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雀與劍-無意中看見自己寫的老文章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bj.html

無意中看見自己寫的老文章,的確比現在鋒芒畢露,呵呵,難道現在是老了嗎?


雀,又名話兒,或名麻雀。


國人好賭,尤其好麻雀,此處讀jiang,後被誤讀為麻將。麻雀的藝術在於防住上家,看住下家,支牢對家。我不胡不要緊,首先不讓你們胡;我放沖不要緊,關鍵是你們都陪沖,那麽心理就平衡了。最關鍵的時候,最好誰放沖,拯救另外兩家。


不僅僅是買鹽,其他東西也是如此。我買一百斤鹽,哪怕齁死,也不會讓你在子虛烏有的核輻射里比我多一個生存機會。


國人好劍,武俠片里常看到如此良器,華麗而不實用,只有在武功超群的大俠手里,才橫掃武林。為何如此?只是中國文化里對於武力的炫耀止於虛榮和意淫,所謂飛花摘葉,傷人立死,既是這類狗屁。西洋劍在奧運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到,直沖直刺,利用速度和直線攻擊,直接殺傷;日本刀背厚刃寬,體狹長略彎,劈砍時以腰勁發力,攜勢能斬殺,幾無阻擋。只有國人的劍,適合自殺,京劇與評書里常提及抹脖子,用的就是這麽個物事。而自殺,日本武士以短刀切腹,好友持長刀協助斬下腦袋,死之壯烈和對死亡的毫無顧及,比拿一把劍切脖子、白綾子上吊、喝藥、赴水等等溫柔死法粗魯且剛硬。我們的自殺也死的妖嬈溫婉,劍這玩意是比較適合的。、


反應國人性格的還在於雀,這話兒是國人的面子。太監切了存起來做寶貝,皇帝切了身邊男性的話兒是自感對女性沒有把握,需要徹底的保證自己的雄風。其余奴才多半喜歡壯陽,反正這玩意沒有個吧蟲草、鹿茸、生蠔,自己是沒辦法硬起來的。然而古今話本里面卻充滿了夜馭十女的奇人。


到了今天,時代似乎從沒前進,國人從沒進化。青年人的雀鳥話兒,仍舊需要壯陽,在民族主義、大漢文明、抵制日貨、日本地震的喜悅里達到高潮。這玩意反正長在國人男性的身上,自己是從來不會硬的。


你是個中國人?不錯。但你首先是個人,是一個自由的充滿生命力的個體。你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生存觀,為了什麽而活著,為了什麽而死去。你的自由、家庭,是你值得付出和肩負責任的。你的內在動力,是在和自己的女人交媾時,充滿愛和荷爾蒙而自發堅硬無比的。不是民族主義推著你的屁股、不是國家摸著你的話兒、不是大漢雄風吮吸你的雀,然後你可以高潮紛紛的。


你憤怒,為何?總想著犧牲他人,由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失足少女來犧牲,為你的幸福安康犧牲。反正你的觀點是我不胡不發達,沒關系。你也不要想胡。


在這塊土地上,魯迅先生說,充滿了奴才和欲做奴才而不能的人。只有做了上一層奴才,才能切去下面奴才的雀兒,以便自己獨享女人與權利的快感,連他們的話兒都能控制,你真是天下無敵了;可惜上面還有一層主子。在過去只有一個人是可以隨便切人話兒的,那就是皇帝;初次之外,普天之下,都是奴才。今天沒有了皇帝,只有一層層疊疊加加的奴才,再沒有皇帝,人人的意誌都可以被閹割。


當精神陽痿的時候,內在的動力無力強硬,也只有依靠外在的刺激意淫來推動,依靠下層奴才的吮吸和俯身,才有那麽一瞬間的愉悅。


所以,當奴才們眼睛的余光看到居然有老王這麽一個人不靠喝藥壯陽就可以施施然硬著時,都憤怒了:你是個數典忘宗的漢奸!


對不起,我是不會拿劍抹脖子的,你們愛怎麽罵怎麽罵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6

世界那麽大,我曾看了看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bc.html

    93年我去了一個國營工廠,進去後不久,我站在車間門口,點一根煙,在煙霧繚繞中一眼能看見我六十歲後的生活,所以我辭職了。
    顛簸流離,因為我們學校里學的都沒有用。
    九十年代我去蘇州,住了兩年,從此到武漢、九江、南昌、鄭州、威海、青島、昆明等地常住,期間去了數百個大小城鎮,也一家人去滇西北、東南亞、美國等地住幾個月。
    只有一兩個地方定得下心來,一是昆明,我在一家雲南公司只做了一年,但是卻住了二三年。其次是以前的清邁,住了好幾個月。前者是因為孩子教育的事情,不得不離開;後者是當時沒有刻意去搞簽證,也是孩子的教育問題,離開了。到《泰囧》一出,中國人人山人海,我們就不太想再回清邁,那里已經不清凈了。
    不過昨天和妻子散步,說起旅行的欲望,她問我是不是很強烈?我說沒有,倒是在上海住的很舒服,不想動了。當然我住的地方,嚴格意義也不是上海,而是江浙滬交接的一個三角地帶,是一個鄉村。
    妻子也說是。
    孩子春假,我們陪著去新西蘭轉轉,從一系列遊記看,一定是很優美清凈。奧克蘭治安有些混亂,除此外,當地朋友也說不是你想象當中那樣。
    是的,我明白旅行的意義在於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感受不同的生命,其實生命都是一樣的。
    文化大同小異。
     山水都是一樣的。
     美食建築習俗不一樣。
   最近有一份文藝範的辭職信寫著:世界那麽大,我想去看看。
   有贊賞的,有批評的,更多現實的人說,那些人能夠環遊世界,是因為他們富有。
   這我並不同意。
   在東南亞,我看到最多的是西方青年男女,兩極分化,大多數窮酸住在幾美金一天的客棧,等待巴士車,或者徒步。少數住在昂貴的度假村里。
    二十多年前我燒咖啡的地方有一對澳洲青年情侶,他們畢業後旅行了九個國家,邊打零工邊行走,直到待在中國,他們喜歡上海,不再走了,結了婚,生了四個孩子,在田子坊開了第一家咖啡館,在雜誌社工作,開公司支撐咖啡館三年,直到它開始盈利。
   這是一種生命體驗和生活方式。
   然而中國人不能認同的,還是有很多西方人自我放逐,有許多人是現代城市生活的失敗者,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流浪者。
   那一年我和妻女在泰北bai鎮住在稻田的一個客棧里,離開鎮中心幾公里遠,也有一家人在那里,他們是一個英國人和一個清邁人的家庭,女兒小我女兒一歲,在學中文,兩人很快玩在一塊兒。英國人因為她們倆一起玩,就推遲了歸程。
    那天我在池塘邊釣魚,英國人很茫然的蹲在那里,看著遠方,沒有聚焦。
    我和他閑聊很久,問他為何不回英國。
    因為他已經無法融入英國社會,找不到工作,或者他恐懼找不到工作。在這里他沒有生活壓力,半年教英文,半年四處旅行。泰北的女孩子很溫柔,在家中非常尊重丈夫,以他為重。也不像中國的許多女孩子,嫁洋人就強求一定要移民。但的確也有很多泰北女孩嫁洋人是因為經濟原因。
    後者則是很多西方loser們,如果你一定要用這個詞語形容他們,是為了廉價的生活成本,和廉價的東南亞女孩。
    我在bai縣、清萊都遇見真正的嬉皮,他們從西方現代社會放逐自己而出,赤著足、披著發、胡須長亂、滿身刺青、身上帶著金屬環,在太陽下赤著身裸曬,在咖啡館里慢慢啜飲一杯泰北的咖啡,在酒吧里拎著一瓶啤酒,在客棧里與人閑談。
    就像那些文字,寫道:我們這些離經叛道的人,走出現代的都市,來到偏遠的鄉村,滿世界漂泊,一直走,一直走,直到忘了離開的初衷,找不到回歸的路,只是為行走而走,漫無目的,直到生命終點。
    這不是你們理解的窮遊者們。
    妻子肯定擔心過我回不到主流社會,我在那些地方,穿著破舊的牛仔褲,紅須散漫,白發蒼蒼,連那些東南亞人也視作日韓的嬉皮。
    在城市里,我找不到歸屬。
    是的,當我回來做事,直到14年才靜下心來,開設公司後,對團隊、對家庭、對投資人的責任感慢慢占了上風;在上海的鄉村找到了一個湖邊,一個四周符合我心境的鄉野,寧靜占據心頭。
    回顧長達二十年一路營生,一路行走的生命,我對那些窮遊裝逼的文青說不上贊賞,也說不上鄙視。許多人並不是選擇一種離經叛道的生活方式,只是暫時逃離世俗的壓力和平淡麻木。
    如果是這樣,他鄉的生活也經不起時間,時間一長也就是更平淡無味麻木的生活。
   五年前我在雙廊閑居,小祝他們已經漂泊了許久。即使你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也要生存,許多人借著網絡的便利做設計和寫作,有的開客棧,有的開小店。北京來的一個小夥子大學畢業後就不再上班,在那里賣明信片等等為生。這不是一種發財的路徑,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西方人則大多數以教英文為生,有的在消耗發達國家的高福利,依賴失業金為生。
    但是慢慢的,文青占據了一個又一個清凈之地,隱居者被驅趕到一個另一個地方,直到無路可退。小祝在雙廊熱鬧起來後,去了尼泊爾,但很快尼泊爾也成了文青聖地,亞洲的裝逼青年們在喜馬拉雅山腳下喧囂。
     數年前我還沒準備回到上海,在版納問英國人馬克,泰北有什麽小鎮建議。
     馬克在英國的NGO做到四十歲,某一天看見窗外,知道這一世可以看到死亡前是什麽樣的生活,於是辭職不幹,一路流浪到東南亞。
     我們那天已經談了太久的佛教和道教。他認真的思考了一下,說清邁太大,清盛則太小,清萊是比較適中的。
    我後來到了清萊,沒有去著名的白廟,在鎮上住了些時間。
    一個嬉皮赤裸著滿身的紋身,坐在二樓狹窄的陽臺上閉目曬太陽,樓下客棧的櫃臺里一個長發瘦消帶著鼻環,一手臂刺青的白人青年,告訴我這里已經沒有了房間。
     我走過街頭,在一家柚木做的老理發店停下來修面。溫和的泰北人花了半小時,讓我的臉清清楚楚。
     當我站在鏡子前,端詳良久,決定回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7

回顧:橡谷官網一月份的市場報告之二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aq.html

這上面羅列了資金的走勢,包括銀行最後幾個月的信貸增加,shibor的上揚,和股市資金流進流出的方向。可以看得出來,12月的最後一段時間,資金反複炒作券商、地產、銀行、有色、機械後,最後集中到保險業,然後就開始撤退。從資金的布局來看,主力資金流出的時候,散戶的資金在進入。至少從目前來看,拉動指數股的一個階段結束了,散戶已經站崗。

 


這里面我們分析有兩大原因,一時指數成分股已經充分或者部分修複了低股指的缺口,並透支了券商和銀行股的利好;另一個因素是年末結算,需要資金撤出整複。


既然上層希望扶持慢牛,也就是說這一波行情可能只是盤中休息,主力資金需要洗一下盤面,讓超買的一些板塊平複。


從資金博弈的角度來說,一季度是資金釋放期,盤整時間不會太長,但有可能從其它的板塊切入,比如在2014年上半年一路上揚的醫療板塊、自動化裝備機械、軍工、it行業等等,或者被忽略的酒類、食品類,是否會重新切入炒作,這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從大宗商品下跌的角度考慮,一些由於成本下滑,而帶來的權益類股票是否值得一看。然後等散戶從指數股被洗後,有可能資金再回到藍籌股炒作。


這是目前能夠推測的行情。但從整個中國經濟和全球貨幣的博弈角度來說,2015年後期的股票市場能否持續,是要打一個問號的。但現在不忙下結論,我們繼續追蹤貨幣政策和資金走勢。


www.ott.a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8

    回顧:橡谷官網一月份的市場綜述之一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ap.html

    宏觀綜述 2015-01-25

    • 來源:橡谷智庫
    • 2015年01月25日 22:44:04
    • 瀏覽數:1000
    • 分享到:

    這周報告核心為全球資金配置 。

    歐元在實行寬松策略後,結合瑞士央行的解除盯住歐元打擊下滑,此刻希臘正在大選,預計極左黨派會上臺,對市場的心理預期偏負面。另一方面,烏克蘭東部展開戰役,叛軍全面反攻,據聞俄軍已經悄然進入。

    從全球資金配置來看,IMF數據表明,各國央行正在去歐元化,去年三季度外匯儲備歐元從1.5萬億下降到1.4萬億,從24%下降至22.6占比。美元則上漲到3.9萬億,從60.7%上漲到62.3%。

    另一個壞消息是全球外匯儲備總額下降到11.8萬億。這表明世界流動性在緊縮。

    從歐債利率和美債利率來對照,貨幣套利資本進入美國債券是趨勢;雖然中國國債利率高於歐美,但人民幣貶值壓力,會使得貨基考慮匯率風險,避免進入中國。

    從外匯儲備、順差與經常項目逆差來看,也沒有發現歐元資本流向中國的跡象,坊間這種意淫是比較搞笑的。

    美國的失業率持續下降,經濟複蘇,歐元資本和新興市場資本流入美國,對於維持美國人的資產負債表,增加資產價格和消費,是非常有利的。原油大跌又給美國人消費帶來紅利,並降低美國經濟成本---雖然原油產業遭受重創,是有利的。

    所以美聯儲沒有太多理由推遲加息。

    我們從大概率來推測,下周美聯儲會繼續給市場以年中加息的印象。

    中國方面,上年度3q出現嚴重的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凈誤差和遺漏金額達到-632億,經常項目下的順差和資本項目下的逆差產生嚴重的脫節。

    我們認為其中原因在於國際貿易的應收賬款問題和企業推遲結匯。另外許多房地產商和其他企業在海外統計有高達8000億美元外債,分別來自借貸和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的融資套利行為,在匯率出現變化後,融資平倉和歸還美元債務,都成為資本流出的重要原因。

    上周MLF續作2695億,並增加500億,利率3.5%,同時展開7天逆回購500億,利率3.85%;國庫現金庫存招標500億。這是央行仍舊以中短期工具增加流動性,也證明春節前不可能出現降準。

    從周小川和李克強的講話來看,上層維持流動性平衡,也維持經濟的思維是清晰的。

    Shibor 1w 2w略有上揚,銀行市場回購利率漲跌互現,主要的壓力還是來自於月底和春節前後資金需求,另有方面,股市仍舊是抽水機。

    股市的資金配置方面,我們可以看一下總的資金結構。

    2014年社會融資中2.5萬億委托貸款,非金融債券加股票合計2.86萬億,公司信用債5.2萬億,債券市場11.03萬億,整體上揚超過2成,利率下降至5.52。從這個中間無法看到股票到底有多少資金註入,但很顯然國債市場增長迅速,利率下降。

    另有數據表明,委托貸款余額超過10萬億,其中進入股市的可能不足5500億,股市大多數炒作資金增量來自傘形信托,其余來自委托貸款和券商兩融,後者僅有2000億規模。

    目前滬深總市值36萬億,流通31萬億,滬深300占60-70%總市值。股指三千多億保證金。

    以上述各種融資方式增量為1.1萬億規模,占總市值3%,如果波動率僅來自這部分,是不符合邏輯的,但很顯然這些杠杠資金是主力驅動資金。

    上周滬深上揚2.94%,滬深300上揚3.47%,顯示資金仍配置藍籌股。但是在尾盤細分有色、機械、醫藥、農業等全線下跌,地產和金融維持,化工微弱下跌,表明資金仍舊憧憬地產複蘇和金融板塊股值,對年報行情報有預期。

    從大宗商品下跌來看,下遊相關板塊,成品下降低於原物料下跌幅度的,都應該表現出色。包括銅、鐵礦石、原油、糖等產品的下遊產業。

    醫療受惠於人口老化,屬於長期利好板塊。

    總體來說,國際流動性仍處於緊縮過程,中國經濟股市和實體經濟兩極分化,央行註入資金維持流動性,但沒有看到大規模寬松跡象。美聯儲維持原有預期。


    www.ott.ac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9

    大空頭的艱難歲月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ae.html

         與股票群的熱火朝天不同,大宗商品的群里鴉雀無聲,除了偶爾有開玩笑的說幾句,就立即消沈,橡膠和銅都在一個相當窄的空間里震蕩,追單的不停被止損,隨著收益的蹉跎,人們也就變得喪氣。
         大宗商品波動率的下降,是所有交易員的噩夢,人們期待一段明朗的行情,要麽向上,要麽向下。
         但是市場沈默以待。
         現貨市場也同樣如此,橡膠的一二十美金盈利都成了渴求,套利機會蕩然無存,不管是合約套利,還是期現貨套利,大家都消停了下來。
         金融市場並無奧秘可言,人人都知道中國經濟處於去庫存、去產能的周期里,幾乎所有的產業都放棄了做庫存,上遊還在掙紮著維護產能。經濟下滑和對政策的期待對沖,人們在絕望中等待,無人行動。全球在美元去供應周期中,歐日央行資產負債表卻在擴張,中國央行維持著匯率均衡和貨幣定向供應平衡,所有的貨幣都處於低利率狀態。
         我們清楚地知道中國經濟處於熊市架構,消費的主流市場衣食住行,房地產和汽車消費都到了瓶頸,過剩產能向海外輸出的市場也已經無法承受,新的龐大市場尚未出現。
          許多產業的財務成本居高不下,無法讓原物料成本下降帶來的盈利覆蓋,旁氏經濟的地獄正等待救贖。
          所以,當資金無處可去,只有股市選擇,一堆紙對應一堆紙,這並不是經濟現象,而是一個度量遊戲。
          我們知道很多業內在煎熬中,聰明的人或許抽走了資金去股市搏殺,要麽早死在國際貿易中,要麽晚死在股市中,至少還有機會從泡沫中分一碗羹。
          傻瓜行情是傻瓜賺的,思慮過多,像我這樣看過太多經濟史,對幾千年來的經濟周期了然於胸的,過多考慮風險,就容易踏空泡沫行情。
          是的,我仍舊等待泡沫崩塌的那一刻,不知道幾年,就像保爾森做空次級債,過早介入,讓他壓力重重在中央公園跑了幾年步。你要讓我期待一個經濟大牛市,那實在是自欺欺人的過分了。
         我清楚地知道未來只是兩個選擇,一個是大崩潰,一個是大毀滅。
         煎熬的釋放,只是從塔勒布的書中尋求安慰,他這一生只做了兩次交易,兩次大崩潰。
         我在奔五的歲月里,明白至少還能看到一次大熊和大牛,選擇在於等待,等待,等待。
         就我內心期待的狂喜來說,我很希望看到世界毀滅和重生,人生就可以完美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40

    轉載:我們那些買膠的旅行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a4.html

     親愛的,
    我們去版納買膠吧!
    我帶著你,
    你帶著他
    你們帶著錢。
    中化也好,
    景陽也罷,
    尋覓
    膠農二盤
    依偎
    青山綠水
    讓我們來一場
    說走就走說買就買的
    任性!
    我帶著你,
    你帶著他
    你們帶著錢。
    哪怕是買一噸,
    哪怕是買一百噸,
    親愛的,
    你帶著錢!
    你一定要帶著錢啊!
    一定要多多的帶錢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41

    橡谷-戴璐的橡膠長期分析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75.html

       橡谷戴璐,政治經濟學碩士,在橡谷公司負責地緣政治、宏觀與橡膠分析,近期推出長期橡膠分析報告。
       其並不是職業橡膠分析師出身,所以視角從自己的宏觀和政經分析出發。我認為其在宏觀和政治的觀點是值得一看的,橡膠由於接觸不久,一些細節還值得探討。 但大的方向,我認為她分析邏輯都是正確的。
       報告將會發布在橡谷智庫官網
       www.ott.ac
       over the top
       摘選: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價值觀的說服力和經濟力量變化的角度看,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對提供全球性的公共安全保證和規則制定已顯力不從心。而新的政治力量和信仰未能出現,這是的全球處於一個領袖權力削弱時期,地緣政治動蕩和恐怖主義不斷出現,加大對全球經濟複蘇的不確定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42

    去8000點吧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6y.html

        中證 500出來 ,絲毫不妨礙上證滬深300上揚。早晨房東要回美國,來和我打招呼,他手里一堆股票,前些日子出光了,問我怎麽看,能不能薦幾個股票。
        我說,現在的股市就是一堆紙對應一堆紙,左邊的那堆紙叫股票,右邊那堆叫鈔票,鈔票多,則股票漲,鈔票少,則股票跌,和經濟沒什麽關系。
        現在才四千出頭,股市總值才相當於gdp90%,債務占gdp200%以上,股市起碼去一下8000,很多故事才能講完。
         好吧,去一下8000吧,假如美國佬不在6月加息的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43

    緬甸的意識形態和利益格局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ow1.html

        歷史上緬甸王朝非常彪悍,而英國殖民采取的措施就是以少數民族制約主體民族。
        於是積累了多年仇恨的緬族人在二戰期間試圖獨立時,借助的是日本力量。昂山將軍在日本情報部的支持下,史稱30誌士回到緬甸抗英,並幫助日本軍隊抵抗中英美聯合軍隊,中國遠征軍是不受歡迎的。
         但日本不想幫助緬甸獨立的意圖暴露後,昂山將軍起義,倒向英國,並在1945年之後向英國爭取獨立。其過程中,與各少數民族簽下《彬龍協議》,意圖建立一個聯邦制的國家。但在1947年遇刺,傳說分別是英國政府或大緬族極右份子。
         後吳努總理當選,建立民主體系,持續十四年。但由於吳努政府持大緬族主義傾向,一直力推同化各民族政策,並遲遲不給克倫族政治地位,引發克倫族武裝反抗,進而各地少數民族建立武裝。緬甸一片混亂,這種情況下奈溫將軍出面控盤,開始實行軍政府和對少數民族動武,穩定局勢。
         昂山將軍是緬共創立者之一,他的意識形態是社會主義,奈溫是追隨他的29誌士之一,也秉承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國關系良好。因而其實行了一系列國營化措施,沒收包括印度人和華人在內的財產,這並不是歷史所說的反華運動。
         在吳努總理時期,克欽邦開始獨立運動,武裝反抗聯邦政府,其理由是吳努政府返還中國土地。這之前的中國發生什麽事情呢?是中國同意緬北一部分土地劃歸緬甸。可見當時兩國政府的聯系之緊密。
         而克欽的歷史是美國基督教傳教士傳教,並創建克欽文字,二戰期間美軍101旅即克欽戰士,此番號還在。大克欽主義的目的是以克欽民族為主體,建立一個獨立的克欽國,其同族為中國境內的景頗族、印東北阿薩姆邦的一部分族人,也就是它的建立會非常艱辛,因為要從三個國家撕裂一部分土地。其當時唯一依仗是美國。對吳努政府強推佛教文化的緬族文字的策略,克欽以基督教和自身文字的文明基礎,與大緬族主義出現強烈對抗。
         當時昂山的一些文字可以看出其試圖平等對待各民族的理想,但吳努政府的大緬族主義傾向毀了和平建國的基礎。
        奈溫將軍建立社會主義軍政府之後,在中國進入文革輸出革命的狂熱下,同一意識形態下的生存沖突出現,奈溫開始反華。此時的緬共是另一個意義,也就是輸出革命和緬北少數民族武裝的結合。其中克欽迫於生存危機,與緬共結盟,接受其意識形態,本質上並非信仰,而是為了生存。
        而緬甸軍政府則慢慢淡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成為以佛教為意識形態核心的獨裁政府,形成一直到2011年的主要政治格局。
        但中國改革開放後,李光耀總理建議鄧公考慮整個東南亞的恐懼,為國家戰略利益考慮,中國放棄輸出革命。包括緬共在內的勢力被棄用,當時的彭家聲首先脫離緬共與軍政府合作,克欽也進而脫離緬共,佤邦聯合軍被迫放棄緬共後,緬共在蘇東集團倒臺後徹底垮臺。
        1988年奈溫將軍倒臺,全國大選,昂山素季黨派全面贏得大選,但昂山此時不懂得妥協,不明白政治乃妥協和雙贏的事務,其斷然拒絕軍人集團要求不要修改憲法的要求,因為意味著對軍人集團的倒算。軍人集團於是推倒大選結果,抓捕昂山及其黨派成員,軟禁昂山素季。
        此舉帶來昂山黨派、軍人集團、緬甸社會多輸,緬甸淪落為世界集體制裁,經濟倒退,衰退為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列。當然,奈溫將軍的20多年統治其實已經導致緬甸從東南亞發達國家敗落。
        世界上的各國經濟發展例子在於鮮明的對比,智利、臺灣地區和韓國都經歷獨裁軍政府時期,但實行自由經濟,結果經濟騰飛。阿根廷、緬甸等分別實行民粹主義和獨裁,但實行計劃經濟和國有經濟體系,於是經濟長期衰退。
        於是在後面二十年,緬甸軍政府全面倒向中國,丹瑞大將控制整個下緬甸。丹瑞大將是虔誠的佛教徒,軍人集團盡管經濟上依賴中國,意識形態卻實行的是佛教思想。同時在緬北地區,軍政府開始分化瓦解,許多少數民族武裝與政府談判,並取得和解。
        此時,緬北武裝由於失去中國、蘇東集團的支持,經濟上開始淪落為毒品基地,實際上成為武裝販毒集團。克欽獨立軍也喪失了兩個內部夥伴,一部分克欽與聯邦政府媾和。彭家聲部在脫離緬共回到政府體系內,維系了很久的和平,但後來內部紛爭,強人敏昂萊一舉擊垮果敢,從而上位成功。彭家聲及其嫡系子弟被驅逐。
        因為緬北毒品九成都傾銷中國,中國政府為了消除隱患,開始與緬甸政府合作,實行毒品替代種植,這是非常良好的措施,緬北武裝掃蕩毒品種植,在中國的經濟補助下,大量種植橡膠、香蕉等,取得良好效應。
        其中佤邦聯合軍等原本屬於緬共主體,被迫脫離緬共,所以一直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這些地方均沒有提出過要求獨立的訴求,而是希望有高度自治,發展經濟。緬北人實際上已經厭倦戰爭。
        克欽的經濟條件較好,是因為控制了翡翠礦和柚木資源。
        由於克欽遲遲不能放棄獨立建國的訴求,其成為緬甸政府軍的重點打擊對象,翡翠礦源被緬甸軍隊步步緊逼。
        2008年之後,美國東南亞和太平洋事務委員會主席伯尼,開始主導緬甸事務,說服丹瑞大將開始改革,2011年令人吃驚的全面倒向民主體系,私有化所有經濟。
        其原因後來人們猜測是中東各國事變薩達姆和卡紮菲的悲慘命運,讓緬甸軍政府集團開始感到恐懼。
        但我個人認為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對於丹瑞大將來說,奈溫將軍死後,整個家族慘死的命運,是一個非常沈重的陰影,權力在威權體系下不能溫和傳承,引發的慘烈後果,是其要考慮的 。另一個則來自佛教輪回報應的意識形態影響。
         這里面的事例在於一次針對和尚的街頭運動,軍人采取了暴力行為,許多軍人領導後來沈重反省,發誓絕不再對佛教徒實行暴力。
        從各種跡象來說,丹瑞大將的精神生活應該是完全置於佛教信仰的。佛教信仰對其後世的影響,和當年奈溫家族的悲慘結局,會一直貫穿其內心。
        所以,在被世界圍堵二十年後,美國政客主動伸出的和解之手,迅速的被緬甸軍政府上層抓住,進而開始改革。當世界都對緬甸的行為疑慮重重時,實際上完全忽略了緬甸意識形態的影響。
       這一次被從軟禁中釋放的昂山素季,吸取了年輕時的不理性做法,沒有強求全面修改憲法,向軍方釋放了善意,也在議會獲得了議席。
       登盛秉承丹瑞大將旨意,脫去軍服,成為總統,開始2011年以來的一系列變革,被稱為緬甸的中國鄧。
      上一篇說到敏昂萊將軍參選,意味著緬甸生變,其政治格局會產生重大影響。
       蓋因為緬甸在改革途中,歐美勢力伸手過甚,沒有尊重緬甸人尤其是緬族人強烈的佛教信仰傳統和大緬族主義心理。緬甸人相信自己的rule,而不是西方或者東方的指手畫腳。
        許多NGO組織的居心叵測,和對其信仰沖突的偽善指責,以及美國對緬甸政局的俯視和幹涉,或許是昂山素季遲遲不能被開放憲法改革門檻的原因之一。同時也對登盛總統的連任蒙上陰影。
        但高層也不想再回到中國的依附之下,所以瑞曼議長恐怕也沒有得到上層支持。
        在一個紛亂的時代,昂來將軍恰如其分的表現了緬甸人強烈的大緬族主義心理,肯定得到了不少緬族人的認同,也或許得到了高層的青睞。
        緬甸的改革已經不可終止,其經濟利益格局形成後,就會自動推動社會前行,一切都會形成自組織。意識形態與利益格局的結合,是社會最大的動力,國門一旦打開,就如國門一旦封閉一樣,都不會輕易再回頭,因為回頭就意味著毀滅。
         何去何從,讓我們繼續觀察緬甸格局。
         橡谷智庫,www.ott.ac,over the top 淩雲之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57

    緬甸局勢生變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ovd.html

        緬甸突然傳來消息,敏昂來將軍退出軍職,宣布參選總統。
        而傳聞是這樣用詞:根據最高方面安排。
        事實上的緬甸,隱居在背後的是丹瑞大將,即使是現總統登盛,議長瑞曼,均屬於原來丹瑞大將親信。
        這樣,昂來將軍對果敢強硬的姿態就有了終極答案,借助於果敢前任領導人彭家聲部發動的戰事,以此造勢,並成功渲染彭部背後中國的支持,從而刺激大緬民族主義情緒,獲得較強民意的支持,為競選總統鋪路。
        我們旁觀登盛總統的國際聲望,與歐美國家近年來的友好相處,並停掉了與中國相關的多個項目。但尚未宣布競選連任。另一邊,瑞曼議長三次訪問中國,與中國關系良好,也將競選總統。
        由於憲法沒有完成修改,昂山蘇季暫無可能參選,或許永無可能參選此次大選。
        從各方面跡象來看,登盛有意連任,可能沒有得到丹瑞大將首肯,軍方不支持的情況下,很難確定參選。其支持修改憲法,從而制造昂山素季參選的機會,恐怕也是希望獲得政治盟友。昂山素季的民間威望仍存在。
        不過昂來將軍的參選卻是非常微妙的,因為其對緬北少數民族武裝的強硬,很可能是高層擔心未來的總統過分向西方靠攏,或者過分倒向中國。
        至此,緬甸的局勢就變得非常有意思。
        對中國而言,昂山素季或登盛無論誰當選,都會繼續加強與歐美的聯系,類似韓國對中國的態度,政治與安全依賴西方,經濟維系與中國的關系。對瑞曼議長來說,他當選對中國是最有力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聯系,還有可能是政治上的緊密度。
        但昂來將軍當選就出現巨大的不確定性,對於歐美的態度尚需要觀測,無疑他有概率可能會成為對華強硬的一個領導人。
        最近的幾顆炮彈打向雲南邊境內,就非常微妙了,不妨說是故意刺激中國上下激動,意在鞏固國內民意。
        假如昂來將軍真的借助與民族情緒競選成功,緬甸和中國的愛國青年們都功不可沒。
        更多地緣政治分析:
        橡谷智庫,www.ott.ac,over the t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