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柳傳誌的亦師亦友父子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20/161302.shtml

柳傳誌的亦師亦友父子情
聯想控股微空間聯想控股微空間

柳傳誌的亦師亦友父子情

父愛深沈如山如海

本文系作者聯想控股微空間授權i黑馬發布。

2月18日晚上20:00,央視推出全新的閱讀類節目——《朗讀者》,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誌獲邀做客首期節目,節目中,他坦露心扉,分享了人生和家庭的那些事,並深情朗讀了他在兒子婚禮中的致辭,不僅有濃濃的親情,也傳達了不少人生的智慧。

一貫以冷靜形象示人的柳傳誌動情地說:“我榮幸地有機會給柳林當父親有四十幾年的歷史了。”

兒子婚禮上的致辭

柳傳誌:我榮幸地有機會給柳林當父親有四十幾年的歷史了,近十余年來,他雖也常有歡笑的時候,我總覺得他的大多數快樂是短暫的,是發自皮膚層面的。多數的時候表情平淡,略有憂郁。而自從和康樂交了朋友以後,感情明顯發生變化,隨著時間的推進,他的快樂從皮膚進入到了骨髓、筋脈,進入到了五臟六腑。看來康樂的笑容融化在了柳林的心田里面。柳林開始腦門發亮,眉眼中總帶著愉悅和笑意。

在我家的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微信群中,康樂以前是見習秘書長。今天,公元2016年12月24日起,康樂將正式擔任秘書長一職。康樂的陽光將不僅照向柳林,而且灑向全家,為全家的和睦、幸福、昌盛貢獻力量。

這時候應該表達感謝了。首先,我們全家、我們整個大家庭對康健民先生、陳秋霞女士能培養出康樂這樣善良、賢淑、聰明、能幹,形象內涵俱佳的女兒感到由衷地欽佩,更重要的是能把女兒無私地輸送到老柳家當兒媳婦,且掌管鑰匙,表示萬分感謝。對這樣無比珍貴的禮物,我們實在無以回報,只能把兒子送到您那兒當女婿,以表達感激之情。柳林還行,以後如果有冬天存儲大白菜、搬蜂窩煤這樣的重活盡管叫他幹,他絕無二話,因為他從小就這麽跟著我給他媽幹過很多年。

在我們公司考察幹部有句行話:叫既要看前門臉也要看後腦勺。前門臉指的是這個人的業績、能力,他要給人看的地方;後腦勺是人的品行,一般考核不到的地方。

柳林不在我們公司上班,我的註意力不放在他的前門臉上,而是在後腦勺上。如實講,柳林的後腦勺長得還是很漂亮的。柳林善良、忠厚、孝順,對朋友講情義、重承諾,說話幽默,有味兒,而且從不高調,他的朋友都認可他。

在我們大家庭中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尊者,那就是我的父親。由於柳林在家族中獨苗單傳的特殊位置,也由於柳林孝順善良的性格,爺爺奶奶對他的成長高度關註。在他結婚的重要時刻,我要對他講的一句深刻的話,就是我父親送給我的一句話,轉送給柳林。

我十七歲高中畢業的時刻,由於家庭成分的原因,發生過一個突然的變故,我曾受到重重的一擊,我被完全打懵了。在這時候,父親和母親一起和我談了話。

父親說:“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麽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父親的話讓我無比溫暖,在我的一生中經歷坎坷、天上地下、水中火中,但我父親的這句話,讓我直面任何環境坦蕩應對。

今天,當我要把這句話轉送給兒子的時候,我想加一點補充。正直兩個字本身它含了忠誠坦蕩、光明磊落等多種真善美的內涵,我想加的半句話是“懂得融通”,也就是說“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在我懂事成人的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何曾想過今天世界會是這樣,而對你們——你和康樂,將面臨著一個更大不確定性的未來,真正理解有理想而不理想化也會讓你們以強大的心臟面對未來,我想會受益無窮。

每當看到柳林和康樂相視,會心一笑的時候,這種幸福的光環不但籠罩著你們,而且傳遞到了我們心中。做父母的有什麽比兒女生活幸福還幸福的事呢!——尤其是此刻,我從沙場退下來,希望要充分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

希望柳林康樂永遠相親相愛。這是柳家的傳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都是這樣。我們:我、你媽媽、叔叔嬸嬸、姑姑都在熱烈地、殷切地盼望看你們結下幸福的果實,越多越好!三十多年前有一個電視劇叫阿信,電視劇的開頭就是在日本的高速列車上,一個滿頭銀發的老奶奶帶她的孫子看她創造的產業帝國。我正殷切地盼望著這一天!

“朗讀者”柳傳誌之番外篇

柳傳誌到了CCTV,自然又是提前到達,他和董卿在訪談間里足足一個小時到底都聊了什麽?擺脫時間的局限,讓您更多的了解“朗讀者”柳傳誌背後的故事。

在聯想,遲到就要罰站

董卿: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和它的氣質、思想其實和企業的創始人是有著密切的關聯的,您對於聯想或者聯想對於您之間的這種緊密地關聯是不言而喻的。您有什麽樣的一些做企業的原則在這個企業里是不可破的,有嗎?

柳傳誌:當然。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文化實際體現了企業的價值觀。在我們公司,特別想要崇尚的是關於誠信的問題。因為在中國,確實歷來對商人是看不起的,過去講士、農、工、商,商人排在後頭的,還有有一句話叫” 無商不奸”,所以在中國,尤其是作為民營企業,真的要把誠信放在第一位,真的要用良幣驅除劣幣。其實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所以我把誠信看得特別重。其實就是說話要算話,為了推動這一點,首先要以身作則。

比如說開會遲到的問題,很多單位都無所謂,遲到三分鐘、五分鐘的都可以,但是在我剛創辦聯想的時候,八幾年,大家的時間觀念真的不強,所以往往就有這種情況,比如八點鐘開會,九點鐘最後一個人才到。我後來就定了一個規矩,開會遲到是要被罰站的,這個罰站不是說一邊開著會,這個人在後面站著。而是他進來以後,主持人要把會停下讓他站一分鐘,這是很尷尬的局面,有點像默哀似的,讓他站一分鐘。

董卿:您自己被罰過嗎?

柳傳誌:當然,當然被罰過。因為我們那個規矩是,只要你沒有提前請假,都要被罰的。我有一次在一個酒店里邊開會,快開會的時候我去洗手間,正好碰見了中科院的院長,我當然得跟他說話,這一說完話以後就拖了時間了。我一共被罰過三次,我開過多少次會,能只被罰三次就非常不錯了。

董卿:別人怎麽好意思也罰您呢?

柳傳誌:我當然要自覺站在那兒了,而且我們有一個規定,就是如果主持會議的人沒有按照規章去罰他,這個被檢舉,要到我的辦公室站一分鐘的。就這件事,罰站雖然是個平常的事,我從1990年定的規矩,到了今年都二十幾年了,依然在這麽延續保存著。這個說明了制度就是制度,之所以它能做得成,一直嚴格地能遵守,我看除了這個規定以外,這個以身作則非常重要。

家里人也不能遲到

董卿:我知道您有一個非常在意的原則,就是不遲到,在公司或者去外面開會從來不遲到,那麽您在家里也不允許家人遲到嗎?

柳傳誌:遲到這事兒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我常說,我們家的書記是我太太,這是半開玩笑但也是真的,因為家里別的事兒我又不管,經濟大權全交給她。別的事都好商量,但是遲到我是真的不願意。

董卿:不能容忍。

柳傳誌:為什麽不能容忍呢?我不遲到幾乎是我的品牌了,凡是我的朋友圈里的人都知道,包括政府的一些同事領導都知道,跟我開會碰頭都是不遲到的,他們都等著抓我遲到一回。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時候家里人出去,覺得這是家里人玩,為什麽弄得那麽緊張,後來我說這是我的原則,堅決不讓。

子女不準進公司的“天條”

董卿:我知道您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您有一個原則我們都知道,就是您的子女是不準進聯想的,始終都是堅持的。

柳傳誌:是。這個是因為我1984年創辦聯想的時候,是和計算所的一批老同事,我們一起出來的。出來以後,那個年代上大學最好的學種大概就是計算機,所以我們又是計算所,都是做計算機的,子女學計算機的人也多,如果孩子們都進公司以後,我相信會影響公司的管理和發展。因為一些互相聯姻、盤根錯節還能管嗎?所以整個公司就做了這麽一個規定,所有人都要遵守。

董卿:您的這個規定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您的孩子,包括您的愛人,他們能理解嗎?

柳傳誌:當時他們是孩子還小,也就沒有什麽。愛人有點意見,也沒有什麽。比如像我的孩子,一個在北大,一個在北郵,都在算是中國名牌大學里學的計算機專業,到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一個在哈佛,一個在哥倫比亞,畢業以後,他們都按照預定的規程在美國電腦公司工作。我兒子當時在美國的一個軟件公司工作,工作以後那個公司希望通過他來成為聯想的供應商,他自己就覺得很為難,不願意,最後的結果是他幹脆辭職了。

再後來我兒子回國了,回國以後發現有重大問題就是,他不能進聯想,但是如果不進聯想的話,他的專業範圍內,不是聯想的上下遊就是聯想的競爭對手,就很麻煩。這時候我太太就會覺得,你又叫孩子學電腦,還希望他們回國,然後又不能進聯想,是不是弄得有點尷尬?

但從總體來講,我覺得還是不進聯想要好得多,因為進了公司,我自己覺得對他是公平甚至嚴格的,他可能也會覺得很嚴格,但其他同事呢?其他年輕人呢?可能還是會容易覺得你給了孩子更好的條件和機會。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他們不進聯想,自己去發展,還是非常好的。

家里人的“嘲笑”和“貶”

董卿:這麽嚴格的父親,您在家里跟孩子們的關系怎麽樣呢?

柳傳誌:我自己感覺還行吧,真的覺得還行。我做了一個折算,我和他們30%是朋友,30%是同學,40%是家長。我表達完了這觀點以後受到他們一致的反對,但是他們也承認有一部分是同學,但他們認為當家長的比例高過51%。

現在在我們家里頭,每禮拜六有一個聚會,在微信里溝通這聚會,有一個秘書長出來負責主持。有多少人、喜歡吃什麽、喝什麽酒等等需要秘書長弄得更溫馨一點。有時候還請一些朋友來,在聚會討論的過程中,我經常被他們貶。我說話,我談我的觀點,但被他們貶的時候很多了。

董卿:比如說呢?

柳傳誌:比如說他們笑話我。雖然我是在北京長大的,但是我在大學念書的時候,難免會受到東北同學的東北口音的影響,像“俄羅斯”,我就會說“俄羅斯(四聲)”。我又是在南方出生的,所以口音里前後鼻音分不清,我有一個同學叫於兵,但是我一直都叫於兵(bin)。再比如我小時候讀的是《水滸傳》,但他們讀的是金庸、古龍,他們從這方面挖苦我。

董卿:那您覺得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麽?

柳傳誌:學到挺多的。比如我從他們身上知道當前的年輕人在學什麽,喜歡什麽,有什麽新奇好玩的事兒。我覺得家里邊說我有51%的家長權威是冤枉我了,真是沒有。

董卿:其實您剛才說的嘲笑您或者貶您,我覺得那都是家庭之間的一種溫暖、一種情緒。

柳傳誌:那當然。

勸兒子柳林戒煙

董卿:家庭成員之間的一種愛,有沒有真正有矛盾的時候?比如說真的有些事情大家有了意見,或者說真的您希望他能聽您的?

柳傳誌:有。說一件吧。我兒子上大學的時候,學會抽煙了,我太太和我父母都對抽煙很反感。因此呢,我太太就跟我兒子談了,就叫他不要抽煙。但是他可能陽奉陰違,嘴上那麽說說,但實際還是抽,結果我太太就一定要我去跟他談談。

後來我就跟我兒子說,其實真的別抽煙,沒什麽好處,還惹你媽生氣何必呢?他也跟我笑笑,但是接著還抽。這時候我愛人就要求我要嚴肅地跟兒子談談。

這時候我就跟我太太表明了我的態度,我說我不能跟他談,為什麽不能談呢?因為我自己是戒過煙的人,戒煙的難處我知道,而且抽煙也不是什麽根本性原則性的問題。如果我真的給柳林認真地談,我說你不能抽煙了,如果柳林當時就不同意我的意見,那弄得爺倆肯定下不來臺。因為我嚴肅的談話,他把我頂回去,這就很不好意思。

董卿:您要真的跟他嚴肅談話,他真的會把您頂回去嗎?

柳傳誌:以前沒有過,但是我不能不做好這種思想準備。第二種可能是他同意了,但實際戒不了,我是不能允許這種說了話不算的。可能我會說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下次不能這樣,他要再抽了我怎麽辦?我真能為這個跟他就撕破臉嗎?也不行,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別談。最後我頂多跟他說,你要能把煙戒了,我高看你,我覺得你了不起。後來柳林自己就真的把煙戒了。

有的時候,比如他們的某些缺點,假定不是原則性的東西,那我只能去啟發。當真有原則性問題的時候,我也會采用一些比較更強勁點的方式,但是仍然會很在意他們的感受。

員工一席話讓他收斂脾氣

董卿:您真上火什麽樣子?

柳傳誌:很猙獰的。

董卿:真的麽?

柳傳誌:現在聯想的年輕同事,包括像你們和一些記者,覺得我這個人很和藹可親。但是老聯想的人都見過我猙獰的面目,因為當年企業小,要努力辦大,中間要做很多很多事,脾氣會很急。後來我是把脾氣收斂回來變成現在這樣了。

1992年的時候,一個年輕的領導跟下邊人說,柳總為什麽有魅力?柳總會發脾氣,一發脾氣說話說到點上。這話聽完了以後我就害怕了,我發脾氣我基本認為是應該有道理的,有原則的,但是這東西要是有樣學樣以後,後邊人學發脾氣呢?公司的空氣就會幹燥,一級一級往下發脾氣,大家來了就像軍隊那種勁頭。我希望公司是一個空氣很濕潤的一個集體,大家敢於對上邊提意見。後來我就開始控制自己,我就真的不再發脾氣了。

董卿:發現您果然有一個特點,就是當您聽到好話的時候您反而會很警惕。像剛才那個員工,他覺得他是說了一句好話,柳總有本事,會發脾氣,說話說到點子上,可是好話會引起您的一種反思。

柳傳誌:那當然了。比如說我一個員工沖著我說某些話的時候,兩個眼睛看著我,滿臉地誠懇,讓我覺得很受感動,回過頭也許他做的事就不是這樣了,完全沒有按照預先說好的事做。人不能光從表情來決定。

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

董卿:您會把這些人生的經驗都傳授給自己的孩子嗎?因為你的經驗太多了。

柳傳誌:沒有傳授,就是聊天。茶余飯後說起對某些人的看法等等,大家從各個角度去談嘛。

董卿:您對他們的這些教育會受到您的父母對您的教育的影響嗎?

柳傳誌:會。我覺得我受我父親、母親的影響都還是很大的,他們還是以身教為主,也有言教。

舉個例子,像我們住的中國銀行的宿舍,是一個大的四合院,有一個趙大爺,是傳達室的工作人員。他去世以後留了一個老太太,沒孩子,那時候我們家里頭就一直每個月給老太太15塊錢,等於她的生活的唯一支柱。

後來一段時間,我父親工資減得不到三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他還叫我們一定要堅持給老太太最起碼每個月5塊錢,讓這個老人一直能生活下去,最後一直到給這個老人養老送終。老太太對我們也挺好的,尤其對我小妹妹都挺有感情。

所以做人要正直,要善良,父親既跟我們說,同時也給我們做了榜樣。我覺得我的孩子要跟我學的地方,比如做人要誠信、要正氣,有時候在家里談及一些事情,他們也知道我為人的準則。

一句話傳兩代人

柳傳誌回憶起父親柳谷書說的一句話:“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麽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而今,柳傳誌又將這句話轉送給兒子柳林:“我想加一點補充——要懂得融通,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在“父與子”身份的轉換中,柳傳誌將“做正直的人”這個人生準則在柳氏家族中傳承延續,天上、地下,水中、火中,任何環境都能坦蕩應對。

亦師亦友父子情

在作為柳林父親的四十幾年歷史中,父子倆亦師亦友的相處方式給了彼此足夠的空間和余地去深刻了解對方,去感知父愛親情的力量。

中國有句老話,“知子莫若父”,其實子知父亦如同父知子。2016年道農會上,在《爸爸曾經告訴我》情景互動中,春、夏、秋、冬四塊背板阻隔了父子間的視線,憑著兒子的一句話,柳傳誌輕松地猜出了哪個才是柳林。

在中國的語境里,“父與子”關系通常都深沈如山海,“父親”二字對孩子而言,是一個微妙的詞匯,是偉岸的形象,是威嚴的註解,是沈默的力量,但那顆愛子之心卻如此滾燙,正如《朗讀者》節目所說,“有時候愛得如此深沈讓我不知怎樣表達。”

兩個人成為父子(女)是一種幸事。在漫長的時光里,你與你的父親,或你與你的子女,“父與子”之間都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柳傳誌聯想家書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