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知名賭城、新澤西州大西洋城中,有一家被億萬富豪、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喻為“第八大奇跡”的賭場,終究難逃悲劇的命運。
這家以特朗普名字命名的賭場“特朗普泰姬陵”(the Trump Taj Mahal)在當地時間10日早晨6點,永遠地關上了大門。前一晚,它還見證了特朗普與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在電視辯論中的唇槍舌劍。
用特朗普的話說,這家賭場對他而言,就是掛個名字而已。而且他時常吹噓,自己早就預見到了賭城走下坡路的那天,所以及時撤資,把賭場轉手給了億萬富豪伊卡恩(Carl Icahn)。這也常被特朗普拿來炫耀自己是如何有經商頭腦的。
對於接手賭場的伊卡恩來說,10月10日是“大西洋城最悲傷的一天”。即便他擁有億萬家產,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賭場關門的命運,以及3000名員工處於失業的窘境。
大西洋城
在得知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賭場關門的慘淡命運後,特朗普淡然地表示:“關就關了,不需要任何理由。”至於是否會重啟,特朗普認為,“成本有點高了”。
開業一年即破產
這家模仿印度泰姬陵的賭場位於大西洋城海濱棧道的東端,1990年4月開業後,因造價高達10億美元一度成為“全球最昂貴的賭場”之一。在當初的開業儀式上,特朗普與邁克爾·約翰遜(傳奇田徑選手)、新澤西州州長等大人物一起簇擁著,在一片歡呼聲中走上紅地毯。當時他還信誓旦旦地告訴前來報道賭場開業的媒體:“每天賺100萬美元,不是問題。”
但僅在1年後,賭場就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資金問題。即便特朗普隨後立即對賭場輸血註資,也無法彌補其巨額虧損。根據新澤西州博彩執法部(DGE)1990年的報告,“特朗普泰姬陵”賭場開業16天,銀行賬面上的存款僅為零美元,隨後的赤字也如滾雪球般累積到了170萬美元。
當時,新澤西州政府擔心,“特朗普泰姬陵”賭場關門對大西洋城經濟會有毀滅性打擊,因此還及時提供了6500萬美元的救濟,但依舊難以挽回“特朗普泰姬陵”賭場破產的命運。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數據,即便重組後,在1992~1995年間,“特朗普泰姬陵”賭場依舊深陷債務危機。
眼看前景不妙,身為賭場CEO的特朗普選擇在2004年放棄這一職位,並在2009年徹底將賭場資產轉手給了伊卡恩。而賭場也只能從名字上,看到特朗普曾在這里留下的印記。
更誇張的是,當賭場前景依舊難以好轉時,特朗普在2014年一氣之下把這家以他名字命名的賭場告上了法庭,要求撤銷他的冠名,原因是賭場難以起色的前景配不上“他的超級人氣”。特朗普在當時接受美媒采訪時強調:“要用我的名字命名是有很高標準的,顯然,這家賭場配不上。”
與開業之初的金碧輝煌相比,如今“特朗普泰姬陵”賭場一片衰敗景象,磨破的地毯、布滿灰塵的吊燈隨處可見,大廳里僅有幾個客戶在玩著老虎機。
特朗普賺錢有道?
那麽,當具有地標意義的“特朗普泰姬陵”賭場關門大吉時,特朗普在大西洋城投資的其他賭場命運如何?
新澤西州博彩監管委員會1990年的報告顯示,當時特朗普還在當地投資了3家賭場,分別為“特朗普城堡”賭場(Trump’s Castle)、“特朗普凱悅”賭場(Trump’s Regency)以及“特朗普國際大廈”賭場(Trump’s Penthouse),但都遭遇現金流問題。報告寫道:“賭場持續遭遇的現金虧空幾乎使得特朗普集團面臨財政崩潰的窘境”。而且報告還稱,特朗普集團並沒有拿出足夠多的資金來彌補賭場的虧空。
數據顯示,在1995~2004年間,特朗普名下的賭場幾乎虧了6億美元。但在特朗普辭去CEO之際,他還帶走了至少8200萬美元,主要源於他在賭城開業時規定的死命令:銷售以他名字命名的T恤、礦泉水等周邊產品,同時暗地里將個人債務轉移到賭場,工資、分紅照領不誤。
美媒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文件顯示,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是,特朗普的經商能力並沒有他在競選過程中吹噓得那麽神。他此前經常在各地競選拉票時吹噓自己在大西洋賭城的業務讓他多麽引以為傲。因此,他絕對有能力將經營賭城之道帶進白宮。在特朗普看來,能成功經營賭城,就能成功造福美國民眾。
面對美媒的質疑,甚至希拉里拿他賭城業績敲打時,特朗普如此辯解道:“我在大西洋賭城創造了成百上千個就業機會,也賺了不少錢。我適時地在風向不對時撤出,這是我作為一個商人的本能。”
大西洋城風光不再
“特朗普泰姬陵”賭場關門的命運,或許是賭城大西洋城風光不再的縮影。
作為美國四大賭城之一的大西洋城,其實早在2006年就走入困境。再加上近年來諸如紐約、賓夕法尼亞州等大西洋城的周邊地區興起了眾多博彩業的“競爭者”,使得以博彩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大西洋城一蹶不振,失去了往日美劇或者電影中風光無限、波詭雲譎的形象。2014年,大西洋城的12家賭場中有4家關門,剩下的賭場中有3家申請破產保護。
在2006~2014年間,大西洋城中賭場的收益從52億美元的巔峰跌落至25.6億美元,10年不到的時間內,跌幅超一半。收益不再,直接導致大西洋城內與博彩業相關的就業崗位消失了近8000個。許多依賴賭場為生的人都深深感覺遭到了背叛,要知道賭場開辦之初曾許諾將提供穩定、高薪酬的工作。
今年年初,大西洋城因博彩業連年不景氣,一度向州政府求救。而最終被州政府接管財政的命運,已成為大西洋城避免破產的最後嘗試。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尚未入主白宮,卻頗已有“孤家寡人”的感覺。
當地時間10日,美國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用極端措施高調和特朗普劃清界限,顯示多數共和黨精英已放棄本黨候選人,並轉向致力於縮小選舉帶來的負面輻射影響上。
撇清關系
瑞安在與眾議院共和黨議員的電話會議中承認,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可能贏得11月8日的選舉。他稱,在特朗普用粗俗語言討論女性的錄音曝光後,他不再與其同臺助選或為其辯護。
當地時間7日,美國總統候選人第二輪辯論開始前,特朗普23年前做客一檔廣播節目時的錄音資料被《華盛頓郵報》披露,在該錄音中,特朗普發表諸多色情言論,自誇曾玩弄已婚婦女,言語中對自己能對婦女“動手動腳”引以為豪,甚至公開誇耀女兒伊萬卡(Ivanka Trump)是個“性感尤物”。
該錄音無異於一枚“重磅炸彈”,讓共和黨內部陷入混亂。包括新罕布什爾州共和黨參議員艾約特(Kelly Ayotte)、內華達州共和黨參議員海克(Joe Heck)等在內的十多位共和黨議員表示拒絕在之後的競選中繼續支持特朗普。2012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也明確稱,他和夫人不再支持特朗普。
瑞安則在10日表示,他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維持共和黨在眾議院的多數黨地位上,以制衡白宮,不讓希拉里得到完全的“自由處理權”。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卡錫也在電話會議中表達了和瑞安相似的觀點。
瑞安的聲明加深了共和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混亂,並令之前從未擔任過公職的特朗普陷入空前孤立。自大選開始以來,共和黨內部一直對特朗普這個候選人存在重大分歧,特朗普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後,該黨大佬一度各方遊說,希望團結起來支持特朗普,後者也對此前的一些過激言論進行了“糾錯”。而此次錄音曝光令一切重新回到分歧的原點。
數月來,希拉里在全國的大部分民調中都領先於特朗普,在錄音曝光後,後者的支持率開始進一步下跌。
對於瑞安的聲明,特朗普一如既往,毫不留情地進行回擊。他在社交網站“推特”上寫道:“保羅•瑞安應該花更多時間在平衡預算、就業和非法移民等問題上,而非浪費時間反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盡管並未完全切斷和特朗普的關系,但瑞安已取消了周末和特朗普一起參加的一場競選活動。
很多共和黨議員擔心,特朗普混亂的競選活動可能毀掉該黨繼續把持國會的機會,給該黨帶來長期負面影響。
根據美國媒體的統計,在331名現任議員和州長中,有近一半對特朗普在錄音中的言論表示譴責,十分之一呼籲他退選。
不過,有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成員稱,RNC主席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和RNC成員們進行了一下午的電話會議,強調和特朗普之間沒有裂痕,RNC、共和黨領導層以及籌款機構仍然支持特朗普。
希拉里的擔憂
根據10日公布的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華爾街日報》聯合民調,在特朗普錄音披露後,希拉里支持率增加到46%,特朗普為35%,落後11個百分點。另據當日的路透社/益普索全美聯合民調預測,希拉里至少有95%的機會贏得成為總統需要的270張選舉人團票。
然而,這讓希拉里面臨一個新的風險,有美國媒體稱,如果特朗普的支持率繼續尾隨希拉里,那麽選舉日當天,很多民主黨支持者可能就會呆在家里。希拉里競選團隊對選民的自滿情緒擔心已久,隨著希拉里在民調中的領先越來越大,這種擔憂更甚。
如果沒有足夠的民眾支持,即便是入主白宮,希拉里也將缺乏推動其工作議程所需要的政治資本。而最壞的情況是,共和黨人在11月8日來個大翻轉,則可能令希拉里失去總統寶座。
在此前的選舉中,希拉里用了大量的篇幅警告選民,一旦特朗普當選總統會有多可怕。她努力展示自己當總統後的美好願景,但仍未說服一些重要群體,例如千禧一代。
民調顯示,很多選民支持希拉里的目的是阻止特朗普當總統,如果這些人認為特朗普已經無望入主白宮,那麽他們參與投票的積極性將大打折扣。根據皮尤中心9月的一項調查,在希拉里的支持者中,將“她不是特朗普”放在首要原因的比例高達32%。
而在近日路透社/益普索的民調中,有一半希拉里的支持者稱支持她是不希望特朗普贏,僅有36.5%的受訪選民是因為希拉里的政策支持她,另外僅有12.6%稱喜歡希拉里的個性。
“投票率和競爭水平相關。”佛羅里達大學競選專家麥克唐納(Michael McDonald)說,“競爭越激烈,投票率越高。”
他說,作為民主黨基本盤的重要群體——年輕人、非裔、拉丁裔以及低收入選民通常需要獲得候選人的激勵或某些問題的激發,就像美國總統奧巴馬2008年競選時那樣,才會挺身投票。不然的話,他們請願多打半天工,或者懶洋洋地睡個覺。
在近幾天美國共和黨空前的亂局中,除了“肇事者”、該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外,另一個名字也為該黨精英頻繁提及。
不少共和黨人討論的是,如果特朗普在大選日前退選,其競選搭檔、印第安納州州長彭斯(Mike Pence)能否成功代替特朗普。
特朗普和彭斯
臨陣換帥,到底可不可取?考慮這個問題之前,還是先想想可能性有多大吧!目前看來,除非彭斯是《紙牌屋》中的安德伍德,否則的話換下特朗普的希望還是非常渺茫的。
“候選人”彭斯希望渺茫
特朗普多年前不尊重女性的言行被披露後,多數報道將重點放在數十位共和黨議員公開表示不再支持特朗普上,其實這只是很多議員的“上半句”,他們中很多人在“下半句”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彭斯。
俄亥俄州參議員波特曼(Portman)說:“特朗普的言論是無禮和錯誤的……我不能再支持他。同時,我也認為我們的國家不能由希拉里來擔任總統。我將投票給邁克爾•彭斯。”
女性參議員埃奧特(Kelly Ayotte)說:“我無法支持一位貶低和侮辱女性的總統候選人。我不會投票給特朗普或者希拉里,會在選舉日寫下州長彭斯的名字。”
“他(特朗普)對女性再三的行為和言論是無禮和有失身份的。”愛達荷州參議員克拉波(Mike Crapo)稱:“我敦促特朗普讓路,讓共和黨推選出能擊敗希拉里的保守派候選人,例如彭斯。”
有美國政治觀察家稱,事實上,在現在這個節點,只要有任何人能取代特朗普成為共和黨候選人,共和黨高層都樂見其成。此外,還有很多共和黨精英明確稱,只要特朗普退出,他們就會非常高興。
拋棄特朗普在一些共和黨人看來,是減少對該黨負面影響的最有效措施。然而,對那些希望將特朗普的政治命運和共和黨命運割裂開來的人來說,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想要在大選前用彭斯替換下特朗普,有著相當大,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首要問題是,特朗普已經明確表示他不想退選,也沒有這麽做的動機。鑒於此,對共和黨精英來說,或許下一步就是如何利用必要的程序或措施罷免特朗普。
據美國媒體報道,在共和黨條例中,有關於更換已死亡、喪失行為能力、或不願繼續參選候選人的相關條款,但卻沒有現成的條款支持共和黨罷免該黨不再支持而本人卻拒絕退選的候選人。如果特朗普不願意讓出共和黨候選人的位置,目前並不確定有沒有辦法迫使他這麽做。
另一方面,即便在共和黨條例中存在相關規定,或者找到了從技術上替換特朗普的方法,也無法真正解決該黨因特朗普帶來的問題。在決定放棄特朗普前,共和黨等待了太長的時間,畢竟現在距離大選日僅剩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對選民來說,此前漫長的選舉時間足以顯示共和黨的態度和立場。
政治分析師凱徹姆(Daniel ketchum)說,彭斯不會成為成功的替代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即便是推行經過極好組織和實施的新一輪競選活動,都註定要失敗。“現在看來特朗普明顯將在選舉中失利。”他說,“盡管彭斯是否能避免一場災難仍不明確,但在距離大選日如此短的時間內,要想擊敗希拉里不太可能。”
特朗普:我被背叛了!
美國眾議院議長瑞安是公開表示放棄特朗普的共和黨高層代表人物。特朗普於當地時間11日對瑞安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指責瑞安和其他“叛徒”共和黨人,並威脅稱,既然共和黨高層大部分已放棄他,那麽在接下來的選舉中,他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行事。
特朗普在社交網站“推特”上譴責那些不再支持他競選總統的共和黨人,此舉進一步加深了該黨的裂痕。
“這很好,如此我就擺脫了枷鎖,現在我可以用我想要的方式為美國而戰。”特朗普在“推特”上寫道,他將用自己的方式和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開戰。
他說,那些“叛徒”共和黨人“從各方來到你的身邊,他們不知道怎麽贏——我會教他們!”
他抨擊瑞安是一個“非常軟弱和不力的領導者”,同時卻在另一條“推特”上訴苦道,沒有瑞安和其他人的支持很難做好。不過,在隨後的采訪中,他又說自己不想也不需要瑞安的支持。
瑞安的發言人巴克(Brendan Buck)11日稱,眾議長“正將精力集中在下月打敗民主黨人上,所有參與競選活動的共和黨人都應如此。”
特朗普的火力還對準了曾經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滿口臟話的參議員麥凱恩在他自己參選時的初選中曾懇求我支持(我給了他支持,他贏了)。”他說,現在他卻放棄了我。
盡管不少共和黨精英表示不再支持特朗普,但根據路透/益普索當地時間11日公布的民調,仍有58%的共和黨人希望特朗普繼續參選,68%的選民稱共和黨領導層應該繼續支持特朗普。該調查是9日的第二輪總統候選人辯論後進行的,同時顯示希拉里對特朗普的領先優勢從5個百分點擴大到8個百分點。
隨著美國大選投票日逐步臨近,不少旅居海外的美國選民也陸陸續續地收到了這張四年一見的大選選票。
住在中國臺灣的美籍華人詹先生就提前拿到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印出來的選票。拿到選票後,詹先生信誓旦旦要投票給特朗普。
值得註意的是,這張選票上除了共和黨和民主黨候選人特朗普和希拉里及其各自的副總統人選外,還有些曝光率不太高的候選人。總計5組總統候選人及其副總統人選。
詹先生拿到的從加州寄來的選票
可見,對於那些看膩了特朗普與希拉里打嘴仗的選民,也可以考慮下躲在特朗普與希拉里光環背後的那些候選人和他們的政見。包括昔日女性總統候選人得票紀錄保持者、綠黨的吉爾·施泰因(Jill Stein),雖受資金限制也要奮力一搏的美國第三大黨自由意誌黨(The Libertarian Party)的加里·約翰遜(Gary Johnson)以及社會活動家出身的和平與自由黨(Peace and Freedom)的格洛麗亞·里瓦(Gloria Estela La Riva)。
鑒於選情瞬息萬變,而且特朗普與希拉里都被列為“有史以來最不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因此,在這些不太起眼的候選人中完全有冒出“黑馬”的可能。
代表綠黨的候選人吉爾·施泰因(Jill Stein)
海外選民不可忽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美國選舉協助委員會(Election Assistance Commission)的網站上看到,對於海外公民的投票,美國法律有明確規定:要保護服役(現役)軍人、商船上的成員及其符合投票條件的受撫養人、公共衛生服務點服務人員、國家海洋大氣觀測點工作人員以及旅居境外的美國公民的投票權。
相對於居住在美國本土的選民,雖然海外選民不居住在美國本土,但他們對於美國大選的重要性依舊不可忽視。據美國官方粗略估計,旅居海外的美國公民至少有750萬人,其中包括55萬美軍官兵、政府官員和他們的眷屬。
共和黨國際研究所的馬修·海斯(Mathew Hass)表示:“你在美國的家鄉註冊了的話,那麽就可以在海外填寫選票,交給當地的使領館或官方授權的代表機構,由後者負責遞送回美國。但每個州的情況不太一樣,有一些地方還允許海外僑民在地方選舉中投票,但很多州都只允許海外僑民在正式的大選中投票。這樣的話,750萬美國海外僑民中,尤其是那些熱衷政治、在乎下一任總統是誰的人,都會覺得很有參與感。”
詹先生手上的選票,除了標明候選人的信息外,還可以讀到加州政府對一些其他事項的投票。比如對超市塑料袋收費,以此為環保基金籌款;21歲以下的成年人購買大麻是否合法化;成人電影男主角是否應該采取避孕措施等。
施泰因:與希拉里PK
這張加州所印的選票上,除了特朗普及其副總統人選彭斯、希拉里及其副總統人選凱恩外,其實還有三組曝光率並不高的總統候選人和副總統候選人的名字。只是因為“總統大選辯論委員會”(The Commission on Presidential Debates)主辦的辯論會規定,候選人必須在5份被認可的民調中取得15%的平均支持率,才能參加總統大選辯論,因此,在至今已進行了兩場的總統候選人辯論中,選民只能看到特朗普和希拉里。
在這三人中,施泰因頗為搶眼,因為,她是一眾候選人中除了希拉里之外的又一位女性候選人。她提名的副總統人選為巴拉卡(Ajamu Baraka)。
8月4~7日,當備受矚目的共和黨與民主黨全國黨代會雙雙落下帷幕時,美國綠黨舉行了全國黨代會,推選了施泰因為該黨總統候選人。之所以選擇女性,綠黨所瞄準的對手就是希拉里,甚至打出了“選施泰因,別選希拉里”(Jill, Not Hill)的口號。
現年66歲的施泰因參政之路並不順利。早年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畢業後,積極投身環保運動,並推廣政府理念,但兩度參選馬薩諸塞州州長一職未果,連議員的競選也失意。不過,這並不影響施泰因宣傳她的多項較為激進的左翼政綱,比如免除學生債務、政府有責任為失業者提供保障和工作、裁減至少一半軍費、在 2030 年前完全淘汰化石能源和核能。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施泰因首次投身美國大選。2012年,她就曾獲得綠黨提名而參選,最終斬獲0.36%的選票,創下當時美國大選女性總統候選人史上最高得票紀錄。當然,希拉里今年將大幅刷新這一紀錄。
約翰遜沒錢也要參選
5月29日,自由意誌黨提名新墨西哥州前州長加里·約翰遜競選美國總統,約翰遜的副手人選為71歲的馬薩諸塞州前州長威爾德(Bill Weld)。
過去45年的歷次美國總統大選,自由意誌黨盡管從未缺席,但成績並不佳。約翰遜在2012年代表自由意誌黨競選總統時,拿下了1%的選票,獲得該黨有史以來的最佳成績。
曾有過從商經歷的約翰遜雖然生意場上的收獲不能與億萬富翁特朗普相比,但鐘情於政治的他還是在40歲後,把職業生涯的戰場轉向政壇。在競選中拋出的具體政綱方面,與2012年相比,約翰遜可謂更進一步。比如,他想利用銷售稅取代企業所得稅和收入稅,認為這樣的征稅可以“創造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從毒品管制機構列表中將大麻刪除,因為他認為大麻比其他非法毒品,甚至酒精更安全;他甚至放話考慮赦免“棱鏡門”主角斯諾登。
但是,目前阻礙約翰遜通往白宮之路的是經費不足的問題。在一屆比一屆燒錢的美國大選中,缺少資金支持,等於失去決定性的優勢。
里瓦:為移民爭取權利
第三組總統候選人搭檔是來自於和平與自由黨的女候選人格洛麗亞·里瓦和她的副手班克斯(Dennis J.Banks)。
相比其他候選人,1954年出生的里瓦的從政經歷亮點不多。她更為人熟知的身份是新墨西哥州中部城市阿布奎基的報紙印刷員,同時身兼社會活動家。她曾代表“爭取社會主義和解放黨”參選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但最終顆粒無收。
作為一名社會主義者,里瓦曾組織大規模示威遊行,積極反對政府參與伊拉克戰爭。同時積極為移民爭取權利,反對特朗普對移民的種種限制主張。
在投身政壇之余,里瓦還是個翻譯家,曾翻譯過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的著作《十字路口的古巴》(Cuba at the Crossroads),她也因此與古巴結緣,為結束美國對古巴的敵視與封鎖而奔走。
如果從希拉里口中聽到指責特朗普“煽動仇恨”、“令人訝異的無知”、“不適合擔任領導人”,那麽一點也不奇怪。但目前從大西洋對岸的歐洲國家也傳來的類似的聲音。
大選之初,歐洲各國對特朗普還持觀望態度,但現在主流的聲音對特朗普都不甚友好。
毋庸置疑的是,美國總統寶座的最終歸屬將在世界範圍里產生巨大影響。很多歐洲國家的領導人都對此罕見發聲站隊,光是想想特朗普可能領導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改變以美國為首的跨大西洋合作同盟,歐洲各家都惴惴不安起來。
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又稱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位於倫敦,是英國著名智庫,其美國問題研究部門主管謝妮亞·維克特(Xenia Wickett)稱:“雖然不希望特朗普當選,但歐洲國家也沒準備什麽對策。”在美國前總統小布什任內,維克特曾是美國安全委員會的官員,她認為萬一特朗普當選,“美國可能不再是那個不可或缺的好夥伴了。”
盡管特朗普現在深陷“錄音門”的泥淖之中,黨內黨外紛紛與之劃清界限,在民調中的表現也越發疲弱,但是在塵埃落定之前,各方仍將無法完全放心。
歐洲現在要面對英國脫歐和難民危機,還要操心俄羅斯,特朗普曾公開表示,如果他當選美國總統,會重新考慮美國對北約集體防衛原則的態度,歐洲顯然不想要特朗普在安全問題上再來攪局。而面對與普京“哥倆好”的指責,特朗普日前回應,說他不了解普京。
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八月份曾指責特朗普“煽動仇恨”,近日還說美國已經不能像過去那樣維護國際安全。似乎,無論誰當選,他都不怎麽看好美國的未來發展。默克爾的表態則更為慎重,她僅僅公開贊揚了希拉里“很有大局觀”,還說希拉里一直致力於維護大西洋兩岸的合作關系,還說“與希拉里的合作很愉快”。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也曾評價特朗普針對穆斯林的入境措施不僅會激起不和,也無助於解決目前的問題。而且盡管他對英國脫歐的公投結果表示支持,但好像還沒讓英國人支持他。
法拉奇曾為特朗普站臺
不過,特朗普在歐洲也不是完全沒有支持者,英國獨立黨黨魁奈傑爾·法拉奇(NigelFarage)就曾為特朗普的競選集會站臺,匈牙利總理維克托·奧爾班(Viktor Orban)也支持特朗普嚴厲打擊恐怖主義的做法。不過奧爾班一向拒絕接收難民,屬於歐盟領導人中的少數派。
早先,特朗普還曾登上了《經濟學人》封面,圖片上他穿成山姆大叔的樣子,旁邊配了文字:“當真?”(Really?),或許可以代表許多人對特朗普的看法。
但來自歐洲的反對聲音能對大選起到作用麽?實際上可能事與願違。
2004年,歐洲也有許多公開反對小布什連任,但這種反對卻起到了反作用,不少小布什的支持者因此認為:“那些外強中幹的歐洲人既然那麽不喜歡他,那麽小布什應該提出了有利於美國的好政策。”公開反對還反倒幫小布什刷了存在感,讓他的支持者出門為他投票。
而2016年的大選中,歐洲不會也不需要采取任何舉動。萬一特朗普當選,歐洲各國領導人準備靜觀其變,寄希望於特朗普的政策無法落實。但是,愛沙尼亞前任外交國防長官尤里·路克(Juri Luick)強調,決定美國國防安全政策的不是別人,正是美國總統。
看來歐洲領導人現在還不能放下心來,但話說回來,相比於美國大選,歐洲人還是更關註自己區域內的英國脫歐和部分國家的債務問題。
“比爾·克林頓在高爾夫球場上和我說過的,比我說的那些話嚴重多了。”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被媒體曝光曾對女性發表露骨的侮辱性言論後,把本來應該用來道歉的時間都用在了抨擊前總統克林頓上。
水門事件以後,90年代晚期前總統克林頓同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的性醜聞,是華盛頓最轟動的政治醜聞。2016年的總統大選季,這起性醜聞再次發酵,因為特朗普多次將克林頓當年的醜聞和希拉里競選聯系到一起,指責克林頓多年來一直侵犯女性,而希拉里不僅對此縱容,還對受害女性進行威脅。
特朗普的邏輯是,比爾·克林頓不僅是一個“好色之徒”,還是一個“強奸犯”,希拉里也不是受害者,而是慫恿者。所以,克林頓夫婦對待女性要比他惡劣許多,希拉里因此不適合擔任美國總統。
為了將克林頓夫婦一批到底,特朗普在第二輪電視辯論中提到前總統克林頓12次,其中有10次都和“性”共同提起。
但結果是,就同2000年希拉里競選紐約州參議員時,克林頓當年的性醜聞對她沒有起到絲毫負面影響一樣,不管特朗普提及此事的頻率有多高,希拉里的全國民調支持率不降反升,本周已經領先特朗普約11%。
所以,此前共和黨高層一直預料並讓特朗普“不要去碰那個雷”的原因,就是他們知道攻擊克林頓的這件事,就像特朗普自己拋出一枚手榴彈,不一定炸到別人,卻可能先炸了自己。
原因何在?
首先就是,一切民意說了算。《政客新聞網》(Politico)所做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當選民被問及是否認為特朗普提及克林頓的性醜聞以及因此指責希拉里慫恿是合適的做法時,有超過56%的民眾認為特朗普的這個行為不合適,有33%的人認為合適。但是,大部分民眾都同意,讓多年前克林頓性醜聞中同樣受到傷害的希拉里再次被卷入這樣的風波,同大選中重要的議題基本沒有關系。
此外,共和黨的一些策略人士認為,要攻擊克林頓也並非不行,只是要看誰來攻擊,而對多名女性大放厥詞的“錄音門”事件男主角特朗普顯然不是合適人選。因為一方面這有特朗普轉移話題為自己開脫的嫌疑,另外就是,自己的清白都說不清的情況下,也就沒有太多資格去批評別人的私事了。
其次就是,盡管克林頓的性醜聞曾讓他差點被彈劾,他卻一直是美國人民心中最受歡迎的總統之一。所以,特朗普一再提到的克林頓時期,其實是美國人民心中經濟騰飛、就業繁榮的“黃金時代”。當時,甚至有很多美國民眾抱怨共和黨掌控的國會被權力和“性”沖昏了頭腦,才會去彈劾一個有著廣泛民眾支持的總統。“為克林頓總統請願”的呼聲如此之高,以致在國會彈劾事件之後,克林頓的民調不降反升,幾乎成為當時政壇的一個傳奇案例。所以,特朗普一再批評這位在美國民間頗有威望的總統,也很可能在許多群體中引發反感。
最後,即使特朗普就此發動攻擊,希拉里卻可以用她的獨特方式做出最好應對。分析人士認為,希拉里在多輪辯論中被認為最成功的時刻,很多都是當男性對手對她指手畫腳發動攻擊的時候,她通常能保持極度冷靜,似乎這些攻擊完全沒有影響到她的情緒。然後她會調轉話題,就像剛才的指責根本不是說她一樣。
在第二場辯論中,希拉里就多次采取了這個“以靜制動”的策略,在特朗普情緒激動滿臉通紅指責她和克林頓的時候,她就將話題岔開,就和沒聽到他說的一樣,轉而談起主持人問的另外一個問題。
17日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消息,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FOM)的調查顯示,大部分俄羅斯人認為,如果唐納德·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這將比希拉里∙克林頓獲勝更加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調查結果顯示,有44%的受訪者支持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支持希拉里的受訪者僅占7%。還有23%受訪者認為,誰贏得美國總統選舉對俄羅斯都無關緊要。
社會學者的資料顯示,對希拉里持負面印象的俄羅斯人占61%,持正面印象的俄羅斯人占8%,還有23%俄羅斯人表示根本不了解希拉里。受訪者們對特朗普的評價不一:38%受訪者對其持好感,20%受訪者對其持負面態度,30%受訪者表示不了解他。
據報道,對於誰最有可能在11月份的美國大選中獲勝的問題,36%的俄羅斯人認為特朗普將獲勝,31%俄羅斯人認為希拉里會獲勝,32%受訪者未能回答這個問題。
調查中,認為希拉里獲勝俄美關系將惡化或者保持原有水平的受訪者分別占38%和35%,10%受訪者持樂觀態度,18%受訪者未能回答這個問題。
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俄美關系將改善的俄羅斯人占37%,認為關系將惡化的俄羅斯人占6%。35%俄羅斯人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俄美關系不會有任何變化。22%受訪者未能回答這個問題。
據悉,美國將於11月8日舉行總統大選。目前據YouGov公司的資料顯示,希拉里以48.3%的支持率領先於特朗普的42.4%。
去年,當特朗普宣布競選總統時,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Paul Ryan)看到了這個名字。此後的一年里,特朗普逐步闖關成功,最終拿到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從那一刻起,瑞安開始慌了。
因為瑞安逐漸發現,特朗普是個不受“控制”的政客、候選人。
在特朗普“錄音門”被曝光後,瑞安和一眾共和黨大佬公開表示不再支持特朗普,此後瑞安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維護共和黨團結和保持共和黨對國會的控制上,對自己黨內的候選人,他幾乎置之不理。比如,原本兩人要在威斯康星州一同露面,但最後特朗普並未受邀。原因很簡單,瑞安知道在11月8日的大選中如果特朗普敗選,那麽修補共和黨黨內分歧的重任就要落到自己頭上了。
但也有人認為,眾議院還願不願意由瑞安來為其發言,或者由另外一個更加信奉“特朗普主義”的議長來取代他,都還存在未知數。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
在瑞安放棄特朗普後,共和黨內右翼指責他不應該公開地批評黨內候選人,而民主黨則趁機數落瑞安過於審慎,當初沒有立刻放棄為特朗普站臺。
而對瑞安攻擊最咄咄逼人的,當然是特朗普本人。他一直指責瑞安是個“軟弱而毫無效率的領導人”,對自己打敗希拉里的“支持為零”,應該“花更多時間在預算平衡、就業和非法移民上,而不是和共和黨候選人較勁”。
這兩天,特朗普靠著指責希拉里團隊通過媒體操縱競選而霸占媒體頭條,瑞安終於打破沈默,在過去一周里首次通過發言人對特朗普的言論作出回應,稱:“我們的民主有賴於信任和競選結果,議長完全有信心各州能夠正直地完成競選。”瑞安還在另一次演講中稱:“我們真正想要的那種大選,並非現在這種樣子。”
正如共和黨議員、曾擔任過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的科爾(Tom Cole)所言,共和黨現在黨內的狀況就像在酒吧里打架,應該擔心的是大選之後遺留下來的內部分歧。
瑞安和特朗普從來都不是政治盟友。在特朗普決定競選之前,二者只在2012年大選的紐約籌款會上見過一次面,當時瑞安是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競選搭檔。
而此後二者再未有過交集,瑞安的多年老友、阿拉斯加州共和黨眾議員紐曼(Mark Neuman)稱,在大選之前,兩人幾乎沒有互動,特朗普沒有在瑞安的“社交雷達”上出現過,而瑞安鐘情的徒步、打獵、健身,也並非特朗普所好。
而且,瑞安在政見上支持自由貿易、對移民問題持寬容態度,這兩點和特朗普的觀點均截然相反。大選把兩個沒有交集的人硬拉到一起,之間的關系可想而知。
因此導致了一個大選史上從未見過的局面:目前共和黨黨內權力最大的政治人物試圖讓黨內接受自己的政策,但跟黨內候選人的政策卻沒有半毛錢關系。這本身就是一種分裂。
今年6月份,特朗普聽從共和黨高層的忠告,在言行上有所收斂,這時候瑞安終於覺得是時候支持特朗普了,兩邊的團隊也更密切地為籌備共和黨黨代會合作,但是幾天之後,由於特朗普對一位拉丁裔法官出言不遜,瑞安嚴厲指責特朗普的言行幾乎是對“種族主義言論的教科書定義”。
但指責歸指責,瑞安並未放棄對特朗普的支持。可是,敏感的人可以從他的言語中感受到,他的支持非常審慎,暗示一旦丟失了他所稱的二者政策“共同點”(Common place),那麽他對特朗普的支持將受到極大挑戰。
而這也是很多共和黨精英現在面臨的兩難,一方面要支持自己黨派的候選人,另一方面則要與候選人的一些不當的、煽動性的言論劃清界限。光是這一點,就令共和黨黨內團結的基石變得脆弱不堪。而且,為保持共和黨在國會的優勢,他們還需要爭取那些支持特朗普的選民的支持,為此,非常值得共和黨精英們擔心的是,如果徹底放棄特朗普將激怒這批人。
在“錄音門”之後,特朗普的確面臨內外夾擊,支持率也非常難看,而他現在又指責選舉被操縱,顯然沒能得到政界普遍的支持。在“錄音門”中雖表示指責但並未離去的競選搭檔邁克·彭斯(Mike Pence)這次同樣試圖出面滅火,稱特朗普指的是“媒體的偏見”,而“我們絕對接受大選的結果”。
但是,承認選舉制度合法性和妥協精神始終是美國社會的普遍共識,特朗普這次再一次挑動的,依舊是主流意識形態的這根神經。這把火不僅難以澆滅,反而容易引火燒身。
“我擔心的是,(美國)在特朗普政府(如果當選)的領導下,會有對華更激進的行動。貿易戰的可能性會上升,但整體概率還是不高。這對美和對華都是不利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部前主管、美國康奈爾大學高級教授、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埃斯瓦·普拉薩德在上周五的上海金融創新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提到。
根據媒體此前的廣泛報道,今年的兩名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和希拉里和現任政府相比,都更為不支持自由貿易。其中,特朗普尤其認為,中國不公平地操縱匯率、低估人民幣價值,從而“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機會。另外,他還認為,中國把美國當作自己的儲蓄罐,來支持國家的發展。
所以,特朗普被認為可能對華采取更激進的行動。根據他的多次公眾演講,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對所有進口貨物施加20%關稅,特別對中國和墨西哥征收45%關稅。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5年美國進口額占比前三名依次是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額占比前三名依次為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這三大重要貿易夥伴都會受到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影響。
但普拉薩德分析說,特朗普在總統辯論提到的以上兩個觀點都沒有事實根據。首先,中國現在正在幹預外匯市場,以防止人民幣貶值,所以它實際上是在幫助美國。另外中國已經通過購買美國政府債券為美國融資。而美國在中國的投資額相當有限。
“但現實是,美國的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市場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這種環境下,這種論點很有吸引力。”普拉薩德說。
普拉薩德也提到,希拉里對中國也不怎麽友善,但至少要比特朗普緩和些。
“希拉里似乎是較少贊成某些協議,例如,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但我認為,在建立貿易壁壘或對中國采取行動方面,她對中國采取激進行動的可能性更小些。”
另外,中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約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世界貿易總額的12%。對於人民幣的前景,普拉薩德非常樂觀地說:“中國的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人民幣也正成為主要儲備貨幣。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將給中國帶來很多方面的改變,甚至改變國際金融格局。”也正因為此,可以預見美國企業會持續給政府增加壓力,促進中美政府的對話,使美國企業能在中國進行更多的投資。
本次“上海金融創新論壇”在紐約舉行。它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及美國湯森路透集團共同主辦,是“魅力上海”城市形象推廣系列活動之一。論壇以“上海:建設中的國際金融中心與中美金融合作”為主題,吸引了眾多中美政界、金融界、學術界人士參加。
論壇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張美芳、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朱詠雷、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副會長白莉娟以及美國湯森路透集團發行人威廉·賴爾登對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吳俊、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總裁王新奎、普拉薩德等分別圍繞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與發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現狀與展望、國際金融機構在滬發展機遇等作了主旨演講。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不足3周,多數人似乎將天平傾向了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不同機構的民調顯示,希拉里均領先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幾個百分點。
《華盛頓郵報》/ABC(美國廣播公司)10月13日聯合民調顯示,希拉里領先特朗普4個百分點;YouGov民調顯示,第二輪辯論後希拉里總體支持率領先特朗普6個百分點。
蓋洛普有一項題為“10月以來兩位候選人在美國成年人中的形象以及影響力變化”的調查。與9月份同樣的調查相比,“在美國成年人中的形象改變”這一分項下,希拉里與特朗普的差距拉大,希拉里優勢增強。但在“影響力”方面,希拉里似乎還略遜色於特朗普。
YouGov 的民調顯示,45歲以下選民偏向支持希拉里,45歲以上選民中特朗普較有優勢;分種族看,白人對特朗普的支持高於希拉里8個百分點,黑人族裔則基本選擇支持希拉里;從教育程度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對希拉里的支持率越高,在高中及以下學歷中,特朗普支持率高於希拉里兩個百分點,但從大學學歷開始的人群對希拉里的支持率明顯高於特朗普5~22個百分點。
經濟學人智庫近日發布一份《2016美國大選——無奈之選》的報告。報告稱,即便希拉里當選,也只會擔任一屆美國總統。美國的經濟周期將在2019年進入新一輪的衰退期,美國選民將會因為民主黨未能保持經濟增長而失望,並放棄該黨。而共和黨因為在移民政策方面作出讓步加上對本土至上言論較為收斂,該黨下一屆候選人將會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勝出。
“兩名候選人都民望低迷,無論誰勝誰負,下一任美國總統上任後都會處於弱勢。面對一個充滿分歧的國會,要通過法案定會困難重重。”經濟學人智庫環球預測總監兼報告撰寫人萊克(Joseph Lake)認為,若希拉里勝出,則意味著美國總統奧巴馬執政期間所制訂的政策將會順利過渡。
但希拉里勝選也面臨風險。“如果大選前幾周美國國內遭遇嚴重恐怖襲擊,恐襲後,選民明顯更加偏向於優先考慮國家安全的‘鷹派’候選人,民調也顯示在心存不安的選民中特朗普更受歡迎。”報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