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央行變臉沖擊波:瑞銀、瑞信利潤將受重創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33

在瑞士央行沖擊波下,瑞士銀行業利潤將慘遭屠戮。

昨天,瑞士央行突然變臉,宣布降息並放棄歐元/瑞郎1.20底線。隨後,市場發生劇烈波動。瑞郎對歐元一度大漲40%,瑞士、歐洲股市暴跌。

巴克萊分析師Jeremy Sigee預計,在瑞郎對美元和歐元升值17%的基礎上,瑞士最大的銀行瑞銀集團的利潤將會縮水14%,其競爭對手瑞信則會縮水15%。

還有更慘的。花旗預計,瑞士私人銀行巨頭寶盛集團的利潤將因此被抹去30%。摩根士丹利也稱,央行的突然行動將大大擠壓瑞士銀行業利潤。

股市的反應也很明顯,昨天瑞銀和瑞信的股價分別下跌了12%和11%。寶盛集團股價一度下跌了23%,收跌11%。不過彭博的歐洲銀行和金融服務指數上漲了2%。

巴克萊在致客戶的信中表示:“私人銀行或財富管理業務都存在一個特別的問題,他們的大多數收入都來自於其管理的非瑞士法郎資產,而成本則主要以瑞士法郎計價。”

不僅是銀行,那些營收主要來自國外的瑞士公司遭到全線重挫。瑞郎升值在減少他們收入的同時,還擡高了他們的成本,對於出口企業來講,其銷量可能也將受到沖擊。

蘇黎世時間下午1:28分,全球最大的水泥生產商Holcim Ltd下跌11%,手表制造商Cie. Financiere Richemont股價下跌15%,而Swatch股價下跌14%。由20家公司組成的瑞士SMI股指下跌10%,造成1270億瑞郎市值蒸發。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07

券商去年凈利潤翻倍 國泰君安“狂攬”72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93

去年滬指漲幅超過50%,交易量與股價齊飛,這讓券商賺得盆滿缽滿。

盡管此前市場對券商業績大漲早有預期,但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依然人驚嘆。數據顯示,120家券商2014年共計實現凈利潤965.54億元,同比增長119%。

券商業務中最亮眼的莫過於兩融業務。去年券商的兩融業務收入從2013年的184.62億元暴增至446.24億元,增幅高達142%。該部分收入占券商總收入的比例已從2013年的11.59%提升至2014年的17.14%,成為繼經紀業務之後券商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此外,據《證券時報》統計,昨天29家證券公司也在銀行間市場公布了年報。29家公司凈利潤均在億元之上。其中,凈利潤規模最大的為國泰君安證券,高達71.68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吸金王”;凈利潤最少的為中山證券,也達到了1.48億元。

報道提到,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的證券公司,除了國泰君安外,還有9家,分別為中信建投證券33.37億元、申銀萬國31.83億元、東方證券23.59億元、齊魯證券18.82億元、中投證券12.76億元、華西證券12.61億元、安信證券12.43億元、中金公司11.63億元和東興證券10.41億元。

從凈利潤增幅情況看,29家券商凈利潤平均增幅為182.29%。其中,凈利潤增幅最大的為中山證券,達到了6.27倍;增幅最小的也達到了24.89%,為國都證券。

2014年全年,滬指累計上漲52.87%,創出2010年以來最大年漲幅。滬深兩市全年成交金額近75萬億,遠超2007年的大牛市,創出歷史天量。

A股的總市值也在去年超過了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股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57

勁霸男裝CEO洪忠信:企業利潤並非等同創業者個人財富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5/148991.html

“創業者在創富的過程中,不要著眼於物質的誘惑,始終要有一種觀念,那就是企業每天賺的利潤,並非是等同你個人的財富。”1月24日,在由勁霸男裝和創業家聯合主辦的“勁霸·創富匯”年會上,勁霸男裝CEO洪忠信壓軸登場,做主題為“微力量,大夢想,大未來”的演講,分享了自己如何樹立創富夢想並堅持不懈專註達成的切身經歷。
\情懷產生了“勁霸·創富匯”

2014年初,洪忠信和牛文文在辦公室喝茶,在談到創業觀點時,一見如故,甚至是一見鐘情,而“一見鐘情的基礎是誌同道合”。

 

1980年洪忠信跟隨父親開始創業,從一塊面料開始做服裝,邊上學邊跟著做,幾乎幹過所有服裝的工藝和細節。直至今日,勁霸很多的服裝工藝標準,依然來源於當時的洪忠信親自的摸索。不到20歲的時候,洪忠信基本上就走過了大半個中國,包括一線二線三線,甚至四線城市和很多的鄉鎮。每次出差洪忠信看到一些草根創富者那種孤獨前行的最真實的狀態,都深有感慨,希望能夠為他們做點什麽。正是基於這樣互相共鳴的心路歷程和價值思考,洪忠信才和牛文文得以相識“相知相愛”,並由此碰撞出了創立“勁霸·創富匯”的念頭。

不是創業的榜樣,而是一面鏡子

 

勁霸男裝1980年創立,起步極其艱苦,一開始每件衣服僅僅有幾毛錢的利潤,很有可能款式不對路,要賠3到5塊錢,經常幹幹停停,做完一批面料,不知道下一批要做什麽。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資訊非常堵塞,交通非常不便利。1988年,19歲的洪忠信來到上海,為了買面料在長寧區工商聯招待所住了一年,每天的房費的19元。這一年時間在上海的所見所感讓洪忠信個人的商業視野“有了前所未有的擴大”。

 

這期間有一次,洪忠信到上海一個廠里買面料,在友人的陪同下去了一趟古鎮周莊。到了周莊後,洪忠信感到非常的震撼,原來那麽多“全中國最有錢的商業家,全中國最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都曾誕生在這樣個小鎮上”。而想到其時他自己創業的晉江小鎮,盡管鄉鄰們也都在風起雲湧的創富,但卻往往還要為一點錢、為一寸土地甚至一杯茶的問題斤斤計較,生出不休矛盾。後來去周莊的次數多了,洪忠信也逐漸悟出了其中的一些道理,“很大程度上是認知格局上的差異。”

 

就在那時洪忠信便下定了決心,將來機會恰當,條件成熟時,勁霸一定要走出企業的原生地,邁步到上海,以更大的格局觀為企業謀求更高的發展。而到2007年,洪忠信認為去上海的機會已經成熟,並和長輩、夥伴和團隊研究什麽時候去上海,怎麽去上海,去了上海怎麽做。“其間最困難的就是自我改變,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了要面向什麽,要得到什麽,未來要走向哪里。”

創業創富要簡單

洪忠信說,勁霸的品牌理念是“為創富族群提供茄克領先的商務休閑男裝,成為他們的著裝管家”,理解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為創業創富的這群人,提供帶來信任和尊重感的服裝,並給他們最適合的搭配和服務。”他指出勁霸的理念,就是做一個簡簡單單的企業,而“勁霸·創富匯”也是要做一個簡簡單單的平臺,這個也和洪忠信的情懷和夢想有關。“一個男人,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和一個品牌是一樣的,要簡單,不複雜,就是要頂天立地,說一不二。”

 

而結合個人的創富經歷,洪忠信在現場也特別分享了自己一直視為立身立業之本的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他談到,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浩浩蕩蕩洶湧而來的移動互聯網新興產業,都需要腳踏實地,都要“把商品賣給對的人,向對的人推銷自己的商品”。簡單說,就是始終研究產品和市場。

 

第二句話是“做人要有溫度,做事要有手感”。所謂的有溫度,就是作為創業者要有基於同理心的尊重,無論是做事業還是帶團隊,都要在簡單認真的同時保持予人溫暖;而有手感,簡單說就是創業者要有主動出手的責任感,要時刻思考如何為員工、經銷商和供應商謀取利益,讓他們更簡單的做人,更有尊嚴的做事做人。
創業創富要心無旁騖
在分享的最後,洪忠信指出創業者在創富的過程中,不要著眼於物質的誘惑,而要心無旁騖地研究自己的產品,研究自己的團隊。他與現場的創富者們坦誠,在公司遷駐上海之前,他在老家以外,沒有買過一平米的房子。而如今到了上海五年,他因為孩子上學需要,才在上海購置了一套住宅。因為他認為,作為一個創業者始終要有一種觀念,“那就是企業每天賺的利潤,並非是等同你個人的財富。”勁霸的願景是要做百年老店,這一百年中會有很多次來自於宏觀和微觀,外部和內部的危機,要有充足的儲備來為這些危機買單。“我們要有充足的資源儲備,為勁霸這輛不停奔馳的汽車留足第5個輪胎——備胎。”

心無旁騖,簡簡單單,就是洪忠信創業的信條。他認為,作為有著一定基礎和積累的所謂成功創富者,所謂的社會責任不是簡單的捐款,做慈善,更重要的是力所能及的幫助許許多多的誌同道合的年輕人和創業家,他們是孤獨、浮躁和苦悶的,要給他創業的機會,教他們自食其力。而這也是“勁霸·創富匯”成立的初衷。

關於“勁霸·創富匯”
2014年,勁霸男裝聯合著名商業財經媒體《創業家》成立了中國首個關註創富微力量的組織——“勁霸·創富匯”,該組織以“聞道、授業、解惑、維新”為宗旨,致力於匯聚具有共同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的創富群體,構建充滿正能量和夢想的創富圈子,並著力搭建一個相互交流、共同學習、資源共享的平臺,相繼在北京、廣州、三亞、合肥和西安等地開展了沙龍活動,針對性的為各行各業的草根創富者們搭建學習平臺,聘請導師傳授創富經驗,打造共同學習的“朋友圈”。創富匯”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30

通縮遭遇緊信用 12月工業企業利潤大降8%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15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8.0%,降幅比11月擴大3.8個百分點,中國工業企業利潤下滑進一步加劇。

國家統計局,2014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507.3億元,同比下降8%,降幅比11月份擴大3.8個百分點。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715.3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比1-11月回落2個百分點。

數據公布後,民生宏觀管清友分析認為,企業利潤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營業收入下行和高企的融資成本。從產出品價來看是PPI同環比降幅擴大;從產出品量來看是經濟持續下行,量價齊跌導致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放緩;經濟增長放緩,銀行風險偏好收縮,貨幣傳導機制受阻,財務費用高企,在通縮壓力下,降息後實際利率不降反升;產成品庫存將繼續拖累經濟增長。

管清友表示,通縮疊加貨幣機制傳導不暢,單一的貨幣寬松轉化不了寬信用,信用風險值得警惕,只有基建投資加碼才可以緩解短期宏觀經濟面臨的壓力,PSL出臺的可能性在上升。中長期轉型還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產能出清和風險釋放才能實現。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認為,12月份工業利潤降幅擴大的主要原因包括:價格走低對利潤下滑影響加劇,石油、煤炭等行業利潤下降明顯,成本費用增長加快擠壓利潤空間。 

因油價變動對下遊產品生產成本的影響存在時滯、一些大宗石化產品市場需求不足,短期內,油價下跌帶動下遊產品價格下降,對大部分石油相關行業利潤產生負面影響。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利潤同比減少245.9億元,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減少94.4億元,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減少34.2億元。同時,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因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2.2%,利潤減少207.8億元。僅此兩類行業合計減少利潤582.3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減少額近八成。

不過,盡管12月份利潤降幅擴大,但何平表示,從全年看,一是工業利潤仍保持增長態勢,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1%,基本穩定。二是利潤增長動力變化。采礦業全年利潤下降23%,原材料行業下降1.4%,而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長5%,表明增長動力由投資驅動轉向消費拉動。三是轉型升級促進提質增效。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12.4%,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5.5%,增速比全部制造業分別高5.9和9個百分點。

以下為統計局報告原文:

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715.3億元,比上年增長3.3%;實現主營活動利潤60471.7億元,比上年增長1.6%。

2014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507.3億元,同比下降8%,降幅比11月份擴大3.8個百分點。

2014年,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006.7億元,比上年下降5.7%;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8億元,增長0.4%;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962.8億元,增長1.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971.8億元,增長9.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322.6億元,增長4.9%。

2014年,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6245.7億元,比上年下降23%;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53732.5億元,增長6.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4737.1億元,增長17.1%。

2014年,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2個行業持平,11個行業下降。主要行業利潤增長情況:紡織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3.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3.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5%,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5%,汽車制造業增長18.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3.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7.1%,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1%,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46.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13.7%,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0.4%,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下降79.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2.7%,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0.6%。

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94646.5億元,比上年增長7%;發生主營業務成本937493.4億元,增長7.5%。

2014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05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產成品存貨37109.6億元,增長12.6%。

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1%,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64元,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25.2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3.3天。

123

456

789

10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19

利潤不及預期 微軟股價盤後下跌4%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20

QQ圖片20150127104107

因用戶一次性升級潮結束且海外市場增長疲軟,昨日微軟公司財報顯示盈利不及預期。盤後,微軟股價下挫4%。

昨天微軟財報顯示,第二財季EPS為0.71美元,預期0.75美元。二季度總收入264.7億美元,預期262.9億美元。

微軟最大的收入來源——商用軟件授權費用在上季度下滑2%至107億美元,比分析師此前預期低了3億美元。

微軟公司首席財務官Amy Hood指出,微軟公司於去年終止提供XP服務,導致了用戶集中升級系統,現在,這一次性的升級潮已經結束。

QQ圖片20150127110337

除了不及預期的每股利潤,微軟還在昨天公布了更多的壞消息。微軟下調了利潤增長預期。微軟稱,外匯市場的波動將使得第三財季的收入下滑4%,而日本市場上調消費稅也影響了其在日本的銷售。微軟預計,其在中國、俄羅斯和日本的銷售將有所下滑。

美元的不斷走強影響了微軟的海外銷售業績。

在與分析師的對話中,微軟首席執行官Nadella並沒有表明中國需求為什麽會疲軟,他僅表示這是由於“地緣政治因素”。投行Sanford C. Bernstein & Co的分析師Mark Moerdler認為,此前中國針對微軟的反壟斷調查以及政府部門避免采購微軟軟件等行動,影響了微軟在中國的銷售。

微軟同樣沒有就俄羅斯銷量下滑給出原因。

去年,微軟股價上漲24%,因市場對Nadella專註基於互聯網軟件的計劃充滿信心。市場認為,這可以幫助微軟降低對疲軟的個人計算機市場的依賴。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1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22

iPhone銷售創紀錄 蘋果一財季凈利潤創歷史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62

周二,蘋果公司公布財報,每股收益和營業收入遠超預期,iPhone銷售創紀錄同比激增46%,一財季凈利潤大漲37%至18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蘋果盤後股價一度大漲6.7%。

蘋果公司一財季每股收益3.06美元,遠超預期的2.60美元;營業收入746億美元,大幅高於預期的675億美元。一財季,蘋果凈利潤大漲37%至180億美元,超越埃克森美孚2012年的單財季紀錄159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下圖為蘋果公司近幾年營業收入情況。通常一財季是蘋果公司銷售最好的季度,這期間包括重要節假日。

aapl Q1 sales_0

蘋果公司於9月發布了新品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這推動iPhone銷售激增。一財季,iPhone銷售同比大增46%,達到7450萬臺,遠超分析師們預計的6490萬臺。

從地區角度看,蘋果在中國銷售同比激增70%,增幅遠超全球其他地區。盡管中國的智能手機公司正迅速在國際上獲得影響力,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打了一場“翻身仗”。據研究公司Canalys,蘋果首次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智能手機。

此前有分析師預計,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iPhone最大銷售國家,不過今日數據顯示,美國仍是iPhone銷量最多的國家。

sales by region_0

下圖為近年來蘋果主要產品的銷售情況。藍色柱體代表iPhone銷售情況,紅色柱體代表iPad銷售情況,綠色柱體代表Mac銷售情況。

aapl Q1 breakdown_0

財報顯示,蘋果公司現金和投資達到178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aapl Q1 cash_0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蘋果公司CEO Tim Cook在聲明中表示,蘋果各類產品的需求都創下歷史新高。

受蘋果公司財報提振,盤後蘋果公司股價一度上漲6.7%。

aapl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75

追趕蘋果已成泡影 三星四季度凈利潤暴跌27%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21

20150129samsung

在蘋果和中低端競爭者的夾擊下,三星四季度業績大幅下滑。

三星周四公布財報顯示,受手機銷售下滑影響,公司四季度凈利潤從一年前的7.3萬億韓元暴跌至5.35萬億韓元(49億美元),同比降27%。

2014年全年,三星獲得利潤25萬億韓元,遠低於2013年的36.8萬億,為2011年以來最低。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競爭對手iPhone一財季銷售創紀錄同比激增46%,凈利潤大漲37%至18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四季度,三星的手機、平板電腦部門利潤縮水最為嚴重,同比暴跌64%至1.96萬億韓元,已經連續五個季度下滑。

稍顯安慰的是,四季度半導體芯片部門利潤2.7萬億韓元,創四年新高。也正是由於該部門業績提振,三星四季度利潤沒有像三季度那樣同比暴跌49%。

四季度,三星營業收入同比降11%至52.7萬億韓元。

三星沒有公布手機發貨量。《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師估計稱,四季度三星的手機出貨量在7400萬至7700萬臺。而iPhones今年一財季的銷量為7450萬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79

首份石油巨頭財報:殼牌利潤驟降、削減150億開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754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Shell)將削減150億美元開支以應對油價下跌造成的收入驟降。

殼牌是全球首個公布2014財報的石油巨頭,本周四其財報顯示出整個石油產業都受到了油價暴跌的影響。原油價格自去年夏天開始下跌了近60%,目前不到50美元一桶。

殼牌去年四季度經常性凈利潤為32.6億美元,高於前一年同期的29億美元,不過低於彭博統計的分析師預期的41億美元,也大幅低於三季度的58.5億美元。不過2014年全年的盈利為190.4億美元,較2013年高出14%。

因盈利不及預期,該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內的股票價格盤中跌逾4%,至20.62英鎊/股。

殼牌首席執行官Ben van Beurden表示,該集團將以“提高資本效率”的方式應對油價下跌。

措施將包括降低資本支出,該公司已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縮減超過150億美元的支出。處於初期的項目將被推遲。殼牌還稱,如果需要將進一步削減支出。

“我們正在采取謹慎的措施,必須註意不能對近期油價大跌反應過度,”Beurden稱。

殼牌將為每股付47美分的季度股息,與前三個季度相同。Beurden稱,股息是“殼牌的標誌性項目,我將付出一切努力保衛它。”

50美元以下的油價已經讓很多油企開始想辦法改善現金流。例如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英國圖洛石油公司(Tullow Oil Plc)以及英國Premier Oil石油公司都已推遲了項目建設或者削減了勘探支出;英國石油公司(BP Plc)已經定凍結全球近8.4萬名員工工資;雪佛龍(Chevron Corp.)推遲了其2015年鉆探預算。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704

2014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收窄 12月大跌8%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484

各月累計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總額同比增速。 (國家統計局網站截圖)

1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715.3億元,比上年增長3.3%,增速較上年下降8.9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活動利潤60471.7億元,比上年增長1.6%,增速下降2.4個百分點。

從單月來看,2014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507.3億元,同比下降8%,降幅比11月份擴大3.8個百分點,創歷史最大跌幅。

總體來看,2014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大幅收窄,且年末情況趨於惡化。

中國證券網消息,民生宏觀證券認為,12月企業利潤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營業收入下行和高企的融資成本。從產出品價來看是PPI同環比降幅擴大;從產出品量來看是經濟持續下行,量價齊跌導致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放緩;經濟增長放緩,銀行風險偏好收縮,貨幣傳導機制受阻,財務費用高企,在通縮壓力下,降息後實際利率不降反升。

全年而言,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2個行業持平,11個行業下降。

主要行業利潤增長情況:紡織業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3.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3.9%,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2.5%,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5%,汽車制造業增長18.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3.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7.1%,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1%,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46.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13.7%,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0.4%,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下降79.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2.7%,專用設備制造業下降0.6%。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解釋稱,12月份工業利潤降幅擴大的主要原因包括:價格走低對利潤下滑影響加劇;石油、煤炭等行業利潤下降明顯;成本費用增長加快擠壓利潤空間。

盡管12月份利潤降幅擴大,但何平表示,從全年看,工業利潤仍保持增長態勢,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1%,基本穩定,且利潤增長動力出現了一些轉變,采礦業全年利潤下降23%,原材料行業下降1.4%,而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增長5%,表明增長動力由投資驅動轉向消費拉動。

不過,花旗集團駐香港高級中國經濟學家丁爽認為,工業企業利潤進一步下挫將危及投資活動,進而拖累未來的經濟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是指年主營業務在2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24

今年或成國企反腐年,壟斷型國企利潤釋放大戲揭開序幕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2v9dm.html

今年中央巡視首次全部針對央企 今年或成國企反腐年。我一直強調,壟斷型有經濟特權的國企,只要反腐,必能釋放大量利潤。三年前就是因為某壟斷型企業反腐我開始買入,她的股價也隨之翻了幾番。而今年,從中央反腐方向來看,劍指國企,央企,國企的反腐大戲剛揭幕,坐看好戲,坐等她們釋放利潤。

當然,灰色利益鏈也很強大,從中紀委最近發文某些人說反腐影響經濟,是“別有用心”,可見反腐的複雜性和深層次博弈。

本人買壟斷型國企股票從沒失過手,而且是資產升值的那種賺錢而不是零花錢。這跟個人經歷閱歷有關,我堅決相信,反腐可讓這些壟斷型,有特權的國企輕易釋放利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