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紀念李光耀先生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31.html

    新聞里終於不再是謠言,上世紀最後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先生去世。

    上一個世紀,是傑出的政治家風起雲湧的時代,羅斯福、丘吉爾、尼克松、毛澤東、肯尼迪、尼克松、蔣經國、鄧小平、葉利欽、李光耀等等。

     其中李光耀的確如其名字,光彩奪目。

     原因不僅僅是他把一個貧窮的漁村建設成了媲美發達國家的經濟體,而且是他采取了與西方政治體系截然相悖的開明專制體系,同時遊弋於大國博弈之中,實踐著極其高明的國家戰略。

     新加坡誕生於二戰之後,馬來的一部分,後獨立出來。地域貧窮,毫無資源,除了一樣:地理位置和海港。

    李光耀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優勢,並定義為新加坡的立國之本。

    馬六甲海峽扼守印度洋與太平洋交界處,處於東北亞經濟和中東能源的連接點,將東北亞的成品和中東的能源交換轉運到世界各地。

     當物流形成,國際貿易和金融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新加坡的經濟支柱。

     而要形成這樣的支柱,基礎必須是融通全球的商業規範,因而李光耀以英文為國語,以英國法為國家法律支柱,並以提升整個國民的教育水準來完成這樣的經濟架構。

      為保證新加坡的命運得以順暢實現,他采取了威權體系,表面上的選舉體系,以避免歐美政府討伐,但實質上的專制體系,來強行推行所有的國策,令行通暢。

      而其精英治國的理念貫穿之中,真正實踐了其對人類認知:群氓是不能依賴的。

      在這個過程中,他深深知道西方媒體的偏見、偽善和無賴習慣,以在英國受到的規則知識儲備,來應對西方的挑釁和幹涉。

     最終,他贏得了時間,和新加坡的崛起。

     另一方面,他引入美國軍隊,來獲得國家安全保證,同時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關系,在中國開放的數十年里,為中國培育了無數官員隊伍,這樣的親新加坡派,為新加坡的長久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新加坡領導東盟,協調東南亞國際關系,成為事實上的頭腦國家。

     而李光耀的新加坡以實用主義精神,丟棄理想主義的虛幻,公開警告,希望引入美國的力量來制衡中國力量的崛起,以防東南亞成為中國的附庸。這種從不擔心得罪中國的坦率精神,或許讓中國不快,但至少贏得了中國的尊重,視為亦敵亦友的夥伴。

     中國實際上也需要新加坡在東南亞的幫助。

     另一方面,新加坡為自己的生存,也再三給中國下套,無論是購買巴基斯坦的港口,荒廢十年,還是暗地里影響中國在東南亞的投資。目的只有一個,盡可能延緩中國出海口的建設,以免影響新加坡的港口和金融地位。

     中國遲鈍的丟失了數次機會,其中對上海的開放過於遲緩,是巨大的失誤。是否新加坡的影響力,也不得而知。

     中國如果早十年,或者早二十年開放上海,將洋山港、北侖港等繞開行政的藩籬,納入上海港,並形成自貿區,今日上海就不是一千多萬標箱的地位,也不是死氣沈沈的陸家嘴,而是一個亞太地區真正的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力量足以排在紐約、倫敦之後,成為第三位金融港,香港和新加坡都會為之失色。

     所以,從李光耀非凡的治國能力和大國遊戲策略來看,這數十年成就了新加坡光芒四射的地位。

     中國和上海失去的機會,在歐美日將目光轉向東南亞、南亞的未來幾十年,孟買和仰光港崛起,東南亞和南亞的制造業轉移、基礎建設開始,新加坡仍舊可以成為東北亞和東南亞、南亞的轉口國際貿易、物流與金融中心。

     上海仍舊是二流的金融中心,香港會因為民粹泛濫、企業家出走而淪落,新加坡維持亞太金融中心的地位。

     這都歸功於李光耀的合縱連橫。

      我們不得不贊嘆,這樣一個小國,這樣一個除了位置一無所有的地方,僅僅因為一個人的傑出,就變得如此富強。

      李光耀的政治傳承,在十數年前就已經開始,經過對李顯龍的培養,順利交班。

      這是一個極其成功的創業、守業、拓展、傳承的過程,但我們並不知道富不出三代的古訓能否被打破。新加坡的問題,不在於李顯龍這一代,而是在於其之後的傳承,是走向開明專制的改變,走向開明民主,由二黨制來替代目前的一黨獨大,還是過去日本式的一黨獨大,但領導人輪換。

      未來的不確定性,如果李光耀先生也曾做了身後的安排,其智慧則可以與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先哲相媲美了。

      謹以此文,紀念李光耀,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0

錢生錢,貧窮生貧窮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0u.html

     橡谷陽光私募的100萬門檻引來一些爭議,也在預料當中,我們可以就這個東西閑扯一番。

     我記得有本書,富爸爸,提及美國私募投資的門檻,是25萬美金,作者抨擊這是富人的奧秘,政府在簡單摒棄自己的責任時,就把窮人致富的機會給關閉了大門。

     說實話,我認可他說的。私募經理人在概率上,要比普通的散戶盈利概率高,盡管也有大量失敗的。

     唯一的不同是,高凈值客戶對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強,低凈值客人心理和實際承受能力差,有可能引發不幸和事端。政府是不願意看到的。

     這我也認可。

     所以大家明白問題在於什麽地方,那就是越富有,就越有機會,於是就越富有。沒有錢,你只能在二級市場買股票,有錢,你可以在低成本的募集階段就購買一手股票,再有錢,就可以購買股權,成本低至上市價格的幾個百分點。

     很多現實中的例子都說明這個。

     富有可以拿到廉價且高收益的賺錢機會,貧窮支付更高昂成本,得到更少。

     比如貧窮者有可能為了救急,去拉爆信用卡,忍受高利貸。

     我前幾天發生的例子,更說明這類事情。我從版納飛上海,有個中轉昆明但是同一班飛機續航的,經濟艙沒有了,但有頭等艙,3880元。我為節約,就沒買。於是攜程推薦我買了後面二十分鐘的一個經濟艙,全款,結果卻是一班已經延誤了五個小時的航班,這點我要批評攜程。我到那里,前一班航班已經飛了,這一班又繼續延誤,一個小時後才飛。導致我改簽後面聯航航班,註意,此時後面的航班價格已經翻倍了。然而由於延誤導致,我乘坐的後一班飛機又延誤。那麽後來我什麽時候才上的飛機起飛呢?淩晨二點半,到上海五點半。

      合計費用是3800元,且前一班飛機是躲過了上海的暴風雨,準時降落,我耽誤7個小時,且因為沒休息好,精神欠佳一整天。

      我並不是買不起頭等艙,只是窮人心態作怪。當我想要節約一點,於是就浪費的更多。

      所以,當我們每一個人想要富有,跨過第一個門檻是非常重要,且非常艱難的。之後向金字塔上方去的路途,不能說很容易,但起碼機會成本降低,收益率上揚的概率變大。

      而對於貧窮來說,除了政府的憐憫和照顧,政府也會把責任和風險降到最低,從而消除投機失敗後的隱患,也打掉了機會。

      努力吧,越富有,就更富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1

緬甸的前塵往事:理清脈絡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yp.html

    因為果敢戰事,中國網上充實著各種不同見解,愛國青年分頭攻擊自己政府不肯出頭幫助果敢同胞和克欽是美帝內奸,截然相反的尖銳爭論喧囂塵上。

    中國人的慣例是抹黑對方是漢奸,一方說不支持彭家聲的是漢奸,一方說支持彭家聲與克欽的是漢奸。用詞之拙劣、乏味、骯臟,但卻粗暴有效。因為中國大多數人的腦袋就只裝著民粹和水貨愛國主義。

    而對於緬甸的了解,又大多數盲人摸象,我甚至在專業的學術文章中,看到錯誤的描述,說2009年美國議員吉姆波尼秘密會見了奈溫將軍。以這樣的水準,中國的智囊能夠提的出多少正確見解,我實在是冷汗直冒。坊間傳聞,北京大多數緬甸觀察者持強硬態度。你可想而知民間的認知更是謬之千里。

    往事總是啰嗦,簡而化之,緬甸在1947年獨立,昂山將軍與克欽等緬北武裝共同迫使英國承認緬甸獨立,並寫下彬龍協議,但不久就遭到刺殺,繼任者撕毀協議,開始漫長的與少數民族武裝戰爭歷程。

    國民黨敗退大陸後,殘余部隊入緬北生存,經歷一系列磨難後,大部分子弟融入泰北,並因戰功獲得泰國國籍;中國文革期間,輸出革命,緬共因而成立,成為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緬甸因此與中國決裂,開始反華。

     鄧公開始改革開放後,目前在醫院救治的李光耀總理在當時訪問中國,建議鄧公註意輸出革命造成的東南亞國家普遍不信任中國。中國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結束對東南亞的緬共、泰共、馬共、印尼共支持,緬共走向自力更生,軍閥產生,普遍種植煙片,輸出毒品,引發國際社會憤怒。

     後彭家聲脫離緬共,與緬甸軍政府談判,成為第一個突破口,並獲得認可,開始經濟轉型,消滅毒品;後來一系列的變化發生,佤邦聯合軍等與緬共關系密切的地方武裝紛紛和談,只剩下克欽和其他幾支較弱的少數民族武裝繼續與緬甸軍政府武裝對抗。

     1989年緬共瓦解。

      克欽無法獨立抗衡,在1994年簽訂停戰協定,並獲得克欽邦第二特區自治權力,幾年之後,鷹派重新獲得權力,克欽獨立軍與克欽民地武合並,繼續與軍政府作戰。

    2009年美國議員吉姆伯尼,東南亞事務委員會主席,訪問緬甸,與丹瑞大將密談。此君出身三角洲特種部隊,對華強硬,後通過伯尼法案,要求美國在釣魚島領土爭端中站在日本一邊。2009年,緬甸軍方也突然攻擊了果敢,將彭家聲部擊潰,扶持了其副手為果敢負責人。但從時間節點來分析,當時美國與緬甸尚未談妥,並無特定聯系。

     之後連續訪問,緬甸於2011年突然宣布民主化,中國當時換屆,忙於內政,猝不及防,中緬關系進入劇烈波動期。昂山素季被解除軟禁,歐美大量NGO組織進入緬甸,以環保等名義幹涉緬甸政治,登盛總統暫停了密松水電站和銅礦項目。 這中間穿插的事件還存在克欽武裝力量攻擊水電站工程等。

     於是中美博弈明朗化,聯邦政府、軍人集團、民盟和昂山素季、民地武裝進入政治博弈的複雜狀態,均為2015年的大選進行明里暗里的激烈爭鬥。

      核心就是每個利益集團都想在未來的大選中獲得最大份額,中美日都想獲得政治代言人,以保護國家利益。

      中美日的目的不同,中國是為了保住印度洋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並保住後院安全。美日是要徹底顛覆緬甸,使其成為親美日國家,將封堵中國的太平洋島鏈和自由共榮之弧補上缺口,並獲得其6000萬人口市場和廉價人口制造業紅利。

      中國在人口紅利時期,低端制造業的發展,對歐美日都是極其重要的,從投資、裝備和技術輸出、大宗商品、外匯儲備等等獲得巨大利益,可以說是這三十年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互惠互利。但中國在進入制造業升級換代和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就會與美元和美日高端制造業形成激烈競爭。

      因此,過去三十年互惠互利的格局就變為競爭格局,封堵中國崛起是美日的核心主張,已經毫不掩飾。

      另一方面,發達經濟體需要另一個替代性發展經濟體,很顯然,東南亞和南亞是最好的標的物。因此緬甸是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在爭奪緬甸的過程中,幾乎全線潰敗,直到最近一年多才開始改變策略,不再以緬甸資源為重要目標;也不再只與軍方保持聯系,而是開始廣泛接觸其政治力量。

      然而西方攻心策略已經生效,西方價值觀結合了妖魔化中國的民間輿論,形成了普遍的緬族民眾厭惡中國情緒。各派政治力量都在打中國牌,問題是負面的,都以此為對立面來蠱惑民眾。

      中國維持與政府執政力量的關系,沒有涉足緬北爭鬥;同時美國也希望維持與執政黨的關系,並扶持民盟,與緬北民地武保持距離-----這一點是國內輿論忽略的,還在尋找陰謀論。

       克欽與美國有極深的淵源,曾是二戰期間美軍的101突擊隊,最高達2萬人,貢獻卓著,至今美軍仍保留番號。但克欽副司令甘茂將軍前年訪問美國,試圖尋求支持時,被美國婉拒。美國人只是表示,如果克欽獨立軍如果能融入民盟,美國將通過民盟支持克欽。將克欽視為工具,以美國國家利益為重的意圖,絲毫不加掩飾。因此,克欽民地武裝大為失望。

       實際上,美國已經幹預緬甸主體改革成功,軍政府與日本淵源極深,後幾十年又受到中國支持,緬北武裝均不會得到明確支持,與緬甸政府撕裂。

      美日中在2015年的大選中,均不能說大局已定。緬甸現在的聯邦政府希望玩大國博弈下的利益最大化,昂山素季的民盟目前一定會傾向美國,但也會在未來保持與中國的關系,因為中緬如此之近,經濟如此密切。只是說,價值觀和意識形態一定是與歐美融合的,美日並不在意是否其上臺後與中國對立,只要類似韓國那樣成為盟友就可以了。

     軍人集團會擔心自己的四分之一議員席位受損,實際上會試圖阻止修憲;民地武希望在大選中獲得政治權力,在修憲成為現實後,也很有可能與民盟融合;如果修憲不成功,也可能與民盟合作爭奪政治地位,但這會有微妙的差別。

    彭家聲部回歸果敢戰爭,目的不是要獨立,而是要以戰求談判,回到政治博弈的臺面上。克欽支持彭部也是同樣道理。軍人集團強硬對待彭部,也是同樣道理,由於彭部戰爭初期以全世界華人身份認同為訴求,正好迎合緬甸民眾反對中國的心理,恰好把把柄送上門來。

    中國是非常尷尬的。

   如果是中國智囊贊同這種支持民地武,把水攪渾的做法,策略可以說非常低劣,下而下之;大概率不是,而是民地武把中國民族認同訴求作為武器,綁架中國民意,裹挾中國政府,這可以說是很聰明的做法,無可厚非。

   但真正愚蠢的是那些愛國青年,會把整個中國的利益出賣給美日,在以民粹裹挾政府時,將緬甸的整個政治經濟利益和民心送給了美國人、日本人、軍人集團、反對派。

    目前中國政府做法算非常冷靜,處理得當。緬甸軍方也犯了大錯,將炸彈丟向中國,使得中國獲得道義上的高點。如果沒有這些炸彈,中國政府會非常尷尬,在兩國同時遭遇民心向背問題。

   緬甸開放媒體後,私立媒體有其偏頗的地方,也有其公正的地方。在這次炸彈導致中國無辜平民喪生後,中國保持中立,沒有支持民地武的主張,已經為緬甸人所了解。登盛總統對外宣布說中國並沒有支持果敢戰爭,也客觀上是在回應軍方和緬甸的妖魔化中國。

    對於中國來說,利益最合理的未來趨勢是鞏發黨能夠繼續執政,登盛的接班人可以獲得大選。修憲後,如果昂山獲得總統候選人資格,軍人集團失去自動獲得四分之一議員席位資格,則可能會發生不可預料的風險事件。如果昂山獲得資格,同時軍人集團能夠繼續維持四分之一議員席位資格,則可能給緬甸帶來緩沖機會。

    民盟如果如美國人所安排,克欽及民地武成為民盟的軍事力量背書,則緬甸繼續陷入內戰的概率大增。這也是一種籌碼,美國可以以超然的,沒有直接介入緬北,不會失去幹涉緬甸政治的權力。

    一切取決於軍人集團的利益和民地武的利益如何保障。

    所有的政治利益都是經濟利益,傑出的政治家應該承認這種訴求。克欽和民地武有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利益訴求,軍人集團需要保護自己和維持政治經濟權益,鞏發黨出身於軍人集團,並試圖演化為柔和的為民承認的政治力量,佛教組織試圖維系自己的政治影響力,民粹成為各方的工具。

    中國是緬甸明顯的靶子,正在用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來謀求與東南亞共贏,從而形成人民幣經濟圈和經濟利益同盟。中國政府和媒體應該積極在2015年通過各種宣傳,在緬甸國內推廣自己的願景,表達自己和平共贏的訴求,表達對緬甸各方和解的意願,無論是對主體民族還是少數民族,都要清晰的表達訴求。

    中國的愛國青年,切不可成為各方政治勢力的幫兇,你們實際上在損害自己的國家利益,也在戕害自己的血緣上的同胞,你們並不知道果敢人是不是喜歡流離失所,背井離鄉。

    而你們並不知道的是,如果緬甸不能和平統一,金三角仍在生產的化學毒品冰毒等等,九成都在銷往中國。和平的緬北可以種植橡膠、甘蔗、橡膠,讓人民生活安康,不再以毒品維持戰爭和生活,也就不再損害中國人的身體健康。

    2015年最終大選會結束,政治動蕩能否結束,我們並不得而知。戰爭是最壞的結局,除此外,無論誰上臺,只要中國保持善意,並以雙方最大的利益為共同訴求,就能維持中緬和諧共贏。

    美國人並不知道的是,緬族人一直是一個強悍的民族,不喜歡為人所左右,或許他們能夠影響其選舉,未必能夠影響其未來。

    結局尚未註定。

 

 附註:文章里沒有提及,但有不少網友提及邊境問題。我要說明的是,假如緬甸軍隊再次炸彈扔到國內,不管是失誤還是故意,國際防空慣例,立即派戰機或者空導擊落對方,然後設立禁飛區:緬甸人,你們在禁飛區外飛。這是我個人的另一個不同主張,原因是緬族人正習慣於大緬族主義,需要讓他們了解一下rule是不能越界,打完了再接著談情做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2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中國輪胎產業大殺局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uc.html

    二三年前我曾在此處推薦過輪胎股。

   何解?

   因橡膠跌速快於輪胎跌速。

   但我在和客人談這件事說,一定會有輪胎廠不明白這是經濟周期帶來的紅利,而以為是產業興旺盲目擴張,將來的後果就是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當時我畫了一個周期圖。

   到前年這個惡果已經體現了,大量廉價輪胎開始沖擊全球格局,迫使歐美豎起貿易壁壘,甚至連俄羅斯都聲稱要雙反調查中國輪胎。去年美國雙反調查中國輪胎的消息傳來,我也預計美國將會搶在雙反調查前大量進口輪胎。果然,從今年的數據來看,美國14年進口中國輪胎量大漲。

    但這只是回光返照。

    橡膠產業在去年末不恰當的做了政策影響,盡管是善意的,為了保護上遊膠農利益。修改複合膠標準,導致此類膠實際上被迫退出市場;關稅提高。對於擁有手冊的大廠來說,似乎影響不大;大量中小廠因此將面臨成本上揚。

    且慢,難道大廠真的沒影響嗎?

    實際上,全球貿易壁壘將會對中國出口為主的輪胎產業形成堵截,明智的大廠立即意識到了生存危機,遷往海外。玲瓏和中策都已經在泰國設廠。

    全球橡膠處於豐產長周期,價格沒有到底,當中國橡膠貿易壁壘豎起後,帶來的惡性後果就是海外輪胎產業瞬間就獲得了成本優勢;而由於中國已經和東盟簽訂0關稅協議,輪胎進口免關稅,未來國內輪胎業也將面對進口的輪胎沖擊。

    有能力的輪胎企業將會轉移去海外,泰國和印尼是重要的轉移地點;而更多的中小輪胎產業在未來幾年里將面臨倒閉的命運。

   這條產業鏈上所有的環節都會被波及,銀行、產業工人、貿易商、上遊橡膠產業。

   中國的橡膠產業沒有意識到,貿易壁壘不會保護自己,將會帶給自己厄運。當中國的輪胎產業大規模倒閉潮來臨時,中國的橡膠產業也將面對競爭力失去,消費衰竭。

   而最糟糕的是,輪胎業三十萬產業工人,上中下上百萬勞工就業,都將受到威脅。

   作繭自縛,是我們整個橡膠輪胎產業的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3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te.html

     最近出差都睡不好,質量奇差,一般晚間會醒來幾次,所以回到上海還是有點累,淩晨美聯儲講話,我也沒什麽精神去看,直接睡了。

     耶倫大媽的講話,我早晨看了一下,基本上在意料之內,唯有希望通脹到2%的目標,令人難以理解,基本上屬於腦袋進水的經濟學家才會講這樣的話。

     一個經濟體能夠維持低通脹、低失業率、高增長的二低一高目標,是任何國家,無論其為發達亦或是發展中的經濟體,夢寐以求的事情。克林頓時期,維持了長達十年的兩低一高狀態,並伴隨著強美元、低利率的狀態,引發新技術革命,帶著超額財政盈余,屬於美國佬至今不能忘懷的黃金歲月。

     然後耶大媽說:不行,俺得讓通脹上2%,俺家里還有兩畝大蔥,不能虧了。

     我嚴重懷疑她的經濟學是在朝鮮學的。

     下次美聯儲可以考慮請老王去做主席,至少我在工地上學的包工頭經濟學還能弄懂一點常識。

     說起包工頭,今天和房東簽了合同,租了間房子,是一百多年的老房子,一層平房。東家老先生是一個作家,寫了許多鄉土歷史,帶我們在街上穿行時,講解一些故事,非常有意思,大漲見識。

      東家也不是為了一點房租,主要是他非常懂得,房子沒有人住,會更容易壞。這點我們有共同語言,他在擔心老房子裝修時牢固的問題,我請他不要擔心,因為我曾經做了許多年的老房子包工頭,熟悉這類活。

     房子旁有大片空地,其實原本這里周圍不少地塊都是他家的。其祖上和我是同行,廟宇的專業工匠,要是在日本,就是受人尊重的匠師了。世界上最長久的公司,長達數千年的廟宇營造商,就在日本,備受尊崇。

     我準備自己動手來做,邀請了一些網友相助,其實活兒不多,重新做一下強弱電和水,做一下門窗和天花板處理,刷一下墻,布置一下咖啡臺面,再買一些家具,就完成了。工期預計一個月。

      這里沒什麽人,昨天徒步行走時,霧霾嚴重,買了口罩,順便和藥店人員聊了幾句,他們感嘆不僅僅是本地人少了,連外地人也少了,這個鎮正在沒落。我說開個咖啡館,兩人以為我腦子壞掉了。

      其實這是個不錯的鎮,苦於找不到方向,既不能做成西塘周莊那種熱火朝天的商業旅遊地,也無法在保持幽靜時開拓商業價值。我個人的定義是給一些願意回歸鄉村的人們一個隱居之地,給那些金融客、設計師、藝術家、自由職業者一個值得品味的地方。

      下午去四下里兜轉,看見上海最美麗的鄉村,正如數千年傳承,仍舊是錦繡江南。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耶倫大媽及金澤咖啡館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4

地緣政治的餐桌禮儀 (2)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qj.html

    國際利益不能用好人和壞人來作為標準衡量。

    你不能說菲律賓壞、越南壞、泰國好、柬埔寨好來衡量國際關系。剖開內部的架構,實際上無論是菲律賓還是越南,都是在轉移國內矛盾時,尋找一個國家,比如中國,宣揚民族仇恨,激發國內憤青的怒火,轉移國內矛盾,百試不爽。

     但這兩年對方不太用了,為什麽?因為過去中國韜光養晦,這一屆政府采取的時候進取姿態。無論是越南還是菲律賓都意識到,如果估計挑釁中國,可能招來大禍。習沒有說什麽,但在南海擴充了幾個島嶼,就變成了幾個固定的航母,戰機巡航領域眨眼間到了南海周邊諸國邊境。他也沒有多說釣魚島,軍艦就在海域巡航了。

     中國真的需要和對方打架嗎?不需要。你見過黑社會大佬整天拿刀砍人的嗎?

     強者需要的是講道理,講禮貌,講規則,講利益和共贏。要讓對方知道,如果你不願意守規則,就可能遭遇麻煩,得不償失。

     真的打架,對中國和對方,都沒有任何好處,所以理性的國家都避免戰爭。戰鬥民族俄羅斯拿到克里米亞,多了出海口,是贏;和歐美的規則劇烈沖突,是輸。

     只是說,烏克蘭事件時,歐美和俄羅斯都無法用好壞來衡量,也無法用價值觀的優劣來衡量,因為烏克蘭事件呈現的是赤裸裸的叢林規則。美國人所用的強推烏克蘭民主選舉,軟刀子殺人,俄羅斯被迫用低劣的暴力手段回應,強硬對抗。北約逼到俄羅斯邊境,就像上海早年間房屋狹小,鄰居用一堆爛家具臭鞋子占通道一樣,突然堆到你門口了,這就是生存危機。

      我這些年從極右到右,從右到中間派,仍舊反左,但對人類世界有另外的理解。民主體系是一個不完美的動態平衡權力制衡體系,是權力傳承合法性中的選舉認可體系;威權體系的穩定態是宗教信仰背書的神授血統體系。兩者的不穩定態,都是實際上的權貴獨裁體系,缺乏合法性背書,容易持續動蕩和崩潰。

     這只是指的內部,外部仍舊是表面全球化下的族群博弈。

     自由知識分子容易陷入人類大同、人性本善的慈悲胸懷里,左翼知識分子容易陷入全世界都是敵人,需要打倒,制造一個個敵人,不但外鬥,而且內訌,階級鬥爭一層層殺戮到自己的結局。

     那些鼓動漢奸、叛徒、殺氣騰騰的極端分子和投機者不用得意,假如你們真的得手了,殺到後面,你就不知道是你殺同誌,還是同誌殺你了,歷史已經屢屢把真相放在那里。

     人類社會是一個人性自私本惡的世界,在一個孤獨的星球上爭奪生存空間。假如你想理解,就想象一個太平洋中的孤島,從幾百人繁衍到幾萬人,最後就會自相殘殺。如果不能擴張,在消耗完孤島資源後,徹底毀滅。

     所以,人類社會一定會相互競爭,這是個叢林社會,但區別於動物。

     我那天在網下舉例子說,原始人沒有開化,只是用手撕扯,用牙齒撕咬,血淋噠滴,吃相難看。後來人類進化了,西方進化成西裝革履用刀叉,東方進化成長袍馬褂用筷子。君子不近庖廚,吃飯不可講話。從餐桌禮儀到餐具,再到藝術品,終於有了格調。

     但還是在啃屍體,動植物屍體。

     人類還沒有進化到,以直接從宇宙中食用能量。

     只是經過了幾千年的爭鬥,經過數百萬次戰役和戰爭,經過十數次大規模的人口大損減,人類社會倒退進黑暗期,終於使得人類的智者們意識到必須要用規則來約束生存的遊戲,否則總有一天,人類會相互毀滅對方。

     於是現代社會的競爭哲學形成了,一桌子人類自食的宴席有了規矩,有了禮儀,有了長幼,有了西裝革履長袍馬褂,有了桌子底下踢腿,嘴巴仍舊保持八顆牙齒的微笑。

      只要這桌子菜夠吃,人類就能文質彬彬的講點普世價值觀,討論些哲學、藝術、音樂和裝逼姿勢;只是因為人以群分,想吃的更為肥碩些,於是就開始盤中爭奪,你推我搶---在規則之下,否則這桌子就翻了。

      這桌子上有幾個大人物,分別叫美利堅、歐羅巴、大中華、小日本,以及一眾somebody  and nobody。

      在亞太這一邊,大中華想要維系自己的吃飯體系,於是和東南亞的一幫食客談共贏。不過這幫哥們有幾個顧慮,一是中國太大,歷史上還派人輸出過不安定,吃相不太好看,會不會再翻桌子?二是還有部分盤子沒搞明白,到底是誰的;三是另外幾個大佬也在這里搶盤子。

     說到底,是不是跟美利堅和小日本走,不是唯一選擇,在大佬們中周旋,可以謀得更多利益。但身邊這個大個子有點嚇人,身後一幫年輕小弟整天嚷著要愛國,要打要殺的,雖然大個子手里端著牛排過來,後面小弟們都露著牙齒磨刀呢,是不是還是和美利堅小日本們合計合計?

     正猶豫的時候,愛國小弟們不耐煩了,對自己的大個子也不尊重了,開始推他後背,要他伸刀出去。

     於是美日歐樂壞了,東南亞嚇壞了,把門對大中華關上。

     大個子一看:孤家寡人了,要麽掀桌子,要麽裝孫子。

     這是愛國賊們要的結果。

     不是愛國者們要的結果。

     但愛國賊們嗓門大,有荷爾蒙,狹道德而令天下。

     

     某一年我住在美國大半年,從美西美中美東再到島嶼,轉了幾遍。第一站去的LA,住聖菲南多谷,一個白人家里。當天我半夜三更到的時候,她去了廣東,我只好找鑰匙自己開門。房子里居然還有另外租客,一個白人老頭,相互自我介紹後,他問我知不知道他是幹什麽的。

     我說不知道,他說他是拯救世界的。我當時腦袋一懵,想是不是來錯地方了。他給我看自己的手提電腦,一個網頁介紹:我是拯救世界的,不拉不拉不拉,你要認同就捐十幾美金給我。

     我日,乞丐,真是高大上。

     第二天,他叫了個失業白人青年過來幫他搬廢品。這老兄收集了一堆舊家具,準備出賣。忙完了,兩人在後院抽大麻,一根短短的大麻,一人一口抽的美。我看不下去,回廚房烤我的雞腿。又遇到另一個房客,是一個奮鬥中的創業白人女中年,車舊的像拖拉機。

     後來我邀請他們吃雞腿,並帶來一瓶加州紅酒,幾個美國白人loser幾杯酒下肚,開始議論國家大事,提及奧巴馬和小布什的國策失誤,談及我們美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應該如何如何。

     我頭腦中立即浮現出某個地下室里,一個糞青走來走去,苦惱釣魚島如何收回的場景。

     這真是天下大同,四海一家,頓時腦洞大開。

     過了兩天朋友把我從這個鬼地方拯救出來,住到喜來登,嗚呼。

     好吧,世界還是美好的,一個知名緬北評論家在我博客下面留言,說我是大漢奸,看來怨我咯,你們拯救你們的祖國,我忙我的生活。

     就這樣吧,麽麽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5

大國博弈下的緬北戰爭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i5.html

    甚至有包括加國同學在內的詢問我對緬北戰事的看法,我認為有必要做一些剖析。

    我們不要去孤立的看待一個果敢地區的戰事,也不要從民族情緒來激憤的謾罵自己政府,這不是一個理性國人的態度。

    果敢的戰事首先是彭家聲部爭取自己政治權益的戰爭,諸位要明白,彭部是緬甸國內的果敢人。而緬甸聯邦政府總統登盛曾要求承認果敢人的同等國民地位。

    也就是說,這是他們的內戰。

    歷史上,中國和緬甸曾就緬北領土問題劃定了界限,無論你怎麽認為,這是國家條約,界限已定。在人類歷史上,由於人類的遷徙和爭奪,數萬年來,疆土都變來變去。如果你要從歷史的淵源里去尋找領土的理由,則現代人類社會永無寧日。

    從血脈來說,果敢族即華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有同根的情意,去關心他們,並建議緬甸政府妥善對待華人,這是感情上可以認同,外交上需要小心處理的,因為他們是緬甸人。

    無論是果敢、佤邦、克倫、克欽,甚至諾開的羅興亞人,要的是一個合法的國民身份,和民主體系下的自治訴求。記住,他們並沒有要求獨立,也沒有要求回歸中國。

    中國政府也絕無理由,違反國際準則,去支持緬北武裝獨立。如果諸位這樣認為,就是國際遊戲的白癡思維。

    美、日、印度、歐洲、緬甸軍方等都希望中國政府和中國人犯這樣的錯誤。

     中國如果做出如同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的舉動,將會徹底將緬甸推向歐美日印度,失去緬甸,整個中國利益受損。而整個東南亞也將因恐懼疏遠中國,當地華人也有可能遭遇六七十年代輸出革命時的境地,時代不同了,可能不會形成反華,但歧視和冷遇是一定的,經濟利益和生存空間縮窄。

     而美國圍堵中國的太平洋島鏈和日本自由共榮之弧也就在安達曼海補上缺口,中國失去印度洋地緣利益。

     印度某些極端民族主義學者已經在鼓吹緬甸應該倒向印度,與中國為敵。

     回到緬甸國內,大緬族主義情緒正在醞釀,軍方在刻意宣揚中國背後支持彭部侵略緬北的形象,鼓噪民粹和仇華情緒。

     這里面的原因,在於軍方目前的一部分勢力崛起於五年前的果敢戰爭,屬於軍功。同時,五月緬甸全民公決修憲,將決定軍人25%的自動獲得議會席位是否被全民公決取消。而軍人集團宣揚外部侵略,有助於鼓動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從而獲得支持。

     所以,不排除最近的緬甸戰機攻擊中國境內,屬於故意,意圖激怒中國政府和中國人。雙重的含義是,如果中國政府不作為,將激怒中國國內民族主義分子,從而裹挾中國政府。

    一旦中國政府做出激烈反應,則趁機宣揚中國侵略,鋌而走險成功,從而在五月公決中獲得軍方席位的民眾支持。

   然後謀求與中國政府媾和,甚至贊同與果敢彭部和平談判,則此時中國政府進退失策,並徹底失去緬甸主流民意。同時,中國的經濟利益和緬甸華人利益也將遭遇巨大障礙,因為中國人將會在一個充滿敵意的社會里拓展生意,絕無勝算。民意裹挾緬甸聯邦政府後,歐美日印勢力將會趁機排擠中國利益出局。

   而因此還有更多的連鎖反應,比如國內的極端民族分子可以趁機與某些政治勢力合謀,鼓動中國走向極端民族主義,從而影響政局,改變中國走勢。

   人民幣將會在這種情況下,遭遇盧布命運,結合目前的經濟熊市架構,美元強勢背景下,從而導致金融大崩潰。

    蝴蝶效應,在這個邏輯鏈條上,會產生極其迅速的連鎖反應。

   1900年到1914年,世界經濟走勢圖形與2000年至2014年,走勢完全相同。2014年至2017年,薩拉熱窩的一個蝴蝶煽動,引發世界大戰。

   我們並不知道吊詭的歷史是否重演,一戰後,德國和俄羅斯崩潰。

   這不是聳人聽聞的嚇唬你。

 

    大國博弈下的緬北戰爭

這是某些大宗品種1900年之後的走勢,你可以看一下2000年之後的大宗商品走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6

真是累壞了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d5.html

    我7號正式搬到澱山湖後面的小鎮居住,當時新車里程表只有七百多公里,到昨天已經2400多公里了。每天來回跑170-180公里,早晨六點起床,晚上十點睡覺,倒是生活習慣突然就改了。

    昨晚回來,坐在那里看行情,九點多就開始打瞌睡,於是準備睡覺,這是住在寶山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今天上午去和房東簽合同,我在金澤租的房子終於有了著落。金澤鎮租房子一波三折,當地一個認識的人在幫我跑進跑出,不過老街都是老人,家里人喜歡插手,如果是普通的租客,估計沒什麽計較。而他們風聞我們是要做生意,女婿兒子一輩就跳腳起來,要麽說要擡價,要麽說不租了。

    其實這地方要做生意,起始肯定是要虧錢,不知猴年馬月才興旺的起來,鎮上街坊有些急躁了,雞還沒大,就要取卵。這也就提醒我們,和樸實的鄉民打交道,要加倍小心。因其樸實,不懂契約和長遠,雞同鴨講,沒有道理可言,白紙黑字,合同要嚴嚴實實,有朝一日,這敗落地方要是略微有起色,必有事端。

    我租這地方,就是尋求個生活方式,因住的地方寂寞,自己搞點事情。平日里仍舊忙於工作,周末做個咖啡館,選一些咖啡生豆,自己烘焙、研磨、手沖一些咖啡。偶爾有些朋友,或者一些新來鄰居,談笑就可以了。

    女兒去國際學校,非常快樂,回家來講一講學校情況,證實自己選擇沒錯。

    住房樓下一個湖泊,有時站在窗前,看一看安靜的水面,心胸開朗,只是天空仍舊霧蒙蒙的。

    大宗商品市場波瀾不興,正式進入泥潭狀態,波動率下降,很多投顧都做的不好,當然我們也不例外。我有幾個賬戶,年後盈利才幾個百分點,以往的春節後一般都會去幾十個百分點。交易確實也到了加倍考驗技巧和快速出入場的節點。

    所有這些都讓事情變得瑣碎,時間開始不夠用了。

    車上聽一些英文碟片,算擠出一些時間學習。

    在路上的補償是有些路段有極美的風景,蘇浙入滬,不走高速,到朱家角這段,318國道澱山湖畔的風景不錯;從金澤去商榻周莊的一條省道,兩邊都是樹林莊園和湖畔,風景也不錯。昨日霧氣彌漫,我行車上高速,右手邊突然呈現霧中松林,層層疊疊,整個像足水墨畫,也是令人愉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7

雜事一籮筐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b6.html

   先和諸位說些雜事,匯報一下工作。

   橡谷陽光私募這一塊,經紀公司正在整理細節,上報平臺,請稍等。我從沒發過產品,一直以純粹私募為主,所以只能依賴邁科的專業工作。

   二是我搬去了小鎮居住,每天來回公司二個半小時。開始路不熟,三個小時,現在縮短到二個半小時。路上大概在170+公里的來回固定行程,正好用來鍛煉英文。還是蠻累的。

   另外在金澤鎮,我一直在洽談租房,不過一直敲不定。小鎮老街坊,民風一牽扯到錢財就有些瑣碎,不是很淳樸,經常變來變去。還是要提醒其他租客要註意。

   最近對周報模版做了調整,因為有些客人說不太能夠領悟報告,我溝通後,感覺是客人對基本面不熟悉,當我們結論性的寫一些東西時,實際上客人因為不熟悉基本面,反而搞糊塗了。所以,我們對此作了調整。另外,每周間不定時會有突發消息提醒,比如重大消息、數據公布之時,我們也會及時公告什麽品種有了緊急提醒。

   這兩周也集中開會,我們各國的同事聚在上海公司,對整個研究工作做研討和修正。其中立即遭遇的問題是,海外同事到國內就信息搜索受阻,工作效率大降。目前,我們一半同事在歐美,還是堅持這樣做了,否則對接信息比較累了。

    總體來說,正在努力中,感謝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8

新西蘭的治安問題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2z.html

    我早先一些文章也曾提及海外治安問題,總體來說,亞洲一些國家,比如日本、泰國、緬甸等都遠好於歐美。大陸大多數城市也遠好於歐美。

    比如說美國,必須分街區,也就是當地人說的,是危險社區和有無危險的鄰居。出於政治正確,不牽扯到種族歧視的問題,實際上當地人是說黑人和拉丁裔。

    不過最近我在瀏覽新西蘭的數據,嚇了一跳,我決沒有想到新西蘭的治安這麽差。

    我們家原本近些年不考慮移民。前年我在美國住了大半年後,意識到要刻意移民,付出的代價較大;同時父母也希望身邊有個子女照顧一下。不過,女兒持續有過敏問題,在兒童醫院查了一下,才發現塵埃是其主要過敏原之一,也就是空氣汙染。眼瞅著國內迅速治理霧霾無望,朋友告訴我成本上比較低的移民還是新西蘭可以考慮。

     我比較在意當地教育和治安,但所有的移民中介都是說好的一面,媒體也是如此,所以我大量搜索當地實際生活記載,結果大為震驚。

    總體來說,新西蘭仍是整個西方社會里較為安全的社會,殺人答案等較少,但搶劫、偷盜、襲擊等罪案非常頻繁,即使是和罪案較多的美國比,也是較高的。

    而華人的努力,也帶來遊手好閑的島民嫉恨,常會騷擾和偷搶華人;當地小混混則從隱含的種族歧視心理,常在馬路上無辜襲擊華人;另一個問題則是華人間的罪案。

   但為何這樣呢?看一段話:

   這里電視臺告誡人們最多的是:女士們上街不要帶手提兜;華人最好不要帶許多的現金;人們兜里平時裝100元左右的現金,準備隨時遇到劫匪時奉獻;遇到劫匪千萬不能反抗,被劫後千萬不要喊叫追趕。
   報紙提醒遇到小偷的須知我摘錄下來,雖然有調侃的成分,但讓人讀後還是哭笑不得。

     文章說在新西蘭遇到小偷到你家里,你千萬不能威脅小偷,假如你手持刀棍威脅小偷,你就犯了恐嚇罪;你不能罵小偷,否則你就犯了侮辱罪;你不能抓住小偷不讓走,否則你就犯了非法拘禁罪;你不能打小偷,否則就犯了傷害罪;假如你養的狗把小偷咬了,而你沒有在墻上門上貼有“院內有狗,小心被咬傷”的告示,你就犯了狗類疏於管理罪;你千萬不要大聲嚇到小偷,萬一小偷膽小心臟病發作或者從樓上跌下來身亡,你是要坐牢的。

     在新西蘭遇到小偷,唯有好言相勸,“你在沙發做好,我去報警了。”
     為何這樣?就是西方的偽善,體現在對動物,對罪犯,唯獨不是對普通人的人權保護。我也曾經在英倫的文字里看到同樣的問題。
     而新西蘭的牢房非常舒服,罪犯人均消費9萬新幣一年,有時候罪犯可以通過投訴監獄方,可以訛詐到十幾萬新幣現金。同時對18歲以前的青少年犯罪,一律放縱,18歲後一筆勾銷,不做記錄。
     這很有意思,我有機會繼續研究一下西方文明的現代表象。
    出門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