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电子商务:从“烧钱生存”到“有效生存”

1 : GS(14)@2011-02-20 16:50:35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18/2NMDAwMDIyMTA2Nw.html

      
最近电子商务界的人士都在议论艾瑞发布的2010年12月EcPlus监测数据。

这份监测数据包括了中国各大电子商务网站的流量排名、用户转化分析、订单转化分析、用户日均转化率,购买频次分析等。

电商界人士最关心的一个指标是订单转化率,这表明砸下去的真金白银广告费究竟起了多大效果。报告监测,订单转化率排名前三的是淘宝、法瑞尔、卡当多,转化率分别为33.62%、26.58%、12.86%,其余网站均低于10%。

整个电商行业的平均转化率只有10.42%,有“中国最大的正品鞋网站”之称的“好乐买”(okbuy.com)转化率甚至跌出30名之外。

10.42%,意味着有89.58%的流量为无效流量。投资者应该心疼:这些流量都是花大价钱买来的,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并没有赢利能力,钱大都来自风投。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电子商务投资案例数及金额创历年新高,共52笔,涉及金额4.34亿美元,较2009年的投资案例数及投资金额分别增加了225.0%和344.0%。加上京东尚未宣布的融资,当当、麦考林上市的融资,2010年电子商务合计融资超过10亿美元。

电子商务网站疯狂烧钱,但买来的流量并不见得有效。淘宝与其他电子商务网站相比,从访问到订单率远高于其他网站的原因,淘宝流量大部分来自用户自主访问,而非购买流量。

一份来自淘宝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网站推广ROI(投资回报率)是1比0.3,获得一个实际购买用户的成本是80元,获得一个真实有效点击要用0.8元,获得一个购物注册用户成本要20元。艾瑞咨询总裁杨伟庆透露:360.cn,hao123.com等导航网站的位置在2010年涨了4倍,电子商务站的位置则涨得更多,某些位置接近10倍。

创新梦工厂创始人李开复说:赶快购买这些公司(与互联网营销相关的公司)的股票吧。

乐淘网副总裁陈虎说,电子商务网站的流量来自搜索、网址导航、客户端软件、网络联盟以及门户。门户有品牌效应,其余渠道的目标是带流量,但流量转化率并不高。乐淘的订单转化率为4.29%,是唯一进入此份报告前30的鞋类电商,排名13。陈虎认为,和其它鞋类电商比,乐淘转化率相对较高的原因是有选择地进行流量购买,不乱花钱。

来自缔元信的监测数据显示,在2010年的广告投放频次上,凡客诚品位列第一,紧随其后为广州摩拉电贸易有限公司、北京益生康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维思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好乐买(中国)有限公司。仅以鞋类电子商务两强比较,广告投放并没有带来有价值的流量及销售。

陈虎认为,电子商务已经进行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本推动;第二阶段是供应链驱动。现在是第三个阶段,即营销精化阶段,电子商务早期为了抢流量,获得用户,不计成本的营销投入,将使企业面临资金不继的运营风险。在营销精准化阶段不仅是营销的问题,而是系统建设的问题。

陈虎说:如果过去是“烧钱生存”,接下来则需要“有效生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91

矽巷啁啾:忘記學校生存模式

1 : GS(14)@2011-03-12 13:08:41

阿鵬記性一向不強。短記還可以,稍遠的不敢恭維。每次舊同學聚會,總驚訝其他人對舊事如數家珍。但阿鵬事件,令我想起剛畢業那一段不快日子。

實戰經驗 勝人一籌
本來想加入美國科網公司,卻剛巧畢業那年遇上泡沫爆破(那四年為了讀大學而錯過了第一次科網熱,學費認真不少)。回來香港找工作,難在讀的不是專科,好像甚麼也可以做,又好像甚麼也不可以,到處見工,沒有方向。自己停滯不前,感覺其他人走得特別快,很不好受。試過上班時間坐在一旁看人來人往嗎?大概是那種滋味。雖然這樣的日子不足一個月,但身處其中不知何時完結,明明看着光陰似箭,感覺卻偏偏度日如年。
漫長的讀書日子,沒有所謂方向問題,最多是選科傷腦筋。上課考試求分數,怎樣耕耘怎麼收穫,一關過完下一關,遊戲規矩清楚固定。試卷稍為出得跟慣常有出入,同學馬上抗議,可見一斑。習慣了十幾年的填鴨式餵飼,畢業後一下子要自己作主,怎會不迷惘?
這二十年來沙紙濫印,學位不斷貶值。以為學校所教的,對於出來工作很有用處,出來卻發現不符現實。
我們團隊請軟件工程師,要求的技術和經驗,大學的課程大多數沒有提供。一位同事讀書時已兼職替人寫網頁寫程式,原意是賺外快,日子有功竟累積了實用經驗,面試時,我們很快就決定邀請加入。同屆的畢業生,就算成續再好,學歷再高,單靠上課學習,機會也會差一截。
如果遇上當年剛畢業的自己,會告訴他:從今天起,忘記學歷成績,不要等待其他人賞識你的滿腹經綸,要爭取學習有需求的技能。忘記在學校的生存模式,要重新認識現實世界怎樣運作。
有得做總好過沒事幹,政棍喜吸納迷惘青年,爭取令青年失業的政策(教人想起沉默的羔羊系列裏警探被誘吃自己腦袋一幕),別上當。開了第一扇門,會發現有更多的路,世界原來很大。
宋漢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0676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332

佣金狂劈價證券行憂損生存空間 促政府設限

1 : GS(14)@2012-01-27 23:22:32

http://www.headlinefinance.hk/in ... ntent.php?nid=37464
 在2003年之前,香港證券業實施最低佣金收費制度,證券行最少要收取相當於交易金額0.25%的佣金。自從政府在2003年取消最低佣金制度,證券業隨即陷入減價爭客的困局,一些以網上交易為主的新晉證券行,劈價幅度更是驚人。近年異軍突起的一通證券,以每宗網上交易劃一只收5元作招徠,打破業界以交易金額按比例收取佣金的傳統。不過,低處未算低,金道證券不單將佣金降至4.99元,剛好比一通還要低1仙,而且推出每月888元無限次交易的套餐,爭取頻密買賣的職業炒家為客戶。至於耀才證券去年底則更進一步,將佣金降至4.88元,但只限窩輪及牛熊證交易。耀才證券的低佣金紀錄,在今年卻被恒山證券打破。

  * 佣金兩級制短期難成事

  面對佣金減價戰日趨激烈,多個證券業團體近期商議,向政府爭取設立佣金兩級制,即是金額低於某一水平的證券交易,要有最低佣金百分比的限制,大額交易的投資者則可以和證券行自行議價。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馮煒能表示,原則上業內團體都認同佣金兩級制的大方向,但對於大額交易的界綫以及最低佣金百分比的水平,仍然要繼續商討。雖然如此,他承認要向當局爭取設立佣金兩級制,是有不少困難之處,「現時還未有眉目」,但強調佣金收費過低,對行業長遠健康發展不利。

  證券學會永遠名譽會長張華峰認為,現時佣金水平已經低無可低,即使有個別證券行進一步割價,對爭取客戶也無大幫助。
2 : GS(14)@2012-01-27 23:34:30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6557

金道 :mrgreen:
http://www.gwtrade.hk/Index

文章由 殘劍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2:39 pm
經紀呢個行業,可以正式宣告死亡.....

文章由 阿力cool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2:43 pm
殘劍兄, 當年一通開張, 老兄你仲話佢實維唔到皮
經歷左1.5次股災(2008一次, 2011當半次 :mrgreen: ), 佢都唔死得, 仲要繼續壯大, 仲有模仿者不斷出現, 你死心未?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文章由 Vickers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2:52 pm
利家安證券有限公司服務收費 http://www.legarleon.com.hk/TradePrice. ... nguage=chi

選擇一: 月費$800(無限次交易)或

選擇二: 每宗交易收費HK$5(上限一千元,如該月總交易收費超出一千元,公司只收取客戶佣金一千元正。)

文章由 殘劍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3:14 pm
我係"懷疑"佢維唔到皮,不過五蚊雞冒起時,食正前幾年個市旺,
之後咁多競爭,邊個知?你唔洗問我死吾死心,又唔關我事嘅。 :twisted:
你咁講,你認為佢地好好做?

同埋我上面講係"經紀" 死亡呢,人做果d 喎,唔係經紀行,唔好誤會我意思呢。 :geek:

文章由 bunacko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3:21 pm
所以我覺得.........d行應該同用一個program, 大戶做對賭, 大戶分番佣俾d行, 佣來自你d客, 你d客越輸得多分佣越多........

由 洛克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3:37 pm
你講到咁, 仲有人玩咩 :mrgreen:

文章由 bunacko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3:41 pm
事實係仲衰都有人玩......點樣?? 依家咁lor >>> 前part一樣大戶做對賭, 後part行仔冇得分番......

文章由 洛克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3:47 pm
唉, 我都知老虎機點都有人玩, 就算輸錢, 最少都贏到希望..... :bbs10:

文章由 bunacko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3:57 pm
呢d野都會冇人玩......尢其係中國人..... dna 改造都唔知得唔得

文章由 阿飛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3:58 pm
我仲用緊c子網上銀行買股票............... :cry:

文章由 wheat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6:19 pm
其實一通點維皮的?

文章由 阿飛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7:43 pm
成本低,客戶多

文章由 wheat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8:04 pm
知唔知一通個老板有咩background?
即係老老實實要買個交易權, 再比按金比港交所, 仲要implement個system
果舊錢既銀碼都唔係一個普通人出得到....

文章由 wheat » 週五 1月 27日, 2012年 8:06 pm
其實日本, 美國等地都有黑池呀, Chi-X果味野
香港係咪唔容許有另一個交易所的?
3 : Sunny^_^(11601)@2012-01-27 23:47:05

你估4.99完會點收??最後會唔會round off去5蚊?
4 : GS(14)@2012-01-29 10:51:03

3樓提及
你估4.99完會點收??最後會唔會round off去5蚊?


用電腦計唔會咁cheap 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432

方剛憂中小企生存空間縮窄

1 : GS(14)@2012-05-14 23:59:3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514/News/ec_gok1.htm

受惠自由行,外國品牌以重金攻勢「搶舖」不時發生。美國時裝品牌Forever 21去年進軍香港,即以月租1100萬元取代在銅鑼灣京華中心落戶近5年的佐丹奴,開設5層巨型旗艦店。該舖位的呎租逾200港元,是Forever 21全球近500家分店中最高。

化妝品專門店莎莎在銅鑼灣金朝陽中心地下的分店,租約未滿已被名表品牌歐米茄(Omega)搶位,月租達900萬元。莎莎位於廣東道的分店,則被另一名表品牌勞力士(Rolex)「攻佔」,月租達700萬元。

盼新政府開拓更多零售點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董事黃偉基表示,最近兩年外國名牌湧港爭位現象普遍,令銅鑼灣希慎道、羅素街等旺地,無論新租和續租,升幅都很驚人,「有些租金是以前兩三倍」。若外國牌子和本地牌子競爭,前者因廣告效應,大多數會爭贏,「業主希望有靚品牌落戶,勞力士和莎莎比較,勞力士交租都隱陣些」。他預期,租金水漲船高的情仍會持續。

方剛期望新一屆政府開拓更多零售點,例如候任特首梁振英有意在新界北部建酒店,可考慮在酒店旁興建特賣場和跳蚤市場,紓緩本港舖位緊張情。

明報記者 梁家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372

荷蘭買房零首付 政府政策令炒房者難生存

1 : GS(14)@2012-12-17 23:32:57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ozjj/20121211/164513968323.shtml
  根據2009年荷蘭統計局數據,該國1650萬人口中,有50%擁有住房,39%居住在公共廉租房。如此可觀的房屋私有比例,無論是在歐盟還是在世界範圍內都名列前茅。這要歸功於荷蘭政府幾十年來一直鼓勵中高收入家庭買房、幫助低收入家庭租房。政府政策導向讓炒房行為高風險、低回報,在荷蘭「天下寒士俱歡顏」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荷兰1650万人口中,有50%拥有住房,房屋私有比例无论是在欧盟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名列前茅。(图片来源:路透社)  在荷蘭1650萬人口中,有50%擁有住房,房屋私有比例無論是在歐盟還是在世界範圍內都名列前茅。(圖片來源:路透社)
  房奴形成記
  荷蘭人口淨增幅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該國房地產需求旺盛,雖然今年已是經濟危機的第五年,但荷蘭人買房依舊是零首付。信用記錄良好的人還可以從銀行獲得額外貸款來支付房屋交易稅費乃至裝修款。即使是沒有長期身份的外國人,只要在荷蘭生活了一段時間並擁有穩定收入,購房時就有可能零首付或者只支付10%左右的首付款。
  稅收方面,荷蘭鼓勵貸款買房,住房貸款利息可以享受免徵個人所得稅的優惠。也就是說從銀行貸的錢越多,個人所得稅免稅數額就越高。眾多住房貸款組合中負擔最小的允許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同住房貸款配套的人壽保險,專門針對因發生意外而導致長期無法工作或家庭永久失去經濟來源的購房人,購房人能夠一次性獲得一筆補償專門用於償還住房貸款,降低變故對生活的影響。
  這些政策在相當程度上減少了人們買房的顧慮,購房人享受免稅後買房實際經濟壓力甚至比租房還小。於是很多年輕人一旦獲得長期工作合同,就會買個小公寓先住幾年。
  多方因素的推動推高了荷蘭房價。從1995年到2000年,該國平均房價增長了89%,而2000年到2008年房價又額外上漲了48.8%,14年累計增幅181.2%,僅次於同期上漲了193.5%的英國。雖然因為經濟危機,目前荷蘭的房價比2008年均價下降了9.4%,但相比歐洲其他國家,荷蘭的有產階級多數還是獲益於政府推行的居者有其屋政策。
  租房也光榮
  歐洲很多國家都有公共廉租房制度,其中丹麥、奧地利、瑞典、英國和捷克等國以20%的比例排在前列。與它們相比,荷蘭公共廉租房的比例足足領先了幾乎一倍。荷蘭絕大部分廉租房都屬於公共房屋公司名下,同個人房產一樣設施齊備,並有專人定期維護。只要家庭年收入低於一定數額就會有資格登記申請。房租高低雖然取決於地段和居住面積,但至少低於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還沒有居住年數上限,只要收入不超標便可以永久居住。
  在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大城市,政府強制要求房地產開發商在開發項目時必須包含一定比例的公共廉租房,這已經成為房產商獲得開發權的前提條件,這讓低收入者也可以在大城市居住。
  為了實現更大程度的公平,申請公共廉租房還設置了一些優先照顧條件,如身體原因、社會原因(面臨流落街頭的危險或現有居住條件嚴重阻礙申請人正常生活)、年齡超過55歲等。即使這樣,還是有數目不少的申請人要等待好幾年才能住上公共廉租房,在這期間,向稅務局申請住房補貼成為了那些被迫租賃私人出租房的低收入人群降低住房開支的好方法。如果公共廉租房獲得批准出售,現有租戶還能享受優先購買權,購買價格是市場價格的七五折到九折。
  炒房難生存
  按說荷蘭房價漲幅如此可觀,經濟又與國際聯繫緊密,各路房地產炒家自然不該錯過這個發財的機會。但事實上,荷蘭卻沒有形成類似其他國際大都市的炒房市場,荷蘭政府政策在裡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無論房產價值高低,購房要繳納荷蘭房產交易稅為6%(2010年為了刺激房產市場、抵消經濟危機的影響,荷蘭政府將其降低為2%),同時還要負擔約4%的過戶費,而每年通貨膨脹僅在1%到2%左右,單憑通貨膨脹少說也要持有房產3-5年後才能抵消稅費。
  另外,荷蘭境內所有的出售、出租及新建房屋的信息均通過統一網站來公佈,還需要公開房屋圖片、結構、社區情況和周邊房價等信息,這讓絕大多數買家在上門參觀時都已對房產有了相當程度的瞭解。荷蘭土地局作為房地產登記的官方機構,也向公眾提供付費查詢房屋所有權情況和最近一次售價的服務。這兩點讓寄希望於借信息不對稱發財的炒房客難於操作。
  荷蘭作為歐洲乃至世界範圍內人口密度較高的國家,雖然公共廉租房租金低廉,但普通住房房租一直不便宜。對普通住房房租市場,政府也有一系列保障房客利益的政策,比如房客對房屋有優先購買權、房東不能以房產已出售為名趕走房客、房租收入和房產出售後增值部分也需要按照投資收益來繳納個人所得稅。另外,如果經過第三方機構評判,房屋租金過高,則房東必須退還房客多收的部分。另一方面,完備的公共廉租房體系也大大減少了市場對私人出租房的需求。
  對炒房客來說,市場很難提供贏利所需的規模效應。如果再算上碰到無良房客可能遭遇的麻煩,很多人即使有錢也不會選擇炒房這條投資路。
  本文來自於新浪財經原創專欄集《全球新聞眼》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明文章來源和欄目鏈接,歡迎媒體洽談落地合作。意見建議請@全球新聞眼2012 (微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39

金融㗎嘰欄 - 潮州十三妹 縮骨遮的生存之道 2013年12月09日

1 : GS(14)@2013-12-09 23:56:31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85300
踏入年底,大部分職場自己友都開始準備為一年的工作埋尾,並期望聖誕節的來臨。至於在金融圈,就瀰漫著一股教人不安的氣氛。一方面,前線人員繼續向業績目標進發,但求年尾「B仔」有所著落;另一方面,一眾管理層人員就忙於進行年度表現回顧以及制定新一年的鴻圖大計。部分高層更參與每年可謂「最好玩」又「最難玩」的遊戲──分花紅。
外界一般認為,金融界與投資市場息息相關,花紅該有條件幾何級數倍大,份額遠遠拋離其他行業。坊間亦曾經報導過,不少外資金融機構的高層所獲派的花紅可相等於幾年年薪,難怪每年畢業的莘莘學子都要搶閘進軍金融圈。
但08年一役就將金融自己友對花紅的幻想徹底摧毀,部分功力深厚的金融人經歷過去5年的市場洗禮及蛻變,都變得看破紅塵。「花紅」確實是無花無假的「Bonus」。各大金融機構為求持盈保泰,都紛紛精簡人手,開源節流,全方位去檢視可節省成本的方案。據聞有某外資行就連同事工作崗位內的良伴──垃圾桶都cut埋,同事們在「冇桶用」的情況下,只好四出籌集被棄置的印刷紙箱據為己有,物盡其用。自己友都慨嘆這等所謂慳家行為真教人「啼笑皆非」。
事實上,近幾年金融界都全城戒備,除了內部進行人事整頓,同時就加強「守後門」的防禦措施,增聘風險管理的人才,避免各國央行對機構進行質詢時,又再無辜被重罰,賠上罰款。
圈內的風險管理人才雖然變得吃香,但確實做到嘔,而付出的勞力通常都未能與收穫成正比。然而,對於在金融界行走江湖多年的老鬼來說,世界再難撈都要撈,正所謂「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這幾年就當作修行,盡力配合大市洪流的方向,最起碼仍能留在圈內打滾。倘若稍有差池,被踢出局,就冇得留低,屆時市場氣氛好轉想玩都冇份。故此,有圈內人寧願自願減薪,甚至乎轉型到其他部門續命。
講到底,老生常談的一句──「能屈能伸」才是致勝之道。自己友,加油!
土生土長香港人,潮州幫,相信愛拼才會贏,從金融工作看盡人生百態,領悟人生真正意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254

【專題籽】拍廣告搵餐晏仔 YouTuber生存實錄

1 : GS(14)@2016-01-18 01:07:10

笑波子(左) #打機#生活熱話訂閱人數:294,443Yaki Wong(中) #美容#旅遊訂閱人數:157,887阿聲 #打機#微電影訂閱人數:157,543



【專題籽:胚芽故事】2005年2月,YouTube在網絡正式誕生。十年間,網民撇甩固有框框,盡情拍片,天馬行空精采搞鬼。這班YouTuber早前上電視挑機失敗,網民更由like變dislike,覺得你明明站在顛覆傳統電視公式的那方,擰轉尾居然跳入電視箱!另一方面亦認為YouTuber跟商業機構合作是大詐騙。越來越多YouTuber尋求客戶廣告的中介公司,幫他們鋪路覓生計。到底一眾YouTuber如何一邊拍廣告,一邊留着網民的心?


網民愛看YouTuber拍片,喜歡YouTuber的率真性情,敢作敢言。到近來YouTuber與廣告商合作,收了錢,多少都要美言幾句,恐防真情不再。如去年1月,因直播打機而爆紅的達哥(林慧韡)為Xbox示範獨家遊戲《Sunset Overdrive》。網民即鬧爆達哥收錢打機,甚至失望得聲稱不再收看達哥的節目。到早前電視節目《網絡挑機》,網民發現大部份YouTuber都是來自司徒夾帶(陳學鳴)去年成立的公司Vlogger旗下,同樣被質疑是收了電視台的利益做節目。可見YouTuber跟商業機構合作,如處理不善,後果非同小可。



網民唔接受硬銷

進退兩難,YouTuber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阿聲從三年前開始,膽粗粗跟朋友拍片放上YouTube,以十分鐘打邊爐廣告《當我遇上極品邊爐好友》為例,從故事、演出、到後期一手包辦,他形容為「不像廣告的廣告」代表,至今被中介人公司發掘成為公司製作總監,深知取悅網民的伎倆,「網民介意硬銷,一些植入式宣傳被他們發現都會『起槓』。我會以內容行先,有概念有內容,觀眾起初未必知道,只當是搞笑劇或短片去看,最後才讓大家知道含有廣告成份,簡單來說就是『不像廣告』,我認為這是最成功的。」



Mary姐#微電影#生活閱讀訂閱人數:173,551

Mary的《第一次北上按摩被按奶奶》視頻點擊率達120萬。

「直播打機」的達哥受萬民愛戴,也曾因為與Xbox ONE合作拍攝遊戲試玩而被網民鬧爆。



為鬧而鬧由得佢

另一位以拍攝生活短片為主題,題材從打機、跳舞到社會熱話無所不包的笑波子,他的29萬follower囊括老中青三個階層,性質最合家歡。他認為做YouTube又好,拍廣告短片又好,最重要還是着重自己言行,「有好多網絡禁忌不能犯,最基本是你不能犯法,也不能埋沒良心。作為一個公眾人物,當你幹着一些跟良心背道而馳的事,令觀眾反感,本來欣賞你的形象完全沒有了,follower就會全部變了hater,那時即使公開認錯,都已經太遲了。」不過有時即使如何慎言,網民也會雞蛋裏挑骨頭,甚至無理取鬧。另一位以教化妝及分享旅遊片段為主的YouTuber Yaki,便曾因全身紋身而遭網民人身攻擊,她由當初的憤怒,進化成今天的處之泰然,「如果網民只是純粹為鬧而鬧,便隨他吧,但有些批判得來能夠給與正面意見,我也會跟隨意見改進。」忠於自己,才能繼續往前走。



唔做YouTuber便沒出路

創作人都要食飯。也有YouTuber坦言,拍廣告甚至是唯一出路,即使背負欺騙觀眾的罪名也會繼續拍下去。Mary姐自中三開始因有無窮表演慾而自拍片段上網,因其剛烈性格和「乜都夠膽講」(曾在短片中分享北上按摩被技師調戲過程),到現在擁有超過17萬追隨者,「我在學校成績不理想,如果不用YouTuber身份拍廣告,以我的學歷水平,只可以做侍應、快餐店職員等工作。」她加入中介公司理由很簡單,就是要拍更多廣告,賺更多錢,「以前一個月可能都沒有一個工作,收入不穩定,飯錢也沒有。現在加盟公司後會好一點,有錢開飯,但絕不是大魚大肉,也更不要想買車供樓。」



笑波子拍片題材豐富,追隨者包含老中青三代。

Yaki曾因前衞打扮遭網民人身攻擊,她現已處之泰然。

阿聲的《當我遇上極品邊爐好友》,以「不像廣告的廣告」討好網民。



日本YouTube Space媲美電視台

事實上,從有YouTube起,世界各地以拍攝視頻片段吸引觀眾的YouTube應運而生。YouTube近年在世界各地紛紛開設專門讓YouTuber拍攝節目的YouTube Space,最新如去年剛啟幕、位於東京六本木的YouTube Space,當中除了有兩個大型影樓,以及提供4K錄影及剪片的後期製作室,化妝間、休息室、咖啡室都應有盡有,先進而齊備的設施絕不比一間電視台遜色。當日現場正在拍攝的日本網絡紅人,有近30萬追隨者的Kumamiki(くまみき)稱:「很高興東京可以擁有YouTube Space,這裏的設施讓我可以拍更高質素的短片,是我過往一個人所不能製作出來的。」



日本YouTube Space位於六本木,設備齊全。

日本YouTuber Kumamiki稱:「這裏擁有的設施,都是我一個人時期所不能製作出來。」


本地YouTuber中介公司VS Media提供拍攝場地和資源,並為他們尋找合適的商戶拍攝廣告。

YouTuber形象貼地 客戶至like

香港沒有YouTube Space,卻有類似的YouTuber中介公司,除為YouTuber提供拍攝設施及協助,還主動出擊尋客戶,搵YouTuber配對及度橋。VS Media公司總經理李真怡(Jenny Li)說YouTuber能在facebook或instagram分享產品相片或簡單用後感,最快靚正;邀請這些網絡紅人出席一些公眾場合或商場活動;甚至是與YouTuber創作大型拍攝及短片。收費按難度從$1萬到$15萬不等。當然,YouTuber越紅越多Like分賬越多是常識吧。於九龍灣開張不久的彈床樂園Bounce最近便找了笑波子、阿聲及Yaki三位YouTuber拍攝試玩教學片段,其中《入樽.攝鏡.跳彈床挑戰?輸咗大懲罰!》片段收看人數達21萬。市場部經理王宇真(Hazey Wang)說:「YouTuber的形象比一般明星更貼近民眾,他們貼近青少年口味,這正是跟我們想尋求的目標群眾。不同的YouTuber各自有很多粉絲,感覺親切,粉絲跟他們就好像朋友,由他們親身試玩然後拍片說出感受,可信度增加。」




YouTuber收入途徑

據一位因經不起網民謾罵而急流湧退的YouTuber引述,本地YouTube的主要收入途徑和價目如下:


單靠YouTube廣告點擊率,FH Production也難以維生。圖為FH Production拍攝的微電影《愛上一個人》。

YouTube廣告分紅 $1,000-$2,000

透過點擊率而取得廣告費。YouTuber需先加入YouTube Partner Program(YPP),經審查後才批核。但香港人口少,加上語言地區所限,追隨人數遠比外國為少,點擊率自然相對低;即使是FH Production熊仔頭(訂閱人數:421,011),以點擊率所得的收入,每月只得數千元。



簡單試用/產品分享 $0-$2,000


主要在facebook或instagram等社交網絡中刊登產品及試用相片,亦可能是試用片段。廣告商會給與數千元的廣告費用,又或直接贈與公司產品或服務作報酬。因為廣告費用不多,客戶一般不大重視發佈後的點擊率和like數。


由於本地素食風最近吹得正盛,越來越多素食店找Elvis Chan合作。

替商戶拍攝短片 $2,000-$80,000


替商戶拍攝廣告,價格主要是由YouTuber跟商戶釐定,客戶認為適合便會接受,並非一定「紅就貴,唔紅就平」。像素食達人Elvis Chan的訂閱人數不過500,但因素食屬於比較專門的題材,很多素食店也會找他合作。



套餐製作 $10,000-$150,000


中介公司以一條龍式套餐提供給商戶,挑選適合的YouTuber,從度橋到拍攝一手包辦,以分賬形式合作,分賬比例以YouTuber的知名度與參與度而定。以阿聲替食肆拍攝的《當我遇上極品邊爐好友》為例,從故事到演出到後期也一手包辦,分賬比例自然較高。



出席商場活動 $0-$8,000


因出席商場活動是整個宣傳的後續,即是找YouTuber拍片時「包埋」,即使沒硬性規定,YouTuber都會仗義出席。



加入中介公司 YouTuber心聲

笑波子:「我還未畢業,但現在的收入一定比剛畢業的打工仔更好。」滿意度:★★★★☆



阿聲:「我有YouTuber收入,也是中介公司Producer,名正言順打兩份工。」滿意度:★★★★★



Mary姐:「以前只靠YPP收入再加上零星的合作商戶,現在是我以前人工的兩三倍。」滿意度:★★★★☆


VS Media總經理李真怡

中介公司勢成網絡星工廠

連商戶都認為尋找一名YouTuber跟明星並無分別,效果甚至更好,那新興的YouTuber中介公司就肯定是一間規模龐大的網絡星工廠,李真怡就成為了YouTuber的經理人,帶領着一群本來只為興趣拍片的網絡紅人建立星途,然後實行「我搵客你拍片」,創造商機,將網絡力量轉化成最實在的金錢。



記者:馮永豪攝影:潘志恆編輯:黃仲兒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116/194534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361

印度雙頭嬰被當奇蹟寶寶生存30小時夭折

1 : GS(14)@2016-01-20 17:48:31

印度北方邦坎普爾一名女子誕下雙頭嬰,嬰兒生存30小時後夭折。28歲媽媽安妮塔(Anita Tiwari)上周六在醫院誕下男嬰。雙頭嬰出世消息傳出後,成為城中熱門話題,居民聚集醫院門外,慶祝「奇蹟寶寶」誕生。已有兩女的安妮塔,希望誕一個男嬰,男嬰出世,她本來很開心,但男嬰卻多了一頭,而且生存了30小時後夭折。院方表示,男嬰出世之初健康正常,但不久卻出現進食和呼吸問題。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0/194594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630

銀座拍賣﹕多元化闢生存之道

1 : GS(14)@2016-02-11 09:45:28

【明報專訊】拍賣行曾經在香港開到成行成市,但是隨?近兩年內地打貪、投資市場表現放緩,或觸發拍賣行業整固。銀座拍賣行政總裁潘勁翔預期,一些表現較弱的拍賣品以及中介商,將會被淘汰。由於銀座並非大行,他不諱言他們「不會鬥大鬥Grand」,而是尋求拍賣品多元化,另闢生存之道。



精品路線配特色產品

相比起有如五星級大酒店的拍賣巨擎蘇富比及佳士得而言,潘勁翔說,銀座走的是精品路線及具有特色,定位為中型行,例如他們搜尋的拍賣品,便不止一般的佛像,而是每個朝代的觀音,並且從宗教、藝術、歷史多角度展示,反映拍賣品的故事連貫性及人文生活狀?,變相與文化推廣融合起來。去年他們在11月中旬該行舉行的「歷代觀音造型藝術展覽」為例,當中更以估值1.6億美元的千手翡翠觀音招徠,首日便吸引逾200名賓客參觀,並且有逾80%展品錄得成交。

前述觀音拍賣會,與銀座之前舉行沉香、瓷器、書畫為題的拍賣會,形式明顯不同。潘勁翔說,這便可以在傳統拍賣會上,向買賣雙方收取佣金之外,提供增值服務,收取額外佣金。日後他們亦可以從為客戶提供收藏品資訊分析、推廣主辦單位品牌、舉行演講,甚至作為藏家之間的中介人提供服務等不同方式,增加收入來源。

優質藝術品 市場仍有需求

他又明言,銀座不會如同業般,只純舉行春、秋季拍賣,而是重點做展銷及特色拍賣,他們還可以高級翡翠、古董紫砂壺、古董家具、檀香木、表等不同收藏品,開發更多主題,緊扣歷史及收藏元素,滿足不同收藏家喜好。長遠他們亦留意開設藝廊儲客的機會,並與星、馬地區的伙伴洽商合作。

在未來一年,潘勁翔稱:「市場會對拍賣價錢表現敏感,未必再如過往般搶高,驚喜會較過往為小」,但是肯定市場對優質翡翠、書畫較有需求。那些稀少、高質的拍賣品的價值,則永遠不墮,可以續創新高。他更稱:「未成熟而早已被人炒高價錢的拍賣品,如新冒起的畫家畫作,則會較受影響而跌價。」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1/news/eb_ebc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763

9成燒傷1%生存率少女奇跡康復活得精彩

1 : GS(14)@2016-03-01 18:55:34

一場大火令一名少女幾乎體無完膚,身體90%被大火燒傷,醫生指她只有少於1%機會存活,然而她卻奇蹟活了下來,並勇敢地說出:「我已無所畏懼,因為沒事情可以比我已捱過的更壞。」2009年4月14日是扭轉英國女子斯卡利(Layla Skalli)一生的日子,當年19歲的她與友人合租的單位起火,不過因房東沒安裝警鐘,她根本就不知道,直至吸入濃煙暈倒並遭熊熊烈火包圍。斯卡利獲救時燒傷傷勢極為嚴重,連消防員的保護衣物也被其身體高溫灼穿,救出她後不久後房間更發生爆炸。斯卡利吸入的一氧化碳濃度幾近致命,器官亦在衰竭邊緣,醫生也不寄予厚望,認為她只有少於1%機會生還。不過斯卡利捱了過來,接受9小時手術去除燒傷皮膚並植皮,昏迷9天後甦醒。不幸中的大幸是,她暈倒時雙手剛好保護到臉部,臉容未至於受太大影響,但她亦一時無法接受自己身體的傷勢。「旁人會望著或盯著我,所以我寧留在家。當時若果我要有所抉擇,我會選擇死去。」她後來更患上抑鬱,又吃止痛藥吃上癮,一直靠母親全力照顧,可惜母親亦因為這場事故患上抑鬱,2009年誤用酒精送抗抑鬱藥,於睡夢中離世。「那場火毀了我的一切,並奪去我的母親。我多年來都希望自己當時沒有獲救,不過我已改變了這個想法。」她後來出國四處遊歷散心,卻讓她突然醒覺想開了:「我可能滿身傷疤,但我不再害怕,老實說我為自己的疤痕以及我如何克服它而驕傲。」她去年已報讀社會科學學位課程,希望當社工或輔導員助他人度難關。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1/195116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4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