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堅拒「刀下留人」殺官村民魂斷刑場 捐贈器官遺愛人間
1 :
GS(14)@2016-11-16 05:47:03■2013年,即將結婚的賈敬龍站在婚房頂,並插上國旗,拒絕當局拆遷。資料圖片
在眾多律師和法律學者聯署要求「刀下留人」呼聲下,河北石家莊村民賈敬龍因故意殺人罪,昨日迅速被執行死刑。賈因不滿在結婚前夕,房屋因為舊房改造被村長何建華率人強拆,加上未婚妻離他而去,去年用改裝的射釘槍殺死何而被判死刑。但輿論一直認為事發有因,罪不致死。他生前簽下器官捐獻自願書,遺愛人間。據內地澎湃新聞報道,河北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的執行死刑命令,將故意殺人犯賈敬龍執行死刑。行刑前,賈獲安排與其親屬會面,而網上則流傳一批家屬跪在法院外,送別賈的短片,片中家屬們痛哭呼喊,十分悲傷。
■賈敬龍
坦然面對死刑
賈敬龍的代表律師甘元春昨表示,他近日與賈敬龍的兩次會見中,賈的精神狀態都還不錯,對最高法院核准死刑表示坦然。甘憶述,會見中賈一再強調,如果何建華在讓他結婚後再拆房,就不會結下如此怨恨。30歲的賈敬龍是河北石家莊長安區北高營村村民,2015年2月19日,賈用改裝後的射釘槍當眾射殺身兼村支書的村長何建華。賈在去自首的路上被何建華家人圍毆受傷入院,隨後被警方拘捕。此案一審、二審均判處賈敬龍死刑,至今年8月31日,最高法院核准死刑。但死刑判決引發全國過百名律師和法律學者聯署,要求「刀下留人」,聯署者包括中國法學界泰斗江平、郭道暉和張思之,以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賀衞方等,建議依法另組合議庭核查,並以此案為契機來改進最高法院死刑覆核程序,以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正義,甚至有網民發起聯署,呼籲全國人大特赦賈敬龍。輿論認為賈敬龍因不滿在結婚前夕,房屋因為舊房改造,被村長強拆,未婚妻離他而去,才報復殺人。而且他行兇前在手機草稿箱內存會去自首的短訊,只是直至被捕,這條存在手機草稿箱裏的短訊並未發出。
輿論:村長有責
輿論又認為,被害的村長何建華涉強拆,需負上部份責任。據悉,賈敬龍的父親賈同慶雖於2010年11月10日與北高營村委會簽訂拆遷協議,但賈同慶事後向內地傳媒稱,簽協定是出於無奈,因為他如果不簽字,村裏就不給辦理他母親的社保等。此外,村委雖然有給予新房屋安置,但賈敬龍執意在舊房裏結婚,是因為舊房蓋的時間不長,且他為這個房子花了不少錢,他一直不願意這個房子被拆。最後,婚房還是被拆,他討公道不果才行兇。但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賈敬龍案作出的一、二審判決,都不將「賈敬龍事先編輯短訊稱作案後要投案自首」視為自首,又否定何建華對賈家住宅是強拆,最終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對賈敬龍執行死刑。澎湃新聞/中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6/19835316
人體發現新器官腸繫膜將腸管連結固定腹壁上
1 :
GS(14)@2017-01-06 02:07:41人體的奧妙,人類絕對未看透,醫學界研究人體運作幾百年,原來連結構都未弄明白,如今竟再發現「新」器官──一直「隱藏」在我們每個人腹部的腸繫膜(mesentery)。
腸繫膜是把腸管連結並固定於腹壁上的雙層腹膜,16世紀已由意大利博學家達文西,以單一結構呈現於解剖圖上。但幾百年來,腸繫膜一直被認為是分散、不完整結構,直到最近才獲醫學界確認是擁有獨立結構組成的器官。研究人員在英國《柳葉刀腸胃病學和肝病學》期刊報告說,他們在2012年通過精細的電鏡檢查,發現腸繫膜事實上擁有連續的結構;在過去四年間,他們持續收集了更多證據,證明腸繫膜是獨立器官。有關論文經過同行評議,腸繫膜「器官地位」獲得確立,因此醫科生自去年開始已把腸繫膜作為獨立器官來學習。醫學教科書《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亦已因應這項發現而作出更新。主導這項研究的愛爾蘭利默里克大學醫學院教授科菲指,雖然他們已證明「流傳了幾百年的解剖描述是錯誤的」,但相關的研究遠未完成:醫學界目前只弄清楚腸繫膜的結構、知道它有作為連接層的功用,今後還要深入研究,包括決定應把腸繫膜歸入腸臟、血管、內分泌還是免疫系統,以及了解它其他功能。
人體共79個器官
「在了解腸繫膜的功能後,才可以確定怎樣算是功能異常,接下來就是研究相關疾病。」比如說,腸繫膜有可能是疾病由腹部一個部份散播到另一個部份的途徑。了解相關疾病後,就可更有針對性地研究治療腹部和消化系統疾病。把這一切結合起來,就成為「腸繫膜學」,「是全新科學領域」。究竟人體有多少個器官?西方醫學界認為,連同腸繫膜在內,人體其實有79個器官。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5/19886771
跨物種器官移植大突破人豬合成胚胎現世
1 :
GS(14)@2017-01-28 12:04:08■注入人類幹細胞後生長4周的豬隻胚胎。 美聯社
科學家首次成功製出人豬合成生物體,在注入人類幹細胞的豬隻胚胎培育出人類心臟、肝臟甚至神經細胞組織,被視為跨物種器官移植技術的一大突破,但基於道德爭議,胚胎存活約4周遭銷毀。
研究成果前日刊於學術期刊《細胞》。美國加州索爾克研究所等組成的科學家團隊,先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刪去豬隻胚胎中負責特定器官生長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再向該胚胎注入可填補基因缺陷的人類「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又稱「IpS細胞」),然後將這個跨物種「嵌合體」(Chimera)植入雌豬子宮約4周。測試發現嵌合體開始成形,殘留小部份人類細胞之餘,人類幹細胞更發展出心臟、肝臟、神經細胞等的前體細胞。實驗結果為跨物種合成研究跨出一大步,但成功率仍低,2,075個植入幹細胞的胚胎中,僅186個可存活28日。研究團隊認為有關技術仍處起步階段,離可進行跨物種器官移植的日子仍有很大距離,皆因不同物種的進化進度不同,成長過程亦受其他因素影響。換言之實驗易有偏差,要模仿大自然的造物過程絕不容易。今次研究參考自過往將大鼠(Rats)胰臟植入老鼠(Mice)體內的同類實驗,但因大鼠和老鼠屬近親,成功率高於人和豬的合成。團隊選擇豬作為實驗對象,亦因牠無論在體形、成長時間等範疇上,都比鼠類動物接近人類,以減低基因間的排斥。
恐變「半獸人」存道德爭議
實驗雖合法,但仍存在道德爭議,因將人類幹細胞注入處於形成初期的其他動物胚胎,或會影響動物本身的腦部或生殖器官,令牠們有變成「半獸人」風險,難判別牠們是否擁有人權。美國國家研究院前年在這實驗進行期間停止資助,正因要根據目前幹細胞及基因改造技術,重新審視跨物種合成實驗的道德界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8/19911232
患罕見胚胎型腫瘤不治10歲女童捐器官救5人
1 :
GS(14)@2017-02-05 10:48:182月1日,年初五,10歲的鄧小月(化名)在重慶西南醫院去世。按照家屬意願,小月捐獻了一對腎臟、一個肝臟、一對角膜和遺體,將幫助五人重獲新生,遺體將用於第三軍醫大學的醫學研究。鄧爸爸說女兒雖然與自己的緣份已盡,但與那些新生命的緣份才剛剛開始!
在家家戶戶闔家團圓慶祝農曆新年之際,重慶江津的鄧先生一家卻沉浸在悲痛之中,他們面臨一場生死訣別,眼看着10歲的寶貝女兒小月生命垂危、即將永遠離開他們之時,家人決定捐出器官,聯繫了紅十字會器官協調員,表明了捐獻器官的意願。
遺體作醫學研究
1月的最後一天,這位剛40出頭的父親眼裏滿是悲痛和疲憊,在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和登記表上簽了名,他說:「小月的器官能救助這麼多人,遺體也將用作醫學研究,讓以後得這種罕見病症的人們擁有生還的可能,這些都是女兒還繼續活在這個世上的理由。」嫲嫲在旁止不住地抹着眼淚。乖巧的小月一直是嫲嫲的驕傲。嫲嫲是社區志願服務組織陽光社工的成員,小月也跟着做志願者。「每次活動小月總是才藝擔當,她喜歡為更多的人帶去快樂」。去年10月,第一次發現小月身體不適,帶着她四處檢查求醫,卻始終未能確診。不久前終於得到專家確切的答案,小月患的是中樞神經胚胎型腫瘤,且已至惡性四級。醫生說小月這個病十分罕見,治療難度極大且只能短暫延續生命。即使如此,鄧爸爸還是不肯放棄。看着從小就貪靚的小月日復一日地躺在病床上,一頭烏黑的秀髮隨着化療逐漸掉光,心痛又無奈。但儘管花光了家裏所有積蓄,仍然迴天乏術。小月成了重慶第157例,2017年第八例器官捐獻者。嫲嫲說:「我希望小月捐獻的器官讓別人的生命得到延續,更希望小月捐獻的遺體能讓醫生們研究出小月的病究竟是怎麼來的。」華龍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4/19917350
華赴反器官販賣峯會惹爭議
1 :
GS(14)@2017-02-08 22:31:20梵蒂岡教宗科學院昨起舉辦「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峯會」,邀請中國前衞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出席,雖然黃稱中國自前年起已全面停止利用死囚器官移植,但有批評亦指,中國器官移植一直存在各種爭議,包括死囚器官移植及黑市買賣,梵蒂岡此舉將為中國的行為添加合法色彩。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峯會昨起一連兩日舉行,聯合國、歐盟、世界衞生組織及多個宗教界別均派代表出席,會議將討論通過反對器官買賣的聲明,而現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的黃潔夫,亦獲梵蒂岡教宗科學院邀請出席,據知他會向各國分享器官捐贈的「中國方案」。據報,黃潔夫受訪時承認,中國的器官移植改革緩慢並困難,自前年起全面停止利用死囚器官移植後,已取得重大進展,但要走的路仍很漫長,此行是希望外間能聽到中國的聲音。但仍然不時有報道指中國黑市非法買賣器官,國際非政府組織「反對強制摘取器官醫生」亦對黃的說法表示不信任,要求中方提供證明,並容許獨立調查,以確定中國已全面禁止使用死囚器官移植。
梵蒂岡開會不為外交
另外,隨着近日中梵關係好轉,外界關注黃潔夫在梵蒂岡期間,會否與梵蒂岡官員進行會談。黃昨就指,此行沒有外交任務,自己也不懂外交,「但是我相信中梵兩國人民是相互友好的,如果將來發展正常的關係,也是很自然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亦表示,黃潔夫只是出席會議,「據我了解,應該與中梵雙邊關係無關」。《環球時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8/19921389
懷無腦胎冀捐器官惟胎死變捐眼遺愛人間
1 :
GS(14)@2017-04-30 15:20:51美國一名孕婦為了讓腹中有先天性缺陷無法生存的女兒可把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堅持繼續懷孕,讓女兒足月出世。但事與願違,胎兒上周二胎死腹中,主要器官都不能捐贈,幸好醫生找到適合接受她眼睛捐贈的病人,令胎兒的生命留下意義和印記。克麗‧揚(Keri Young)在懷孕19周接受超聲波掃描時,發現女兒伊娃(Eva)患有無腦畸形(anencephaly),出生後數小時便會夭折,但為了令其他病童能延續生命,她決定繼續懷孕,期望伊娃在下月7日出生後可把所有器官捐出,遺愛人間。但伊娃不幸胎死腹中,令克麗與丈夫萊斯(Royce Young)的計劃成泡影,兩人極感失望,萊斯甚至說,比較知悉女兒不能生存下來的消息,今次失望之感更讓他們難受,「我們已接受了(女兒夭折的)結果,更差點找到了女兒生命意義的喜悅」。幸好院方不久傳來消息,指已為伊娃的眼睛找到合適病人,令小小的她成為俄克拉何馬州首位捐贈整對眼睛的人。萊斯說,一直以為可把伊娃的肝和腎捐給人,拯救其他病童的生命,「現在她不能如我想像般延續別人生命,但可改變另一人的人生」。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30/20006753
【動畫】亡兒盡捐器官救7命媽媽3年後再聽兒子心跳
1 :
GS(14)@2017-05-19 05:27:46美國64歲男子弗林特(Gary Flint)心臟出現問題只餘下數月性命,就在他靜候死神來臨之際,16歲青年卡斯蒂爾(Payton Casteel)遇車禍過身,卡斯蒂爾將心臟捐出遺愛人間,弗林特得以續命。事隔三年,卡斯蒂爾媽媽赫特(Anna Hutt)與弗林特在周日的母親節初次見面,她用聽筒聆聽亡兒的心跳,場面催淚。2014年5月21日,16歲青年卡斯蒂爾駕電單車與貨車相撞,他沒有戴頭盔,頭部重傷死亡,器官拯救了7條性命,其中一人是弗林特。弗林特患有非缺血性心肌症(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2007年他心臟開始擴大,病情在2014年5月轉差,當時心臟功能僅得4%,預計生命只餘下數月,移植卡斯蒂爾的心臟後才能活下去,他形容猶如重獲新生:「我現在有兩次生命,我常常告訴別人,我64歲,也快將18歲。我第一個生日是2月27日,這是我誕生的日子;另一個生日是5月23日,我獲捐贈卡斯蒂爾的心那一天,這個生日對我意義更大。」弗林特與卡斯蒂爾媽媽赫特周日初次見面,赫特拿着聽筒聆聽他的心跳,她忍着淚場面感人,她也對兒子心臟的新主人非常滿意:「我希望他可以活下去,我希望他常常笑,我希望他快樂。」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8/20025369
桃園槍擊兇徒疑遭抹黑報復捐器官遺愛人間
1 :
GS(14)@2017-06-25 09:31:15台灣桃園市中壢區開槍殺死3人,逃走時遇到警方圍捕,後舉槍自轟的男子張峻豪(20歲),周四晚送院時仍有呼吸心跳,緊急送至衞福部桃園醫院抬救,靠機器維持生命。周五上午,院方判斷張男已經腦死,家屬於10時許同意拔喉。張男家屬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醫院啟動器官捐贈程序。對於捐贈哪些器官,院方表示但尊重個人隱私,無法透露。而警方追捕槍手的片段曝光,最先趕到現場的警員已拔警槍,戒慎小心走入電梯,警察剛進入電梯,槍手卻從另一個電梯走出來,剛好錯身而過,但槍手剛走出大樓,就遭遇到樓下另一批趕來警員,警員將他攔下,再求出示證件,槍手假裝配合從袋中要掏出證件,突然掏出手槍向警察開1槍,再逃到後巷。支援警員趕來將後巷兩頭圍住,槍手在巷內滑倒受傷,警方向他喊話要他棄槍投降,槍手不為所動,突然持槍朝自己太陽穴開槍。初步調查懷疑槍手不滿遭同行抹黑,遂持槍到死者開設公司開槍報復。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4/20067249
日兩肺合一移植成功全球首例 令器官資源物盡其用
1 :
GS(14)@2017-07-05 03:42:22■大藤剛宏向記者講解手術詳情。
日本成功進行全球首個兩肺合一移植手術,醫療團隊將捐贈者左右兩肺機能正常的部份結合成一個左肺,再移植到一名肺氣腫病人身上。新技術或可令器官資源物盡其用,即使捐贈者的肺不完全適合移植,亦無阻手術進行。據當地傳媒報道,手術前日在岡山大學醫院進行,費時約9小時。捐贈者是鹿兒島縣一名五旬女性,上月底被判定腦幹死亡,其左右兩肺下葉狀態不良,因此無法進行傳統的全肺移植。岡山大學團隊遂取出她兩肺相對健全的部份,即左肺上葉(上半部)和右肺上葉(首三分之一),其中左肺上葉順理成章取代患者的左肺上葉,右肺上葉則代替患者的左肺下葉。
■岡山大學醫院團隊成功將二合為一的肺移植入病人體內。
料患者3個月後可出院
而接受捐贈者則是岡山縣一名五旬女性,她因支氣管發炎導致氣流通道變窄、肺部吸氧組織壞死,2007年確診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6年前已接受過右肺移植手術,惟左肺其後病情惡化、壓住右肺,因此要再輪候移植。院方指患者目前情況穩定,但仍需機器協助呼吸,預料約3個月後可以出院。執刀的岡山大學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教授大藤剛宏指,過往許多移植手術皆因捐贈者肺部上葉原好但下葉有損傷而未能成事,因而枉費了不少珍貴的器官資源,但他認為那些肺部「即使可用部份不多,但只要在醫學上物盡其用,或許就能多救一個病人」,因此4年前已在美國的醫學雜誌上發表有關研究,並反覆利用豬肺進行實驗。他認為今次成功將技術應用在人體上,「對日本等器官資源不足的國家」意義重大。香港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醫生形容是次手術是創舉,難度比傳統的換肺手術高,因為手術會出現兩個氣管切口,氣管切口越多,出現併發症的機率就越高,切口一旦發炎甚至潰爛,病人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港未有技術作同類手術
此外,手術另一難度在於捐贈者與病人的血管分佈不盡相同,若手術期間接駁不順,導致血液不流通或會使肺部潰爛,因此事前必須理清每條肺動脈與肺靜脈的分佈。他又直言雖然香港今年至目前為止已進行了5個肺移植手術,但仍未有如此技術和資源進行同類手術。日本《朝日新聞》/《每日新聞》/《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4/2007812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