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市公司每年一度嘅股東會,除咗俾公司管理層同股東見吓面,接觸一吓,好多上市公司都好識做,會預備定茶點畀小股東享用。不過,噚日恒基地產(012)嘅股東會就出現唔夠點心派,搞到股東喺傳媒面前發難嘅場面,出手一向闊綽嘅四叔恒地主席李兆基今次真係失威。 其實恒地已經有幾好嘅分配制度,股東只需要拎住張飛,就可以去換點心,但失策在四季酒店竟然唔夠貨,又唔即刻加碼,反而叫股東第二日再嚟過。 至於發難嗰位股東,亦唔係善男信女,明明已經離開會場,但因為換點心不果,所以折返喺傳媒面前「告狀」。眼厲兼心水清嘅記者行家,一眼就認出,佢曾經出現喺電盈(008)股東會,同樣係用各種方式引傳媒注意,可能呢位股東志不在區區點心。 其實近年上市公司股東會嘅「膳食」安排已經比以前改善,華華記起當年金融風暴,唔少上市公司嘅股東都變咗「大閘蟹」,於是將不滿化為「食」量,所以偶然都出現小股東鬧唔夠點心場面。 03年沙士,由於衞生問題,好多公司先行將茶點打包,股東每人一份,乾手淨腳唔使爭。 萬邦招呼好港鐵水都冇 據華華多年出席股東會經驗,最抵讚係萬邦投資(158),可能股東人數唔多,所以每年都喺中環翠亨邨招呼股東食餐晏。仲有就係超人李嘉誠嘅長和系,會喺自己嘅酒店請股東食自助餐。至於最慳家嘅應該係港鐵(066),皆因咁多年股東會,水都冇杯畀小股東飲。 李華華 |
|
||||
政府不斷發功,樓市震不停,唔知啲發展商係唔當一回事,定係驚風雨欲來,近期加速推盤。港島區啲樓花盤突然熱鬧起嚟,樓價仲紛紛創同區新高o忝﹗不過,華華收到風,部署重新包裝發售嘅話題新盤──恒地西半山干德道天匯,全球路演時間表,仲要等大老闆四叔李兆基拍板先至可以作實。 環球路演計劃未扑槌 啱啱再做爺爺嘅四叔,可能忙住弄孫為樂,非緊急嘅商業項目,話唔定暫時要擱置落嚟。華華搵咗首席代理第一太平戴維斯住宅銷售部副資深董事張作基收風,佢話,天匯嘅環球路演計劃書已經交咗畀恒地o架喇,但恒地就仲未回覆幾時落實個時間表。佢估,最快都要暑假之後先至可以喺首站開show。張作基仲話,「周圍book場都好難,海外嘅同事都問過啲酒店,話檔期相當緊迫。」 話晒天匯曾經擁有破亞洲呎價新高紀錄前科,但係遇上連環撻定風波,要重新塑造新形象,正所謂「欲速則不達」,上半年恒地單靠賣貨尾都套咗130億蚊,差唔多達到舊年訂下嘅150億全年賣樓目標,環球路演慢得……都有道理嘅﹗ 李華華 |
2011-10-20 NM
六四時做副總理之田紀雲,有個仔叫田承剛。田公子新近落香港向四叔間恒基地產追債,告上法庭,話四叔間公司欠佢四千幾萬顧問費。呢單索償案家吓喺高院審緊。
按理四叔抱孫,派利是都派咗唔止四千萬矣,為咗雞碎咁多錢扭上法庭,貪馨香乎?據田公子講,○六年恒基逃匯,佢幫恒基同內地機構交涉,得以大幅降低逃匯罰款。但恒基否認有件咁嘅事。
為咗打呢單官司,田公子御駕親征落嚟香港出庭做證人。六十年來、六十年內,舉手發誓,坦蕩蕩公開承認藉人脈關係「做顧問」搵真銀嘅高幹子弟,田公子理應係第一人矣。
庭上田公子好有高幹子弟風範,即使坐,都坐到成個大爺咁嘅款,左望右望,可謂威風八面。作供之時佢更不忘噏番幾句時下內地流行諺語,又話自己如果呃得到恒基嘅話就IQ 800,不過係負數嗰隻,結果搞到俾代表恒基嘅大律師翟紹唐面斥,要佢尊重法庭乃莊嚴之地,收斂吓。
田公子作供完畢離開法庭,其陣容則更加架勢堂,前後有兩個疑似保鏢嘅彪形大漢傍實,另加兩名跟班。一眾人等行起嚟直情係拍電影咁嘅派頭,一字排開 成個「大晒冷」嘅格局。我哋幫田公子影完相,佢掉轉頭向我哋salute,非但威勢十足,連我哋都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都有埋料到,爽!
北京一個夠晒數
特首跑馬仔進入備選階段,備選人四出活動而又毋須申報開支使費,走法律罅乎?捉字蝨乎?我哋既唔評論,亦唔敢置評。千二人玩嘅遊戲,幾時輪到我哋講嘢吖,係咪? 可以同大家報告者,係備選諸方新近四出放風,而講得最多者係呢一句說話:「北京唔鍾意佢。」截至今年二月,官方人口統計數字顯示,京城人口達一千九百六十一萬二千三百六十八人;呢群人當中,究竟邊個唔鍾意佢先? 須知特首跑馬仔,鍾意「佢」嘅人毋須多,話得事者,一個就夠晒數!明乎此,則可以當一切風聲傳言死嘅矣!
金牙大狀講嘢 冇盡好市民責任
煲呔曾以「爛仔」、「黑社會」斥責某議員,此又豈止指桑罵槐而已,直情係粉墨登場親身演繹何謂語言暴力也。及後佢託詞掩飾,話自己唔善於 表達。笑容固然「尷尬而僵硬」,有時更加控制唔到自己而「黑面」。 唔善於表達?佢喺國家領導人面前揸住本拍紙簿耷低頭奮筆直書,唔係將乖乖小學生嘅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咩?控制唔到自己?大家有冇見過煲呔曾喺領導人視線所 及之處「面黑」過?即使俾王光亞指住鼻鬧,咪一樣笑口噬噬?於此可見「爛仔」「黑社會」之指控又豈係不擅詞令嘅人之一時失言? 係唔係失言唔緊要,喺香港地身為「黑社會」成員係犯法者,作為特區最高領導人,明知有人係黑社會,係咪好應該訓令禿鷹及其手下做嘢先?做咗七年特首,連好 市民嘅責任都冇盡,煲呔有冇做好佢份工又仲使問阿桂乎?難怪攞到四十分佢已經咁歡喜矣。
善伯不怒而威
講起恒生善伯嘅軼事,再講多單。話說善伯主政之時,非但叫伙記寧可入董事長房鬧佢都千祈唔好鬧啲人客,佢更加以身作則作風民主。如何民主法? 當時好似渣甸咁嘅英資大行例有大班廁所之設,但恒生則冇咁做。一視同仁,由善伯到信差都用同一個廁所。不過針冇兩頭利,民主平等固然可貴,但亦有弊處。 據恒生舊臣講,一視同仁用同一個廁所最弊之處,係入廁所方便,一個唔覺意善伯行入嚟,好多人即時打住屙唔出,以致要忍住行返埋位。乜嘢叫做「不怒而威」?善伯咪有樣俾你睇囉!
你今日更新咗未?
敝刊上期踢爆思捷造假,其財務總監周福安輕輕帶過,話只係未及時更新個網站而已,更加把責任推晒俾我哋:「《壹週刊》冇聯絡我哋,否則就會發現其中嘅差異啦。」咁講法咪即係話我哋啲同事偷懶吞泡冇做嘢?即使唔係誹謗中傷都係篤背脊矣。 實情係我哋搵過思捷嘅投資者關係部,而佢哋又應承盡快用電話及電郵回覆我哋;點知到咗截稿死線都仲冇料到,咁你教我哋點做啦? 與此同時,我哋又山長水遠走到思捷德國環球總部查詢德國批發市場及特賣場情況,但負責人拒絕接見,叫我哋用電郵提出問題。問題我哋用電郵呈上,但同樣冇覆到。思捷係咪要更新埋個電郵系統呢,周董?
更正道歉
上期我哋講CY以七分零三十九秒之極速出席理文造紙二公子李文恩之婚禮,點知一時手快,將李公子個大號寫作李文「思」,加以老眼昏花,未能及時執正,謹此向李公子致以深切歉意,非常之鎖你囉。
中環人語迷你版
民望下跌係對我嘅鞭策。 估中邊個中環人講呢句說話, 送你JWATCH j-36-尊貴版手錶一隻 有意參加者,請於十月二十四日24:00前將答案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小宗只接受電郵,郵寄免問。
|
||||||
醞釀多年的私家醫院地皮上週五截標,原本戰情最激烈的黃竹坑地皮,只有三個財團入標,當中兩個更是來自新加坡及印度的過江龍,本地幫只有香港大學獨力支撐,反應極之冷淡。 原本一直高調表示會競投的仁安醫院,臨時縮沙,負責向該院獻計及撰寫建議書的富豪名醫謝德富,在截標前一日還信心十足向本刊表明會「去馬」,可惜最後仁安 陣前脫腳,當時身在南寧的謝德富也是在本刊通知下才知悉被玩了一鋪,酸溜溜地說:「喺大鱷魚潭裡面,我哋只係o靚,今次只係可以當學嘢!」 一個星期前,六十八歲的心臟科名醫謝德富,在他創辦的中建大廈八一三醫務中心接受本刊訪問,當時他信心十足,表明已經與仁安醫院取得共識,夾份競投黃竹坑醫院地皮,而且有關計劃書亦已交給仁安的董事,亦即恆地主席李兆基過目。 他自言與李兆基相識多年,「當年佢會親自上嚟診所睇病,唔使帶保鑣,不過佢做咗千億富豪之後,就好少上嚟,但身體有咩唔舒服,或者頭痛傷風等,都會打電話 俾我問嚇意見。」他還說︰「我哋呢啲係personal service,診金唔會收得特別貴,一般人診金五百至一千,富豪收二千。」 私人御醫俾意見 除了他之外,八一三醫務中心的家庭專科醫生許君恕,亦是李兆基的私人醫生。謝說:「許醫生識咗李先生仲耐,佢爸爸許達三都係做地產,係本港早期地產商,今 次投地,李先生都有問嚇許醫生意見,搵埋我哋八一三成班醫生一齊做。」及至上週四,亦即投標截止前一日,他進一步向本刊透露投標大計,具體提到新醫院的股 份分佈,指四叔個人會佔大股,約佔七成,其他則由他們八一三醫務中心的醫生分攤,整個項目投資金額達三十億。「有人話塊地對面個斜坡影響發展,又話將來港 鐵南港島線喺地底行過時,會影響醫院的儀器運作,我哋搵人睇過曬,都發覺冇問題。」他說。當時雖然已有消息指新加坡及印度財團會入標,但他仍信心十足: 「咁就要睇嚇振英哥(即特首梁振英)點決定啦,睇嚇佢鍾意港人港地,定係要有多啲競爭,係咪想引入海外投資者健康啲……」 管理醫院好容易 一心以為若果投地成功便能成為院長的他,還一副志在必得的口脗說:「我覺得管理一間醫院根本好容易,好多人話香港唔夠醫生,點會唔夠呀?唔夠係個班 cheap labour醫生,有經驗嘅點會冇呀,香港醫生夠,仲有一萬個中醫睇傷風咳啦,我哋就算做到退休,都可以再幫手繼續做,你睇范上達(港大前外科部主管,本 港換肝之父)同黎嘉能(港大前內科主管,腎科醫生,孫明揚主診醫生),退休後都繼續做啦。」不過,謝氏這番豪情壯志,都因為仁安的退出而徹底粉碎。上週 五,醫院地皮截止投標,據瞭解,李兆基是在該天早上最後拍板,決定不以仁安名義投標。仁安醫院亦在該天傍晚發出聲明,指由於建築成本太高,而黃竹坑用地又 偏遠兼有斜坡問題,所以沒有參與投標。當時身在廣西南寧的謝德富原來一點也不知情,直到記者致電給他,他顯得十分愕然。記:你知唔知仁安冇投標呀?謝: 嚇?最後冇落標咩……仁安唔投,咁即係無我哋份!記:係呀,點解你最初同我講,話一定會落標,仲話會一定去投?謝:我上星期一交曬功課俾仁 安,finalize曬所有嘢,我同四叔佢哋開過一次會,做完份報告就交俾四叔。記:四叔佢哋冇話你知最後唔投標咩?謝:佢哋好高層次,冇就真係冇o架 啦,我哋係minority,佢哋係一切……謝其後還拋下一句︰「喺大鱷魚潭裡面,我哋只係o靚;,就算俾人玩,今次只可以當學嘢,可以點介意?!」滿是 酸溜溜。事實上,除了仁安外,不少本來高調表明會競投黃竹坑地皮的醫療集團都紛紛縮沙,目前已知入標的財團只有三個,包括印度富斯集團(Fortis Healthcare)、新加坡萊佛士集團(Raffles Medical Group)以及香港大學。 傳李兆基另起爐灶 香港大學直言是夥拍財團一起競投,但卻拒絕透露其背後財團身份,坊間甚至有傳言指,背後支持港大入標的財團,正是李兆基,消息人士說:「四叔其實對發展醫 院好有興趣,想喺港島有多間醫院,問題係如果以仁安支旗入標,用番仁安原班人馬,未必夠班打入港島去同港安或者養和嘅醫生競爭,所以支持港大其實好正 常。」仁安醫院於九四年落成,初期一直蝕本,後來仁安向政府申請將醫院停車場改變用途發展住宅補貼醫院,興建豪宅名家匯,套現約三十億。本週一,記者向港 大查詢李兆基是否就是幕後財團,發言人以保密協議為由拒絕回覆,「現在不能comment,到適當時候,如果大家有共識先可以公佈。」記者再向食物及衞生 局局長高永文查詢,他說:「我唔知道,答唔到你。」恆地公關部則在截稿前未有回應。對於坊間的傳聞,謝德富知悉後十分勞氣:「如果佢(李兆基)撇甩咗我哋 去投標,我覺得唔應該!」 零雙非嚇窒財團 早在兩年前,政府落實推出黃竹坑地皮招標,當時本港醫院擠滿雙非嬰,內地人蜂擁到本港求診治病,不少財團以為醫院是門必賺生意;不過,梁振英政府上場,各 財團擔心政策朝令夕改,紛紛縮沙。新世界集團便是因為零雙非理由縮沙,非執行董事鄭家成近日更曾私下向人說這個項目「五年內都好難賺到錢」。本來有意支持 中文大學的查濟民家族旗下的香港興業集團,一直想發展私家醫院,更希望藉此大賺雙非錢,不過自從梁振英宣佈零雙非後,查家對興建私院的慾望即時冷卻,而缺 乏大水喉的中大,唯有退出投地。另外,曾表示會投資三十億投地的亞洲金融集團總裁陳智思說:「政府今次招標條件實在幾辣,要有三成病床要套餐收費,條數計 不出來。」最後決定退出。無獨有偶,查家的查史美倫和陳智思都是行政會議成員。 入標三大財團 業界預計,印度的富斯醫療是唯一可與港大拗手瓜的對手。私家醫院聯會主席劉國霖表示,醫療保險是其殺食招,「佢哋收購咗卓健醫療集團,而卓健本身有好多醫 保套餐,同好多保險公司都有合作,可以一條龍做埋保險,就算未來新醫院唔能夠即時賺到錢,保險都可以cover,就好似英國Bupa咁,搞醫院又搞保險。 香港成日話搞醫保,呢方面富斯會有較多經驗。」 |
| ||||||
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捐贈農地興建售價百萬「青年上車盤」計劃告吹。梁振英為免惹來官商勾結質疑,上週宣布放棄接受捐地,反建議恒地和非牟利機構合作,由梁的房策智囊鄔滿海掌舵的香港房屋協會,旋即成為接手一方。然而,長達半年的捐地商討,背後涉及梁班子和公務員一場角力,房協原本早已被踢出局,只因公務員拒絕為發展商捐地開先例,更以居屋方案踢走「青年上車盤」,最終房協「被翻兜」。 坐擁龐大新界農地儲備的恒地,今次捐地明顯是「豉油換肥雞」,但房協內部因財務可行性及收地困難等問題,看淡項目發展機會,四叔的捐地大計隨時泡湯收場。 房協主席鄔滿海週一接受本刊訪問時透露,房協管理層已和恒地管理層進行初步接觸,了解李兆基捐出的土地中,有那些適合供房協拓展建屋項目,但相信合作細節有待進一步討論。「土地本身完整就可以開展,但如果需要收地整合就會複雜,因為房協冇收地權力;補地價金額係另一個大嘅問題,牽涉財政可行性,如果計唔掂數未必可以做;最後喺申請改變土地用途方面,會唔會出現反對。」 房協也表明不會全盤採納四叔的「青年上車盤」大方向。鄔滿海稱,房協一向配合政府的房屋政策,房協多年來發展資助房屋,也有本身宗旨,日後有關項目銷售模式,應類似居屋或最近推售的青衣綠悠雅苑,即以家庭申請人為主,「(會唔會幫唔到年輕人?)綠悠雅苑都有好多單身年輕人買到,而且要幫後生仔,唔少結咗婚嘅小家庭都係年輕人,他們一樣可以受惠。」 李兆基早於今年一月公開提出捐地構思,當時是希望政府免收地價令發展商可興建一萬個面積約三百平方呎、樓價不高於一百萬元的「上車盤」,計劃目標鎖定為年輕人,及後政府反建議四叔捐地,由政府負責興建。 林鄭最初屬意房協 知情人士透露,一直想找尋更多建屋土地的梁振英和林鄭月娥,對四叔的建議極為重視,但早已料到未必容易闖得過公務員一關,其中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栢志高更極力反對房協插手:「四叔和林太都傾向由房協負責,因為靈活性較大,可以加快推出項目,但公務員團隊反對,堅持要由房委會做,仲要將項目納入長遠規劃發展,即係要跟大隊,唔可以『打尖』,更加唔可以交俾房協。」一直提及捐出的七幅新界農地,其中兩幅位於元朗及粉嶺,分別可建一千及近三千個單位,其中位於元朗的一幅,外界流傳座落元朗十八鄉路旁、位於馬田壆和新鴻基樓盤「原築」附近,面積約三萬呎。一名政府官員表示,政府不可以接受四叔捐地的另一原因,是難以訂定接收捐贈土地的準則,「接受捐地起『上車盤』,是從未出現過嘅事,今次接收李兆基嘅地,日後鄭家純、李嘉誠又捐,你收唔收?依家起俾年輕人,第日話起俾中年人,你又起唔起?公務員根本唔可能接受得到。」 公僕堅持居屋模式 商討一段時間後,梁班子接納由房委會負責,但以栢志高為首的多個部門官員,要求捐地項目不可以只賣給年輕人,一定要以居屋計劃的方式處理,令商討進展陷於僵局。政府高層四月一度放風,表明月底公布合作詳情,及後不了了之,正是項目性質未能達成共識。李兆基六月出席旗下上市公司煤氣股東會後,仍然指捐地大計對象是年輕人,明顯不接受政府的反建議。知情人士稱,政府希望能夠獲得更多土地建屋,故房協最終敗部復活。梁振英及發展局長陳茂波上週先後表明政府不接受捐地,正是為房協接手鋪路。熟悉房屋及土地政策的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認為,李兆基捐出土地交由房協發展較為適合,有助平息公眾疑慮,但很難判斷當中是否存在「發展商出豉油、政府出雞」的情況:「要釐清恒地有冇搵着數好難,因為捐出土地未必係恒地名下,有可能係佢嘅聯營公司,查冊都未必查得到。」恒地發言人週一回應查詢時指出,公司仍然繼續和不同非牟利機構接觸,一切未有定案,但李兆基早前表明方案有修改空間。發言人又強調,今次捐地和恒地擁有農地儲備發展是兩回事,重申捐地是希望回饋社會,協助年輕人置業。 雖然政府退出,改由房協接棒,但房協內部現時看淡項目成事的機會。有房協中人指,政府早期已拒絕讓房協參與,只是因官商勾結壓力而「褪軚」,但房協初步評估財政可行性不大。「有數得計,要用建築成本價三百呎賣一百萬,政府收五成市值地價,房協根本負擔唔到,我哋唔係要賺,但都無理由蝕住去做。」公屋聯會主席王坤透露,早已聽聞李兆基提出捐地建議初期,政府很快已把房協擯出局,他對政府最終放棄接受土地不感意外:「一個多月前恒地某高層曾聯絡我,希望我可以支持四叔嘅計劃,我話計劃出發點,當然希望三方面傾得成,但我覺得政府同房協都要尊重捐贈者意願,唔通人哋要起間大學,你整間幼稚園出嚟?」對於李兆基和林鄭月娥屬意房協建屋,王坤覺得是意料中事,但認為政府不能置身事外,「梗要交俾房協搞,房屋署係大白象,要佢搞只係傾都要一、兩年,政府一定要落水,否則根本無得搞。」 栢志高阻梁粉發圍 梁振英施政失當,不少梁粉歸咎於公務員體制,是阻礙梁氏落實政綱其中一座大山。令梁房策未能盡展所長的攔路虎,正是近年經常點起多處火頭,辣㷫梁粉、地產商及房協的栢志高。現年五十四歲的栢志高,是前特首曾蔭權愛將、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的心腹,早在十年前鄭出任旅遊事務專員期間,栢志高已是旅遊事務副專員,及後鄭加入曾班子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與常秘陳鎮源合作貌合神離,適逢他三年前退休,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秘的栢志高,獲安排調任接替陳鎮源,他貫徹執行公務員專業、捍衞政府政策的強硬作風,深得部門同事尊重,卻成為梁粉及地產商的「眼中釘」。有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透露,去年底栢志高和劉炳章在會上「吵大鑊」,已可見他對梁粉「冇面俾」:「當日鬧咗超過十分鐘,劉炳章質疑公屋興建時間太長,話麗晶花園兩年都起得成,栢志高立即反駁,仲叫劉炳章攞證據出嚟,兩個你一句、我一句鬧起上嚟,張炳良要出聲話以主席名義叫佢哋收口,劉炳章跟住仲拍枱,再同張炳良嘈咗幾句。」 地產商房協吃悶棍 除了在政府內部會議捍衞公務員權威,栢志高面對發展商亦敢說不。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政府向發展商簡介額外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的條例草案內容,會後栢志高表示氣氛良好,但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指當日會議「有少少火花」,並表明對政府處理過程極度遺憾。與會人士透露,當日「拍紙簿」態度欠佳,結果遭到喝罵:「不少發展商批評BSD和SSD,並提出一些改善意見,佢只識話No、No、No、No,激到班友飛起,某大發展商指住佢鬧:『你憑乜話唔得?你都話唔到事,你只係傳話人咋!』」被視為政府合作夥伴的房協,近年亦吃了栢志高不少悶棍。一名房協監事會成員一提到栢志高,便不禁咬牙切齒,指他不尊重房協的意見,經常用以大欺小官僚態度壓迫房協:「我哋諗住推更多樓去賣,配合梁振英協助更多人置業,之前同佢(栢志高)建議明華大廈重建後,把出售單位比率調高,佢話考慮考慮,過咗一段時間又改口話唔可以;而且佢好多嘢都唔准房協做,尤其好多時明恰主席鄔滿海。」被梁粉視為「阻住地球轉」的栢志高,是代表傳統公務員對梁振英破壞制度的抗衡楷模,但官場流傳栢志高明年選擇提早退休,究竟公務員團隊中,尚有多少人能夠維護公僕的核心價值? | ||||||
| ||||||
人稱「四叔」的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近月多番表明,希望捐出一批新界土地,幫助新一代安居樂業。上星期,他老人家更進一步拿出第一幅地皮送街坊。這幅元朗馬田壆約六萬平方呎農地,四叔希望由房協接手「起樓」,讓年輕人置業。馬田壆農地屬四叔私伙資產,與上市公司無關。原來,四叔於八年前曾向城規會申請,在該土地興建廿四層高的住宅但被否決,前年初捲土重來,改為申請興建十八幢四層高的低密度住宅,至今年五月卻突然撤回有關申請。區議員及監察土地發展組織踢爆,四叔可能意識到在該地作私人發展困難重重,故順水推舟將地捐出做慈善,若房協接手後成功更改土地用途,變相為四叔於區內其他農地的發展「開綠燈」。 四叔捐出的約六萬呎馬田壆農地,位於元朗十八鄉路與大樹下西路交界,當中約一半地皮被用作經營農圃「田香花園」,另外一半則雜草叢生。田香花園東主陳偉明現年五十多歲,一九九九年由廣州來到香港,便隨同鄉叔父霸了這幅馬田壆地皮務農維生。陳沒讀過書,只懂耕種。他將心血注入花圃,園中所有水溝,也是他用鐵鏟和鋤頭,一手一腳挖出來。二○○四年叔父去世後,陳偉明一家七口仍繼續於此地耕種,從不知道一大片荒地背後,原來早於八○年起由四叔妹妹李煥瓊及有關人士,逐步併購。他說:「經營農圃至今已十四年,從沒有交過租。」 黑漢上門恐嚇 前年城規會在農圃門外貼出通告,陳偉明才得知有人申請把農地改為住宅用途,過去兩年多不時有疑似江湖人士上門騷擾,「舊年幾乎個個月都嚟一次叫我搬,佢哋話,你如果唔搬就搵殺蟲水殺晒你嘅花,或者用火燒晒佢。」他說,每月某幾天總有幾個彪形大漢到農圃門口粗言穢語大聲指罵,有次更對他放聲:「你唔好搞事,搞我我同你玩到底!」陳偉明慨嘆,即使報警求助,也是徒然。「警察來到,都幫唔到啲咩,對住啲惡人就細細聲,有個村民行過嚟睇我,就要查佢身份證。」後來警方將田香花園的投訴轉交反黑組處理。至今年一月初,惡漢沒有再找上門,陳偉明原以為噩夢已告一段落。怎料,最近四叔突然蒲面,說準備收回地皮捐給房協建屋。 「做善人唔好殺人」 農圃種滿各種各樣的植物,有大量果樹,更有種植珍貴的沉香和羅漢松。陳偉明一家七口,以出售植物維持全家生計,現時最大心願希望能夠保住家園。「就算唔收花園,隔籬起樓水土一樣會流失,農作物實死直,我咩都唔識,淨係識種嘢,四叔要做大善人,左手做好人,右手就唔好殺人,俾條生路我哋一家行吓啦!」陳說。至於會否考慮其他補償方案,他說:「最好梗係留番喺度啦,都唔想搬走了,冇理由剷晒三代人的地方。」陳偉明強調,現階段未有計劃入稟申請逆權侵佔,仍在考慮當中,並需要諮詢法律意見。李兆基除了以私人公司收地,他旗下的恒基是本港擁有最多農地儲備的地產商,至去年年底共囤積了四千三百萬呎新界土地,主要集中在元朗、上水古洞、粉嶺的皇后山及馬屎埔村等。四叔上星期就侃侃而談,希望最遲三個月內與房協傾妥捐地,而且不再堅持只重點幫年輕人置業,誰人受惠由房協決定,又指有信心捐地可以成事,「已傾得七七八八,乾乾淨淨,生地都變了熟地」。事實上,四叔捐地後,房協可能要負責收地及申請更改土地用途,而馬田壆農地並不算「乾乾淨淨」,因地皮被政府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俗稱GIC地);除了花圃外,現址未有基建設施,若要發展亦要先填平土地,故該地一點也不熟。 改用途觸礁 資料顯示,四叔於二○○五年曾向城規會申請,將馬田壆地皮改作「綜合發展區」,擬興建一幢有三百○四個單位的廿四層高住宅,但因發展密度過高遭否決,其後亦多次嘗試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以發展住宅。一直關注該區發展的民主黨元朗區議員黃偉賢提供的文件顯示,二○一一年一月四叔向城規會申請將該處約七萬七千呎地皮(當中約六萬呎為現時捐出農地),申請改為「住宅(丙類)」(即低密度住宅地)用地,計劃興建十八間四層高的低密度住宅。其後,四叔分別於去年四月、七月、十一月,以及今年四月,數次作出修訂和提交補充資料予城規會,最後一次改動更將發展計劃減少至興建十六幢低密度住宅,及加建不少於二萬八千呎的休憩用地以圖過關,惟今年五月突然撤回更改土地用途的申請。黃偉賢說,按過往經驗,若一幅土地首次申請更改用途被拒,日後再申請時難度會很大,例如城規會及政府各部門會提出很多問題,包括環境保護及交通配套等,一時三刻未必能解決,故四叔過去兩年不斷提交補充資料,他相信是一種拖延的策略,避免申請改為住宅丙類用地被拒。 「四叔應是『嗅到燶味』,意識到更改用途的申請很大機會被拒絕,所以選擇撤回申請,順水推舟將土地捐出……假若房協接收土地後,完成更改土地用途申請及減低補地價金額,對恒基或四叔將來在元朗發展其他農地,可能出現開綠燈的先例。」黃偉賢說。四叔原先將土地捐給政府,但食了檸檬,故轉為送予房協這個半官方機構,為達成計劃亦作出讓步,他更願意先墊支補地價及建築費,可謂「送佛送到西」。捐地計劃是擬建兩幢廿四層高、約有一千個、每個面積約三百平方呎的單位;四叔的如意算盤冀由房協出面,希望政府可減低補地價金額,因習慣上房協的發展計劃僅補市值地價約一半,令每個「慈善單位」的補地價金額減少至約三十萬元,連同約九十萬建築成本,希望每個單位能以成本價的約一百二十萬出售。本刊翻查資料顯示,四叔捐出的約六萬呎農地,分為十多個地段,大部分由龍翔發展有限公司持有,而該公司兩個股東,同樣為私人公司的恒基兆業有限公司和Wealth(Nominees)Limited。恒基接受本刊查詢時不肯透露四叔持有該土地的私人公司名稱,強調四叔及集團在馬田壆附近沒有其他農地。 為日後開綠燈 城規會副主席黃遠輝接受本刊查詢時說:「元朗其他地方估計佢(指四叔)應該有地,大家都知道佢有比較多地。」他強調城規會審議更改土地用途申請時,不會考慮業主是誰人,「我哋睇更改土地用途的申請,一向有嚴謹的標準,唔會因為四叔捐地,令恒地日後的申請變得寬鬆,相反四叔高調捐地會令我哋更警惕。」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表示,相信四叔感到馬田壆地皮,難以獲城規會通過更改土地用途,故以慈善為名將土地捐給房協「過橋」,若房協將來「搞掂幅地」便成為先例,四叔今次很聰明,單是商譽已提升不少。李又說:「四叔現時在馬田壆一帶無其他土地,不代表將來沒有,因很多時收地不會自己出面,會交由代理人和艇仔去做,未來有需要發展時,先會從不同人手上買番土地。」李永達擔心,當房協成功申請更改土地用途和動工後,若屆時四叔從其他人手上購入附近土地,大家也沒他辦法,他申請更改土地用途也可能會以房協作為先例,令城規會陷於困難局面。 對於四叔希望在三個月內與房協傾妥,房協發言人表示,雙方的商討仍處於初步階段,未達成任何協議,房協不一定要做該項目,亦不為商討定下時限。至於會否由房協接手收地,發言人強調,需要有初步協議後,才會商討具體安排,但房協將來或會向城規會申請更改土地用途。 恒基被逆權侵佔有前科 恒基老貓燒鬚,被新界村民鵲巢鳩佔,早有先例。2006年,大埔農婦黃艷娣成功以逆權侵佔,奪得恒地在大埔滘松園一幅逾12萬平方呎農地的業權。該地早於1961年,由李兆基與馮景禧等闊佬合組的公司,向朱姓地主買入。四叔的老拍檔後來相繼去世,業權歸恒基名下的Harvest Good公司所有。1993年,Harvest Good公司入稟法庭收回該土地,惟黃婦與其女兒稱於62年至82年間,已佔用該地達20年,其間恒地沒有收租、驅逐或宣示業權。該農地規劃屬住宅(丙類)用途,具發展潛力。雙方打了13年官司,06年終審法院裁定業權歸文盲的黃婦所有,一錘定音。恒基及後提出司法覆核,指逆權侵佔法違憲,07年高院裁定恒基敗訴,更斥恒地為收回土地濫用司法程序。 |
| ||||||
早前恒生銀行前董事長利國偉病逝,各界對利氏的逝世深表哀悼,同聲讚揚他對香港所作出的貢獻。各界人士對利國偉的表揚,不禁令筆者想到本地兩大富商李嘉誠和李兆基。二人同樣在香港經濟起飛年代作出不少貢獻,拿出真金白銀投資在香港各行各業,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誠哥」和「四叔」確實存在不少共通點。首先,二人在內地出生,李嘉誠於1928年在潮州出生,11歲時由於日本侵華,舉家南遷至香港,22歲創辦「長江塑膠廠」。李兆基於1929年在順德出生,19歲時隻身來港,從事金融及貿易生意。1958年,李嘉誠及李兆基二人轉戰地產市場,李嘉誠在北角購地興建工業大廈,李兆基則與友人合資組織地產公司。二人投資眼光獨到,能夠避過六七暴動前後的地產低潮,兼且能夠以低價購入地皮及物業,為日後的地產事業奠定基礎。1971年,李嘉誠成立長江置業,翌年改名長江實業在交易所上市。1973年,李兆基創立恒基兆業,全力發展地產,積極購入換地權益書和收購舊樓重建。1973年恒指大跌後,二人趁英資企業出現財務危機而進行收購。1978年,李嘉誠收購青洲英泥股權,一年後,再收購和黃股權,之後成為兩間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七十年代末期,李兆基開始收購煤氣股權,1983年成為公司主席。1985年,李嘉誠從置地手上取得港燈控制權。
八十年代初,地產市道陷入低潮,英資企業部署撤資,李嘉誠及李兆基二人對地產市場前景充滿信心,繼續增加土地儲備。中英兩國在1984年底簽署《聯合聲明》後,地產市場復甦,樓價由1984年至1997年上升十倍以上,長實及恒地市值暴漲,回歸前二人雙雙打進《福布斯》全球十大富豪之列。二人現在各自坐擁2,000億元以上身家。只可惜97回歸後,市民看到長和系的公司攞盡着數和賺到盡的經營模式,開始對李嘉誠產生負面感覺。特別是由他兩個兒子打理的電盈及長江生命,股價暴跌,小股民損失慘重,李嘉誠的聲譽自然受到影響。至於李兆基,一向較為低調,但不知何故在2007年高調談論股市,導致跟風的小股民瘋狂入市,在高位購入國企股。之後金融海嘯爆發,股價暴挫七成,小股民自然心存怨憤。
去年特首選舉,即使唐英年大勢已去,李嘉誠依然投他一票,這種堅持態度倒值得一讚。梁振英上台後,長和系頭頭碰着黑,先後遇上海難、碼頭工潮和雍澄軒取消交易事件。過去半年,一向喜愛與傳媒對話的「誠哥」突然封嘴,對一連串與長和系相關的事件不作回應,甚至連業績公布日和股東大會也謝絕傳媒採訪。相反,「四叔」則表現得十分風騷,不時與傳媒大談捐地計劃,願意改變計劃細節,以回應各界的質疑。近月在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交流晚宴上,更主動回應仁安醫院、嘉亨灣、天匯、代母產子等事件。不論市民是否接納「四叔」的解釋,起碼顯示他願意面對別人的質疑,不會迴避問題,這總較「誠哥」的封嘴策略為佳。以香港彈丸之地能夠出現這麼多傳奇人物,實在是港人的驕傲。盼望本地富豪,明白財富不能帶走,懂得財富「聚」「散」之道,把財富造福社會,而非不斷搜刮,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名聲。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初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
2013-09-26 NM | ||
中秋佳節,人月兩團圓。四叔李兆基冇留喺香港同家人團圓,而坐咗佢架新私人飛機直飛溫哥華。所為者何?拜祭故人也。 該日佢去咗觀音寺為老友馮景禧上香,並簽咗大筆香油。二十八年前之中秋時候,馮景禧喺溫哥華過身。草創之初,四叔同新地之郭得勝、新鴻基證劵之馮景禧有三劍俠之稱。三劍俠現今只剩番四叔一人,而情義依舊,難得。除咗為故人上香,當晚四叔仲同故人之子湯馬士‧馮永發一家食飯賞月。臨別拎出五百蚊美金俾個侍應;唔係所有侍仔分五百蚊,而係人人五百蚊。真係唔想過個快樂中秋都難也。 本週人有相似 娛樂圈個個都係倒模Angelababy,「撞口撞面」都好正常,但原來政經界都有好多撞樣例子,你又覺得佢哋似唔似?「富豪飯堂」福臨門「五哥」徐沛鈞(左一),年輕時風流倜儻、身材瘦削,鵝蛋形的面上,一對濃眉細眼;驟眼睇,同無綫藝員黃長興(右下圖),又有幾分相似噃。 馬時亨幾時同純官(左二)行埋?呀,唔係,遠睇周大福嘅獨立非執董林健鋒(左一),憑着其向後Gel的髮型、雄偉的身形、圓潤的臉龐,加上一副幼框眼鏡,差啲認錯係人稱「肥馬」嘅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右圖)添! 七十年代麥當勞中環分店「泡毛他」(右下圖),不知名不知姓,但見佢九一分界、面形修長、下巴兜兜、眼睛深邃,同前一哥鄧竟成(左下圖)簡直一個餅印!唔通……前一哥年輕時,喺老麥打過工? 金牙大狀講嘢程介南父出殯 小宗週一路經「大酒店」,發現好鬼熱鬧,眼見熟口熟面嘅政商界人士穿插。望一望水牌,地下係永亨銀行前董事長曾永康出殯,二樓則係前政界人程祖鉞。程祖鉞唔係咁多人識,但正是程介明及程介南爸爸。程祖鉞於七月底逝世,終年九十七,笑喪也。他是江蘇揚州人,份屬愛國一族,九九年曾擔任五十周年國慶籌委會執行委員,龍應台寫《大江大海》都訪問過程老先生。呢日老左派吳康民、民建聯譚耀宗、葉國謙、仲有吳克儉及劏房波都有嚟。程介南當年出監後,繼續做政治公關,去年立法會選舉,仲幫鍾樹根、何君堯等搞形象設計。哥哥程介明則係政府策發會委員,兩兄弟繼續撈得住。 Give me a break雪茄盒入門版 近期中環吹起一陣雪茄熱,就算不吸煙的,都買番幾支嚟儲吓,以示「級數」。要將雪茄保養得宜,當然要買番個靚盒收藏。做開上市公司IR(investor relations)嘅喬家熙,幾年前開咗公司Jurali,生產自家製嘅collector box,放响連卡佛寄賣,據佢講,西京投資嘅劉央都係佢客仔。咪以為劉央用得嘅,肯定係貴嘢,原來Jurali出品只係萬多兩萬銀,絕對係呢類收藏盒嘅入門版,坊間有啲盒可貴到幾十萬元。雖然話係入門版,之但係,小宗見啲盒手工相當唔錯,個個盒嘅鋼琴漆面都令立立,外面層木用非洲沙比利,雪茄盒裡面就用西班牙雪松木,打開個盒隔開一米都聞到陣木香,濕度計以及濕度控制裝置呢啲架生,當然亦唔少得。喬家熙話劉央之所以幫襯,全因盒面嘅胡永凱畫作。呢位北京畫家聽聞連朱玲玲都是其粉絲;而Jurali另一位合作嘅畫家,係馬來西亞嘅Eng Tay,喬家熙更將佢其中一幅畫作一分為二,變成一對紅及藍色嘅錶盒。盒上面嘅畫,係先將畫作scan落相紙,再貼上盒面,之後成個盒吊起噴鋼琴漆,再人手打磨。最近喬家熙仲同上年嚟過海港城搞展覽嘅日本畫家Riusuke Fukahori傾緊,睇吓點樣將佢世界聞名嘅立體金魚畫,crossover响收藏盒上。由來咩都可以收藏兼炒一番嘅香港人,又有新對象! 施政不前燒炮仗 林鄭個政助張秀麗劈砲,話「想多啲時間陪父母」。佢係繼幫茂波陳之何建宗,及幫張建宗之莫宜端後第三個辭職之政助。是否出現跳船潮,好難講,689政府有請人、留人之困(特首辦新聞統籌專員鄧惠鈞唔do,半年啦都仲未搵到人頂替)則是不辯之事實。有識之士話咁樣落去會打擊施政。果如此,就燒炮仗啦。咁講法唔係幸災樂禍,只不過自689掌權以來,佢標榜之「政策成熟一項即推出一項」,由改組司局架構到白表買居屋到發展新界東北、擴建堆填區,莫不是鑊鑊新鮮鑊鑊甘。若果佢老哥施政事事順遂,咁特區仲有得剩乎?故此為咗特區好(亦即係為咗國家好),求神拜佛都望689施政行不得也哥哥,否則香港遲早淪陷。君不見班港共唔係話2017冇政改都冇乜大不了,咁施政不前又算係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