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外電影決戰1月,誰將成為票房贏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8/0102/166726.shtml

中外電影決戰1月,誰將成為票房贏家?
任珊 任珊

中外電影決戰1月,誰將成為票房贏家?

國產電影、進口片決戰1月,中外電影對對碰,誰能成為票房贏家?

來源 | 文創資訊

作者 | 任珊

新一年的票房大戰打響了。回望去年的元旦檔,《情聖》以1.71億的成績拿下元旦檔票房冠軍,成為了票房黑馬。今年的元旦檔競爭同樣激烈,《妖鈴鈴》、《解憂雜貨鋪》等四部電影紮堆上映,《芳華》、《妖貓傳》等在映電影的票房走勢也十分強勁。

截止到發稿前,定檔於1月上映的電影多達30余部。既有《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第一夫人》等備受期待的進口片,也有《無問西東》、《英雄本色2018》、《大世界》等話題度頗高的國產電影。誰將成為2018年的首個票房贏家呢?

元旦檔喜劇片紮堆 《妖鈴鈴》《解憂雜貨鋪》爭票房

去年元旦檔,小成本喜劇片《情聖》意外成為票房黑馬,拿下了1.71億票房。《鐵道飛虎》和《長城》也借元旦檔集中發力,分別突破了5億和10億票房。今年,選在元旦檔上映的電影共有7部,以中小成本電影為主。

為了搶占先機,《妖鈴鈴》、《解憂雜貨鋪》、《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前任3:再見前任》四部熱門電影都定檔於12月29日上映。其中,《妖鈴鈴》和《解憂雜貨鋪》兩部電影最受關註,有望爭奪元旦檔的票房冠軍之位。

《妖鈴鈴》是吳君如首執導筒的一部喜劇電影,由吳君如、沈騰、嶽雲鵬、張譯、Papi醬主演。從影片介紹和預告片能看出,《妖鈴鈴》是一部港式笑鬧喜劇,很適合元旦檔的觀影氛圍。截止到發稿前,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為6.0分,恰好跟陳可辛給出的“及格”評價一致。吳君如一向很有搞笑天賦,不知是否能在這部電影中給觀眾帶來驚喜。

《解憂雜貨店》根據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改編,由韓傑執導,王俊凱、迪麗熱巴和董子健主演。既是熱門IP改編,又有當紅明星主演,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解憂雜貨店》都是賣相十足。但從豆瓣來看,這部電影的口碑還是要打上個問號。不少觀眾反映,這部電影雖然基本忠於原著,但故事平淡乏味,後期的票房走勢很可能會受到口碑的拖累。

除了這兩部電影之外,元旦檔的熱門電影還有《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和《前任3:再見前任》。前者由劉亦菲和馮紹峰主演,後者由韓庚、鄭愷和於文文主演,都屬於輕松好笑的愛情喜劇,但關註度和話題度都不算高。除此之外,《小貓巴克里》、《咕嚕咕嚕美人魚》和《咖啡風暴》三部電影也將於元旦檔上映。

總體來看,元旦檔上映的電影雖然各有亮點,但體量都不大,很難跟票房走勢強勁的《芳華》和《妖貓傳》相抗衡。但相較於更加“正劇範兒”的《芳華》和《妖貓傳》,這些喜劇風格的電影更加契合元旦檔的檔期氛圍,從中再“殺出”一個票房黑馬也未可知。

中外電影對對碰,《星球大戰8》將成票房贏家?

前有元旦檔,後有春節檔,1月這個非熱門檔期就成為了進口大片和中小成本國產片的天下。其中,最奪人眼球的要數《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

《星球大戰》這個超級IP有多風靡,相信已經無需多言。這個系列的電影在中國一向能夠狂攬票房,2016年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斬獲了8.25億票房,2017年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斬獲了4.78億票房。2018年的《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相信也不是例外。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定於1月5日上映。這部電影是《星球大戰後傳》系列的第二部,故事緊接《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講述了遙遠的銀河系中恐怖政權“第一秩序”襲擊新共和國首都之後的事。這部電影已在北美上映,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1%,豆瓣評分也高達7.5分。僅就口碑來看,這部電影的質量還是有保障的,有望成為1月票房冠軍。

除此之外,1月19日上映的《第一夫人》也很有看點。該片講述的是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在遇刺身亡的前四天時間里,發生在前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身上的故事。國內上映之前,該片已在各大頒獎禮上斬獲了不少獎項和提名。女主演娜塔莉·波特曼憑借此片獲得了2017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本片還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2018年1月上映的國產電影中,也有不少值得期待的電影。早在幾年前拍攝完成,卻因為種種原因沒能上映的《無問西東》,終於要在1月12日上映了。這部電影集結了章子怡、黃曉明、張震、王力宏、陳楚生等多位明星。最近,章子怡憑借在《演員的誕生》中的表現圈粉無數,《無問西東》此時上映,恰好可以借助章子怡的人氣,票房表現值得期待。

與《無問西東》同一天上映的,還有一部值得關註的動畫電影——《大世界》。這部電影是首部入圍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華語動畫電影,導演劉健一人包攬了影片的編劇、導演、繪制、音樂制作等各項工作,歷時三年才完成了這部電影。在《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和《大護法》之後,這部現實主義風格的動畫電影能否贏得觀眾青睞,值得觀眾期待。

縱觀1月的新片片單,你還會發現一個熟悉的片名——《英雄本色2018》。沒錯,這是一部經典翻拍電影,由丁晟執導,王凱、馬天宇、王大陸等主演。雖然導演丁晟拍出了《解救吾先生》這樣的口碑電影,但翻拍這一部經典中的經典,還是讓人為之捏一把汗。相較於周潤發、狄龍和張國榮的經典組合,新版的主演陣容還是有些讓人不夠放心。尤其是王大陸飾演周潤發的角色,讓人有些擔心。翻拍的效果到底怎樣,還得等影片上映再一探究竟了。

總體來看,1月的電影市場雖然大片不多,但也有不少賣相不錯的電影。就目前來看,最具票房競爭力的還是《星球大戰8》。除此之外,元旦檔的《妖鈴鈴》和《解憂雜貨店》,1月中旬上映的《無問西東》和《英雄本色2018》也賣相十足。到底誰能成為票房贏家,還要等這些電影都上映了才能一探究竟了。

文化娛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023

習近平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的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日在海南省博鰲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的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

習近平強調,我們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是樂觀的。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現在的大方向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我們走的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堅持改革開放的道路。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要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付出異乎尋常的努力,推動新時代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中國的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要擴大對外開放不停步,我們改革的步伐不會停歇,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我們要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要堅定不移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為亞洲和世界發展作出中國貢獻,歡迎搭乘中國經濟快車,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成果。中國將為國內外企業家投資創業營造更加寬松有序的環境。希望各國企業家在中國改革開放新征程中施展更大作為,得到更大發展。

習近平指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讓中國的改革發展造福人類,推動實現共贏共享發展。“一帶一路”倡議一切都在陽光下運行。我們不搞小圈子,也不搞強買強賣。我們正在推動制定東亞經濟共同體藍圖,共同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

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謝國民、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美國商會高級副會長薄邁倫、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會長內山田竹誌、美國德勤全球主席柯睿尚、臺灣地區冠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總裁宣建生、韓國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英國保誠集團執行總裁韋爾斯、美國黑石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蘇世民等9位企業家代表在座談中先後發言,他們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贊賞中國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的突出貢獻。他們表示,習近平主席在論壇年會開幕式上宣布的中國擴大開放的一系列新的重大舉措令人鼓舞振奮,對世界發出了有利於推進全球化進程的積極信息。中國的改革開放力度前所未有,中國的發展為外資提供著持續不斷的良好的發展前景。他們願把握機遇,積極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共建“一帶一路”,實現企業更大發展,共同推動亞洲和世界經濟走向繁榮。

中外企業家代表等70余人參加座談。

丁薛祥、劉鶴、楊潔篪、王毅、何立峰等出席座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147

中外車企混戰插電混動市場 | 燕說車市

合資品牌的大舉進入,讓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開始從純電動車市場轉移到插電混合動力車市場上來。

福特日前在國內推出了旗下首款新能源車,是一款新蒙迪歐的插電混動車型;在“別克藍”戰略之下,別克今年也加速了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前幾日在烏鎮推出兩款重量級新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別克VELITE 6,以及別克Enspire純電動SUV概念車。其中,率先上市的將是插電混動的車型;就連此前一直“固執地”將技術押寶在傳統混動車的豐田,也將在北京車展上全球首發首次搭載插電混動系統的卡羅拉和雷淩車型。

自主品牌方面,長城旗下首款新能源車為一款插電混動SUV車WEY P8,吉利也將推出搭載插電混動系統的車型博瑞GE,領克將發布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SUV——領克01 PHEV,上汽也在日前正式推出了名爵品牌首款插電混動車型名爵6插電混動車。

雖然從來自全國乘聯會的數據來看,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計銷量77.7萬輛,插電式混動乘用車的銷量僅為11.1萬輛,占比14.3%,純電動依然是主流。但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研報認為,2017年開始,在新能源乘用車補貼退坡20%的背景之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作為一種新型的混合動力汽車,相比於純電動汽車更能保證續航能力,對基礎設施的依賴更小,未來將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新的增長極。

 

“說老實話,技術上插電混動比純電動難10倍,投入很大,國家補貼很少,很多人就選擇了純電動技術。” 上汽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上汽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在接受筆者采訪時也表示。他認為,隨著國家對新能源補貼的退坡,插電混動車相較於沒有補貼下的純電動車,還是有更多優勢的,因此未來大家將會加碼插電混動市場。

在合資品牌尚未大舉進入這一市場之前,國內市場上能選擇的插電混動車型,基本上只有比亞迪和榮威的幾款車,正因如此,2017年,國內插電混動車銷量排名前五的車型中,比亞迪獨占三席,榮威占據兩席。進入2018年,當更多車企全面進入這一市場,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競爭的加劇。

寶馬日前推出的插電混動車型,其價格已經和傳統動力版本相差無幾,當補貼退坡後,市場進入理性競爭階段,所有的車企都已經意識到,只有讓消費者能夠用與燃油車相當的成本購車,才能真正地撬動市場。名爵6插電混動車在發布時,不僅將價格鎖定在了20萬元以內,還采取了扣除政府補貼,全國統一售價的模式。“我們希望是全國年輕人都能輕松購買輕松體驗,而不僅僅是有補貼的一線城市年輕人享有。” 上汽集團副總裁、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告訴筆者。

在此之前,他就表示過這樣的觀點,新能源車只有贏得非補貼市場,進入除北上廣深之外的非限牌城市,才能實現規模化的成本攤銷,打造競爭優勢。當然,要打造競爭優勢,壓縮成本,更需要的是在核心技術上的突破和自我掌握。很多新能源車,為了節能,去犧牲性能。但王曉秋說,名爵是一個有百年歷史的高性能品牌,所以名爵6插電混動車在定位時,就希望能兼顧上述兩個核心競爭力,獲得更多年輕人的青睞。

“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是資源,最關鍵是整個開發能力的準備。”王曉秋說,上汽的新能源團隊有6000多名工程師,上汽希望利用新能源的技術優勢,帶動整個品牌向上走。朱軍告訴筆者,在新能源關鍵技術領域,上汽已經實現了電池、控制系統等自主研發。另外上汽目前已經有累計超過10萬輛插電混動的車子上路,部分用戶里程已經達到40萬公里。在產業鏈布局上,上汽也聯手包括寧德時代等系列供應商,建立了完善的供應鏈體系。

上汽希望在新能源領域做到絕對領先。不僅是上汽,新能源汽車被認為是中國品牌“換道超車”的機會,所以在這一領域,也湧入了大量的新資本和力量,但隨著合資的進入,哪些企業能脫穎而出,還有待市場檢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08

共商共建共享 “一帶一路”建設需中外企業合力

董鑫/文

如何更加積極地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成為越來越多跨國公司管理層非常重視的話題。

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表示,“一帶一路”是支持全球貿易的新生力量,促進互聯互通,推動世界經濟的繁榮發展。 他希望進一步加強與全球夥伴的緊密合作,攜手拓展“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商業機遇。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長謝秋野表示,企業要讓業主方體會到這些建設是真正從他們經濟發展的角度、從惠及當地人民福祉的角度出發。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真正做到共商、共建和共享。

EPC“走出去”中外企業可互為配合

中國人民大學讓•莫內講席教授王義桅指出,在探索市場、合作完成項目開發運營的過程中,中國企業可以與跨國企業合作。“他們已經有很多成熟的產業鏈、服務鏈和價值鏈的體系。因此,雙方可以通過融合、兼容和對接實現共贏。”

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西北的卡贊,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辰公司)作為交鑰匙的海外工程總承包(EPC),已經幫助當地建設了全球最大的天然堿工廠之一。

這一項目刷新了當時中國企業在土耳其簽約項目的合同額紀錄。該項目每年以環保工藝生產純堿250萬噸,小蘇打20萬噸,為土耳其創造了約2000個就業崗位,是當地的“明星項目”。

由於項目規模龐大、工藝流程複雜,其中的礦井、堿廠和聯合循環電廠不僅各自都要實現高效、穩定的運行,且彼此需要完美對接。而熱電聯產聯合循環電廠作為工業蒸汽與電力來源,是決定堿廠能否高效運行的關鍵。

作為天辰公司的合作夥伴,西門子憑借在發電、輸配電和電廠自動化等領域的強大實力,為天辰公司提供了SGT5-4000F燃氣輪機、SST5-800/600蒸汽輪機、兩臺發電機、SPPA-T3000 DCS系統,以及包括變壓器等在內的配套設施,以先進的解決方案和專業服務保證了電廠的高效運轉。

熱電聯產聯合循環電廠利用西門子先進技術為堿廠提供工業蒸汽和電力

通過深入研究對聯合循環電廠的出力、發電效率、蒸汽供應等需求,西門子將原本包含兩臺燃氣輪機配套兩臺蒸汽輪機的標準方案改為一臺西門子SGT5-4000F燃氣輪機配套一臺西門子SST5-800/600蒸汽輪機。單臺蒸汽輪機最大抽汽量顯著提升,由原先的230噸/小時增加至390噸/小時,在保證工業蒸汽供應的前提下為客戶實現最優性價比。

據了解,在承建過程中,如何在遙遠的異國大地上高效推進項目是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需要應對的一大挑戰。

當時,西門子特別為天辰派遣了來自中國的四名現場技術指導(TFA)到卡贊項目負責六個專業的技術咨詢、溝通協調等工作,保證在安裝調試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中國TFA全程協助。

“除技術支持外,中國TFA在現場還主要負責兩個‘溝通’:語言溝通與文化溝通。” 西門子中國發電服務集團現場服務經理吳曉東表示,“多年的海外服務經驗告訴我們,技術過硬可保證項目質量,而高效溝通則是提高現場工作效率的關鍵。”

“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吹入了開放合作的新風。對此,王義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加強了各國間的橫向互聯互通。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既與發達國家形成了環流,也與發展中國家形成了環流,處於‘8’字形的中心地位。因此,中國可以帶動許多相關國家,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找到新的比較優勢。”

商務部數據顯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相關國家進出口總額增長14.8%,累計直接投資超600億美元。2018年一季度,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680份,新簽合同額206.3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46.3%,同比下降7.4%;完成營業額187.6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54.1%,同比增長30.4%。

謝秋野表示:“‘一帶一路’是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過程。中國企業可以參考西門子等公司的發展歷程和技術創新的理念,學習他們在國際化經營、技術服務和技術創新方面的先進經驗。這對於提升中國企業的裝備制造水平、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技術融合與投資配合將成主要合作方向

截至2017年,除天辰公司外,西門子已與中國能建、中國電建、中石油、中石化、中材集團等上百家中國EPC企業在基礎設施、電力、油氣與化工、工業等領域開展了合作,遍及六大洲的上百個國家和地區。

在發電領域,近年來,西門子幫助中國EPC企業在全球10余個國家安裝了38臺重型燃氣輪機、17臺中小型燃氣輪機以及14臺大型蒸汽輪機。

在輸電領域,在巴基斯坦的一個聯合循環電廠項目中,西門子與哈爾濱電氣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為業主提供500kV升壓站設計和設備供貨,以及主變壓器、高壓廠用變壓器、配電變壓器和超過200面低壓開關櫃等。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和服務不僅增強了各組件之間的兼容性,也提高了項目的執行效率。

除了項目和技術合作,融資也日益成為中外企業合作的新領域。越來越多的海外業主對EPC企業提出了“帶資走出去”的要求。

對此,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主任陳功指出,企業在建設海外項目時,要想實現從中低端到中高端的提升,除了提高技術水平,還要完成從“工程總承包商”到“承包商+投資商”的角色轉變。由於海外項目通常投資較大、建設周期較長,業主方常面臨資金鏈方面的難題。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陳功認為可以實行投融資結合,一方面利用本國資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項目融資,另一方面則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以帶動海外工程承包業務的整體發展。

在與中國機械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孟加拉希拉甘傑電站二期225 MW聯合循環電廠項目中,西門子幫助項目成功獲得德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Euler Hermes的擔保,形成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和德國Euler Hermes聯合擔保的結構,為項目最終獲得由渣打銀行牽頭並包括西門子銀行在內的商業銀行團的貸款提供重要基礎。

西門子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Lothar Herrmann表示,在這一領域,西門子的差異化優勢已經形成:比一般金融機構更懂項目,比工程公司更懂金融。通過安排股權投資、項目貸款、出口信貸

並提供融資咨詢服務,西門子有能力幫助EPC項目成功完成融資關閉。“我們掌握著兩種語言,一種是技術語言,而另一種是融資語言。”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世界各國間更強的互聯互通為參與企業帶來了更多機會。以能源領域為例,謝秋野指出:“據統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發電方面現有人均裝機水平約為中國的1/3左右。若想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據初步估算,大約還需10億千瓦的裝機容量。因此,無論是在電源建設、電網建設,還是在電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的發展空間都是非常大的。”

陳功則表示:“如果將能源基礎設施和交通基礎設施稱為‘硬基礎設施’,那麽‘數字絲綢之路’就是‘軟基礎設施’。通過‘數字絲綢之路’,基礎設施、商業、貿易和旅遊等可以更好地結合起來,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提供轉型升級的空間。”

為了更加積極並且深入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西門子於今年3月在北京設立了全球“一帶一路”辦公室。該辦公室將負責執行公司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制定的業務戰略、整合內外部資源,從而全力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同時與有關各方加強交流、創造合作機遇,實現多方共贏。

此外,今年6月,西門子將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邀請來自“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的800多位政商界領袖齊聚北京,探討如何借助創新和數字化技術共創價值,並通過不斷增強合作,助力相關國家和地區構建可持續的未來。

點擊查看更多“一帶一路”相關信息和案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70

[基金股]中外運系-中外運(0598)專區

1 : GS(14)@2010-08-09 22:42:55

(留空)

新聞區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055
2 : GS(14)@2010-08-09 22:44:4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809647_C.pdf
3 : GS(14)@2010-08-28 19:46:3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824730_C.pdf
4 : GS(14)@2011-01-19 23:58:4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119010_C.pdf
本公司的A股上市附屬公司外運發展於二零一一年一月十九日於上海證券交易
所網站刊發公告,內容有關外運發展二零一零年度未經審計的業績預告。
5 : GS(14)@2011-03-12 15:50:0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10520_C.pdf
368好淨現金,但老闆話唔會好轉
6 : kamfaiAthrun(1488)@2011-03-23 23:04:5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3640_C.pdf
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本集團業績公佈
7 : GS(14)@2011-03-24 00:51:42

6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3/LTN20110323640_C.pdf
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本集團業績公佈


598派息太象徵式啦,又好似好貴
8 : GS(14)@2011-05-21 13:25:0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520556_C.pdf
水魚乎?

中國外運董事欣然宣佈,中國外運下屬一家全資附屬公司中外運香港物流有條件地與 Arbuthnot Securities(一家獨立第三方配售代理)達成一致,同意以每股 11 便士(大約 1.381 港元)的配售價或 1,815 萬英鎊(大約 227,782,500港元)的總認購價,通過 cash box 配售(“配售”)的方式,認購 InterBulk1.65億配售股份。配售價較 InterBulk 在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九日(此公告前最近一交易日)收盤中間價每股 3.875 便士(大約 0.486 港元)溢價 184%。交易完成後,中國外運將持有 InterBulk 擴大後股本約 35.3%。

InterBulk(其股份在 AIM 上市)是一家具有領先地位的液態、幹散貨運輸全球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其提供環保、低成本“門到門”的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包括多式聯運、臨時倉儲、材料處理服務。InterBulk 是世界上最大的 TANK 箱液態物品運輸運營商之一,也是歐洲以“bag-in-box”集裝箱方式運輸幹散貨的領先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中國外運與 InterBulk 在過去幾年在若干中國國內化工物流項目開展合作。
9 : GS(14)@2011-08-19 18:42:3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18454_C.pdf
598都唔得
10 : GS(14)@2011-08-27 15:59:28

每股現金1.6,靠財技..業績倒退15%...

向共同控制實體提供貸款 12,750 32,655
同系附屬公司的融資租賃應收賬款 95,634 –
銀行存款 58,600 –

向共同控制實體提供貸款 1,500 5,192

同系附屬公司的融資租賃應收賬款 3,506 –

其他經營收入
二零一一年上半年本集團根據融資租賃安排,租出一艘貨船以賺取融資租賃收入687,000 美元,因
此其他經營收入增至947,000 美元(二零一零年:235,000 美元)。
融資收入
在有效的資金管理下,銀行存款產生的有效利息收入有所增加。因此,融資收入上升82.3% 至904
萬美元(二零一零年:496 萬美元)。
...
展望
展望下半年,全球經濟將繼續緩慢復甦,海運需求也將有小幅增長。然而,由於新增運力源源不
斷進入市場,海運量增長難以抵消龐大的新船交付量,運力過剩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另一方
面,全球金融環境、各國經濟政策、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全球貿易格局變化、地緣政治局勢、氣
候異常等因素也將為航運市場的供求形勢帶來種種變數。由於航運市場全面復甦的基礎還不穩
固,預計下半年租金、運費仍將在低位運行,市場整體而言將較二零一零年遜色。面對嚴峻的市
場形勢,本集團有信心,憑藉穩健的財務狀況、低成本及現代化船隊等優勢,把握好市場節奏,
並全面做好成本及風險控制;同時持續優化調整船隊結構,擇機擴大船隊運力規模,提高船隊的
抗風險能力,為公司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為股東帶來最大的回報。
股息
董事會已議決就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港仙(相當於0.26美仙)。
預期中期股息將於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日或之後派付予於二零一一年九月十六日名列股東名冊的
股東。
11 : 拔刺者(4132)@2011-08-27 16:10:57

較想像中好得多
12 : GS(14)@2011-08-27 16:41:42

母公司操控盈利囉...他喜歡哪公司多賺也可以的
13 : 拔刺者(4132)@2011-08-27 16:45:10

所以你不喜此系的主因?
14 : GS(14)@2011-08-27 16:51:10

也不完全是,598已經是一例...
15 : passby(15493)@2011-08-27 17:38:09

我見佢平平地都諗過買
16 : passby(15493)@2011-08-28 22:27:37

12樓提及
母公司操控盈利囉...他喜歡哪公司多賺也可以的

咁呢d公司點估值好?
17 : Clark0713(1453)@2011-08-28 22:56:56

#368 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公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25570_C.pdf

較想像多, dividend $0.02.....
18 : CHAUCHAU(1254)@2011-09-25 20:55:4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925006_C.pdf
598
本公司已同意根據協議與吉寶訊通成立一家股權比爲50:50 的合資公司,以共同
開發、建設和經營位于中國安徽省蕪湖市三山區的通用集裝箱和散貨碼頭。合資
公司待由本公司及吉寶訊通分別向本公司全資附屬公司蕪湖三山(現有注册資本
爲人民幣6,000,000 元)增資人民幣134,000,000 元及人民幣140,000,000 元後成
立。協議須待中國相關政府機關批准後生效。
19 : GS(14)@2011-10-03 23:45:4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10031806_C.pdf
向母公司輸血

於二零一一年十月三日,本公司與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擬發行票據之其中一名全球協
調人)訂立一份協議,據此,本公司同意購買總本金額為人民幣280,000,000元的票據及支付
該本金。
票據購買的代價為人民幣280,000,000元,董事經考慮( i )包括利率在內的票據條款及條
件;(ii)目前市況;及(iii)人民幣未來三年升值的可能性後,認為屬公平合理。本公司將於
預期為二零一一年十月十一日或前後之票據發行日期支付代價。按照目前的計劃,代價將
全數以現金支付,將來自本公司的內部資源。
票據的主要條款
票據的主要條款概述如下:
發行人: Sinotrans Shipping Inc.
擔保人: Sinotrans Shipping (Holdings) Limited
票據: 二零一四年到期的人民幣2,600,000,000元3.3厘擔保票據
擔保: 擔保人將無條件及不可撤回地擔保發行人妥為支付根據票據表
明應付的所有款項
發行價百分之一百
利息票據將按3.3厘的年率計算,並每半年派息
發行日期二零一一年十月三日
到期日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一日
上市已獲得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原則上批准票據上市及報
價。
購買票據的理由及利益
董事認為,相比起本公司可在低息環境下取得的淨現金流動資本回報率,票據購買為本集
團帶來在目前市況下為其投資帶來穩定回報的機會。此外,考慮到著名金融機構預測人民
幣可能於未來三年升值,董事認為,本公司應把握票據購買的機會,原因是購買以人民幣
為計算單位的票據將令本公司受惠。
經考慮截至票據到期日的未來三年間應付本公司的潛在利息收入以及預期人民幣於未來三
年升值的可能性,董事認為,票據的條款屬公平合理,並符合本公司及股東的整體利益。
20 : passby(15493)@2011-10-04 04:25:41

垃圾股
21 : Wilbur(1931)@2011-10-04 10:27:56

唉,又當股東係傻仔...
22 : GS(14)@2011-10-04 20:39:55

兩億幾唔多,但唔派高息亂用就唔得
23 : GS(14)@2011-10-29 16:47:2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27235_C.pdf
598業績稍退
24 : greatsoup38(830)@2012-01-17 23:30:4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17019_C.pdf
就本公司履行A股上市附屬公司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外運空運")股改承諾問
題,本公司向中外運空運發出《關於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履行股改承諾的初步方案》(“初
步方案")。根據提議的初步方案,本公司擬將佛山中外運快件管理服務有限公司100%的股
權以及中國外運長江有限公司下屬蘇州、無錫、常州、張家港四家分公司的空運業務轉讓給中
外運空運。該初步方案還需與中外運空運進行協商並進一步細化, 在取得中外運空運董事會、
股東大會審議批准後方可作實。
初步方案的細節載於本公司於二零一二年一月十七日發佈之海外監管公告中。
根據初步方案,預計本次轉讓對本公司及中外運空運的的資產、收入及盈利狀況不會構成重大
影響。基於初步的規模測試結果,此等轉讓,如實際進行,則在其進行時將不會構成香港聯合
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14章及14A 章規定的本公司之須予公佈的交易或關連交易。
25 : GS(14)@2012-03-13 00:45:4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12580_C.pdf
財務摘要
二零一一年 二零一零年
千美元 千美元 變動百分比
業績
收益 281,435 278,496 1.1%
經營溢利 71,604 116,365 (38.5%)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 91,724 127,541 (28.1%)
淨溢利率 32.6% 45.8% (28.8%)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 2.30 美仙 3.19 美仙 (28.1%)
股息 30,717(1) 40,986 (25.1%)
財務狀況
總資產 2,216,030 2,163,486 2.4%
總負債 39,823 37,943 5.0%
股東權益 2,176,207 2,125,543 2.4%
現金及銀行結餘總額 892,137 1,007,523 (11.5%)

(1) 包括擬派末期股息每股4 港仙及中期股息每股2 港仙。


都是運費下降,靠財務收益補數...
26 : GS(14)@2012-03-13 00:46:13

1.5現金
27 : GS(14)@2012-03-13 00:46:28

展望
展望未來,歐美經濟復甦乏力,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以及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多,都將給全球經
濟復甦帶來嚴峻挑戰。同時,由於大量新船陸續交付,運力供過於求的矛盾難以在短時間內改
善,市場仍將面臨較大壓力。在新增運力不斷增加以及海運量增長放緩的雙重壓力下,預計航運
市場在二零一二年仍將在低位調整。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本集團將繼續憑藉穩健的財務狀
況、低成本及現代化船隊等優勢,進一步加強市場研究,提早佈局,並全面做好成本及風險控
制,穩健經營,同時繼續優化船隊結構,使本集團業務取得進一步發展。
28 : Clark0713(1453)@2012-03-21 19:37:22

# 598 截至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本集團業績公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21641_C.pdf

"三、 業務發展展望
二零一二年對整個物流行業來講或許是更加艱難的一年。從經濟形勢來看,二零一二年歐
美市場主權債務危機以及高失業率影響導致的消費萎縮還會持續,世界經濟復甦步伐放緩,
外部需求增長乏力;國際貿易環境變得更加複雜;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匯率波動的加劇,
將抑制中國外貿出口增長的空間;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也會放緩。
從行業形勢來看,國際航運業呈現極度蕭條的景象。物流行業也將會遭遇衝擊,市場需求
短期很難改善,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市場的低迷預計還將持續較長時期。但我們也要看到有
利的一面,伴隨著中國拉動內需、擴大消費、保障房建設及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宏觀經濟
政策也正逐步微調,國家中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帶來的經濟增長等積極因素將帶來社
會物流總需求的放大。政府相繼出台的「國八條」、「國九條」、《服務貿易發展「十二五」規
劃綱要》等,必將對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
二零一二年,本集團一方面要增強對未來形勢發展的敏感性和預見性,要充分認識到二零
一二年宏觀形勢的嚴峻局面,要增強風險意識,努力防範風險;另一方面要搶抓機遇,積
極進取,確保在複雜的形勢下穩健經營。鑒於對內外部環境變化的分析和判斷,本集團確
立了二零一二年工作的主要思路是:調整優化、穩健發展、適度投資、防範風險。

業務發展
— 繼續鞏固和優化傳統業務,發揮訂艙平台規模效應。貨代業務要繼續朝著特色化、物
流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延伸服務鏈條,提升綜合服務能力;船代業務要充分利用網
絡優勢,繼續擴大一體化營銷的深度和廣度,保持業務穩步增長,努力擴大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訂艙平台的業務規模和收入,提升訂艙業務的集約化操作水平;通過提升
訂艙平台的信息整合和客戶服務水平,優化訂艙平台服務功能。
— 繼續加大內貿業務發展。充分發揮運力平台和貨運平台的業務協同;加強風險意識,
適度發展運力平台;通過延長服務鏈,發揮網絡作用,實現端到端的內貿物流服務,
推動內貿業務的持續增長;大力發展多種方式的內貿運輸。
— 積極發展新興專業物流。本集團將繼續加大在工程物流、能源物流、合同物流、化工
物流、金融物流等方面的發展,通過擴大業務規模、提供創新增值服務等手段保持市
場領先優勢。
— 深入推進綜合物流資源整合工作。繼續推進沿江資源整合和化工物流業務整合;積極
參與社會資源重組併購;做好融資籌資工作,拓寬融資渠道。
— 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能力。不斷加強總部的能力建設;繼續加強人才培養與班子建設;
進一步加強成本費用管理,細化成本管控措施;加強應收賬款管理;深入推進信息化
工作,全面提升本集團的信息化水平。

資源整合
本集團正考慮與母公司的資產整合工作,以便將適當的核心業務及相關資產整合至本集團,
以減少本集團與母公司在物流板塊的未上市地區公司間潛在的競爭並延伸本集團的業務
覆蓋範圍。與此等整合方案相關的任何方式及實質性事宜仍處於考慮階段,且可能需要經
過一段時間方能確定實施。此等整合工作一旦實施,將構成本公司在上市規則項下的關連
交易,本公司將依據上市規則的要求進行披露及尋求股東的批准。此等交易進行與否尚待
確定。"
29 : greatsoup38(830)@2012-03-21 22:12:22

財務、稅務、油都拖累業績,財務良好
30 : greatsoup38(830)@2012-04-28 20:50:5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427081_C.pdf
盈利大跌40%
31 : Clark0713(1453)@2012-08-19 18:46:35

#598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的中期業績公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19007_C.pdf

"經營業績回顧
二零一二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增多。同時,中 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仍然嚴峻,影響國內經濟平穩運行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經 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較去年同期增長%,其中,出 口增長.%,進口增長.%。上半年,中國港口外貿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等指標保持 平穩增長,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其中,沿海港口同比 增長.%,內河港口同比增長.%。全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國際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 長.%。其中,沿海港口同比增長.%,內河港口同比增長.%。
二零一二年上半年,本集團在「調整優化、穩健發展、適度投資、防範風險」的工作思路 指導下,圍繞年初提出的兩項主要工作:一是完成全年預算任務;二是積極推進資源整 合。在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複雜、市場行情低迷、競爭日益加劇的形勢下,本集團積極 推動業務模式優化和業務結構調整,公司發展的質量和內涵穩步提升;堅持「外貿和內貿 兼修、傳統與新興並舉」,通過創新營銷模式等舉措,在傳統業務領域的優勢得到了繼續 保持;充分發揮網絡優勢的核心競爭能力,業務網絡之間的結合日趨緊密,配合日趨順 暢;繼續推進資源整合,改善和優化內部資源。通過努力,本集團的經營情況保持了穩 健的發展。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處理的水路貨運代理集裝箱量同比增 長.%;航空貨代業務量同比增長.%;船舶代理箱量同比增長.%;碼頭吞吐箱量同 比下降0.%,場站集裝箱作業量與上年同期持平;船舶承運箱量同比增長.%;公路 運輸集裝箱量同比增長.%,航空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
-  -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實現營業額約為人民幣.00億元, 與二零一一年同期相比上升.%;可供本公司股東分配溢利為人民幣.億元,與二 零一一年同期相比下降.0%;每股盈利為人民幣0.0元(二零一一年同期:人民幣0.0 元)。
經營業績與財務狀況的比較與分析
營業額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的營業額達到.00億元人民幣,較 二零一一年同期的0.0億元人民幣增長.%。主要是由於集裝箱海運市場運價大幅 上漲,加之本集團業務量亦同比實現增長所致。
貨運代理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貨運代理服務的營業額達到.0億 元人民幣,較二零一一年同期的0.億元人民幣增加.%。
海運代理服務的集裝箱量由二零一一年上半年的.萬標準箱升至二零一二年上半年的 0.萬標準箱,增長.%;空運代理服務的貨物噸位由二零一一年上半年的.萬噸升 至二零一二年上半年的0.萬噸,增長.%。
二零一二年上半年貨運代理的營業額增幅高於業務量增幅的主要原因是集裝箱海運市場 運價上升的影響。
二零一二年上半年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同比增長0.%,上海地區出口集裝箱運 價指數同比增長0.%。
-  -
船務代理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船務代理服務的營業額達到.億元 人民幣,較二零一一年同期的.0億元人民幣下降.%。
二零一二年上半年,本集團船務代理業務處理集裝箱的數目由二零一一年同期的萬標 準箱增加至萬標準箱,增長.%;船務代理服務處理的登記噸位淨重由二零一一年同 期的,0萬噸增加至,0萬噸,增長.%;管理的停靠船舶艘次由二零一一年同期的 0,0次降至,次,下降.%。
船務代理的營業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船代市場競爭加劇,船舶代理費率下降影響。
倉儲和碼頭服務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來自倉儲和碼頭服務的營業額為 0.億元人民幣,較二零一一年同期的.億元人民幣上升.%。
二零一二年上半年,本集團倉庫作業的散貨量由二零一一年同期的0萬噸增加至0萬 噸,增長.%,處理的集裝箱量與二零一一年同期的0萬標準箱持平;碼頭處理的集裝 箱量由二零一一年同期的.萬標準箱降至.萬標準箱,下降0.%,碼頭散貨處理 量由二零一一年同期的0萬噸增加至0萬噸,增長.%。
倉儲和碼頭服務營業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本集團散貨業務實現較大增長,加之倉儲和碼 頭服務的收費標準有所提高所致。
海運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來自海運服務的營業額為.0億元 人民幣,較二零一一年同期的.億元人民幣下降.0%。
二零一二年上半年,本集團承運的集裝箱數量由二零一一年同期的.萬標準箱增加至 .萬標準箱,上升了.%。
-  -
海運業務營業額增幅低於業務量增幅的主要原因是本集團加大內貿及內支線運輸市場的 開拓力度,該業務比重不斷上升。
其它服務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來自其它服務(主要來源於汽車運輸服 務和快遞服務)的營業額為.億元人民幣,較二零一一年同期的.億元人民幣增長 .%。
本集團二零一二年上半年汽車運輸集裝箱量由二零一一年同期的.萬標準箱增加至. 萬標準箱,增長.%。快遞服務處理的文件和包裹的數目由二零一一年同期的萬件升 至萬件,增長.%。
營業額和業務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汽車運輸服務市場整體貨量有所增長,本集團抓住時 機,積極開拓市場。
本集團的共同控制主體經營快遞業務帶來投資收益.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共 同控制主體經營國際快遞業務數目由二零一一年上半年的0萬件增至二零一二年上半年 的0萬件,增長.%。
運輸和相關費用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的運輸和相關費用為.億元人民幣,較二 零一一年同期的.0億元人民幣增長.%。運輸和相關費用的增加主要是由於本集 團收入增加帶動運輸及相關費用增加。
折舊與攤銷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的折舊與攤銷為.0億元人民幣,較二零一一 年同期的.億元人民幣增加.%,主要由於本期固定資產及土地使用權增加所致。
經營成本(不包括運輸和相關費用、折舊與攤銷、營業稅金及附加及其它收益╱(虧損), 淨額)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的經營成本(不包括運輸和相關費用、 折舊與攤銷、營業稅金及附加及其它收益╱(虧損),淨額)為0.億元人民幣,較二零 一一年同期的.0億元人民幣增加.%。
- 0 -
經營成本(不包括運輸和相關費用、折舊與攤銷、營業稅金及附加及其它收益╱(虧損), 淨額)的增加主要是由於收入增加帶動經營成本增加。
經營溢利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間,本集團的經營溢利為.億元人民幣,較二 零一一年同期的.億元人民幣下降了0.%,經營溢利佔總收入的百分比由截至二零 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下降至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 佔淨收入的百分比(總收入扣除運輸及相關費用)由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的.%下降至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主要由於二零一二年上半 年船舶用油實際交割價格較上年同期上升,造成海運業務板塊虧損進一步加大,致使整 體經營溢利下降。"

Not bad!
32 : GS(14)@2012-08-19 18:51:11

盈利跌15%,至3.9億,輕債

三、業務發展展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 月下調了全球經濟預期,預計二零一二年全球經濟增長為
3.5 %。從國際經濟形勢看,美國經濟前景仍不甚明朗,並面臨多重下行風險,歐洲主權
債務危機仍未見底,日本經濟復甦的拉動力也值得觀察。受全球經濟因素、國內需求疲
軟和投資者避險情緒高漲等因素影響,新興經濟體增速放慢的可能性很大。從國內經濟
形勢看,中國經濟增速連續六個季度下滑,二季度更是下滑到 8%以下,經濟增長乏力,
可能會從抗通脹走向反通縮,「保增長」重回首位。國家或將陸續出台經濟刺激政策,利
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可能會陸續下調,有望助力國內經濟趨穩。從行業形勢來看,海運
市場難以擺脫運力過剩的難題。但在季節性需求拉動,進出口貿易形勢變化及相關刺激
政策的帶動下,海運市場有望實現階段性復甦。各航運公司的漲價訴求,也將有利於貨
代行業的收入增長。
面對當前複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半年,本集團更要抓住有利時機,按照全年工
作部署,深入推進各項工作。本集團將重點通過以下三個方面提升盈利能力,確保全年
經營任務完成。一是要鞏固傳統業務,促進訂艙平台的升級,進一步加強市場開拓;二
是要堅定不移的推進資源整合;三是要加大業務結構調整的力度,促進內貿物流業務健
康發展,促進專業物流的快速發展。
最後,衷心感謝廣大投資者對本集團的關心與支持,我們將通過不懈地努力,實現集團
健康、穩健發展。
33 : GS(14)@2012-08-19 18:51:25

四、中期股息
本期間,本公司董事會不建議派發中期股息(二零一一年一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每股
0.02 元人民幣)
34 : GS(14)@2012-08-22 20:50:2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2563_C.pdf
財務摘要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二零一二年二零一一年
千美元千美元變動百分比
業績
收益107,214 134,408 (20.2%)
經營溢利6,926 44,905 (84.6%)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20,103 55,216 (63.6%)
淨溢利率18.8% 41.1% (54.3%)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0.50美仙1.38美仙(63.6%)
股息– 10,236 (100.0%)
於二零一二年於二零一一年
六月三十日十二月三十一日
千美元千美元變動百分比
財務狀況
總資產2,207,776 2,216,030 (0.4%)
總負債31,993 39,823 (19.7%)
股東權益2,175,783 2,176,207 –
現金及銀行結餘總額885,147 892,137 (0.8%)

連息都無

盈利跌66%,至1,700萬,8.6億美元現金

展望
展望下半年,歐債危機困境難解,美國經濟復甦步伐維艱,新興經濟體增速放
緩,全球經濟復甦仍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同時,今年依舊是新船交付的高
峰期,運力供過於求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得到實質性改善,市場仍將面臨較大
壓力。預計下半年國際航運市場將維持低位震盪走勢,雖然有可能出現季節性回
暖,但是全年走勢將較二零一一年遜色。面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本集團將繼
續堅持穩健經營的理念,全面做好成本及風險控制工作,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同
時進一步優化船隊結構和加強管理能力,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本集團堅信,
在全體員工和股東的支持下,憑藉良好的財務狀況、低成本結構以及現代化船隊
等優勢,公司仍將朝著平穩健康的方向發展,一如既往地為股東利益最大化努力
拼搏。
35 : Wilbur(1931)@2012-08-22 22:45:11

$1樓下都黎緊
36 : GS(14)@2012-08-23 09:32:00

35樓提及
$1樓下都黎緊


呢架車要等埋我
37 : ironforge(21491)@2012-08-25 12:32:16

368 連息都無.真係衰d.. 帳面咁q多錢...航運業仲要衰幾耐...
38 : GS(14)@2012-08-25 12:33:03

37樓提及
368 連息都無.真係衰d.. 帳面咁q多錢...航運業仲要衰幾耐...


借晒畀母公司
39 : jacky852(28807)@2012-09-14 17:36:09

38樓提及
37樓提及
368 連息都無.真係衰d.. 帳面咁q多錢...航運業仲要衰幾耐...

借晒畀母公司




真架? 咁大件事...

之前計過368 每股現金有1.65
40 : ironforge(21491)@2012-09-14 18:14:36

39樓提及
38樓提及
37樓提及
368 連息都無.真係衰d.. 帳面咁q多錢...航運業仲要衰幾耐...

借晒畀母公司

真架? 咁大件事...
之前計過368 每股現金有1.65


無問題喎. 唔會無錢還..真係無錢最多未賣仔囉..
41 : GS(14)@2012-09-15 00:17:46

39樓提及
38樓提及
37樓提及
368 連息都無.真係衰d.. 帳面咁q多錢...航運業仲要衰幾耐...

借晒畀母公司

真架? 咁大件事...
之前計過368 每股現金有1.65


借左少少的啦,同埋他作風我不太心安
42 : greatsoup38(830)@2012-10-26 00:28:0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25285_C.pdf
598 好少少
43 : lemonwongwong(33038)@2012-11-01 19:40:57

咁你有無入?
44 : greatsoup38(830)@2012-11-01 22:32:41

兩隻我都唔好
45 : have707(25178)@2013-02-13 04:56:09

前幾日有條新聞可以睇下,aastock source:

匯豐將中外運(00368.HK)評級由「中性」降至「減持」,目標價則由1.86元微升至1.9元。該行指出,現價較資產預期折讓33%,是反映該公司現金過多,有注資及出讓資產以提振其姐妹公司財務報表的風險。

該行又指出,中外運股價看似「吸引」,但該股過去兩年的每日交易量很少多於100萬美元,限制了投資者的興趣,造成折讓。

匯豐表示,目標價提升是基於未來兩年預期回報率為2%至3%。但該行認為,中外運的現金潛在用途令人憂慮、行業又面臨市場低迷,該股近期升幅是不合理的,故下調評級至減持。




"提振其姐妹公司財務報表的風險"應該係90年代A股王「長航鳳凰」,以及「ST長油」(長江油運)smiley
46 : have707(25178)@2013-02-13 04:59:08

想買0598/0368既朋友仔,第一樣係知一下佢呀媽「中外運長航」同旗下公司既前世今生,
搵左篇文比大家了解下smileysmiley

中外运停止输血 年报后长航凤凰将被正式戴帽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http://money.163.com/13/0121/03/8LNAR74100251LJJ.html

如果没有那场被称为首创的“央企重组”,或许中外运长航不会如此受伤。今年4月,待2012年年报披露后,长航凤凰(000520)将被正式戴帽,而已被戴帽的长航油运(600087)则面临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1月10日,原长航系一知情人士透露,“集团已经停止向我们输血,并明确要求不允许原集团为我们的贷款提供担保,而如今所有银行已经停止对公司新增贷款。”

他所指的“集团”即中外运长航集团。2008年12月19日,国资委正式下发通知,批准中外运与长航集团实施重组,中外运更名为中外运长航。虽然名字改了,但两家大央企却从未真正走到一起。

如今,长航凤凰裁员近半,并且将陆续清理与主业航运业无关的资产。这种格局下,中外运仍然选择收紧资金。

一位长期跟踪研究中外运长航集团的私募对本报透露,中外运与长航的重组是国资委启动的第一个重组案例,需要树立一个成功的典型。“此时长航系的子公司问题暴露得越多,亏损越严重,会拉低双方整合前的基数,制造利于重组的局面。”

长航凤凰很不幸,尽管使尽浑身解数,恐怕也很难逃脱成为“基数”的命运。

长航寒意

“中外运长航集团层面停止为贷款提供担保,公司的融资压力凸显”

2012年12月27日,武汉市民权路上一座粉红外墙的大厦里,正在召开着长航凤凰当年的第六次股东大会。

从湖北荆州赶过来的一名小股东无奈地表示:“我对公司基本不抱希望了,去年召开的前5次股东大会,我都投了弃权票。”

当日股东大会议案内容包括增资和成立两家公司:武汉长航船员有限公司和武汉长航供应琏物流有限公司。这并非长航凤凰增加了新业务,公司董秘李嘉华指出,两家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为一部分已被遣散但又不愿离开公司的人找出路。

此前,公司还设立了一家物流公司,其目的也是为了分流员工。“这部分投资都是很小额的。”李嘉华表示。

长航凤凰已经是内忧外困。2012年,标志全球运输兴衰的BDI指数呈M形波动,其中共有5个月略高过1000点,1月和12月均在700点以下,其他月份均低于1000点,全年指数为885,总体表现低迷。

“过去一年的运价比2011年更低。”李嘉华坦言,2012年年报估计仍将以亏损收场,今年被戴帽难以避免。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长航凤凰的亏损面快速放大。2012年前三季度,长航凤凰巨亏6.39亿元。2011年,长航凤凰更是巨亏8.83亿元。中外运介入重组之后的这四年,除了2010年靠卖船赚来的1.29亿元勉强保持微利外,其余三年全部巨亏4亿元以上。

2012年三季报显示,长航凤凰资产负债率高达104.66%,已经资不抵债。同类公司中国远洋(601919)、中海集运(601866)、中远航运(600428)等尽管也遭遇行业性风险,业绩下滑,但资产结构远远优于长航凤凰。

“去年我们通过缩减开支,控制投资等方式希望改变财务结构。”长航集团一财务人士指出,但受大环境所累,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资产负债率并无太大变化。

或许正因为此,中外运停止为其贷款担保。上述内部人士指出:“目前,银行想催债,但又怕催得狠了我们更没钱还。基本上所有银行也基本停止续贷,原有的授信发放也十分缓慢。集团层面停止为贷款提供担保,公司的融资压力凸显。”

长航凤凰还不是最尴尬的。同属于原长航系的另一子公司长航油运,早已被戴上了ST的帽子,而按照证监会新规,若2012年其报表仍然亏损,将面临被暂停上市的尴尬局面。

受累重组

长航系内部管理漏洞多,中外运不愿为之买单,宁可大乱大治

“集团就是要让长航凤凰自生自灭。”长航系另一高层指出。

担保贷款停掉之后,长航凤凰目前只能通过短期借贷的方式向子公司输血,巨大的财务支出使长航凤凰如饮鸩止渴。而在2009年的时候,长航集团发行20亿元的中期票据,中外运还提供了无条件担保。

针对长航凤凰和长航油运的困境,中外运表面上对外解释称,是受国际航运市场的整体大环境所累。但实际上中外运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一位证券业分析人士也指出:“这种局面并非完全由大环境决定。长航集团以往在管理方面的漏洞则是另一原因。”

2008年之前,为了响应国资委“做大企业规模”的号召,原长航集团通过长航凤凰向旗下的造船企业长航重工下达造船订单。长航集团设想,同时提振造船业务和长航凤凰的航运业务规模。

“在以往市场景气的时候,这种模式可以推进,但航运业一颓败,市场需求减少后,这个链条就断了。”上述人士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模式造成长航凤凰和母公司之前的大量关联交易。长航凤凰前身为中国石化武汉凤凰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被长航集团收购。长航集团一味追求做大做强,强行增加讧船数量,使长航凤凰的造船价格人为操作痕迹非常明显,也加大了双方的财务成本。

“这个商业模式对中外运是很不利的。”上述跟踪人士解释,“中外运要重组长航系,对这种利益的损害是不会容忍的。”

因此,重组之后中外运采取了强势的管理措施。仅从组织架构来看,中外运集团董事长苗耕书任中外运长航的新董事长,中外运总经理赵沪湘将任新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原长航集团总经理刘锡汉只在新集团中担任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中外运长航集团的21人领导班子中,有17人来自原中外运集团,仅4人来自原长航集团。

“在后来各个部门责任人设置上,也是原中外运集团人任正职,长航系人任副职。”上述内部人士表示,长航集团总部所在地武汉,也成了新集团在武汉设立的一个事业部。“至今庞大的新总部中,长航系包括刘锡汉在内,也仅有十多个高层赴京。”

大权旁落,这对长航系的原班人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上述长航内部人士表示:“一直以来,双方整而不合。大到重组的方针政策,小到一些投资项目的审批,双方都相互不买账。”

中外运曾提出过一个整体打包的重组计划,即将旗下各个板块的业务进行整体打散,再重新整合。这一招颇有“各个击破”的味道,因为各个板块的牵头人则仍然以原中外运为主。“我们长航系明确反对,并拒绝执行,这让整合不了了之。”

实施上,面对航运业务,长航系是有优势的,“无论从从业经验,还是各种政策的争取等方面,其优势明显比中外运强。”上述人士透露,鉴于此,2010年长航系向国资委申请,要求其作为航运业务的整合主体,这一提议被国资委采纳。

这似乎也给中外运“见死不救”留下口实。从目前的牌面看,中外运整体盘面仍然处于盈利状态。“新集团其实是有能力救我们的,”上述内部人士指出,“但集团称因为风险原因,不肯支援。如果没有这次重组,原长航集团早已通过融资、担保贷款或申请政策等方式,挽救旗下的子公司了。”

“其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为重组铺路。”上述私募人士分析,从重组被批复至今航运业的不景气和管理层的内斗,让中外运的雄心大志无法推行,重组举步维艰,基本已被沦为一个失败的案例。但作为国资委推出的第一个重组案例,其需要树立正面影响。此时的中外运干脆让旗下各子公司暴露各自的问题,在重新正式重组前,将所有弊端暴露出来,其后,其可以作为“救世主”的形象,更利于做出成绩,为成功重组做铺垫。

不仅如此,如今旗下企业亏损得越厉害,后期重组重启时,其还可以再度向国资委申请一笔不小的重组启动资金,“怎么算,中外运都是划算的。”

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中外运方面证实。

长航潜行

长航凤凰体量太小,长航集团可能取而代之,成为干散货业务整合主体

对于重组,中外运一贯的思路是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对两家大集团的重叠业务进行整合。但中外运在航运板块上经验并不足,争取政策能力差,特别是国资委明确长航作为航运业务的整合主体后,中外运更加被动。

航运板块的重组症结集中在干散货业务上。新集团的干散货业务涉及中外运航运和长航凤凰两家上市公司,而两企业分别在H股和A股上市。如果按照合并同类项的逻辑,必有一方被装入另一方的公司。

根据中外运和原长航系协商,出面整合这一业务的将是原长航集团。但中外运航运属于港股,长航集团要将长航凤凰作为干散货业务载体,其前提条件是新集团必须将中外运航运私有化,否则,外资股东是不可能同意长航凤凰资产重组优质资产的。

上述私募认为:“而目标资产私有化后在新集团的过程,涉及外资股东,除资本运作复杂外,还涉及新集团或长航凤凰财力问题。”

针对这一尴尬,中外运长航集团高层对外也多次表示,两公司的重组涉及到两大证券交易市场的不同主体,难度较大。这也是目前重组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

赵沪湘也曾坦言,过去两三年,整合工作一直在积极推进。因为目前航运市场条件不是很好,加上长航凤凰、中外运航运又是上市公司,会涉及到境内外的一些政策,有一定的难度。航运业务整合有的完成了,有的还在推进当中,不像物流和其他方面那么快。“两家通过重组以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协同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深度整合,未来效益会更加明显。”

从目前的规模来看,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外运航运(00368.HK)总资产为22.08亿美元,长航凤凰总资产为89.75亿元人民币。尽管国资委已经把尚方宝剑的一头交给了长航凤凰,但能否砍下去,也得看另一头的体量有多大。

如果长航凤凰要上演蛇吞大象的故事,必须有集团或其他外界的资本作为后盾,而目前这一后盾似乎还没有明朗化。从各种迹象来看,干散货业务的整合主体可能由长航凤凰变为长航集团。

清理长航凤凰航运业务则是这一思路的第一个例证。上述私募指出:“企业兼并重组、分立或重整安置,一般都有一个操作潜规则就是人随资产走。”从2011年起,长航凤凰进行大规模裁员,其目标是,将原本近万人的企业裁剪掉3000-5000人,而这一工作,基本在2012年已经全部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裁员,另一方面长航凤凰却还在为部分员工找出路。其上述小额投资安置员工的方式与这种说法不谋而合。而上述私募也指出,“从长航凤凰员工分流转岗的实践来看,其为今后公司的重组做铺垫。”

“长航凤凰目前的颓势,让其不得不靠卖资产度日。”上述分析人士也指出,从过去一年的情况来看,长航凤凰频频将包括散货船在内的船舶业务出售,同时将部分非主业业务剥离,而其受让方,则逐步转为集团,“这种趁低吸纳的方式,则有助于长航凤凰将其核心的资产转移给长航集团,壮大长航集团的资产规模,具备承接新集团干散货业务重组的重任。”

在长航集团旗下,有一家长航长江航运有限公司,其一直以来是长航集团散货业务的核心公司,注册资本高达40多亿元,远高于长航凤凰。“但令人奇怪的是,在2010年以前,该公司资料在其集团官网都可以查询到,但在2011年以后,却基本销声匿迹。这一公司很可能作为长航具体整合干散货业务的载体。”

“这家公司实际上是由通过债转股的方式,与湖北工商银行合资成立的,”对此,中外运长航集团一负责人解释,这一公司业务比较少,基本上没怎么运作,因此,在公开资料中,很少露面。不过近两年,公司确实成立了长江事业部,其主要任务则是负责干散货业务的运营。

一旦长航集团取代长航凤凰整合干散货业务,超过500亿的长航集团在体量上肯定不存在问题,另外在实际经验上也无障碍。因此,中外运方面在其中态度暧昧,以至于停止向长航凤凰提供担保也属正常。

大局已定

综合物流、造船两块业务整合完成,集装箱、滚装船和油运也无大碍

除了最难啃下的长航凤凰之外,中外运对长航集团的整合其实在过去三年也并不是完全停滞。

目前,中外运长航集团现有的业务版图由综合物流、航运、造船三大块组成。新集团董事长赵沪湘也对媒体透露,从整体收入配比来看,综合物流包括仓储、汽车运输、快递、货代等占60%左右,航运占近30%,还有10%是造船。

综合物流方面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原中外运旗下,其上市公司包括中外运和外运发展两家,而中外运通过私有化外运发展后,透过“路桥建设”回归A股借壳上市。这意味着,新集团基本完成了综合物流方面业务的重组。

而在造船板块,则主要集中在长航集团旗下的长航重工。“这一资产占长航集团业务的1/3左右,但其目前缺乏上市平台,”上述私募人士分析,后期估计会借壳上市,壳在何处,还得继续寻觅。但如果长航集团承接了长航凤凰的干散货业务,那么长航凤凰的壳资源极有可能用于长航重工。

相对庞杂的工程则集中在航运方面。按照行业划分,航运业务包括干散货、集装箱、滚装船及油运。除了干散货业务整合暂时无解外,其余业务中外运已经做好布局。

在集装箱方面的部署则是,借用中外运长江有限公司操作。新集团的集装箱业务分两块,即中外运方面下辖集装箱运输公司和中外运长江有限公司,长航集团则拥有上海、武汉和重庆长江轮船公司。

2010年9月17日,中外运对外公告,出资现金1697万,向控股股东收购注册资本一亿元的中外运长江有限公司49%剩余权益,将其转化为全资子公司。这家标的公司主营业务是长江流域的集装箱和散货运输业。中外运称,此次收购是落实目标公司重组计划的重要步骤。

赵沪湘也公开表示,理顺后的集装箱业务,运输的重点放在近洋和国内,而目前,近洋的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些航线做得还不错。

“这其中的重组思路,则可能意在将长航集团和长航凤凰航运业务肢解后,”上述研究人士指出。

2011年,这种整合还在继续。当年1月5日,长航油运以“光船租购”的方式收购中外运航运所属的1艘32万吨级VLCC油轮。中外运航运原有3艘单壳油轮,早前已出售2艘,仅有1艘单壳油轮,5年后完全退出油轮业务。

3月7日,长航油运向南京油运等三名对象非公开发行2.75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为15.24亿元,用于先期投入项目资金的置换。


“长航集团现有油运业务包括长江油运和海上油运两部分,”上述人士指出,前者由政府指导定价,后者由市场定价。长航集团控制南京油运,南京油运控股经营长航油运。这种整合的思路也表达出,长航油运将作为新集团油运业务的整合平台。

在滚装船方面,2010年下半年,新集团通过长航集团,将招商局和东风车城少量股权私有化后,全面整合新集团所属深圳中外运航运公司、中外运商船-三井公司等全部滚装船运输业务。而目前,这块优质资产还在长航集团手里。

“目前,滚装船方面基本整合完毕。”长航集团代管宣传工作的纪委副书记姜涛也坦言,目前,公司管理层正在进行调整,其中,部分高层正在从武汉调往深圳,协助管理滚装船方面的业务。
47 : greatsoup38(830)@2013-03-08 00:58:22

368
盈利跌75%,至2,100萬,9億美元現金
48 : 承天(1379)@2013-03-10 06:59:53

中外运长航重组实验
自从长航油运(*ST长油,600087.SH)今年2月初发出巨幅亏损的业绩预报后,市场开始揣测,这会不会成为被暂停上市甚至退市的第一个央企。

越来越多迹象表明,央企,并非资本市场“不倒翁”,长航油运将遗憾成为书写央企历史的第一家公司。

而在过去数年间,这家企业曾依靠一个重组题材,艰难挺过2008年金融风暴后的行业危机,如今重组题材幻灭,加之集团暂停输血,退市便再度成为可能。

长航油运如今处境,无疑也令正身处重组中的中外运长航集团大为失落,该集团由两家航运巨头所整合而成,希望借助重组成为航运物流巨头,避免成为大海惊涛骇浪中被无情敲打的小舢板。

与长航油运一样,长航凤凰(000520.SZ)也经营困难,料去年业绩无法扭亏而被戴上ST。两只股票的股价因此跌至每股1.55元和3.17元,而在重组风声传出的2008年,长航油运每股曾高达26.99元和12.2元。

除了资本市场上个股表现不容乐观,中外运长航集团已经连续两年没能完成年初的预算目标,2012年的利润总额再度下滑100%。如果以重组后的业绩去考量重组效果,无疑,中外运长航集团过去近五年的重组努力显然宣告失败,原本打算成为国资委重组教案的两家央企,如今或许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结局。

“婚姻不合可离婚,强扭的重组,不合适的也该停止了。”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劝国资委接受现实,中止中外运长航集团的重组进程。

这显然是不太可能。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发展与改革研究部部长王志纲认为,国资委不会简单做出退出决定。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研究部部长程伟则建议国资委或可考虑建立重组的督导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以更好的解决央企重组发现的种种问题。

源自危机感的合并

时间回拨至六七年前,中外运集团和长航集团彼时的心情与现在可大不相同。

2006年,国资委提出《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督促央企之间强强联手,打造各行各业的超级航母之后,国资委在各央企之间传达的信息是“三年之内要做到行业前三名,否则国资委给你们找婆家。”

而当时,中外运集团和长航集团,都排不进航运业前三。中外运、长航重组前,国资委旗下的航运板块共有5家央企,分别是中远集团、中海集团、长航集团、中外运集团和招商集团旗下的招商轮船。其中,中远集团占五家运力的55%,位列第一,中海集团运力占25%,其余三家运力所占比例均不到10%,招商轮船是由央企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招商局集团控股,主要从事能源运输业务的航运企业,目前已上市,其命运暂时不用担忧,剩下的就是中外运和长航。

因此,从2007年开始,两家充满危机感的航运集团开始接触,2007年6月,时任中外运集团总裁的赵沪湘赴长航集团谈整合方案。

中外运集团成立于1950年,在合并前已发展成为以综合物流和航运为两大经营板块的国际化大型现代企业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最大的航空货运和国际快件代理公司、第二大船务代理公司和第三大船公司。拥有和控制各类船舶运力达1200万载重吨。

而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简称中国长航),是我国内河最大的航运企业,有130多年历史,中国长航以江海联运为核心能力,是我国航运企业中唯一能实现远洋、沿海、长江、运河全程物流服务的航运企业。

截至2007年底,中国长航拥有资产总额412亿元,从业人员约7万人。现有全资子公司18家、控股子公司1家、境外子公司1家。

中外运长航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道,中外运集团和长航集团的管理层从2007年起就开始接触,两集团内部都组织力量研究了行业与市场,进行重组的可行性分析,分别得出了两集团如果能够成功重组是在当时条件下最佳选择的结论。

原因在于中国外运拥有我国内陆综合物流网络与较强的海陆空综合物流服务能力,长期的国际运输服务经验与渠道。中国长航在长江流域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物流大通道作用,能够为客户提供江海洋直达的航运服务。双方极具差距性与互补性。

2008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外运和长航进行重组。成立后的新集团,将成为横跨海运、造船、物流、货代等多项业务的综合物流集团,合并后的新集团资产近1000亿元,仅次于中远集团。

漫长重组路

程伟认为,重组的周期不应超过半年,否则重组的各项成本就会激增。中外运长航集团的重组却拖了四年之久。

2009 年1月5日,国资委宣布了中外运长航新集团领导班子的任命。原中外运董事长苗耕书将任中外运长航集团新董事长,原总经理赵沪湘将任中外运长航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兼副党委书记,原长航总经理刘锡汉则出任中外运长航集团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2009年3月,中外运长航集团正式挂牌,其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原属于中外运集团和长航集团的业务重组整合在一起。

2009年上半年,中外运长航制订了公司重组的框架方案,随后在第三季度获得国资委的原则同意。该方案较为笼统,在组织实施前需要制订细化的整合方案。2010年,具体重组方案获国资委放行,2010年1月13日中外运长航集团在北京召开重组方案宣讲大会,宣布将进入业务深度整合阶段。

中外运长航集团管理层向记者透露,该重组方案自2009年2月份开始调查研究,着手起草,历经半年完成。重组方案总体设计了重组工作的原则、发展战略、业务整合与协同、安全生产与风险控制、分阶段的安排等项内容,为新集团的发展设定了清晰的路线图。

这套方案对中外运长航集团的发展目标、主业构成、业务整合、资源共享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实施路径,其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物流、航运、船舶重工和资源培育。四大业务板块中,综合物流和航运将是支柱板块。

在企业管理方面,其重组方案披露,总部将采取战略管控的模式全面强化管理。这个作为国家17家董事会试点单位之一的新集团公司,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要对发展战略、重大投融资、经理聘任、风险控制等企业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根据重组方案预计,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经过努力,新集团的总资产、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将比2008年有大幅度的提升,拥有的运力将达到2000万吨以上,年造船能力达到约500万吨。

2010年6月,中外运长航集团重组领导小组又提出一个深度重组计划,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调研、酝酿重组实施方案的初步形成阶段,计划在7~8月完成;

第二阶段是方案的集中细化阶段,计划9月完成,主要对备选方案进行比选,形成倾向性主导性建议;

第三阶段是实施方案的审批决策阶段,初步定在10月,实施方案要经过集团重组领导小组、总裁办公会、董事会的审批;

第四阶段是重组实施阶段,计划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主要推动实施逐步到位,包括板块、资产、业务、人员和领导班子等都基本到位;

第五阶段是总结完善阶段,预计2011年6~7月完成,主要对重组实施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和完善。

可以说,当时从国资委到中外运长航集团,都期望在2011年完成重组。

这项完美的计划,实行的结果,却并不完美。

直到2013年3月份,中外运长航集团下属各公司之间的同类业务,合并同类项的工作并未有太多动作,甚至连各业务的重组平台都没有敲定。记者问询多位航运行业内人士,对中外运长航集团眼下的印象仍然为两家公司,并非一个集团。大而不实,业务分散,竞争力涣散,比合并前反倒更为孱弱。两家公司内部人士也承认,“一直整而不合”。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市航运公司的高管直言,“这是一个很失败的重组,非常失败”。

个中原因,中外运长航内部至今避而不谈。中外运长航集团第二任董事长赵沪湘自2008年年底答应本报记者,重组一旦完成,必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细述详情。时过近五年,赵沪湘每每见到记者,都只是摇头道,“未到时机”。

重组坚冰何在?

中外运长航的重组,究竟为何这么难推进?

从官方渠道未能得到正面的解答,但记者从两家集团内部分别获得的消息认为,重组推进困难缘于内部人事及控制权之争。

大连海事大学刘斌也曾研究两家公司重组案例多年,他的研究,佐证了中外运长航内部传递出来的信息。

刘斌向记者表示,企业的并购重组最容易失败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组织文化,二是人员安排。“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完全不同,融合不成,人事安排又不平均,最终反倒害了彼此。”

另外,中外运集团在过去近五年的重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在人事安排上可见一斑。

新集团管理层21人的名单中17人来自原中外运集团,4人来自原长航集团。除了刘锡汉外,长航集团两位副总姚荣建和姚宁分别出任新集团的党委常委和副总裁,而长航油运的副董事长朱宁则在新集团中出任副总裁一职。尔后,在各个部门责任人设置上,大多数也是原中外运集团人任正职,长航系人任副职。

大权旁落,对长航系的原班人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双方一直整而不合。“大到重组的方针政策,小到一些投资项目的审批,双方都相互不买账。”长航集团内部人士道。

重组无法推进下去,2011年初,刘锡汉被国资委更换为重组工作小组的组长来主导重组。与此同时,2011年1月,随着苗耕书的退休,赵沪湘成为集团的董事长,刘锡汉则成为总裁。这样的人事更替后,原本以外运为主的整合工作,风向开始变得复杂,导致将要被整合的业务由于主导权和选择整合主体等问题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

究竟该谁整合谁?在哪个平台上进行整合?一系列问题伴随着复杂的人事斗争一直缠绕数年未有定数。

尽管在油运业务上,长航占优势,干散货运输业务双方势均力敌,但是,从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资本市场运用等多方面看,中外运集团总体强于长航集团。

对比两家企业的数据,2007年,中国外运主营业务收入为576.61亿元人民币,利润约40亿元。长航集团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约250亿元,利润约11亿元。中外运集团体量大于长航集团。

而且,在2010年底斥巨资请了麦肯锡咨询做中外运长航的战略梳理之后,麦肯锡建议中外运长航将企业定位于综合物流运营商。赵沪湘向记者表示,与中远、中海等航运巨头相比,中外运长航在海陆空等领域所涉猎的范围更广,运输方式更全,在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上拥有优势。因此,中外运长航集团高层根据报告对业务结构以及战略规划进行了调整。

刘斌认为,中外运长航集团高层对这一战略的定位是准确的。尽管合并后的中外运长航集团也有航运资产,但是其航运资产对比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体量都小得多,无论从政策扶持还是市场竞争的角度,都无法胜出。另外,航运属于重资产行业,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将巨额资金投入非核心竞争力业务,无疑是不划算的”。

反观综合物流运营商的角色,契合我国大力发展物流行业的政策导向,而且中外运长航集团的业务恰好海陆空都有涉及,可以将江海河全程物流作为其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长航方面也是这么判断,它是中国航运企业中唯一能实现远洋、沿海、长江、运河全程物流服务的航运企业。因此长航集团一直期望做大自己的运力,增强产业链能力。只是有一点双方的认知出现偏差,刘斌指出,长航应该在沿海、长江与内河运输做更多文章,船型以中小型船舶为主,可长航集团却希望增强远洋和沿海部分的运力,且运力大型化。因此,即使在2007年及2008年航运市场出现危机端倪,长航集团仍下血本押注新船订单,并冒进为产业链的投资四处担保。

公开资料显示,长航凤凰借壳重组以来,累计造船、租赁船舶合同总金额约达96.1亿元,其中在2007年和2008年两年的钢材价格峰值期,其造船和租船合同金额高达77亿元。

这只是冰山一角。中外运长航集团内部人士曾向记者抱怨,一度中外运内部对来自长航层出不穷的出血点感到崩溃,“不时冒出几亿元的亏损或担保”,小道消息称,经摸查,长航集团对外担保竟高达60亿元。而这一大笔账中外运集团在重组前完全不知情。

震怒之后的中外运长航集团高层决定停止对长航系的供血。眼下,中外运长航集团已经停止为长航凤凰和长航油运等公司进行贷款担保。两家上市公司的融资压力凸显,更迫于经营压力,一个很可能在今年暂停退市,另一个则被戴上ST的帽子。

一度被长航集团寄予厚望的两大整合平台,若因此惨淡退出,倒间接令重组平台之争暂告段落。

失望的资本市场

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共有五个上市公司。分别为主要从事货代物流业务的外运发展(600270.SH)、从事航运业务的中外运航运(0368.HK)和从事空运、快递业务的中国外运(0598.HK),以及从事油品运输的长航油运(600087.SH)和干散货运输的长航凤凰(000520.SZ)。

在过去近五年时间中,尽管航运市场深受创伤,各航运股股价跌得一塌糊涂,中外运长航系股票却不乏大额资本蹲守其中,尤其是长航油运和长航凤凰两只股票,原因无他,等待重组题材爆发。

按照这些股票上市时的承诺,大股东即集团公司将在合适的时机注入优质资产,长航集团还有一些包括干散货、滚装船和油运等航运业务没有整体上市,造船板块也需要一个融资平台。

而在中外运长航集团重组之后,五家公司之间的业务有所重叠,存在同业竞争的情况,需要进行资产置换或重组,这些题材无一不是点爆股市热情的催化剂。

有鉴于此,尽管航运市场整体低迷,各大航运股价格大幅跳水,长航油运和长航凤凰的股价,比之其他航运股更为平稳,2009-2011年重组概念反复炒作期,两只股票的价格一直保持在3-8.5及4-6.44元之间,可供对比的是,同期,股本比他们大得多的中海集运股价只有2.6-6.44元。

不过,很快,重仓蹲守的投资者发现自己上了当。“重组的雷声响了好几年,却一直未见雨点落下。”

2011年11月1日,长航凤凰开始停牌。随后又在11月25日发布的公告中解释,由于经营面临一些困难,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正在一起研究有关问题及解决办法,决定对上市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资料显示,2011年中外运长航集团初步确定了需用重大资产重组的办法来解决公司经营问题的思路,并提出了拟采取吸收合并航运资产等重组方式,对包括长航凤凰、中外运航运(红筹股)、中国租船有限公司等在内的数家干散货企业进行重组整合为一个上市公司,以实现集团干散货板块业务整体上市目的。这项计划,让连年亏损的长航凤凰有了转机。

但在停牌近两个月之后的12月29日,中外运长航集团又以系统内部未达成共识、国际板尚未开通导致红筹股吸收合并存障碍和“内水不开放”的行业管制等方面为由,决定终止策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市场一片哗然,股价应声下跌4个跌停板。投资者纷纷指责长航凤凰的“重组忽悠”行为。

长航油运也一直有各种关于重组的传言,以至于连曾经最牛经理王亚伟也曾对长航油运的重组寄予厚望,重仓蹲守。长航油运的资料披露,2009年底到2010年一季度,王亚伟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盛世精选一共持有2010万股长航油运,位列长航油运前十大股东。

可随着重组进展的迟缓,到了2010年中期,这两只基金一共减持了800万股,到2010年三季报的时候,前十大股东中已经再难寻觅王亚伟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盛世精选的身影。有关人士按照王亚伟的建仓和出仓时间,测算其成本,估计王亚伟投资长航油运持股一年间,损失约4000万元左右。

重组的再思考

“如果一个重组,做到公司业绩不行,内耗不断,股民不满,员工怨声载道,这个重组还有没有做的必要?”刘斌问道。

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摆在中外运长航集团和国资委面前的严峻问题。中外运长航集团的重组有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如果必须继续,又该如何破冰?如果终止重组,两家公司该如何把控自己的命运?

回溯两家公司重组的起源,虽然是双方表态基于市场判断自愿结合,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非市场因素。

自从2003年,国资委主导国有资源配置之后,开始提出了资产重组的概念。其背景也是因为中国企业自入世之后发现自身的资金、运营和人才离全球跨国企业巨头相去甚远,希望通过并购形成规模化优势,以实现与国际对手同台较量的愿望。

于是国资委所管理的央企数量从2003年96家经过重组,至2006年年末减少至161家。2006年,国资委再次提出《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深化重组需求,督促央企之间强强联手,打造各行各业的超级航母。

中外运集团和长航集团之间的重组,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由于中外运集团和长航集团两家资产都比较庞大,重组后资产近千亿,又是央企董事会试点单位,可以说,中外运长航的重组曾被国资委寄予厚望,希望打造成重组标本,以做榜样,以加速央企重组的步伐,将央企数量进一步削减至百家以内。

可是,这个重组案例行至今日,却被市场广泛认为“彻底的失败”。刘斌认为国资委应该面对现实,坦承这起婚姻结合得并不成功,“应该让其离婚了”。

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些航运上市公司高管亦建议国资委应该更换中外运长航集团现任高层,委派更为强硬的领导者强势突破当前的僵局,否则,只能考虑重新将中外运长航打散,各自为政,自行自救。

不过,在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发展与改革研究部部长王志纲看来,国资委不会简单做出退出决定,中外运长航的内耗问题,对拥有人事主导权的出资人国资委而言,不会是障碍。可以通过换人、削平利益阻碍点等方式通关,反倒是市场经营在当前航运低迷形势下更为棘手,不易妥善解决。

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研究部部长程伟则认为,事实上在航运市场上升期解决重组问题,难度相对要小一些,而在市场下行期,阻力变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领导不敢动,担心重组后的业绩下滑,虽然可能是市场下行周期的企业反应,却会被归结到重组不成功上,而让企业高层背负重组失败的责任。

中外运长航集团宣布重组这几年,恰好碰到航运市场多年不遇的低迷期,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连创历史新低,集装箱运价也一再跳水。整个航运市场亏声一片,中国航运龙头企业中国远洋在2011年巨亏104亿元。

“国资委应该建立重组的督导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才能解决切实重组问题。”程伟建议道,国资委作为出资人,需要多方审视和评价央企之间的重组,企业重组必然会带来一两年的财务数据剧烈变化,若能给其缓冲期,或者有助于企业基于重组的长期目的而作业务整合,而不会盲目出于业绩考核的思量而做短视的操作。

全文:http://www.21cbh.com/HTML/2013-3-9/4MNTQzXzYzNTc4Mw.html
49 : Clark0713(1453)@2013-03-19 21:46:10

#598

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本集團業績公佈 (
50 : greatsoup38(830)@2013-03-20 00:56:56

盈利增70%,至6.8億,輕債
51 : greatsoup38(830)@2013-05-24 18:36:47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1&category=company
  《經濟通通訊社24日專訊》中外運航運(00368)董事長趙滬湘於股東會後表示,公
司目前正研究擴大船隊,但未有實質舉動。
  4月份匯豐PMI降至低於50,被問及公司會否維持乾散貨表現勝去年的看法,他並無正
面回應,僅稱首四月波羅的海指數均較去年為差。(wi)
52 : GS(14)@2013-05-25 13:03:35

368 虧損
53 : bbaeric(38257)@2013-07-08 20:42:25

【個股信息】中外運航運(0368-HK)李樺代替田忠山任總經理
2013/07/08 09:01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中外運航運公布,由本月5日起,田忠山辭任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及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田忠山獲調任為公司非執行董事,而李樺獲委任為公司總經理及董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席,以替代田忠山。

李樺,1966年4月出生,自2003年1月起任公司董事。

田忠山,1968年10月出生,自2003年1月起任公司董事。(T)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11/558597.html
54 : bbaeric(38257)@2013-08-08 19:22:34

《公司業績》中外運航運(00368.HK)中期純利急跌92% 不派息
2013-08-08 17:47:59

中外運航運(00368.HK)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收益按年跌12.8%至9349.7萬美元,純利161.2萬美元,同比跌92%,每股盈利0.04美仙,不派息。

由於近年新增運力的大量投放,全球運力已形成十分龐大的規模,航運市場運力過剩的局面依然嚴峻,租金、運費進一步走低。不過集團通過採取多元化發展策略,積極推動程租業務的發展。在運費低迷的情況下,在期內錄得運費收入2,767萬美元,同比增長90%。

6月底止,上半年資本開支總額為442萬美元,按年大跌76.58%,主要用於上半年度入塢維修。

展望下半年,全球航運市場仍然充滿挑戰。雖然美日經濟的緩慢復甦以及新興經濟體的持續發展都將繼續推動海運需求溫和回升,但是由於乾散貨運力前期的快速擴張,疲弱的海運需求無法緩解運力嚴重過剩的壓力。供需失衡的矛盾短期內仍將延續,預計今年下半年航運市場仍處在較為困難的時期。(ka/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7756.html
55 : greatsoup38(830)@2013-08-09 01:56:19

轉盈為虧,蝕300萬,10.5億現金
56 : qt(2571)@2013-08-09 10:20:18

今年下半年航運市場仍處在較為困難的時期 <==真係有排唔掂.
57 : bbaeric(38257)@2013-08-09 19:02:55

【個股信息】中外運航運(0368-HK):料下半年營運環境嚴峻,未來數年情況會逐步改善
2013/08/09 14:41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中外運航運(0368-HK)執行董事李樺表示,目前的船舶價格處歷史低位,即使同業訂單不少,但經營仍然困難,預料下半年營運環境仍將嚴峻,會與各地貨主緊密合作,相信未來數年情況會逐步改善。

他指,集團現時手持現金約9.2億美元,由於買船成本下降,故下半年會將部分現金用作購買新造船和二手船,以增加運力,亦會擴大投資於發展技術日漸成熟的節能環保船,惟暫時不會向主營長江和沿海而非遠洋船舶的子公司鳳凰長航購船。由於去年至今沒有建造新船,故下半年沒有售船壓力。

李樺預計,隨著環球經濟復甦及內地煤礦價格從現時的歷史低點回復至健康水平,海運量於未來10年將每年增加約5%

就其持股26.7%的鳳凰長航,中外運作為其大股東,會竭力以符合市場和上市規則的方法解決;雙方亦合作無間。(J)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3/564038.html
58 : bbaeric(38257)@2013-08-09 19:42:51

中外運(00368.HK):船價見底 下半年將續購新船
2013-08-09 12:32:42

中外運(00368.HK)執行董事及總經理李樺於全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出售4艘老齡集裝箱船,進一步優化船隊的船型和船齡結構。他續指,下半年將會繼續出售老齡船隻,並會留意機會購買船隻;因現時船價已低至市場底部,故購買船隻的成本降。

他續指,會考慮自行建造新船及購買二手船,會在兩者之間比較價格及性能。而現時新型的節能及環保船設計已見成熟。(ir/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7961.html
59 : bbaeric(38257)@2013-08-09 19:44:53

中外運(00368.HK)料航運業已見底 未來數年市場每年貨運量增5%
2013-08-09 12:35:36

中外運(00368.HK)執行董事及總經理李樺於全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相信整個航運市場已見底,未來會逐步復甦;因隨著美國及日本復甦,歐元區走出危機;中國縱使經濟放緩,但相信煤炭及鐵礦石的進大仍龐大;若國際鐵礦石價格續跌,進口相信會持續上升。他相信,未來數年市場每年貨物的海運量增長5%。

他續指,由於去年及今年上半年經營困難,故一直沒有新造船隻,以減少運力及減輕經驗壓力、因此在市況復甦後會增加運力,下半年作結構調整。集團維持上市時定下的500-700萬載重噸目標,相信未來與貨主合作,及旗下於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的航運公司,有作提升全球化運作,冀下半年有更好表現。(ir/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7966.html
60 : bbaeric(38257)@2013-08-09 19:46:58

《大行報告》高盛降中外運(00368.HK)目標價至2.2元 維持「買入」
2013-08-09 11:48:09

高盛指,中外運航運(00368.HK)上半年純利按年跌92%至161.2萬美元,與公司早前發盈利預警相符;該行早前預期是自1986年以來幹散貨市場最弱的半年之一,但值得留意是期內,集裝箱業務仍錄得盈利,息稅前利潤率按年上升2.6個百分點至27%。

高盛表示,重申對中外運航運「買入」評級,及「確信買入」名單內,指公司明年可得盈利,兼且估值僅預測2013年市賬率0.4倍,低於行業0.7倍的估值,兼且每股的淨現金強勁。

該行指;散貨船業務陷入虧損,公司息稅前利潤率,由去年上半年的6%下降至-13%。同時,海運業務(中外運加拿大)收入增長90%至2800萬美元;而公司淨現金資產負債表持續強勁,集團現金餘額微升至9.2億美元,並沒有債務。該行估計,中外運航運目前每股淨現金約為1.8元,相對目前股價1.86元。

高盛認為,在其他同業錄得虧蝕下,中外運航運上半年仍實現盈利;加上估值吸引,維持「買入」評級。但由於散貨市場復甦持續緩慢,故將2013至2015年每股盈利預測,由0.01、0.02及0.03美元,下調至0.00、0.02及0.02美元;目標價亦由2.4元降至2.2元。(ir/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7949.html
61 : greatsoup38(830)@2013-08-10 11:46:34

中外運作風太恐怖
62 : have707(25178)@2013-08-10 12:11:40

61樓提及
中外運作風太恐怖


點解咁講....
63 : greatsoup38(830)@2013-08-10 12:12:46

62樓提及
61樓提及
中外運作風太恐怖


點解咁講....


現金處理保守,唔識做業務
64 : have707(25178)@2013-08-10 12:20:50

63樓提及
62樓提及
61樓提及
中外運作風太恐怖


點解咁講....


現金處理保守,唔識做業務


不過航運業咁低迷,剛好呢個保守又令佢更易度過難關....

始終大船運力仲係需求好低...

當然上面我係講緊中外運航運,中外運始終似一間整全既物流公司,而中外運最有吸引力係佢同DHL....

我對中外運航運高現金有性趣,當然更好既始終係2343...
65 : greatsoup38(830)@2013-08-10 12:31:47

598 早年都是好多現金唉
66 : have707(25178)@2013-08-10 12:43:23

65樓提及
598 早年都是好多現金唉


我覺得佢係咪開始去到發展樽頸,定冇方向呢...?
67 : greatsoup38(830)@2013-08-10 12:44:48

他是唔識處理投資者的期望
68 : have707(25178)@2013-08-10 13:04:17

67樓提及
他是唔識處理投資者的期望


不過我有少少感覺係,598發大可能要去買下...
368應該買多d船等好景...


有時會諗既然中外運航運咁多錢,呢幾年買下船仔,其實都有機會做得大....

反正而家股價都係現金價,不過咁小成交,都反映大家可能對佢失望了....
69 : greatsoup38(830)@2013-08-10 13:17:42

如果他每年派5仙、10仙咁會好d
70 : GS(14)@2013-08-24 12:42:13

598

盈利增30%,至4.1億,債輕
71 : qt(2571)@2013-08-24 12:51:58

呢排鐵礦石價上返左D, 生意好左少少
72 : ezone2k(22605)@2013-09-02 16:10:12

Soup, what happend to 598?

break 52 weeks high?


中國外運 00598.HK
(國企指數)

現價 2.000  升跌 +0.080(+4.167%)

  1個月波幅

  1.470 - 1.930

  

  2個月波幅

  1.360 - 1.930

  3個月波幅

  1.310 - 1.930

  

  52週波幅

  0.970 - 1.930


73 : qt(2571)@2013-09-02 16:17:20

係近期鐵礦石價上吧
74 : greatsoup38(830)@2013-09-02 23:15:26

好有起色
75 : 0o4(31752)@2013-09-05 09:46:31

74樓提及
好有起色


完來真係掂左好多
76 : greatsoup38(830)@2013-09-05 22:31:37

75樓提及
74樓提及
好有起色


完來真係掂左好多


598直是得四個字
77 : 高貝利(41041)@2013-09-08 02:25:28

76樓提及
75樓提及
74樓提及
好有起色


完來真係掂左好多


598直是得四個字


邊四個字呀smiley
78 : GS(14)@2013-09-08 11:18:17

掂過碌蔗
79 : 高貝利(41041)@2013-09-08 14:06:18

78樓提及
掂過碌蔗


咁正??咁要做吓功課study吓
80 : greatsoup38(830)@2013-09-08 14:06:45

79樓提及
78樓提及
掂過碌蔗


咁正??咁要做吓功課study吓


起左好多近排
81 : 0o4(31752)@2013-09-09 09:38:58

80樓提及
79樓提及
78樓提及
掂過碌蔗


咁正??咁要做吓功課study吓


起左好多近排


咁明顯好左咁多正常既
82 : ezone2k(22605)@2013-09-09 15:27:53

smileysmileysmiley

中外運航運 00368.HK
(港中企業)

現價 2.470  升跌 +0.080(+3.347%


83 : greatsoup38(830)@2013-09-09 22:55:52

真是傻左眼
84 : 0o4(31752)@2013-09-09 22:58:18

83樓提及
真是傻左眼


但係隻598無咩力咁,無理由
85 : greatsoup38(830)@2013-09-09 22:58:39

84樓提及
83樓提及
真是傻左眼


但係隻598無咩力咁,無理由


呢隻唔直接受航運影響
86 : bbaeric(38257)@2013-09-23 22:13:51

23/09/2013 14:40

《外資精點》看好中外運航運擴充遠洋船隊,瑞信升目標至2﹒8元

《經濟通通訊社23日專訊》瑞信發表研究報告指,由於中外運航運(00368)重新調
整運費,所以相信明年的盈利會有明顯復甦,同時公司又表明會投資擴充遠洋船隊,所以將公司
的目標價由2﹒6元提升至2﹒8元,並維持「優於大市」評級。
  報告指,現時中外運航運的船隻有30%的貨船承租日數是無出租合約承包,相信明年會增
加至97%,可有助公司運費的增長。
  報告預期公司今季的營業額會有顯著增長,相信公司業績會轉虧為盈。(ic)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
       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1&category=research
87 : greatsoup38(830)@2013-10-22 23:26:48

買船
88 : bbaeric(38257)@2013-10-23 22:35:11

《大行報告》瑞信升中外運(00368.HK)目標價至2.9元 評級「跑贏大市」
2013-10-23 10:39:02

瑞信表示,中外運(00368.HK) 購入四艘超巴拿馬型船,每艘作價1,730萬美元,該行估計較現時二手價格低35%。購入船舶有助中外運鎖定經營成本處具競爭力的水平(每日只為9,509元美元),低於現時即期租船的每日租金。船隻將於11月交付,很可能隨即貢獻盈利,令中外運船隊規模擴大13%,明年盈利提高9%。

是次交易意味沉寂四年後,中外運重新擴張船隊,釋除投資者關注其業務擴張將繼續停滯不前的疑慮,收窄與同業間的估值折讓。另外,中外運正與內地船廠商討新船訂單,以小船為主。

股價催化劑包括宣佈購置船隻、船隻升值及政府出台有利政策等。維持「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由2.8元上調至2.9元。(na/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70568.html
89 : greatsoup38(830)@2013-10-23 22:52:37

盈利穩增
90 : 0o4(31752)@2013-10-24 14:50:38

盈利穩增,但個股價...
91 : ironforge(21491)@2013-10-24 14:58:41

同比第3季差左嘛..
同埋呢排個市轉差..
92 : VA(33206)@2013-11-02 15:56:03

升到爆炸抖一抖
93 : have707(25178)@2013-11-02 18:57:50

印象中除左中外運外, 好似冇邊隻係空運比例咁大.....?

(1.92買左少少博一半)
94 : bbaeric(38257)@2013-11-10 20:51:30

《大行報告》瑞信升中航運(00368.HK)目標價至3元 維持「跑贏大市」
2013-11-08 15:06:06  
  
瑞信報告指,中航運(00368.HK) 估值較同行存在折讓,因受到企業重組、幹散貨市場疲弱、未能善用現金儲備等因素拖累。一旦有跡象表明集團可有效地運用其現金,估值折讓將會消除。

該行指,集團手持現金8.5億美元,可在不增加負債情況下,以吸引的價格購擴充船隊,盈利有望倍增。繼早前以折扣價買入四艘超巴拿馬型船後,集團亦在尋找機會購買新建或二手船隻。

另外,母企的重組計劃正取得進展,中航運似乎不再受到虧損的姊妹公司所拖累。目標價由2.9元上調至3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ca/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73787.html
95 : sunny161(43269)@2013-11-22 21:46:09

【投資名家搶先睇】中外運急升好事近(高彰坡)

港股經周一狂升後,暫只宜向落後國企或二線中資股博短線,特別是預期有重大動作醞釀的股份,催化劑一旦落實,股價爆升可期,對象之一是即將坐擁逾90億元現金的中外運(598)。

首先看看中外運落後程度。作為內地物流企業龍頭,2003年2月在港上市,招股價2.19元,2007年10月在大市見頂期間曾升至5.70元,但2008年卻因全球金融海嘯而插至0.65元谷底,至今才回升至招股價2.19元以上水平,收2.37元,但較高峯仍低達58%,相對國企指數在過去10年累升達3.8倍,可見中外運與大市表現大脫節。

經2008年見底後,股價反彈幅度仍未完成其黃金比率首個反彈目標0.382倍所在2.58元,可視此為短期上升目標,升幅9%。中長線以0.5倍及0.618倍為目標,股價可見3.18元與3.77元。若有預期中的資源整合計劃付諸實行,中外運達標所需時間料會大幅縮短。

中外運今年6月底持有現金52.33億元(人民幣.下同),若連同本月8日宣佈獲內地證監批准發行的20億元債券(利息5.7厘)在內,手上現金將增至72.33億元,折約90.4億港元,有利中外運隨時進行資源整合,而中外運總裁張建衛8月22日在公司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中外運與母公司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持有中外運內資股57.93%)的整體物流資源整合計劃,可望於今年內出台,其中將包括由母公司注入相關物流資產予中外運。

現距所謂「年內」只有40多天,除非部署進度有所延遲,否則短期內或會隨時公佈相關注資計劃,讓中外運的豐厚現金得以善加運用,對中外運未來盈利加速增長,必有相當助力,等同股價可水漲船高。

中外運憑手上的現金僅收取約1.3厘的周息回報,若以這批資金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經營,PE高達70多倍。在注入母公司優質物流資產後,這批資金用作購資產的回報可大幅提升至PE 10倍左右,因此注資計劃肯定成為股價勁升的催化劑!
再與中外航運(368)比較,中外運現價預測PE僅9.9倍,較中外航運預測PE 34.6倍,折讓達71%,或多或少亦反映出中外運落後其合理估值水平甚遠。看中外運股價昨勁升17%兼突破保歷加通道頂部,或可預期好事近矣!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31119/51918016


《新股消息》傳嘉里(00683.HK)分拆物流上市 明日聆訊
AASTOCKSAASTOCKS – 2013年11月20日週三香港時間下午5:29

路透旗下《IFR》報道,由嘉里建設(00683.HK)分拆的嘉里物流,明日將尋求聯交所批准上市。市傳其集資額達5億美元(約39億港元)。(ka/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598遲啲會唔會又有得炒呢
96 : bbaeric(38257)@2013-11-22 21:52:16

中航運(00368.HK)更換董事長
2013-11-22 16:50:22  
  
中外運航運(00368.HK) 公布,趙滬湘因控股公司其他工作分配,將辭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兼董事長等職務,由明日(23日)生效。

公司並宣布,由明日起,中國外運長航集團總經理助理李甄獲委任公司非執行董事、董事長等職務,以替代趙滬湘。(bi/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1/NOW.576401.html
97 : greatsoup38(830)@2013-11-23 12:41:19

是咪又出事
98 : VA(33206)@2013-11-23 12:42:55

最平的物流股
99 : qt(2571)@2013-11-23 12:45:02

greatsoup3897樓提及
是咪又出事


阿爺要清理下家門
100 : VA(33206)@2013-11-23 22:04:03

【投資名家搶先睇】中外運急升好事近(高彰坡)

首先看看中外運落後程度。作為內地物流企業龍頭,2003年2月在港上市,招股價2.19元,2007年10月在大市見頂期間曾升至5.70元,但2008年卻因全球金融海嘯而插至0.65元谷底,至今才回升至招股價2.19元以上水平,收2.37元,但較高峯仍低達58%,相對國企指數在過去10年累升達3.8倍,可見中外運與大市表現大脫節
***
中外運總裁張建衛8月22日在公司中期業績發佈會上表示,中外運與母公司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持有中外運內資股57.93%)的整體物流資源整合計劃,可望於今年內出台,其中將包括由母公司注入相關物流資產予中外運。
******
中外運憑手上的現金僅收取約1.3厘的周息回報,若以這批資金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經營,PE高達70多倍。在注入母公司優質物流資產後,這批資金用作購資產的回報可大幅提升至PE 10倍左右,因此注資計劃肯定成為股價勁升的催化劑!
再與中外航運(368)比較,中外運現價預測PE僅9.9倍,較中外航運預測PE 34.6倍,折讓達71%,或多或少亦反映出中外運落後其合理估值水平甚遠。看中外運股價昨勁升17%兼突破保歷加通道頂部,或可預期好事近矣!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31119/51918016
101 : MrYeung(15476)@2013-12-09 22:02:42

598
102 : VA(33206)@2013-12-17 21:24:31



同業走勢
103 : fishlove2001(20176)@2013-12-17 21:27:20

四環預祝康臣
中外運預祝嘉里物流
104 : greatsoup38(830)@2013-12-17 23:39:31

點解我隻野唔升?
105 : bbaeric(38257)@2013-12-18 11:24:02

2013年12月18日

股場放大鏡:
中外航運快急起直追

近日市場焦點放在聯儲局議息會議,大戶散戶均不敢輕舉妄動,造成市況高開低收,頗有收爐味道。假如要為明年持貨做部署,出口及航運股應是首選。首先,是日前公佈的美國及歐洲製造業數據均好於預期且創出近年最快增速,預示歐美經濟復蘇,對來自區內的原材料及成品需求勢必增加,這從近期反映運費的波羅的海指數可以得見。
昨日中外運(598)股價急升逾13%,成交急增,炒航運股可以睇埋中外運航運(368)。公司主要從事乾散貨船期租及乾散貨船程租、船舶管理及融資租賃下的油輪光租等業務。受到企業重組等因素影響,公司股價一直較同行存在折讓,近期中海發展(1138)、中外運股價節節向上,中外航運有追落後空間。
中外航運目前手持現金約8.5億美元,有足夠現金迎接航運業復蘇。早前公司已購入4艘超巴拿馬型船,是四年來首次擴充船隊,預示集團將有新的業務發展。集團以每艘作價1,730萬美元、近35%的折扣買入四艘超巴拿馬型船,船隊規模將擴大逾10%,相信可隨即出現盈利貢獻,帶動明年盈利提升。

大陽燭升穿阻力
瑞信早前發表報告,認為有關交易可消除投資者對母公司重組令中外航運擴展停滯不前的憂慮,並有助收窄其與同業估值折讓。集團亦繼續尋找機會,購買新建或二手船隻,前景看俏。中外航運昨以大陽燭升穿三條平均線阻力,前高位2.75元料快將升破,現價買入有機會重演中海發展及中外運的強勁走勢。

歐陽風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218/18555925
106 : bbaeric(38257)@2013-12-18 11:29:17

2013年12月18日

青心直說:中外運終收成

中國去年物流費用佔GDP比重為18.1%,遠遠拋離日本的9.1%及美國的8.5%。在市場預期中國經濟增長將進入整固期之際,物流服務需求卻明顯增加,根據Armstrong Report預測,在2012至2015年,大中華物流費用預期年複合增長達16.3%,為全球所有區域之冠。中外運(598)的母公司,是從事物流運輸服務超過50年、具備豐富經驗、客戶基礎強大穩固的中外運長航集團。公司管理層一向比較低調正氣,默默耕耘,終獲投資者垂青,證明滄海遺珠也有被發現的一天,好公司不必太造作。

估值平絕同業 獲追捧
中外運一向被視為以船務代理及貨運代理為主的公司,因母公司是內地最大國際貨運代理商,細看其業務,其實是集海、陸、空貨運、倉儲碼頭服務、快遞、業務於一身的綜合物流服務供應商,服務網路覆蓋全中國以至全球主要經濟區域。2003年上市時,中外運獲注入母公司在沿海、沿江地區和其他戰略性地區的核心業務,間接持有31.73%權益、與敦豪(DHL)合營之中外運—敦豪快遞業務,市佔率達三成。國際快遞需求快速增長,去年中國至國際及港澳台的快遞收入增幅為11.3%,而中外運—敦豪的收入增長就達13.1%。在市場對順豐速遞何時上市存在樂觀憧憬的一刻,美國上市的同行,如UPS及FedEx的市盈率估值分別達21及23倍水平,預測市盈率亦超過18倍,內地上市之同行,市盈率隨便亦逾20倍,市盈率只有10倍的中外運,遂成被追落後對象。
擁有自營碼頭、船隊、集裝箱堆場、倉庫、車隊、鐵路資產,是中外運進一步拓展物流快遞業務的基礎優勢,配合電子商貿物流發展的趨勢,中外運亦與時並進,透過整合旗下綜合物流資源,優化業務結構。今年10月,該公司更進入航運電商的領域,構建名為「海運訂艙網」的航運電商平台。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218/18555944
107 : bbaeric(38257)@2014-01-08 22:42:14

《大行報告》瑞信升中航運(00368.HK)目標價至3.3元 評級「跑贏大市」
2014-01-08 13:44:13

瑞信表示,中航運(00368.HK) 已向母企訂購4艘巴拿馬型散貨船,每艘價值2600萬美元,較現時新船價格提供了6%的折扣。訂單可協助集團鎖定較低的每天成本8,500美元,較現市價低31%及較現有船隊平均每日成本9,500美元低11%;並相信更多的訂單會在未來數月公布。四年來首次訂購新船,釋出集團擴充船隊不再受母公司重組拖延的強烈信號。

隨著散裝乾貨市場復甦,投資者可能對集團即將收購母企的中國租船公司更為樂觀;料交易金額將有折扣,介乎7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相當於中航運4-6%市值。

該行續指,去年末季航運市場優於預期,將反映在2014年上半年業績,加上船舶價值上升,促使該行提升2014年盈測10%,評級維持「跑贏大市」,目標價由3元上調至3.3元。(ji/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83526.html
108 : MrYeung(15476)@2014-01-24 20:18:29

598
109 : bbaeric(38257)@2014-02-13 22:15:39

[2014-02-13]

證券分析:改策略增運力 中外運航運看高一線

國浩資本

中外運航運(0368)股價於1月份下跌9.9%。本行認為是次調整主要受波羅的海指數下跌拖累。公司過往的股價表現往往受波羅的海指數牽引,波羅的海指數1月份下跌52%,主要是由於中國農曆年假前製造業活動放緩,以及澳洲及巴西的礦業因天氣惡劣而放緩開採節奏。按年計,該指數急升63%,本行認為這排除了大部分季節性因素,較能反映行業供求改善的實際情況。

如本行前文所述,中外運航運以自有船隻噸位計是內地領先的國有航運企業。公司主力租賃自有船隻予其他航運公司。

截至2013年上半年為止,公司手持現金為9.17億美元,或每股1.79元。投資者對充裕的現金水平感到不滿,畢竟現金回報極低,故此公司在估值方面一直較同業平均水平低。過去5年,以巿賬率計,公司相對行業平均水平的折讓幅度約41%。

由於管理層預計航運業2013年下半年及2014的經營狀況見底回升,經營態度變得進取。公司於過去四個月動用1.73億美元買入4艘超巴拿馬型乾散貨船及4艘巴拿馬型乾散貨船,將公司運力提升22%。值得留意的是,收購作價相當廉宜,相對行業標準價格折讓近20%。這些新增運力每日營運成本較現行出租租金低42%,令新增運力成本鎖定在較低水平。本行預計公司於未來數月將繼續增加運力,這將推動股價表現。

李甄入主料注中國租船伏筆

除了增加運力,母公司有可能於2014年將中國租船注入中外運航運,這是今年另一個重要的股價催化劑。中國租船是母公司的全資附屬企業,主要經營乾散貨航運業務。和中外運航運不同的是,中國租船沒有擁有任何船隻,公司依靠租入船隻提供海運業務。由於中外運航運是母公司乾散貨業務的平台,注入中國租船只是時間問題。中國租船的商業模式需要較小的資產去推動業務,在行業周期上行時期,應可加快中外運航運的業務增長。雖然現時沒有任何時間表,然而去年11月李甄代替趙滬湘出任中外運航運的主席一位,由於李氏曾於1991年至2005年期間出任中國租船的總經理,本行認為這是注入中國租船的伏筆。雖然現時沒有任何中國租船的財務數據或資產注入條款,注入中國租船對公司的股東價值應產生正面影響,中外運航運手持現金於2013年上半年的年度化有效利率是2.6%,估計該資產的回報率很難低於這水平。

基於巿場共識,公司現時估值為0.59倍2014年巿賬率,相比之下,行業平均水平為0.91倍2014巿賬率。由於公司開始將現金轉化成產生營業額的資產,本行認為是次經營策略上的轉變有利公司收窄現有的估值折讓幅度。本行建議買入中外運航運,3個月目標價為3.06元(昨天收市2.60元),相當於0.7倍2014年巿賬率。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2/13/FI1402130060.htm
110 : hoyin86(39556)@2014-02-26 16:34:30

3月10號揭盅
111 : GS(14)@2014-03-11 01:00:05

368

盈利跌95%,至100萬,8.6億現金
112 : bbaeric(38257)@2014-03-11 19:56:32

《公司業績》中航運(00368.HK)全年純利432萬美元 跌78%
2014-03-10 23:53:15

中外運航運(00368.HK) 公布2013年止年度,收益1.95億美元,按年下降12.3%。錄得純利倒退78.5%至432萬美元,每股盈利0.11美仙。不派息,去年同期派0.13美仙。

展望2014年,全球航運市場整體將處於緩慢復甦階段。同時乾散貨運力增速將降至十年以來新低,供需矛盾有望得到一定緩解,但短期內運力過剩的壓力依然存在。預計今年乾 散貨航運市場整體表現將好於2013年,但是仍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及潛在風險,市場波動性將會增大。(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93258.html

中航運(00368.HK)料今年乾散貨航運市場表現勝去歲
2014-03-11 13:19:33

中外運航運(00368.HK) 總經理李樺於全年業績記者會上表示,去年乾散貨市場整體表現低迷,為公司上市後最艱難的一年,預期今年該市場整體表現勝去年,因全球經濟正逐步回暖,國際貿易及海運量將保持平穩增長,而乾散貨運力增速今年亦將進一步下降,有助緩解供需失衡的情況。

他表示,今年自有船隊的總營運天數約為1.5萬天,當中五成已經鎖定(有合同在手),加上公司將鎖定於較高的租金,按此推測,料今年的純利可高於去年水平,惟實際情況仍需看市場變化而定。

對於近月內地出口數據欠佳,他相信或因受假日因素影響,會繼續觀察未來走勢,但強調這對其乾散貨業務影響微;加上今年內地GDP增長目標維持7.5%,及預期市場對原材料需求繼續增長,故未感憂慮。(ce/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93421.html

中航運(00368.HK):今年續調整船隊結構 母企注資涉航運及物流業務
2014-03-11 13:25:21

中外運航運(00368.HK) 總經理李樺於全年業績記者會上表示,未來會繼續調整船隊結構,淘汰老齡船舶,以降低維修及營運成本,同時將繼續購入節能環保型船隻,以提升整體船隊競爭力。

他表示,雖然出售老齡船舶對收入有一定影響,但強調購入的新船對公司的收入貢獻更大,相信足夠抵銷相關影響。

公司截至去年底止擁有52艘船舶,總運力達372萬噸,平均船齡約9.4年。

董事長李甄則表示,母公司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於去年7月起已加快其資源整合方案,這亦會是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未來會按市場化原則向中航運分階段注入較高效和成熟的資源,涉及航運和物流兩方面,冀逐步將其發展為集團乾散貨業務的主要平台,並會適時作出公布。

他又透露,集團計劃於2015年底成立航運總公司。(ce/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93420.html
113 : bbaeric(38257)@2014-03-11 20:56:44

【個股信息】中外運:最艱難日子已過 增運力兼將獲母企注資
2014-03-11 15:44
財華社新聞中心

中外運航運(00368-HK)去年純利倒退78.5%,僅落袋432萬(美元.下同),但公司管理層在記者會上表示,最艱難的日子已經捱過,儘管環球經濟以及行業內還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仍然大膽壯大船隊。

「送舊迎新」,冀新船幫補收入公司今年年初訂購了10艘節能型幹散貨船,新增約67萬載重噸新增運力。惟公司管理層日前表示,由於前幾年行業投入運力太多,預計短期內運力過剩壓力依然存在。

對此自相矛盾的舉動,財務總監謝少華解釋,目前公司注重優化船隊結構,新增的船舶為節能環保型船,眼下正是各大船運公司的。與此同時,中外運航運還賣了5艘老齡船。謝說,老船油耗大、維修成本高,且日均收租只有3000元、4000元,而新船收租則有望高達每日10,000元,相信會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有幫助。

2013年上半年,反映幹散貨運價格的BDI指數平均僅錄得842點,創20年新低,自有船隊營運日數的合同鎖定率更是跌至8%。中外運航運新任董事長李甄坦言,2012/13年度是公司IPO以來最困難的一年,主營業務收入嚴重受壓,惟有靠一味承租、攬貨撐住業績。

不過公司管理層相信,行業現已觸底反彈,而隨著新增運力不斷縮減,加上美日經濟逐漸復甦,帶動全球貿易量和貨運量平穩增長,預計今年供需將趨於平衡。截止二月底,今年船隊合同鎖定率已回升至50%以上。

至於日前公佈的中國一月份出口數字低迷,被問及會否對公司今年業務帶來影響,謝少華則表示,出口對公司的影響只限於集裝箱業務,而佔公司去年收入91.4%的幹散貨運業務主要靠進口帶動,相信若中國今年能達到7.5%的增長目標,對鐵礦石、煤炭及糧食的進口需求將繼續增長。不過日前公佈的新華-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下跌5個單位,反映國內鋼材市場在中央控制產能過剩和樓市過熱的政策下持續疲軟,值得投資者注意。

國內航運業投資過度,競爭混亂。曾有行內人士透露,中外運航運母公司中外運長航集團正考慮將中外運和長航旗下部分航運企業的股權注入中外運航運。李甄表示,母公司已於去年九月成立了航運管理部,以統籌子公司旗下眾多分散的航運業務。至於資產注入的方式和時間,李甄并沒有披露,惟表示集團會「按照市場化原則」,將內部資源「向優勢公司配置」。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4/3523701.html
114 : have707(25178)@2014-03-12 01:36:02

greatsoup111樓提及
368

盈利跌95%,至100萬,8.6億現金


最失望係佢乾散貨蝕.........
人地太平洋航運衰極都算打個和.........

仲要唔派息......

不過似乎同中外運長航 / 長航鳳凰重組又會有睇頭..........smileysmiley
反正呢幾家恩怨都會大搞........
115 : bbaeric(38257)@2014-03-12 22:01:48

《大行報告》匯豐降中航運(00368.HK)目標價至1.86元 評級「減持」
2014-03-12 10:32:19

匯豐報告指,中航運(00368.HK) 股本回報率仍處較低水平,儘管持有每股超過1.7元現金,該公司沒有支付股息,增加對其現金運用的疑慮。

中航運保留上市籌集的資金已有7年之久,經過3個訂單週期後,現金回報率僅為每年2%,與投資者期望的4%至8%並不相乎,故現金運用將成為股價催化劑,但時間性仍不確定。

中航運去年購入5艘新船,並將舊船報廢,另有10艘新船將於明年投入,該行認為船隊增長溫和,反映公司專注船隊更新,而非船隊擴張。

該行削其2014至15年每股盈測10%至16%,目標價由1.88元降至1.86元,評級「減持」。(hi/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93629.html
116 : greatsoup38(830)@2014-03-12 23:32:44

have707114樓提及
greatsoup111樓提及
368

盈利跌95%,至100萬,8.6億現金


最失望係佢乾散貨蝕.........
人地太平洋航運衰極都算打個和.........

仲要唔派息......

不過似乎同中外運長航 / 長航鳳凰重組又會有睇頭..........smileysmiley
反正呢幾家恩怨都會大搞........


中外運系d股我一律唔玩
117 : mannishmark(26310)@2014-03-14 21:17:50

598 report
118 : GS(14)@2014-04-23 01:27:36

368
119 : lemonwongwong(33038)@2014-06-12 23:34:25

湯兄,想請教598的市銷率是0.18 or 1.18?因雪球站話1.18,但我自己計係0。18
120 : greatsoup38(830)@2014-06-13 00:03:14

lemonwongwong119樓提及
湯兄,想請教598的市銷率是0.18 or 1.18?因雪球站話1.18,但我自己計係0。18


你對
121 : GS(14)@2014-07-09 00:44:47

注入長航資產
122 : GS(14)@2014-07-17 11:58:09

598

placing 357,481,000 [email protected]
123 : peterchan11(45203)@2014-08-04 21:46:44

每股盈利升5倍
124 : GS(14)@2014-08-05 01:12:56

368

轉盈1,500萬,8.4億現金
125 : greatsoup38(830)@2014-08-20 18:56:17

598

盈利增40%,至6.5億,輕債
126 : GS(14)@2014-11-06 11:15:12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36483.html

漏偏逢连夜雨。今年正在全力为旗下航运板块止血扭亏而努力的中外运长航集团,又在原本盈利状况还不错的物流板块,看到了潜在风险的集中爆发。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获悉,中外运广西公司、柳州公司相关负责人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控制,主要涉嫌违规签约质押监管业务,配合出质人擅自提货、重复质押、虚假出质等问题。

质押监管是指出质人以货物向质权人出质,作为质权人向出质人授信的担保,监管人接受质权人的委托,在质押期间对货物进行监管的业务模式。

而广西、柳州公司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特例,目前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多家从事传统货代和物流仓储业务的分子公司,很多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监管货物短少、账目不清、贷款逾期、涉诉重重等问题,相关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正在集中爆发,公司面临重大损失风险。



资料图(来源:网络)

广西公司样本

中外运广西公司,是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从事物流仓储业务的子公司,目前,集团在全国各地拥有数十家类似广西公司的省级公司及上百家下属企业,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仓库和车队等资产。柳州公司则是广西公司的下级子公司。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广西和柳州公司出事,与旗下很多项目配合出质人擅自提货、重复质押、虚假出质等有关,比如擅自将糖厂存放在公司自有库的近5万吨白糖,以钢材经销商的名义出质给银行,配合钢材经销商骗取贷款上亿元。

这里所说的出质人,主要指广西公司和柳州公司的客户,包括钢铁、农副产品、有色金属等货主。此前,公司与客户的业务交往主要是仓储和配送等,近年来,一些客户提出希望公司新增物流监管业务,即将货物存储于外运的自有、客户或第三方仓库中,由外运方面进行监管甚至担保,进而获得银行的贷款,外运方面则也可以多获得一份质押监管费。

“由于央企在银行的信用更好,这样的业务模式有利于增加客户和收入,但也给一些人创造了监守自盗的空间,比如在柳州公司的自有仓库中,就存在配合客户虚假出质、骗取贷款等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一些项目还是违规签约,并没有经过上级公司的审批,相关收入的获得也就不一定进了公司的账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截至今年8月,广西公司涉及质物实际短少的风险事件就达到70多件,授信额度50多亿元,缺货金额高达30亿元。



资料图(来源:网络)

质押监管风险标的货值超百亿

据记者了解,广西公司是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的物流公司中,从事质押监管项目较多的一家,但其涉及的违规签约、货物损失等问题并不是特例,在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包括辽宁、湖南、宁夏等多个地方分子公司,类似管理混乱、单证缺失、账目不清、无单放货等问题都开始暴露。

今年上半年,中外运长航集团决定由旗下上市公司中国外运(00598.HK)对存续在上市公司之外的一些从事综合物流业务的分子公司进行托管,进而加大了对旗下公司物流监管业务风险的监控、调研及审计,才曝光了大量原先未掌握的问题项目和风险事件,缺货数量和预计损失金额均属巨大。

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调查报告,截至今年8月,外运旗下各公司已发生各类风险事件上百起,授信额度超过百亿元,风险标的货值也超过百亿元。

报告中所提到的风险事件,主要包括仓库中货物的实际损失(存量低于银行要求的最低控货线)、出质人逾期未偿还贷款、外运成为被告或第三人的涉诉案件等。比如货物损失方面,截至今年8月,各公司就共有200多起物流监管风险事件发生质物实际短少、灭失,涉及银行授信额度合计80多亿元,风险标的货值(即缺货金额)50多亿元,如果判外运方面责任,预计损失可能约30亿元。

目前,外运旗下多家物流公司已被告上法庭,案件主要就与质押监管漏洞有关。“现在还很难评估实际损失,因为很多官司还在打。”外运一名管理层对本报记者称,不过,这的确也暴露了公司管理方面的漏洞,因为在自行排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公司的项目并未经过上级公司审批而擅自签约操作。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外运长航集团已对旗下物流公司提出要求,原则上单纯输出监管项目的,到期均不再续约,已上报的输出监管业务,要制定退出方案和时间表。不过,由于部分公司对物流监管业务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果立刻退出相关业务,很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利润下降,甚至出现经营亏损的情况。

127 : GS(14)@2015-04-17 02:13:24

盈利反彈
128 : derek777(35201)@2015-06-20 02:15:44

為何減持中外運空運A 股吐現近10億再發超短債集20億?6月前要30億要得咁急幹嘛?
129 : greatsoup38(830)@2015-06-28 19:11:04

可能年結要錢
130 : greatsoup38(830)@2015-08-19 02:06:59

盈利降33%,至4.4億,輕債
131 : GS(14)@2016-03-23 01:39:00

盈利降8%,至13.1億,輕債
132 : GS(14)@2016-08-24 11:35:59

盈利增33%,至8億,輕債
133 : GS(14)@2017-04-11 16:48:56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與招商局戰略重組完成
134 : GS(14)@2017-04-28 18:11:03

盈利增14%,至10.6億,輕債
135 : GS(14)@2018-02-04 14:59:08

旗下a股合併
136 : GS(14)@2018-03-06 00:14:04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80228936_C.pdf
598
建議A股上市及建議合併事項
於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八日,董事會議決(其中包括),待下文所述合併建議完成後,
本公司將向中國有關監管機構申請A股發行並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後,全部
現有內資股將轉換為A股,並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同日,本公司與外運發展(本公司擁有60.95%權益的子公司,其股份於上海證券交易
所上市)訂立合併協議。根據合併協議,本公司與外運發展同意進行合併建議,惟須
先達成下文「合併建議-先決條件」項下先決條件,方可作實,包括:-
(i) 股份交換,即本公司按每股對價股份初步發行價人民幣5.32元發行1,371,191,329
股A股作為對價股份,以按初始換股比率交換於本公佈日期合共353,600,322股外
運發展股份(作為目標股份),即(a)於賦權日期,由外運發展股東名冊中所載參與
股東持有及(b)就已有效選擇現金選擇權的合資格外運發展異議股東而言,由現金
選擇權提供者持有;
(ii) 對價股份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以及所有現有內資股轉換為A股,並於上海證券
交易所上市。對價股份及內資股在上市後將各自於所有方面享有同等地位,惟須
遵守適用禁售規定;及
(iii) 外運發展股份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及註銷外運發展。外運發展的資產、負
債、業務、合同、資質、人員以及所有其他權利及義務將由本集團承繼及承接。
137 : GS(14)@2018-03-06 16:44:31

認購協議
於二零一八年三月五日,本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外運香港物流與CMS Capital及
CMVC(均為該基金的普通合夥人(統稱為「基金普通合夥人」))訂立認購協議,且中國
外運香港物流同意認購該基金約25%權益,並分擔其作為有限合夥人所佔的合夥開
支,代價為25,125,000美元(相當於約195,975,000港元)。代價將根據有限合夥協議約
定的提取通知送達至中國外運香港物流後以現金支付。中國外運香港物流已於簽署認
購協議後獲認許為該基金的有限合夥人。

認購協議訂約方
1. CMS Capital及CMVC(作為基金普通合夥人)。
2. 中國外運香港物流(作為認購人)。
基金普通合夥人為本公司的關連人士,其原因載於下文「上市規則的涵義」。
認購協議標的事項
中國外運香港物流同意向該基金出資25,125,000美元(包括其所佔金額為125,000美元的合
夥開支),而基金普通合夥人同意認許中國外運香港物流為該基金的有限合夥人。中國外
運香港物流已於簽署認購協議後成為有限合夥協議的訂約方。
代價25,125,000美元乃經本公司與基金普通合夥人基於該基金就其認購Jingdong Express的
A類優先股(如下文所述)而將予支付的代價公平磋商後釐定。
有關該基金及有限合夥協議的資料
該基金為受有限合夥協議規管的有限合夥企業。基金普通合夥人為該基金的普通合夥
人,且除中國外運香港物流外,另有兩名有限合夥人,其均為招商局的子公司(擔任其他
基金的主要或普通合夥人)。根據有限合夥協議,該基金有限合夥人的承擔及分擔合夥開
支的總額為100,500,000美元。

該基金旨在投資於佔Jingdong Express已發行股份總數不多於1%的A類優先股,Jingdong
Express主要從事全國倉庫物流網絡以及提供供應鏈(倉庫、運輸及分銷)、快遞及貨車運
輸(區域分支運輸)服務。
該基金的各名有限合夥人有權按其不時向該基金出資(扣除出資歸還)的比例收取分派(可
能由基金普通合夥人釐定並不時作出)。在獲得基金普通合夥人同意的情況下,有限合夥
人可轉讓或授出其合夥權益的擔保權益。有限合夥人無權退出該基金或退出部份資本。
於認購協議日期,基金普通合夥人擁有管理及控制該基金業務事宜的專有責任。基金普
通合夥人負責其各自的營運開支、成本及開銷,惟該等開支、成本及開銷構成規管該基
金的有限合夥協議所界定的合夥開支的則除外。彼等無權根據有限合夥協議收取任何費
用。
認購協議及有限合夥協議的理由及裨益
本公司主要於中國從事貨運代理、專業物流、倉儲和碼頭服務及其他服務,且本集團的
營運主要於中國進行。Jingdong Express主要從事全國倉庫、運輸及交付物流網絡。
Jingdong Express為中國B2C物流市場的主要業者之一,而本公司作為此交易的財務投資
者,預期Jingdong Express的未來盈利能力將隨著市場整體增長而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46

中外運系-中外運(0598)、中外運航運(0368)新聞專區

1 : GS(14)@2011-07-29 22:30:3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28&sec_id=15307&art_id=15471337


中集運見紅航運股遭殃
2011年07月28日
2 : greatsoup38(830)@2011-08-06 21:10:23

http://www.iceo.com.cn/shangye/114/2011/0731/225679.shtml
DHL:壮士断腕
3 : greatsoup38(830)@2011-08-07 12:04:58

http://www.nbweekly.com/news/business/201108/26987.aspx
出局者DHL
4 : 鉛筆小生(8153)@2012-07-28 15:08:04

598 好似好平咁
5 : GS(14)@2012-07-28 15:10:12

唔好搞
6 : qt(2571)@2013-03-30 00:37:10

2012年年度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574

思捷中外店拍烏蠅

1 : GS(14)@2012-06-25 23:50: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25/16455958

《首間 Concept Store》Esprit首間 concept store位於科隆市橫街內,店內冷清清,而且產品定價高,一件白色 T-shirt約25.95歐元(近260港元),隔壁 H&M的同款白色 T-shirt售價僅30港元。
思捷去年拋出180億元品牌革新方案,重頭戲之一是計劃逐步把零售店全部翻新,變成形象新潮的概念店( concept store)。公司全球首間概念店於去年11月在德國科隆市開幕。思捷曾在今年初公佈中期業績時表示,這分店翻新後,人流提升了25%,單價亦增長了54%。但本報記者前往觀察,卻發現其遭對手以低價夾擊,客流量甚少。
新概念店並非選取在科隆市著名的行人商業街 Schilder Gasse之上,反而是在附近橫街,店面並不顯眼。這新店名為「 Lighthouse」,設計和以往 Esprit風格完全不同,轉走「自然風」,而且花招甚多,設有小花園和天窗。

上周三下午,記者以顧客身份進內,發現逾千呎分店連記者在內,只有2名客人,產品全以新系列「 de.corp」為主,普通剪裁的白色 T-Shirt,索價25.95歐元(近260港元),米色西裝外套承惠約150歐元(約1500港元)。
店員介紹,有些產品在其他分店無得賣,記者向她投訴價格太貴,她並不否認。她說:「這些都是新設計,當然是會較其他分店貴。」翻新後的生意情況可好?店員只淡然說「一般( fair)」,並指「剛開始反應不錯,但最近所有舖都在大減價了,我們很難無影響。」
H&M及 Zara低價搶客
事實上,思捷這間新概念店可謂受到前後夾擊,隔鄰便是 H&M,對面就是 Zara,兩者正進行全店大減價, H&M上衣低至2歐元就有交易。記者約下午3時,曾在店外統計人流一小時。發現思捷幾乎可用「拍烏蠅」來形容,只有6人進入,全部「齋睇唔買」。反觀 H&M及 Zara,同樣時間分別吸引到68及64名顧客進場,有20及16名客人「幫襯」後才走。無論是「暢旺度」及「命中率」,思捷都以大比數差距落後對手。
記者亦到訪法蘭克福( Frankfurt)及杜塞爾多夫( Dusseldorf),連同科隆3個德國城市,訪問逾廿名當地居民,絕大部份不知思捷有改革形象,亦不覺產品近年有很大變化。雖然在德國人心目中,思捷仍是流行品牌,但普遍認為定價太貴。
思捷原本計劃在今年6月底前,把新設計產品的佔比,提升至「百分百」;但據記者在德國近30個銷售點觀察,除概念店外,其他零售店只有非常少的新系列貨品出售,批發點中更多是舊貨,其將舊有店改為概念店的進度,亦嚴重落後。

2 : GS(14)@2012-06-25 23:51:47


正大廣場 H& M店門庭若市,思捷(箭嘴示)水盡鵝飛。旗艦店(右圖)一小時得三個客。

消費者:不像歐美風格

記者於思捷店外訪問多位「齋行」無購物的消費者,其中表示在陸家嘴金融區上班的盧小姐說:「平時一般到 Zara和 Mango買衣服,自己和朋友不會來 Esprit買……因現在上海流行歐美風, Esprit雖然是丹麥來的(註:思捷總部設於德國),但風格不明顯,不像是歐美風格。」
除了被人詬病「缺乏風格」外,思捷定價策略似乎也令不少內地消費者卻步。記者在思捷店內發現,其商品標價普遍在300至600元(人民幣.下同)間,即使是普通襯衫,多數也標價400元左右,而店員亦明言「很少打折」,很容易超出內地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另外,思捷衣物標籤牌上的註明產地,多是來自廣東佛山、江蘇江陰等地,亦令消費者難以接受要用如此高價來買國產貨。
門市店顧客稀少,但思捷位於青浦、楊樹浦等郊區的 outlet則是另一番景象,顧客明顯較多。 Outlet店員指產品與正價貨一樣,「這裏的衣服和正價店是一樣的,但價格就打5折,唯一的差別就是他們正價店衣服是當季的,新潮一些」。
不過在 outlet內,思捷的高檔品牌形象就蕩然無存,店內的打折程度可用「震撼價」來形容,最低可見49元,其他衣物亦標價在100至300元之間,完全是散貨大平賣格局,與門市店的高價差天共地。


《售價太貴》產品售價昂貴,一套休閒服(左圖)竟賣超過700元人民幣。
3 : GS(14)@2012-06-25 23:52: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25/16455959

《光輝不再》
思捷產品混在特價場中,多是一些「婆婆媽媽」在幫襯,難以想像思捷以往曾靠批發走過黃金十年。

本報記者曾直擊思捷於德國逾20個批發點,發現大部份是設於類似香港永安公司般的老牌百貨店內,產品款式老套,客戶群更是「婆婆和媽媽」。
記者發現,思捷在德國大部份批發對象都是著名百貨店,但不少定位老套,場內主要顧客都是上年紀女士。
其中一間位於科隆的 Peek& Cloppenburg百貨店,記者找不到思捷專櫃,向店員查詢,才知思捷的貨品已混合在其他本土品牌如 S.Oilver中,一同以特價形式出售。
更駭人的是,記者在一家連鎖特價超市內,發現有 Esprit的服裝以6至8歐元大平賣。令人難以想像,德國的批發業務,曾帶領思捷走過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
4 : GS(14)@2012-06-25 23:52:3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25/16455960

《總部隔涉》
深巷內的思捷中國總部似鄉鎮企業。



據記者上周實地考察所見,思捷位於小巷深處的總部,外貌非常簡陋,附近亦非商業區,而是混雜大量低層住宅和牌檔,感覺與珠三角一些鄉鎮企業相似。
總部門口警衞向記者說:「這棟是老房子了,我們這些年一直都在這裏。」
思捷於本月12日突然發出的行政總裁請辭通告,發出地點便是「中國上海」,相信其審批的會議很可能是在該總部內進行。
本報曾致電於2月上任的思捷中國首席執行官李冠儀,詢問未來策略,其助理指「她正在休假」,截稿前仍未獲回覆。
5 : GS(14)@2012-06-25 23:53:2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25/16455986


柯清輝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承認,思捷再投資力度不足及欠缺重新裝修,故「店舖亦有啲攰」,「店舖嘅 presentation同 competitor(競爭對手)有距離,呢方面管理層從來無否認過……就係因為思捷發展唔與時並進,先至要做改革。」
店舖需要重新裝修

他重申,早前宣佈的改革「一定會繼續」,這是集團大方向,「大改(修訂改革計劃)唔會改,小改(微調)就唔排除,始終整體經濟環境轉差,有調整唔出奇。」
思捷目前情況,柯清輝形容與05年他接任恒生銀行(011)行政總裁時「有啲相似」,「大家都面對品牌有啲老化、店舖要重新裝修嘅問題……我記得當時恒生一年用喺分行裝修嘅預算,便超過1億元。」
向來看淡思捷前景的瑞信零售股分析員陳偉邦,非常認同柯清輝看法。他說:「佢個 brand真係舊舊哋,咁無法喎,佢對手一年用營業額4、5%做推廣,思捷只係用1、2%,就算以前係名牌,咁樣搞,咁多年都無晒啦。 Theme以前都係名牌,結果咪又係唔得。」

不排除引入策略股東

陳偉邦又批評思捷改革進程慢,「改革咗成年,啲新貨仲要未完全入晒舖,動作有啲慢,啲產品個價仲唔平㖭。」他指出,現時估計思捷何時可「翻身」並無實質意義。
柯清輝任銀行家時,交際手腕高超在行內早已聞名,與「彤叔」等富豪尤為熟稔。對於會否為思捷引入富豪股東,柯清輝說一切言之尚早,現時最重要是為公司找到新行政總裁,「坐定後」再檢視未來發展計劃及如何帶領公司,若屆時認為需要有新資金,考慮引入策略性股東,「到時再睇吓我嘅 network(網絡)點樣幫手。」
他曾表示,是因為與思捷前主席邢李㷧份屬老友,再加上對思捷有多年感情,才願意臨危受命。被問及「好朋友」是否仍關心這個一手「湊大」的「 baby」,柯清輝笑言不太清楚。他說:「思捷係佢(邢李㷧)以前嘅 baby,依家仲係唔係就唔知喇。」
對於本報發現思捷科隆及上海分店生意冷清,柯清輝重申,自己乃非執行主席,公司「 day to day」日常業務,記者應向管理團隊查詢,不便評論。
6 : GS(14)@2012-06-25 23:53:4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25/16455987


思捷(330)雖然並不是由前大股東邢李㷧一手創立,但一定是他的「 baby」,因為不計每年數億元股息,邢氏透過「賣斷」這個「 baby」,共套現逾200億元。不過,自從他全面退出思捷,集團業績及股價亦由天堂跌落地獄。
思捷起源自美國,由美國人 Tompkins夫婦在70年代創立,其後與當時從事紡織的邢李㷧結識,共同合作發展亞洲業務。
股價自高位跌足九成

邢李㷧於81年在銅鑼灣開設首家思捷香港分店,之後再大肆擴張至亞洲其他地方,並在93年上市。
集團上市後可謂一帆風順,先後收購歐洲及美國業務,統一全球「 Esprit」品牌,純利及營業額連續10年錄得高速增長。
不過,奇怪的是,邢李㷧自02年起不停減持,到2010年終於「沽清」股份。07年股價創下119元歷史高位的思捷,於上周五收報10.1元,足足「跌咗」逾91%。
7 : hh0610(1603)@2012-06-26 00:25:31

真係, 大野跌落黎, 幾遲沽都冇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969

中外運航運(0368)專區

1 : GS(14)@2014-08-12 01:00:04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056
前專區
2 : GS(14)@2014-11-06 11:15:06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36483.html

漏偏逢连夜雨。今年正在全力为旗下航运板块止血扭亏而努力的中外运长航集团,又在原本盈利状况还不错的物流板块,看到了潜在风险的集中爆发。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获悉,中外运广西公司、柳州公司相关负责人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公安机关控制,主要涉嫌违规签约质押监管业务,配合出质人擅自提货、重复质押、虚假出质等问题。

质押监管是指出质人以货物向质权人出质,作为质权人向出质人授信的担保,监管人接受质权人的委托,在质押期间对货物进行监管的业务模式。

而广西、柳州公司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特例,目前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多家从事传统货代和物流仓储业务的分子公司,很多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监管货物短少、账目不清、贷款逾期、涉诉重重等问题,相关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正在集中爆发,公司面临重大损失风险。



资料图(来源:网络)

广西公司样本

中外运广西公司,是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从事物流仓储业务的子公司,目前,集团在全国各地拥有数十家类似广西公司的省级公司及上百家下属企业,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仓库和车队等资产。柳州公司则是广西公司的下级子公司。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广西和柳州公司出事,与旗下很多项目配合出质人擅自提货、重复质押、虚假出质等有关,比如擅自将糖厂存放在公司自有库的近5万吨白糖,以钢材经销商的名义出质给银行,配合钢材经销商骗取贷款上亿元。

这里所说的出质人,主要指广西公司和柳州公司的客户,包括钢铁、农副产品、有色金属等货主。此前,公司与客户的业务交往主要是仓储和配送等,近年来,一些客户提出希望公司新增物流监管业务,即将货物存储于外运的自有、客户或第三方仓库中,由外运方面进行监管甚至担保,进而获得银行的贷款,外运方面则也可以多获得一份质押监管费。

“由于央企在银行的信用更好,这样的业务模式有利于增加客户和收入,但也给一些人创造了监守自盗的空间,比如在柳州公司的自有仓库中,就存在配合客户虚假出质、骗取贷款等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一些项目还是违规签约,并没有经过上级公司的审批,相关收入的获得也就不一定进了公司的账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截至今年8月,广西公司涉及质物实际短少的风险事件就达到70多件,授信额度50多亿元,缺货金额高达30亿元。



资料图(来源:网络)

质押监管风险标的货值超百亿

据记者了解,广西公司是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的物流公司中,从事质押监管项目较多的一家,但其涉及的违规签约、货物损失等问题并不是特例,在中外运长航集团旗下,包括辽宁、湖南、宁夏等多个地方分子公司,类似管理混乱、单证缺失、账目不清、无单放货等问题都开始暴露。

今年上半年,中外运长航集团决定由旗下上市公司中国外运(00598.HK)对存续在上市公司之外的一些从事综合物流业务的分子公司进行托管,进而加大了对旗下公司物流监管业务风险的监控、调研及审计,才曝光了大量原先未掌握的问题项目和风险事件,缺货数量和预计损失金额均属巨大。

根据记者获得的一份调查报告,截至今年8月,外运旗下各公司已发生各类风险事件上百起,授信额度超过百亿元,风险标的货值也超过百亿元。

报告中所提到的风险事件,主要包括仓库中货物的实际损失(存量低于银行要求的最低控货线)、出质人逾期未偿还贷款、外运成为被告或第三人的涉诉案件等。比如货物损失方面,截至今年8月,各公司就共有200多起物流监管风险事件发生质物实际短少、灭失,涉及银行授信额度合计80多亿元,风险标的货值(即缺货金额)50多亿元,如果判外运方面责任,预计损失可能约30亿元。

目前,外运旗下多家物流公司已被告上法庭,案件主要就与质押监管漏洞有关。“现在还很难评估实际损失,因为很多官司还在打。”外运一名管理层对本报记者称,不过,这的确也暴露了公司管理方面的漏洞,因为在自行排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公司的项目并未经过上级公司审批而擅自签约操作。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外运长航集团已对旗下物流公司提出要求,原则上单纯输出监管项目的,到期均不再续约,已上报的输出监管业务,要制定退出方案和时间表。不过,由于部分公司对物流监管业务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果立刻退出相关业务,很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利润下降,甚至出现经营亏损的情况。

3 : GS(14)@2015-03-17 01:31:01


4 : GS(14)@2015-03-17 01:32:33

虧增1.33倍,至700萬,重債
5 : bbaeric(38257)@2015-03-17 20:35:52

《公司業績》中航運(00368.HK)全年純利186萬美元 末期息8港仙  
2015/03/17 00:24

中外運航運(00368.HK) 公布2014年止年度業績,收益錄得12.06億美元,按年下降8.1%。純利186萬美元,每股盈利0.05美仙,相對上年度蝕63萬美元。末期息8港仙。(de/d)(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7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8260/latest-news
6 : bbaeric(38257)@2015-03-17 20:39:25

中航運(00368.HK):復甦不如預期 料今年行業仍然艱難  
2015/03/17 13:06

中外運航運(00368.HK) 董事長兼非執董李甄於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預期明年美國市場增長勢頭走強,歐日復甦步伐仍然疲弱,內地市場需求亦會繼續放緩,對於整體貨運需求感到憂慮。

他提到,去年公司收購母公司資產,業務整合會帶來更好的經濟效應,但整體增長仍視乎全球經濟及行業復甦情況。

他對於今年行業的復甦感到憂慮,因去年行業預期見底復甦,但年初波羅的海指一度創30年來新低,相信今年環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行業環境仍然艱難,尤其航運供求仍需數年時間才能達到平衡。

今年資本開支1.7億美元,集中投資自有船隊,令載運力提升至500萬噸,並會研究收購機會及運輸清潔能源等新業務。(hi/u)(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7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8445/latest-news
7 : greatsoup38(830)@2015-07-09 23:59:13

盈警
8 : greatsoup38(830)@2015-08-14 01:13:01

轉虧2,300萬,6億現金
9 : GS(14)@2015-09-22 01:53:41

LNG
10 : greatsoup38(830)@2016-02-23 01:40:39

盈警
11 : GS(14)@2016-03-15 16:39:47

轉虧5,000萬,5.3億現金
12 : greatsoup38(830)@2016-08-16 07:48:38

虧損增45%,至4,200萬,4.5億現金
13 : GS(14)@2017-01-27 16:08:39

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經初步審閱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
月三十一日止十二個月的未經審核綜合管理帳目,預期本集團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
二月三十一日止十二個月的淨虧損比二零一五年同期將錄得大幅增加。

14 : GS(14)@2017-03-10 13:22:56

虧損增6成,至8,000萬,5.2億現金
15 : Jackychan2680(56871)@2017-03-10 21:58:44

現金太多, 終於派四仙息出黎
16 : GS(14)@2017-09-16 02:12:03

轉盈160萬,5.8億現金
17 : GS(14)@2018-03-10 11:21:48

轉盈2,800萬,5.6億現金
18 : GS(14)@2018-08-10 17:41:11

盈利增375%,至3,800萬,5.5億可變現資產
19 : GS(14)@2018-09-28 14:20:45

2.7...
20 : GS(14)@2018-12-04 10:40:54

緒言
茲提述中外運航運有限公司(「本公司」)及 Sinotrans Shipping (Holdings) Limited(「要約人」)於二
零一八年十一月二十日聯合刊發的計劃文件(「計劃文件」),內容有關(其中包括)要約人建議根據
公司條例第670、671、673及674條透過協議安排的方式將本公司私有化,及建議撤銷本公司之上
市地位。除另有界定外,本公告所用詞彙應與計劃文件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若干一致行動人士將股份自中央結算系統撤回
誠如計劃文件所披露,中國外運(香港)、招商局能源投資及 Sinotrans Shipping Inc. 實益持有的
股份(合共佔已發行股份約 3.58%)將不會構成計劃股份之一部分,故此於協議安排生效後將不
會被註銷。要約人已知會本公司,為確保其股份與計劃股份分開,中國外運(香港)及 Sinotrans
Shipping Inc.(合共於 124,742,500 股股份擁有權益,佔已發行股份約 3.13%)分別於二零一八年
十一月二十八日及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三十日將其該等股份自中央結算系統撤回以成為登記股東。
21 : Clark0713(1453)@2018-12-14 00:48:09

私有化通過, 只有2%參與投票的股東反對
22 : GS(14)@2018-12-14 01:05:22

好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978

中外屢現違責事件

1 : GS(14)@2016-02-18 00:19:05

【明報專訊】事實上,e租寶絕非眾籌風險孤例。證監會曾提醒,眾籌活動可能產生重大風險,具體包括違責(投資項目或業務失敗等)、流通性不足及股份價值被攤薄、平台關閉、欺詐、資訊不對稱及缺乏透明度等。



內地眾籌咖啡店股東多 意見不一要停業

目前各地眾籌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違責和欺詐。杭州首家眾籌咖啡店「聚咖啡」,在2014年聚集110名股東的60萬元人民幣資金開始營運,結果不足一年就因租金昂貴以及股東太多意見不統一而停業。此外,一家名為「優索環保」的公司,以「一上市就可賺10倍」的虛假廣告向普通市民出售原始股,騙取了逾千名投資者2億元人民幣。

美國的眾籌問題亦不鮮見,如創下Kickstarter歐洲項目的最高眾籌記錄的無人機Zano,集資達230萬美元,豈料該項目公司決策失誤,宣布破產,投資者既沒有拿到無人機亦收不回錢。另一遊戲開發商ETeeski合伙人揮霍籌集資金,包括用於在會所觀看脫衣舞孃表演等,遊戲開發最終亦宣告中止。

無人機Zano破產 投資者錢機兩失

雖然本港眾籌市場剛剛萌芽,卻已經出現違責事件,如港人研發的Arist智能咖啡機一推出大受歡迎,眾籌高達20萬美元,惟及後創始人卻稱因網站被黑客入侵,設計資料被盜而無法按時出貨,結果被網民炮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7/news/ec_eca5.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60

中外高鐵合作多僅意向階段

1 : GS(14)@2016-03-11 00:51:04

中國高鐵工程平又快,很多國家和地區卻還在猶豫,要不要把這重要交通設施建設交給中國,安全隱患、環境破壞、及本地民眾不滿都是阻力。內地媒體雖吹噓得響,中外高鐵合作多滯留在意向階段,甚至無疾而終。前年墨西哥高鐵項目,中鐵建牽頭組成的中方財團曾作為唯一投標方宣佈中標,三日後墨國指招標結果作廢,項目被揭涉以豪宅行賄總統夫人。該高鐵計劃擱置,深層原因是反對黨質疑及國民對中國的負面情緒。



香港建高鐵抗議不斷

前年習近平出訪拉美,宣佈中國要幫助巴西與秘魯建設「兩洋鐵路」,在巴西社會引起很大爭議,徵地、建設費用、社會矛盾、環境影響以及必要性等,即使政府力推,至今「兩洋鐵路」僅處於前期可行性研究。中國高鐵走出大陸就很難。從2009年推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計劃至今,本港民間抗議不斷,至今受一地兩檢爭議困擾,以及負擔龐大工程超支款項要市民賣單。對於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曝光的京台高鐵構想,台灣行政院前日一句「不可能」,指大陸一廂情願。《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0/195235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