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盤熱賣 一手再掀加價潮 Grand YOHO最多加兩成 海翩匯輕微提價

1 : GS(14)@2016-09-06 04:29:43

【明報專訊】過去周末三大新盤銷情熾熱,發展商紛紛加價加推。當中展開次輪銷售、沽清228伙的新地(0016)元朗Grand YOHO,昨天凌晨加推113伙,部分單位兩周多內加價逾兩成。另首批售逾九成單位的華懋將軍澳海翩匯,部分單位則提價1%至2%。至於港人港樓的中海外(0688)啟德1號(I)首批300伙亦於過去周六即日沽清,最快今日加推。

明報記者 方可兒

Grand YOHO昨加推的113伙主要位於第1、2座,另提供小量特色戶。其中位於第2座、以內園景觀為主的E室,較首批毗鄰景觀相近的D室加價約兩成。以新加推的2座7樓E室(實用520方呎的2房)為例,折實售662.3萬元、折實呎價12736元,較首批同座同層D室(實用521方呎的2房),折實售546.6萬元、折實呎價10491元加價21%,即同層同類單位約半個月大幅加價逾115萬元。

同層同類戶兩周相差逾百萬

不過,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新一批加推單位折實呎價為13,888元,屬原價加推,其中向東3房屬首次推出單位,折實740餘萬元起,整批單位市值約10.7億元。成交紀錄冊顯示,當中1座43樓A室連天台特色戶,實用面積1008方呎,以2228萬元售出,實呎22103元,呎價創元朗區內分層新高。據價單顯示,新一批加推單位定價由717.2萬至2373.7萬元,呎價由14,287元至24,147元。扣除最高18.25%折扣優惠,折實售586萬元至1940.5萬元,折實呎價由11,680元至19,741元。項目目前已進行兩輪銷售,合共售出536伙。

海翩匯加推155伙最快周六賣

另一邊廂,以折實入場費低至299萬元作招徠的華懋將軍澳海翩匯,過去周末亦展開首輪535伙銷售,單日售473伙,成今年首日售出最多伙數的新盤。項目兩天累售約488伙,佔開售單位九成,套現逾30億元。發展商昨乘勢加推155伙,折實平均呎價11,847元,部分兩房提價2%,3房提價約1%。以3座3樓G室(實用579方呎的2房)為例,折實售678.1萬元、折實呎價11,712元,較5日前推出的同座同層J室(實用519方呎的2房)折實售592.5萬元、折實呎價11,416元加價2.5%。發展商表示,今批單位折實售價由537萬元至1125萬元不等,屬原價加推,個別單位價格視乎景觀及座向而略有不同,最快周六再展開新一輪銷售。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091&issue=201609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519

上市改革諮詢完結前再掀爭議 張華峰:LPC應增業界代表 上市公司商會:堅決要求撤回

1 : GS(14)@2016-11-15 07:57:29

【明報專訊】在市場上掀起激烈爭議,更一度將諮詢期延長的上市改革諮詢,在本周五(18日)結束諮詢前夕,市場卻再對上市政策委員會(LPC)方案是否有商榷空間出現議論。雖然有部分反對方案人士指「中間落墨」方案可以討論,但反對態度最激烈、代表一眾「大孖沙」的上市公司商會仍然立場堅定,上市改革前路仍然不明朗。

明報記者 徐寶文

由證監會及聯交所就改善上市決策架構聯合諮詢,因掀起激烈爭議,由原定9月19日結束,最終延長諮詢期至本周五(11月18日)才結束。惟在結束前夕,卻有聲音認為方案倘有所調整或可再作討論,而焦點更落在LPC之上。其中立法會議員(金融股務界)張華峰早前表示,成立上市監管委員會(LRC)及由LPC評核上市科表現的建議不能接受,但LPC成立有益於市場發展,不過應增添多一些市場代表,以增加委員會的代表性。

金利豐:若平衡委員會組合基礎 較易接受

而金利豐(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亦稱,若LPC有一套公平公正及合理的方案,例如擴大成員數目以擴闊及平衡委員會的組合基礎,業界會較容易接受。

本報向多個曾表態支持或反對方案的組織查詢,對於「中間落墨」言論的意見,惟有部分反對方案人士仍然立場堅定,其中上市公司商會表示,重申之前要求撤回方案的立場,強調當下有更急切的事情是市場發展,而這是今次諮詢所不能顧及的,而且有反效果,建議當局應先定出優先次序,再整理改革的方向。

詹劍崙: 方案乏制衡 應撤回諮詢

同屬「反對派」的詹劍崙及中潤證券副主席蔡思聰,亦維持要求當局收回整份諮詢。詹劍崙認為,諮詢方案缺乏制衡,令權力集中於證監會手上,整個改革方案都應該反對。蔡思聰亦稱,LRC架空了上市委員會,LPC只有8個人,專業性成疑,要求撤回整個方案,若當局依然希望為保護投資者而進行改革,建議需與市場各界,重新從長計議。

梁定邦:改革令證監擴權是謬誤

另一方面,支持改革的證監會前主席梁定邦,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部分人士認定方案令證監會擴大權力是一個謬誤,因證監會一直都有上市否決權,相信這個誤會可透過對話解決;至於其他關注地方,他相信證監會一定會審視每一個回應,若有需要會作出修改。

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公會希望當局走得更前,由監管機構全權控制上市審批權,但亦需要照顧現實,一步一步來;目前不同界別均對諮詢方案有不同的關注點,冀證監會及聯交所,能透過與市場溝通,了解他們的關注,從而化解分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32&issue=20161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15

餐飲股再掀上市潮 兩月6申請 分析:業務簡單易通過監管

1 : GS(14)@2017-09-10 14:51:58

【明報專訊】餐飲股上市蔚然成風,上星期五(9月1日)敍福樓以及Top Standard分別於主板和創業板申請上市。連同稍早前的許留山母企煌天國際等,7月至今共有6間餐飲企業排隊IPO。有金融界人士表示,雖然不少餐飲新股每年盈利不過幾百萬至幾千萬元左右,但因業務簡單易明,在目前監管層收緊上市要求下能較易符合條件,趁有價時盡快上市。

明報記者 陳子凌

翻查資料,7月以來6隻餐飲IPO,當中不乏具名氣品牌,例如主板申請上市的敍福樓,旗下擁有牛角、溫野菜、御苑皇宴等多個品牌;上月25日也在主板遞上市文件的煌天國際,除了擁有內地品牌黃記煌之外,手上還有港人熟悉的甜品專門店許留山。至於創業板則更熱鬧,前後共4隻餐飲IPO在排隊,覆蓋中西日泰越菜式,既有傳統酸辣米線,亦有新派fusion,將本港股市變身「美食廣場」。

3申創板上市食企 去年賺不足千萬

不過,縱觀這些餐飲企業業績並不算出眾,其中賺錢能力較強的敘福樓,去年全年純利3600萬元,惟表現連續三年下滑;煌天國際雖賺逾7000萬元人民幣,但收入按年下跌近兩成。而申請創業板上市的4間食企,去年盈利介乎數百萬至1400萬元左右(見表)。

膳源Classified上市不久發盈警

其實餐飲企業上市成風已非朝夕,去年亦有不少,但當中不乏上市不足一年即發盈警,例如去年上市的越棧母企膳源(1632),以及新世界(0017)主席鄭家純女婿龐建貽所創辦的Classified Group(8232),早前便齊齊發盈警。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近年創板不乏餐飲股上市,原因是其業務模式簡單、現金流強,較易符合上市條件。不過餐飲企業近期申請創業板上市更加絡繹不絕,反而與證監會和港交所今年以來積極打擊「啤殼」有關。他表示,現在監管層對於上市申請「會問得更多和更仔細」,而飲食業不像其他新經濟、金融等等行業需要專業知識,當「面試果位隨時食過你間餐廳,Pass的機會自然增加」,因此令券商紛紛向餐飲企業埋手,間接令餐飲股申請上市個案增加。

或趁政策收緊前「上車」

譚紹興提醒,現在符合上市條件的餐飲股不代表一定不是殼,相反不排除有更多企業是想趁政策未進一步收緊,仍然有價有市之下急急趕「上車」,要小心這類公司隨時是「發育未健全」。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92&issue=201709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00

銀行再掀稅貸戰 年利率低至不足1厘

1 : GS(14)@2017-10-15 15:20:26

【明報專訊】稅季已至,銀行的稅貸戰亦正式敲響鑼鼓。昨日大新銀行(2356)及富邦銀行(香港)同時推出稅貸優惠,最低年利率分別為0.68厘及1.97厘。大新的最低年利率雖然較去年大幅劈價,但個別借貸金額的年利率較去年高。該行產品部總經理及主管鄧子健表示,相信同行亦會有低於1厘的稅貸優惠。

大新貸款額5000至10萬 須附出糧戶口

大新銀行去年的最低年利率為1.28厘,今年的最低年利率,較去年低0.6厘。但去年的1.28厘是適用於最少100萬元貸款額的客戶,今年則反其道而行,最低年利率0.68厘適用於低貸款額人士,即貸款額介乎5000元至10萬元的客戶,但同時要開立出糧戶口及已計入現金回贈。鄧子健認為,此舉有助該行吸納優質客戶,亦坦言減價的機會很低。他期望趁低息時期臨近尾聲會推升稅貸需求,希望今年稅貸業務較去年有雙位數字增長。亦由於預料市場有需求,故相信會有部分銀行同樣推出低過一厘的稅貸優惠。

事實上,以最低年利率計算,去年最低的是華僑永亨,低達0.49厘。但去年的稅貸戰相當激烈,即使大型銀行亦低價搶客,例如中銀香港(2388)去年最低年利率為0.5厘,渣打亦低見1.03厘。

但富邦香港高級副總裁兼消費金融部主管谷祖明表示,稅貸戰或難在今年再演,因為稅貸的利潤微薄,而且拆息趨升,即使稅貸利率持平,實際上是變相減息。該行昨日同時推出稅貸優惠,最低年利率為1.97厘,但只限貸款額80萬至100萬元的特選客戶。若夫婦同時申請,息率將按兩人獲批核貸款總額計算。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99&issue=201710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557

中概股再掀美上市潮 美IPO生力軍 港勢失集資王寶座

1 : GS(14)@2017-10-22 15:44:16

【明報專訊】上周兩隻中概股趣店及瑞思在美國上市均錄得可觀升幅,多隻中概股亦因此加快在美上市步伐,包括搜狗、愛奇藝、拍拍貸等。事實上,按首3季度計算,中概股已經佔去美國外來公司上市數目近四成,並帶動美國IPO集資額稱冠。分析認為美股連番創新高,有利中資公司取得高估值上市,美國亦有不少專門研究中概股及新經濟公司商業模式的基金,故有利其整體表現。

明報記者 余慕恩

今年首三季已經有9隻中概股赴美上市,涉集資金額達11億美元。踏入10月份,上周網貸公司趣店在美集資9億美元,是年內最大中概股IPO,上周三掛牌首日已升22%。另一教育股瑞思上周五上市,首日升逾一成。彭博表示,自今年5月起中概股加速赴美上市,至今累計集資規模超過2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0倍。

中概股佔美外來IPO四成

安永的數據顯示,首三季美國一共錄得111宗IPO數目,集資額達26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升89%,單計算第三季度,則已經集資35億美元,當中包括阿里巴巴有份投資的物流服務供應商百世集團。百世上月落戶紐約交易所,集資4.5億美元,百世上市前仍然錄得虧損盈利,股價至今已累升12%。另外經營網上借貸平台業務的信而富,上市後亦錄得近四成升幅。

至於本港,首三季的IPO集資額只有110億美元,大幅落後美國及內地,全球排名跌至第三。目前有大概100宗上市申請待聯交所審批,安永指第四季香港的IPO數量有望提升(見另稿)。

港首3季集資 排美國內地之後

事實上,科技股今年跑贏大市,標普美國中概股50指數今年已升逾六成,在港上市的南方中國新經濟ETF(3167)亦有逾五成升幅,遠遠跑贏美股、港股及內地A股。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伙人歐振興表示,美股暢旺,間接令中概股的上市估值較高,吸引公司到當地上市。另一方面,早年有百度、網易、京東等赴美中概股的例子,美國已有不少專門研究中概股的專家,同時又有研究科技股的基金,形成合適的生態系統,市場對這類公司的商業模式較為熟悉,對公司尋找投資者而言較有利。

眾安閱文已引起市場興趣

羅兵咸永道中國及香港通信、媒體及科技行業主管合伙人周偉然則表示,雖然內地今年審批上市申請的速度加快,但同時拒絕的宗數亦有上升,故中概股紛紛赴美。但他指出,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的熱潮剛剛掀起,眾安(6060)及閱文等引起市場興趣,而稍後港交所(0388)計劃建第三板吸引新經濟公司,相信此類公司在香港會慢慢受到注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78&issue=201710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09

毛記有望月內招股料集資1億 勢再掀新股熱

1 : GS(14)@2018-03-11 23:42:18

■毛記創辦人之一林日曦

【本報訊】《100毛》及毛記電視母公司「毛記葵涌」上市進入直路。市場消息指,毛記上周已通過上市聆訊,將於本月內啟動招股程序,料集資約1億元,預期將掀起新一輪新股認購熱。記者:陳雪蕾


本報記者昨日曾就此致電查詢,但毛記創辦人之一林日曦表示忙於拍攝,未能接受訪問。毛記去年7月首次遞交上市申請,擬於主板掛牌,惟事隔半年宣告失效,之後毛記再接再厲,迅速於1月29日重新遞交申請,今次則火速約1個月獲批准上市。

■毛記旗下藝員東方昇

長雄證券出任保薦人

早前有報道指,毛記首次上市申請失效,是因為其盈利模式及版權修訂條例通過後對公司二次創作的潛在影響受質疑。消息指,毛記上周進行港交所(388)上市聆訊並獲通過,將於月內招股,集資約1億元;保薦人長雄證券為大凌集團(211)旗下,大股東有「大凌張」之稱的股壇猛人張志誠。不過,支持者要留意毛記的吸金能力已大不如前,而且業務存有隱憂。截至去年11月30日止八個月,利潤由2016年的3,273萬元,大跌至期內的516.7萬元,跌幅達84%,又預計截至今年3月底全年純利可能按年減少。毛記2010年成立,三大業務包括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廣告方案的數碼媒體服務、印刷媒體服務、活動策劃及藝人管理,其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數碼媒體服務,截至去年11月30日止八個月,收入按年跌12.4%,其他業務的收入亦由增長變為倒退,期內總收入為5,531.6萬元,按年跌27.3%。毛記截至去年3月底止全年收入勁升73.7%;其毛利率由逾六成降至50.6%,純利率由逾三成,急降至個位數的9.3%。

收入極依賴重複客戶

另外,毛記極依賴重複客戶為收入來源,截至去年11月30日止八個月,重複客戶佔其廣告收入達95.1%,為有紀錄以來最高,但同時期內這批客戶給予的廣告費只有4,870萬元,去年全年則為6,840萬元。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毛記集資額細,加上知名度高,料公開發售大額超購無難度,但指其廣告收益不穩定,而且網絡宣傳平台競爭大,故投資風險極大,不宜長揸,投資者亦要量力而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6/203237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451

會後恐再掀監管風暴

1 : GS(14)@2018-03-12 00:11:02

【本報訊】目前內地金融監管存在大量灰色地帶,形成影子銀行問題。其中,保險資金、銀行理財資金大量流入股市及樓市,造成資產泡沫。內地多次提出具有實權的超級金融監管部門,但之前一直沒有落實。

新人行行長或重手收水

兩會過後,金融監管部門將大執位。人行行長、中銀監主席都將換人,甚至可能出現新的金融監管機構,預料將出招樹立權威。尤其劉鶴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基本上是以收縮、去槓桿為主,如果他出任人行行長,可能更重手向市場收水。此外,去年11月人行、中銀監、中證監聯合下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被稱為「資產新規」,對內地規模高達102萬億元人民幣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作出規管,其中包括銀行理財、信託等。資產新規對內地金融機構具有大殺傷力,有傳一直受業內抵制,徵求意見稿亦遲遲不能定稿,目前修訂工作已陷於停滯。金融新班子成立後,預料將重拾文件修訂,重手整頓銀行理財、信託等表外融資問題。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8/203257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