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購入倫敦希斯羅機場10%股份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9585中國政府現在擁有了倫敦希斯羅機場的一部份。
西班牙建設集團Ferrovial在聲明中表示,中國主權基金中投公司通過旗下的Stable Investment Corporation購入了希斯羅母公司FGP Topco 5.72%的股權。聲明同時披露Stable還向Topco的其他股東收購股份,並最終獲取了希斯羅機場10%的股權。
在這筆交易之後,希斯羅機場超過40%的股權分別被中國、卡塔爾和新加坡政府瓜分。而Ferrovial原本所持有股權減少至34%。希斯羅機場表示,中投公司價值2.574億英鎊的交易可以幫助機場保持其「擁有世界最好設施機場之一」的地位。
中投公司管理著4100億美元資產,其投資包括摩根斯坦利投資銀行。而Ferrovial建設集團作為英國機場擁有者的名聲在一系列危機之後逐漸衰敗。(例如2006年的安全恐慌和2010年的雪災)該集團表示會繼續為希斯羅投入,但不可否認的是其股權已經從頂峰時的55%不斷下降。
Ferrovial的總裁Íñigo Meirás表示:「賣出希斯羅的股權是Ferrovial多樣化分散投資策略中的一步。我們會繼續和新老股東合作,保證希斯羅機場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一位和希斯羅機場相關的人士表示:「該交易表現了國際對於機場經營的信心,希斯羅現在有來自歐洲、北美、中東和亞洲的投資者,包括卡塔爾、中國和新加坡的主權基金。
這一消息可能會影響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在泰晤士河河口建造新航空樞紐的野心。他過去一直表示有一些主權基金(相信包括中投)支持自己的想法,但現在這些基金全部湧入了希斯羅機場。絕大多數人認為希斯羅不可能和另一個航空樞紐共存。
Ferrovial週二表示今年前九個月淨利潤上升至4.885億歐元,而來自希斯羅的利潤上升尤其強勁。
貧者無立錐倫敦之地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11.html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筆者曾經到事頭婆祖家,開展了留學英倫的歷程。對於剛由譚校長大戰哥哥的黃金八十年代香港,抵達倫敦希斯路機場之際,心中突然大有國產零零漆站在麗晶大賓館前的衝動大叫:「Shxt!」當年的英國,正是事頭婆的大英帝國外經兩戰後帝國土崩瓦解,內受左翼工黨政策兼北愛共和軍的內亂,國家已瀕臨破產邊緣。尚幸大英帝國氣數未盡,出了個鐵娘子戴卓爾夫人,以鐵腕手段徹底擊潰國內福利和國家資本主義勢力,引領國家重回古典自由經濟之路。及後近三十年間英國的經濟重拾活力,但代價便是貧苦懸殊日益拓闊。
以Pragmaticism為終極核心價值的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明白英國重拾世界霸權夢已成過去式,惟有在外交策略上忠誠地做美帝的跟班以狐假虎威;內政不空談什麼新產業提升,而是重回重商主義矢志成為服務歐洲的金融中心,終於成為與紐約具有同等地位的環球金融中心。別的不用說,單由英國All England & Wales的Home Price Index由1995年1月的100升至2012年12月的260.26,便可知鐵娘子替英國撥亂反正之威力。
關於投資英國物業,筆者其實是外行。網絡人氣博客RKwC的名博《九十後投資記》是投資事頭婆祖家物業必看之選。根據自1995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All England & Wales和London的Home Price Index可見,兩者分別由1995年1月的100點基準分析別升至260.29點和403.26點,可見倫敦作為服務歐洲的環球金融中心其樓價大幅跑嬴英倫其他地區。同期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全港私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All Classes)則只由110.00點上升至226.20點,升幅僅105.64%,連All England & Wales的升幅都不如! 筆者猶記得當年有不少人取得居英權之後,在1997年回歸前於高位套現香港房地產,然後到英國買樓落地生根。如此既避開「建華八年」的樓市浩劫,又搭上英國樓飛昇二十年的升值快車,真係食到盡!不過投資英國房地產必須注意匯率,依筆者多年觀察,英鎊兌港元的幅度可以由十一算至十六算之鉅。入市英國房地產,當下的匯價乃至選擇以那一種貨幣作為按揭貸款均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
筆者在2013年2月7日拙文《再與天比高!》指出,香港「⋯現時樓價固然高得叫人透不過氣來,但以長期對數圖未來數年的升幅可以非常駭人!⋯」事實上若果未來香港繼續深化其服務大中華的環球金融中心的角色,現價其實一點也不「貴」!
無奈的是,若果香港真的能步倫敦後塵,本地香港人一定猶如英國倫敦本土人一樣,被外來大款邊緣化。畢竟香港若果成為真正的國際環球金融中心,本地人便要和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最頂尖的人競爭工作、升學乃至稀有的土地資源,這正是追尋經濟發展下本地人必須付出的代價!
參議院指控摩根大通就「倫敦鯨」事件撒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962摩根大通向調查組就60億美元虧損撒謊,從而誤導投資人——負責調查摩根大通欺騙事件的共和黨參議員John McCain宣佈。
美國當地時間週四,參議員下屬調查委員會發佈了「倫敦鯨」問題的調查報告。
報告厚達300頁,採用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和前CFO Doug Braunstein的證詞——後者因倫敦鯨事件於去年辭職。去年4月份,摩根大通披露倫敦首席投資辦公室一起交易出現巨虧,Dimon對此輕描淡寫,稱這不過是「茶壺中的暴雨」。該交易被稱為倫敦鯨交易。
然而,參議院的報告指出,Jamie Dimon掌握有大量複雜詳實的材料:「連續3個月的經濟損失……3月份損失程度加劇……全身而退非常困難」。
該報告還認為Doug Braunstein (現任摩根大通副總裁)的證詞:「說好聽是不準確,不好聽就是欺騙」。
調查團認為Doug Braunstein可能誤導了投資人,「摩根大通提供的書面和口頭陳述不但不完整,還充滿了大量不準確的措辭,是在誤導投資人、監管人和公眾」。
摩根大通的辯解是:「我們反覆承認了所犯的巨大錯誤。我們的高級管理層展現了極大的誠意,從來沒有誤導任何人的打算。」
報告還引述了OCC(貨幣監管署,摩根大通的監管機構)調查員的話稱,OCC覺得,摩根大通在撒謊。當OCC提問摩根大通是否通過記賬不當掩蓋巨額損失時,摩根大通欺騙說沒有。
摩根大通CRO(首席風險官)John Hogan早前向OCC說,該銀行並未在資產評估上記賬不當。然而不久之後,摩根大通又承認賬有錯。John Hogan只好辯解說在他回答OCC時,他對這豪不知情。無論如何,調查組認為摩根大通用不當賬目掩蓋了損失,調查組還批評OCC監察失責。
即將在本週五舉行的聽證會上,調查組將試圖迫使摩根大通承認倫敦鯨交易是謀求利潤,而非規避風險。包括參議院調查分委會主席Carl Levin在內的一些參議員堅決認為:倫敦鯨事件讓Volcker規則的出台顯得尤為重要。(註:Volcker規則出台後,將禁止銀行用自己的錢從事高風險交易。)
Carl Levin說:很多證據顯示,摩根大通太龐大,以至於太難管理,也太難監管。(摩根大通擁有2.4萬億美元的資產。)Levin的說辭讓有關政府是否有權強制重組金融巨頭集團的爭議愈發激烈。
10億英鎊倫敦造「城」的中國開發商之謎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400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今年紛紛邁出進軍海外的腳步。除了年初的萬科、上週五的SOHO,上個月還有一家不那麼廣為人知的中國開發商也有大動作:
他們與倫敦政府簽署協議,計劃斥資10億英鎊(合15.1億美元)改造倫敦皇家阿爾伯特碼頭(Royal Albert Dock),將19世紀末英國最大且最先進的碼頭打造成現代辦公園區。
西行興建「中國城」
現在的阿爾伯特碼頭只是城東的一個空曠停車場,還有一小段水渠。但項目所在地塊位置極佳,比鄰倫敦城市機場,位於東倫敦泰晤士河畔。
從上世紀60年代起,大型集裝箱貨輪風行於世。阿爾伯特碼頭所在的碼頭區因水位淺無法停泊這類船隻由盛轉衰,大批工人失業,碼頭與倉庫遭棄用。
據
路透報導,英國官員介紹,今後這裡將建成一個24小時營業的商業中心,預計吸引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地區的企業帶來投資60億英鎊,創造就業崗位2萬個。
這是中國企業目前對英最大的地產投資項目,也是本年度中國對英單筆規模最大的投資。
此次碼頭改造項目名為「中國城」,佔地14公頃(14萬平米),計劃8-10年落成,未來有望使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最繁華的地區重現昔日輝煌。
首秀造城低調人
這次進軍倫敦的中國開發商是總部基地(中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ABP)。不論是英國還是中國,許多人對這家企業的名字都還感到陌生。
ABP
網站介紹,公司創始人、現董事長許為平早年在一家器械廠當工程師,後來又在浙江省做公務員,他甚至還幹過廣播站站長的工作。
雖然人生經歷豐富,但按照ABP網站的說法,許為平「從未把自己看作房地產巨頭」。
前景背景疑紛紛
但是,低調的許為平和他領導的ABP這趟首次「出海」引起了海外媒體的質疑。
首先,有業內人士懷疑倫敦項目的投資前景。
倫敦的阿爾伯特碼頭是ABP第一個海外項目。有些經驗豐富的英國開發商質疑項目的可行性,指出碼頭區商業地產租金較低,10億英鎊的投資回收期會很長。
ABP新聞稿稱,2011年7月下旬該碼頭地塊對外宣傳後沒多久,公司就看中了這個項目,並且說倫敦代表團考察時感到公司「有經驗」。
不過,
金融時報的報導暗示,ABP能迅速拿下項目可能與政府高層的影響有關。
這也體現出外界對ABP背景的爭議。
報導稱,許為平曾與現任國家副總理、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同時在同一個部門工作。
2003年,王岐山出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同在這一年,ABP在中關村的項目啟動。它佔地140萬平米,是ABP的第一個項目。中關村的總部基地算得上這家公司最富盛名的項目。
ABP的處女秀就選在北京,並且許為平當時還沒有任何房產和產業園開發經驗,也沒有走「招拍掛」流程拿地,而是通過與豐台區科技園合資拿到了2400畝地的全部開發和經營控制權。這確實讓人驚奇。
本來,許為平和ABP方面此前都說與地方政府和高層官員有良好關係。但這次ABP向倫敦市政府申報卻自稱私營企業,這當然成為外界的疑問之一。
此外,ABP的企業結構也有些神秘。
ABP自稱是英國道豐國際集團(Dauphin International Group (England) )與北京豐台區政府共同投資成立的合資企業。
金融時報稱,一些中國的獨立媒體對上述海外投資的可信度提出疑問。
七年前就有媒體
報導,1996年許為平訪問學習時就進入了道豐國際,擔任執行董事,負責開拓中國及亞太區市場及投資運營,次年升任該公司亞太區總裁。
倫敦 茶怪老作
http://milkteamonster.blogspot.hk/2013/07/blog-post.html到了倫敦,他不自覺地染上了英國人愛談論天氣的怪辟,無他,當天氣每天變幻莫測,驟晴驟雨,乍暖還寒,令人困擾,談天氣是互相安慰,如果有放晴,更要興高采烈地告知天下,爭取晒太陽的機會。
從來,性格內向的他都自鄙,一是偽裝外向,一是索價不見人。這個社會一直視內向為缺陷,今日的父母會擔心內向子女的入學機會,甚至斷定子女有病,找心理醫生。不過,到了倫敦,他發覺那裡的人包容性很強,尊重不同性格,可能,內向的人在那裡也有作為。他認識一位法國人,是電腦專才,曾在港教法文為生,後來到了倫敦才做回本行。
生活態度人人不同,如果有幸得來一支名貴紅酒,很多人會好好收藏,法國朋友說把它喝光才不至浪費。消費主義令西方經濟低迷嗎?哪得先界定甚麼是價值。
曾聽說友人到歐洲旅行,捱麵包,好像很刻苦。其實歐洲人普遍拿麵包當飯吃,別相信飲食雜誌吹噓的西班牙海鮮飯。倫敦物價和香港相約,不過生活成本應該較低。人人說不,倫敦的麥當奴貴過香港,對,但倫敦麥當奴不多,人人到馬莎百貨買牛角包/三文治做午餐,在公園吃。這樣行為在香港被視作寒酸。
倫敦鯨再現市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547 在倫敦鯨巨虧事件爆發以後,我們都知道了,摩根大通通過其倫敦首席投資辦公室(CIO)進入投資級和高收益市場,對衝過剩存款的風險——但這種被摩根大通稱為風險對沖的活動已經給摩根大通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虧損。而如下圖所示,摩根大通的過剩存款規模仍在不斷放大(總存款-總貸款),規模已經超過了4000億美元,看來摩根大通的「對沖」壓力越來越大了。
(藍色代表貸款規模;紅色代表存款規模;黑線代表過剩存款規模)

據財富雜誌報導,現在摩根大通CIO選擇進入CLO市場「對沖」風險了:
據幾位瞭解交易的人士消息,摩根大通的倫敦首席投資辦公室(CIO)雖然去年因為投注信貸衍生品而造成了超過60億美元的虧損,但現在CIO就在簽訂購買大批CLOs證券的協議,CLOs是結構性債券——由向低於投資級別企業投放的貸款組合支持的。
Dechert律師事務所專注CLOs的律師John Timperio表示,他正在忙於兩筆交易——摩根大通預期在這些交易中購買大批的CLOs證券。一筆交易是中型企業的貸款,這些貸款風險更大,但收益也更高。在另一筆交易中,摩根大通計劃購買CLO中幾乎全部最高評級的部分。Timperio表示:「這是一筆相當大的交易。摩根大通回到了這個市場。」
...
CLOs市場復甦最令人驚訝的事情可能是,這次成為這些打包的高風險銀行貸款的最大買家就是銀行自己。摩根大通比任何競爭對手持有更多CLOs證券。在過去兩年,摩根大通的CLOs持倉已經翻倍至270億美元(今年一季度末的數據,這是摩根大通最後一次披露其持倉)。根據摩根大通的文件,CLOs證券是由摩根大通的CIO購買的,也就是倫敦鯨曾工作的部門。三位人士已經確認,摩根大通已經把其管理CLOs投資組合的權責轉移離開了倫敦的辦公室。CIO是摩根大通投資其過剩儲備的部門,在前任主管Ina Drew領導下曾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在巨虧披露以後,Ina Drew已經離職,現在的主管是Craig Delany。在造成巨虧以後,摩根大通減緩了CLO證券的購買速度。但看起來,摩根大通正在再次加速這些證券的購買。
...
所有瞭解CLO市場的人士,包括很多銀行家,都表示銀行不斷購買CLOs證券的原因和監管有關。金融改革聲稱要杜絕監管套利——也就是銀行能夠把一種資產換成另一種類似的資產,實現增加槓桿的目的(一般會增加風險)。
但之前CLO市場並沒有發生類似的情況。在美聯儲7月初通過的新資本規則下,企業貸款的風險權重是100%。而銀行在最近交易中一般會購買的CLOs證券的AAA部分,這部分資產只有20%的風險權重。這意味著在相同的資本規模下,與直接投資CLOs潛在的高收益貸款相比,銀行可以投資五倍的CLOs證券。新增的資金來源於借貸,這將增加銀行的槓桿水平。
換句話說,用CLO從新打包的風險,能使銀行的槓桿放大五倍!
中國工行首次涉足商品交易 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倫敦業務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689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稱中國工商銀行收購南非標準銀行倫敦市場業務的談判已經進入尾聲,這意味著工行將首次踏足商品交易。
消息人士表示,目前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已經完成盡職調查。
兩位消息人士中的一位表示: 中國工商銀行可能收購的標的還包含標準銀行倫敦的匯率及利率業務,以及包含銅鋁交易在內的原物料交易事業。
多位分析師表示,對於工商銀行而言,這項交易是其取得商品交易經驗的機會,而未必會大舉提升獲利。
路透社稱在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場,已經有許多中國貿易公司的身影:
不過,雖然中國快速工業化引發對資源的大量需求,支撐了從石油到鐵礦石等各類資源的全球市場,但中國的銀行業者在進入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方面一直相對緩慢。
以資產計中國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落後於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去年成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首個中國會員。
下面看下來自路透中文網的原文:
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工商銀行(601398.SS: 行情)收購南非標準銀行(SBKJ.J: 行情)倫敦市場業務的談判已經進入尾聲,顯示中國交易大宗商品的興致不亞於消費這些商品。
兩名消息人士中有一位表示,中國工商銀行可能收購的標的還包含標準銀行倫敦的匯率及利率業務,以及包含銅鋁交易在內的原物料交易事業。
兩名消息人士中的一名消息人士補充道,交易盡職調查已經完成,可能在幾個月內宣佈這項交易;這些消息人士不願具名,因這些訊息尚未公開。
在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市場,已經有許多中國貿易公司的身影。
不過,雖然中國快速工業化引發對資源的大量需求,支撐了從石油到鐵礦石等各類資源的全球市場,但中國的銀行業者在進入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方面一直相對緩慢。
以資產計中國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落後於中國銀行(601988.SS: 行情)。中國銀行去年成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首個中國會員。
「目前中國佔基本金屬需求的40%以上,這是市場的關鍵,因此對許多中國的銀行來說,完全有必要參與此類交易,」Natixis駐倫敦大宗商品研究主管Nic Brown說。
標準銀行一直在剝離非洲以外的業務,旨在專注於非洲大陸上快速增長的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市場。工商銀行持有標準銀行20%股權。
標準銀行是LME的重要會員。LME是全球最大的工業金屬交易所,去年被香港交易及結算所(HKEx)以22億美元收購。
其他地方發生的一些事情,正在給中國的銀行業進軍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提供機會。
在花費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建立起大規模業務後,華爾街在原材料交易方面的角色面臨政治和監管壓力,摩根大通(JPM.N: 行情)成為最新一個謀求出售其實貨業務的機構。
一名消息人士說,工商銀行正在接受花旗集團(C.N: 行情)提供顧問服務,可能為此支付最高7億美元。
標準銀行一名發言人在聲明稿中表示,兩家銀行「正在共同探討擴大合作的領域,包括全球型市場及大宗商品。」
工商銀行並未回覆置評請求,花旗集團也拒絕評論。
**中國對金屬的需求**
目前尚不清楚標準銀行在倫敦的市場部門僱員有多少人。該銀行去年11月表示,打算將倫敦900名正職員工數量縮減多達15%,以節省1億美元。
多位分析師表示,對於工商銀行而言,這項交易是其取得商品交易經驗的機會,而未必會大舉提升獲利。工商銀行去年營收達880億美元。
瑞穗證券亞洲(Mizuho Securities Asia)銀行業分析師James Antos表示,「工商銀行的規模在全球名列前矛,而倫敦的這個小事業部門只是全球最小者之一,因此對工商銀行的獲利前景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這可能是中國在這塊領域進一步擴張的前奏。
Natixis的Brown指出,「中國商品市場非常活躍,因此對於中國金融機構有意在商品交易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他補充道,「搞不好中國業者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找到大量待售的實貨大宗商品事業。」
標準銀行去年敲定將80%的阿根廷事業賣給工商銀行。兩家銀行4月表示,已經同意對南非200億蘭特(20億美元)再生能源項目提供融資。
標準銀行週三股價收高逾1%,工商銀行則收在平盤附近。
華為在倫敦設立財務中心,國際化更進一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959華為將在倫敦設立財務中心管理該公司的國際財務活動,這是華為國際化的又一信號。
這個辦公室將設立在倫敦金融城,該團隊將負責執行大範圍的金融活動,包括財務和風險管理功能。
據FT報導,華為已經僱傭多位資深銀行家來運營這一仍在籌建中的辦公室,並且開始低調地在倫敦城開始僱傭團隊管理一系列風控活動,包括管理外匯風險,對手方風險和國家風險。
這個辦公室可能加強華為與全球銀行以及金融機構的聯繫,這些金融機構為其許多最大客戶提供融資。
移動運營商一些時候會要求如華為這樣的哦設備製造商提供融資購買設備,儘管華為也可以作為融資中介出現。知情人士稱華為不會使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提供買方融資。
這個中心也將為華為提高自身的財務狀況,比如監控華為自身的頭寸情況。此舉受到了銀行家們歡迎,後者一直在鼓勵華為在如香港等地進行IPO。
然而,儘管華為一直未徹底排除上市可能性,但也明確表示沒有計劃,這部分是由於該公司龐大的股東數量不符合中國法律的上市要求。
華為CFO Cathy Meng曾表示華為有著330億美元銀行授信,沒有更多的融資需求。
摩根大通承認內控不力,同意為倫敦鯨事件支付9.2億美元罰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7389週四,摩根大通與監管機構就「倫敦鯨」事件達成和解,同意支付9.2億美元的罰金,並承認了銀行的內部控制存在問題。
摩根大通9.2億美元的罰金分別賠償給了SEC(2億美元)、美國貨幣監理署(3億美元)、美聯儲(2億美元)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2.2億美元)。
監管機構的關注點在於,摩根大通的風險管理和財務報告系統出現了問題,並認為它沒有把風險管理系統的不足向其董事會和監管機構報告。
該銀行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承認了摩根大通的行為違背了美國的證券法。他在一份聲明中稱:
「我們已經承擔了責任,並從開始就意識到了我們的錯誤。我們從中學到了教訓,並努力彌補錯誤。我們將繼續努力,希望不但我們的股東和客戶認為我們是各方面都最好的銀行,也希望我們的監管者有同樣的看法。既然損失已經發生,我們就得做出許多改變。這些改變將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壯和明智,也會使我們成為一家更好的企業。」
摩根大通一直受到法律訴訟的壓力,而這項和解協議是一個里程碑事件。
但是,美國司法部和CFTC仍然在調查此事。
Portales Partners LLC的分析師Charles Peabody對彭博表示,摩根大通的所付出的代價仍然沒有結束。投資者希望清楚的知道摩根大通此事的嚴重性。Peabody稱:
「因為美聯儲仍然在接受CFTC和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因此我還不確定這項和解能夠讓我們得出什麼結論。」
一些背景如下:
此前,市場預計摩根大通將支付至少7億美元的罰款。FT預計,摩根大通的罰款金額至少達8億美元。
2011年5月份,摩根大通在倫敦鯨事件中損失了20億美元。幾個月後,該銀行的損失就達到了58億美元。
上個月,美國司法部對兩名前摩根大通的倫敦交易員提起了刑事訴訟,指控他們故意少報他們在交易中的損失。
美國股市開盤後,摩根大通股價一路走低:

摩根大通「倫敦鯨」交易員:我被當做了替罪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72318月在西班牙被捕的前摩根大通交易員Julien Grout本週二表示,政府寬恕了他的老闆,卻讓他成為「倫敦鯨」事件的替罪羊。
為Julien Grout辯護的律師稱,他是在經理們的授意下才做出掩蓋巨額衍生品損失的行為,這導致該銀行在去年陷入巨虧。
Grout的上級是摩根大通倫敦辦公室的高級交易員Bruno Iksil,Iksil正是造成摩根大通數十億美元巨虧的「倫敦鯨」,卻免於起訴。
Grout的律師Edward Little表示,在這起案件中Gount被不公平的當做了棄卒。
「難以置信的是,Iksil以指證他的初級交易員為條件與政府做交易,成功的躲過了政府的全部指控,但他應該為謊報虧損數額負責。」
Little說,Iksil教導Grout銀行如何計算投資組合的價值,對頭寸應該如何估值方面給予明確的指導,而且日常估值報告都經過他「親自」同意。
「Grout完全依靠Iksil的指導並且誠心誠意的信賴他的專業能力。」
週一公訴當天,陪審團控告Grout和摩根大通首席投資部企業信貸產品交易小組負責人Javier Martin-Artajo,Artajo是Iksil的頂頭上司。
起訴書表明,上述兩名被告夥同其他人一起操縱並誇大交易倉位的價值以使賬面收益比實際情況更為亮眼,並掩蓋了真實的損失額。
根據此前的報導,兩人都直接負責Iksil幾十億美元的投資證券組合,在評估損失時,Grout估算交易實際損失高達8億美元,比他們報告上所提到的要多出很多。第一季度最後一天,Javier Martin-Artajo告訴Grout將日損失公佈為2億美元。但後來經過再三調整,最後公佈的報告上顯示日損失額為1.38億美元。
起訴書顯示,2012年初,「未被告發的同謀者」Iksil一貫地反對掩蓋越來越大的損失額。
起訴書也提到,Grout向Martin-Artajo報告,他加入這項計劃是為了巴結他的上司,目的是為了獲得獎金與晉陞機會。
Grout和Martin-Artajo8月底在西班牙被捕,各被指控了五項刑事罪名,分別是證券欺詐、通信欺詐、共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虛假文件、偽造賬簿及記錄等。
目前Grout的律師稱律所正在同美國當局討論,Grout是否可以回美國為自己辯護。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