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7000萬降至2500萬!明星片酬醞釀封頂,聲明會否變廢紙

“在電影產業走在刀尖上的時候,上個月,還有演員將自己的片酬喊到了7000萬元,這是哪來的底氣?”近日,電影制片人李濤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忍不住吐槽。

若是半年前,7000萬元的片酬並不會讓李濤瞠目結舌。但當前還有演員喊出這個價格,就有些“自不量力”了。

8月11日,騰訊視頻等三大視頻網站聯合正午陽光等六大制片公司,發出《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共同抑制演員“天價片酬”。同日,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發表《關於加強行業自律 遏制行業不正之風的倡議》;次日,以華誼兄弟(300027.SZ)為會長單位,匯集了博納影視等400余家影視企業的橫店影視產業協會也發表了《關於“加強行業自律、規範行業秩序、促進影視精品創作”的倡議》。

華誼兄弟近期股價走勢。來源:深交所

而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也將聯合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旗下的電視制片委員會、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演員委員會聯合起草聲明。

“這將是全行業的一次變革,同樣也是一個博弈過程。若真正執行起來,演員片酬應該會降下來,包括稅收等問題同樣也會找到解決之道。”影視產業天使投資人周凱旋表示。

5000萬元的邏輯

明星藝人的天價報酬到底會降多少?

近兩日,在業界已有消息傳開,一些一線演員的片酬已從六七千萬元降到2500萬元左右。

一位二線男藝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內心而言,誰也不願意降低片酬,這次降的幅度很大。但是,目前影視行業整體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我也在觀望,片酬降低應該會是階梯式,我的片酬降多少也會比照著一線明星來。”

事實上,在目前平臺、公司、協會等相繼發出的各類聲明與倡議中,只有三大視頻網站與六大制片公司在聲明中提到相對具體的措施——比如,“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單個演員的總片酬(含稅)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對此,聯合聲明方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所謂“單集100萬元”,以一部30集的劇為例,演員可拿到的最高片酬為3000萬元;而總片酬“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是指,即使該劇的集數達到60集,演員拿到的最高片酬也只能為5000萬元,不再依據單集100萬乘以集數進行計算,片酬實行封頂。

“特別要提出的是,片酬相應產生的稅費由演員方承擔。” 聯合聲明方強調說。

除了對單個演員的不合理片酬進行控制外,三大視頻網站與六大制片公司也將嚴格執行多部門此前下發的《通知》,實施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的最高片酬限額制度。

至於提出這些數字背後的邏輯,聯合聲明方表示,“我們是按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精神,同時基於演員出演作品的貢獻和酬勞的合理性制定。”

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秘書長王鵬舉認為,這些數字的意義有兩層,一是演員片酬降低畢竟要有一個臺階,上限5000萬元算是下降的一個臺階;二是如果嚴格執行聲明,對整個影視行業也將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第一財經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一部影視作品的投資在2億元,按照“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的制度,再按照“演員片酬上限為5000萬元”執行的話,一部影視作品主演片酬會在2500萬元左右。

影視行業中,單筆1億到2億元的投資項目相對多一些,而這些項目也集中了更多國內影視明星。

“如此,‘演員最高片酬5000萬元’如果真的執行起來,也就意味著整個影視行業的高價片酬問題會得到遏制。”王鵬舉表示。

2016年,大熱韓劇《太陽的後裔》制作人曾接受中國媒體訪問。他提及,韓國演員的片酬占比只占總預算的20%到30%。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似乎有些骨感。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超一億元片酬的明星占少數,所謂一二線的明星片酬基本在5000萬元到8000萬元之間;如果按照聲明來執行,一線明星片酬降到2500萬元左右,二線基本在1800萬元左右。

“中間相差大幾千萬元啊,不是大幾千元;而且這類明星的數量也不少,至少有四五十位,這是一個群體的降薪,不是幾個人那麽簡單。所以,這些聲明執行起來會那麽容易嗎?”上述二線明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別讓聲明成為廢紙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為規避行業規定,有一些明星希望片酬通過股權、房產等方式來實現。但無論通過哪一種方式規避,都要按照不同方式進行納稅。

明星的收入來源一般有五類,除了影視片酬外,還有綜藝勞務、廣告代言、活動走穴、投資。

根據我國稅法規定,明星的工資薪酬與普通人繳納稅款方式相同,也就是按照3%~45%的個人所得稅課征;影視片酬為適用於20%~40%的勞務報酬課征;工作室收入則按5%~35%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課征。

按照稅法核算,明星以個人身份征收的所得稅稅負是最高的。因此,有分明星成立工作室按照工商戶的稅率繳納稅收,相對而言是的企業賦稅。

一位稅務專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明星將收入歸入公司制的明星工作室或影視公司,是按照公司相關稅收來征稅的。此外,一些地方則有更加優惠的政策。比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針對影視傳媒等行業給予了優惠政策,即享受企業所得稅的“五免五減半”等,正是這些優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影視公司落戶霍爾果斯。

“但在目前工作室稅收模式有諸多爭議的時候,明星們也在尋找新的方式方法讓自己收入至少能夠保持一個平穩的狀態。” 上述二線明星表示。

片酬會降低還是“保持平穩”的關鍵,是目前各方面的聲明能不能落地。

比如說三大視頻網站聲明要求“單個演員的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那麽如果有人片酬超過了5000萬元怎麽辦?或者演員以其他名目、方式來規避怎麽解決?整個行業是否要對其有制裁的措施?

王鵬舉認為,這都需要各大行業協會坐下來共同商討出一些細則和落實的具體措施。

比如演員的合同,是否應由制片人協會、編劇協會、導演協會共同來監制;再比如演員的合同是否應有編號,每一個號單屬於某個劇里面某個演員單獨的合同,這個合同簽署之後,要向相關委員會和稅務局備案。

“同時,我們也必須有明確的措施去監督並嚴懲不合規的行為,讓那些真正守規矩的公司和個人,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環境;反之,要使那些陽奉陰違、弄虛作假、不守規矩的公司和個人受到懲罰,這樣才能引導整個行業健康地往前走。”王鵬舉對第一財經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四大行業協會目前正在對這些具體細則進行商討,進而能夠形成共識,並拿出具體的落實措施,再上報國家管理部門,獲得政府機構的認可和支持。

李濤認為,落實措施的關鍵就是“認真”二字,“認真了,什麽事情都能解決,不認真,這些聲明就是廢紙一張。”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15

兒童護理會否變番王子 戴孤劃

1 : GS(14)@2016-10-30 15:52:27

2016-10-07 HJ
「鐵哥們」聽過《青蛙王子》的故事嗎?該故事講述美麗的小公主不小心把金球掉進水裏,小青蛙答應幫小公主拾回金球,但條件是要小公主親他一下。小公主先行答應,之後卻反悔。其實,小青蛙是英俊的小王子被魔法師所變成,要得到小公主的吻才能解咒。幾經波折,小青蛙終於變回小王子。

在現實生活之中,本港上市公司也有一個與《青蛙王子》相似的故事,前稱青蛙王子的中國兒童護理(01259)本來是一名「王子」,但被「魔法師」(沽空機構)施以「魔咒」(狙擊)後成為「青蛙」,原控股股東透過財技出售大部分股權,市場正期盼新主可以把「青蛙」變回「王子」。

青蛙王子在內地曾被譽為「本土嬰童護理第一企業」,主要從事設計及供應「青蛙王子」品牌兒童護理產品,包括專為中檔市場設計的護膚產品、沐浴洗髮產品,以及口腔護理產品與尿布產品。

除兒童護理產品外,該公司亦以「青蛙王子」品牌提供嬰兒護理產品和成人護理產品,亦製造OEM產品售予境外客戶。

青蛙王子於2011年7月在港交所(00388)掛牌,按發售價每股2.6元發行3億股股份,香港公開發售部分反應理想,錄得超額認購27.7倍,集資淨額約5.91億元。憑藉出售嬰孩產品的概念,青蛙王子上市後表現一直不俗,成為散戶心目中的「王子」。

被評一「蚊」不值

然而,「魔法師」(沽空機構)於2013年10月現身向「王子」施以「魔咒」(狙擊),Glaucus Research引用市場調查數據,並列出青蛙王子5大客戶收入、內地地方稅務局繳稅大戶名單等資料,質疑青蛙王子嚴重誇大銷售規模,實際收入不足所聲稱的25%,認為其股份「一『蚊』不值」,估計只值0.74至0.98元。

青蛙王子發出通告作出澄清,奈何被施以「魔咒」後成為「青蛙」,不但股價一瀉如注,而且業務有走下坡跡象。2013年度,營業額按年上升8.9%,但純利下跌17.2%。2014年度,營業額下跌13.4%,純利僅僅打平。

2014年6月,青蛙王子正式改名為中國兒童護理,可能是希望以新形象示人,洗去以往的污點。但2015年度,該公司錄得上市以來首次虧損,營業額大幅倒退38.4%,並且虧蝕5031萬元人民幣。

雖然控股股東李振輝一手創辦中國兒童護理近20年,但可能有點意興闌珊,今年6月先轉讓8000萬股股份予兒子李亮,佔已發行股本約7.92%;同年9月,控股股東李振輝再悉數出售餘下26.06%股權予獨立第三方,並辭任主席及行政總裁。

雖然中國兒童護理公告沒有交代獨立第三方的身份,但根據港交所披露權益資料顯示,新主相信是本港金道集團顧問賴偉霖,金道集團主要為機構投資者、企業客戶及個人投資者提供貴金屬、外滙、證券期貨及資產管理的金融服務。

輾轉售股避提全購

戴Sir認為,中國兒童護理控股股東李振輝分兩次出售股權,有可能是財技的表現。因為其先行轉讓部分股權予兒子,繼而再向獨立第三方悉售所持低於30%的控股權,就可以使到新主迴避提出全購要約的責任。

另外,中國兒童護理主業銷售兒童護理產品沒有太大起色,但就獲得一個熟悉金融運作的人士繞過全購之下成為大股東,讓市場預期未來可能有一番後着,令到「青蛙」可以再度變回「王子」。難怪消息公布後,中國兒童護理股價急升近一成二,迄今累積上漲兩成八。

戴Sir下周五將與大家繼續「嘮嗑」。

#戴孤劃 #財經拆局 #蠱壇辨虛實 - 兒童護理會否變番王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159

Money Walker:內地調控會否變自焚?

1 : GS(14)@2016-12-21 23:40:36

美國加息觸發人民幣貶值潮,連同內地出手調控資產泡沫,中國債滙近期再掀風雲。其實美國加息會造成新興市場震盪已是常識,點解中央偏偏喺呢個危險時期無懼風險搞調控呢?瑞信認為,中央之所以選擇喺呢排刺穿個資產泡沫,係因為擔心泡沫會喺出年十九大臨近時爆破,於是趁早主動出擊引爆。由於早前出爐嘅11月份內地經濟數據表現靚仔,中央認為呢刻係引爆絕佳時機。計落目前距離十九大舉行仲有約半年,意味內地經濟在調控後,仲有足夠時間休養生息。中央呢着係咪真係可以打響如意算盤,達到置之死地而後生嘅效果,定係又締造多一次引火自焚嘅紀錄,值得留意。人行調控之餘,更配合埋收短錢、放長錢嘅「縮短放長」公開市場操作,以確保內地流動性唔會因調控而完全被搾乾,繼而損害實體經濟。但筆者只知去槓桿同收緊短期流動性,唔會對實體經濟毫無影響,一切只係程度上問題,所以不論從流動性角度定實體經濟角度睇,A股短期前景都唔見得有幾好。市場原先預期,內地明年十九大前以經濟維穩為上,點知中央忽然開宗明義話要防控資產泡沫。喺先調控資產市場,後維穩經濟嘅部署下,A股同中資股短期表現應該好極有限,睇好內地經濟復蘇相關股嘅投資者,睇怕要畀多少少耐性等一等。
El.
http://fb.com/moneywalkerhk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16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6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