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也來談談「董事會秘書」這個倒霉行當!(第三篇) 殺狼求道

http://xueqiu.com/1759275068/23099982
哎!自找倒霉啊!自從前天早上被千萬隻草泥馬衝撞得心潮澎湃寫了第一篇後,感謝大家的「圍捧」,不得不昨天早上、今天早上繼續上來「筆耕不輟」。俗話說的好「慢工出細活」,每天忙裡偷閒必須寫一點當然算不上慢工,也就出不了細活,不過正應了開篇那句話「資本圈那點事大家都懂的:不好說的太細」,哈哈哈,列位將就著看吧。

      書歸正傳,通過前兩篇大家都知道了我的董秘之路有多坎坷了吧?就算幸運的當上了,後面也是磕磕絆絆。當然這些挫折是很好的經歷,而我的董秘生涯可能在信息披露之外資本運作的成分更多一點。資本運作就那點事,一說很多人都知道,誰都能說幾句,可真讓你自己完完整整的做一遍那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以前在投行部做小嘍囉的時候跟著領導做、是執行者、做一段業務,是一種感覺;現在自己就是領導、是決策者、做整個項目完全是另一種感覺。說個真實的段子:有次在發審會上,某委員問一保代:這個證明是你親自去開的嗎?保代:是的,是我親自去XXX辦公室開的。委員:哦,那XXX辦公室在幾樓呀?上了樓左拐還是右拐?第幾間?保代:呃。。。。。。(有人私下說是會裡認為該保代沒有盡到核查義務,敷衍了事),我想這位保代當時就想驅趕著千萬隻草泥馬把那位委員家的祖墳給踏平吧!哈哈。這個段子充分說明在資本市場上,很多事你親自執行過和知道執行的結果完全是兩碼事。我的經驗是企業的每一個部門業務都要熟悉只怕不夠,進入部門和他們上兩天班心裡才有底。有次一位投資者致電我:上午在XX發生一場火災你知道嗎?你們倉庫裡那麼多危險化學品,要是也遇到一樣的情況怎麼辦?正好我一週前在倉庫「搬了一天貨」,知道我們那套「牛了B了去了」的德國消防系統的詳細情況,我一串專業名詞丟出去後,這位投資者就「噢!噢!噢!」的學雞叫去了,下午收盤時受那場火災影響,板塊集體泛綠,我們一支獨紅。理論上來說,財務問題問財務總監去,業務問題問營銷/生產副總去可能效果會更好,但董秘就是一個信息出口呀,不是所有投資人都可以像黨政幹部那樣想問誰就能問誰的,所以董秘這時候就要起信息彙總的作用、要能把信息融會貫通,不能說的堅決不說,利用能說的,哪怕是東拉西扯、用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細節也要把監管層、投資者心中那些活蹦亂跳的小草泥馬引到別的地方去。當然,如果你嘴拙腦笨,那死於滾滾草泥馬鐵蹄下的第一個就是董秘!所以說,哎,董秘是個倒霉行當啊!我的助理曾經問過我:「您一天到晚有電話就接,一接就說那麼一大堆,累不累啊?」我答:「雖然我不能做到憑接個電話就引來一位投資者,但我敢說公司從沒有因我接個電話而喪失一位投資者!能做到這一點是我作為一名董事會秘書的榮譽!」(好吧我承認,其實是我這個人話多!)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某天在香港,一位投資人致電我詢問一些情況,對我的答覆非常滿意,最後我去了他的企業,開始了我的第三任董秘生涯。

      這位實際控制人的情況我想在當下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有了點原始積累,就辦了個海外身份,在大陸和海外都有一塊資產,企業有點規模了,就想著看能否在大陸或海外上市,使他的資產證券化,做大企業是冠冕堂皇的真理由,能進能退也是其內心的小算盤。其實你說企業上市難不難?不難!不管哪個市場,規則再複雜,都一條條在那裡清清楚楚擺著呢,你一條一條的往企業身上套,哪一天全都符合了,不就上了嘛!但也很難!企業符合八條、十條容易,但要幾百上千條都符合就不容易了,特別是在符合這些規則的同時企業還得保證業務的平穩發展,不至於因為合規而導致了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有些人對我上面這句話不甚理解,會問:資本市場的規則都是千錘百煉、最符合商業契約精神的產物,怎麼還會對企業有負面影響?我會心一笑,做過實業、高管、摔打了12年之後我也才有所感悟:現在能在資本市場上走一遭的企業哪個是吃素的?必有其過人之處!但市場規則是給整個市場定的,不是給哪家哪戶定的,也就是說很多規則是公約數、是底線。可有的企業在某些方面就是高明,放到歷史的大潮中去看,它現在的做法就是比市場規則要先進、有創新!這個時候你要保持企業的先進性還是退回一步遵守市場規則?嗯,這是個問題。我智慧不深,只能給個特庸俗的答案:要麼你牛B,讓整個市場跟著你改規則;否則你就老老實實的退回去遵守市場規則。幸好這一點也得到了我那位企業實際控制人的認同,所以我第三任董秘其實是負責總體策劃、運作實際控制人的資產證券化。

     「說走咱就走,該出手時就出手!」前面我都做了兩任了,在資本市場撲騰了十年,這次做起來必然得心應手、提綱挈領、綱舉目張、水到渠成。。。。。。但當夢想照進現實,總使英雄淚沾襟啊!我在做好上市整體方案後一上來就為這個項目配備了國內頂級律師事務所的名牌律師、頂尖會計師事務所的大牌會計師、金字招牌券商的老牌保薦代表人。注意,律師、會計師、券商的這個先後排名!這裡面有很深的思量和技巧哦,不論是對投資人還是發行人都很有借鑑意義,一般人我不告訴他。欲知技巧為何,請聽下回分解,哈哈哈哈哈。(繼續吃飯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640

第三篇:講解《我的投資學》——投資者為什麼要學邏輯學和法學 CHQ森

http://xueqiu.com/1693466204/24551426

A
     投資者為什麼要學習邏輯學和法學呢?因為邏輯學和法學可以完善一個人在認識活動當中的思維模式。一個人要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有賴於他所掌握的信息和他決策的機制——思維模式。而嚴密的思維模式又會要求有意識、無意識地分析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是不是正確的、充不充分。
     如何作判斷的思維模式一般有三種:第一種,直覺式,或從眾式。指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不經過自覺的、有意識的邏輯推理而是憑直覺做出判斷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其特點是速度快,對日常平常的行為正確性較大,在專業的領域做出正確的判斷,有賴於豐富的經驗和淵博的知識。第二種,分析式。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事實材料作充分分析,並進行嚴格的邏輯推理,最後使問題得到解決的思維模式。其特點是分析周密,推理嚴密,結論科學。缺點是步驟繁雜,耗費時間。第三種,試誤式。指解決問題時,不是對解決問題的原則、方法等作周密的思考而用嘗試去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起特點是耗時多、成效低、盲目性大、彎路多。(註:部分引用蔡笑岳主編的《心理學》P65中的觀點)
     市場上許多投資者還停留在第一種和第三種思維模式上,而許多機構投資者憑藉豐富的信息渠道和嚴格的分析,取得了大大超過市場的表現。當然,分析什麼是相對重要的,把大量的精力浪費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下,只會讓你事倍功半,對於這個問題以後再說。毫無疑問學習邏輯學和法學有助於投資者做出正確的判斷。下面我通過對芒格在巴菲特背後擔任的角色來說明投資者這個問題。
     我在知乎網上提了一個問題——邏輯思維、經驗、事實和情感,是怎麼影響判斷的?可不可以把它們做一個比較明確的區分?可惜沒有什麼人回答我的問題。我為什麼要提這樣的問題呢?是因為芒格在學習邏輯學和法學上給了我許多啟發。你瞭解芒格嗎?如果連巴菲特的合夥人都不瞭解,你談什麼學習巴菲特?你知道巴菲特的投資哲學的來源嗎?除了受到格雷厄姆和費舍的影響,還受到誰的影響?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魯莽行為,讓多少年輕人陷入被動之中?
     芒格之前是一位律師,他的父親一位小有名氣的法官。我在知乎網上又提了另外一個問題——律師的品質和法的精神對證券投資有什麼影響。可惜還是沒有人能夠回答我。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的人,就不是一般的人,這樣的問題也只能由提問題的人去思考和回答。
     我們把兩個問題結合起來看,第一個問題是第二問題的答案。在開始論述之前,我想先說明一個情況,我覺得外國很多學者和律師,在精神上都是追求的人。每每我讀到外國的作品,像一些哲學作品,像法律方面的作品——《法的精神》,我覺得這些人真的很厲害,沒有信仰和精神追求,沒有探究精神,不可能有這樣的思考和寫出這樣的作品。有時我就感慨,我們中國什麼時候能出現一批這樣的人物,為什麼我們現在會落後別人那麼多,不說經濟,我們說文化,即使民國這樣的經濟水平,燕京大學不是一樣大師云集嗎?學術上有沒作為,和經濟的相關性不大,特別是人文學科。在這裡談論這個是因為外國的法官和律師具有職業素質的,而不像我們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如果抓錯人了,法官可能隨便給你判個刑,免得你找他麻煩,叫國家陪你錢,說沒罪還關了你那麼久。這是一個多麼神奇的國度啊!
     因此,我們得從一個真正有職業道德的和精神追求的法官說起,為什麼芒格可以在價值投資當中勝出?為什麼巴菲特會選擇他做合夥人?我覺得這和芒格這個律師的角色有關,律師的品質讓芒格成為一個出色的價值投資者。大家都知道律師是怎麼辦案的: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好像英美法有所區別)。但是律師的精神不變,就是你向律師、法官陳述一件事情,在他們的眼中不是事實,而僅僅是一個有待考證的觀點。那麼怎麼去判別你這個觀點的真偽性呢?你的證據在哪裡,整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來龍去脈是怎麼樣的,參與者是什麼身份和角色,他有什麼行為,導致什麼結果,根據相關的法規你應該負什麼責任等等,像上面所說,他是以事實為依據多維度系統性的思考,而不是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
     這種獨立的判斷力和考證過程對價值投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別人炒股掙錢,你就去炒股,說哪間公司好,你就盲目跟風。你得有自己獨立的判斷,你得去考證和論證這個觀點,你判斷的正確性來源你的數據和推理,而不是被市場先生操控。
    第二點,律師的邏輯能力非常強,這有利於判斷命題的真偽性。雖然是一個命題在邏輯上沒有問題,並不能保證它就一定為真,但邏輯的考究和判別是判斷事物的開始。這時候什麼形式邏輯(普通邏輯)、數理邏輯、哲學邏輯、模糊邏輯、非形式邏輯、辯證邏輯、制約邏輯等都出來啦。邏輯是一種智力工具。它是怎麼在判斷當中發生作用的我就不想囉嗦。
     第三點,法官的價值中立——對人性的超越。學法律的人都知道,要做到公平、正義,法官要保持價值中立,不能對有法律糾紛的任何一方有偏袒。像我們國家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法院,我很無語——黨指揮槍,法官還是書記的任命的,叫他來監督官員不要貪污,這不是看玩笑嗎?如果書記犯罪了,你叫法官怎麼判?一名真正的法官,他的價值中立對價值投資的有很大幫助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如果你學會價值中立,就不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你不會在還沒有研究一間企業之前,就做出價值判斷,心裡暗地裡覺得這間企業好或者壞,你不喜歡它。你能得出一個比較公正的客觀的研究結果。
     芒格在《人類誤判心理學》中說,「由於避免不一致性傾向引起的糟糕決定所造成的問題特別嚴重,所以我們的法院採用了一些重要措施來對付它。例如,在做出決定之前,法官和陪審團必須先聆聽辯方的長篇大論,讓辯方列舉證據為自身辯護。這有助於防止法官和陪審團在判決的時候犯『第一結論偏見』的錯誤。同樣地,其他現代決策者通常要求各種團體在做出決定之前考慮反方的意見。」當然這些是大師級的境界,可能一份財務報表的真偽性都不會判斷的人,在這裡談這些有點扯淡。
     第四點,經驗。很多人對自己沒有信心,抱怨自己做不好一件事,因為絕大多數自己沒有經驗。的確經驗在開始的時候,會帶給你很多好處,但是到了一定的階段,恰恰是它束縛了你思維的靈活度,讓你做出錯誤的判斷,按照歷史的慣性行事。一個律師即使遇上雷同案例,也不能把調查取證的工作省略。它要求律師重新回到事實當中去,用事實和邏輯來檢驗經驗,從而防止做出錯誤的判斷。
     我們分析這四點就知道芒格的厲害,也就明白為什麼一個投資者要學邏輯學和法學。從他出的書《窮查理寶典》我們就知道,我的認識是對的。他有一篇很重要的演講,是整合了多篇演講的成果——《錯誤認知心理學》,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律師這個角色對他投資哲學的影響,通過對心理學、邏輯學、經驗主義等一些理論的梳理去追求事實真相。最終,我們會發現在這種獨特的思維模式的協助下,伯克希爾的成功並非偶然。
     可能許多人讀到這裡還不明白我為什麼要寫《我的投資學》,因為它是我審視自己和檢查問題清單,我決策的依據,我的判斷對於錯不是我個人拍腦袋決定的,而是它於我的清單有沒有匹配。也只有這樣——你嚴格遵循你的投資清單,才更有利於把你自己與大眾的狂熱隔離開來,避免人類思維先天的缺陷,得出一個可靠的行動指示。如果我投資失敗了,則可以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投資清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597

外匯縱橫(12):外匯市場101-第三篇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7528

聯繫匯率制pegged system

是固定匯率制的一種,即將本幣與某特定外幣的匯率固定下來,並嚴格按照既定兌換比例,使貨幣發行量隨外匯存儲量聯動的貨幣制度。

香港與聨匯
十九世紀末,英國為殖民地提出並設立了聯繫匯率制。而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就與英鎊聯繫,1972年取消,1983年再度啟用,與美元聯繫-7.8港元兌1美元。不過香港的聨匯與其他固定匯率制不同,它是一種貨幣發行局制度,政府或中央銀行在正常情況下不會主動插手干預外匯市場(即透過控制港元的供應與需求來直接影響匯率)。在聯繫匯率制度內,匯率穩定主要透過香港三間發鈔銀行(中銀香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渣打銀行)進行套戥活動達成,可稱之為一個自動調節機制。這亦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與其他固定匯率制的最大不同之處。

聯匯制度設立後並非一勞永逸。對聯繫匯率的衝擊自設立以來從未止絕,聯繫匯率制度也得一直強化和進行鞏固。金管局自1987年起相繼推行多次貨幣改革。其中兩個主要里程碑是1998年9月推出的措施,以及2005年5月推出之三項優化措施。

1. 於1998年,香港剛回歸中國又正值亞洲金融危機,大量資金的非正常流動驅使聯繫匯率制度的自動調節機制力度不足,特區政府被迫把息率大幅調高,隔夜拆息一度高達300%。市場廣泛流傳著聯繫匯率制度不保的消息。有見及此,金管局於是在1998年9月推出七項鞏固貨幣發行局制度的技術性措施。當中兩項主要措施是提供弱方兌換保證及調整貼現窗機制。

2. 在2003年底至2005年期間,由於美元疲弱,而香港經濟強勁復甦,加上市場揣測人民幣將會升值等等因素,香港持續錄得龐大的資金流入。儘管港元利率在一段長時間內低於同期美元利率,但仍無明顯資金流出。於是金管局於2005年5月18日宣佈推出三項優化聯繫匯率制度運作的措施包括:

- 提供強方兌換保證(於每美元兌7.75港元的匯率水平時,金管局保證可以按聯繫匯率把美元兌換為港元)
- 將弱方兌換保證的匯率移至每美元兌7.85港元匯率水平
- 金管局可在兌換範圍內進行符合貨幣發行局原則的市場操作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Managed /Dirty Float

浮動匯率制度是政府或國家的中央銀行偶爾干預該國貨幣的價值改變方向。在大多數情況下,一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干預是作為對外部經濟衝擊的緩衝。*筆者認為現今世界大部分大國如歐元區,澳紐及日本等等都是用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來參與正在進行中的貨幣戰爭currency war。因為嚴格來說,真正的浮動匯率制是不可能有任何政府或中央銀行的干預包括道德勸說moral suasion。*

人民幣與有管理的浮匯

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是採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元有正式的掛鉤於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中國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39%。

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1985年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從 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着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

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

人民幣在1994年起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鉤,匯率當年只能在1美元兌8.27至8.28元人民幣這非常窄的範圍內浮動。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0.3%的幅度內浮動。之後幾年也曾經修改過浮動區間幅度。

由2012年4月16日至現今浮動區間為1%

人民幣匯率一籃子機制是綜合考慮在中國對外貿易、外債(付息)、外商直接投資(分紅)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並分別賦予其在籃子中相應的權重。具體來說,美元、歐元、日元、韓元等應是主要的籃子貨幣。此外,由於新加坡、英國、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泰國、加拿大等國與中國的貿易比重也較大,所以應該也有一定的比重。

*一籃子貨幣掛勾的做法遠較聯匯制度複雜,透明度亦低得多。全球有不少地區的貨幣制度都是以一籃子貨幣的方式運作,但大部分情況下的貨幣構成都是保密的。星加坡也是同道中人。*

1971年以來歷年美元兌人民幣均價(1美元兌換)

年份價格年份價格年份價格
1971年2.4621985年2.9371999年8.278
1972年2.2451986年3.4532000年8.279
1973年1.9891987年3.7222001年8.277
1974年1.9611988年3.7222002年8.277
1975年1.8591989年3.7652003年8.277
1976年1.9411990年4.7832005年8.1917
1977年1.8581991年5.3232006年7.9735
1978年1.6841992年5.5162007年7.5215
1979年1.5551993年5.7622008年6.9385
1980年1.4981994年8.6192009年6.831
1981年1.7051995年8.3512010年6.7695
1982年1.8931996年8.3142011年6.4588
1983年1.9761997年8.2902012年6.2400*
1984年2.3201998年8.2792013年6.0911
(7Nov)

**看完人仔及港紙的近代史,筆者就更加覺得港紙掛勾人仔是有政治及經濟須要,時間表就是人仔自由兌換時。當中是一次性由7.8改至人仔水平還是用爬行釘住法crawling peg就可以再探討。所謂crawling peg,就是允許一種貨幣逐漸於一個以定時間表升值或貶值的爬行釘住某個國家的匯率制度。

*以上大部分資料源於Widipedia,筆者從中摘要。本人意見或資料以*代表。

筆者認為人仔同港紙的價值就好像以下畫面,終有一天是同一樣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88

“天地俠影”PK廣匯能源案跟蹤報道:三篇博客和一條微博引發的刑案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3211

廣匯能源旗下的新疆哈密淖毛湖煤田。網友“天地俠影”被刑拘的原因之一,便是對這一煤田的煤層厚度、埋藏深度等數據的真實性提出質疑,並推斷出廣匯能源可能存在財務欺詐。 (CFP/圖)

因為在網上發文質疑上市公司廣匯能源,汪煒華被刑拘已近十個月。檢方對其的指控,最終鎖定在他發表的三篇博客和一條微博。至其案發,這條微博總共被轉發4次。

“合理推測”還是“捏造事實”;“故意攻擊”還是“正常評論”……此案的審判結果,事關批評公司的尺度。

“廣匯崩盤,就會影響新疆的穩定;否定孫廣信(廣匯集團董事局主席),就會影響新疆的穩定。”

2014年8月8日,汪煒華(網名“天地俠影”)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一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法院一審開庭。代表“受害單位”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匯能源)出庭的新疆天成律師事務所主任董新勝律師,在庭上如是說。

被告人汪煒華戴著腳鐐和手銬出庭。此時,距他從上海家中被烏魯木齊警方帶走,已近十個月。兩位辯護人——上海嚴義明律師事務所律師嚴義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江華,均為其作無罪辯護。

庭審持續了近十個小時,控辯雙方激烈交鋒。公訴方天山區檢察院建議對汪煒華判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但當事人汪煒華並不願意接受有罪判決,他在堅稱無罪之余,還當庭表示,“如果真要判有罪,不在乎再多關幾個月”。此前,他曾經拒絕取保候審。

截至8月13日,此案尚未宣判。

是不是打擊報複

律師嚴義明在庭審中明確表示,如果最終汪煒華被判處有罪,他本人將實名向證監會繼續舉報廣匯能源。

生於1971年的汪煒華,擁有兩個碩士學位和一個博士學位,40歲以前的人生主要在校園里度過。

四年前,他從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辭職從事個人投資,並以“天地俠影”為網名,活躍在新浪微博、股吧、雪球等社交網站上,不時對中國資本市場各個角色發表激烈批評,是一個網上小有名氣的“刺頭”。

新疆上市公司廣匯能源,是汪煒華著重“點評”的幾家公司之一。其大股東廣匯集團,是新疆最大的民營企業。

2013年10月12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在上海以涉嫌“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將汪煒華刑事拘留;隨後,又把他帶至烏魯木齊關押。同年11月15日,烏魯木齊市檢察院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對其批準逮捕。

為汪煒華一案,烏魯木齊警方用時約四個月,飛赴全國各地“偵查取證”。2014年1月,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把汪煒華案移送檢方。不過,此後案件又兩次被檢方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至今年6月16日,由天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

起訴書中指控,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汪煒華利用互聯網,以“天地俠影”的網名撰寫多篇文章,多次被點擊和轉載。汪煒華捏造並散布廣匯能源中報嚴重作假,存在嚴重財務欺詐等虛假信息,造成廣匯能源多次被相關部門要求發表澄清公告,嚴重損害了其商業信譽。

8月8日,此案一審開庭。雖然起訴書內容只有短短一頁半,但控辯雙方交鋒激烈,庭審持續了近十個小時,至北京時間21時許方告結束。

作為“受害單位”廣匯能源委托出庭的訴訟代理人,董新勝律師在庭審中用相當多的時間,介紹廣匯能源和廣匯集團取得的成績和榮譽。

汪煒華的辯護律師則提出,汪向證監部門的舉報,戳到了廣匯能源的“痛處”,才導致其向警方報警,然後推動司法機關抓捕汪。這在時間上,也相當“吻合”。“廣匯能源此舉,有報複之嫌。”

董新勝律師對此回應,廣匯能源的報警行為“不是打擊報複”,更不是對汪煒華向證監會等監管機構舉報廣匯能源後做出的報複之舉。因為在廣匯能源的多次公告中,公司都寫明了,“將永久保留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追訴的權利”。

嚴義明律師在庭審中明確表示,如果最終汪煒華被判處有罪,他本人將實名向證監會繼續舉報“廣匯能源曲線買賣自家股票”之事。

一個相關細節是,汪煒華案被檢方退回補充偵查時,曾要求警方核查中國證監會和新疆證監局是否收到汪煒華的舉報,以及是如何處理的。但烏魯木齊警方給出的回複報告是:“我局已向新疆證監局發函並通過自治區公安廳經偵總隊與其溝通,‘均無果’。”

被羈押近十個月的汪煒華,出庭時精神不錯,相當健談,不時有情緒激動。他的父母也出現在旁聽席上,這是兒子被帶走後,他們第一次相見。

廣匯能源董秘、副總經理倪娟,帶著一批員工前往旁聽庭審。倪娟中途曾離席通過電話通報庭審情況,對於南方周末記者提出的問題,倪娟則以“我不清楚”回應,就匆匆離去。

“我的成名作”

“廣匯能源將會成為我的成名作。”檢方稱,這就是汪煒華的“犯罪動機”。

汪煒華被抓後,他持續質疑廣匯能源的動機一度在網上引發猜測,亦有說法認為“背後有團夥作案”。

這些揣測早已存在,汪煒華曾多次在網上發帖解釋:對廣匯能源的關註起於看不慣但斌等“明星”私募、公募經理人被廣匯能源高規格接待,過度“鼓吹”。

在發表第一篇分析廣匯能源的文章時,汪煒華就在開頭寫了條聲明:“本人從不做空,沒有融券賬戶,更不持有任何相關的廣匯能源融券頭寸”。此後近一年里,他十次以上反複重申自己只看空,不做空。

從持續約半年的偵查及兩度補充偵查結果來看,雖然警方對此奔赴多個省市調查取證,調取了汪煒華多位家屬的股票賬戶,對多位在QQ上與汪煒華聊過廣匯能源的朋友或記者進行筆錄,但並無“突破”。

警方偵查階段,曾多次問汪煒華,“誰讓你發的這些文章”。汪回答說,“沒有別人指示,是我自己發的東西”。

這個背景下,汪煒華是否“故意”在網上發布針對廣匯能源的“虛假信息”,成為法庭上控辯雙方主要爭議之一。

檢方認為,汪煒華的文章和評論,有些帶著感情色彩,屬於主觀故意。

汪的辯護律師則稱,帶著感情色彩,並不代表汪是“故意”去攻擊廣匯能源。辯護律師認為汪煒華不存在“故意”的緣由——他從來不是廣匯能源的員工,從未買賣過廣匯能源的股票,與廣匯能源沒有任何業務往來,也不存在商業競爭關系。

不過,警方偵查中,從2013年7月汪與家人的QQ聊天記錄里找到一句話,“廣匯能源將會成為我的成名作”。檢方稱,這就是汪煒華的“犯罪動機”。

在這段對話里,汪煒華把扳倒了藍田股份的劉姝威引為榜樣。劉是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2001年她的文章揭開了當時正大紅大紫的上市公司藍田股份的財務造假,致其最終退市。這是一個震動中國資本市場的事件,劉姝威因此成名,當年被評為中央電視臺“2002年經濟年度人物”和“感動中國-2002年度人物”。

這段聊天記錄中,在家人問扳倒廣匯能源對你有什麽好處時,汪煒華說,混跡資本市場,需要個人威望。在法庭上,汪煒華解釋,這段對話“僅僅只是與家人的一句閑聊”。

汪煒華說,他寫的批評文章,不僅僅包括廣匯能源一家,還有中國建材等幾家上市公司,這些文章同樣都是發布在自己的博客或微博等社交網站上。

瀏覽他在多個社交網站的個人頁面可以看到,除了廣匯能源,貴州茅臺、中國建材和蘇寧雲商等幾家上市公司也是他長期抨擊的對象。汪煒華亦以此為傲,他的個人博客名就叫“投資,從質疑開始”。

三篇博客和一條微博

在事實性資料基礎上所做的財務欺詐等結論,屬於“捏造事實”,還是“評論”、“合理推測”,是雙方爭鋒最激烈之處。

與年初烏魯木齊警方出具的一份長達九頁的起訴意見書相比,起訴書已濃縮至短短一頁半。檢方對汪煒華的指控,最終鎖定在他發表的三篇博客和一條微博。

三篇博客,均為汪煒華在分析文章中推斷廣匯能源存在財務欺詐等行為。而涉事的一條微博,原文為:“廣匯就是一家地道的黑幫企業,哪怕這家公司公開上市已久,哪怕市值遭市場追捧……是中國資本流氓市場里的一塊又黑又臟的遮羞布”。

這種語言,是汪煒華在網上一貫的風格。至其案發,這條微博被轉發了4次。

檢方認為,汪煒華上述言論屬於“虛假信息”,造成廣匯能源多次被相關部門要求發表澄清公告,嚴重損害公司商業信譽。

法庭上,辯護律師出具了汪煒華這些言論所依據的事實和數據,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公告和地質勘探報告等公開資料。控辯雙方對於這部分內容本身,並沒有爭議。

但是檢方認為,汪煒華在這些事實性資料基礎上所做的結論——財務欺詐、操縱股價、曲線買賣自家股票和黑幫企業,屬於“捏造事實”。而汪煒華的辯護律師回應稱,這部分有的屬於汪煒華的“評論”、“觀點”,有的是其根據事實給出的“合理推測”,不屬於捏造。

這是當日庭審時兩方爭論最為激烈的問題之一,也是汪煒華一直以來質疑的缺環——他的文章結論,往往來自推理,一些涉及公司財務操作、資金流動等方面的情況,他作為局外人並無任何實質性“證據”。

早前在網絡上,也有網友向他提出了這一點,但汪煒華認為這應該交給證監會去調查,而不是自己。

“汪煒華不是專業新聞單位或機構,他是作為個人在網絡發布自己的觀點和評論,如果這樣的行為定義為犯罪,顯然會極大抑制社會公眾對上市公司輿論監督的熱情,與證券市場監管的基本理念、公民言論自由保護的思想相悖。”

一份受辯護律師委托,由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律研究院出具給法院的法律咨詢意見書提出,在金融證券領域,當“言論自由”遭遇“商業信譽”,應側重保護前一權利,因為資本市場本身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這種特征加大了公眾投資者的投資風險。而上市公司涉及公共利益,對投資者而言,信息公開和輿論公開殊為重要,監管部門也多次表態歡迎輿論監督。資本市場是一個高度專業化市場,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依據公告等公開信息,經過合理推論發表觀點,對於監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幫助投資者做出理性判斷,具有積極意義。

之前被警方列入起訴意見書的另一項“罪狀”,則未出現在最後的指控中。

這項“罪狀”是,汪煒華根據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報告,質疑廣匯能源參股的一個油氣項目,實際位於哈薩克斯坦沒有石油的“東哈”地區。

最初,盡管汪指出了發言出處,警方還是稱其“置事實於不顧,未經考證,仍然轉載他人寫的文章……言論含沙射影,暗示廣匯能源在哈薩克斯坦的投資存在問題,必然誤導投資者,使廣匯能源投資價值大打折扣”。不過,檢方將案件退回警方補充偵查時,曾要求公安調取和確認汪煒華的這部分言論來源,並最終去掉了這部分指控。

“其他嚴重情節”

檢方稱,汪煒華的文章,屬於“有其他嚴重情節”,而不是“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

對比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出具的起訴意見書和天山區檢察院出具的起訴書可以看到,對汪煒華言論帶來的相關利益方損失情況的描述,出現顯著變化。

最初廣匯能源報案時稱,“天地俠影”的“虛假言論”被“多家媒體不經核實地轉載”後,監管機構要求廣匯能源股票停盤、寫書面情況說明並發布澄清公告,公司信譽嚴重受損,股價大幅下跌,市值縮水兩百余億元……公司股價下跌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在2014年1月形成的起訴意見書中稱,汪煒華在網上大量發表捏造散布詆毀廣匯能源的文章,並經《投資快報》、《金證券》、《第一財經日報》、《北京青年報》、網易財經、鳳凰網、財經網、人民網、財經頻道、北青網和《現代快報》等國內主流媒體轉載,嚴重損害廣匯能源商業信譽和公司正常生產經營,給廣匯能源投資者帶來嚴重經濟損失。

除了列舉廣匯能源股價下跌帶來的市值蒸發數據作為佐證,起訴意見書還稱,已查證多位投資人因受汪煒華“虛假信息”影響,低價拋售廣匯能源股票,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共計1468萬元。

在汪煒華被拘後,烏魯木齊警方曾奔赴東莞、杭州、北京、南京等地,對幾位不同職業的個人投資者進行詢問筆錄,並提取他們的股票賬戶記錄作為受損證據。

這些“損失”,正是汪煒華被控損害商業信譽罪的立案追訴依據。

此後,檢方在案件退回公安補充偵查過程中,曾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汪煒華涉案言論的媒體轉載情況和核實轉載原因。而公安補充偵查完畢後提交的補充偵查報告書,沒有提交轉載情況,並稱無法核實轉載原因。

南方周末記者也曾查閱過這些媒體同期針對廣匯能源的報道,發現主要是由汪煒華的質疑引發出記者獨立撰寫的新聞報道。在上述媒體的部分報道中,汪煒華作為采訪對象之一出現。

8月8日的庭審中,董新勝律師強調,汪煒華的文章,造成了廣匯能源股價的不正常下跌,經“有關專家估算,損失四十多億元……有的投資者,一個人就損失三千多萬元”等。

對此,汪煒華的辯護律師提交了上證指數和廣匯能源等能源類上市公司股票走勢圖,用以佐證汪煒華文章發表期間,廣匯能源股價走勢與上市指數及同類公司走勢相似,並未嚴重偏離。而幾位“受害”投資者賣出廣匯能源股票時段,上證指數和同類公司股價也發生嚴重下挫。

據此,汪的律師們認為,廣匯能源股價變動存在證券市場系統風險等原因,不能把投資者受損與汪煒華的行為簡單扯上因果關系。

雖然廣匯能源和汪煒華兩方律師就這個問題在法庭上出現爭辯,但在最後提起公訴時,上述媒體轉載、廣匯能源股價下跌以及投資者損失情況均未在起訴書中被提及,只稱汪煒華的“虛假信息”,造成廣匯能源多次被相關部門要求發表澄清公告,嚴重損害廣匯能源商業信譽。

檢方在法庭上也明確表示,廣匯能源的股價損失,包括股民損失,已不在公訴方指控的範圍內。

對於被訴內容,汪煒華的辯護律師表示,針對市場質疑予以公告說明情況,本就是上市公司的公開披露義務之一。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汪煒華被指控罪名的認定包括:“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檢方稱,汪的文章,屬於“有其他嚴重情節”,而不是“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

董新勝律師稱,汪煒華的文章,對廣匯能源的生產、經營、銷售,沒有造成影響,主要是對廣匯能源在資本市場上的信譽造成影響。

“不在乎再多關幾個月”

“這是我做律師以來,第一次遇到這種當事人拒絕取保候審的情況。”

天山區檢察院出具的隨起訴書提交給法院的一份量刑建議書稱,汪煒華“利用互聯網公開損害他人商業信譽”的行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應以“損害商業信譽罪”追究刑事責任。

這個罪名的法定刑期是兩年以下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因為汪煒華歸案後“如實供述罪行”,“可以從輕處罰”,因此檢方建議法院判處汪煒華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至今,汪煒華被羈押已10個月。這意味著,如果按照檢方建議判決,汪煒華將很快恢複自由身。

但汪煒華和他的兩位辯護律師均表示,即便如此,也不接受有罪判決。

嚴義明律師說,在案件由公安機關偵辦時,律師為汪煒華申請取保被拒,但移送至檢方後,檢方曾告知可以為汪辦理取保候審。不過,汪煒華拒絕了,他擔心一旦接受這個條件,案件可能長期拖延,而自己將不清不楚地背負“罪名”,並可能影響辦理出國手續等。

“我做律師以來,第一次遇到這種當事人拒絕取保候審的情況。”嚴義明說。

“都關了這麽久了,不在乎再多關幾個月。”法庭上,汪煒華說。如果法院一定要判“有罪”,“千萬不要判緩刑”,因為自己已經被關了將近十個月了。

“天地俠影”涉案的 三篇博客和一條微博

汪煒華被最終指控涉嫌犯罪的第一篇博客,是《廣匯能源的資本巨像必將坍塌》。文中,汪煒華結合一些網上公開查閱到的地質機構勘探數據,對廣匯能源哈密淖毛湖煤田的煤層厚度、埋藏深度和剝離率數據的真實性提出質疑——由於這些數據的大小直接關系到財務報表中的長期攤銷費用計算,汪煒華據此推斷廣匯能源存在財務欺詐。

第二篇名為《廣匯能源,黔驢技窮》。汪煒華指責股價正在大跌的廣匯能源,為一項股票回購計劃申請的停牌行為,是“赤裸裸的操縱股價”,目的是應對跌勢,“保護四十多億元的市場融資盤”。

第三篇《廣匯能源:曲線買賣自家股票涉嫌嚴重違紀》,是汪煒華被拘的“導火索”——他從廣匯能源2013年的中報中,發現一個名列第四大股東的自然人張建國,其名下公司曾從廣匯能源獲得過1.5億元委托貸款。據此,汪煒華推測廣匯能源通過放貸給張的公司,再假手於張個人曲線炒作廣匯能源股票。對此,汪煒華向監管部門進行了舉報。

涉事的一條微博,原文為:“廣匯就是一家地道的黑幫企業,哪怕這家公司公開上市已久,哪怕市值遭市場追捧……是中國資本流氓市場里的一塊又黑又臟的遮羞布”。至其案發,這條微博被轉發了4次。

發布這條微博的背景是:當時廣匯能源的一家運輸合作夥伴公司,正在公開控訴廣匯能源修建路況很差的簡易公路,並使用非國家標準的運輸車輛,運費低廉被迫超載造成多起車毀人亡事故等。實際上,汪煒華轉發並評論了這家運輸公司就此所發的微博內容。

檢方認為,汪煒華上述言論屬於“虛假信息”,造成廣匯能源多次被相關部門要求發表澄清公告,嚴重損害公司商業信譽。

南方周末對此事件的報道。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事件回放

過去兩三年里,個人投資者汪煒華以網名“天地俠影”在社交網絡上發表多篇文章,通過分析與推斷,對多家上市公司提出質疑。

新疆上市公司廣匯能源,是汪煒華2013年著重“點評”的幾家上市公司之一。其控股股東廣匯集團,是新疆最大的民營企業。公司董事局主席孫廣信,在2014年“福布斯富豪榜”上,以34億美元的凈資產名列中國內地富豪榜第27位、全球富豪榜第466位。

廣匯能源也曾幾次發公告,回應汪的質疑。

在自己的微博、博客等社交平臺上持續撰文批評廣匯能源大半年後,汪煒華采取了更進一步的行動。2013年8月下旬,他通過電子郵件向中國證監會、新疆證監局舉報稱,廣匯能源“曲線買賣自家股票,涉嫌嚴重違規”,並在網上“直播”舉報進展,此舉隨即引來不少媒體的關註與報道。

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出具的起訴意見書顯示,汪煒華的涉案,起於2013年9月2日“受害單位”廣匯能源的報案。次日,該局即“經過審查”立案偵查。

2013年10月12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在上海以涉嫌“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將汪煒華刑事拘留並將其帶至烏魯木齊關押。同年11月15日,烏魯木齊市檢察院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對其批準逮捕。

2014年1月,汪煒華被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移送檢方。此後,案件兩次被檢方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2014年6月16日,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8月8日,一審開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864

我的投資邏輯:【第三篇:隱性基因】 呂健中

來源: http://xueqiu.com/1852792513/36317250

開篇我把過去四個月以來所有文章的觀點做一個貫性的綜述。有耐心的可以繼續往下看下去。沒耐性的可以直接跳過這一段。
今年4月以來,滬港通的消息在市場蔓延,直至8月以後市場的預熱開始。萬事開頭難,當所有人都明白這個事是怎麽回事了之後,他就完成了他的使命了。 但這並不是開始,而是一塊試驗田。管理層精心播撒的種子,不僅僅是在上海和香港,日後還會深圳和香港,臺北和上海,新加坡和上海,形成大中華資本圈。大膽設想一下,悉尼和上海,東京和上海,形成泛亞洲資本圈,繼續往外延伸,A股和美股互通 這並不是不可能的,因為資本是全球化的。 Globalization。因為我們的市場相對閉塞。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那麽對於估值來說,不是小盤股的價值重估,而是真正的估值修複。流動性的內外部現在已經具備了很好的條件,因為接近全流通的市場里面資金可容納接近無限。進出自由,你敢去做空那就有資金去把你打爆。 如果你放開視野,用長線的眼光和寬敞的視野去分析看待。那麽我所想的這些會得到認同。從最近而言,滬港通能帶來的不僅是資金供應的增加,而是將海內外同一行業內的估值趨近一致。 你不要去管這個行業現在景氣與否,例如工程機械,例如水泥,例如煤炭,例如有色,例如電力等等。他只要是便宜,低於投資者心里預期之內,就是一個字,買。而估值很高的創業板或小盤股正好相反,他們不會去買他的。因為同一個行業內的公司,另外一個龍頭企業在港上市,估值10倍,憑什麽創業板的企業給他50倍的估值呢?
但也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機會,在充分的蟄伏和市場洗禮之後,優秀質地的創業板企業還是會走上來的。因為創業板的主戰場在公募機構之間的博弈,這幾年時間里公募基金經理充分的被灌輸了成長性的思維。因為市場的確是不景氣沒辦法,抱團取暖,但是! 一單市場風險偏好轉向高B的時候,這里未來一定會產生分歧。有人走有人留有人進有人出。總之,整個板塊高度非常非常有限。(2014年11月13日)
因為主導利率變化導致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投資風格轉向藍籌趨勢,藍籌的估值進一步提升後將逐漸與國際同步,未來一段時間制度紅利將依然主導市場從政策性主線到估值性修複,市場無風險利率的降低將建立起長期的內生性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從而推動權益類資產風險溢價進一步回落,而這正是我一直提到的核心邏輯的主線。而經濟數據的波動反映的偏差主要在“成長”與“價值”之間的均衡。站在策略的角度,應該更明確彼此之間的博弈,而事實上在牛市已經確立的前提下,大資產的優化配置,影響改革紅利,低估值因素疊加三大主線將成為機構選股的標準。這個核心邏輯在哪呢? 這要從多年來公募基金的資產配置說起。可以說多年來銀行等權重的低迷,都是公募的汗馬功勞,因為體制決定的,其實多年以來,與其說公募偏愛成長小盤,更不如說大環境造就的不得已而為之,去年全年以成長股為代表的中小盤對科技類,產業轉型升級類,新能源汽車,醫藥,電子商務消費等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挖掘,資金介入也非常深,我相信很多基金經理也在等待業績兌現的那一刻,所以多年以來在配置上非銀金融及銀行在配置上占比是非常低的 (2014年11月30日)
這里主要的博弈主要指周期股,周期性的行業盈利改善與否主要來自於貨幣政策,行業政策,流動性,美元走勢,等等,而周期股(金融股)的內在價值在於它的股息率,以前我們分析市場的時候多用二院的量價體系,所謂的量,指的是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體量,所謂的價,指的是美元本位,商品價格,通脹,資本周期及全球的流動性偏好。但現在的市場已經完全到了從:“投資結構”過度到“投資趨勢”的階段。甚至包括券商等行業已經有了明晰的業績釋放路徑,關於周期股的投資,我在一個月以前曾寫下如下一段:周期底部的投資不可能在當時就有充足的基本面支撐,是否買入取決於預判未來基本面走勢的邏輯,何時買入取決當前股價下的風險收益比,買入後持有或賣出取決於基本面實際變化對先前邏輯的驗證。同一時刻周期股股價和基本面之間非常糾結,基本面很差時候的低股價與基本面很好時候的高股價前者投資意義更大。這個邏輯對整體市場判斷也適用,市場底部的投資不可能在當時就有充足的基本面支撐,關鍵是對未來走勢邏輯判斷和低股價下的風險收益比。換言之市場底要早於經濟底,估值低是硬道理。周期股的投資是一種階段性的投資,對於煤炭有色來說永遠是彈性最足的周期股,高貝塔特性是市場屬性收益而非周期投資收益。(14年12月7日)
我認為,未來一年的投資機會將由權重股的估值修複到成長股的業績確定靠攏。估值修複是一個過程,而完成整個過程之後需要一個催化因子去判定未來估值提升是否存在條件的合理。業績會否出現明顯拐點需要時間來驗證,而成長股的生命周期,伴隨著經濟周期的向好,好公司的業績將是獨立存在的,而這就給獨立投資者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與把握,畢竟,經過本輪市場風格切換以後,成長股的泡沫擠壓之後帶來的將是未來幾年時間里的投資良機。
以下十個公司是我最為看好的產業里的龍頭企業。分為十個不同行業,排名不分先後,發給大家共享。
互聯網門戶-樂視網,互聯網科技-天沃科技,消費-海天味業, 醫藥-雲南白藥, 電器-海信電器, 銀行-民生銀行, 稀土-有研新材, 軟件-東軟集團, 傳媒-新華傳媒 ,電力-長江電力 ,通訊-中興通訊 ,券商-中信證券
(2014年12月25日)

市場總是在和我們玩這種玩笑。曾幾何時,4倍PE的銀行股沒人搭理,40倍的時候瘋著搶著要。價值中樞沒有改變,股市永遠是在預期和現實之中相互印證的。我們的估值標準未必大家都認同,這是因為大家對公司的基本層面的價值總有不同看法,理性估值和非理性沖動是一對孿生兄弟,難舍難分,股市一旦發生對理性估值的較大偏離,或者是由於市場情緒的過度樂觀或者過度悲觀的反應,是由於基本面和資金面發生了新的變化。投資者的投資偏中 ,因為流動性估值和情緒性估值之間存在的差異。造成了對結果產生的價格的差異。流動性估值來源於資金面的流入流出和供求均衡,情緒性估值來源於情緒面的心理預期和群體行為。投資人的群體行為不同,情緒狀態不同,股票價格和資金流動之間的供求關系就會有很大的改變。在股票和資金的供求平衡之時,股價會由於樂觀者的長期持有而變得稀缺,也會由於悲觀者的瘋狂拋售而變得充裕,所以在牛市階段可能雞犬升天,在熊市階段就是一地雞毛。而股價脫離了基本面估值和流動性供求,變成幾乎完全是由情緒面決定的東西了。所以,我一只的想法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投資人獨自的在市場中存在,盡可能的擺脫外界的聲音和信號的幹擾。微博只是一個工具,一個可以表達思想內容的工具,而不是一個宣泄的舞臺。毋庸置疑,市場已經進入情緒喧嘩的鼎沸階段,只不過,最近2天的喧嘩里面充斥了太多的悲與喜。昨晚我朋友和我打電話的時候交流觀點,問我漲了200個點,美中不足就是成交量沒有放出來。我給他打了個比方,在我軍攻下前方3191高地碉堡之後,戰術性主動回撤2920高地駐紮行營補給裝備,然後再向上方進攻了200米,你說二次進攻犧牲的戰士多好還是少好?道理都是一樣的只不過這種形式可以表達的更流暢些。我的觀點從7月份以來到現在非常鮮明,也沒有什麽含糊其詞的味道存在。多即是多,空即是空。我認為以周為周期來看,上證指數從7月份2100點以來的漲勢可能在2015年的第二周前後告一段落,調整有可能以急速殺跌的形式來完成,從時間和空間上來看,時間最少一個月左右。空間最少有300-450點(10%-15%)因為組成這輪行情的充要條件和以往都不同,是加杠桿上去的,一旦殺跌下來的力度也會比以往更急更快更猛烈。所以,從交易策略上來看,我認為 這一波單純45度角繼續向上的空間不大了。所以,一方面等待利好兌現的一刻,另一方面逐步的將手里獲利的籌碼逐步做好止盈。我自己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手里的多頭頭寸每上漲5%減少10%的頭寸,這樣下來雖然做不到所有籌碼都在高位了解但基本上可以做到在相對高度。(2014年12月27日 )
大盤股的行情持續性一月份我抱有非常懷疑的態度 11月上漲漲幅10% 12月上證漲幅20%加起來 30%。沒有調整權重股的獲利盤將是非常大的。加上杠桿效應,一旦跌下來猶如瀑布。歷史上從來沒有過2個月指數漲幅30%以上以後 下個月還繼續漲的。橫盤已經是最優選。屆時,一二月份超跌的小盤股將會有報複性反彈的機會。指數雖好,但歷史不會簡單重演。2100點以來到3200的1100點戰略性大布局已成功收獲。歷史上我還未曾見過一口氣漲了1000多個點之後還繼續上攻的市場。本人已清倉安心過新年。過去三個月來凈值增長翻倍。可以戰略性撤退後等待機會。。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2014年12月31日)
以上文章均摘自過往投資筆記,按時間先後順序編輯
分割線---------------------------------------------------------------------------------
這些都是過去寫的東西,有人可能會問,你預測的那麽牛逼,元旦前就已經預測到了現在這個走勢,為何這次又執著的進去了呢? 
我想這可能是絕大多數人心里所抱有的疑問。其實我周末經常會電話關機,自己去海邊做反思總結。自己到底做了什麽,做錯了什麽,又錯過了什麽。
每當想到這里,其實我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義:趨勢投機者。
曾經以來,在底部的漫長等待之後,我們終於迎來了想要的指數級別的行情,而這種指數級別的漲速及速率超過了絕大多數人的想象。這段時間里,我是幸福的,也曾經陶醉其中數天。
元旦之後我清晰的記得,認識到可能會出現的風險之後,做出了半倉配置小票的配置(其中新華傳媒和樂視網2選1我選了前者,這都是後話) 配置的那些就是來自於上述12只中的其中一些,但倉位都不重。 但核心的拐點來自於一個深夜,我百思不得其解,當然,這個決定帶來的後果正是我目前承受的。這就是:當盤感和內心里根深蒂固思維發生沖突的時候,該怎樣去做決策。 隨後,在元旦後的第二周,配置轉移,重心重新放在大票上面。就有了現在的這些故事。 或許真的是腦袋決定屁股的事情身在其中,心在其外。把真正核心的問題考慮的太少。想和做是兩回事,在真正的知行合一面前,任何人都要面臨著誘惑和恐懼。這是我自己非常真切的體驗和感受。
至於市場後面的路線如何抉擇,我不願意去想。因為昨天的沖動著實給了自己一個大巴掌,意料之外。想到如此,自己本應該去承受這份風險,若不能承受,就離開。
第三篇的題目為何叫隱性基因呢?每個人心中都有魔鬼,只是我們可能自己無法意識到。在某種程度上講,這幾乎是一個真理,區別在於,在投資的理性與感性及強烈準確的盤感面前,能否控制自己的心中的魔鬼,當情況場面失控崩潰之時,內心能否喚醒心中沈睡已久的魔鬼。
Kind, intelligent, loving 。 This describes everything you are not。
呂健中
2015年2月5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