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真人芭比造假?

1 : GS(14)@2012-11-20 00:53:1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1119/18071768
娛樂新聞網站The Dirty對這位「真人芭比」大起底,指盧基揚諾娃在YouTube片段和硬照相差太遠,根本是造假:「這根本是騙局,她一定是從在網上爆紅開始,就大規模執相,反而片段沒有修飾。」網站又揭發,盧基揚諾娃曾經是「郵購新娘」,為錢嫁到外地。盧基揚諾娃日前首次為雜誌拍攝硬照,她強調自己「百分百天然」,不曾隆胸或者執相,她又解釋,因有頸椎毛病所以不能伸直脖子,不是刻意擺出奇怪的角度,又視別人批評是讚美:「很高興我看起來超現實,這意味我做得很好!」
英國《星期日郵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79

案件速遞︰  誇張造假 1400元變1155億

1 : GS(14)@2013-01-24 00:16:5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123/18143605
【本報訊】瑞士安勤私人銀行一名聯席董事,串謀馬來西亞籍金融投資顧問及德國籍商人,製造虛假資金及可用信貸證明,訛稱商人所開設的投資公司在其銀行擁有資金超過149億美元(約1,155億港元),但其實該公司只有不足180美元(約1,400港元)存款。聯席董事及投資顧問昨認罪,分別被判監23個月及兩年。
42歲被告陳家俊及45歲任投資顧問的被告Kamarulzaman Bin Annuar於區域法院承認串謀製造虛假文書罪。案發於09至10年間,因有不同人士向涉案銀行查詢由陳所簽署多份信件的可信性,銀行遂展開內部調查而揭發。兩被告昨求情說遭已潛逃的55歲商人Gunter Werner Matthews游說及引誘犯案。法官指有關虛假資金的數額非常大,文件一經使用,必會對他人造成不利或損失。

案件編號:DCCC811/12& DCCC127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159

內企造假 出口一日遊 進出香港騙退稅

1 : GS(14)@2013-04-13 17:17:1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2/18225203


輸入熱錢 賺人幣利差

                  上述驕人數據已經引起監管部門關注,並已展開專項調查,但目前還不能輕易得出虛假貿易的結論。接近商務部人士指,從過往的資料監測來看,中港兩地雙邊貨物貿易並無如此規模的進出量。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中港貿易數據出現異常變動,除熱錢外與賺人民幣利差,據外貿系統人士透露,包括華東在內的內地不少省市,被中央要力保全年10%外貿增速,不少省市為達標,便參與虛假外貿交易。亦由於此,一直存在的商品「香港一日遊」與「保稅園一日遊」又在熱鬧起來,有心人不但騙取出口退稅,且借此方便之門輸入熱錢、賺取人民幣利差。在需求大增下,在上海與廣東省已有以百計的商品「香港一日遊」與「保稅園一日遊」公司。
部份地方政府支付運費,知會海關特殊監管區內的企業將倉儲的商品運去香港,隔日再從香港運回監管區的倉庫,一個貨櫃車按400萬美元的貿易額額計算,一進一出就完成了800萬美元的貿易額。消息指,通過這種方式,有的地區40天就能完成16億美元的貿易額。

「香港一日遊」收費800元

                據悉,本報在商務網站阿里巴巴查詢,目前可提供「香港一日遊」服務的公司多達33間,連裝卸、報關一條龍服務的收費普遍為8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更有86間公司聲稱可提供「深圳保稅一日遊」服務,有公司標榜「不用到香港兜圈」,全程操作可於兩小時內完成,全包價只是760元。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亦懷疑,中港雙邊貿易數據可能表明部份熱錢通過貿易管道流入中國境內,以獲取中國境內較高的利差。此外近期香港市場上的人民幣存款存量也出現十分明顯的上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536

談財經 - 胡孟青 債券門令造假再發酵 (2013年04月23日)

1 : GS(14)@2013-04-24 00:29:35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51500&d=2024

【am730專欄】壞消息,中港市場必定佔一席,香港不見得好,內地更疲於奔命應付浪接浪的利淡消息。最近,內地爆出債券代持、養債事件,牽連甚廣,愈演愈烈,內地媒體稱為「債券門」、「債券風暴」等。所謂債券代持、養債,就是由債券賣方因不同限制,要向買方定出代為持有債券協議,本來這是一種慣常做法,問題在於,買賣雙方同時私底下有回購安排,按特定時間,指定價錢回購,雙方從而獲利,已變相是違規的老鼠倉行為。
有人質疑事件只屬債券違規行為,頂多是利益輸送,與股市及內地有何關係?須知債券代持涉及私下回購安排,造成人為誇大槓桿,谷高價格,而同一批債券代持又代持,養債又養債,錯綜複雜,核心問題有二:一、由一粒「種子」債券牽連的連鎖關係網相當複雜,到底債券最終持有人誰屬,似乎花好幾年都搞不清,若債券違約,到時就大件事了。二、原本價值1億元的債券「種子」資產,因人為虛構而無限膨脹及放大,可能變為100億元表象價值。內地評論更指,去年內地一半債券交投及價值由代持及養債造成,內地難道連債市價值都造假?若執正大規模整頓,豈非意味企業融資成本要大規模上升?
養債、代持事件本應跟影子銀行風馬牛不相及,但背後涉及金融資產帶出的複雜關係、資產或抵押品最終所有權混亂,出亂子的話,追究權問題無法子拆得開、解不通。任何涉及連鎖關係的問題,出事就成骨牌式震盪事件,敢肯定如說用三幾年可解決,機會近乎零,何況經濟稱不上強勁復甦,做整頓更困難。銀監會盛傳要求銀行上報同業資產規模,其實針對影子銀行問題,因為大部分影子銀行資金來源是出自同業之間,拆短借長、利率錯配。
以去年為例,部分銀行同業資產規模升三成至1.5倍不等。內地債務問題仍未夠資格到討論解決階段,因對於地方債、影子銀行、或代持債券的真正規模,外界依然眾說紛紜,未有實數,欠缺認真調查的官方數字,西方評論絕對有條件無限放大,故內地當局拆彈前,一定要查證一個數字,就人為「種子放大效應」有個具體量度,近期監管當局行對了第一步,可惜行得太遲,未來進度亦不可能會快。
由去年帳目造假、經濟硬著陸、到近期債務風險問題發酵、評級機構降級等,皆因存在已久的既有問題產生,繼而因懷疑被無限放大,不斷唱淡。不能否認,外界對內地存在信任危機,數據是假?產品是假?股價是假?連債市都可能是假?某位外國財經媒體評論員說得好,哪有一個國家不操控,哪會有一個數據是千真萬確,絕無花假?解決當前問題,似乎內地要學習公布的數字是假得有人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20

¥1買10個like 港公司造假

1 : GS(14)@2013-06-25 01:37:1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624/18309954

                【本報訊】港人在facebook按like十分積極,「儲like」對個人或公司非常重要,顯示其受歡迎程度。但《爽報》記者發現虛擬世界的like一樣可造假。淘寶網提供「賣like」和假粉絲的超級市場,而且價錢便宜,一元人民幣就有10個like,大量購入更可獲折扣。
近日淘寶網新暢銷產品就是「賣like」,供應商自稱擁有大量賬戶,隨時候命幫任何facebook專頁增加like,一元人民幣可買10個like,幫襯越多越便宜。服務種類除facebook外,亦包括twitter、微博及淘寶網店等熱門網站,並聲稱可替客人跨國投票及留好評。

                記者在淘寶網聯絡過多名賣家見面,其中東莞一名賣家阿興表示,見錢就行動不須見面,「你說要幾多個like,將錢過戶來就行,我自然會幫你增加粉絲」。阿興及其拍擋阿源年僅19歲,是東莞專業技術學校電子商貿科的二年級生,半年前在淘寶網提供「賣like」服務,更揚言手上客人過百,「大陸、台灣、加拿大、歐美、香港及馬來西亞都有客,最多是香港和歐美客,運氣好時月賺人民幣4,000元」,阿興指台灣網上遊戲專頁《奇米娛樂平台》都跟他買了逾5,000個like。
阿興又聲稱:「我們擁有好多賬號,也有方法拿到人家的賬號來用,一般被盜用都不知情,即使被unlike,也可馬上幫客人補上新的。」他還提供10個facebook專頁給記者參考,說這些都是自己的客人,其中香港公司有公關、裝修設計、眼鏡藥水公司和地產公司。

虛構服務功效可囚五年

                  盛滙商機創辦人李根興博士表示, facebook的like非常值錢,「一旦like咗,其他朋友都可以在你的版面中看到,是一個免費賣廣告的好方法,外國平均一個like值一元美金」。他說內地人翻牆竊賬號的打手服務,絕對是犯法行為。將於7月生效的商品說明修訂條例列明,若虛構或誇大服務的功效屬刑事罪行,可罰款50萬元兼監禁五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164

造假呃新工 做得差穿煲

1 : GS(14)@2013-07-19 00:31:2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8/18339001

                同為42歲的男女被告姚志誠及其妻周淑萍,分別報稱無業及瑪嘉烈醫院文員,昨在觀塘法院合共承認兩項以欺騙手段取得金錢利益罪。辯方求情說二人雖有正當職業,惟經濟情況很差,居於旺角劏房。

官:靠勞力先賺到錢

                                      裁判官蘇文隆批評二人犯案前有周詳準備,串謀犯法,「而家就呃咗份工啫,但工係要靠勞力先賺到錢㗎嘛」,姑念二人初犯,各判罰款8,000元。
去年9月25日,姚往慈善機構伸手助人協會見工,於求職申請表格上填寫前僱主為「扶康會」,推薦人一欄填上女主管名稱,但聯絡電話則填上妻子電話號碼。
同日,負責會見姚的伸手助人協會主任鄭婉元致電姚提供的電話查詢,接電話的是姚妻。姚妻於對話中力讚丈夫,又提供自己工作醫院的傳真號碼予鄭,以便鄭傳送工作表現評核表格給她填寫。
翌日,鄭收到一份由另一個傳真號碼傳來,有關姚的工作表現評核報告,對姚評價正面,鄭於是決定聘請姚為社工。姚於10月3日獲聘,翌日填寫職員表格時再次填上妻子電話。至11月8日,姚因工作表現差劣遭解僱。鄭感到可疑,根據姚表格上填報女主管的名字上網查找電話號碼,成功聯絡上她而揭發事件。
警方調查後發現,鄭收到的正評工作表現評核報告上女主管的名稱是冒簽,是由姚於香港仔扶康會的辦公室傳真到伸手助人協會。姚於警誡下說因男上司給他劣評,故見工時沒提供他的詳細資料。

辯方指,姚失業後為成功獲聘,情急下才於職位申請表上填寫妻子的電話號碼。妻子最初不知情,亦「覺得唔係咁好」,但於丈夫要求終沒拒絕。
案件編號:KTCC263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75

[轉貼]Glaucus如何揭中金再生造假 ?

1 : GS(14)@2013-08-12 22:26:11

2013-08-12 HT
  沽空機構Glaucus一份38頁報告,不但令百億民企中國金屬再生(00773)停牌,更成為首間證監會申請清盤的上市公司。

  Glaucus研究總監Soren Aandahl未因而自我吹捧,「我們不是英雄,這是一盤生意。」

檢視僱員相對收入比例

  中金再生成為Glaucus一鳴驚人之作,該行1月28日發表報告質疑中金再生的財務數據,公司中途停牌。半年後證監會便動用法定權力申請將公司清盤。一直低調的Glaucus近日來港見投資界,Aandahl接受本報訪問表示,此行為建立關係,要會聽市場意見。

  Aandahl分享尋找問題公司三部曲,第一步在僱員人數相對收入比例,若員工平均產出收入較同行高多倍,便值得注意。第二步是董事及高層變動,例如中金再生財務總監在上市半年辭職,理由包括未能查看部分財務數字。

查數來自公開資料

  第三步查看公司各式檔案,對住幾百頁文件,講求高度耐性,「有時看了百多頁,會懷疑資料是否支持自己的立論,然而必需要看下去。」一份研究至少要花6至7個月。

  工商局近年收緊查核公司財務文件,增加內地查數的難度,Aandahl指,「我們全部數字來自互聯網公開資料,只是一般人不像我們有耐性地仔細翻開資料。」

未來擬研究被低估股份

  沽空機構靠唱淡企業報告圖利,惹來道德價值的討論。「我們從沒假裝是客觀,這是生意。」Glaucus報告開宗明義表明有沽空研究中股份。Glaucus定位為一間信譽及質素兼備的研究機構,專責提供不同投資主意,不會一味叫沽貨。他透露未來將研究被忽略、被低估股份,建議投資者買入。
2 : GS(14)@2013-08-12 22:26:47

未接「死亡威脅」 不介意上鏡   

  沽空機構如渾水(Muddy Waters)及Citron(香櫞)先後揭露不同上市公司問題,沽空獲利後,隨之收到律師信、恐嚇信甚至死亡威脅。

  Glaucus研究董事Soren Aandahl指,至今仍未收到「值得要注意」恐嚇。

  Glaucus首次曝光接受本地傳媒訪問,更不介意樣貌曝光,被問到可擔心被買兇殺死,Aandahl一臉輕鬆:「我們都很小心自己的私隱。」Glaucus創辦人Mattew Wiechert未有參與今次訪問。

問及公司運作 三緘其口

  不過對於公司運作,包括盈利狀況、員工人數,他則是三緘其口,「任何財務公司都不會透露這些資料。」

  Glaucus過去2年發表8間報告,5間是中資股,Aandahl否認針對中國,只透過財務資料篩出股份,並非以地區劃分。
3 : 寧采臣(25759)@2013-08-12 22:53:47

This is business. 佢講左重點

同埋佢發現價值(正同負), 公司做得唔好唔好怪人smiley
4 : GS(14)@2013-08-12 22:55:31

總之就是賺錢就得啦
5 : simonwor(34306)@2013-08-13 20:57:49

RF不如都整返個team去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661

又有福建農務股被曝造假

1 : GS(14)@2013-08-30 10:07:28

是新加圾閩中農業,如題
2 : 自動波人(1313)@2013-08-30 11:25:01

當舊聞了

不是新鮮事
3 : 鉛筆小生(8153)@2013-08-30 13:22:14

農務股 十有九騙
4 : 鉛筆小生(8153)@2013-08-30 13:22:14

農務股 十有九騙
5 : TK(35826)@2013-08-30 23:24:47

1樓提及
是新加圾閩中農業,如題


咁都得,犀飞利。。。smiley
6 : GS(14)@2013-08-31 00:01:59

福建野是咁的啦
7 : 鉛筆小生(8153)@2013-08-31 12:05:39

6樓提及
福建野是咁的啦


都唔關福唔福建事


係農業股, 十有九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693

造假帳上市 餐飲最容易 周顯

1 : GS(14)@2014-10-21 17:23:4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那天和朋友去中環的銀座岩吃壽司,講起了一隻股票,是在八十年代上市的,我說﹕「它是第一批造假帳上市的股票之一。」


那名朋友好奇地問﹕「不是吧,造假帳上市,應該是很久很久以前,已經出現的了。」

我說﹕「理論上是如此,但是因為在七十年代,上市實在太過寬鬆,不用造假帳,也可以成功上市。所以,真正的專業造假帳上市,是在八十年代才開始的。」

大規模造假上市 80年代開始

但當然了,真正的大規模造假帳上市,還得數現在這一代。原因很簡單,因為現時的殼價如此之高,造假帳啤殼上市的回報太大,這更吸引了大量的資金入場造假帳。

當然了,當造假帳變成了常常發生的罪行,交易所審批的態度,也會變得審慎,那些太過離譜的公司,經常給問到失魂,難以上市。但是,有一種公司,上市卻是十分容易,那就是餐飲業,如酒樓之類。

為什麼酒樓的上市會如此容易呢?因為酒樓的客戶是大量的客人,交易所不可能質疑它的收入來源,因為要造假帳也做不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香港經營餐飲業的利潤都不高,皆因錢都給地產霸權的租金賺盡了。那麼,餐飲業資用以上市的利潤,從何而來呢?

答案是﹕收入不能造假,但是支出卻可以。同供應商夾定,帳面收平點,底現金找數,或者上市的利潤,預對方一份,咁咪得囉。總之,在這個世界上,證監有張良計,莊家有過牆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股市就是這樣運作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99

死亡影片處理有別IS支持者質疑造假

1 : GS(14)@2015-01-27 00:53:22





日本和美國雖相信最新人質片段屬實,但新片段拍攝形式與「伊斯蘭國」(IS)過往的人質片段有多處不同,連IS支持者都質疑造假。多名IS支持者在網上質疑,指新片段並非由IS旗下媒體Al Furqan經慣常渠道發放,而是在YouTube以假名上載;背景沒掛上IS黑幟或Al Furqan標誌,沒有阿拉伯語旁白,連讚揚伊斯蘭的口號都欠奉。過去常在人質片段蒙面上鏡、操英國口音的「聖戰約翰」(Jihadi John),在新片段沒有出場,聲明是由人質後藤健二自己以英語讀出。他語氣顫抖,似是被人威迫讀稿,手執湯川遙菜斬頭的硬照說:「這是和我一起被伊斯蘭國綁架的湯川被殺害的照片。」但中段未如以往般加插斬頭過程。



後藤母指兒子英語較好

這些疑點令IS支持者網上議論紛紛,部份人相信短片原只是寄給後藤妻子,不作公開播放,形式才會有異。不過後藤母親(圖)亦質疑,兒子的英語應該比片中人流利,暗示錄音可能有假。美聯社/法新社/英國《星期日電訊報》/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26/190164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