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年內地推出與茶葉、火腿掛鈎的理財產品,記憶猶新;這場影子銀行風潮,極有可能提早在今年上半年便爆煲!最先引爆的,是規模高達十萬億元人民幣的信託產品。早前,由工商銀行(1398)代銷的中誠信託產品,傳出違約,被封為「頭號重案」,最後在秘密協議下被「河蟹」。但隨着借款企業陸續破產倒閉,已為這個「大得不能爆」的影子銀行炸彈,點起了火藥引。今年,將有超過五萬億元的信託產品到期,較去年急增五成。本刊發現,違約事件已在全國各地上演,以煤礦及房地產的產品最高危,但同時不少內銀為谷數仍未知驚,繼續推銷高風險的信託,風暴一觸即發。 繼中誠信託後,下一個爆煲目標,可能是邱小姐買中了的信託產品。「我那一百萬,隨時血本無歸啊!已對銀行失去信心,卻不知道去哪投訴!」投資信託「中伏」的山西人邱小姐,在微博向本刊記者大吐苦水。一二年,她透過建設銀行(939),用一百萬元人民幣(下同)購買吉林信託的產品,投資期兩年,預期年回報率九點八釐。信託的貸款人為山西前首富邢利斌旗下的聯盛能源,資金用作投資山西三個煤礦項目。去年,聯盛能源被踢爆負債高達三百億元,被債主告上法庭,最近興業銀行亦在香港提出訴訟,要求凍結邢利斌的香港資產。「債仔」出事,去年十二月,吉林信託的經理致電邱小姐,暗示信託瀕臨違約,「不但去年的利息沒了,更說連本金也可能兌付不了,怎麼可能啊?」邱小姐呻道。本金凍過水,邱小姐曾連同其他投資者,到建行的山西分行追討損失,對方卻撇清關係,她氣憤道:「職員說那個信託其實不保本,所以銀行不會負責,要投資者自己承擔風險。我是第一次投資信託,根本不知道不保本的啊!」邱小姐指,當初是建行的理財經理主動向她推銷吉林信託產品,指該回報率較一般理財產品高,但從沒提及該產品的風險及並不保本。該信託集資十億元,今年二月底到期,但爆煲消息已傳遍山西,至今未有公司出面「包底」,大有機會成為翻版「中誠」。 內銀未識死 信託產品接二連三出事,但有負責替信託公司銷售(代銷)的內銀,仍未知驚。其中,民生銀行廣州分行的理財經理崔小姐,在中誠出事後仍向記者力推一隻回報近八釐的信託,入場費達三百萬,一年期,她解釋:「產品係民行子公司民生加銀發嘅,好安全,屬於資金池類產品,用來買票據、做融資。」但其實,銀監會已於去年三月,發出《八號文》通告,禁止銀行售賣這類沒有指明投資項目、只是儲備作資金池的產品,民行擺明違規。另外,招商銀行廣州分行職員,亦無視風險,向記者推介一隻以非上市公司股權做抵押、有七釐息的信託。兩間銀行的職員,都未有提及產品屬非保本類別。信託爆煲,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一眾被拿來當擋箭牌的內銀。雖然銀行只是代銷,信託爆煲的法律責任在信託公司及背後的擔保公司,但由於內銀代銷時可能牽涉不良手法,內地輿論普遍認為內銀在「道德」上,亦有責任包底賠償。翻開年報,內銀代銷及託管信託產品,都會以託管及代理佣金入賬。○八年中央放水四萬億,直接助長理財產品的發展,由○八至一二年間,民生銀行(1988)的此項收入,便飛升近十倍,冠絕同行。 上半年違約高峰 根據海通證券報告,今年到期的信託產品約有五萬三千億元,較去年增長超過五成,五月份為最高峰。有中資分析員指,煤礦類及房地產信託最高危,他表示:「中央整頓產能過剩問題,產能不達標嘅公司將被淘汰。好多煤礦公司靠信託產品借錢去收購,擴大產能。但煤礦價格近兩年大跌,好多高價買入嘅煤礦,變成負資產,甚至拿唔到批文,觸發信託違約。」至於內房,有中資內房分析員指,去年內地一線城市的銷售情況雖較預期好,但獲益的都是大型企業,中小型房企的資金回籠問題仍未改善。「好像融創(1918),發一個信託嘅利息高達十三釐,但項目毛利率只有三成,那些非上市房企情況更差。」今年煤礦業和地產業,分別有一百六十億及一千五百億元信託產品,全集中在上半年到期,資深銀行家及人民大學講座教授溫天納警告,內地信託產品一直是高危產品,「今次中誠信託事件雖然話有人包底,但唔知係咪用新嘅信託去為舊嘅信託包底,根本無解決到件事!」 |
指數 | 點數 | 往績巿盈率 | 股息率 |
---|---|---|---|
上證綜合指數 | 2,937點 | 14.44倍 | -- |
上證50指數 | 2,160點 | 10.05倍 | -- |
深圳成指 | 10,067點 | 17.56倍 | -- |
滬深300指數 | 3,124點 | 13.04倍 | 2.52% |
恒生指數 | 24,002點 | 11.3倍 | 3.56% |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 | 11,600點 | 8.59倍 | 3.88% |
牛市 牛市第一期 ▪ 在大市經歷過經不境氣後,股資者對經濟沒有信心或持觀望態度,大部份股票價格都回落到達較低的水平,成交量少,沒有明顯的升幅,經濟也沒有明顯的好轉方向,令人不易察覺和判斷市況,只有部份有豐富經驗的投資人仕在這段時間開始吸納低價優秀股份。 牛市第二期 ▪ 市場中開始受利好消息刺激,部份股票股價開始慢慢持續或反覆向上,投資者也漸漸開始對經濟前境有所期待,雖然開始時市場成交沒有明顯的熱鬧,但伴隨各大公司公佈的業績轉好令投資者回復信心而開始入市慢慢變得熱鬧,對後市更開始樂觀。 牛市第三期 ▪ 到達這個時期,經濟環境已開始起飛,投資市場也到達非常熱鬧的階段,就好像2006年香港股票市場般幾乎全民階股、新股必賺般熱鬧雀躍,到這時候,市場也會對各種消息變得非常敏感或,一點消息也會造成炒作活動,部份非專業投資者更可能會跟隨各種消息而盲目追捧參與投資炒作活動令市場波動,值得註意是經濟環境將由好漸漸轉壞時由於不易察覺可能對投資者做成損失。 |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
![]() | ![]() |
# | 內銀 (H股) | 股票名稱 | 股價 (A股) 人民幣 | 股價 (H股) 港幣 | AH股 差額 | H股 市帳率 | H股 息率 |
---|---|---|---|---|---|---|---|
1 | 0939.HK | 建設銀行 | $5.70 | $6.16 | 16.62% | 1.13 | 6.14% |
2 | 1288.HK | 農業銀行 | $3.32 | $3.81 | 9.82% | 1.15 | 5.85% |
3 | 1398.HK | 工商銀行 | $4.60 | $5.46 | 6.18% | 1.18 | 6.04% |
4 | 3328.HK | 交通銀行 | $6.26 | $6.99 | 12.87% | 0.97 | 4.69% |
5 | 3968.HK | 招商銀行 | $13.97 | $17.30 | 1.77% | 1.28 | 4.52% |
6 | 3988.HK | 中國銀行 | $3.69 | $4.11 | 13.15% | 0.97 | 6.01% |
7 | 0998.HK | 中信銀行 | $6.90 | $5.91 | 47.14% | 0.96 | 5.37% |
8 | 1988.HK | 民生銀行 | $9.09 | $9.25 | 23.85% | 1.24 | 1.63% |
9 | 6818.HK | 光大銀行 | $4.23 | $4.38 | 21.71% | 1.04 | 4.95% |
10 | 1963.HK | 重慶銀行 | -- | $5.79 | -- | 0.91 | 4.88% |
11 | 3618.HK | 重慶農商行 | -- | $4.53 | -- | 0.91 | 5.29% |
12 | 3698.HK | 徽商銀行 | -- | $3.42 | -- | 0.93 | 5.75% |
13 | 6138.HK | 哈爾濱銀行 | -- | $2.78 | -- | 0.91 | 1.72% |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內銀品種的投資邏:風險看法常態化 作者:韓衛東 回顧港股內銀品種近些年的業績及股價走勢,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發現,業績增長與行業走勢之間並未體現出相關性。以工商銀行(1398.hk)為例,該行2010年至2014年前三季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錄得28%、26%、15%、10%、7%,但在業績增速相對高的10-13年,其股價走勢卻是每況愈下,估值水平亦越來越低。而在利潤增速最低的2014年,即便是在市場預期15年的業績增速可能會更低的情況下,其股價卻走出了明顯的觸底回升走勢。 之所以出現上述狀況,我們認為其主要原因在於:港股內銀品種走勢的首要驅動因素並不是利潤,而是行業風險預期。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的商業銀行不僅是企業,也充當了國家宏觀調控的通道,尤其是中國通過銀行所進行的間接融資占比極高,直接導致銀行成為國家宏觀經濟風險的重要載體。中國在經歷上一輪危機期間的四萬億巨量經濟刺激之後,信貸資產的風險因素迅速累計,而隨著近些年經濟增速下滑、貨幣政策趨緊,直接造成銀行不良資產的集中釋放。這也是近些年港股內銀股在利潤連年增長但股價每況愈下的主要原因。 二、中國銀行業不良率雖有上升,但在世界範圍內仍屬較低水平 銀行業屬於順周期行業。目前中國經濟處於增長降速,結構轉型調整的陣痛期,部分傳統行業運行困難加劇、資金鏈趨緊,信用風險加大,進而導致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下降,不良率上升。2014年以來,國內主要上市銀行的不良率普遍從2013年的1%以下,升至2014年3季度末的平均1.1%左右(見下圖)。
但在全世界範圍內來看,中國銀行業不良率仍處於較低的水平。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2013年全球銀行的平均不良率在4%,中等收入國家為3.7%,高收入國家在4.05%,而中國內地銀行不良率普遍在1%以下,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即使考慮到14、15年內地銀行不良率繼續上升,其不良水平仍處於低位。從國際對比來看,1-3%的不良水平都屬於優質資產質量區間。從這一點來看,中國內地銀行資產質量問題或並不值得過分擔憂。![]() 三、港股內銀品種估值水平仍處於低位 即使是經歷了2014年四季度以來的顯著上行,目前港股內銀品種的估值水平仍處於低位。就PB而言,港股內銀品種目前平均僅1.07倍,而全球平均水平為1.7倍,其中亞太發達地區為1.4倍,北美地區約1.5倍。本港銀行中銀香港、恒生銀行PB亦達到1.6、2.3倍,相比之下,港股內銀品種PB估值優勢明顯。 ![]() 回顧2014年4季度以來港股內銀品種的這一波走勢,我們認為其主要推動因素既不是行業風險的減輕(不良率上升的趨勢未緩解),更不是業績增長的改善(相反,目前市場普遍預期在利率市場化、宏觀降速等多項不利因素影響下,行業利潤增速仍將受壓),而是市場對行業風險的看法逐步向“常態化”轉變——對行業風險的擔憂情緒減輕,對不良率的接受度與容忍度提升,從而推動行業估值中樞的提升。14年三、四季度以來的中國高層對經濟增長新常態的描述與強調、投資者對新常態的普遍接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與落實,都成為了市場對銀行業風險看法向常態化轉變的重要影響因素。 五、行業走勢展望 如前分析,市場對行業風險的看法向“常態化”轉變、過分悲觀情緒的逐步消散,決定了港股內銀品種有望走向“輕裝上陣”的道路。而量化定向工具、降息、降準等貨幣政策持續發力,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中國宏觀面階段性好轉,都將有望成為行業估值修複之重要催化與推動力量。再考慮到目前行業整體仍處於低位之估值水平,我們認為未來3-6個月港股內銀品種整體上行機會將會顯著大於下行風險,值得投資者重點配置。 來源:國信港股 |
| ||||||
習總打老虎愈打愈有勁,仲燒到去港人至愛嘅內銀股。最新一隻被打嘅係民行行長毛曉峰,傳聞話佢同女員工私通、追女星送奧迪都係小兒科,致命一擊卻係佢在民行搞「夫人俱樂部」,好似令計劃老婆谷麗萍等高官夫人,都掛個名在民行出糧。以現時中共權鬥嘅形勢,同得令計劃扯上關係,相信都永不超生。 民行內部七國咁亂,除了毛曉峰,幾個董事都各有醜聞。好似一手提拔毛曉峰嘅前民行行長董文標,傳聞話佢為令計劃的朋黨提供經費支持,博訊網又話佢勾結前人行行長戴相龍女婿車峰,違規貸款近七億元人民幣。 戴相龍家族過去已多次被中、外媒體揭發利用內幕消息炒股。不過這天津幫後台夠硬,至今屹立不倒。另一民行副董事長張宏偉,傳聞佢賄賂咗周永康的兒子周斌,以賤價從中石油手上取得油田,又幫周永康洗黑錢。當年將垃圾資產打包再排隊上市嘅一堆內銀,幾乎都係江系,又會唔會逐個排隊打柴?睇番往績,打咗柴嘅公司如中石油等,管理層下馬時股價都會跌一跌,但過後往往企穩甚至再創新高。照咁睇,入市好時機噃! 養和醫院星級煲仔飯 Touch wood講句,冇病邊個去醫院食飯?但去得醫院食飯當然想慰勞吓自己。養和醫院就一向多名人富豪出入,連李超人和彤叔都睇呢間,唔知係咪咁,飯堂的大廚都要由香港麗嘉酒店挖角過來,果然走富豪級醫院路線。一向嘴刁加寸嘴的蘇施黃都讚話:「養和煲仔飯係全港最好食嘅!」為咗這句,小宗決定去試試,飯堂就喺養和四樓,街外人都可以來食,未到餐廳門口,已有職員埋位開門,再帶位入座,「不如坐窗邊呀,可以望到馬場,幾靚o架。」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水準算係唔錯。哇 ,一個煲仔飯,都要一百零八元,要再豪啲,加兩隻五蚊銀大嘅鮑魚,盛惠一百九十八蚊。不過味道真係唔錯,鮑魚夠鮮、雞夠滑、飯焦都夠脆。餐牌見仲有天然放養的雞胸和鮑魚海味撈飯,各一百八十八元,連海南雞飯都要一百零八蚊,而飲嘅礦泉水係來自紐西蘭,二十八元一支,真係要夠「發」先會喺度食。咦!餐牌上面寫住就算係菜譜以外的菜式,都可以order喎,小宗打電話去問,佢哋就話要營養師轉介。之前栢芝住養和生第二個仔時,七日就用咗上百萬,唔通餐餐都由大廚燉花膠燕窩? 唔做劇烈運動 上星期突然爆咗四個買亞視嘅準買家名單,其中一個係老虎仔邱達昌。仲記得當年佢老豆邱德根搞亞視,傳出限令員工如廁只能用四格廁紙;慳慳埋埋,結果賺咗大錢。 今次仲唔「子承父業」?咪住!老虎仔老友特登搵小宗講,老虎仔根本唔想入標。佢近年養尊處優,肥得滯,行得慢,血壓高,近年身體情況已唔做到「劇烈運動」。佢口中嘅劇烈運動,意思咪就係買亞視囉!呢個只係政治任務,佢都唔願中咁話。但佢唔買,大把人想買,據知大把富豪向港澳辦排隊話要拯救亞視,不過阿爺一句:「按既定方案,入標啦!」結果入標者出現九唔搭八嘅「人頭」。話時話,一間咁嘅爛公司竟然咁多人爭,真係亞洲亞洲嘅奇跡! |
內銀不良率符預期 券商已透支預期 作者:鄭春明 摘要 內銀今年的不良率上升較快,但市場給內銀壞賬的定價水平和內銀季報的差距並不大,符合現時水平。因為資產質素的差異,國有大行的PB在1左右,而較好的城市商業銀行則達到了1.6-1.8倍,原因是城商行的管理更加靈活,對資產的處置更加迅速和有效率。 投資可關註城商行中的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因為資產質素較好,相對壞賬率不到1%;迴避農行(1288)和交行(3328),因為農行壞賬率高,交行經營效率低。 券商估值已經很高。即便全年的成交量都維持在1萬億人民幣以上,對應的PE也只有20倍,PB 4-5倍左右,而目前券商普遍PB已經達到了3-4倍,透支了預期,風險較高。 以下是訪問的全文: 問:股價倒推基本面,根據長期的ROE,能夠推算出銀行的公允價值,從現在內銀的ROE及PB水平,市場給內銀壞賬的定價水平和內銀季報公布出來的差距有多大? 鄭春明:從壞賬來看,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上升都特別快,整個市場內部的定價可能會略高一點點,但跟目前公布出來的差距比也不是特別大。雖然銀行會做一些調節,但當壞賬上升特別快的話,最終還是會暴露出來,像整個銀行業今年不良率的上升肯定有10-20個基點,大部分也都已經高於1%,符合現時大部分的水平。 問:現時內銀的PB在1左右,但如果根據其所公布的壞賬率,PB應該可以給到1.6左右,其中的差距您怎麽看? 鄭春明:1倍主要還是國有大行,但如果是資產比較好的城市商業銀行,例如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現時的PB已經到了1.6-1.8倍。所以從PB來看,也能反映出市場對大行資產質量擔憂的情況。 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要好於國有大行的資產質量,主要是前者的管理更加靈活,而且對資產的處置更加迅速和有效率。 問:未來在不良率上升區間,國有大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誰的表現會更好一些? 鄭春明:應該還是股份制銀行。因為國有銀行體量比較大,牽一發而動全身,動作也會慢一些。 問:內銀中誰的資產質量受到市場看好多一些?迴避的又是哪些? 鄭春明:應該是城市商業銀行中的寧波銀行、南京銀行,資產質量會相對比較好一點,相對壞賬率不到1%。 迴避的主要是國有銀行,尤其是農行(1288)和交行(3328)。農行有一定歷史原因,所以壞賬率一直是同業中最高水平,現在也達到了1.65%,交行經營效率要比股份制銀行低一些,不良率也要高一些,在1.3%左右,這些需要投資者迴避。 問:貨幣政策寬松,樓市回暖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改善空間有多大? 鄭春明:我們還是比較看好房地產政策和降息政策的效果。去年到現在已經有兩次降息了,這對實體經濟會有改善,但會有滯後,預計會在下半年略有改善。至於改善空間,在報表上不會體現很明顯,因為會涉及到銀行利潤率的調節,包括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和撥貸比。 問:投資者對此有怎麽樣的預期? 鄭春明:還是往好的方面去看吧。去年年初擔心的利率市場化對息差的擔心可能是過於悲觀,現在也看到息差並沒有明顯的收窄,反而是不良貸款上升比較快。所以,一旦資產質量方面有所企穩的話,就會特別好。 問:內銀現在是否有集資的需要和壓力? 鄭春明:可能會有,因為去年已經有不少家推行了優先股,來補充資本充足率。今年應該還是會有許多銀行陸續推出相關的方案,可能已經達到一半。 問:您怎麽看現時內銀的估值水平? 鄭春明:現在的上漲還是隨行就市。目前的估值還是合理,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大概1倍PB左右,還算正常。對於投資者而言,還是資產質量比較好的,像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這類標的。這些銀行現時還是主要維持負債表水平,擴張的步伐不會那麽快。 問:券商的投資策略? 鄭春明:券商的估值已經很高了,反應了比較高的成交量。4月份以來也基本都是1.3-1.4萬億(人民幣,下同)的水平,所以更多的要提示投資者註意風險。其中分化不會太大,因為估值水平基本PB都在3-4倍左右,但例如在互聯網方面比較有進展的,像國金證券可能會受到投資者興趣多一些,估值也會比較高一些。 問:券商的風險是來自估值過高還是股市的波動? 鄭春明:兩者都有,現時估值的確不便宜,泡沫比較嚴重。即便把全年的成交量都維持在1萬億以上,目前券商的估值可能都不會很便宜,對應的PE可能有20倍,PB也在4-5倍左右,所以目前還是很高。 問:A股還是較港股有比較明顯的溢價,您在挑選投資標的的時候,會如何選擇? 鄭春明:會挑選一些折價比較多的港股。 來源:點金面對面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