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作為錢乜都肯做

1 : GS(14)@2017-02-11 18:58:11

林作與母親及徐天佑昨日現身灣仔會展的論壇活動,問到林作日前表示放棄做執業大律師一事,他說:「我大律師資格仍然喺度,只不過係非執業大律師,想搵吓其他機會,計劃咗幾個月,單一職業時代已經過去,學吓麥玲玲,佢係我偶像,都係想搵多啲錢。」問到有否問麥明詩意見?林作表示不回答。至於是否認識張存華?林作說:「佢係我朋友嘅朋友,我同任何人比較都輸。」對於外界指他挑戰王祖藍,他笑言:「佢咁有才好難比,我冇乜才華。」再問有否簽公司,他笑言肥水不流別人田:「嚿錢大乜都肯做,猥瑣角色都可以,為藝術犧牲。」採訪:盧妹攝影:沈健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11/199246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397

【俄仔講怪事】香港人乜都話OK 「飲茶洗碗好味啲?」

1 : GS(14)@2017-04-22 10:50:39

他說香港有很多「啫喱」食物,這次找來龜苓膏、豆腐、豬紅、腐乳讓他試試味。



近日俄羅斯靚仔Ansheles拍了與媽媽試飲涼茶的網上短片非常受歡迎。除了涼茶,在他住在香港的這四至五年裏,還發現了甚麼奇怪事呢?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香港有超級多款啫喱質感的食物,這次便精心為他搜集了四款香港「啫喱」來試試味:龜苓膏、豆腐、豬紅、腐乳。另外,Ansheles還會大講在外國人眼中的香港四大奇事。而他更潛移默化地學了一樣香港人常見的行為。想知到底他做了甚麼?立即睇片!



不少在香港人眼中的平常事,對外國人來說都是難以理解的。

在香港住了四年多,他學了不少獨有行為。

記者:何嘉茵,張佩君攝影:鄧鴻欣,王國輝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緊貼「蘋果VR」熱潮,打開雙眼隨意門,讓「蘋果VR」陪您探索新世界:https://goo.gl/b5RQAB「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2/199976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355

【圖解新聞】特朗普100天做過乜 原來乜都齋講冇成績

1 : GS(14)@2017-04-29 23:41:22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4月29日上任一百天,競選期間他許下無數承諾,揚言一上任就「做嘢」,但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他,上任以來多處點火頭「撩交嗌」,似乎十分鬧哄哄,但實質政績欠奉。特朗普一上台就「找數」,簽署行政命令要禁止七個穆斯林國家民眾入境美國,引起巨大風波,之後又跟美國多家主流傳媒「開火」批評他們報假新聞,再在沒有任何證據下指控奧巴馬竊聽他,風波停不了。不過他上任後推出的政令一再受挫,禁止七個穆斯林國家民眾入境的禁令很快遭到聯邦法庭攔截,不能執行;想廢除「奧巴馬醫保」時連共和黨人也不支持他,可謂處處碰壁。他的管治班子同樣一團亂,被指「用人唯親」,重用「第一女兒」伊萬卡插手白宮事務,再有前國安顧問弗林被指「通俄」而極速被炒。特朗普在100天內已經搞得滿城風雨,未來數年相信絕不「清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9/200057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927

【圖解新聞】萬能微信乜都得中共監控無孔不入

1 : GS(14)@2017-05-28 10:38:02

中國有防火長城控制互聯網,港人常用的facebook、Instagram及Google等外國App全都被拒牆外,但有危就有機,封閉環境反而造就中國手機程式發展,騰訊旗下的微信手機App自2011年推出後,不但成為內地最流行的社交媒體平台,其後更集百App之大成,變成Super App,配備衣食住行、通訊、醫院掛號及申請來港簽證等功能。微信一開始靠通訊功能入屋,如Whatsapp及Line,用家可以即時發送短訊、講電話及視像對話;同時又具備社交媒體功能,用家能影相、拍片、打卡、發帖及轉載新聞等。其後推出「微信錢包」功能,變身流動支付平台,用戶登記銀行卡或信用卡後,就可以用手機購物,不論大型連鎖店、舖頭仔、甚至出國旅行都適用,還可以過數、交水電煤雜費及捐款,想在內地使用Call車App或共享單車服務,亦需用通過微信App付錢。現時中國人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微信App,調查顯示每三名智能電話用戶,其中兩名都是微信用家;而截至今年3月,微信在全球每月有9.3億名活躍用戶。不過法例規定,中國政府可以獲取所有用戶資訊,萬能微信詳細記錄用家行蹤、言論、資金流向、病曆等資料,用戶生活點點滴滴盡在政府眼下,就像台灣民進黨前黨工李明哲,因在微信討論兩岸關係及台灣民主經驗觸怒中共,被指「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活動」,今年3月中被國安部門拘留至今,昨晚被當局證實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逮捕。《蘋果》記者鄭悅童王心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8/200365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302

與政府「八年抗戰」HA決策人阿和:乜都佢玩晒!

1 : GS(14)@2017-06-10 12:40:55

政府口說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但政策上卻對他們諸多管制,經營live house的Hidden Agenda(HA)感受最深。09年成立的HA,八年來不斷跟政府不同部門周旋,食環、地政署、消防、警察先後上門跟他們「打招呼」,到近日連入境處都來上門執法,指有份表演的外籍樂隊沒有工作簽證,指HA涉請黑工。被政府連番打壓,HA可能到7月便要暫時停運,並賠償給受影響的樂隊,將來甚至可能要改變營運方式,變身為多用途場地,借給樂隊練習及聚會之用。HA決策人阿和受訪時無力的說:「其實你死個原因好搞笑。你唔係經營不善,你係衰咗喺不文明嘅規條上面,呢個係何等侮辱啊大佬!」要數HA跟政府多年的糾纏,得要從11年說起。11年5月,HA收到地政總署發出的警告信,指他們違反工廈地契,要求停辦一切商業活動,否則釘契。問題是,該地契是1967年訂下。阿和說:「其實最唔make sense係嗰陣時英治時期,工廠區係真係攞嚟做工廠,依家冇人當工廠係工廠。」既然工廈條例過時,那可有人review?他說:「呢排多咗好多議員去跟,我見到嘅係民主黨有嚟,公民黨有嚟,其實啲議員都覺得,係喎工廈嘢係咪應該關注呢?」違反工廈地契,HA惟有搬遷了事,後來政府又以娛樂場所牌照問題,多次在HA舉行音樂會其間,突擊上門巡查。根據香港法例172章《公眾娛樂場所條例》,任何場地舉辦娛樂節目,無論是否收取入場費,都必須申請《公眾娛樂場所牌照》。發牌過程繁複,涉及的政府部門眾多,包括消防、屋宇署、地政總署和規劃署等等。翻查資料,現時政府總共發出咗一百三十幾個娛樂場所牌照,大部份都是冒險樂園之類的場所,攞正牌搞live house的,就只有HMV、Hard Rock Cafe和美荷樓生活館等等。阿和認為以小市民去申請這個牌照,近乎是冇可能:「我願意畀錢改地契,業主嘗試幫我申請,原來都只不過係第一個步驟,使完錢,你仲要一大堆申請。到頭來一個部門話有邊樣嘢唔approve,全部嘢等於冇做過。呢個風險有邊個會去承受先?如果我有資格承受呢個風險,使乜同你玩啲條例上面啲小學雞遊戲?」事實上,HA已做足消防要求,補上油漆、加裝消防喉、花灑亦確保沒問題,惜始終未能獲得牌照。
HA的困局,在於他們只能在工廈租到足夠空間舉辦live house,亦只能負擔得起工廈的租金,而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早前卻表明,工廈不適宜作表演活動。在這制度下,HA似乎沒可能合法經營live house,阿和說:「我發咗達喺商業區租個單位搞大龍鳳之後,等埋出牌,咁咪得囉!依家唔係叫你掟舊錢落去蝕晒就完,搞live house係持續性。」上月,HA因外籍樂隊工作簽證問題,遭入境處人員執法,負責人被指涉請黑工。而根據香港法例第115章《入境條例》,所有訪港旅客,均須接受入境處職員檢查和訊問,以確定身份及訪港目的。阿和稱他們有按一般程序申請,可惜每次都因為場地違規為由而遭拒。阿和意興闌珊的說:「如果你要以一個場地違規,去stop一啲VISA嘅申請,我覺得有問題。跟你哋(政府)玩法去玩,你哋又喺度玩針對;我唔跟你方法去玩,你又話我違規違法非法勞工黑工,其實乜都佢玩晒!」今次政府突然「改變玩法」,改用《入境條例》警告HA,似是殺一儆百,令外國樂隊嚇怕來港表演,變相堵塞HA收入來源。阿和認為有政治目的:「可能新特首想試吓佢班班子合拍嘅程度,睇吓可唔可以用最快速度令呢度關門大吉。」問到有甚麼說話想跟政府講,阿和說:「我我希望佢收手。好老實,每封殺一樣嘢,只會多一班人去討厭你。」採訪:吉吉、馮國康攝錄:馮峰、Neo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06/20045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36

【檢閱林鄭班子】基層出身住板間房 林鄭夠硬淨乜都未驚過

1 : GS(14)@2017-06-23 02:46:36

出身基層的林鄭月娥有五兄弟姊妹,排行第四的她曾在訪問中說年幼時居於灣仔的板間房,自小性格已「唔輸得」,幾乎每次考試均考第一,唯獨一次「失手」後為此大哭。林鄭考入港大時原本想讀社工,但最後選了社會學,但她大學時也投身社會運動及認識祖國活動,曾與當時同為港大學生的民主黨李永達、單仲偕等人組織同學回大陸交流。林鄭大學畢業後加入政府成為政務主任,36年官場生涯於20個不同部門崗位工作,期間以作風強硬見稱,令她有「好打得」稱號,如2000年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曾因削減綜援及推行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與不少社工「開火」;2007年出任發展局局長時,曾親自到皇后碼頭,與反對拆皇后碼頭人士對話,又因強硬處理新界村屋僭建遭鄉事派圍攻。林鄭於2012年出任政務司司長初期,曾表明專注民生、扶貧工作,由特首梁振英處理政治議題,但隨住佔中、政改等事件,林鄭亦越趨緊跟梁路線,到後期與民主派關係勢成水火,更一度在立會揚言官到無求膽自大,不怕批評議員。參選特首時被封為「CY2.0」的她,當選後即與民主派打好關係,刻意展示與梁的不同作風。【林鄭小檔案】‧姓名:林鄭月娥‧年齡:60歲‧婚姻狀況:丈夫為林兆波,育有兩名兒子林節思及林約希‧學歷:於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完成中學課程1997年入讀香港大學社會學系1982年到英國劍橋大學修讀一年制發展研究文憑‧月薪:卸任前任政務司司長,月薪約33萬‧資產:曾申報於英國有兩個物業、於蘇州有一空置住宅,但有關物業已於2014年利益申報中刪除,她亦無申報在港有物業‧仕途/政途:1980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政務主任1997年出任庫務局副局長2000年任社會福利署署長,任內推行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2003年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任內處理中環填海訴訟2004年主動申請調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2006年回港出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2007年出任發展局局長,任內曾處理重置皇后碼頭及處理新界村屋僭建事件2012年出任政務司司長2017年當選行政長官‧任內爭議/政壇代表作:2000年時任社會福利署署長時推行社福機構一筆過撥款,與不少社工「開火」,至今仍不時因此捱轟2007年以發展局局長身份,單獨到皇后碼頭與反對拆碼頭人士對話,贏得掌聲2012年以強硬態度處理新界村屋僭建,被鄉事派火燒其肖像,但鄉事派事隔幾年支持她選特首去年底於梁振英宣佈棄選、表明重新考慮參選後,曾然在未經諮詢下宣佈西九會建故宮博物館,惹來社會反彈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2/200650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28

【盂蘭節嚇鬼咩】學生:怕開學多啲 大人:窮就乜都唔驚

1 : GS(14)@2017-09-17 12:33:37

婆婆稱遇到鬼怪事,就會一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唸經。



首先,想跟你分享一個鬼古,就是──「開學喇!」



九月四日同時是開學日,也是盂蘭節大日子,兩大夢魘同時降臨,有如《異獸戰》及《貞子vs伽椰子》一發不可收拾,這時候,大家可能會問:「盂蘭節、開學哪一個日子比較恐怖呢?」於是記者訪問了「看破紅塵但看不清」的老人家,更有「天不怕地不怕但怕默書」的學生哥。



一提到開學,學生哥就面有難色。

被問到「會否擔心開學」的小朋友們完全沒理睬記者,繼續玩樂。

在眾多例牌回應中,記者最欣賞的是一位老人家說:「依家個個淨係識萬聖節,邊有人講盂蘭吖,係啲傳媒搵嘢嚟講箒。」一切都給這位老前輩說穿了,如果沒甚麼事的話,我回公司繼續找題目訪問好了。最後,跟你分享一個比「盂蘭節」和「開學」更恐怖的故事,就是「我日日都要返工」,嗯,多謝。記者:黎雋宇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05/201428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901

【Nokia乜都有】點止賣回憶手機 最新智能錶到港

1 : GS(14)@2018-01-07 16:35:00

Nokia除了手機,還有智能手錶、體重磅、探熱器等你未必知道的產品。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Nokia自推出Android手機後,憑高性價比搶回不少市場。繼復刻3310後,最近又傳出Nokia將復刻一款有全鍵盤的功能手機,下年新機Nokia9和Nokia62018等的細節也陸續曝光,除了賣手機,其實Nokia還在賣其他產品。


Nokia業務覆蓋軟硬件,包括網絡基建和新興技術等,例如Nokia Saving Lives協助救援系統,以及已停止開發的VR裝置OZO等。比較貼地的,有大家熟悉的手機,還有大家未必知道的智能健康產品。


Apple Store竟然有得賣Nokia的產品。

傳採用全屏幕設計的Nokia9將於明年推出。



Nokia在2016年4月宣佈,收購法國智能健康產品廠商Withings,之後就陸續推出自己品牌的智能健康監測產品。當中最吸引的是結合了傳統行針手錶和健康監測功能的Nokia Steel及Steel HR。國外科技網站CNET只評為6.7分,評價指雖然其外觀靚,但就只提供基本健康監測功能。另一個角度看,它沒有一般智能手錶能換錶面、收發訊息及聽歌等功能,很適合只需要基本健康監測功能,不想有其他訊息打擾的用家。另外Nokia Steel及Steel HR的設計簡約,外表與傳統行針手錶一樣,應該能吸引不少原本不打算買智能手錶的人。
Nokia還有一系列智能健康產品,包括體重磅、血壓計、探熱器和智能梳等。最特別的是你可以在Apple Store,買到一系列Nokia智能健康產品。今年Nokia回歸手機市場,明年又會否推出其他創意功能和產品?文:梁志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3/202529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272

施永青:人們恐懼現金多 乜都會買

1 : GS(14)@2018-02-04 23:18:31

【本報訊】樓市升勢未止,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認為,現時樓價不斷向上,不是樓宇因素影響,而是投資因素帶動市場。以前人們恐懼樓價,現時則恐懼現金太多,所以「乜都會買」。他認為,現時為財富大蒸發的年代,不是播種投資的好時機,而是一早買咗樓的人收成的時候。有兩類人適合入市,其一是能力綽綽有餘的用家,要提心吊膽的人就無謂入市,等政府的政策照顧。其二是有新錢流入的人,例如商人有盈餘亦可入市。

地產升勢至少多兩年

施永青指,來年非債券工具都會上升,包括股市、樓市及商品市場等。前幾年聯儲局帶頭買債,小市民都跟隨。現時資金流向地產,升勢浪潮剛剛起步,認為至少持續兩年,長則3至5年。今年首個月已誕生兩幅地王,施永青認為,樓市好,故發展商想補充土地儲備,地價自然被搶高。又指,17年上半年內地發展商蜂擁而至,但相信受中央壓力,不想香港市場受內地資金影響太多,故下半年已經開始收手。對於樓市升幅,維持年初預計的8%,預料會升少過股票市場。中原集團表示,去年佣金收益188億港元,較2016年約200億元下跌6%,促成買賣及租賃宗數共52.16萬宗,成交金額逾11,000億港元。其中,中原亞太區去年佔逾50億佣金收入,住宅部佣金逾38億港元,工商舖逾7.9億港元,三者同創歷史新高。華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認為,樓價會穩步向上,升幅會跑贏通脹,而且市場對供應追落後,預期市區地價升幅會較高,樓價會穩步向上,升幅會跑贏通脹,對於集團剛投得安達臣道首幅住宅地皮,直言感到「好開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30/202899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806

【毒果農】大學Con會=鬧交騷? 三十幾粒鐘問候乜都得?

1 : GS(14)@2018-02-13 03:14:54

一年一度的Con會季節又到,大學校園充斥一場場罵人公開騷。

如果說打工仔最怕Monday,那麼大學生應該最怕Con Day吧?「Con」是「Consultation」縮寫,「Con會」即「學生會諮詢大會」,本意是公開讓會眾對候選學生會成員提出質詢,審視他們表現,但我們通常看見的是一場場公開罵人騷,到底現在所謂的Con會是甚麼的一回事呢?


一年一度的Con會季節又到了,大學校園開始充斥着像饒舌般的自我介紹及不同的「質詢」,於是特派員膽粗粗走入大學Con會,「Con一Con」究竟Con會究竟Con甚麼。


特派員膽粗粗走入大學Con會,並大膽發問。

不時會看見候選學生會成員,被會眾要求罰企。



製作:怪奇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07/202974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