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CO前CEO兼練習首席投資官Mohamed El-Erian原本只想悄悄地離開。作為債王格羅斯(Bill Gross)“繼承人”的他,並沒有想到,自己的離開會在PIMCO掀起一陣狂風暴雨,但他表示當時沒有考慮繼續留在PIMCO,哪怕是兼職。
今年一月,El-Erian作出了一個備受爭議的決定——離開資產規模近2萬億美元的PIMCO。本周一,他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
如果知道我的離開會引發媒體的狂轟濫炸,我對很多事的做法將會完全不同。
痛失左膀右臂
如果重來,El-Erian會考慮在PIMCO兼職嗎?
“如果接受不了每小時100英里的速度,那麽50英里呢?老實說,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選擇。”El-Erian如是說,將自己一貫的“拼命三郎”式的管理風格形容為“豈止於拼”。他表示,兼職工作將和自己的行事風格“不協調”。
作為世人眼中的“債券之王”格羅斯的繼承人,El-Erian的離開震驚了整個投資界,外界瘋狂揣測他與格羅斯的關系,以及他在PIMCO和後來就職的德國保險巨頭安聯的人生規劃。
他的請辭理由和其他辭職的高管一樣是陳詞濫調:花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El-Erian說他意識到,當一個好爸爸比當一個好的投資者更重要。
2013年5月,El-Erian忽然意識到,自己是時候做出一些轉變了。因為那一天,年僅10歲的女兒,給了他一張清單,列出了22件那些年他錯過的、關於她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El-Erian的突然離職,令年屆70的格羅斯手足無措,最終他任命了六位副首席投資官(CIO)填補El-Erian留下的空缺。在此之前,除了格羅斯本人和El-Erian外,再無其他CIO。
此後PIMCO風雨飄搖,投資者連續數月從公司旗下全球最大的債券基Total Return Fund撤資,贖回規模超過了250億美元。個中滋味,皆由格羅斯獨自一人承受。
“多麽痛的領悟”
El-Erian離職後不久,兩位戰友多年的個人恩怨情仇被媒體大肆渲染。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今年2月24日,《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爆料稱,去年格羅斯與El-Erian在十幾位同事面前相互拆臺,兩人之間的矛盾至此公開化。
該報道詳細介紹了曾經的“黃金搭檔”——格羅斯和El-Erian的合夥關系,稱兩人關系越發緊張要歸咎於格羅斯“專橫的”管理風格,以及在給予其他投資經理更多權力方面的分歧。
格羅斯隨後在接受路透采訪時說,他有足夠的證據表明El-Erian為《華爾街日報》上述文章作了“傑出的貢獻”。他還聲稱El-Erian試圖“中傷”他。
然而,在本次接受路透專訪中,除了“天才”之外,El-Erian拒絕用其他任何詞談論他的“老夥計”。
從此天涯是路人?
離開了PIMCO的El-Erian,在安聯謀得了首席經濟顧問一職。他是這樣形容新工作的:
花費我50%的精力,我喜歡它。
盡管安聯在加州的辦公室距離PIMCO總部Newport Beach並不遠,然而El-Erian表示,新工作與PIMCO“並無交互”。
那是允許新領導階層湧現的正確做法,我對他們充滿敬意。
我在安聯所做的一切與他們並無聯系。
報章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分析一下樓市,按筆者觀察,無論樓市上升或下跌,報章總是傾向叫人不要買樓,樓市下跌當然不用說,輕易找到不少案例指出樓市仍未見底,至於樓市上升呢?不是說樓價就來會跌,就是說人工和儲蓄不足夠付首期,供樓更加不用說。
近日又有兩個買樓很危險的案例,其中一個是大公司高層一直擔心工作不穩定而選擇租樓,直到財政上稍為充裕,卻又追不上樓價令買樓計劃遙遙無期。另一個案例是有年青測量師,家庭總月入達到五萬,為了申請居屋而甘願減人工一萬。
很多人買樓只會從自住角度出發,揀樓只會從自己的喜好出發,例如作為公司高層,無論居住地區、單位面積,甚至物業硬件配套等都要中上水平,該等物業價格當然也屬市場上中上水平,本來要擁有都有一定難度,例如要有一定水平入息才能負擔每月供款,最近數年政府打壓樓市而收緊中上價樓的首期水平,想擁有中上價樓的置業人士,除了要有高收入外也要有能力付出高昂的首期開支,以1200萬的物業為例,現時銀行只可以按最高5成,也就是說,想買1200萬樓,請先準備600萬首期,再加上印花稅、律師費、經紀傭的開支,中六合彩頭獎(800萬)也只能夠俾首期。也難怪公司高層也要租樓。
可是只要改變買樓目標,由買樓自住改為買樓收租,再以租金津貼自己的住屋開支(即交租),情況就不一樣,舉個例子,假如公司高層改為買間600萬樓收租,雖然也要5成首期,不過首期開支就大幅降低至300萬,連同雜費開支大幅降低至330萬左右。現時價值600萬的樓大概可以每月收租1.8萬元左右,有了這筆收入,一方面可幫補自己的租金,另一方面又可以與樓市同步,避免樓價再升令置業夢再一步被拋離,也總好過純粹租樓只有消費沒有投資。
想實踐買樓夢想,其實有很多方法,下篇再分享下年輕測量師應該向上流還是向下流。
作者網誌:http://www.ccomentary.com
1,293 total views, 24 views today
尋找中國最優秀的年輕人!這本是華爾街見聞全力以赴的目標。但漸漸我們發現原來不只我們有難度,很多大牛機構也由於種種原因找不到合適的新生力量。這里面有機構的原因,也有學生的因素。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步發展,投行正被越來越多人所了解,人們對高盛、摩根士丹利不再陌生。每年校招都有大量頂尖的年輕人為進入這些big name而擠破頭,其中的絕大多數甚至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這些被淘汰的人是因為不夠優秀嗎?排除一些VIP的因素,其中許多人是因為沒有做好準備。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有足夠好的規劃。如何積累優質的實習經歷,掌握足夠的金融知識,如何在一次次網申中能脫穎而出,這都需要更早,更完善的規劃。
另一方面,做華爾街見聞的這兩年,見了不少機構。我們驚訝的發現,許多機構都希望有優秀的年輕血液補充,但往往不盡如人意。盡管在業內看來這都是大牛機構,但由於低調而名聲在行業外不為人知,或由於人手有限沒有能力組織大規模招聘,最終只能不斷碰運氣。這樣好的機會最終沒能讓最合適的年輕人獲得,這無疑是令人遺憾的資源錯配。
於是,我們做了見聞學堂,這里將聚集有金融夢想的優秀年輕人。我們呼籲同樣希望尋找優秀年輕人的機構與我們攜手一起為更多年輕人提供機會。你們將在這里免費獲得更訓練有素、優質的年輕人資源,見聞學堂的郵箱[email protected]期待你的來信。
年輕人們,如果希望變得更好,見聞學堂(微信公眾號:top-elites)期待你的加入。而如果你足夠優秀,那學堂精英學徒計劃將是你最好的選擇。
世界上沒有一項生意,可以有炒股票的暴利九月份港股大幅滑落,但一些當炒股份不跌反升,更大幅上升幾倍。上個月談過主板股份,十月則談一些創業板股份。例如下列四隻創業板股份,今年內有幾倍至幾十倍的升幅。最突出的是壹照明,上週佔中開始時上市,以$0.50全配股發新股一億股,集資五千萬元。一上市就升7倍$3.5,之後再升至$6.26。本星期一發盈警,指中期業績繼續虧損,但是股價照升。市值由上市前兩億元急升至22億元。
升幅最大的是Millennium Pacific (8147),MP是電子產品製造商,生產GPS等產品。2014年7月18日以每股$1.35,發售3千萬股,集資4千萬元。2014年中期銷售1.69億元,純利638萬元。銷售及盈利表現普通,前景也不是突出,但股價卻表現驚人,短短三個月,股價升23倍。市值由上市前1.35億元急升至20億以上。
相反一些傳統工業股,表現令人無限唏噓。香港工業近年陷入困境,盈利及股價表現差勁。香港傳統工業在70年代興起,79年內地改革開放,隨著香港工資攀升,香港工業搬入內地,以香港為寫字樓,內地為工廠,繼續在全球競爭。但隨著內地進步,成本上升,為香港工業帶來問題。2007廣東省總書記汪洋提出騰籠換鳥,要提升廣東工業增加值,讓工業升級。內地基本工資每年以15%以上增長,再加上社保,房保,及醫保等額外支出。每個工人成本由每月500元人民幣,急升到5000元人民幣。勞工密集的行業例如紡織,製衣,製鞋,電子加工等都要搬到海外。最近有香港工業家稱,孟加拉平均工資每月只有500元人民幣,是內地的十分之一。從一些工業股近年的業績,也可以看到經營困難。最近一家生產製造電聲產品的電子生產商發盈警,指今年會錄得虧損。一間製皮革的工廠由微利,到近年嚴重虧損。本人認識的工業家都經營及上市十多年,但到今市值也只有幾億元,連賣殼的四億元也沒有。再看去年及今年上市的創業板工業,短短幾個月,市值可以升十幾廿倍,由幾億元升至20億元。對一些老實做廠的實業家,實在是太不公平。做幾十年的實業,都不及炒幾個月的股票。世界上沒有一項生意,可以有炒股票的暴利,那會有人去努力做實業?
Raging Bull
從今年三季度以來,不論從實體經濟指標、金融指標還是先行指標來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當下正是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關鍵時期,市場最關心的是在經濟下行期間央行究竟會不會全面降息。那麽要如何判斷降息的時點呢?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表示,全面降息需要滿足三大條件。
範劍平在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表示:
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控的工具,更多是一個技術性手段,貨幣政策中的各種政策工具本身不帶有道德判斷。我們需要定向放松還是全面放松,要根據經濟形勢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當我國經濟還處於合理增長區間時,我們不需要全面放松,這時候用定向的手段先解決最薄弱環節的棘手問題是對的,當然這不意味著將來沒有全面降準、全面降息的可能,形勢需要時也要果斷選擇適當的政策工具。
以降息為例,世界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都主要盯住CPI,同時還參考PPI和資產價格,資產價格主要是房價。去年我國CPI平穩、PPI明顯回落、房價居高不下,參考CPI就沒必要調整,看PPI就應該降息,看房價就應該加息,綜合考慮後我們的決策是不加息也不降息。今年PPI下降的幅度加大,CPI漲幅比去年縮小,房價也開始掉頭向下了,我們降息的條件在逐步成熟,或可選擇定向降息,將來如果房價、CPI、PPI都下降就存在全面降息的條件。
談到未來央行貨幣政策方向,另一位重要人物、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於上周六表示,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非常低, 沒有任何理由在可預見的未來對中國經濟實施大規模的財政或貨幣刺激政策。馬駿表示:
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非常低。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並不會在每次經濟增速放緩時出現,這是外界需要認識的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之一。盡管經濟增速放緩,目前中國的就業狀況依然穩定。但同時房地產、部分國有企業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杠桿已經過高,對於這些領域的進一步放貸應該予以避免。
上周《中國證券報》評論預計,三季度數據將顯示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需求不足持續甚至加重、仍未解決企業融資難且貴的問題,央行可能以多種手段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擴大定向降息範圍,甚至在必要時啟動全面降息。該評論還指出,三季度GDP情況不容樂觀,四季度壓力依然較大。最為突出的是,目前實體經濟實際利率較高。
央行數據顯示,6月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6%。考慮到當前PPI長期運行在負值區間,企業融資成本普遍在8%以上,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更高,甚至可達10%以上。因此,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已成為當前貨幣政策穩增長重要目標。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背景下,貨幣政策降低融資成為可能將體現三大特點
1、利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間。
2、未來可能繼續定向降息。
3、如果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穩增長面臨較大挑戰,不排除可能全面降息。
浦發銀行分析師曹陽在報告中表示,中國央行仍然有必要降息,而且考慮到目前國際貨幣政策環境,中國央行降息的成本並不高:
我們認為央行對銀行間市場低利率的擔保會進一步提升風險偏好,“套息交易”增加對風險資產價格影響會更大些,而這些資金未必進入實體經濟領域。這使得未來通過降低基準利率來改善企業融資成本依然是較為必要的。
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
中國社科院數量所副所長李雪松稱,對於明年的經濟目標,有的建議繼續設定為7.5%的觀點,也有建議設在7%的,以及6.5%-7%的,但是即使是要實現7%的增速,也需要努力才可實現。
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對中國今、明兩年GDP增速做出預測,2014年為7.3%-7.4%,2015年為7.1%-7.2%。他甚至表示,明年政府如果沒有大規模刺激政策出臺,GDP增速很有可能在某些季度低於7%。
此外,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預計,今年中國GDP增長速率將在7.3%左右,明年是7%或者略低於7%。
IMF的經濟學家則預測,今年中國的GDP增速在7.4%,明年預計在7.1%,然而,即便是經濟增速放慢,IMF仍認為中國經濟放緩應被視作“健康”的進展。
《華爾街日報》對15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預計中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可能僅有7.2%,較二季度的7.5%將有所放緩,也將是2009年3月以來最低經濟增速。(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近期油價急劇下滑,美國頁巖油公司可能會削減資本支出,但行業承受能力已增強。
美國頁巖油行業先驅之一的Contiental Resources公司首席執行官Harold Hamm告訴英國《金融時報》,所有的頁巖油公司都在重新評估它們的計劃,部分公司已經決定減少開采。
但他表示,今天的頁巖油行業不會陷入危機。如果同樣的情形出現在2012年,或許會發生危機。
Continental是第一批開發美國北達科州頁巖油的公司。該地區連同德州南部的Eagle Ford以及德州西部的Permian Basin是美國複興石油工業的中心地帶之一。Hamm持有該公司68%的股份,價值約136億美元。
與其他頁巖油生產商一樣,Continental的包括鉆探機在內的資本支出仍然高於其經營帶來的現金流。Hamm稱,許多公司都希望平衡好支出與收入。
他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當市場上漲的時候,你可以有信心地超支。然而在市場下跌的時候,最好不要那麽做。因為債券市場會遠離你的。
但是Hamm表示,對於油價下跌,公司有很多靈活的應對之策:
你可以繼續開新項目(增加資本支出),但是一旦油價下跌,你可以減少資本支出。
其他的中小型頁巖油勘探和生產商也發出了類似的聲音。
另一家領先的頁巖油產商 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的首席執行官Scott Sheffield在本周二華盛頓舉行的一個會議上稱,如果WTI油價跌破70美元, 頁巖油鉆探將會“大幅削減”,甚至在跌破80美元時,就會有“部分削減”。
“如果跌至70到60美元,你將會看到顯著的削減。”他表示。
Hamm也認為,從長期看,油價註定會上漲。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將會需要石油作為交通運輸的能源,當前這一領域並無完全有效的代替品。
他還指出,即便美國頁巖油繁榮如現在,原油總有一天還是會被用完的。(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有更多想法,請加入黑馬書友會和書友們一起討論吧!
註明“公司+姓名”加微信zzyyanan,黑馬哥拉你入夥。
本欄目歡迎各大出版社、自媒體人聯系。
市值 | 現金流入 | 股息 | 囘購 | Owner A | Owner B | |
年 1 | 160 | 14 | 4.0 | 10.0 | 80 | 80 |
囘購 | -10 | |||||
流通股值 | 80 | 70 | ||||
現金流入 | 7.47 | 6.53 | ||||
股息 | 2.13 | 1.87 | ||||
股息 Yield | 2.67% | 2.67% | ||||
2 | 160 | 14 | 4.4 | 9.6 | 80 | 70.0 |
囘購 | - 9.6 | |||||
流通股值 | 80 | 60.4 | ||||
現金流入 | 7.98 | 6.02 | ||||
股息 | 2.49 | 1.87 | ||||
股息 Yield | 3.11% | 3.11% | ||||
3 | 160 | 14 | 4.8 | 9.2 | 80 | 60.4 |
囘購 | - 9.2 | |||||
流通股值 | 80 | 51.1 | ||||
現金流入 | 8.54 | 5.46 | ||||
股息 | 2.90 | 1.85 | ||||
股息 Yield | 3.62% | 3.62% | ||||
4 | 160 | 14 | 5.2 | 8.8 | 80 | 51.1 |
囘購 | - 8.8 | |||||
流通股值 | 80 | 42.3 | ||||
現金流入 | 9.16 | 4.84 | ||||
股息 | 3.39 | 1.79 | ||||
股息 Yield | 4.24% | 4.24% | ||||
5 | 160 | 14 | 5.6 | 8.4 | 80 | 42.3 |
囘購 | - 8.4 | |||||
流通股值 | 80 | 33.9 | ||||
現金流入 | 9.83 | 4.17 | ||||
股息 | 3.96 | 1.68 | ||||
股息 Yield | 4.96% | 4.96% | ||||
6 | 160 | 14 | 6.2 | 7.8 | 80 | 33.9 |
囘購 | - 7.8 | |||||
流通股值 | 80 | 26.1 | ||||
現金流入 | 10.56 | 3.44 | ||||
股息 | 4.64 | 1.51 | ||||
股息 Yield | 5.80% | 5.80% | ||||
7 | 160 | 14 | 6.7 | 7.3 | 80 | 26.1 |
囘購 | - 7.3 | |||||
流通股值 | 80 | 18.8 | ||||
現金流入 | 11.34 | 2.66 | ||||
股息 | 5.43 | 1.28 | ||||
股息 Yield | 6.79% | 6.79% | ||||
8 | 160 | 14 | 7.3 | 6.7 | 80 | 18.8 |
囘購 | - 6.7 | |||||
流通股值 | 80 | 12.1 | ||||
現金流入 | 12.16 | 1.84 | ||||
股息 | 6.35 | 0.96 | ||||
股息 Yield | 7.94% | 7.94% | ||||
9 | 160 | 14 | 8.0 | 6.0 | 80 | 12.1 |
囘購 | - 6.0 | |||||
流通股值 | 80 | 6.1 | ||||
現金流入 | 13.01 | 0.99 | ||||
股息 | 7.41 | 0.56 | ||||
股息 Yield | 9.26% | 9.26% | ||||
10 | 160 | 14 | 8.7 | 5.3 | 80 | 6.1 |
囘購 | - 5.3 | |||||
流通股值 | 80 | 0.8 | ||||
現金流入 | 13.87 | 0.13 | ||||
股息 | 8.60 | 0.08 | ||||
股息 Yield | 10.76% | 10.76% | ||||
11 | 160 | 14 | 13.2 | 0.8 | 80 | 0.8 |
囘購 | - 0.8 | |||||
流通股值 | 80 | - 0.0 | ||||
現金流入 | 14.00 | |||||
股息 | 13.20 | - | ||||
股息 Yield | 16.50% |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