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廣交會的啓示 因念
2008-10-17 AppleDaily
筆 者8月份提過,國內友人估計,由於奧運會期間一切停頓,9月份中國經濟會有反彈。環球金融海嘯,友人預言雖未致一敗塗地,但前路如何,看看最近一些資料, 相信看官也能預測未來有幾差勁。中國海關總署公佈9月份進出口數字,當月出口136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21.5%,但比較7月和8月份的當月同期增長 率,7月同期增長26.9%,8月同期增長21.1%,有些微反彈,但明顯比7月份的增長放緩。再看金額,7月份出口1366億美元,8月份為1348億 美元,基本上這3個月的出口量沒有增長。把數字的「水份」一併考慮,例如最近中國海關查獲申報家具出口,實際走私受出口管制的農業產品等,真正的 「Made in China」出口量,可能已經在下跌。另一個非正式資料,本月15日開始的第10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即廣交會),由大會和一些內地媒體做的統計, 截至10月13日,廣州市及周邊地區酒店入住率只徘徊在50%,相對去年同期80%,有非常明顯的分別。
酒店入住率大跌
雖然有說是由於奧運會期間簽證困難,影響外國買家參加意欲,但做生意,假如市道暢旺,誰會因這原因放棄賺錢機會。交易會開幕前,一些備受成本上升壓力的中國廠家,已向國外發放漲價風聲,但當前環球經濟正下滑,廣交會將成供求兩方的角力戰場,擔心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廠商冀黎明將至
筆 者最近和做玩具的港商茶敍,他們對於美國經濟還是抱有「黎明將至」的希望,可能由於實力雄厚,不管是新產品開發,在大陸的生產力度等,暫時都沒有明顯收 縮,但這位廠商已經訂好時間表,準備這個金融海嘯真正掩至實質經濟的那天──就是聖誕節和新曆新年。假如這兩個月的消息確認悲觀,相信很多廠家都會如這位 老闆一樣,把我們真正帶進海嘯的風眼。因念
[email protected]
兩岸三地:金融海嘯第二波 Uncle Ray
2008-10-20 AppleDaily
中國海關總署公佈,9月份出口金額達136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升約21%,同期進口也升約20%,金額達約1000億美元。中國貿易盈餘約為290億美元。在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的時候,這樣的出口表現,當然意外。
廠房倒閉工人上街
然 而,金融海嘯對中國貿易的影響,應該不會在08年外貿數字中顯現,現在的數字,主要是反映去年定單,相信到09年時,我們會比較清楚。中國出口貿易,佔全 國經濟活動約40%,相信中國政府對情勢的掌握應該很清楚,宏觀調控的力度,特別是對房地產控制,應該會有所放鬆。新聞報道有關香港合俊集團(2700) 位於東莞的廠房倒閉,牽涉多達7000多工人,而約有千多工人到鎮政府門外廣場集會示威,鎮政府如臨大敵,不惜承諾先墊支工人欠薪,再向合俊追討。新加坡 上市的中國印染控股有限公司,亦拖欠工人薪金,約有1000人10月8日在紹興市上街。像合俊這類主要國際品牌的OEM公司,在歐美市場萎縮、國內新勞動 合同法生效,融資成本及困難大增的情況下,倒閉的倒閉,欠薪的欠薪,可見國內的情況亦非常嚴峻。
六四陰霾後果嚴重
加上個多月 來毒奶粉、毒梳化事件,使歐美消費者對中國貨品安全成疑,究竟中國出口明年情況會怎樣?有多少國內企業會倒閉?金融海嘯第二波很快就會擴散到「Main street」economy。合俊及中國印染的教訓是:中國社會工人階級有限大「不穩定」性,隨時「上街」,任由情況惡化下去,失業率上升,社會動盪, 在所難免。共產黨的合法性維繫於能提升人民生活質素,萬一事與願違,後果會很嚴重。「六·四」風波,始終都陰魂不散。Uncle
[email protected]
兩岸三地:經營之神辭世 譚文傑
2008-10-22 AppleDaily
一 位最能象徵台灣企業家精神的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在美辭世,為近期低迷已久的市場增添負面消息。「經營之神」辭世之所以引起各界不捨,在於其備受推崇的經 營哲學,包括一些王永慶常提到的「瘦鵝理論」、「魚骨理論」,幾乎都是由小故事衍生的大啓示,靠着勤奮學習與身體力行,造就今日的石化王國。
接班問題萬眾矚目
後 王永慶時代讓外界關心接班問題。早於01年,台塑集團即成立「行政中心」作為整個集團最高決策機構,並由各事業單位負責人組成。目前,所謂「7人決策小 組」,是06年時由7人共同組成,包括台塑總裁王文淵、台塑石化董事長王文潮、掌管海外投資的王瑞華、台塑董事長李志村、掌管台塑生醫的王瑞瑜、財務總管 楊兆麟,以及南亞董事長吳欽仁。當中7人職權雖然未有明確劃分,但囊括了第二代、老臣與專業經理人,分工完備且運作多年,使市場人士對集團其後能穩定運作 期待甚高。然而,往後台塑集團專業管理人員與家族成員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勢必更加微妙,尤其在整體環境對企業經營極為不利的市況下,集團內資源分配是 否能與過往一樣,抱持專業且一致的全盤考量,勢必為各界關注。加上一向自律嚴謹的企業文化往後能否持續維繫企業競爭力,不僅市場人士關心,也牽動未來石化 市場的版圖變化。
企業精神承傳受考驗
前一代企業家的隕落,雖未必等於宣告該企業未來的命運,但無可否認,企業經營日趨複雜, 快速的資訊傳遞雖加速資料搜集與決策流程,卻減少了未來企業家胼手胝足參與,或見證從無到有的企業發展過程,也使年輕一代經營者經常忽略,與企業競爭力大 大相關的原則性與執行力問題。或許,我們該悼念的不只是「經營之神」隕落,而是企業家精神的萎靡,將使企業在往後艱困時代備受考驗。譚文傑 http://trade.fubon.hk
兩岸三地: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 Uncle Ray
2008-10-23 AppleDaily
世事往往出人意表,很喜歡看古龍的小說,特別是那短短的句法和似是而非的哲理,如「最危險的地方是最安全」。一直都認為這句經典在邏輯上有問題,但事實竟然會發生。
美國資產 亂市更穩陣
金 融海嘯,很多專家都預期美元大跌,但結果是,美元兌歐元及澳元大幅反彈,其中一個collateral damage(間接傷害),是中信泰富(267)因為賭輸外滙、勁蝕逾150億元,差不多是過去一年半的盈利。超級強國的地位,無可置疑,風暴當中,投資 者還是大買美元國債,價格不跌反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精研國際貿易,當然深切理解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較優勢),在今次的風暴中,美國的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歐盟跟從英國首相白高敦的方法入股銀行,結果動用了兩萬億美元,而美國政府只用了8500億美元,可見歐盟的問題,比美國還大,接踵 而來的財赤、利率高企等問題,歐盟將會面對比美國更大的壓力。最近讀到美國財政部的TIC(國際資本流動報告),中國持有美債,到八月底共有5400多億 美元,比起七月份,增加了220多億美元,以中國有約1.8萬多億美元的外滙儲備,單是美債就佔去30%。以目前的市場氣氛,這批美債一定價值不菲。
中投底厚 逆市吸黑石
由 香港過氣財爺梁錦松主打的Blackstone(黑石),由招股價31美元,下跌到現在約9美元。其中大股東中投(CIC)在上市時投資了約30億美元 (有0.5%折讓,每股購入價約為29.61美元),到現在只值9億多美元,勁蝕逾20億美元。然而根據Blackstone提交給美國SEC(證券交易 委員會)的文件,中投將會在二手市場增持Blackstone,由現在9.9%,加到12.5%。在這風高浪急的情況逆市掃貨,可見中國經濟實力之雄厚, 正如毛主席所說「美國人是中國人的老朋友」,朋友有難,又豈能坐視不理呢?Uncle
[email protected]
兩岸三地:農地轉商用救市之本 因念
2008-10-24 AppleDaily
金融沙暴演變到今天,不管那個政府的救市措施,如在沙漠「澆水」,一點反應都沒有;股票、黃金、外幣、原油……那個不再跌價!但冷靜的投資者,還是需要觀察宏觀情況的發展,特別中國政府是否已經採取挽救北京城「沙漠」化的那一招──從土地的根本開始,代替不停「加水」!
須容許合法轉讓
《中 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從剛公佈的全文分析,下一步推進國家發展的方向,三農(指農村、農民和農業)所 佔的地位,相信已經明確,這種回到從最基本去改變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斷層,可能要比任何所謂的「救市」手段,來得更加治標治本,更加可持續性。按現行情 況,中國土地的所有權,主要分為城市和農村(包括城市郊區)兩類,前者是「屬於國家所有」,後者則歸「集體所有」(名義上是農民集體,實權在村或鄉、鎮黨 政組織手上)。根據目前法規,兩種土地的流轉權益(我們叫土地買賣)各異。國有土地「使用」權(如香港土地一樣,買賣的是在特定時間內的使用權)可以自由 公開交易;但集體土地只能限於耕種或村莊內公共建設,或者村內轉換如住宅基地,不能抵押和買賣。這種「官地」可入市、「農地」不能動的現象,正正就是內地 發生了無數遍政府徵地,把「農地」變成「官地」然後再賣出的糾紛之源!
徵地制度須改革
今次《決定》的方針,把農村集體土地享 有國有土地平等權益,邁出改革步伐,預期兩者最終可以同地、同價和同權。往這個方向走的話,徵地制度也會有重大的改變,包括在符合規劃下,依法獲得的集體 土地,其使用權可以進入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交易,而毋須「先徵後賣」去處理「農轉非農」用地。這無疑可讓農民依法參與開發經營,推動在善用土地資源的 情況下,一步一步提升農民經濟的概念和利益。正如筆者上次提過,當開動「印鈔機」後,提升農民收入是最簡單而直接的辦法(如上周剛宣佈國家增加農作物收購 價),但要真正把這種動力提升到刺激內需的層次,必須把過去對農民不公的政策來一次重大改革,假如方向不變,冷靜的看官,眼睛應該開始放在那個板塊,不用 筆者提醒啦!因念
[email protected]
兩岸三地:最壞時刻尚未過 Uncle Ray
2008-10-27 AppleDaily
過 去四星期,很多投資者,特別是新晉股神及年輕、未經歷過股災的新血,相信十分明白甚麼叫「貪婪」與「恐懼」。筆者有一位股齡超過二十年的朋友,大概每年通 電一兩次,相互問候。最近幾星期,幾乎每天都「市後凶鈴」,相信必定損失不菲。筆者離開戰場久矣,無貨在手,只能充當「塘邊鶴」,心理輔導一番。環球股市 大崩圍,的確打破了很多中港投資者的迷思。首先是阿爺一定會救市,不會任由股市下跌,使國內成千上萬股民「輸錢」,影響和諧社會。然而,實際情況是阿爺出 手也無用。上海A股一樣跌穿二千點關口,港股亦已高速度下跌。從中信泰富(267)事件就可以知道,原來阿爺管轄下,成千上萬的國企,可能都像中信泰富一 樣,投資不同的衍生工具,在目前情況下,需大幅撥備,阿爺欲救無從。長三角、珠三角,無論是港資、外資、內資、中外合資,總之倒閉潮一波接一波,除了罪魁 禍首的新勞動合同法外,出口定單大減亦加速中小企結業。今年廣交會未聞酒店坐地起價,相信是指標之一。至於刺激內需、失業大軍湧至,又不知可以怎樣處理。
套息交易影響待現
更 使人擔心的是近期日圓滙價波動。很多人都認為,自九十年代日本「零息」政策開始,投資者借日圓買高息資產的Carry Trade (套息交易)蔚然成風,經過十多二十年,因為這些利息套戥活動而累積的金額,相信會是天文數字,滙價持續波動對持有外滙衍生工具的投資者如銀行、企業,如 中信泰富之流的影響會是怎樣,似乎尚未出現,最壞的時間,尚未過去。Uncle
[email protected]
兩岸三地:廠家的等待 因念
2008-10-28 AppleDaily
金融海嘯仍狠狠地翻滾,身處海嘯中的你和我,有否覺得雙目失明,也許打開了,前面又是那麼模糊!難道這就是「一命二運」?筆者這次選擇的,不是去求神問卜,而是多聽投資老手的意見。
俄羅斯成致命稻草
去 周拜會很久未見的廣東投資友人,驚聞海嘯對當地的影響,可以用慘烈來形容。首先,一如看官慣聽的大量工廠關門事件,但筆者一直相信,友人的工廠以內銷為 主,受出口減少的衝擊,應該會相對輕微。根據友人解釋,現在國內的需求已經出現疲態,股市低迷、工人失業率有增無減,生意周期正在往下,工廠生產內銷可以 想像是聊勝於無。過去歐美出口單的分佈,在南海佛山一帶的確不是主流,但很多工廠還是會分到一些部件加工,甚至乎整條生產線出口到另外一個主要出口地── 俄羅斯,這外銷目的地要比歐美更重要。不過,最近俄羅斯受到油價下跌、當地股市動盪等因素打擊,對廠家來說,是正在歐、美和內需下滑的劣勢中,再加上壓垮 駱駝的最後一根「致命的稻草」。另一受影響更嚴重行業,相信是作為全國最大集散地的五金。就以友人經常接觸的「廢五金」類,其中一個從美國和澳洲進口的商 人,在十.一假期後的短短十數天內,賬面虧損逾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整個地區有關行業總虧損可能高達60億元以上。無他,自9月尾銅價介乎 5.7萬元,直線下跌到行文時僅3.1萬元,每噸虧損超過2.5萬元,而且現貨市場有價冇市,根本沒有接貨的買家。這種「乾跌」的現象,筆者友人形容為絕 對空前!他們現在可以選擇的路不多,第一,就是把手頭貨盡快止蝕,例如在香港沽出有關期貨;第二,跟在運途中的貨主重新訂立合同,降低損失;第三,最壞的 打算,關門大吉。
金屬需求只會增長
筆者相信友人不太清楚甚麼是「股神的智慧」,但對於「投資」或「投機」產生的財富策略,從 友人過去的表現,筆者對他的確十分尊重。現時的風暴,友人形容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賭博,何解?過去友人對五金行情一直跟蹤研究,投資獲利,他相信只要國 家繼續發展,對金屬需求只會增長,現在價格的波動,不會影響長遠的升值,但會提供暴利的機會。筆者多口問一句,何時入市最恰當,他說:「耐心等等吧!」因 念
[email protected]
兩岸三地:政府救市難挽民心 譚文傑
2008-10-30 AppleDaily
金融海嘯幾乎席捲所有股民的荷包,在一片哀號聲中,政府紛紛提出規模、形式不等的措施,試圖喚回投資者信心。以台股為例,10月開始實施連串穩定股市措施,包括為期兩周、縮小台股跌幅至3.5%的決議,但期間台股跌幅仍與外圍看齊。
政府背書信用保障
其 實,投資者在意的,反而是未能及時賣出股票套現的流動性風險,加上外資為應付巨額的基金贖回潮,大幅賣股套現,不再關注股票本身的價值,尤其是部份亞股停 市後,資金可順利自股市套現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限制股市跌幅,必定會拖跌市場成交量,且無法順利吸納外資的強大賣盤,進而導致股市全面跌停。問題是,究 竟股民對政府有甚麼期待?過去幾十年,自由主義興盛造就的全球私有化趨勢,幾乎因政府陸續接管經營不善的公司而告終,取而代之的,似乎是回歸國有的企業才 能喚回市場信心,畢竟政府作為國家「信用依歸」的最後防線,只要國家無過度仰賴外債而存在破產風險,政府的背書就是最好的信用保障。
私有化萬歲時代結束
也 因此,在英國政府大力接收金融機構後,危急形勢暫獲喘息,多國隨即採取類似措施,成效比先前美國的7000億美元紓困方案,「模糊地」允諾市場買進不良資 產有效許多。此外,純粹就成本投入效益來分析,政府一向享有全國最低廉的資金成本,即使未知日後接管的成效,但政府注資幾乎等於預告接管成功,當然也宣告 了私有化萬歲時代的結束。將此例與台股救市措施對照,或可發現政府若要穩定市場信心,似乎非得拿出真材實料來說服投資大眾,若從此着眼並嘗試在合適時間 「入市」,或許可使救市政策更貼近民心。另外,不少分析師與學者也建議積極編列預算以振興經濟,筆者亦認為此舉會對經濟有更正面的助益,而且長線成效也遠 大於短線的救市藥方。譚文傑http://trade.fubon.hk
兩岸三地:發電縮內銀當災 因念
2008-10-31 AppleDaily
筆 者兒時流連屋村時,曾被人盤問:「細路,有冇膽發財呀!」沒想到這句話放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沒有左青龍右白虎的紋身大漢,一樣衝擊着筆者的腦袋。聽說在大 風大浪的股市下,憑膽量、技術(期權或股證)和彩數,有人在10月份用幾十萬賺了過千萬元。筆者自問膽量不足,但不妨將勤補拙,金睛火眼盯着市場走勢和變 化。
用電量跌近歷史低位
負責監督電力行業的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一直跟蹤全國用電情況,據他們最近估算,今年下半年電力需求 將大減,全國發電機組運行時間,估計平均將會低於5000小時,即一年開機不到210天,是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最低開機率,當年的歷史低點是平均 4800小時。這個現象可從實際需求和發電供應量兩方面解釋。眾所周知,踏入7、8月份奧運期間,全國工業生產多多少少減產配合;進入9月和10月,又碰 到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工業界已沒有像以前呼天搶地叫不夠電用。另外房地產市場今年一直下滑,不但在建工程減緩進度,新投資也要從頭考慮,引致下游行業, 如鋼鐵和水泥等高用電量工廠產能下跌,亦直接把電力需求的增長拖慢。根據最近公佈的《2008年全國電力工業1-9月份統計月報》資料顯示,今年頭9個月 的用電量同比增長9.67%,增長率較去年同期下降5.45%;9月份用電需求增幅(9.7%)首次低於GDP增幅(9.9%)。
銀行或面對信貸風險
在 發電供應量方面,07年底,全國發電設備容量達7.13億千瓦,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新增發電量5700萬千瓦,全年預計新增電力供應8000萬千瓦,比原 來計劃減掉1350萬千瓦,6月到9月的發電量增長分別為8.3%、8.1%、5.1%和3.4%,是自02年以來首次個位數增長率。無他,國內批發和零 售電價受到國家監管,但電煤價格不斷上漲,電力行業在微利可圖的情況下,只有減慢新增項目。筆者最擔心的不是電力行業本身,而是作為提升發電能力的「水 源」──金融機構。電力貸款在國內銀行貸款中佔重要部份,以1億千瓦發電量為例,牽涉5000億元的款項,雖然還款時間在20年到30年,但電力公司在需 求和利潤率下降的衝擊下,銀行將無可避免同樣產生信貸風險!看官怎樣看待祖國的銀行板塊呢?因念
[email protected]
兩岸三地:金融海嘯中國獨活? Uncle Ray
2008-11-04 AppleDaily
由 於金融海嘯,對有關國內企業的報道比平常更留意,原因是要評估一下,中國經濟能否「遺世而獨立」,還是「羽化而登仙」?10月28日,中糧地產(集團)有 限公司派發第三季度成績表,淨利潤約為12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大跌98%。中糧地產的項目主要在深圳,08年3月,母公司中糧集團把長三角 地區約240多平方米土地注入中糧地產。一葉知秋,從中糧地產的業績,可以估計到其他內房股盈利情況。
企業盈利急插水
另一隻 在港上市,壟斷中國保險市場、向為一眾基金及散戶的愛股平保(2318),第三季度業績錄得78億元虧損,主要是對富通集團(Fortis)投資撥備 157億元。從08年1月至9月30日止,平保虧損約7億元,與市場憧憬公司高速增長的期望,落差很大。一直以高盈利增長來justify(合理化)國內 壟斷企業高P/E的神話,又一次幻滅;第四季,情況只會更差。其他如江銅(358)、紫金(2899)等資源股,盈利亦會江河日下,難怪上海A股插穿 1900點。
單靠內需難救市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早前表示,中國受金融危機影響,相信會比其他發展中國家 小,況且,中國有強大的外滙儲備、外滙管制,及龐大的內需市場,能通過投資基礎建設、公共開支等項目,刺激內需,保持經濟增長。作為「首席」經濟學家,如 此這般的「高見」,未免把經濟問題看得過份簡單。如果政府「燒錢」就能刺激內需、改善經濟,世界上就不會有像柬埔寨、越南等窮國。官僚腦袋構造之特別,又 一例證。Uncle
[email protected]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