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紐約租魔】難頂租金加一倍 老牌中文書店執笠

1 : GS(14)@2016-06-06 02:53:55

紐約皇后區其中一間歷史最悠久的中文書店「中華書局」,不敵租金被勁加超過一倍,日前光榮結業。從台灣移居美國,打理書店20年的老闆王明道接受《蘋果》專訪透露,業主要求由原本月租2萬美元(約15.6萬港元),漲至近5萬美元(約39萬港元),感嘆道加租後幾乎沒有利潤,「替房東打工,(等同)白做,算了」。駐紐約記者:鄭柏齡對於長時間生活於紐約的華人,屹立華人聚居地法拉盛(Flushing)20年的中華書局幾乎無人不曉,記者在結業前多次採訪,目睹不少顧客與王明道告別。王老闆指,打理一間成功書店,最重要是「跟得上潮流」,多年來他幾乎天天待在店內與讀者交流,逐漸建立深厚感情,「很多客人說不捨得,我跟他們說,我還可以找得到,但書店找不到」。據了解,業主早前要求加租,由原本月租2萬美元大增至近5萬美元,加幅達1.5倍。王明道坦言書店生意穩定,惟加租後經營壓力巨大,「幾乎沒有利潤,在替房東打工」,無奈選擇結業。部份熟客得知書店未能續約,提議另覓新址開店,但66歲的王明道指自己年事己高,「沒有第二個20年」而謝絕好意。結業在即,不少書迷趕到與老舖道別。居住長島的蘇先生自書店開業已成為擁躉,對結業感到非常失望:「少了一個精神食糧的地方,我從台灣搬到美國後,想找中文書都會來。」他慨嘆紐約中文書店越來越少,「非常可惜,是華人的損失」。除紐約華人外,王明道透露,中國旅客亦最愛到書店尋找「敏感」政治書,連同健康相關書籍幾乎佔中華書局一半生意:「有客人在紐約過境,特意叫車過來,十幾分鐘買了幾十本書,趕飛機就走了。」在美國經營書店,難以想像會發生像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王老闆指事件發生後,中華書局的政治書亦更加搶手,他從香港空運政治書到紐約,最快出版後第五天到貨,「我賣書不代表甚麼立場,我只是提供平台,不需要顧這個那個」。回望匆匆20年,王明道指最高興一刻,曾有台灣客稱讚書店「很像誠品(書店)」,「我從台灣來的,只是一間小小書店,而誠品有那麼大規模,聽得我很開心、很安慰」。不過,他相信第二代、第三代海外華人中文水平不高,加上電子書充斥市場,「五年後可能真的沒有海外中文書店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03/196396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778

【馮仁昭四圍超】吳綺莉瓣數多唔驚執笠

1 : GS(14)@2016-08-10 07:54:59

吳綺莉(右)噚日返DBC主持節目,搵咗滕麗名做嘉賓,吳綺莉話初初聽到DBC唔做都好突然,但自己多瓣數,冇太大影響,又話最後一集喺下個月4號,諗緊嘉賓名單,但一定唔會搵囡囡卓林。而噚日做嘉賓嘅滕麗名就話自己啱啱喺大馬返嚟,佢話最近check到自己有高血壓同膽固醇高,聽到都好突然,會再檢查一下身體。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10/197296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295

吳綺莉不捨DBC執笠

1 : GS(14)@2016-09-03 23:28:56

將於本月7日執笠的DBC數碼電台,吳綺莉作為節目《越界傾情》主持,昨日到電台為最後一集節目錄音。她昨日在電話中說:「今日last day,完咗啦!」談到電台執笠,吳綺莉感到不捨,她說:「我諗住請同電台廣播有關係嘅嘉賓,所以今日請咗阿旦(鄭丹瑞),我9年都唔玩facebook,今日都玩埋live。」問到電台賠償是否賠足?她說:「應該係嘅,同事話13號應該會出番晒所有錢。」吳綺莉早年為成龍生下小龍女,昨日成龍獲奧斯卡頒發終身成就獎,未知吳綺莉會否回應一下或是恭喜對方?對此她說:「唔答啦。」採訪:魯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03/197580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346

萬南 二五中環 759執笠「子烏虛有」

1 : GS(14)@2016-09-04 21:48:53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318145&search=1

Tree根的威力真係無遠弗屆,由佢開創嘅「子烏虛有」認真深入民心,就連零食店759阿信屋嘅母公司CEC(759)都受感染。早幾日網上謠傳阿信屋就快拉閘執笠,搞到公司要喺港交所(388)披露易刊登自願通告,強調肥主席林偉駿冇講過公司執笠,相關言論係「子烏虛有」,結果當然被人笑到面黃,仲話熟讀毛語錄嘅林老闆冇理由中文咁差。
結果CEC翌日再發另一張新通告認錯,承認擺咗烏龍,糾正係想講「子虛烏有」,仲要加多句深表抱歉結尾。呢單嘢只屬小事一宗,並唔係關公災難,老實講隔幾日好多人都未必記得,難得CEC肯火速認錯,抵讚。

或者你以為有錯要認好正常啫,咁都讚似乎有啲誇張喎?大家有所不知,其實好多上市公司通告都有唔少錯漏,有啲離譜到銀碼單位都寫錯,有陣時遇上係萬男認識的公司,都會多事開聲話畀公司高層聽,點知佢哋回覆根據港交所規定,如果要改正錯處,必須另發新通告,到時會令更多原本唔知出錯嘅人,反而留意得到,於是選擇唔理便算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495

行業式微 租碟舖明年執笠

1 : GS(14)@2016-10-17 08:07:41

曾成巷成市的影音租碟舖,現已寥寥可數,仍經營租碟舖的黃錦安,多年前曾有6間連鎖店,現僅餘下一間,保留業務只因情意結,「下年應該摺埋架喇」。


《無間道》曾入貨幾百隻出租

當年影音租碟舖被喻為懶人行業,「好簡單架咋,租舖、買碟、請個店員,每個月有錢收」。黃錦安說,高峯時期財源滾滾,店舖遍佈港九新界,當年每舖日租300至400隻碟,翹埋雙手等收錢,《少林足球》、《無間道》出碟,更是香港租碟業另一個高峯,「我哋每套片,一口氣入咗幾百隻租出去」!不過時代變遷,寬頻、串流、機頂盒流行,不再需要租影碟看電影,「你可以上網睇,買機頂盒睇,香港未出DVD嘅片都已經睇到,好舊嘅片亦睇到,仲要高清質素,連TVB都唔夠呢啲多媒體鬥啦」。2008年《版權條例》通過,更是租碟舖行業衰敗的轉捩點,因為業界需要購入較昂貴的租賃版本,才能租出,「發行商唔支持租碟業發展,希望直銷賺多啲,但唔成功,而家HMV連手袋、玩具都要賣」。黃錦安的租碟舖餘下長沙灣元州街一間,不過只有兩成面積從事租碟,仍可日租20至30隻,至於其餘店面已轉型賣潮流玩具、零食、衣服。「現租碟業務仲有賺,因為有啲中佬,年紀大咗,有錢咗,但唔識上網或者用機頂盒」。黃錦安預期一年過後,會將餘下店面摺埋,「做生意係講經濟價值,租碟業無價值就唔好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7/198032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74

智取大市:I.T越執笠越興奮

1 : GS(14)@2016-10-26 08:01:33

香港地唔少人當沈嘉偉神咁拜,佢間I.T(999)自然有神奇之處。你睇香港間間I.T門市都拍烏蠅,香港業務越蝕越多絕對唔令人意外,內地業務平平穩穩之餘,令人驚喜係5年前用2,000幾萬買落嘅A Bathing Ape,帶動日本業務啱啱呢半年賺成億幾返嚟,業績報告暗示遊日港人去到日本買A Bathing Ape,成為日本業務增長動力,條橋同沈生早年帶Dr. Martens水貨嚟香港賣、然後發達嘅方程式有異曲同工之妙,真係唔寫個服字都唔得。香港I.T門市開始廢武功之下,你應該見佢越執多幾間,就越興奮,因為香港呢頭蝕少咗,沈生嗰頭一定有條新橋幫你賺錢,一定唔會死錯人。I.T股價由低位1.7元升到3.12元,現價去博,就係信沈生會帶埋你一齊翻生。另外,通達(698)剛剛公佈第三季營業額按年增長49%,遠超之前20%左右嘅增長速度,消息刺激股價周二升半成,預測市盈率低過15倍實在吸引。不過龍頭瑞聲(2018)啱啱先畀大摩downgrade,股價弱勢話唔定波及一眾手機設備股,睇吓通達稍後會唔會有低吸機會。晉佳
http://www.fb.com/advanceguy1本欄逢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6/198121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478

【香港米芝蓮●結業】避唔過死亡之吻?三間一星餐廳執笠

1 : GS(14)@2016-11-10 08:03:49

別以為有米芝蓮「加持」的餐廳就可以客似雲來,當然依然有星級餐廳無奈結業。



新一屆港澳米芝蓮名單宣佈過後,上榜餐廳當然開心,但當人人以為有米芝蓮加持的餐廳自此就可以客似雲來、生意無憂,但其實生意突然太多負荷不來、租金有機會即升……種種壓力真正有苦自己知。



觀乎今年一星榜之中,有八間餐廳不幸失蹤,當中有三間更是已經結業,除了已升格於ICC開分店的「波士廳」外,更可惜是跟隨整個集團撤離的懷石料理餐廳「岡田和生」及上海菜館「玉蕾」。玉蕾於2013年時開業數月即取得一星榮譽,其總廚今川幹也雖然是日本人,但追隨過上海菜師傳學藝,並在日本著名的上海餐廳工作二十多年,經驗老到,且能將滬菜的味道與日菜的精緻結合,手藝與賣相都一直賞心悅目。「岡田和生」則一直受老饕追捧,從食材、賣相到所用的百年食器都備受讚賞,加上收費於懷石料理級數來說相對便宜,晚間的懷石套餐不過二千,周末的午間懷石套餐八道菜更只收五百。兩間餐廳所屬的K.O. Dining Group大概因為地理位置不佳(位於紅磡海名軒)而總是叫好不叫座,即使得到米芝蓮一星餐廳都沒太多幫助,最後於今年中齊齊撤出香港,對身為日本彈珠大王的集團老闆來說,也許不過搔癢,但對香港食客來說則可是損失了。記者:飲食籽


中環波士廳早於去年在ICC開設分店「波士廳•101」,本店則不敵加租結業。

玉蕾總廚今川幹也雖然是日本人,但擁有非常豐富的滬菜經驗。

上海菜結合日菜的精緻,就是今川大廚的拿手好戲。


岡田和生位於交通不便的紅磡海名軒,總是叫好不叫座。

餐廳菜式從食材、賣相到所用的百年食器,都備受老饕讚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0/198286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931

笑到最後:米芝蓮店執笠迷思

1 : GS(14)@2016-11-29 00:08:27

點解香港小規模食店咁難經營,拎到米芝蓮都要執?一定有人會話:地產霸權、租金貴!本欄對於填鴨式答案冇興趣,點解同行可以承受到租?點解味道單一嘅連鎖店反而做得住?最近一隻新股膳源控股(1632)可能會畀到大家多啲答案。膳源旗下食店就係「越棧」,招股文件顯示喺香港經營20間分店。一如其他連鎖餐廳,膳源係有中央廚房,供應餐廳超過60%食材,餐廳投資回本期平均為10個月。有中央廚房,同單打獨鬥要自己逐件煮,喺成本、管理上已經相差一大截。越棧2003年創立,本來都係灣仔得一間,當初亦都可以稱為小店。2003年係零售、飲食業最慘淡嘅時期,今日樓價衝上天,可能令人淡化當時低迷情景。招股文件指越棧創辦人覺得係開餐廳嘅時機,開吓一間又一間,到今年就上市。事實證明開餐廳都要「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順境時創業開餐廳,可能只夠賺份糧,要突破局限,創業時機都有考眼光嘅成份。更加重要係香港上市地位有價,現時殼股市場有價有市,殼價達6.5億元新高,一上市就等同多咗以億計嘅無形價值。部份企業主要唔係靠企業盈利賺錢,而係靠上市賣股賺錢,情況就好似美國科網泡沫時代,上到市創辦人就有錢落袋。當上市係經營目的,味道、服務變咗次要,符合上市要求先係首要。就算上市唔係為咗賣殼,上市公司喺融資、請人方面又方便過一般中小企好多,上市地位本身就係競爭優勢,小店整得再好食,拎幾多個米芝蓮,融資同成本被比下去,一到租約期滿,純粹靠盈利支付租金嘅小店,又點會爭得贏有上市公司背景嘅連鎖店?整個環境造成小店捱打局面,鼓勵親友幫襯小店都只係幫面嗰浸。如要喺上述上市故事劑出一點正能量,就係創辦人趁經濟低迷擴充繼而成功上市。小店可否發圍,除咗睇吓低位有冇膽量擴充,仲要生意人抵抗到資產大平賣嘅誘惑,否則啲錢去咗炒股買樓,都係冇錢搞生意。高明
http://www.fb.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8/198474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342

【紐約直擊】同行一半執笠華人製衣廠老闆盼特朗普重振製造業

1 : GS(14)@2017-01-22 01:55:42

「六十年代,95%服裝由美國生產,依家剩返5%,特朗普做總統梗係希望有改變」,來自香港的Ida,是紐約市碩果僅存製衣廠東主之一,見證美國製衣業興衰。她生產的時裝標榜「Made in USA(美國生產)」,零售價最少數百美元起。對於特朗普即將「登基」,Ida認為是美國製造業重新起步的契機,「如果人人無工做,又何來消費力呢?」駐紐約記者:鄭柏齡紐約市曼哈頓的時裝地區(Garment District),顧名思義是服裝設計、生產中心,在六十年代高峰期,全美95%衣服從這裡生產。在區內與拍檔經營製衣廠的Ida,見證製衣業由盛轉衰,公司規模由80年代坐擁4間廠房,目前已萎縮至一層,員工約50人,專做梳織服飾,「我哋已經算大,全區超過一半同行已倒閉」。隨著訂單往南美、亞洲外移,生意流失,Ida標榜「Made in USA」的製衣廠,近年轉走高檔生意,客戶多為美國名牌如Rag& Bone、Alice& Olivia、Theory等,每件零售價數以百元起計。Ida坦言,由於時裝地區位處紐約市內黃金地段,政府不斷遊說製衣廠搬遷,更給予逾60萬元賠償利誘,以騰出空間改建更值錢的寫字樓、酒店等,但一一被拒絕。「客戶揀我哋,好大原因係方便,可以隨時上嚟睇板、改設計,」無意搬遷的Ida解釋,雖然「美國生產」時裝成本高,但優勢在於起貨速度快、生產具彈性;她舉例,由客戶放下圖樣,最短兩個星期內,製衣廠已能夠生產出近千件衣服,讓客戶提取再送到百貨公司發售,「海外生產一定做唔到」。作為逐漸式微的製衣業老板,Ida希望特朗普可實現「讓美國再次強大」的競選承諾,「做返上去一定會高興;如果工人無工做,邊度有錢買衫?一個國家無可能長期養太多無生產力嘅人」。惟Ida指出,美國消費者已習慣「買平衫」,振興本地製造業需要從進口加稅入手,「當入口衣服價錢同本地生產差唔多,消費者先會買本地貨」。除成本問題外,怎樣補充行業新血,同樣使Ida感到頭痛。現時,製衣廠熟手工人大多為上年紀華人,有意入行的青年不多;她透露,正研究改組聘請來自中南美州的工人,「(中南美移民)要幾多有幾多,但要花好長時間培訓,無華工咁熟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1/199044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76

避欠薪執笠易名重開紐約中餐館老闆剝削華人員工

1 : GS(14)@2017-04-08 20:44:13

美國紐約市最低工資每小時10.5美元,惟好像陳建濱在內的餐廳侍應,過去卻不斷被華人僱主剝削,平均時薪不到2美元;工人若透過法庭追討欠薪,餐廳東主便索性把餐廳關閉,另覓新址營業。上述情況在中國餐館屢見不鮮,華人職工會要求紐約州通過法例,阻止無良僱主以破產等手法逃避法律責任。駐紐約記者:鄭柏齡紐約市皇后區法拉盛(Flushing)為中國移民聚居地,陳建濱自2008年起,在當地一間中餐廳任部長,不計加班,每周工作最少60小時,「每兩個星期出糧,人工350蚊,另一個做侍應同事都係做60個鐘,但人工得175蚊,計埋唔夠2蚊一個鐘」。由於不諳勞工法例,直至2014年陳建濱才在工會協助下,把餐廳東主告上勞工局,一年後勝訴,法庭裁定餐廳需向陳建濱及其同事合共賠償26萬美元,「老板唔肯賠償,索性關門,但半年後搵咗朋友做持牌人,(餐廳)換個名重新開張」,陳建濱指直至今天,仍未能從僱主身上取回一分錢。陳建濱個案只是紐約移民社區內冰山一角,州政府數據顯示,單計2015年便有2,800名工人,成功向僱主討回破紀錄的3,150萬美元欠薪。包括華人職工會及服務者公平運動等組織,在曼哈頓舉行集會,要求州政府通過俗稱「SWEAT(Secure Wage Earned Against Theft、防止工資被盜)」法案。該法案2013年6月被提上州眾議會討論,賦予勞工局在僱員追討工資時,有權凍結及禁止僱主轉移資產,但提案至今仍未正式立法。有份出席集會的陳清表示,政府執行勞工法時存在大量漏洞,「偷員工工資,告上法庭後就關門、轉名,逃避負責」,而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大量無證移民湧到「庇護城市」之一紐約市,令無良僱主變本加厲,部份更威脅工人如不接受極低薪金,便向移民局舉報其非法居留身份,「紐約口講歡迎無證移民,應該立刻通過SWEAT法案」。陳建濱透露,現時法拉盛約有一半中餐廳,不按照勞工法規定聘請工人,「以前仲嚴重,10間餐廳最少有8間違法」,他希望更多被剝削工人發聲,向政府施壓。有工會義工則指,無證移民亦有權把違法僱主告上法庭,法庭不會過問其身份、或把資料交予移民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8/19983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