2002年,民航业首开重组整合工作,此后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应运而生。随后几年,二次整合的消息时有传出,均集中在三大航之间合并“同类项”的动作上。

收编中航材

“方案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现在就等国资委最后批复。”民航局人士表示。“不单是中航材,今后针对中航油、中航信也会出台一些顺应市场改革需要的措施。从民航强国的战略出发,改变是必须的,但是急不得。”

此次中航集团收编中航材的计划早在去年就被提上议程,今年初国资委开始着手逐步操作相关事宜,中航材和中航集团亦开始内部通报整合工作。业内消息指,整合之后中航材的人事不会出现重大变动,其总经理李海将担任中航集团副总经理。

对此,中航集团和中航材均表示不做评论。

1980年,中航材的前身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诞生,专门从事飞机采购及航空器材保障业务。长期以来,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采购主要依靠中航材。中航材集体采购之后,各家航空公司再分配具体订单。

不过,在2002年民航体制改革之后,随着国航、东航、南航获批有权自行购机,中航材逐渐成为了一个飞机、航空器材的进出口贸易商。同时,中航材亦脱离民航局,成为国资委下属的六大航空业集团之一。目前,川航等多家中型、民营航空公司仍然是通过中航材采购飞机、航材。

收编中航材,让已然是业界老大的国航坐实了头把交椅的位置。“以后要向国航买飞机”的笑言正在民航业流传。中航集团正是国航的母公司。谈及此事,南航人士表示,在飞机采购上南航并不依赖中航材。

尽管如此,在母公司吸纳中航材之后,国航的实力大增还是不可忽视的现实,处于调整中的东航、追赶中的南航,在原本“三分天下”的局面中,显得愈加势弱。

今年初,国航重回全球航空公司市值第一的位置。随即,久等多年的国航终于控股深航,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当时,国航“一家独大”的地位就已颇具争议。

中航材的大客户、西南某航空公司高管表示,“以后中航集团如何与其他航空公司协商购机事宜,诸如这样具体的事情都不明朗。而且,现在大家更为关注的是,国航依靠中航集团越做越大,这是不是民航业又要从‘几大’整合到‘一家’了?”

中航集团业务现已覆盖客运、货运、航空食品、地服、飞机维修、机场多个民航领域。

第二轮整合?

中航集团和中航材的联姻,让民航业再次因为“整合”二字沸腾起来。

2002年,民航业拉开重组整合大幕,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随之诞生。五年之后,整合声音再起。但是,国航与南航合并猜测,“东新恋”的曝光,最终都没有成为现实。第二次行业整合无疾而终。

“这一次不是07年的重演,”民航局人士透露。他表示,民航业市场改革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至于是怎样合并,怎样重组,相信今后陆续会有消息公布,“很多事情都是可能的”。

猜想随之浮出水面。

中航集团可以接手中航材,接下来国航和南航的合并也再度被提起。

早在2002年,国航与南航的合并就被业内称为是“最佳组合”。2007年,两家一度传出合并消息。公开资料显示,在国内航空市场上,三大航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如果国航与南航合并,其市场占有率将超过总量的50%。

此外,中航材的市场改革可以通过进入中航集团来实现,正与票代大打口水战的中航信(0696.HK)是不是也会异曲同工地效仿此法?至于中航信、中航油、东航、南航四家,互相之间合并重组“皆有可能”。

在民航局建设民航强国战略下,打造民航超级承运人这样的概念最近已是多次被提及。多位航空公司人士均认为,合并是当前大势所趋。而对于预期中针对中航油、中航信的改革措施,他们希望这能成为民航业彻底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契机。

对此,上述民航局人士表示,关于合并的种种想法都是存在的。对于推进旗下六大航空企业整合,国资委及相关部门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考虑。“只能说,整合还会继续推进。”






票代大战未了局:中航信“开局不利”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9/yNMDAwMDE4OTMyNg.html


第一次的短兵相接,以中航信的失败收场。

尽管第三方机票平台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信”)大战还在继续,但战果已在业内揭晓。

7月28日,本报通过机票销售渠道证实,中航信清理外挂机票平台已近一个月,但是这些平台交易量却不降反升;另一方面,中航信自己的航信一站式平台依旧未见交易量相对稳定,未见大幅增加。

不过,掌握着全国民航信息的中航信可能不会轻易认输。

“渠道之争大打出手。”宁波一个机票平台负责人张杰(化名)表示。“中航信看中了票代市场的价值,名为清理违规外挂平台,实则是为自己的linkosky平台扫清障碍。”目前,张杰的机票平台还处于正常运营中。

从“口水战”到“游击战”

正值国资委着手整合央企之际。在中航材并入中航集团之后,按照保留行业前三的思路,作为六大航空业央企之一的中航信命运可能也会发生改变。

自从7月20日、21日中航信和中国百家机票平台联盟相继公开发文回应“封杀事件”以来,均持强硬态度的双方一直对峙。

随着中航信继续停机,机票平台和机票分销商已经逐渐转向“游击战略”。“中航信停了配置以后,我们的交易量反而是上升了。”张杰说。

他 解释道,假如市场每天需要500万张,原来是10家平台在做,现在有2家被停机,由于市场交易量是存在的,并且是相对固定的,尤其现在还临近国庆中秋假 期,这些交易量自然不会因为一个“封杀令”就凭空消失,所以,被停机的两家平台的交易量会流向还活着的8家,这8家的交易量当然就会上升。

“因为中航信无法在一夜之间统一停掉所有第三方平台的配置,所以,就像打游击战一样,这家平台不行了,交易量再转去还在运行的平台,换个地方继续做。”他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第三方机票平台约有10万多家,其中,中航信承认有资质的,即得到航协认证的约有5000家。中航信提供给这些正规平台的终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复制成多个使用,类似于盗版软件。于是,很多有资质的平台会把自己的终端复制,出售给无资质的黑代理。

按照中航信的标准,张杰的机票平台就是属于“黑代理”。他表示,自己的公司是合法的工商注册企业,只是没有取得航协认证。不过,中航信认为,正是这些黑代理扰乱了机票销售市场的正常秩序。张杰拒绝透露这一个月来他的平台交易量上升了多少。

近年来,第三方机票平台交易量一直占据着每日交易总量的一半左右,日成交金额在2-3亿元。

当 前被停的400多个配置都属于交易量靠前的几家机票平台,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交易平台还能正常交易。即使是被停了的平台,也会想办法重新活起来,比如,从 有资质的代理那里买新的配置。或者,利用某些技术手段“复活”原来的配置。不过,对此中航信亦有对策。从7月1日到9月1日之间,中航信不会再向外界发放 新的配置,同时还会继续推进停机工作。

出局?

张杰表示很担忧,“现在还可以搞搞游击战,但这毕竟长不了,被赶出局不是没有可能。听说成立了百家票代联盟,但是这能起到什么作用?民航业的市场化一直就是一桩奇闻。”

在 中航信发布了《中国航信着手清理违规外挂机票销售平台》一文后,第二天,名为“中国百家机票平台联盟”行业组织也公开发文,一一回应中航信的观点,并且表 示,如果中航信有对外提供正式B2B分销的数据接口,同时不设置任何人为障碍,它们愿意按照中航信给予其他代理人的合理缴纳标准进行缴费。

这段时间中小票代两次与中航信交涉无果。本月5日和14日,多家机票平台与中航信有过两次会面,但是中航信的停机行动还在继续。

“打击黑代理不能一概而论。的确有欺骗旅客的无资质黑心代理。然而,也有很多虽然没有航协认证,但却是在老实做生意的合法企业。”张杰说。

近年来机票平台交易量不断增长,这说明第三方机票平台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这是市场的需要。在过去3年里,机票销售的网上交易量及在线支付量每年都超过300%地呈几何倍迅猛增长。

当前,票代市场一致的观点是,第三方机票平台的存在有其市场价值,中航信此次的清理行动的确有欠考虑。既然市场有需求,接下来这些机票平台必定不会消失,反而可能会转入“地下”。

实际上,如今看中了机票销售市场的并不只中航信和机票平台,在各大航空公司大力推广直销模式的背后,也是其争夺机票销售渠道的图谋。不过,当前对于中航信和机票平台纠葛,另一个利益方的各大航空公司均未表态,统一保持观望态度。





中航西飞承接国产大飞机新合同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10/wMMDAwMDE5MTIwMQ.html

8月6日,中航工业西飞公司海外收购的首家公司——FACC (Future advanced composite components 未来先进复合材料股份公司),宣布设立FACC(中国)公司,并承担国产大型客机C919研制的相关任务。

该公司将由香港未来国际航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西飞控股90%、下称“香港未来”)、新美龙汽车软饰有限公司共同在江苏镇江投资设立,其中前者持股91.25%。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尚在“襁褓中”的公司,却获得了中国商飞的青睐。

6日当天,FACC(中国)还与中国商飞签署了大型客机内饰系统合作意向书。

这是其控股股东中航西飞在大飞机项目中斩获的第7个工作包,也是中航西飞除机体制造之外的首个大飞机工作包。

“内饰系统虽然在客机中占有的份额不多,不过却代表大飞机给乘客最直观的印象。”上海飞机制造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韩克岑告诉本报记者。

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耿汝光则向记者透露:“收购FACC公司伊始,我们就有更多的筹谋。FACC公司将会是中航工业集团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一张牌。”

布局长三角

据中航西飞介绍,FACC中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不少于6000万欧元,预计总投资不低于1亿欧元,占地约300亩。公司预计明年一季度开工建设,2011年建成投产。

“之所以在镇江设立公司,主要考虑到大型客机C919的集成商中国商飞公司所在地位于上海。制造成本低廉,也较能节约运输成本。”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耿汝光告诉记者,“FACC中国公司将成为国内航空内饰和结构件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此次获得大型客机C919的FACC公司是一家在奥地利注册、专门从事研发和制造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及系统和内饰产品及系统的专业化公司。

耿汝光直言,镇江距离上海237公里,与中国大型客机集成商——中国商飞同处于长三角地区。制造成本低廉、也较能节约运输成本。

记者了解到,这更是一步立足镇江,放眼整个长三角的行棋。

“我们在长三角——中国商飞的所在地都有所布局。”中航西飞公司总经理王向阳告诉记者。

比如,资料显示,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布局江苏无锡;中航工业机电液压公司设立在南京,在南京,中航工业投资110亿元兴建航空城;在上海,中航工业与上海共建民机航电产业基地……

“与镇江市开展战略合作,就是要充分发挥FACC公司在先进航空复合材料,尤其是飞机内装饰和结构件制造方面的优势。”

中航工业集团总经理林左鸣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与镇江市密切配合,加快把FACC(中国)公司发展成为国内航空内饰和结构件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耿汝光表示,内饰系统只是FACC在大型客机的首次斩获,但中航工业还有更大的图谋。

完善西飞结构

耿汝光表示,中航工业并不满足于FACC只获得内饰系统工作包,“我们希望在结构件上有进一步的斩获。”

从与古德里奇合资建立起落架与短舱公司,到与GE合资发动机,再到将FACC公司放置于中航西飞,中航工业在实现西飞“民机集成商”身份上,花费心思颇多。

2009年12月,中航西飞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香港未来国际航空投资有限公司实现对FACC公司91.25%股权的收购。

“FACC已经是空客、波音的供应商,这表明了它的实力。”耿汝光表示,我们会将成为涡浆支线飞机、大型客机的专业供应商。

据中航西飞公司介绍,FACC今年已经获得了包括波音737NG和757的飞机翼梢小翼框架金额为3亿美元的续约合同以及空客公司在研的A350XWB 的工作包等。今年初,FACC公司获得了俄罗斯新一代干线客机MC21的研制合同。

实际上,中航工业西飞公司已经成为了大型客机机身、机翼等6个工作包的供应商。

“中航工业集团的飞机制造还需要弥补的话,是需要我们的合作供应商共同发展的。”耿汝光含蓄地提出,中航工业西飞本身在产业制造方面并无需要弥补的环节,主要需要外部合作伙伴的产品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收购FACC公司,弥补了中航西飞在非金属结构件材料领域的不足。”中航西飞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韩建昌如是告诉记者。按照飞机的发展趋势,复合材料的比例越来越重。

记者了解到,在空客A380上,采用占全机身重量25%的复合材料。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弗若斯特和沙利文(Frost&Sullivan)公司一份报告指出,随着全球航空业的发展,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市场将有望在2014年前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显然,耗资1亿欧元收购FACC公司的目的并不仅于此。“我们准备把FACC推向国际资本市场。”耿汝光介绍说,“早就做好了准备,最快会在今年9月份启动港股上市的准备。”



中航信欲分羹铁路电子商务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0/wNMDAwMDE5MzEwNg.html

因“封杀中小票代”争议和央企重组而备受关注的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0696.HK,下称中航信),正在寻求机票市场之外业务突破点。

8月19日,本报记者从中航信高层获悉,中航信正与铁道部洽谈承接火车票电子商务业务,并有意为民航系统货运业务整顿提供平台。

中航信是国资委下属企业,也是全国唯一航空数据提供商,并控制着全国唯一民航分销系统。中航信目前核心业务有四项,分别为电子旅游分销(ETD)、机场旅客处理(APP)、数据网络、及航空货运系统(ACS)

欲分羹火车票业务

铁道部运输局综合部主任李军表示,火车票网络订票系统目前已进入调试阶段,相关商务合作也在推进中,由于涉及跟多个单位的合作,还不能确定具体开通时间。

上述中航信高层表示,中航信在电子票务领域具有技术优势,但目前双方合作还在洽谈当中。合作的难点在于利益。如果合作成功,中航信将把电子机票的技术系统及分销模式嫁接到火车票订票业务。

8月初,中航信董事长徐强对本报记者证实了中航信上述计划。

但一位交通运输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铁道部大力发展高铁,铁道部与民航的竞争越来越明显,双方合作能否顺利,取决于“利益如何分配”。

争夺货运重组主导权

最近,市场还传出国资委、民航局有意主导三大航货运业务合并的消息。

整合的紧迫性在于,相对于航空客运市场,中国的货运业务一直处于“散、乱、弱”的状态,在中国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足20%。

“在家门口的市场份额都如此之低,这在全世界都很少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北亚地区副总裁、驻中国首席代表张保健说。

徐强证实,民航局和国资委的确有整合民航货运业务的计划。

目前传闻中的整合思路是,成立一家“超级货运公司”,这家公司一是从三大航空集团中挑选,但似乎很难有充分理由说服其它两大集团公司,另一条思路是引入其它央企旗下的货运公司加入到重组中。

徐强表示,民航货运业整合势在必行,而中航信是整合民航货运业的“最佳平台”。

目前,中航信正在努力打造货运数据中心。近日,中航信初步实现山东航空“济南——厦门”航线的货物“信息报文对做”,此举大力提高货运效率。所谓“信息对做”,是指以中航信研发的数据交换平台(iLink)为基础,使得航空公司、机场等企业之间进行货运数据的交换和转换。

一位民航研究人士认为,各大航空公司都在发展货运业,有的还合资成立了货运公司;而中航信最大的优势在于,各大航空公司都是中航信的股东,“就像机票业务一样,各大航把机票业务交给中航信做,货运业务也有可能都放在中航信下面”。

但中航信缺乏管理货运业务的实力和经验,仅在物流信息技术上有一定基础。



吴光权重组中航国际 运营中心“定都”深圳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26/zMMDAwMDE5NDMzMw.html

总资产361亿元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国际)重组旗下产业,将运营总部正式“定都”深圳。

8月25日下午4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与深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中航国际的运营总部放置深圳,并送予深圳两大礼包:设立中国航空研究院深圳分院、在深圳建设航空电子和汽车电子产业群基地。

在签约仪式上,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表示,中航工业将在深圳设立中航国际运营总部的目的,是为“全力打造以航空为本、贸易物流为主、适度多元经营、相关产业领先、高度国际化的跨国公司”。

中航国际前身为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技),为中航工业旗下十大业务板块之一民品业务旗舰,其全资子公司深圳中航于1979年由王震将军率领八大军工部门之一的中航技至特区成立。

2009年,中航国际为整个中航工业贡献30%左右的销售收入,而深圳中航则占据中航国际销售收入的近6成,并囊括中航国际6家上市公司中的5家,故此次“定都”被誉为实至名归。

借力深圳中航

林左鸣曾公开表示,下辖6家上市公司的中航国际,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境外整体上市,并计划到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元,跨入世界500强行列。

“运 营这一块,中航国际希望借助深圳这一个市场化机制比较完善的地方,让中航国际在运营这一块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实现未来数年30%左右的复合增长。”深 圳中航总经理由镭告诉记者,中航国际计划2010年销售收入达600亿,其中深圳中航300亿,未来深圳中航与中航国际运营中心将会深度合作,为冲击世界 500强立基。

2006年,林左鸣担任中航工业总经理,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管理架构和产业结构的重组,使之成为一个有整体竞争力和统一品牌的大型央企。由中航技、中航工业供销总公司、北京瑞赛科技有限公司重组而成的中航国际,成为惟一的民品业务发展平台。

2008年深圳中航董事长吴光权升任中航国际董事长;2010年3月12日,吴光权被任命为中航国际主席,深圳中航在中航工业集团序列中的位置就变得十分清晰。

经 过三十年的发展,深圳中航目前旗下拥有深圳中航集团(0161.HK)、中航地产(000043.SZ)、深天马(000050.SZ)、飞亚达 (000026.SZ)、天虹商场(002419.SZ)五家上市公司以及深南电路、中航物业、格兰云天、上海宾馆、中航商贸等知名企业。

“对 深圳中航来说,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基本上处在一种体制外、市场中讨生活、谋发展的状态,游离于航空工业系统的边缘,自成体系而获得发展壮大,其适应市 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最终获得了航空工业系统的认可,自此更可融入整个航空工业体系而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珠三家民间经济观察家金心异分析。

金心异认为,在林左鸣对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进行的大整合中,中航国际作为十大业务板块之一、民品业务的主要发展平台,将更加看重深圳公司的经验,依重深圳中航集团的产业实力,这恰也将给深圳中航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这种趋势已在近两年内有所体现,而未来将会更加清晰。

海外整体上市

中航工业副总经济师、资本运营部部长李平透露,2009年11月5日,中航国际新引进了两家战略投资者,分别是香港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银投资)和全国社保基金。

李平说,中航国际与中银投资的战略投资协议已经签署完毕,中银投资将出资10亿元,获得20%的股份。

2010 年1月7日,中航工业宣布,集团与下属的中航国际、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四方签署了《社保基金增资入股协议》,根据该协议,社保 基金将采取增资方式入股中航国际,增资后的中航国际,中航工业占67.38%股份,社保基金占16.31%股份,中银投占16.31%股份。

2010年2月2日,飞亚达、中航地产、深天马公告显示,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中津创新(天津)投资有限公司,变更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中津创投分别持有中航国际80.5%、19.5%的股权。

对于中航国际此新一轮的整合重组,事实上也是为未来整体上市奠定基础。吴光权解释,中航国际可能有二三十个子公司,将来可能都是一个独特的创新性的公司。“我不是按哪个产业链做哪一段,我是从产业来审视我投多少钱,但是我控制这个产业的最高端,获得最高的价值”。

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顾惠忠表示,该公司极为器重深圳位置及市场、资本等方面作用,未来“加大力度同深圳的合作,特别是要发展航空非航空产品基地和第三产业基地的作用,取得更大的发展”。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