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善用群眾智慧 尋找入市機會 黃國英

1 : GS(14)@2014-10-09 17:31:52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7013
股市有所謂反向操作,前設是群眾共識錯誤居多。但同時亦有「群眾的智慧」一說,如「百萬富翁現象」:電視節目「百萬富翁」中,現場觀眾提供的答案,高達九成正確,在所有答案中命中率最高;相反,參賽者自行致電的專家朋友,表現遜色得多。很多事項上,大至預測選舉結果,小至靠肉眼估計一個玻璃罐內有幾多粒豆,群眾意見的平均數,每每優於群體中的個體,甚至專家。

可是一到金融市場,此說法便不成立。股市名言謂:牛市總是沿着憂慮之牆爬升。不論大市、板塊、個股,剛開始升勢時市場共識總是看淡;最理想的時機,則是群眾半信半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時。到了諸般看好的理由成為常識,無人敢稍作質疑,往往便盛極而衰。似乎群眾智慧,在此忽然失靈。



在百萬富翁遊戲中,問現場觀眾得到正確答案機會高達九成,可見群眾智慧很值得參考。

其實箇中分別不難理解,首先群眾共識所以有用,全靠大家答案不一致。《群眾的智慧》一書的作者索羅維基,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架構,來分辨群眾的平均決策是否有效:當中獨立性是最重要一環,因為可以保障個別錯誤之間,互不關聯性,不會有系統地同步指向某一方向,從而出現集體謬誤;同時眾多獨立個體,更有可能發掘新資訊,而非人所共知的舊聞,才會有所謂的集體智慧。

不過相較於特行獨立,投資者多認為從眾相對舒適。人們慣於假設別人所做的事都是正確,特別是環境不明朗時,最易跟隨他人行動。從眾在原始環境具進化優勢,起碼感覺危險時跟大隊逃走,就算只是虛驚,長遠計保命的機會較大。這種傾向已深植基因,不隨時保持警覺,極難戒除。當多數人的決定互相依賴,便會退化成趨同思維。巴頓將軍的名言:大家用同一方式思考,就等於沒有人在思考。

金融市場與其他範疇的另一分別,是參與者的看法,會直接影響出現的結果。當大家競猜罐中的豆有多少,該數量是固定的,不受大家的共識影響;資產價格的走向,則受「競猜者」真金白銀下注直接推動。陳進郎在「股市大贏家」中,有個不錯的說法:股票與一般貨品不同,不可靠口碑行事。因為當別人推介一輛汽車,買輛新的是一模一樣;但隨股票的口碑累積,價格同步上揚,亦即「質素」已比早前下降,不可視為一樣。

換言之,資產的回報,來自原先未被說服的潛在投資者漸漸相信、魚貫入場,漸將價格推高。這就說明了為甚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時反而最好,因為可由質疑改為相信者尚大有人在。總括而言,如果當下的環境,仍然是陰晴不定,這段時間還未需要太擔心,走勢應該還會依循原有軌迹繼續下去;相反,若然發現某一觀點已廣為接受,所有人都不肯聽取其他可能性,趨勢反轉的機會便已大大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10

善用槓桿 增加回報分散風險 黃國英

1 : GS(14)@2015-03-04 09:38:52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0916
投資時使用槓桿,向來被視為不智的冒險。但近年低息低回報的環境持續,很多機構投資者已着力研究,如何與槓桿化敵為友,增加回報之餘,風險非但不等量增加,還要相對下降。

傳統的資產配置決定,相當一板一眼:例如最簡單的股、債組合,進取者全部買股;保守者全部買債,各得其所,搞掂。但當中有兩個問題:一是波動性太高;一是回報不足。雖然過去一年債券大升,但長線以兩、三年為限,股票的回報還是較高,不過其波幅也更大。有道是大可分散投資,不持全股組合那麼極端,加入一些債券,股跌時債可能反升,便可降低風險。問題是這種分散並非平時增加風險/回報類似的個股那一種;加入風險/回報均較低的資產,會令原先組合的風險/回報同時下降。如此一來,投資者便跌入兩難之中。

若投資組合加入如石油等商品,必然增加組合的波動性,可加入槓桿以平衡風險。

動用適當的槓桿,便可打破上述的兩難局面。首先要找出自己認為風險回報比率最理想的資產類別比例,然後動用現金加槓桿去買這個組合。目標是將回報推至全股組合的水平,但因為已分散風險,即使槓桿後,整體波動性還是會比全股組合優勝。

又例如想在組合中同時納入股、債、商品,如果各三分一注碼,基本上組合回報會被商品「騎劫」,勝負完全視其升跌;怕風險只買少少5%、10%錢,則只是搵自己來玩。若然加入適量槓桿,便可以兩全其美:原本注碼三分一買商品,三分二加槓桿買債、股,那樣商品好景是可提供「騎劫」式回報;失利而股、債盛行時,股、債的注碼又大到足以抵銷商品的損失有餘。

想明白了,槓桿亦非那麼可怕,只是一種要小心處理的利器。要小心的有幾方面:第一是槓桿水平。如決定用兩倍槓桿,買入分散後的組合,大概尚可接受。但如果認為某種策略、組合往績風險很低,動用數以十倍槓桿的工具來買,則出事的機會大增。

第二是選用的資產,應該集中用流通性高的類別和工具。動用槓桿操作的死亡漩渦,就是資產下跌卻全無承接,提供融資的一方又落雨收遮,提高保證金、甚至不再提供融資,令跌勢更加火上加油。所以最好只考慮出入容易,廣為投資者接受的資產,才好用槓桿操作,有對沖渠道則更佳。

第三是要設定離場機制。資產之間的互動隨時有可能改變,例如金融海嘯時,有一段短時間是所有資產均同時下跌。由於組合有動用槓桿,單單咬緊牙關,是不能解決問題。應該設定不同的離場點,當組合成員同步出現損失時,依次降低槓桿縮注,直至情況穩定為止,才逐步加回。

雖然槓桿操作有其成本,而且運用上更費神,但可以提升回報之餘,將整體風險更為分散,可算是除笨有精。有意精進操作的長線投資者,可以從這個方向思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83

善用槓桿 增加回報分散風險 黃國英

1 : GS(14)@2015-03-11 15:37:45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40916
善用槓桿 增加回報分散風險


投資時使用槓桿,向來被視為不智的冒險。但近年低息低回報的環境持續,很多機構投資者已着力研究,如何與槓桿化敵為友,增加回報之餘,風險非但不等量增加,還要相對下降。

傳統的資產配置決定,相當一板一眼:例如最簡單的股、債組合,進取者全部買股;保守者全部買債,各得其所,搞掂。但當中有兩個問題:一是波動性太高;一是回報不足。雖然過去一年債券大升,但長線以兩、三年為限,股票的回報還是較高,不過其波幅也更大。有道是大可分散投資,不持全股組合那麼極端,加入一些債券,股跌時債可能反升,便可降低風險。問題是這種分散並非平時增加風險/回報類似的個股那一種;加入風險/回報均較低的資產,會令原先組合的風險/回報同時下降。如此一來,投資者便跌入兩難之中。

若投資組合加入如石油等商品,必然增加組合的波動性,可加入槓桿以平衡風險。

動用適當的槓桿,便可打破上述的兩難局面。首先要找出自己認為風險回報比率最理想的資產類別比例,然後動用現金加槓桿去買這個組合。目標是將回報推至全股組合的水平,但因為已分散風險,即使槓桿後,整體波動性還是會比全股組合優勝。

又例如想在組合中同時納入股、債、商品,如果各三分一注碼,基本上組合回報會被商品「騎劫」,勝負完全視其升跌;怕風險只買少少5%、10%錢,則只是搵自己來玩。若然加入適量槓桿,便可以兩全其美:原本注碼三分一買商品,三分二加槓桿買債、股,那樣商品好景是可提供「騎劫」式回報;失利而股、債盛行時,股、債的注碼又大到足以抵銷商品的損失有餘。

想明白了,槓桿亦非那麼可怕,只是一種要小心處理的利器。要小心的有幾方面:第一是槓桿水平。如決定用兩倍槓桿,買入分散後的組合,大概尚可接受。但如果認為某種策略、組合往績風險很低,動用數以十倍槓桿的工具來買,則出事的機會大增。

第二是選用的資產,應該集中用流通性高的類別和工具。動用槓桿操作的死亡漩渦,就是資產下跌卻全無承接,提供融資的一方又落雨收遮,提高保證金、甚至不再提供融資,令跌勢更加火上加油。所以最好只考慮出入容易,廣為投資者接受的資產,才好用槓桿操作,有對沖渠道則更佳。

第三是要設定離場機制。資產之間的互動隨時有可能改變,例如金融海嘯時,有一段短時間是所有資產均同時下跌。由於組合有動用槓桿,單單咬緊牙關,是不能解決問題。應該設定不同的離場點,當組合成員同步出現損失時,依次降低槓桿縮注,直至情況穩定為止,才逐步加回。

雖然槓桿操作有其成本,而且運用上更費神,但可以提升回報之餘,將整體風險更為分散,可算是除笨有精。有意精進操作的長線投資者,可以從這個方向思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389

善用利是錢理財投資

1 : GS(14)@2016-02-09 03:34:17

【財經專題】【本報訊】年輕月光族越來越多,家長不妨藉農曆新年子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565

與蔡密會宋贈橘子望善用人才

1 : GS(14)@2016-03-11 00:51:08

距離5.20總統就任不到2個月,台灣準總統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開始「在野政黨領袖拜會之旅」,首個拜會的是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雙方閉門談了90分鐘。會後,蔡指出沒談到人事,但以後會常見面;宋則盼蔡不要用人窄化並送上一箱橘子(圖),表達台未來在蔡領導下的新局面,「這裏面一定有橘!」



未談「大聯合內閣」

雙方昨選了較中立的第三地點,在台北「長榮桂冠酒店」會談。民進黨派出前秘書長林錫耀、副秘書長洪耀福及劉建忻、新聞輿情部主任黃重諺;親民黨則是秘書長秦金生、副秘書長馬傑明、文宣部主任黃珊珊以及宋的秘書魏志中。兩人會後召開記者會,表示就教育體系、司法制度、年金改革、國家改革、兩岸問題交換意見。被問及蔡是否會組「大聯合內閣」,啟用不同政黨人才等,蔡說「(這次)沒有談到人事,但共通點是,我們以後會常常見面」。兩人其後互贈禮物,蔡英文挑了阿里山茶葉;宋楚瑜選了雲林、嘉義產的橘子,並帶兩份資料:第一份機密文件,是他父親在1949年從大陸帶到台灣的資料,若未來要維護台灣自由與發展,這段歷史必須讓所有人永遠懷念;第二份資料,是宋母替他珍藏的筆記,希望與蔡分享過往,有助處理兩岸未來發展。蔡被問到是否有安排與馬英九會面?她說,馬總統要出訪,等他回來再安排時間。台灣《蘋果日報》/風傳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0/195235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79

楊書健﹕善用規劃 擴展商舖空間

1 : GS(14)@2016-07-11 23:34:30

【明報專訊】香港地產成本高昂,除了指住宅之外,各類商業物業亦然。商場租金長期居高不下,令創業以及中小企的經營更困難,減少了工作崗位的數目,亦降低了社會的多元發展。增加商業土地供應,必會與其他土地用途競爭,實非容易。但是近年不少例子,都反過來利用租金居高企的條件,配合大型計劃,一方面促進計劃的發展,另一方面亦提供更多的商舖空間。

西九文化區就是一個例子。藝術發展,除了硬件外,軟件亦很重要。尤其在亞太區的藝術風氣仍未追上歐美,必須支援藝術,發展人才和觀眾。因此西九文化區成立時,政府就預留資金,以備長期支援軟件發展。在今天硬件尚在建設,西九管理局已開辦不少活動,促進本地和外國業者交流。近一兩年,更有不少公眾活動,讓公眾參與藝術活動,逐步建立顧客群。這些活動都需要官方資金支援。如要達至目標,更需在硬件落成後,仍然持續舉辦,以收長期成效。

西九餐飲零售區 租金支援藝術發展

西九文化區的規劃,一共有超過900萬方呎的總樓面。其中約68萬方呎將建成「零售、餐飲、消閒」設施,歸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擁有。68萬方呎,每年租金約為6億至10億元,可以長期支援該區的藝術發展。商業租金的長期升幅,往往跟通脹率掛鈎,因而作為專項支援的資金來源,非常適合,可幫助管理局對冲通脹蠶食購買力的難題。世界各地的基金會、大學基金以及退休基金等,大部亦有房地產策略,投資收租物業,以支持基金的運營目的。

迪士尼小鎮部分租予第三方 增收入

另外的例子則是香港迪士尼。世界上其餘5個迪士尼樂園,皆有發展迪士尼小鎮(Downtown Disney),在樂園旁建有購物大街,提供角色相關產品、餐飲、以及音樂劇表演。這些商店及服務,部分由迪士尼自營,但因空間較樂園內大,提供的商品種類較多,能顧及比較冷門的角色。音樂劇亦能另外收費,形成類似小型百老匯的音樂群。小鎮的其餘部分則租予第三方,但迪士尼會要求第三方融入迪士尼小鎮,盡量提供與迪士尼相關的產品。例如樂高在加州的專門店,就以各迪士尼人物為主要產品。

十餘年前,香港決定建迪士尼的規劃已有迪士尼小鎮。當日預留地段就是現有港鐵站以北,停車場及巴士站一帶。迪士尼小鎮坐落樂園外面,一般免費入場。因為小鎮仍維持迪士尼特色,可吸引遊客停留,增度假區整體吸引力。不少旅遊書,甚至認為到美國樂園的遊客,可多預留一天以造訪小鎮,令園區酒店的總入住天數,進一步提升。旅客在小鎮內的消費,以及第三方商戶的租金,亦能增加度假區的總收入。

當然,這類例子牽涉大型規劃,數量有限,難以大量複製。但正因為數量有限,這類商舖更有發展特色的潛力,令整體零售巿場供應更多元,巿民及遊客的選擇更多。

安泓投資總監

[楊書健 泓觀亞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59&issue=201607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176

情侶宜善用「拍拖卡」優惠

1 : GS(14)@2016-08-16 04:52:45

■情侶拍拖時可多留意商戶的優惠推廣,不一定「死慳死抵」。 資料圖片



【個人理財】問愛戀易學難精,尤其拍拖消費高昂,理財更是情侶必須惡補的一環。理財專家建議,情侶應善用聯名戶口儲蓄及投資,拍拖消費則可留意信用卡優惠,以賺戲飛、去小旅行為目標。



留意商戶買一送一推廣

拍拖節目不外乎睇戲、食飯,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坦言,即使要儲錢,此等消費亦在所難免。「以前有位男朋友好慳家,成日同我返屋企食飯慳錢,但女仔一定唔鍾意,想出去過二人世界」。她建議,情侶與其「死慳」,倒不如留意商戶買一送一及生日優惠等推廣,又或睇戲只睇早場,已能「慳番唔少」。「信用卡達人」小斯就指,現時不少信用卡均提供睇戲折扣,比如美國運通白金卡逢周四、五睇戲可買一送一,是「拍拖卡」首選。他又建議,情侶若目標賺飛行里數一齊旅行,平日則可一人負責食飯簽賬,一人負責簽海外消費簽賬,務求加快儲里數的速度。「好似滙豐Visa Signature卡,每張都只可以揀一個簽賬類別有6倍獎賞,但如果一人負責揀一個類別簽,就變相兩個類別都有6倍積分」。情侶若有共同目標賺里數或儲錢,一齊合作往往更有效率。張佩儀亦笑言,由於男女投資觀大不同,一起理財反而能達到「對沖」效果。「曾有情侶客戶開聯名戶口投資,男方屬進取型,鍾情炒股務求回報翻倍;但女方則屬依賴型,最緊要穩陣。最終佢哋一半投資股票基金,一半投資債券基金,雖然今年環球投資市場波動,男方投資有虧損,但戶口仍然有賺,全因女方的基金回報拉上補下」。



她續指,情侶理財最緊要目標為本,但以買樓為目標可能太長遠,拍拖階段可先定立3至5年計劃儲錢。「以建立20萬元結婚基金為例,兩個人每月可合共儲8,000元投資,若基金一年回報有5%,4,800元已夠兩人去一趟澳門旅行」。若希望投資組合的流動性高,則可以月供股票形式買高息股,比如四大行內銀股,貪其估值偏低兼可長揸收息。中大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指,情侶不論開立聯名戶口抑或各有各儲,最緊要建立適合大家的儲蓄習慣。「好似去旅行嘅頻率,去咩價位餐廳,最緊要大家拎出嚟傾,過程大家未必同意,但起碼一齊建立儲蓄概念」。記者:陳洛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5/197365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892

盧志威﹕善用期權對冲美股

1 : GS(14)@2016-09-15 08:08:03

【明報專訊】買賣美股的好處,是期權市場十分發達,幾乎所有的股票和ETF,都能使用期權操作,投資品種遠多於香港,而且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的期權,其買賣差價遠低於香港藍籌股,且莊家開價積極,市場深度充足,故此如有意深研期權,應該以美股為主戰場,港股為次。

美市場成熟 比港股更適合炒期權

由於環球債券市場動盪,歐、美、日國債的長息正在上升,甚至連銀行同業拆息也在緩緩上升,這些都顯示市場資金緊拙。由於過去一年日子算是平靜,如果市場由低波幅,突然轉至高波幅,很客易被殺至措手不及,轉用期權長倉操作,就可以將風險限制在期權金,達至控制損失的目標。

長倉方面,仍然以科技股為目標,始終未來一段時間,經濟體系整體不會增長,而大型科技企業,仍然可通過併購及填平其他行業的護城河取得增長,所以可候低買Call。

買VIX Call 博引伸波幅升

淡倉對冲方面,進取一點的做法是買入VIX的Call,以博在市况轉淡之時,引伸波幅的需求大升。

另一策略是等待反彈後,買入跟QE相關度高的股票,例如房託、必需消費品、公用股這三大板塊,過去多年受惠QE長升長有,現在情况逆轉,反過來會成為做淡對象,所以亦可買些11月到期的認沽期權,作為對冲之用,因為即使聯儲局維持息口不變,如果市場認為長息過低,這三個板塊之後仍然會再跌,所以可分段操作。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32&issue=20160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08

吳婉奇:臨近退休 善用時間配置資產

1 : GS(14)@2016-10-14 06:30:59

【明報專訊】孔先生下月正式踏入62歲,距離他預期的退休年齡65歲尚有3年。太太今年60歲,自婚後便當上家庭主婦,孔先生是家中經濟支柱。面對辛苦工作多年才累積得來的資產,他不知由何處着手處理退休後的資產安排,於是來信尋求筆者意見。

孔先生與太太育有兩兒,大兒子今年30歲,已成家立室;小兒子今年26歲,剛海外學成歸來,現與夫婦二人同住。由於大兒子家庭經濟負擔較大,小兒子才剛投身社會,所以在經濟上暫時只能照顧自己,孔先生亦明言不需他們給予生活費,估計屆時退休只會動用自己資產生活。現時孔先生於一中小企擔任工程部顧問,每月收入大概6萬元。

保守投資 退休後難維持現有生活質素

現有資產方面,孔先生有兩個物業單位,已完成按揭,其中一個為收租物業,每月租金收入為1.1萬元,扣除生活支出約3.1萬後,每月盈餘約有4萬元。另外,他的銀行存款、股票及基金、強積金等現值約310萬。

孔先生希望於65歲退休,與太太享受人生。以現時香港平均壽命計算(男性81歲、女性87歲),他希望退休資金可持續使用24年,屆時太太將達87歲。如果經濟許可,孔先生希望不用變賣物業,留待身故後送給兩兒。二人希望退休時仍能維持現有生活質素,可動用部分資產作旅遊,預期每月支出約4萬元。

孔太投資態度較保守,曾批評孔先生股票投資過多,擔心萬一股災重臨,資產會泡湯。所以希望孔先生將所有資產套現至銀行活期(物業除外)。只是以現况計算,撇除物業,現時可動用的退休資產有限(約310萬元)。

退休前這三年內,每月孔先生會再投放盈餘約4萬至銀行活期及強積金供款約3000元至股票基金,以每年預期回報率(銀行活期0%、強積金股票基金4%、香港股票8%)計算,三年後退休資產僅達約530萬元。

假設孔先生屆時將以上資產全數套現,以每年通脹預期2.1%計算,如果需持續使用24年,每月平均只可動用約1.3萬元;加上每月租金收入大概1.1萬元,孔先生夫婦二人可動用的每月支出只有2.4萬元。

將資產分短中長三期 分散風險

要提高退休後的預期收入,適當地投資是必須的,時間是分散風險的理想工具。筆者建議孔先生可考慮將退休資產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短期資金(5年內),由於短時間內需要提取,適宜以銀行活期為主。假設每月從中動用約2.9萬元(連同預期租金1.1萬元,合共4萬元),第一部分需撥備約185萬元;第二部分為中期資金(5至10年期),可考慮投資於債券、債券基金、萬用壽險等對抗通脹,以亞洲債券為例,過去10年每年回報約6.6%,第二部分需撥備約130萬元;第三部分為長期資金(10年期以上),可考慮投資於股票、股票基金等高潛在回報投資工具,利用時間降低投資風險,以亞洲高收益股票為例,過去10年每年回報約9.1%,第三部分需撥備165萬元。根據以上法則投資,三個階段共需480萬元,即運用九成退休資產便可達到退休目標,餘下一成資金則可備用。

■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 號明報工業中心A 座15 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email protected]

■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聯席董事

[吳婉奇 理財信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87&issue=20161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912

【情迷紙膠帶】善用少女味膠紙 家居大改造

1 : GS(14)@2016-10-24 04:21:47

別再只買不撕了,動手做裝飾其實沒想像中難。Petit Joie紙膠帶每卷$18



圓點、碎花、條子、動物、插圖、幾何,看到有圖案的漂亮膠紙,忍不住買完又買,如墮無底深潭,但買完都係得個擺字。看到網上有人用膠紙,把家居裝飾得很有style,都想動手做。手作達人Zoe示範用日本品牌Petit Joie的和紙膠紙為家品裝飾,家居秒速狂吹少女風!



紙膠帶的最佳伴侶是玻璃樽,簡單黏兩三圈就夠靚。Zoe提議可以剪些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隨意貼在樽身上方,更顯特別。拼貼同色系但不同圖案的膠紙,可以為木箱變身。「大家可試試不用一整條的長膠紙,用幾款做拼貼,效果更佳。」凳面夠大可以拼圖案,Zoe提醒如有膠紙駁口,可用長條膠紙遮蓋,比較美觀。



黏玻璃樽是新手最易掌握的。

達人Zoe本月22及23號將於誠品開工作坊,教手作立體花賀卡。

想搵膠紙裝飾靈感,誠品現正舉行紙膠帶博覽,場內有八家小屋,由日本、韓國及台灣膠紙品牌粉飾,很多細節都值得參考。用上時裝主題的mas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3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