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書札記170415不當行為24 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4/15/%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415%e4%b8%8d%e7%95%b6%e8%a1%8c%e7%82%ba24-%e6%ad%a3%e7%b5%b1%e7%b6%93%e6%bf%9f%e5%ad%b8%e7%9a%84%e5%9b%9b%e5%a4%a7%e9%98%b2%e7%b7%9a%ef%bc%88%e4%b8%8a%ef%bc%89/

讀書札記170415
不當行為(廿四)「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上)
朝日執筆

接連說了一大輪有關「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和理論,我們今集回頭看一下所謂的「正統經濟學」對這場「宗教改革」有什麼回應。

其實早於現代經濟學篳路襤褸草創之時,很多「核心教條」已不斷遭受學門內外的攻擊。為了守護「理性經濟人模型」這座「王城」,一代代的經濟學家築起了四度「防禦工事」。到了約莫六十年代「行為經濟學」方興未艾之際,這四度防線仍是抗擊「異端」的有效武器。時至廿一世紀的今天,儘管「舊教」這四條防線在連番大(論)戰中屢受猛攻而傷痕纍纍,但「仿彿」仍是屹立不倒,依然不時出現在(反行為)經濟學的論文之中。

第一度防線是一句「三字經」:「Seems to be」,也就是「仿彿」,(朝日認為不妨同樣用三個字來翻譯──「莫須有」!)。簡單來說,就是即使「日常人」未必如經濟學家所假設一般,具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但也表現得「仿彿」有這樣的能力。
舉例說,經典的「廠商理論Theory of the Firm」中,一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會把產量維持在「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狀況,它聘請「最後一名」員工的薪水,也應該等於該員工能為公司創造的利潤。

早於1940年,非常前衛的經濟學家Richard Lester已透過郵寄給大量製造企業老闆的問卷,了解到根本沒有一個主管在作出「生產」或「招聘」決策時,會作出諸如「邊際成本等如邊際收益」之類的思考,並由此對「廠商理論」作出「弱弱的」質疑。
然而,「奧地利學派」的名家麥笠Fritz Machlup很快就對這(儘管只是弱弱的)質疑作出「有力回應」。麥笠認為,這些「調查數據」對經濟學家「不具參考意義」,「古語」有雲:「嘴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經濟學家並不關心一般人口說會怎樣怎樣做,「邊際理論」也不要求所有公司都能明確計算出「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但主管們的決策和行動,最終總會大致符合該理論的預測!
麥笠指出,正如駕駛者在路面上決定是否「爬頭」時,並不會(也不必)作出複雜的計算,但(大多數的情況下)仍能安全和順利地超過前面的大貨車。工廠老闆也「可能會靠自己的理解,或是他對當下情況的『感覺』……『仿彿知道』是否值得聘請更多的人手。」麥笠真大師也!

到了1953年,後來成為一代宗師的少年 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橫空出世,發表了經典的《實證經濟學方法論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一文,堪稱是「仿彿論」的最高典範,也徹底化解了諸如「李斯特問題」一類對「經濟學的假設是否真實」的質疑。
什麼是「實證」呢?如是我聞,佛說以「假設是否真實」來評價一個理論,實為「戇X」—It’s economics! Stupid! 真正重要的,是該理論能否作出「準確的預測」—你話之我廢噏咩紫微五行吖,總之跟住我噏呢套,就買親隻隻股票都升啦,你吹咩? 真正的佛當然沒有朝日那般「寸嘴」和「極端」,他只是以「佛說桌球高手喻」來闡明他的說法。他指出,「精準的預測」源於以下的假設:

情境24a:桌球高手出桿時,「仿彿」已知道複雜的幾何公式,作出精密的力學運算;而且靠肉眼就能測量出精確的角度,並鎖定每一顆球的位置。然後以極速計算出最佳的結果,並以身體作出完美的執行,讓桌上的每顆球按照由公式構成的「模型」,向不同的方向和距離移動。
佛解釋說,我們對這項假設的信心,並非建立於真心相信一個桌球高手,當真能夠完成上述連串精準計算的過程,而是我們相信,所有桌球高手都有能力,做到這個「仿彿」經過複雜計算而達成的結果。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根本不必深究人類到是否「理性」、是否「經濟」,只要結果他們都能做出「仿彿」是「理性經濟人」的行為,「事就這樣成了」!佛果利民也!

自從「一佛出世」後,經濟學家們得到了一段安穩的好日子,不必再顧慮他們的假設是否「符應真實」了。這也是推陳出新的「經濟模型」中,「理性經濟人」越來越聰明,越來越理性的「黃金時代」。
不過,在「新時代」,「新教」重新發起了對「仿彿說」的攻勢。康納曼和特維斯基在「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研究中(參見第四集至第六集),一再揭示人類並不能做出「仿彿根據經濟模型來作出的選擇」。(而股票當然也並沒有依照紫微五行的理論上升。)當一個人一再作出明顯「效用較低」,以至「自相矛盾」的選擇時,我們很難說他「仿彿」作出了正確的判斷。正如一個桌球手接連打出「完美」的「撻死」和「搣屎」,我們不會認為他的出桿「仿彿」經過精密的計算。

這也帶出了另一個有關「能力」的問題。Thaler第一篇有關「行為經濟學」的論文《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除了同樣以「實證」為題外,特意用了桌球作例子(他自己解釋是要 “向衷心仰幕的佛利民教授致敬”)。他指出桌球高手也許當真能表現得,「仿彿」熟稔所有相關的幾何和物理公式一樣,但一般人打球時,幾乎都只瞄著袋口那顆球,而且還經常打失。
99.999999%的人在擂臺上一定不如泰臣;在棋秤上一定不如吳清源;炒股一定不如巴菲特;炒菜也一定不如味吉陽一。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表現,應該更像「擂臺上的吳清源」,或者「在廚房炒菜的巴菲特」(「股神」曾說過煮個麵已是自己的 “廚力極限”)。經濟理論的對象應該是所有人,而不是專家。如果我們要為一般人如何打桌球、「撲醒」、下圍棋、炒股、炒菜,又或者就業、購物、結婚、生仔、退休儲蓄等建構出一個有用的理論,我們不應該假設他們「仿彿」都能做出,如同專家一般「仿彿經過精密計算」的行為。況且,「專家」有時也不一定能做出「仿彿專家」的行為啊!情境3e中的經濟學家/紅酒收藏家 羅教授,不就是一個好例子嗎?

不過,Thaler也指出,儘管「問卷調查」和「場境實驗」已成為很多社會科學學門(例如心理學、社會學)非常重要的方法學和理論依據,但不少「正統經濟學家」正如上面提到的麥笠,對「調查數據」仍是抱著「不屑一顧」的輕藐態度。
然而,諷刺的是,很多對「調查數據」抱著排拒態度經濟學家,卻心安理得地在媒體訪問中,正經八百地就剛發表的「失業率」、「消費者情緒指數」之類的數字,大派sense。他們「仿彿」忘了這數字的來源—不就是統計局直接問「你係咪搵緊嘢做呀?」「你嚟緊諗住點使錢呀?」,這樣得來的嗎?

要動搖「傳統」總得有點耐性,「佛說桌球高手喻」的方法論也實在非常精妙。是故,時至今日「仿彿論」在經濟論文中仍舊時現身影。
(未完待續)

24集關鍵字:
仿彿論
李斯特問題Richard Lester’s Question
麥笠Fritz Machlup:超車比喻
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實證經濟學方法論〉;「佛說桌球高手喻」
「擂臺上的吳清源」/「在廚房炒菜的巴菲特」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12

讀書札記170415不當行為24 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4/15/%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415%e4%b8%8d%e7%95%b6%e8%a1%8c%e7%82%ba24-%e6%ad%a3%e7%b5%b1%e7%b6%93%e6%bf%9f%e5%ad%b8%e7%9a%84%e5%9b%9b%e5%a4%a7%e9%98%b2%e7%b7%9a%ef%bc%88%e4%b8%8a%ef%bc%89/

讀書札記170415
不當行為(廿四)「正統經濟學」的「四大防線」(上)
朝日執筆

接連說了一大輪有關「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和理論,我們今集回頭看一下所謂的「正統經濟學」對這場「宗教改革」有什麼回應。

其實早於現代經濟學篳路襤褸草創之時,很多「核心教條」已不斷遭受學門內外的攻擊。為了守護「理性經濟人模型」這座「王城」,一代代的經濟學家築起了四度「防禦工事」。到了約莫六十年代「行為經濟學」方興未艾之際,這四度防線仍是抗擊「異端」的有效武器。時至廿一世紀的今天,儘管「舊教」這四條防線在連番大(論)戰中屢受猛攻而傷痕纍纍,但「仿彿」仍是屹立不倒,依然不時出現在(反行為)經濟學的論文之中。

第一度防線是一句「三字經」:「Seems to be」,也就是「仿彿」,(朝日認為不妨同樣用三個字來翻譯──「莫須有」!)。簡單來說,就是即使「日常人」未必如經濟學家所假設一般,具有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但也表現得「仿彿」有這樣的能力。
舉例說,經典的「廠商理論Theory of the Firm」中,一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公司,會把產量維持在「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狀況,它聘請「最後一名」員工的薪水,也應該等於該員工能為公司創造的利潤。

早於1940年,非常前衛的經濟學家Richard Lester已透過郵寄給大量製造企業老闆的問卷,了解到根本沒有一個主管在作出「生產」或「招聘」決策時,會作出諸如「邊際成本等如邊際收益」之類的思考,並由此對「廠商理論」作出「弱弱的」質疑。
然而,「奧地利學派」的名家麥笠Fritz Machlup很快就對這(儘管只是弱弱的)質疑作出「有力回應」。麥笠認為,這些「調查數據」對經濟學家「不具參考意義」,「古語」有雲:「嘴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經濟學家並不關心一般人口說會怎樣怎樣做,「邊際理論」也不要求所有公司都能明確計算出「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但主管們的決策和行動,最終總會大致符合該理論的預測!
麥笠指出,正如駕駛者在路面上決定是否「爬頭」時,並不會(也不必)作出複雜的計算,但(大多數的情況下)仍能安全和順利地超過前面的大貨車。工廠老闆也「可能會靠自己的理解,或是他對當下情況的『感覺』……『仿彿知道』是否值得聘請更多的人手。」麥笠真大師也!

到了1953年,後來成為一代宗師的少年 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橫空出世,發表了經典的《實證經濟學方法論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一文,堪稱是「仿彿論」的最高典範,也徹底化解了諸如「李斯特問題」一類對「經濟學的假設是否真實」的質疑。
什麼是「實證」呢?如是我聞,佛說以「假設是否真實」來評價一個理論,實為「戇X」—It’s economics! Stupid! 真正重要的,是該理論能否作出「準確的預測」—你話之我廢噏咩紫微五行吖,總之跟住我噏呢套,就買親隻隻股票都升啦,你吹咩? 真正的佛當然沒有朝日那般「寸嘴」和「極端」,他只是以「佛說桌球高手喻」來闡明他的說法。他指出,「精準的預測」源於以下的假設:

情境24a:桌球高手出桿時,「仿彿」已知道複雜的幾何公式,作出精密的力學運算;而且靠肉眼就能測量出精確的角度,並鎖定每一顆球的位置。然後以極速計算出最佳的結果,並以身體作出完美的執行,讓桌上的每顆球按照由公式構成的「模型」,向不同的方向和距離移動。
佛解釋說,我們對這項假設的信心,並非建立於真心相信一個桌球高手,當真能夠完成上述連串精準計算的過程,而是我們相信,所有桌球高手都有能力,做到這個「仿彿」經過複雜計算而達成的結果。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根本不必深究人類到是否「理性」、是否「經濟」,只要結果他們都能做出「仿彿」是「理性經濟人」的行為,「事就這樣成了」!佛果利民也!

自從「一佛出世」後,經濟學家們得到了一段安穩的好日子,不必再顧慮他們的假設是否「符應真實」了。這也是推陳出新的「經濟模型」中,「理性經濟人」越來越聰明,越來越理性的「黃金時代」。
不過,在「新時代」,「新教」重新發起了對「仿彿說」的攻勢。康納曼和特維斯基在「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研究中(參見第四集至第六集),一再揭示人類並不能做出「仿彿根據經濟模型來作出的選擇」。(而股票當然也並沒有依照紫微五行的理論上升。)當一個人一再作出明顯「效用較低」,以至「自相矛盾」的選擇時,我們很難說他「仿彿」作出了正確的判斷。正如一個桌球手接連打出「完美」的「撻死」和「搣屎」,我們不會認為他的出桿「仿彿」經過精密的計算。

這也帶出了另一個有關「能力」的問題。Thaler第一篇有關「行為經濟學」的論文《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除了同樣以「實證」為題外,特意用了桌球作例子(他自己解釋是要 “向衷心仰幕的佛利民教授致敬”)。他指出桌球高手也許當真能表現得,「仿彿」熟稔所有相關的幾何和物理公式一樣,但一般人打球時,幾乎都只瞄著袋口那顆球,而且還經常打失。
99.999999%的人在擂臺上一定不如泰臣;在棋秤上一定不如吳清源;炒股一定不如巴菲特;炒菜也一定不如味吉陽一。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表現,應該更像「擂臺上的吳清源」,或者「在廚房炒菜的巴菲特」(「股神」曾說過煮個麵已是自己的 “廚力極限”)。經濟理論的對象應該是所有人,而不是專家。如果我們要為一般人如何打桌球、「撲醒」、下圍棋、炒股、炒菜,又或者就業、購物、結婚、生仔、退休儲蓄等建構出一個有用的理論,我們不應該假設他們「仿彿」都能做出,如同專家一般「仿彿經過精密計算」的行為。況且,「專家」有時也不一定能做出「仿彿專家」的行為啊!情境3e中的經濟學家/紅酒收藏家 羅教授,不就是一個好例子嗎?

不過,Thaler也指出,儘管「問卷調查」和「場境實驗」已成為很多社會科學學門(例如心理學、社會學)非常重要的方法學和理論依據,但不少「正統經濟學家」正如上面提到的麥笠,對「調查數據」仍是抱著「不屑一顧」的輕藐態度。
然而,諷刺的是,很多對「調查數據」抱著排拒態度經濟學家,卻心安理得地在媒體訪問中,正經八百地就剛發表的「失業率」、「消費者情緒指數」之類的數字,大派sense。他們「仿彿」忘了這數字的來源—不就是統計局直接問「你係咪搵緊嘢做呀?」「你嚟緊諗住點使錢呀?」,這樣得來的嗎?

要動搖「傳統」總得有點耐性,「佛說桌球高手喻」的方法論也實在非常精妙。是故,時至今日「仿彿論」在經濟論文中仍舊時現身影。
(未完待續)

24集關鍵字:
仿彿論
李斯特問題Richard Lester’s Question
麥笠Fritz Machlup:超車比喻
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實證經濟學方法論〉;「佛說桌球高手喻」
「擂臺上的吳清源」/「在廚房炒菜的巴菲特」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71

1986年4月24日: 電視業務持續增長

22年前已開始大發展電視城,真犀利呢。就算行業差都有大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81

24 Apr 17 - The Camera Man

The Camera Man (Part 1 of 2)

Author: T Howell




   Jade rushed through the automatic doors and crashed into her mother’s room.

   “Mom!” Her face streamed with tears as she rushed to sit on her mother’s bed and held her hand tightly. She glanced desperately at the computer screen. Her heart rate is falling.

   “It's all going to be alright, Mom. Just keep looking at me!” Jade cried, terrified. But her mother only smiled and closed her eyes, whispering, “I love you, Jade.” Her head lolled to one side, and the grip on Jade’s hand loosened, as if in a quiet, peaceful sleep, but the room echoed with a long single beep.

   “Jade! Wake up!” Mom, don't leave… “Jade you got to get up now, it's late!” No Mom please… “WAKE UP JADE!”

   Jade jumped and sat up, rubbing her eyes. The sun was shining through the silk white curtains, as if signalling the start of a new day, nearly blinding her. She was on her bed. She must've had a bad dream.

   Suddenly, a bright flash was seen, and her father stood at the doorway, holding up his camera and smiling at the screen.

   “Dad!” Jade cried. “Don't. Take. Pictures! And especially not now,” she added, as she was covering her face and getting out of bed. Frowning slightly, her father left without a word, shutting the door quietly behind him. Jade removed her hands from her face and let an annoyed huff escape her lips. She got dressed quickly, walking downstairs while trying to get her sweater on inside-out. She decided to feast on a piece of bread for breakfast, but stopped when she saw an omelette laid nicely on a clean plate on the dining table. Did Dad make this? I think this is his breakfast, but I guess a bite can't hurt…  And before she knew, she was eating the last of the scrambled egg that had fallen on the table when she ate. That was when her father suddenly jumped out and took a picture of her. Again!

   “Will you please stop, Dad.” Jade glared at her father and stood up roughly, pushing her chair back as she snarled at her father with fury.

   “I just thought that I could, you know, take some pictures of you enjoying something I cooked. I'm getting old.” he admitted, giving Jade a sad smile.

   Jane huffed, rolled her eyes a little and left the house. She didn’t even glance at her father or say goodbye before she left. She shifted her schoolbag on her shoulders and rode her favourite red bike to school.



   A few days passed after Jade yelled at her father. She hasn't talked to him for the past few days because of the previous incidents. In fact, she had ignored all the explanations (or sometimes random topics to get her talking) from her father. She would sometimes sit in the living room and watch TV, and her father would walk out the front door, but come back in after a few minutes looking totally baffled and confused. Weird. But she soon shook it off, thinking it was just his way of getting back her attention. She noticed her father didn't continue to take pictures these days as well. Maybe if I keep on ignoring him, he would just forget about taking pictures.

   A familiar flash filled her room while she was deep in thought, and she was startled, she jumped in her seat so suddenly. When she realised what happened, she stood up and started to shake with fury, fists balled tightly at her sides and her fingernails digging for flesh in the palm of her hands.

   “This is not funny, Dad.” Jade managed through gritted teeth, trying to keep calm, like she would burst any second. This makes her look like a werewolf and trying to control herself to not transform under the full moon. “Seriously. I really hate people taking pictures of me. I really really hate it.” It brings back sad memories…


to be continued ...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19

香飄飄沖刺IPO:一杯奶茶如何年營收24億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28/162886.shtml

香飄飄沖刺IPO:一杯奶茶如何年營收24億元?
王亞奇 王亞奇

香飄飄沖刺IPO:一杯奶茶如何年營收24億元?

年營收24億元背後的奧秘。

想必很多人都喝過香飄飄奶茶。近日,香飄飄沖刺IPO,2016年其營收23.89億元,凈利潤2.66億元。一杯奶茶如何年營收24億元?其創始人蔣建琪在創辦香飄飄的過程中都經歷了什麽?

今天,醬紫君帶你一探究竟。

日前,香飄飄在證監會網站披露了最新版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2016年香飄飄實現營業收入23.89億元,凈利潤2.66億元。

微信圖片_20170428140438

香飄飄創始人蔣建琪系草根出身,創辦香飄飄之前他走過街、串過巷、賣過糕點、賣過冰棍,2004年機緣巧合下研發出香飄飄,並一路過關斬將成為中國的“杯裝奶茶之父”,占領全國近60%的杯裝奶茶市場。

目前蔣建琪、陸家華夫婦合計控制香飄飄83.25%股權,本次發行完成後,蔣建琪、陸家華夫婦仍對公司擁有控股權。

一、

微信圖片_20170428140444

* 蔣建琪

1964年底,蔣建琪出生於浙江湖州南潯。這里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富庶的江南古鎮,從明萬歷年間開始,當地就有不少商賈巨富,經商氛圍濃郁。而蔣建琪自小聽的就是生意經,因此大專畢業後被分配到鐵路局上班的他倍感不適。

隔三差五,蔣建琪便跑回南潯老家給弟弟在當地搞的小食品廠幫忙。這個廠主營糕點,產品出爐後他和弟弟便捧著貨到鎮上挨家挨戶詢問,一個春節下來兩人掙了一萬多塊錢,這讓蔣建琪堅定地辭去了“鐵飯碗”。

很快,蔣建琪發現做糕點生意有問題,行業內所有人都在用代銷制,即讓經銷商賣貨,賣不掉的還回來,生產與渠道兩個環節不能相互制約,造成大量成本浪費,逼得有些廠商把余貨放到冷庫第二年繼續賣。“想出代銷這個模式的一定是個混蛋。”蔣建琪自此對代銷制深惡痛疾。

1986年,蔣建琪另起爐竈做了自己的食品廠,主營棒棒冰。當時《射雕英雄傳》熱播,蔣建琪應景為公司取名“老頑童”,也即香飄飄的前身。

如果故事截止到這里,蔣建琪可能會一直過著“小富即安”的生活。但一年幾百萬元的利潤並沒有讓蔣建琪滿足,反而讓他越發焦慮:棒棒冰是典型的淡旺季產品,一到寒冷季節銷量便驟降,公司迫切需要開發新的產品,但開發什麽,他也不知道。不過,蔣建琪唯一確定的是,一定要開發喝的東西,因為在他的認知里,喝的東西比吃的銷量大。

時至2004年,蔣建琪在街上閑逛時看到不少人在街頭奶茶店門口排隊。大惑不解的蔣建琪也去買了一杯,一杯奶茶下肚,蔣建琪突發奇想,為什麽不把街頭的奶茶店進行方便化、品牌化?於是他立刻回去帶隊鼓搗奶茶。今天看來,這個靈機一動似乎有些輕率,不過蔣建琪對此有過更商業化的總結:一個地方只要排長隊就一定存在供需失衡,就一定有創新的可能、商機的存在。

香飄飄開啟杯裝奶茶市場前,奶茶市場主要經歷過兩個經營階段:港式奶茶及臺式奶茶為代表的連鎖經營、立頓的奶茶產品工業化生產經營。

但奶茶行業有個難點:珍珠的主要成分為澱粉,放入水中容易軟掉,火候難以掌握。既然不好做,幹嗎非盯著珍珠呢。但蔣建琪覺得不加料又覺得少了點什麽,後來其用椰果條替代珍珠,算是對當時市場上珍珠奶茶的又一次小創新。

產品鼓搗出來,蔣建琪並沒有急著在全國市場投放,而是在溫州、福州、無錫、蘇州四個城市,每個城市選取一座大學、一個中學、一個標超、一個賣場進行試銷。公司內部人員專門追蹤學校和超市每天的銷售情況,每個月畫成圖表。這個做法得益於蔣建琪做小飲料出身,他喜歡在學校試銷,“超市賣場需要一段時間接受,換作學校,也許早就賣斷貨了。”

半年測試下來,蔣建琪認為這是很有潛力的商品。

二、

2005年,名為“香飄飄”的奶茶在全國糖酒會上正式問世。此前經銷商們從未見過杯裝奶茶,蔣健琪不得不采取極為“混蛋”的代銷制。而後,香飄飄很快恢複經銷制。

消費品牌在中國從來不缺乏後來者。這次糖酒會之後,浙江大好大集團很快推出了自有奶茶品牌“香約”,喜之郎集團推出了“喜之郎CC奶茶”,也即後來一度與香飄飄兩分天下的“優樂美”奶茶。當然,杯裝奶茶市場也有聯合利華推出的“立頓”奶茶與上述三家並列該市場的主要玩家。同時市場中還存在部分規模較小的市場參與者,其知名度較上述四家品牌知名度低,靠低成本、低售價為競爭手段占領部分市場。

不過,在一場場持久戰之後,市場格局逐漸明朗。創業家&i黑馬查詢招股書發現,2014 年至 2016 年香飄飄在杯裝奶茶市場的占有率分別為57.00%、56.40%以及 59.50%,位居杯裝奶茶細分市場第一 ,且市場占有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蔣建琪是如何選對產品並打贏這場戰役的?在早年的一次演講中,他曾做過總結:

第一,選擇一個有潛力的,最好是開創性的產品。因為開創性的產品能讓你成為新領域的第一,而產品有沒有潛力的首要條件是,經營者不能憑感覺拍腦袋做事,必須投入局部市場進行試銷,由市場說了算。蔣建琪認為做產品不能急於求成,最好花一個完整的年度,了解什麽季節、什麽溫度對產品有什麽影響。

第二,試銷時要像鬼子悄悄進村,盡量不要引起食品巨頭的註意。這個時期創業企業非常弱小,一旦被哪個巨頭註意到,往往被他們扼死在搖籃中。河北小洋人妙戀被娃哈哈的營養快線打壓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第三,賦予產品一個好名字。

第四,產品一旦進入全國市場銷售,廣告宣傳要迅速跟進。市場的競爭不只是產品品質的競爭,更是認知的競爭。千萬不要相信飲料公司,也不要完全相信自己市場的免費測試。

第五,媒體宣傳時,盡量把產品名稱和品牌名稱結合起來。比如喝奶茶不說喝奶茶,說喝香飄飄,這是做媒體宣傳的目的。但有一點,不要讓廣告承載太多東西,只要讓消費者記住這個產品到底是什麽東西,廣告就成功了。

某種程度上說,香飄飄的發展的確得益於“狂轟濫炸”的廣告效應。

早在起步之初,香飄飄還沒有鋪完全國市場,甚至超市里還沒有鋪貨時,蔣建琪就開始打廣告。在他看來,作為企業老板一定要探究自己的產品是長線還是短線,長線產品尤其是容易被模仿的產品,宣傳就一定要迅速跟進,一定要搶先進入消費者的腦海。

創業家&i黑馬查詢招股書發現,自2012年開始,香飄飄的廣告費用一直維持在3億元左右。2014-2016年,香飄飄廣告費用合計金額達9.45億元。

持續廣告投入帶來的結果是,香飄飄銷售額從2005年的數千萬元一路飆升至2017年的23.89億元,每年賣出的產品,也從可“繞地球一圈”,變成可繞地球三圈。

去年底,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蔣建琪表示:“營銷費用是有點大,但我們這個營銷費用在行業內不算大。”他認為,香飄飄的廣告投放策略正在變化,電視媒體未來還會投,但會投得更高效,未來資源會更多轉到互聯網媒體等方面。

三、

創業家&i黑馬認為,香飄飄快速崛起的一個殺手鐧是它的銷售體系。

微信圖片_20170428140352

這個體系的核心是擁有1000人左右銷售團隊的銷售部。“這個部門設置的層級包括執行總經理、大區銷售總監、省區經理、高級經理、客戶經理以及業務代表。香飄飄實行以省區經理為中心的責任制,在全國範圍內容劃分銷售大區,指定區域經銷商,由地區客戶經理對經銷商進行指導、維護與監督,共同開拓及維護終端銷售渠道,收集並反饋終端銷售情況與數據。”

而其銷售渠道主要分為三類:

一、經銷渠道。目前該渠道是香飄飄主要的渠道,經銷商采購公司產品後,大部分銷售給分銷商,再由分銷商向終端渠道銷售。創業家&i黑馬查詢招股書發現,截止2016年末,其經銷商數量達到了1004個,完成了全國銷售渠道的布局。在過去三年,經銷商渠道的銷售收入在整體銷售占比中均超過99%。

對於香飄飄賴以生存的經銷商如何選擇,蔣建琪也有自己的觀點:每個地區不一定找當地最大的經銷商合作,因為最大的經銷商不一定聽話,只找最合適的。但什麽是最合適的呢?比如配送能力足夠強大,下面的分銷渠道也不錯,手里產品又不多,對香飄飄的信心又很足的。“這種經銷商,在交流的時候能夠看得出來,跟他一談,他兩眼放光。找經銷商就跟找對象一樣,要慎重,找錯一個至少影響一年。”蔣健琪在接受某媒體采訪時曾表示。

而香飄飄對於經銷商管理策略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市場布局與渠道覆蓋、經銷商的考核管理、區域市場管理、經銷價格管理、經銷商的庫存管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經銷商的庫存管理,香飄飄會結合經銷商的銷售預期,幫助其設定安全的庫存範圍,一般介於經銷商向其下遊銷售14-23天的銷售量。香飄飄會對達到安全庫存上限的經銷商的采購進行提醒,對低於安全庫存下限的經銷商也會進行預警提醒。經銷商則需每天通過企業信息交互平臺向香飄飄提供其向下遊的銷售量,每周提報一次庫存量。

二、直供(代銷)終端渠道。香飄飄曾嘗試直供終端蘇果超市,但在2013年底徹底終止直供終端模式。

三、電商渠道。2014年開始,香飄飄也在嘗試大力發展電商渠道。目前其已經布局了天貓、京東、一號店等電商平臺進行自營;一邊也在心雅、天翌電子、天貓超市、 京東超市等進行寄售代銷。不過蔣建琪顯然誌不在此,2014至2016年度,其電商銷售占比僅為0.08%、0.38%、0.76%。

“電商本身僅僅是一個渠道,千萬不要把電商看得太重。倒是一個企業互聯網的思維、互聯網的營銷方式一定要抓住。”2016年蔣建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如是表示。

香飄飄的銷售體系也讓它生產把控上遊刃有余。香飄飄自稱,堅持“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即根據客戶經理及經銷商共同制定的下年度及月度銷售計劃,制定下年度生產計劃,並根據經銷商訂單調整生產計劃。

具體來說,經銷商於每月20日之前與公司客戶經理確認下月度要貨計劃,填寫《客戶下月度要貨計劃表》。經銷商於每月6日、16日、26日根據需求下達具體訂單,香飄飄接到訂單後組織生產。一般接到訂單後淡季生產周期為2-4天,旺季生產周期為7-12天。

四、

招股書顯示,香飄飄擬於上交所發行不低於4001萬股,計劃募集資金7.48億元,用於液體奶茶建設項目及杯裝奶茶自動化生產線建設項目。

其直接目的是在擴大自有業務外,謀求液態奶茶市場,為其在奶茶市場的競爭中新增一個支點。本次募資項目達產後,香飄飄每年將新增杯裝奶茶產能14.54萬噸, 新增液體奶茶產能10.36萬噸。招股書還顯示,2014-2016年香飄飄公司產能分別為15.40萬噸、15.83萬噸和15.83萬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6.90%、74.20%和87.30%。

香飄飄為何要持續擴大產能?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在每年銷售旺季,各生產基地均超負荷進行生產,產能利用率超過100%,產能瓶頸凸顯。

不過,液態奶茶市場並非空白市場。2007年,麒麟控股株式會社瓶裝“午後紅茶奶茶” (現名“午後奶茶”)率先上市;同年娃哈哈“呦呦奶茶”開始切入市場;2009年統一推出阿薩姆奶茶。根據統一企業2016年中期報告,其在液體奶茶市場的份額超過 71.1%,康師傅、麒麟、娃哈哈、三得利等行業巨頭均是該市場的主要玩家。

於香飄飄而言,蔣建琪如何在這個已被巨頭瓜分天下的市場搶得一杯羹,是一個待解的命題。

如果要去質疑未來、質疑明天,那就想想多年前的香飄飄,還有多年前的自己。”蔣建琪曾如是說。

香飄飄 奶茶 IP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64

成都市公安局:機場凈空區嚴禁無人機飛行 全天24小時接受舉報

據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成都”消息,成都市公安局發布關於加強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凈空區域安全保護的通告。通告稱,嚴禁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未經軍民航職能部門批準,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進行無人機、航空模型等飛行活動。

據悉,通告機場凈空保護區是指距機場跑道中心線兩側各10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以內的區域。包含成都市高新區、天府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雙流區、郫都區、溫江區、新津縣等地區全部或部分區域。

而通告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一年。

此前,4月30日下午18時16分左右,成都機場因無人機幹擾航班而采取公共安全限制,21架航班分別備降重慶和貴陽機場。而在4月14日至4月30,成都雙流機場接連發生9次無人機擾航事件,造成135個航班備降、數百個航班延誤、數萬旅客出行受阻滯留機場。

據中新社報道,針對接二連三的無人機“黑飛”事件,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簡稱民航西南管理局)、四川省公安部門已采取了系列措施。

4月20日,民航西南管理局召集四川監管局、西南空管局就無人機信息通報和空管處置程序進行專題討論。同日,四川省公安廳緊急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稱公安部門已以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名立案調查案件,並將群眾舉報黑飛線索獎勵提升至1萬元(人民幣,下同)。

4月22日至23日,成都警方官方通報了三例查獲的尚未“擾航”的凈空區無人機非法飛行案件。涉事人員分別位於金牛區、雙流區、青羊區,鑒於以上行為尚未影響機場航班的正常起降,公安部門以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對涉事人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而在4月25日,民營無人機巨頭深圳大疆科技創新有限公司也發布公告,稱為偵破無人機連續擾航案件提供線索者獎勵最高100萬元。

下附通知全文:

成都市公安局關於加強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凈空區域安全保護的通告

為維護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凈空保護區域飛行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等法律法規以及西部戰區空軍參謀部、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民航西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四川省公安廳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全省軍民航機場凈空區域安全保護的通告》相關規定,現就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凈空區域安全保護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嚴禁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未經軍民航職能部門批準,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進行無人機、航空模型等飛行活動。

凡取得軍民航職能部門批準的飛行,在每次飛行前必須向屬地公安機關治安部門進行書面報備。

二、對在機場凈空保護區擅自進行無人機、航空模型等飛行活動的,公安機關將依法從嚴處理。

三、全市所有單位、組織和個人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必須配合公安機關開展機場凈空保護工作。對妨礙公安機關依法開展調查,不如實提供證據、謊報案情、制造虛假信息的,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四、鼓勵廣大市民積極發現、規勸和舉報可能擾亂飛行安全的違法行為。公安機關24小時接受線索舉報,線索一經查實,公安機關將按相關規定給予舉報人獎勵。

五、本通告機場凈空保護區是指距機場跑道中心線兩側各10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以內的區域。包含我市高新區、天府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雙流區、郫都區、溫江區、新津縣等地區全部或部分區域。

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一年。

公安機關舉報電話:110

2017年5月1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84

長三角中歐班列營運線路增至12條 抵亞歐14國24城

5日據中新網報道,在浙江義烏的西貨運站,滿載小商品的集裝箱被吊裝到鐵路平板車上。這些貨物,將“搭乘”中歐班列啟程,跨過萬里行程,“走進”歐洲的千家萬戶。

上海鐵路局5日統計,近三年來,長三角中歐班列開行方向、頻次、運量、規模不斷擴大。目前,長三角中歐班列營運線路增至12條,境外抵達亞歐中亞五國、伊朗、阿富汗、俄羅斯、拉脫維亞、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西班牙、英國等14個國家24個城市。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制造企業聚集,民營經濟活躍,數百萬種商品銷往全球,因此,長三角中歐班列貨源支持十分強勁。

據中鐵集裝箱公司上海分公司人士介紹,三年來,長三角中歐班列貨運量大幅增長。今年前4個月,長三角中歐班列歐洲方向開行95列、運送8850個TEU(集裝箱國際標準通用計量單位),同比增長375%、138%。

去程貨源方面已有“雛形”:浙江義烏至歐洲相關國家以小商品為主,江蘇蘇州至德國漢堡、波蘭華沙以電子產品、電器為主,安徽合肥至德國漢堡以白色家電、機械產品為主。

目前,長三角中歐班列亞歐方向已實行每周20列常態化開行。

吸引回程貨源同樣重要。當下的長三角回程中歐班列,貨源品類越來越豐富,貨值越來越高:最初只是歐洲紅酒、橄欖油、西班牙火腿等快消品,現在增加了生物醫藥、母嬰用品、軟飲、太陽能薄膜、洗衣機配件、成套櫥櫃等工業品;至今年,轎車整車實現回程運輸。

“中歐班列日均運行1300公里,最快12天抵達歐洲,運輸時間是海運的1/3,運價為空運的1/5。中歐班列給沿線國家送去了‘中國制造’,也帶去了‘中國機會’。”中鐵集裝箱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劉錫林說。

據鐵路部門統計,今年1至4月,中歐班列回程貨運量大幅增長,累計開行12列、運送1296個TEU。

目前,長三角中歐班列回程營運線路達4條,進入雙向常態化開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97

諾基亞經典機型3310回歸!5月24日英國開售

10日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諾基亞宣布,經典機型3310的新版本將於5月24日在英國開售,售價49.99歐元。

在今年2月西班牙巴塞羅納舉行的Mobile World Congress技術大會上,諾基亞公司宣布將發布經典機型3310的更新版本,包括一個攝像頭和“貪食蛇”遊戲。

新版諾基亞3310參數如下:

系統:Dual band 900/1800 MHz

microSIM卡

軟件平臺:諾基亞 Series 30+

尺寸:115.6X51X12.8mm

重量:79.6克(包括電池)

顯示屏:2.4寸

接口:micro USB、3.5mm AV連接口、藍牙3.0(SLAM)

攝像頭:200萬像素

LED手電筒

待機時間:最長31天

通話時間:最長22.1小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594

馬克龍相差24歲的婚姻,法國主流媒體“無心”關註

法國人有愛讀書看報的傳統,《世界報》、《費加羅報》和《巴黎人報》這三份報紙在法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在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後,關於這位39歲的年輕總統,這三份報紙做了哪些報道?

第一財經註意到,5月9日當天,這幾份法國主流媒體,除了《世界報》的首頁依然懸掛馬克龍在盧浮宮演講高舉雙手的照片,《費加羅報》和《巴黎人報》的頭條新聞已經換成了《巴黎北站因發現可疑恐怖襲擊人員緊急疏散》。

同時,法國主流媒體也並未花任何篇幅來關註馬克龍和比他大24歲的夫人之間的“愛情故事”。這些主流媒體不僅未將焦點放置在新進的法國第一夫人布麗吉特·托涅(Brigitte Trogneux)身上,連同大選的消息也已經“隱退”到網站的大選專欄中。

馬克龍和比他大24歲的夫人

 

法國媒體很快將這一大選消息消化,繼續回到對恐襲、失業、經濟衰退、社會危機等問題的關註上。

不難看出,法國人似乎已經從馬克龍當選後的欣喜,以及勒龐落選後的慶幸中“走出來”了。用一句法國諺語說就是,Il faut faire vite ce qui ne presse pas, pour pouvoir faire lentement ce qui presse。意思是:不急的工作要快幹,以便有充足的時間去慢慢地完成那些緊急的工作。

從馬克龍上任的第一天起,留給他的工作就不少。

選民心聲

法國大選結果公布的第二天,Laurent、Marie-Céline等十多個選民聚集在位於巴黎十五區的前進黨總部門前。他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己選擇了馬克龍,但這並不代表贊同票。同時,有近35000名選民通過在互聯網上參與“第二張選票”問卷活動表達了自己是“voté par défaut”(無奈的投票)。

《世界報》用了《Nous avonsvoté pour Macron, maiscen’est en rien un vote d’adhésion》(我們選馬克龍,是沒有選擇的選擇)直接表達了那些“既不/也不”的選民心聲。

雖然馬克龍以66.1%大範圍獲勝,但勒龐33.9%的得票率以及高達1/4的棄權票是無法忽視的。

從主流媒體關註的焦點來看,當社會精英階層還沈浸在狂歡中時,社會的割裂使普通民眾已經迅速回到了恐襲、社會分裂等揮之不去的陰霾和經濟衰退的憂慮上。而這些問題,也是馬克龍上臺後,真正要面對的挑戰。

除了上述車站搜查恐襲事件三家媒體均有報道,《巴黎人報》還報道了新總統上任後的第一場遊行示威。來自法國總工會、勞工聯合會的抗議者聚集在共和國廣場表達對法國現狀的不滿。

法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三月法國本土和海外省新增失業人口43900人,創下自2013年9月以來的單月最快增長紀錄。2016年,法國就業形勢輕微好轉,全年失業率下降0.9%,年末失業人數為376.5萬人。

馬克龍在勝選後表示,不會低估經濟困難,首要任務是讓法國政治正常化。他已經註意到了法國人民的憤怒、懷疑以及焦慮,未來五年他有義務給予法國人民希望。馬克龍發言人透露,他的目標是在2022年以前,將失業率降至7%以下。

正如《世界報》文章《 "En marche!" rebaptisé "La République en marche"》(前進黨更名為共和國前進黨)所含的深層寓意,前進黨將帶領法國前進,給法國人民帶來勇氣和希望。

新總統很忙

幾大主流媒體均以設置專欄的方式對大選的投票、競選綱領進行了回顧。《世界報》的主題是《Revivez le lendemain de l’électiond’Emmanuel Macron》(重溫馬克龍當選的那一天)。

這位新總統接下來的滿滿當當的行程和與之相關的一系列事件,成為主流媒體關註的重點。

《世界報》以《D’ici à la passation de pouvoirs, unesemainechargée pour le nouveau président Macron》(從現在開始至權利交接,新總統將迎來忙碌的一周)為題,詳細預告了新總統接下來的工作行程。

馬克龍需要在5月14日之前完成受職儀式,在五月中旬前完成總理任命。

法國時間5月9日一早,法國前總理瓦爾斯便宣稱想要在議會選舉中成為共和國前進黨的多數派,但該黨派發言人否定了新總理人選已確認。該發言人還透露,馬克龍正在接觸潛在的總理人選。媒體紛紛開始預測誰會成為這屆政府的新總理。

同時,馬克龍需要以總統身份出訪友國,前總統奧朗德和薩科齊的第一次出訪均是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面。馬克龍的第一次出訪對象是否也是默克爾?5月2日接受BFM-TV采訪時,馬克龍表示:“我將與我的國際同盟軍站在一起。”

6月11日與18日,馬克龍將面臨兩輪國民議會投票選舉,法國公民將再次進行兩輪投票,選出議會577名議員。議會的權利決定了馬克龍必須要使得自己一派在議會席位中占據大多數,否則今後政策的實施會十分困難。他說:“我們的任務艱巨,要求我們打造真正的多數席位,強大的議會多數來實現變革,這是法國所期待的,也是法國應該擁有的。”

據《費加羅報》報道,馬克龍本月25日將在布魯塞爾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這在法國媒體看來是馬克龍上任後的第一件大事。

當然,馬克龍要辦的大事,還不僅僅是這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56

馬克龍的議會選舉“戰隊”都有誰? 最年輕的僅24歲

法國當選總統馬克龍於當地時間11日宣布了其領導的共和前進黨在國民議會選舉中的候選人名單。

共和前進黨秘書長費蘭德(Richard Ferrand)稱,這份428人的名單中,僅有24人是本屆國民議會議員,52%是政治新手,50%是女性。

不過,428人還不夠,馬克龍還需要再選出100多位候選人,因為此次國民議會選舉席位是577個。於6月11日和18日舉行的國民議會選舉將決定馬克龍是否能獲得議會多數,能否組建積極的內閣、順利立法和推行政策,對馬克龍政府至關重要。

共和前進黨稱,該黨的大門向其他黨派的政治家打開,歡迎他們加入。

費蘭德說,該黨一共收到了超過1.9萬份申請,和候選人進行了1700次電話面試。目前候選人的平均年齡為46歲,相較於本屆議員60歲的平均年齡要年輕得多。

其中最年輕的候選人僅24歲,最年長的72歲,大約10名候選人是失業人員,20名左右是退休人員,還有一些是學生。

費蘭德證實,馬克龍的前內閣同僚、法國前總理瓦爾斯並沒有當選為候選人。此前,左翼社會黨人瓦爾斯曾主動表示願意加入共和前進黨,以正式提名候選人的身份競選國會議員。缺乏政治根基的共和前進黨確實需要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政客加入,但該黨卻回應稱,瓦爾斯不符合候選人標準,因為他已經當過3屆議員。不過,該黨不會在瓦爾斯所在的選區推出本黨候選人與之競爭。

此前也有分析認為,共和前進黨接納瓦爾斯的概率不大,因為這樣做很可能給外界留下口實,反對者將指責馬克龍政府不過是社會黨政府的延續,而這與馬克龍在大選時的競選承諾背道而馳。

要知道,法國人一直在等待著共和前進黨的候選人名單,看其是否兌現了馬克龍此前承諾的“清理法國公共生活”的承諾。

在這份名單上,很多名字公眾此前並不熟悉。其中,維拉尼(Cédric Villani)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喜歡戴艷麗的蝶形領結和蜘蛛胸針,他曾在2010年贏得數學界最高榮譽之一的菲爾茲獎。奧朗德的通訊顧問甘策(Gaspard Gantzer)和前鬥牛士薩拉(Marie Sara)也在候選人名單上。

盡管共和前進黨存在缺乏政治根基等問題,不過上周針對法國議會選舉的首個民調顯示,共和前進黨可能會在議會選舉中贏得249~286個法國本土席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