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第一次發問:馬雲同學,你的淘寶能長久嗎?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2k.html

     馬雲同學,今天我要小題大做一下,找找你和淘寶的麻煩。

     原因是我妻子買了你們下面一個店鋪的無線路由器,卻讓我們夫妻差點吵起來,家里氣氛一團糟。

     訂單號和店鋪名號,我就先不寫,給你們留點時間。

     妻子在上個月購買無線路由器,該店鋪委托圓通快遞公司送貨,3月2號,我們家沒人,居然簽收了。於是我們開始尋找失蹤的路由器的漫漫征途。

     淘寶店很不耐煩的卸包袱,要求我妻子去找圓通快遞公司,妻子於是問圓通,從數天前問到今天,快遞公司找種種理由回複,說不知道,托人查了。

     我開始不知道此事,後來旁邊聽到了,對妻子說,快遞公司不是我們委托的,要找店鋪。

     於是妻子去找店鋪,由於手機聲音較大,我都聽到了煙臺這家公司客服的不耐煩。

     中間省去我和妻子的不愉快,這是我不對,我妻子已經受委屈了,我還急躁。

     我老王不是我妻子這麽善良,一切為人著想,我只為我道理上的利益照想,找來他們電話,打給他們,小女孩非常不客氣和不耐煩的口氣說:原來又是你們家。

     好吧,我告訴她:我們沒簽收過訂單,給你兩個選擇,一是重新寄一個給我,二是退款。

     對方砰的把電話掛了。

     我打淘寶客服,電話轉到天貓客服,繞了一大圈,說你們已經簽收,請和店鋪商量。

     馬雲同學,我知道淘寶賣假貨,但還不知道你們的店鋪和售後這麽麻煩。

     你的淘寶網賣假貨,縱容店鋪亂賣貨,售後服務態度差,推卸責任,第三方物流管理混亂,就這水平,還舔著臉指責京東的直接物流成本高,無以為繼。

     你的這種服務水準下去,淘寶和天貓能長久嗎?

     我和你們耗點時間,好好說道說道,上次我和耐克耗了倆月,我看看是不是和你耗兩年。

     未完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20

橡谷的觀點20150307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l2b.html

   首先感謝來信希望投資的幾十名投資人,這是我和團隊莫大的榮幸。

   一些細節,邁科的同仁正在為我們安排當中,我們也在探討,請稍等片刻。

  既然發行基金,不免要談一些遠景,除了金錢上的,還有未來金錢上的,笑,是的,這里和情懷無關,只有和諸位共存的利益。

  我原本不想發行基金,因我自己操作一些賬戶,收益尚可,每年都能夠盈利,舒舒服服;緣起於兩點,一是我去年陰差陽錯成立了智庫公司,二是成都的一個好朋友極力主張我做基金,並在我去年抵達成都後,花了一個下午和一個晚上說服我。

  智庫的成立緣起於瞬間沖動的理想主義,於是發英雄貼,來數百博士碩士,不免有滿足感。但成立團隊,展開研究,現實的利益立即密布於生存中。就像婚姻,戀愛是在天上,結婚是在地上,柴米油鹽醬醋茶,愛意仍在,生存是基礎。

   我們展開對中小客戶的服務後,就發現了巨大問題,這在以往的過程中已經多次發文章闡述。實際上,我後來被迫所做的交易道與術的文章系列,是金融業沒有一個成功的交易員會寫的,即使你現在看上去覺得如此粗淺,實際上交易的核心之密就是一層紙,捅破了毫無稀奇,但那是大量金錢的損失與盈利奠基的。

  我寫這些交易之術的原因是,我知道這些客戶大部分將會在一年後,以虧損離開,哪怕有我們清晰地分析研究報告。只有教給他們交易的理念,他們才會活下去。這些東西,在外面的期貨課堂和書籍中是不存在的。

  免費,是的,但對於我們的公司來說,沒有太大利益,只有我個人的一點愉悅,那種所謂傳道授業解惑的快樂,但我們公司將沒有太大擴張余地,這是我很清楚的。

   如果要維持我們的團隊生存,對於團隊成員的財務自由有所責任,基金已經呼之欲出了。

   成都的朋友所談,不再累書,略過。

   而選擇橡膠為主力品種,意義在於我是這個行業起家的,爛熟於胸。另一方面,橡膠產業正進入低谷,市場份額產生了空檔期。這種空當里,不僅僅是業內的巨頭虛弱,而且是業外的其他大宗資本也受傷不輕,均處於弱勢。

   是的,我們來了。

   我除了需要諸君的支持和共赴前程,還和一些上市公司、重 量級私企在談現貨合作。我們將會在期貨和現貨領域同步推進。

    而未來我們將會在整個橡膠供需的地域上開拓,東南亞、非洲、中國、印度、歐美。

   英雄起於微末,我前天無意中看到八年前我寫在困境中的一片文字,絕沒有想到今天能夠成就如斯,當時的心境只是堅持、堅持、堅持,黑暗會過去。今天,我們起步於些許資金,心境仍舊是堅持、堅持、堅持,光明已經在不遠處。

   誠如是!感謝諸位投資人,感謝諸位同事,今日只談金錢與財富,玫瑰綻放於賺錢之夏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21

喧囂之後,再談柴靜的《蒼穹之下》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kvz.html

    這一周來,我和挑柴靜刺的人很吵了幾架,以至於憤怒的讀者說,你為了心目中的女神預設立場。

    錯了,諸位跟隨我很久,應知道我是最客觀的人,只對事論事,從不議論論事者本身。

    柴靜的文章里有沒有瑕疵?有的,但在突如其來的拔糞、潑臟水、謾罵、攻擊浪潮里,我不會去做一個幫兇,假裝理性的去挑刺,而是要維護這個基本的是非:霧霾存在嗎?柴靜說的是事實嗎?

    是的,那麽,一個勇敢的女性提出了這個看法,你認同還是不認同這個常識?

    即使是常識,一個普天下中國人都受害的事情,中國人也沒辦法達成共識,而且詭異的是無論極左還是極右都合流了,一起攻擊柴靜做小三、抽煙、靠老男人上位、以前的采訪完敗於院士......

    我怎麽說這件事呢?後來,我在開車時和媳婦閑聊,我說:中國人真是一個垃圾民族!

    媳婦說:你也是中間一份子。

    不幸,我也是垃圾民族中的一員。

    辯論,不是為辯論而辯論,而是我們要達成一個什麽樣的共識,從而在存同求異下,尋找最佳路徑。你攻擊別人的人身,不是她有問題,而是你有問題:你的心靈臟的像一個糞坑。

    柴靜的整個闡述我看了,邏輯沒有問題,數字和解決方案有瑕疵。

    我轉載的能源界專業人士說的,輪船用油占50%石油是不對的。我認同,因為原油很多是用在石化產業,不僅僅是燃料油。但柴靜表述的精神沒有錯,就是燃料油對港口和沿岸的汙染。其實她的團隊只是要改一個詞語:燃料油的一半。

   而改用天然氣發電,供應或許不足,但中國可以應用核電。而煤炭作為化石能源,可以從選煤、洗煤、煙囪的除塵環保設施中,來解決汙染。

   很多人攻擊柴靜,說關閉河北的鋼鐵產業會導致大規模失業。我剛畢業時就在鋼鐵廠工作,很多同學仍舊在鋼鐵行業。就拿我居住地附近的鋼鐵廠來說,他們的環保除塵已經非常先進,煉鐵廠的同學說,除了開關爐時有些焰火白煙,基本上已經達到環保要求。

    實際上,鋼鐵產業完全可以做到環保措施,但政府的不作為,導致大型鋼鐵業維持環保的同時,大量無資質和不做環保的鋼鐵業亂來,形成重要汙染源。這樣的產能過剩,也在市場形成劣幣驅除良幣。

    這與關掉汙染企業造成失業無關,有些人是因為無知,有些人是因為惡意的曲解。重工業完全可以在實現環保措施的情況下仍舊保持競爭力,因為我們的重工業主要投資方向是中國內部的基建投資消費,且全球價格最低。

    熱電方面,煤電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同樣的實行環保也是存在可行性的。電費在民用可以采用梯級電價,惠顧普羅大眾,但對奢侈消費行為和商業行為實行梯級電價---這是另外一批人攻擊柴靜的借口,意思是政府要轉嫁費用給普通老百姓了。

    潑臟水和逢土共必反,是很多人的大毛病。我對執政黨算的批評多了,也從不會去無中生有去汙蔑。

    中國的公共事業費用很低,水費尤其是低,電費尚可。電廠其實盈利很低,中間費用都被電網公司拿走。電網公司也大呼冤枉,說我們建了多少多少電網投資。

    好吧,這個事情,我們一層層剖析。執政黨,無論哪個國家,威權也好,  民主也好,為了維護統治的本能,都會惠及底層。當然底層也會有被犧牲的,有被照顧的。在中國被照顧的,一向是城市市民,被犧牲的,一向是農民。

    但即使是農民,也不是在公共事業上被犧牲的,中國是全世界在公共事業上最廉價的國家,目的就是為了照顧基礎國民。

    其次,國有體系總是會存在浪費、低效和尋租,這個不去談它,文章太大,只談和我們這部分相關的。環保上去之後,成本是會讓電廠、電網、用戶分攤的。一般來說,政府不會讓普羅大眾去攤,就是電廠、電網和商業用戶、用電大戶攤銷。

    電廠和電網的利益博弈不談,這是另外一個故事。

    商業用戶的行為,實際上這里面對整個制造業和商業的成本,會有增加,但大家想一想,我們以汙染和毀害自己整個民眾健康為代價的廉價是否值得?

    答案不言而喻。

   回到石油工業,這個問題是最遭利益集團嫉恨的。坊間還在傳聞兩油要合並,怎麽要去開放油氣市場呢?這個問題又是另外一個大文章,不去說了。

   而是回過來說燃料油,這個在過去的二十年里,燃料油質量差是眾所周知的。兩油在改進中,這值得贊賞,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繼續改進油品。

   從這一屆政府要重點照顧民生的核心主張來看,是會促使能化集團去改進油品的。

   關於私有壟斷集團和公有壟斷集團,哪一個更邪惡,這個倒是值得商榷。美國佬也是通過五六十年的鬥爭,才迫使能化和汽車壟斷集團改進尾氣排放。他們買通科學家和媒體打壓民間環保主張的行為,當我們閱讀過去百年的文字,也是觸目驚心的。

    但是開放市場,同時保持政策法規的公平,卻是降低油氣成本,提高市場效率的唯一一條路。

    回到紀錄片的本身,它所觸及的是利益集團的利益,而群氓突然擔心自己利益受損,破口大罵的喧囂,倒也讓我大開眼界,對這個族群的行為模式又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寧肯躺在骯臟的豬圈里拖著病體茍活著,也要數數自己的銀子有沒有受損。

    營營小利,重於一切良心和生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22

近期上傳日本研究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kly.html

    橡谷政治經濟學家戴璐所做的日本政經結構研究報告,已經完成,在檢查細節後,將會上傳至官網。

    此報告有助於大型投資機構了解日本政治經濟架構和其在亞太地區的定位,明了其競爭性。

    也有助於中國政府相關機構了解其行為,但我們也相信政府戰略部門已經有更深入的研究,橡谷的研究只是粗略,僅供參考。

     www.ott.ac  over the t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23

新西蘭雜記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td.html

    昨日淩晨到了奧克蘭。

    機場檢疫很嚴,我們帶了些感冒消炎藥之類的,入境卡上有一條問,你是否帶了可能違禁物品,其中舉例藥物。我猶豫了半天,還是勾選了攜帶藥物,但註明是自己吃的日常藥物。

    海關人員在這條上圈了一下,寫了我不懂的簡寫英文字母,於是就過關,在檢疫處問了些問題,然後再過關,沒有打開包。

    英美系對誠實看得很重要。上次一個朋友去美國做訪問學者,其導師要電話面試,擔心英文不夠,和我們說讓英文好的閨蜜代她面試,我嚴重告誡她不要,建議寫email給導師,表明英文不夠,給些時間練習。後來她很高興告訴我,其導師非常認同她的誠實,還是在電話里簡單詢問,就同意她過去美國,且全力幫她在美國打通障礙,過兩個月她就和孩子登陸美國了。

    所以,即使我認為這些藥物其實沒有危害,我還是避免出現誤會,申報。

    租車處耗費不少時間,接待我們的亞洲小夥子盡管英文磕磕碰碰,卻拒絕說中文,我們假定他不是華人。但他一臉的不愉快,仿佛我們欠他十吊錢,半當中走開,居然不見了。我們等了好久,只好叫旁邊的女同事幫忙。她驚訝的和其他同事議論:他怎麽丟下自己客戶不見了?然後去stuff的辦公室里轉了一圈,沒找到,坐回來我們這邊幫助處理,態度和藹,非常周到,甚至幫我們把gps調到中文,盡管此時她已經看不懂,還是憑經驗繼續教我們使用。

     好吧,其實我們並不知道他是不是華人,雖然他的臉部特征和說英文方式很像中國人,應該不是的,我們中國人那麽優秀.......

     飛機上的鄰居是在新西蘭住了二十年的上海人夫妻,和我太太攀談,告誡我們不要帶太多現金,因為攔路有搶劫的,周圍發生過多次。

      您也知道我前些天寫的文章提及過奧克蘭治安混亂,所以面面相覷。

      右舵車非常不習慣,我們花了些時間適應,不久到了賓館,恰逢假日,許多店鋪不開。我想起來這邊有投資人朋友,就打電話給他,這是非常恰當的選擇。

     朋友花費兩天陪我們,今天冒著大雨出門過來奧雷瓦小鎮,下午在海灘邊閑談很久。中午後另一個基金經理人朋友趕來會面。

     這真是他鄉遇故知,萬里交心,居然還有兩位陌生的熟人,相談甚歡,榮幸之至。

     當地朋友幫我們解答了許多疑惑,讓我和同行的朋友在極短的時間里迅速明了整個環境,知曉從居住、教育、福利、投資的方方面面。即使我們如同上次在美國,花費許多金錢,見六七個律師和會計師,也不見得這樣徹底的告訴你整個新西蘭最核心的生存生活技巧。

     這里面當然澄清了一個疑問,就是治安問題。

     實際上新西蘭治安不錯,奧克蘭是整個新西蘭最糟糕的地方,但也是不錯的。沒有惡性案件,分區域,南區和西區是比較糟糕的地方,但東區、中區、北區都還不錯。用朋友的話說,夜晚可以出門,他們家面對街道是落地玻璃門,沒有防盜網,從沒被偷過。

     我後來就很明白,這正如美國是不同的美國,我們曾住的一些街區連門鎖都沒有,只是搭扣,但有些街區拿著槍也不安全。

     所以,也回答一些質疑的奧克蘭讀者,是的,實地驗證感覺是不同的。

     就像很多朋友批評當地華人里壞人不少,其實好人也不少。越靠近底層,生存壓力就越大,對人性的考驗就很脆弱。而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轉了奧克蘭不少地方,再經過一番閑聊,這里還是很適合生活的。不過當地政府也已經在增加移民門檻。仿佛全世界都在提高移民門檻,只是因為中國人瘋狂出國。

    朋友們在極力勸我移過來作伴,不過我這一兩年肯定不會做這個打算,且行且考慮吧。

    晚間喝了些店家自釀的啤酒,真心不錯,以話下酒,人生得意須盡歡,南下半球有故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0

回答:關於東營一個輪胎企業的詢問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rj.html

   我已經很少用gmail,今天在海外,才打開來看看,結果有一篇二十幾天前的信,來自東營某輪胎集團,對某個微信群里廣泛傳播的文章,聲稱是王海濱所寫,提及其公司數據,因此對我質問。

    回答如下:

    王海濱脾氣乖張,不通人情世故,寫文字毫無顧忌,但如果您長期閱讀我的文章,我何時提及過業內具體公司名字?極少。

    這是其一,蓋因為我知道經營實業艱難,不應該給人帶來困擾。

    而另一方面,這篇文章引用的時間點,大家也都知道,我至少已經二年減少了對橡膠和輪胎業的評論,這段時間文字寥寥無幾。我大多數文章都在政經和宏觀方面,具體微觀企業向來不是我青睞的研究目標。

    這是其二。

    所以這篇文字指名道姓,前半段說王海濱,並把這家集團加在下面。文字作者用的手法極其卑劣,文章前半段寫王海濱怎麽怎麽說,後面一段直接省略王海濱三個字,剪輯另一段文字,詳細攻擊這個輪胎集團。雖然沒有寫明是王海濱所說,卻給人一種假象,後面的文字也是王海濱所說。

    這種剪輯跳躍方法,非常容易誤導人,而我又無法訴訟其誹謗他人。

    很顯然,這個輪胎集團的領導落入圈套,誤認為是我所說。其實他仔細看這段文字,壓根沒有提及是王海濱說了後面的段落。

    我老王得罪的人車載鬥量,都是因為口舌不饒人,讓人不舒服,但我還從未攻擊過業內任何公司。這點,您就不用費心栽贓了。

    這里也提醒輪胎業和橡膠業諸君,請仔細閱讀這類文章。再提醒各位擅長春秋筆法的老兄,你要是和人家集團有仇,就光明正大自己去挑釁,把老王冒名頂替放到前面,沒有用的。

     這個行業老王的性格近乎透明,人人皆知我言詞刻薄,但從來不攻擊弱者,不落井下石。

     好自為之吧,諸位要是萬一落了筆,不小心造謠說老王寫了什麽,我是很喜歡打官司的,打不了官司,我還喜歡寫字,寫字還有不少人喜歡看,你我比比看是誰的名譽先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1

橡膠往何處去?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mm.html

    在一邊倒的看空情緒下,橡膠1509頑強的爬上了一萬三大關,並突破13300的阻力位。

     是的,我也是空頭,不過我只是在上周離開了空頭,我的讀者是知道的。

     為何?

     因為我目睹了緬甸膠產能下降的信息,讓我大吃一驚。

     橡膠是一個相對緊平衡的產品,需求屬於剛需,變化不大。區別在於中國的基建投資是否下降,影響到工程車的全鋼胎使用,這三年來已經持續下降。同時處於全球豐產期。

     所有的利空都放在桌面上,但就是下不去,那一定有什麽問題存在。

    上個月我去了版納調研,和膠農談,一個采膠點的膠農告訴我們,他的收入僅僅是750元一個月,所有的社保還要自己交。當地膠商也搖頭,說膠農真的很可憐。

     交易者難以有婦人之仁,知道大自然規律的殘酷之處,在於我們要尊重大趨勢。

     我問了有林場的地主,他們雇人收割,已經要貼補,以100畝地計算,要貼補2萬元一年。

     但我計算老撾緬甸成本,應該從全球產地成本平衡的角度來說,緬甸人工偏低,應該還有收割,平衡全球產能。結果緬甸產能快速下降。後來我調查人工,仰光成衣業產業工人已經工資上了200美金。

     低端制造業的轉移,迅速抹平勞力成本鴻溝。

     另一方面,上遊大膠廠開始面臨盈利問題。因為東南亞膠農和二盤商惜售,收不到原材料。實際上,膠農開始用行動反抗:我們不割,或者少割。不在保養樹,因為成本問題。

     同一時間,整個產業鏈上的中間環節,去庫存已經完成。而下遊輪胎工廠,原材料庫存已經連續三年處於低位。

     這個格局,導致整個貿易商鏈條上普遍看空,開始一種扭轉的類似當年價格上漲下跌後的做法,越跌越補貨,現在是越跌越放空。

     那麽,問題來了,如果上遊拒絕虧損供貨,市場往何處去?

     空頭得饒人處且饒人,勢太盡,則緣分早盡。

     你想做空,先讓人家漲吧,否則不知道為何空不下去,還拼命空,想一想背後的邏輯發生了什麽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2

少年忙著去賺錢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o1z.html

     夏日里

     少年經過溪水的季節

     姑娘正沐浴著

     他駐足了一會兒

     她展示她赤裸的美麗

     說來吧

     這里有最鮮美的乳汁

     少年說不了

     我還要忙著去賺錢

 

     他經過鄉鎮

      女孩挖掘著泥土

      澆著汗水

      燒幾個美麗的瓷器

      他駐足了一會兒

      少女微笑著說來吧

      你可以握著我的手研究泥土的線條

      少年說不了

      我還要忙著去賺錢

 

      他走進了城市

      少女正在街頭唱這歌

      吉他聲傾訴希望和喜泣

      他駐足了一會兒

      歌者說來吧

      你可以攔著我的腰一起歌唱

      少年說不了

      我還要忙著去賺錢

 

      他走到了殿堂

      公主正寫數學

      栗色的發垂在作業本上

      他駐足了一會兒

      女學生說來吧

      你可以親吻我的頭發

      那里有數字和一個要你解答的問題

      少年說不了

      我還要忙著去賺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3

有了一堆散碎銀子就可以諷刺經濟學家?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o1y.html

   當巴菲特在昨天老調重彈,說著經濟學家的壞話,提及自己的投資沒有一樣是基於宏觀經濟分析,完全忘了自己是靠經濟周期賺了前半輩子的錢,後半輩子是依靠廉價資本、避稅、趁經濟危機時打劫銀行賺了其余八成的錢。

    同樣,我們國內另一位豪富馬雲老兄,也以攻擊經濟學家不能幫助自己的言辭出位。

    經濟學家是在中美兩大經濟體,被兩位富豪調侃的對象,七八十年前還被美國政府和總統譏諷,卻在後面幾十年成為應用經濟學界理論最多的經濟體。里根依賴於貨幣主義和憲政經濟學,克林頓依賴於新供給主義,創造了上世紀美國的經濟奇跡。

    是的,因為經濟學家沒有那麽多錢,就被視為可以忽略的人。這一句話,要是鄧公從地下坐起來,他不會同意。中國後三十年的迅猛發展,依賴於科斯合約解釋。

    當富豪們依賴於經濟學家創造的宏觀大背景謀取巨大財富時,卻沾沾自喜說,這完全是我天才般的智慧賺錢的,和經濟學沒什麽關系。

    老巴同學,及諸位老巴的同學們,你們的豪富只是你們恰當的站在了經濟學家理論產生的風口,成了一群幸運的豬。

    這個世界以錢財說話,不是以整個人類世界取得的進步與財富為基準,而是以幾十個擁有相當於35億人類財富的個人講話為基準,那麽這個世界一定有了什麽問題。

    我不才看了點歷史書,能夠記得起老莊孔子亞里斯多德,能夠記得起耶穌穆罕默德馬丁路德,能夠記得起牛頓愛因斯坦,對不起,我的記性不好,實在記不起歷史上有過哪幾個富豪,曾在書上留下很深的烙印。

    你們記得住幾個歷史上前無古人的豪富?這樣的豪富能對人類歷史產生多大的推動?

    昨夜我宿於內陸鎮gore,店主談及她的丈夫做了幾十年的農民,這一刻他這個老農正沈默寡言從我身邊走過。我說我也可以成為一個農民,她訕笑著,明顯不太相信。

    人類史的幸福時刻是一個農民,可以基於他的雙手,讓一家人安靜的居住在廣袤的大地上,無人騷擾,因而他們的子女可以基於土地的產出成為一個經濟學家、一個科學家、一個教師、一個醫生、一個律師、一個歌者、一個寫詩的人,甚至淪落成一個富豪,那也是可以選擇的,沒什麽可恥的。

    可恥的是,數著一堆銀子,攻擊研究人類學問的那些有錢人。

    你不過買了一堆叫做股票的廢紙,用了一堆叫做貨幣的廢紙,於是世界就圍繞著這堆廢紙,席卷著廣袤土地上辛勤耕耘人的財富。

    我明白這是人類史的真相,一個永無休止的金字塔叢林,但沒什麽值得吹捧的。

    你發明幾個方程式看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4

Arrow town的色彩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o1a.html

    Queenstown實在是喧鬧。

    我明白這里是很多戶外運動的集散地,但對於我來說,我更熱愛美景和人文。快到Queenstown的時候,基督城的朋友微信里告訴我一定要去arrow town,否則會後悔的。

    果然,這是最令人傾心的一個小鎮,滿山色彩,上帝不吝嗇天堂花園的顏色,統統傾瀉到這個鎮上,讓昔日黃金之地成為天使之城。燦爛的黃色落葉渲染著街道,極盡生命力的紅葉、黃葉、綠葉、棕葉占滿了整個山坡,如同梵高的靈魂降臨。

    我們到時已經傍晚,太陽降到山的那一邊,盡管我們震驚於小鎮的色彩,然而還是遺憾缺乏了光影,於是尋找住處,未果,鎮上幾個小小的motel均客滿。大多數旅遊團只是途徑此地,大巴停靠個把小時,遊客們拍完照就走了,這也導致了鎮上旅店不多。

   於是開向Queenstown,半路上經過一排小農莊,再次被吸引了。那些農莊散落著牛羊,經過幾天的此類審美疲勞,已經不太註意,而是那些農莊住宅環境的裝飾,掩映在錯落有致,色彩豐富的小樹林中,幾乎就是精靈王國的宮殿,房屋樸實,園林傾色。

   不久看見一個旅店,睡一晚,再回Arrow town,停車閑走,拍照。梵高的現實畫卷展現在眼前,遠方映照著雪山。兩小孩去花園里玩滑梯秋千,我和正看守著孫子的老人們聊天,聽他們介紹本地的環境。

   老外和我們一樣,無非家長里短,談及為何照顧孫子,是因為兒子和女兒剛從奧克蘭搬來皇後鎮開店,忙得無法親自照顧小孩。

   另一個帶小孩的女性加入我們的聊天,在這個過程中,我才知道我們看中的那些農莊要一兩百萬新幣。老人說你買得起。我搖頭笑,說買不起,哈哈,不是每個中國人都是土豪。

  Arrow <wbr>town的色彩

Arrow <wbr>town的色彩

Arrow <wbr>town的色彩

Arrow <wbr>town的色彩

Arrow <wbr>town的色彩

傍晚到了te anau,在湖邊來得及拍了一下夕陽。

這個鎮是去峽灣的必經之路,在南島最大的湖邊,後來回來,經過te anau,去gore鎮的路上,又拍到震驚的夕陽,以為地獄和天堂都移位了。

Arrow <wbr>town的色彩

Arrow <wbr>town的色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