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樂視的尷尬:故事講太多,本事不夠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08/159656.shtml

樂視的尷尬:故事講太多,本事不夠強
科技不吐不快 科技不吐不快

樂視的尷尬:故事講太多,本事不夠強

這算是樂視必須要過一個坎

本文為科技不吐不快對i黑馬的投稿。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幾天樂視有點尷尬,本是樂視金融的發布的大好字日,卻引發蝴蝶效應,讓樂視再度陷入了輿論漩渦,股價連日下跌,輿論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迫使賈躍亭不得不親自出面以內部信並宣稱1元年薪的形式來緩解愈演愈烈的樂視資金危機風波,但似乎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股價繼續下跌,賈躍亭該不該在這時發出內部信?

賈躍亭6日發布內部公開信,但截止7日收盤,樂視股價又跌了4.68%,似乎樂視未能挽回股民的信任,而輿論對樂視宣泄的情緒還未得到徹底抒發,賈的內部信更是激發了新一波的質疑聲。從公關的角度來講,賈在這時發布公開信是為了滅火,但這個時機是否適合發公開信是需要樂視公關反思的,因為這封公開信不僅沒能立即滅火,反而起到了火上澆油的反效果。

有人質疑樂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樂視的成長過程也算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了,但近期接連不斷的負面消息讓樂視的公關壓力頗大,包括與國安合作的破裂,美國汽車工廠停過,樂視金融存在牌照問題,樂視手機遭遇供應商催款等,諸多事件同一時間內指向了樂視資金問題,這些問題導致樂視股價接連下跌,最終迫使樂視方面由賈躍亭親自出面以公開信的形式回應,但這封信一出其實就是承認了之前媒體的質疑和擔憂都是正確的,所以引發了第二波圍繞樂視負面信息的討論。

公司最高領導人承認了公司存在問題,雖然是承認部分問題,但給了媒體無限放大的把柄,賈的回應很明顯是起到了反效果。當然,我們反過來看,樂視本身存在的問題註定了其早晚要面對這一天,市場策略調整是必然結果,但因被動的受到媒體牽制而選擇的這個時機不太合適,樂視應該早一步在問題爆發前就宣布改變市場策略,或者再忍忍到年終時再宣布調整。正當在被輿論質疑時,匆匆的以一封公開信的形式宣布策略調整,會讓人覺得樂視是被動調整,而不是掌握市場主動權的既定策略,這是一種影響士氣的回應方式,在股價上也顯示了這一點。

樂視的危機是因為缺錢麽?缺錢只是表象,野心太大才是本質

之前很多圍觀群眾一直懷疑樂視瘋狂擴張究竟哪來的那麽多資金,近期集中爆發的幾起事件徹底暴露了樂視並不是土豪反而很缺錢的企業形象,賈躍亭很坦然的承認樂視確實存在資金不夠用的問題,並宣稱開源節流提升企業經營效率。這次的資金危機事件對樂視來說不見得是壞事,因為經歷過近期的波折之後讓賈躍亭真正意識到快速擴張帶來的風險性大幅提升。

事實上,引發樂視資金危機的原因並不完全是缺錢,這只是我們看到的表象,按照樂視此前的野心,再給其200億元也不一定夠花,企業手里有錢或者有足夠的融資能力,又或者備受市場追捧的時候,往往容易飄飄然的想做很多事情,凡客、小米都是例子,心理膨脹是人之常情。對於樂視這家冉冉升起的市場新星來說,不願意錯過任何機會,若是樂視再有個幾百億,就不只是造車了,學習馬斯克造火箭也不是沒有可能。

樂視的危機始於對市場機會的渴望,所以才會瘋狂投資收購,不斷擴張出7個子生態,在初期的順境中樂視融資能力極強,所以資金運作問題並未受到重視,而在如今的逆境中,樂視的資金缺口被無限放大並造成經營壓力,而這種經營壓力迫使讓樂視暫停擴張的步伐,轉而投入精細化運營,樂視該慶幸的是現在暫停還來得及,還有回頭的余地。

樂視的瘋狂擴張,踩的是風口還是深坑?

在此之前,樂視諸多子業務普遍受到了業界的支持,有媒體盤點的樂視子業務的融資情況,其中包括萬達集團、雲鋒基金、東方匯富、海航、安星資產、深創投、恒泰資本、亦莊國際、工行國際、建銀國際、創新工場、富士康、新華聯、聯想控股、民生信托等公司,足以見得資本市場整體還算認可樂視的擴張思路。

樂視做電視、做手機、做體育、做影視、做汽車,看似瘋狂的多產業擴張,但實則樂視每個業務都是踩在了產業鏈的風口期,這才讓樂視的生態故事一直都備受追捧。不過,當一些業務的風口期過了之後,很多問題就顯現出來了。例如手機市場,包括小米、魅族、錘子等廠商的日子都不好過,樂視這次的危機很大程度也是受手機業務的資金鏈危機影響;再看影視產業,一方面今年電影市場疲軟並受到廣泛質疑,二來近期網絡電影和網劇被監管的力度更加嚴格,樂視影視業務還有多大潛力很難說;而在汽車產業,樂視投入巨額資金仍未見到可量產的汽車,而此時上汽榮威的互聯網汽車備受追捧,吉利新做的互聯網汽車子品牌淩克成為熱議話題,樂視汽車的競爭壓力非常大。

樂視之前是踩在風口上進行擴張,可當風口期過去之後,樂視或會發現其實有些業務可能是踩到深坑中了,每一項子業務都需要持續的大量資金投入,又不能拆東墻補西墻的話,一旦資金遇到問題就很有可能功虧一簣。

內容、電視、手機、汽車,四條戰線都是充分競爭的市場

著眼於整個市場層面,樂視做的內容、電視、手機以及汽車,這幾個業務都是充分的競爭市場。這兩年視頻和影視內容競爭的激烈程度還在加劇,僅在網絡視頻行業,優酷背靠阿里,騰訊做了騰訊視頻,百度有愛奇藝,樂視在視頻市場與BAT拼投入壓力很大;若再考慮影視制作層面的競爭,除了BAT之外,還有很多傳統影視制作公司,樂視僅僅是其中一個普通玩家而已;在體育內容建設上,樂視也沒顯示出絕對的控制力。

在電視層面,看起來樂視電視仍優勢明顯,但電視市場的規模效應見效緩慢,樂視並沒有建立起絕對的市場優勢,這兩年很多傳統電視制造商的已經適應了樂視的沖擊。參考小米手機的發展歷程,樂視電視的競爭優勢還能持續到何時是未知數。至於手機業務,對樂視資金的拖累非常明顯,Pro 3已經出現了供貨問題,樂視拖欠供應商百億的消息也是因手機而起,樂視手機的銷量增長確實很快,但小米的銷量神話已經破滅,樂視手機銷量增長又能怎樣,如果手機本身不賺錢,銷量反而是負擔,更何況銷量也是會跌的。

另外在汽車市場競爭上,榮威也好,淩克也罷,還有長城、眾泰等車企,國產汽車產業進入白熱化,並且有些車企已經在進行互聯網嘗試,等樂視把汽車造出來的時候還有多少市場空間也是未知數,況且樂視半路出家做汽車,很多人還是普遍存在疑問的,如果樂視不能解決用戶擔憂,造出來的車沒人買的話,那問題就大了。如今樂視缺錢並不是多大的事,若樂視在電視、手機、汽車這幾個占據資金流的業務上出現銷量問題才真正值得擔憂會不會出現崩盤危機了。

樂視急剎車之後發現,最大的不穩定因素是核心業務不夠突出

這次賈躍亭一封公開信給樂視擴張踩了剎車,這次剎車之後樂視需要反思,其有諸多業務和子生態,但這當中哪個業務或生態是行業中最強的呢?阿里、騰訊、百度、360、小米、甚至是網易,都有自身擁有絕對強勢的核心業務,但樂視現在的核心業務是什麽?核心競爭力是否足夠強呢?

核心業務足夠強是互聯網公司的根基,也是最後的底牌,這張底牌讓企業進可攻退可守,也是企業的信心所在,初期樂視的信心來自樂視電視的成功,而後逐漸完成生態構建和企業經營邊際的擴張,讓樂視整體看起來非常強大。可一旦失去了市場光環之後,樂視就暴露出了核心業務能力不夠突出的尷尬。

阿里和騰訊都做了非常多的子業務,若以生態論衡量,阿里構建的子生態要比樂視還多,故事也講了很多,但無論媒體如何質疑阿里,競對如何抹黑,阿里依然是堅挺的存在,並且讓很多子業務成為行業中的領先者,究其原因是阿里在電商市場的根基足夠穩,並且能源源不斷的貢獻利潤,騰訊也是如此。可樂視還不能做到這一點,正是因為核心業務不夠突出容易讓業界對樂視產生根基不穩的疑慮,所以才會有很多人不想也不敢相信樂視的生態故事。

輿論風向牽動樂視敏感神經,生態這件事,相信的人多就成了

樂視講生態故事講了很多,依靠一場又一場的發布會也讓業界都知道了樂視生態,但這個生態故事講太多以至於落得一個忽悠的形象就不合適了,也不知道是電視市場的成功和手機市場看似不錯的成績給了樂視持續不斷開發布會的信心,還是賈躍亭本身就熱衷通過發布會來提高曝光量的公關策略,樂視的發布會一向都是大手筆,前不久拉了一大批媒體去美國開了一場號稱是樂視迄今成本最高的一次發布會,但那場發布會的效果卻有點尷尬。

樂視生態確實也有它的邏輯合理之處,但沒有實質性的市場效果之前,張口閉口就是生態反而容易引發受眾的厭煩,近期輿論對樂視的爆發多少有點之前積累下來的厭倦情緒。樂視現在需要多做些事情,少說點概念,概念說多了就不值錢了。其實樂視的產品還是不錯,我家一共有5臺樂視電視和一部樂視手機,從個人使用體驗來講,樂視的產品還是挺好的,但讓所有人認可樂視生態還是有難度的,普通用戶認可樂視產品容易,既便宜又好用,但讓他們認可樂視生態就很難了。

實際上,樂視生態多半是講給媒體和股民聽的,普通用戶誰在意一家企業生態不生態的問題,只要媒體和股民相信,生態這件事沒準就成了。現在的問題是之前通過持續不斷的產品發布會維系的良好媒體關系確實幫助樂視生態的理念傳達給了樂視股民,但股民的心理是脆弱的,如今媒體輿論開始廣泛質疑樂視生態,他們還敢不敢繼續相信樂視就成了問題,所以導致樂視股價的連日下跌。從近期輿論變化和樂視的變化來看,輿論風向牽動著樂視的敏感神經,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被輿論牽著走的企業很危險。

走在鋼絲上的賈躍亭,樂視沒有中間狀態,要麽偉大,要麽死亡?

賈躍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樂視沒有中間狀態,拒絕平庸,要麽偉大,要麽死亡?這句話很有魄力,也體現出了賈躍亭的胸懷誌向。整體來看,樂視正走在通往偉大的路上,但未到終點之前也隨時有可能死在這條路上,賈躍亭喜歡冒險,跟著他一起幹的職業經理人和投資公司也正在被賈的魄力和視野所吸引,樂視能有今天的成績是賈躍亭一手推動所形成的。

同期與樂視一起做視頻的公司有很多,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PPTV等在成就上都不及樂視,其中優酷、PPS、PPTV等都已經賣身了,唯有樂視發展到足以與BAT叫板,從這一點上,樂視已經可以稱得上偉大。但是樂視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賈躍亭有要麽偉大,要麽死亡的想法是否考慮過股民的感受?如果完全是非上市公司這麽說沒什麽問題,但作為上市公司的老總,多少還得註意一下措辭,以免被有心人抓住把柄而大做文章。

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能肯定賈躍亭正帶領樂視通往偉大還是走向死亡,樂視現在做的事情做成了,賈躍亭就是下一個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失敗了就是下一個李國慶、陳年、陳一舟。另外,額外插入一個話題,樂視需不需要找個肩膀靠一下?百度是否可以考慮挺身而出?樂視與百度在很多方面都有互補之處,也有一些共同的戰略目標,如果現在百度和樂視能走在一起,對於雙方而言可起到極大的雙贏效果,但賈躍亭恐怕不甘心屈居人下,除非李彥宏有足夠的誠意打動賈躍亭,其實不可一世的劉強東都能選擇騰訊陣營,賈躍亭選擇百度陣營也不是絕對沒有可能的。

即便目前承受輿論壓力,樂視這艘大船短時間內也還翻不了

雪中送炭難,落井下石易,突然之間輿論一邊倒的對樂視未來擔憂起來。厭倦了自媒體沒完沒了指點江山式的行業點評,本不想湊什麽熱鬧在這個節骨眼上評論樂視的是非,但既然賈老板自身也已經意識到了樂視需要調整,科技不吐不快也就不妨展開探討了幾個問題,這幾日對於樂視而言負面評論不少,多這一篇內容也不嫌多,總比有事沒事的時候跳出來不痛不癢的點評樂視合適些。

另外,其實這次樂視的危機要比上一次小很多,上一次樂視都能挺過來,這一次的資金危機對樂視也不是絕對致命的,要知道如今在樂視這條大船上的人和背後的資本公司非常多,現在誰都不希望樂視這艘大船說翻就翻。很多人都質疑樂視生態的故事,但也有很多資本和職業經理人卻願意相信賈躍亭,難道是在商業市場摸爬滾打的投資公司和職業經理人要比一些圍觀的吃瓜群眾傻麽?當然不是,樂視的市場策略雖然是有風險的,但未來的收益卻很可觀,所以有人也有資本願意陪賈躍亭冒這個險。

企業負債經營也屬正常情況,樂視還不至於因資金短缺而全線崩盤,如今樂視這麽大的公司不會說倒就倒,至少也需要一個過程,若是未來某一天樂視真的岌岌可危了,也是其主營的並燒錢且占據資金流的電視、手機或者是還未見到的汽車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所導致的。現在來看,樂視各項業務仍處於上升期,融資能力難以為繼只是樂視階段性的問題,這算是樂視必須要過一個坎,樂視挺不過去很有可能是由盛轉衰的開始,若是挺過去了未來完全有機會比肩BAT。

樂視 賈躍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802

樂視小米因一張”雷軍”對話截圖開撕;樂視網複盤後狂跌38%;傳百度外賣正尋求5億美元融資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08/159655.shtml

樂視小米因一張”雷軍”對話截圖開撕;樂視網複盤後狂跌38%;傳百度外賣正尋求5億美元融資 | 黑馬早報
常皓靖 常皓靖

樂視小米因一張”雷軍”對話截圖開撕;樂視網複盤後狂跌38%;傳百度外賣正尋求5億美元融資 | 黑馬早報

工信部:2016年底前未實名制電話一律予以停機

1. 賈躍亭承認資金鏈緊張,樂視網周一收盤跌近5%

樂視近日因資金等問題備受關註,並傳聞因欠款將被供應商起訴。賈躍亭同時在全員信中表示其本人自願永遠只領取公司1元年薪。周一樂視網跳空低開逾5%,股價走勢持續低迷,截至收盤,跌1.86元至37.85元,跌幅達4.68%。成交額19.11億元,換手率為3.98%。從樂視網6月3日複牌後最高點的60.98元,到現在的37.85元,樂視網已經跌去了近38%。

@打醬油的花匠:樂視“蒙眼狂奔”後 賈躍亭睜眼急剎車

@絕緣體不絕緣:賈躍亭“反思信”也未能挽回跌勢

2. 樂視小米開撕:因一張"雷軍"對話截圖

889477077493650323

昨日(11月7日)下午,樂視生態官方微博曝光了一則小米董事長雷軍與他人對話,截圖中雷軍對樂視的遭遇進行了評價。但小米否認了該對話截圖的真實性。小米旗下官方微博也進行了回應,稱“不要企圖用卑劣的手段轉移視線”。

@一縷:沒看明白,雷軍說啥壞話了,只是一本正經的再聊天不是嗎

@那個人:華為:好好,你們聊,我聽著

@勿忘:都不能好好嗑瓜子了!

3. 互聯網公司撕X都是套路?老羅回應這是互表敬意

因為一張疑似“雷軍”的聊天截圖,小米和樂視“撕”起來了,使得本來就不平靜的互聯網圈再起波瀾。對於這一事件,一位昵稱為“躍勢-王啟光”的網友在微博上評論互聯網公司“撕逼”都是為了炒作的“套路”,並提及到了羅永浩和董明珠。對此,老羅進行了否定,並回應道“沒撕過,只是互表敬意”和“都是套路、都是背後的金錢利益,王老師想多了”。

@季如風Tiny:雖然你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但是手機外觀還是做的讓我感到很有誠意。

@Conner茹:老羅。懟回去

4. 傳百度外賣正尋求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

據彭博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其他中國互聯網巨頭投入巨資吸引消費者,百度也計劃最多為百度外賣融資5億美元。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融資規模至少為3億美元,但尚未最終確定。

@大嘴發言人:這是要與餓了麽美團決戰紫禁之巔的節奏?

5. 京華時報確認元旦停刊 大部分員工恐遭遣散

根據昨日(11月7日)更新的說法:《京華時報》刊號確認註銷——《京華時報》出到2016年12月31日,2017年元旦休刊;報社的編制被北京日報收回;報社采編人員參加日報集團的內部崗位雙選會。

這則消息跟10月17日《京華時報》停刊並將人員並入《北京晨報》有所不同,若消息屬實,原《京華時報》采編人員將需要參加日報集團的內部崗位雙選會,再次進行分配。但是,“《京華時報》采編人員約300多人,但只拿出幾十個崗位。”這也意味著大部分員工恐遭遣散。

@梅花也有春天May :風行京城15年的都市報《京華時報》將真正成為京華“煙雲”。

@諞諞傳 :京華人的冬天估計從來沒有這麽難熬過。

6. 格力擬調減或取消重組配套募資,預計本月底前披露新方案

格力電器11月7日晚間公告稱,公司結合廣大投資者提出的建議對收購珠海銀隆的交易方案進行認真研究,並經與標的公司及其主要股東進行溝通,擬繼續推進資產並購事宜,並對相關方案進行優化和調整。預計在11月30日前披露優化及修訂後的收購方案。

@間隔先生:格力服軟了?不是董小姐的性格呀!

7. 圓通速遞昨日起停牌:可能涉及重大資產重組

昨日(11月7日)。圓通速遞在上交所發布停牌公告,宣布即日起停牌。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事項,可能涉及重大資產重組。圓通承諾,公司將盡快確定是否進行上述重大事項,並於股票停牌之日起的5個工作日內公告並複牌。資料顯示,圓通速遞於今年10月20日登陸A股市場,成為快遞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破湯:收購某物流公司?

8. 工信部:2016年底前未實名制電話一律予以停機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消息,11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於進一步防範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工作的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指出,各基礎電信企業要加快推進未實名老用戶補登記,在2016年底前實名率達到100%。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補登記的,一律予以停機。

@_▂黒禮菔_:自從實名制以後,現在的騙子打電話過來直接就呼我名字,感覺親切多了!

@So Young So Simple:這話聽著耳朵酸

9. “雙11來了”話題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昨日(11月7日),吉尼斯世界紀錄宣布,從11月3日14時到11月4日13時59分,天貓雙11主活動24小時內在微博上的提及量達到2,250,535次,成功挑戰“24小時微博上提及最多的活動名稱”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

@舊時光曾帶給的感動:2014年鹿晗微博評論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過,哈哈,無奇不有。

10. 廣電總局將下放影片審查等行政審批項目

昨日(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以146票贊成、1票反對、8票棄權,表決通過《電影產業促進法》。《電影產業促進法》沒有新增設行政審批項目,同時還取消了電影制片單位審批、攝制電影片(單片)許可證審批等行政審批的項目。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政策法制司負責人表示:重點扶持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題材電影創作攝制,同時禁止影片含有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危害國家安全、危害社會公德等內容。通過規定電影院放映國產電影的比例,加強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度。

@Kyrie_銘:以後是不是只能看抗日神劇啦?

11. 軟銀第二財季凈利潤49億美元,好於市場預期

昨日(11月7日),軟銀發布了該公司第二財季財報。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二財季,軟銀凈利潤為5121億日元(約合49億美元),好於市場預期。財報顯示,受日本無線和互聯網業務表現強勁,以及美國Sprint業務經營狀況改善的推動,軟銀當季的業績好於市場預期。

@互聯網小行家:雙十一後他又會賺幾十億

樂視 小米 雷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803

獨家|恐樂視手機風險波及自身 “友商”發函詢問供應商

“尊敬的供應商,請確認是否給樂視供貨,如供貨,請說明樂視的拖欠貨款情況,請協助在本周三下班前反饋。”

11月9日,網絡上流傳出一張據稱是華為采購認證管理部向華為供應商進行調研的郵件截圖,華為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證實了該郵件真實性,但解釋稱華為並不是針對樂視,而是出於對自身的預警和防範,並表示不想卷入是非。

“為保障采購業務的延續性,華為會定期對供應商進行例行調研,調研工作涉及多維指標及商務往來認定,旨在準確評估風險,從而讓華為更好地聚焦自身主航道業務。”華為官方人士9日下午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應說。

近日,樂視創始人在給員工的郵件中坦言樂視手機樂Pro 3供貨出現問題,後臺服務無法充分支撐前端銷量,供應鏈壓力驟增,加上一貫伴隨樂視發展的資金問題,導致供應緊張,對手機業務持續發展造成極大影響。

此前有網友曝光了一張據稱是樂視供應商打橫幅催款的照片,寫著“樂視到期貨款不付,造成供應商千人工廠停工,員工鬧事”字樣。

11月7日,一張據稱是雷軍的微信聊天截圖傳遍社交網絡,“昨天,幾個大供應商和我說,樂視欠款總額在150億以上,四五家供應商欠款在10億以上,明天估計有四五家開始起訴。”引起樂視方面強烈回應。

小米官方隨後否認雷軍發表過上述言論,但也督促樂視正視供應鏈欠款問題,並公開欠款的數額。樂視此前曾公開否認拖欠供應商巨額貨款。事實上,部分樂視手機供應商不僅樂視一家供貨,多家手機廠商或公開或不公開對此事表達過關註或擔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881

樂視汽車關鍵指標超過特斯拉?賈躍亭是這麽說的

在今日的樂視投資者交流會上,賈躍亭談到“燒錢”的樂視汽車時說,“短短三年時間,我們測試車的很多參數是超出預期的。我們對特斯拉的超越,在測試車的關鍵指標上已經實現了。”

此外,賈躍亭談全球化問題時表示,“全球化是生死冒險之旅,挑戰所有人常識,全球化走的太快,正在反思,但是我們無怨無悔,不會因為走的太快帶來的資金壓力而懊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890

賈躍亭回應“樂視被黑”:的確有對手在推動

11月9日上午10:00,樂視舉行投資者交流會。

會上,賈躍亭回應關於“樂視是否被黑”的問題稱,“對非理性的質疑,並不是特別在意,樂視一直在這種環境中成長,這次事件確實是有對手在推動,但是對樂視來說不是最重要的,對樂視來說,用結果來回應這種質疑,是最好的反擊。”

此外,賈躍亭還表示,在目前上市公司三大業務視頻、電視、雲的基礎上,未來將增加open eco,形成四大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892

樂視融資能力強是表象? “最窮CEO”尋求股東支持

11月上旬的北京寒意逼人,但在9日早上9點,已經有很多人聚集到北京東四環邊的樂視大廈,來參加上午樂視網(300104.SZ)的投資者交流會。此前有消息稱,當日上午包括賈躍亭等在內的一眾高管都會出現在此次投資者交流會上,與到場投資者交流溝通。

本報了解到,針對投資者關註的資金問題,賈躍亭回應將加大樂視融資能力的解決方案,“還是希望能夠做另外一件事,就是可以增強資本獲取能力。外界都說樂視融資能力太強了,但恰恰只是表面的能力,我自我反思忽視了資本和融資。”賈躍亭表示。

賈躍亭還說他是最窮的CEO,把個人資產全部投到了樂視,一家8口人現在住的房子不到200平米。

另外,會議上,不論是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對樂視的資金問題表示了頗多的關註,賈躍亭則表示“資金問題總會解決”。

不少投資者遠道而來

在樂視創始人、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發了內部公開信後,一時間,樂視被推上了市場的風口浪尖,傳言與辟謠相伴而來。“很多人可能覺得樂視現在出問題了,但是我作為股東來講,過去的重心都放在全球擴張這些,回歸上市公司A股可能是一件好事。”一位持有樂視多年遠道而來的個人投資者表示。

在此前賈躍亭對內的全員內部郵件中,他反思道,過往對上市公司的關註度不夠,並表達了對樂視網長期價值投資股東的感念和歉意。接下來,股民或可在資產註入預期、業績表現以及大股東支持等方面期待樂視網的表現。“新階段,我會對上市公司樂視網投入更多精力,加速幾個優勢板塊的發力。”賈躍亭在信中表示。

在內部公開信後,8日晚間樂視發布了樂視影業的重組進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的公告,決定將樂視影業的對賭期延續一年。在公告中,樂視表示,由於當前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預計與樂視影業的重大資產重組無法在2016年完成。不過,樂視網也進一步表示,“公司與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對方將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項目”。

在上述個人投資者看來,這也可能是一個利好。“很多說並購中止,其實不是,而是外界環境發生了變化,但是人家還在繼續推進。很多公司可能說就黃掉了,投資人就說我不賣了。其實樂視影業低估是好事,原來賣98個億現在50個億就買進來了,對中小股東的攤薄也是很小的。”該投資者分析道。

本報了解到,本次投資者交流會除了一些提前報名的個人股東,還有很多的機構股東,其中不乏產業資本、券商、公募、私募等機構的代表。參會者的熱情與室外天氣形成鮮明對比,排隊簽到領通行證的隊伍也從簽到臺一路排到了門口。

在排隊進場處,本報也註意到很多人帶著行李箱而來。一位機構投資者告訴記者,他從深圳飛來,想對樂視這家公司有進一步的了解。“會場人很多,座位都坐滿了,沒有位置。”另一位與會人士也表示。

本報也了解到,會議上一些機構人士表達了對樂視網資金問題的關心,這也恰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所在。“從上市以來是資金一直圍繞著樂視揮之不去的問題,包括上市企業融資也沒融資到多少錢,再融資也遇到各種各樣的波折。現在遇到的短暫困難,到底困難有多大?”有機構人士在會上如此問道。

另外一位樂視的投資方代表也表示,到2016年來對樂視網投資累計在5億元以上,樂視最近出現了一些問題,比較關心。

投資者關心資金問題

樂視網資金問題是這場交流會的一大焦點。有參會機構人士發問:“前兩天還有傳說是有財團要收購樂視,那麽資金問題到底怎麽解決?”

對此疑問,賈躍亭先是表示,樂視整個生態進入第二階段,“資金不是最擔心的,不斷地創造別人創造不出來的核心價值,資金問題總會解決。”

“LeEco要麽偉大,要麽死亡,絕不會委身於任何一個第三方。”賈躍亭也坦言,困難期的確有很多巨頭級的公司向樂視拋出了橄欖枝,但不存在別人買樂視生態。

資金問題是懸在樂視及賈躍亭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目前尚無統計表明這個缺口有多大,上市公司的中報不完全統計顯示,電廣傳媒(000917.SZ)、慈文傳媒(002343.SZ)、中科曙光(603019.SH)以及多家新三板公司作為樂視網的應收賬款方,涉及金額在4億元以上。電廣傳媒的中報也顯示,對樂視網(天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應收賬款2200萬做了100%的壞賬準備。

不過賈躍亭表示了對上市公司層面尤其是超級電視的樂觀預期。“上市公司2017、2018年我們認為會開始出現利潤快速增長的情況,”他說,“即使沒有新增的融資進來,用三四個月時間調整策略後,目前資金窘迫的局面會徹底改觀。”

報告顯示,作為樂視生態的起點,上市公司樂視網的核心業務是樂視視頻、 樂視雲和超級電視等。公開信息顯示,前三季度,樂視網營收168億,較去年實現翻倍增長。

另外,上述樂視投資方代表表示牽頭投了樂視影業,認為樂視影業很有價值,不過在8日的公告後,不是很清楚目前並購重組的進展情況。

賈躍亭也表示,為了更快改變資金窘迫的情況,還是希望能夠做另外一件事,就是可以增強資本獲取能力。“我的股權融資更多的是靠質押、債權融資或者很多依賴個人的擔保。所以融資能力還是非常欠缺,希望股東們在這方面給出更多的支持,在組織能力的打造上會稍微放一些時間。”他說。

“理性的投資者不管是外面的風吹浪打,價值投資一定有顯著特點,在質疑中發現價值,在低估的時候投進去才會得到收益。”投資人士亦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11

“魔性”賈躍亭,樂視如何搞砸樂視體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09/159683.shtml

“魔性”賈躍亭,樂視如何搞砸樂視體育
懶熊體育 懶熊體育

“魔性”賈躍亭,樂視如何搞砸樂視體育

樂視砸懵了樂視體育,樂視體育無路可退。

本文由懶熊體育(ID:lanxionglanqiu)授權i黑馬發布。

賈躍亭和他所創立的樂視正在遭遇又一場事關存亡的危機。在蒙眼狂奔大興“生態”的2年之後,資金鏈的缺口成為樂視當下最嚴重的問題。而覆巢之下的樂視體育,即便想要好好大幹一場,也無法擺脫這種牽連。樂視的資金騰挪術砸懵了樂視體育,樂視體育無路可退。

對於樂視,很多人都有一個複雜的審視:它太過瘋狂,又讓人捉摸不透,冥冥之中期待它會是一個另類存在的“大家夥”。1973年出生的賈躍亭當然也這麽想,尤其是在2014年的那場風波之後,他帶領的樂視更是瘋狂得具備無所不能的“魔性”了。

但現在,一根棍棒打來,43歲的賈躍亭和他所創立的樂視集團,正在遭遇又一場事關存亡的“打擊”。資本市場已經提前反應了,11月2日起的4個交易日內市值蒸發超過128億元,而最終引爆外界關註和擔憂的,則來自於創始人賈躍亭一篇5000余字的公開信,還有隨後一份長達兩萬字的與騰訊科技的采訪實錄。

“樂視缺錢其實是行業公開秘密,但兩個月前,我發現樂視擴張太快,導致資金風險放大、組織問題不斷暴露。”賈躍亭對騰訊科技說。

他也一直解釋,錢花得這麽快以及對資金的渴求,最大的原因是出於樂視集團對於汽車業務的超前重視,而在目前樂視的七大生態中,造成資金高度緊張的只有手機業務。

可能得承認這麽一個事實了,資金鏈的缺口無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樂視的各個業務線,樂視體育自然也難以獨善其身。而這種牽連並非直到最近才暴風驟雨般地顯現。樂視體育已經深陷煎熬數日。

約6成版權費未能按時支付

2014年3月20日,樂視成立了樂視體育子公司。在近兩年中國體育產業崛起的背景下,樂視體育聚攏到了一大批體育行業的精英,準備大幹一場。

在今年4月宣布B輪融資前,樂視體育已砸下巨額費用購買大量賽事轉播版權,覆蓋了絕大多數運動項目,B輪之後又先後采購了英超、NBA港澳地區等賽事版權,這也使其在行業中占據了相當有利的位置。

11月6日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賈躍亭就表示,“樂視體育用兩年時間成為了絕對的行業老大,無論是用戶數、收入規模還是價值創造上,都是行業遙遙領先的,而且體育對整個生態的反哺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在這個剛剛起步的行業,這個“絕對行業老大”眼下也是狀況頻出。

就在11月5日晚,中超賽季頒獎典禮波瀾不興,但樂視體育的編輯推送的一條出錯的微博,再度將這家公司推到了風口浪尖。當晚,樂視體育緊急發布聲明,決定開除當事編輯,並對亞洲足球主編、總編輯和首席內容官給予記大過和經濟處罰。

但這只是一個插曲,隨著資金的吃緊,更多的問題還是來自先前大量采買的版權。

在更早幾天,根據TV Sports Market(下稱TVSM,體育商業媒體Sport Business旗下專註於版權交易的付費內容)報道,樂視體育已經試圖取消與ATP官方簽下的ATP大師賽和ATP500賽事版權合同。

按照合同規定,樂視體育必須提前全額支付每年的版權費用,但未建立銀行擔保。也就是說,2017年的ATP系列賽事版權費用,樂視體育必須在今年9月30日的截止日之前支付完成,但實際上其並未履行合同。

懶熊體育了解到,正因如此,從今年10月的上海網球大師賽開始,ATP方面就中止了對樂視體育傳送ATP系列賽事轉播信號。在報道上海大師賽的過程中,樂視體育未能實現視頻直播,使用的比賽集錦存在右上角用馬賽克進行遮標處理的現象,版權來源不明。

2015年11月21日,ATP宣布樂視體育成為官方線上合作夥伴和白金合作夥伴,雙方簽下了始於2016年的5年長約。除了獲得上述ATP賽事新媒體版權外,合作還涉及商業贊助層面,獲得了在年終總決賽場內以及在ATP世界巡回賽官網上品牌露出的權益。

截至今日,在ATP世界巡回賽官網上,樂視體育的logo依然顯示在白金合作夥伴的行列當中。然而,據懶熊體育獲得的信息,樂視體育采用分期付款的贊助費用亦同樣未準時支付。

2481c4f

▲ 樂視體育Logo依然掛在ATP巡回賽官網。

TVSM從中國國內及國際信源得到的消息顯示,“樂視體育目前遭遇資金困境,一些版權商透露樂視體育付款慢已是常見現象。”

但也並非所有版權合同都能夠拖欠款項。知情人士告訴懶熊體育,樂視體育采購的香港地區NBA、英超版權均已按照合同條款進行支付 。因為NBA和英超是各自項目當中全球化、商業化程度、版權收入最高的聯賽,用戶眾多、影響力巨大,處於絕對賣方市場,因此非常強勢,付款方案沒有回旋余地,要求版權購買者必須提前支付。

據懶熊體育獲得的信息,樂視體育有大約超過60%的版權費未按時支付。

“樂視體育的策略是,必須付的費用他們會按時付,但能拖的也會盡量會拖著。”一位不願具名的體育版權業內人士指出。

該人士表示,付款延誤在國內已屬於常態,但這些事件使得“我們接下來的一些版權都不敢賣給樂視體育了”。

賽事運營和智能化業務遇挫

除了在版權合同上遭遇資金困境,樂視體育的其他項目亦存在狀況頻出的現象,這其中就包括其體育生態規劃的四大板塊下屬的賽事運營和智能化業務。

今年7月25日下午,在距離國際冠軍杯(ICC)北京站比賽開始不足5小時,賽事組委會和運營方樂視體育突然宣布比賽取消。官方給出的答案是,天氣導致鳥巢草坪受損。但這樣的解釋並不能讓媒體和球迷信服。

9e0d0d2

▲ 國際冠軍杯北京站取消後失望的球迷。

2個月零9天後,國際汽聯宣布:國際汽聯和WRC(世界汽車拉力賽)取消原定於9月8日-11日在北京懷柔境內進行的WRC中國站比賽。主辦方給出的理由是,下雨損壞賽道,導致比賽取消。而樂視體育正是這項賽事的新媒體轉播方和賽事運營方。

不過,據“汽車運動”網站的報道,一位曾在比賽當周實際駕駛過這條線路的消息人士並不認同這個說法。

“在整個賽道路線中,只有兩處損壞可能導致問題,其中一個能夠很容易就修複。更需要回答的問題是,這個區域是否真正需要這項賽事,又是否有能力舉辦和運營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該消息人士表示。

如今這兩項賽事也有了最新進展。懶熊體育獲悉,2017年國際冠軍杯中國賽,樂視體育將不再作為賽事運營合作夥伴參與,賽事IP所有方及推廣方將自己辦賽。11月7日晚,Catalyst Media Group銷售及市場副總裁內德·內古斯(Ned Negus)通過郵件向懶熊體育確認了這一消息。

“主要是因為樂視體育將戰略重心轉移到核心的媒體業務當中。這是一個積極的變化,意味著這項賽事將在商業上采取更‘中立’的方式。同時,也讓Catalyst Media Group及其姊妹公司Relevent Sports承擔更多舉辦中國賽的責任。沒有了聯合運營方,我們作為單一商業實體,與眾多合作夥伴一起來推廣這項賽事也更容易一些。”內古斯對懶熊體育解釋到。

同樣取消的還有2017年WRC中國賽。包括汽車運動在內的外媒報道了這一消息,一位知情人士也向懶熊體育給予了確認。

賽事上遇挫,讓樂視體育賽事運營部門有點動搖。據懶熊體育了解,原樂視體育賽事中心總經理劉世傑已於8月22日加盟東方園林——原NBA中國副總裁、樂視體育副總裁邱誌偉在此擔任產業集團聯席總裁、體育總裁。

不過,樂視體育目前留有運營的賽事仍包括重慶女子半程馬拉松、女足超級聯賽、Shake Run等。

智能化業務同樣處於一個尷尬的處境。2015年12月16日,樂視體育宣布冠名華熙國際旗下五棵松體育館為“樂視體育生態中心”,並且攜手“將五棵松體育館升級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化場館”。但雙方在該項目上始終未有實質性推動。

據懶熊體育了解,樂視體育與五棵松所屬的華熙國際當時談下的合作只限於冠名,並未涉及智能化改造層面——而整個五棵松體育館的智能化進程,是華熙方面已經進行了多年的工作。一個細節是,華熙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趙燕原計劃出席雙方合作發布會,但看到華熙國際自己的五棵松計劃智能改造計劃被加入到樂視體育的“將五棵松體育館升級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化場館”PPT後,拒絕了參會。

此後華熙國際體育轉而選擇與微賽體育成立合資公司華熙微影科技,雙方就“智能化”展開合作。

d3be494

▲ 華熙國際體育與微賽體育“在一起”了。

正是憑借著賽事運營、智能化等業務,樂視體育才得以講述自己是一個體育產業公司,而不只是一家體育媒體的故事。這兩塊業務亦或多或少對其B輪215億人民幣的估值起到了支撐作用。

但現在看要同時兼顧多條業務線,不止樂視體育,在整個體育產業中亦未有公司能夠處理好。

賈躍亭在反思的公開信中表示,導致如今局面一大原因是樂視“戰略節奏實現過快”,使得“組織與資金面臨極大挑戰”。這同樣適用於樂視體育。

樂視體育融資的錢去哪了?

讓我們再看一下最近半個月都發生了什麽。

10月21日,包括雅虎財經、汽車周刊在內的眾多美國媒體報道,負責法拉第未來內華達工廠建設的AECOM副總裁兼項目主管Robert Gay在10月10日曾向法拉第未來發出警告信,稱其拖欠9月份共2100萬美元工程款。而樂視控股董事長兼CEO賈躍亭正是法拉第的主要投資人。

a859bc0

▲ 奔跑中的賈躍亭,瘋狂擴張的樂視。

緊接著,國內媒體傳出樂視拖欠供應商巨額款項的報道。然後是樂視網股價持續下跌,四天累計跌14.62%,市值蒸發超過128億元。

“樂視網”率先表態,在11月3日發布《樂視網關於近期不實傳聞的回應》,甚至表示“將采取法律措施,甚至刑事手段,維護公司和投資者合法權益。”

隨後就是11月6日賈躍亭連續的公開信和接受騰訊科技的專訪。在這次專訪中,除了承認擴張太快,“融資能力不強”無法滿足資金需求之外,樂視控股董事長兼CEO賈躍亭首次將樂視的資本結構表述為了三部分:上市公司、樂視生態、樂視汽車。

賈躍亭表示,當初樂視決定做汽車,算下來至少需要四、五百億資金投資,目前已經投入100多億資金,這是導致樂視整體缺錢的重要原因。

今年7月,在樂視收購電視廠商Vizio後的媒體群訪中,賈躍亭曾經說過,汽車生態肯定是(樂視七大生態里)排第一的。

而據懶熊體育多方求證,這也是之前已獲得大額融資的樂視體育為何至今會面臨資金拮據的一個原因。

在樂視旗下的整個生態矩陣中,樂視體育有成型的產品和收入,又處於體育產業這一炙手可熱的風口浪尖,其未來發展在業內比較受到認可,A(包括A+輪)、B兩輪融到88億元的巨額資金和超過200億人民幣的估值證明著這一點。

d5768fa

▲ 樂視體育瘋狂采購大量版權。

但正如上所述,樂視體育並不是樂視眼下最優先的版塊,其融得的資金中也不能完全用於自身業務。

TVSM報道指出,樂視體育在B輪獲得的融資中,部分被用於樂視生態其他的業務中。多位消息人士對懶熊體育指出,答案可能是用於造車、手機等燒錢項目。樂視體育B輪融資的80億元融資額,其中有接近40億元都被大股東挪作他用。

懶熊體育了解到,樂視體育當初和國安俱樂部確實簽訂了20億元的入股協議,根據協議去年12月便應支付的費用被一直拖到今年年中。到了7月左右,大股東樂視網抽調了樂視體育資金用於造車,導致經營壓力太大,時任財務總監和投融資總監離職。樂視體育最終入股國安失敗。

懶熊體育致電北京國安俱樂部名譽董事長羅寧,詢問“樂視體育當初跟國安簽有入股協議,應該去年12月份付錢,但直到7月份依然沒有付?”對方回答“對”。

而樂視體育新辦公室的演播室,因為拖欠供應商款項,原本預計10月全部投入使用,現在已經延後一個多月,全部弄好可能要等到年底。

根據賈躍亭對騰訊科技的說法,“當時控股給體育借了很多錢,體育融完資之後也有一部分錢還給控股了,但是早期的錢是控股借給它們的。”

可以看到的是,雖然就公開信息而言,樂視體育是樂視融資最多的子生態,但在樂視汽車面前,樂視體育亦是要做出“犧牲”的。

在樂視體育的未來這個問題上,賈躍亭對騰訊科技說,“體育從大的戰略方向,從戰略實現節奏、戰略落地的節奏到策略都不會有太大的調整。”但他也承認,“體育的燒錢周期會更長一些”。

事實上,就現有資源而言,樂視體育已經在收入方面幾乎已經做到了極致。據其官方數據,樂視體育會員數量已經突破300萬,但需要註意的是,這背後包括樂視體育打包售賣或贈送出去了大量的電視、手機等產品,同時預支了未來的部分會員收入。

也只有聯系樂視整體的現狀和策略,樂視體育近期連續遭遇的困境才多少能被理解。 在包括樂視體育的整個樂視生態中,面臨的同一個挑戰就是“杯子”太多,“蓋子”太少。

這時重新看回樂視體育創始人兼CEO雷振劍在8月的一次發言,或許更有意味。

今年8月下旬,樂視體育從六里屯搬到了電通創意廣場。在喬遷新址致辭中,雷振劍說,搬家意味著樂視體育從野蠻生長式的戰略擴張進入為更重視管理效率的精細化運營階段,“要重新學習如何把運營做到極致,迎來自己的‘二次創業’。”

652e6f7

▲ 雷振劍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再對應賈躍亭接受采訪時的說法:“我們原本預計,明年下半年樂視才會進入階段性調整,但過快擴張提前把挑戰拋給了我和管理團隊。此次樂視第二階段的調整,預計需要一到兩年時間,去盡快實現平衡或者盈利,當然體育和汽車的周期會更長一點。體育業務現在的調整也相對較小,依然會保持較大投入。”

如今來看,樂視體育的“二次創業”也對應著整個樂視的階段性調整。

但過去留下的目標仍等待實現。根據3月下旬騰訊科技披露的信息,樂視體育B輪融資退出周期在3年以內,需要公司在2018年年底完成投資方認可的上市工作。若未完成,原股東將在投資方發起書面回購要求後2個月,按照“全部投資款+12%/年(單利)計算的最低收益”,以現金收購投資方所持有樂視體育全部股權並支付全部對價。

年底將近,眾多版權、供應商合同也到了該結賬的時候,留給樂視體育時間也很緊迫。截止發稿前,樂視體育方面未對上述問題發表回應。

“到底是沈入海底還是把海洋煮沸?”,“魔性”的賈躍亭已經讓樂視體育無路可退,他們需要一起啟動一場最艱難的變革。

體育產業 樂視體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71

律師解讀樂視行賄證監會前官員:或涉單位行賄罪 將面臨罰款

剛剛向投資者釋疑的樂視,又卷入了向證監會前官員行賄的事件。

據央視新聞消息,11月10日,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原局長李量受賄一案。

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00年至2012年,被告人李量利用擔任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廣東康美股份有限公司、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或上市提供幫助,並於2000年至2013年收受上述公司投資人所送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693.622654萬元。提請以受賄罪追究李量的刑事責任。

庭審中,檢察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李量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充分發表了意見,李量進行了最後陳述,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11月10日下午,樂視官方回應稱,“公司與公司現有各主要股東和公司的管理層均與此事無關,不受到任何影響”。

否認與此事有關,是否意味著樂視將免於處罰?

北京誌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和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遊雲庭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采訪,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遊雲庭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企業如果是為了謀求不正當利益而進行行賄,都可能構成行賄罪,而且行賄是雙罰制,除了要對行賄企業處以罰金外,行賄的直接責任人同樣構成了行賄罪,也應該也要處以刑罰。

北京誌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樂視涉嫌構成單位行賄罪,這個罪名的刑事立案標準是一般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現在還不清楚樂視行賄的具體金額。但即使行賄金額不滿20萬元,但只要在10萬元以上,同時具備四種情形之一,也應刑事立案:(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2)向3人以上行賄的;(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其中,樂視至少符合第三種情形。

不過,趙占領指出,還要看李量受賄具體給樂視提供了什麽幫助,是否在法律的範圍內直接關系到樂視的上市行為本身是否違法。“比如,樂視存在欺詐發行的情形,卻因為行賄而順利上市,若是這種情況,不僅涉嫌刑事犯罪,還違法證券法規,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

但他認為樂視不至於因此而退市。“到目前為止,國內證券市場,因欺詐發行而退市的只有欣泰電氣。但是,對樂視及其主要負責人進行罰款、甚至市場禁入還是有可能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26

證監會高官李量受審 收受693萬幫樂視等9公司上市

據央視新聞消息,11月10日,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原局長李量受賄一案。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李量及其辯護人到庭參加訴訟。

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00年至2012年,被告人李量利用擔任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廣東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或上市提供幫助,並於2000年至2013年收受上述公司投資人所送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693.622654萬元。提請以受賄罪追究李量的刑事責任。

李量(資料圖)

庭審中,檢察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李量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充分發表了意見,李量進行了最後陳述,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被告人李量的親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各界群眾60人旁聽了庭審。

最後,法庭宣布休庭,擇日宣判。

【延伸閱讀】

證監系統腐敗案頻發的“內耗”

(原載於2016年1月10日《第一財經日報》,作者:杜卿卿,節選)

“去年是中國監管機構被捕人數最多的一年,也是被捕級別最高的一年。”李劍閣說,這個情況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2015年股市危機以來,證監會一直處於風口浪尖,加上幾名重量級人物落馬,市場眾說紛紜。

6月,被證監會開除並移送司法機關的發行監管部原處長李誌玲,因其丈夫違規買賣股票被調查。

8月初,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原局長李量被“雙開”並移送司法機關。他曾多年負責創業板發行審批,被查是因收受禮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賄賂等問題。

8月末,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劉書帆,亦曾在證監會發行部任處長一職,其被查原因,系利用職務便利,幫助某上市公司定向增發事項順利通過發審會,幫助該公司股票價格維持穩定並上漲。同時,利用自己獲得的內幕消息非法獲利。

隨後被查的證監會原主席助理張育軍、原副主席姚剛,以及近日被帶走的稽查總隊副隊長習龍生,過去多年里都在中國證券發行體系中擁有強有力的話語權。直接操刀改革的姚剛,還被業內稱為“保薦之父”,張育軍去年還被稱為“救市總指揮”。

“15年前我在證監會當副主席,這次抓的人很多都是我的老部下,我感覺到非常的痛心,很可惜。不能說他們十幾年以前就是壞人,我認為十幾年以前他們很優秀,非常優秀,也很勤奮。”面對當前腐敗頻發的證監會,李劍閣頗有感慨,“至少當時我認為他是好人,為什麽現在就變成了一個正在接受司法調查的人?”

在他看來,當前的監管體制、審批體制導致監管機構內部存在巨大的尋租機會,這對內部會形成損耗。重審批、輕監管的機制,對人員會形成腐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70

樂視籌到資金了?賈躍亭在香港金融中心發微博:糧草先行

11月13日下午,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發微博稱:“糧草先行,生態戰略第二階段堅實起航,Mark一下。”該微博的標註地址是香港地標性建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

據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位於香港中環,是恒基集團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所在地,這里聚集了瑞銀集團、美國道富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等全球金融機構。

上周,賈躍亭發布全員信《樂視的海水與火焰:是被巨浪吞沒還是把海洋煮沸?》,承認了樂視存在資金緊張的問題,“蒙眼狂奔、燒錢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糧草供應不及時,後勁明顯乏力”,同時宣布樂視生態戰略進入第二階段。

在全員信發布之後,樂視網在上周一延續了此前3個交易日的低迷,大跌4.68%,收報37.85元。連跌4天後,樂視網市值已經蒸發了128.31億元。

面對股價頹勢和外界猜測,樂視開始籌劃應對措施。 11月8日,樂視網發布公告稱,公司目前運營一切正常,各業務線與供應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並未出現所謂的拖欠供應商款項事件,更沒有緩發員工工資,停止出貨來籌集現金流的情況。

隨後11月11日,樂視網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收到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人員共計10人的通知,增持該公司股票,增持總金額不低於3億元,增持所需資金由高管及核心骨幹自籌。此次增持的股票在增持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持有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樂視網第三季財報顯示,其總資產約288.7億元,比去年底增長了70%,但負債余額約189.7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65.7%,雖然較去年的77.5%有所下降,但高額的負債和負債率無疑加大了資產管理難度,存在一定的償債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3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