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机还是套保 中远自揭FFA交易浮亏40亿之谜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081220/02575662721.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769

細價股玩家莊友堅自揭生財架生

2010-02-04 NM





縱橫股海三十年,中南證券揸弗人莊友堅(Eugene)是細價股的玩家,去年在金融圈出現的多宗矚目交易或事件,例如電盈種票案、中策集團收購南山人壽、豐德麗配股案等,都與他扯上關係。

活躍金融界多年的他,以往十分低調,外人只知北角華匯中心是他的大本營。

如今他的名字在行內無人不識,不單只買億萬豪宅、私人飛機,伴在身邊的「名人」亦多不勝數,全是他的搵銀拍檔。擅玩財技的莊友堅,認為財技人人都識,是否做到就要看有沒有「架生」:「架生就係你有無財務公司、經紀行、朋友幫忙等等網絡!」

新年伊始,上月中莊友堅便帶同大群公司下 屬,到其上水御林皇府的大宅參觀兼燒烤。這間兩層高,面積七千多呎,擁過萬呎花園的獨立洋房,是他的新寵兒,由何鴻燊四太梁安琪御用建築師馮敬早負責室內 設計。大宅門口設有魚池,養了名種日本錦鯉,鑲銅的大宅門兩邊擺有四太贈送的羅漢松。屋內除明朝椅子、佛像頭、十八羅漢、水晶等古董及風水擺設,更置有過 百萬元的音響及按年份藏酒的酒櫃,就連廁所坐廁亦設有沖洗屁股功能。

莊友堅甚少游泳,但花園泳池卻裝上恒溫裝置、射燈兼水底音響。而主人房 內,則設有寬敞的按摩浴池。不要以為這是他的行宮,這間大屋○七年由威利國際以五千七百多萬買入,現由威利及莊友堅女友羅琪茵聯合持有,再以每月廿八萬租 予中南證券。大宅剛裝修好四、五個月,裝修費近四千萬,現市值一億五千萬,但他一晚也未睡過。「呢間係度假屋啫,我有幾間屋,平時多數住山頂陽光花園。呢 間屋有時會用來招呼啲公司客戶同生意拍檔。」

他亦擁有私人飛機這象徵富豪 身份的玩意。前年金融海嘯期間,他以三千三百萬美金及三千九百萬美金「筍價」,分別買入一架二手Gulfstream G450和一架今年底才付運的全新Bombardier Global 5000私人飛機,當記者提到大劉和岳少同樣鍾情私人飛機時,他即醒目地補充:「啲飛機唔係我o架,係我幫朋友買o架咋。」他笑言自己只是大劉的「馬 仔」:「佢威猛過我,我幫佢打工啫。」

挺身而出擋子彈

面面俱圓的他,透過控制中南證券,為不少城中富豪,甚至二、三線上市公司充當「救火隊隊長」。例如○八年林建岳曾就豐德麗控股權與美國基金Passport爆出爭奪戰,情勢危急,豐德麗○八年底曾配股予莊友堅的多名好友,因而被Passport入稟法庭指豐德麗配股不當,攤薄其股權。

親自上庭的莊友堅解釋豐德麗配股給他的朋友,是因為○八年中豐德麗供股時,未獲全數認購,結果旗下任包銷商的中南證券要以兩億六千多萬包底。其後豐德麗股價下跌,令莊友堅的客戶「坐艇」,所以才會叫林建岳再次配股以「溝淡」損失。「之前我叫咗八間上市公司嘅老細做分包銷,結果之後股價跌咗上晒身蝕咗錢,佢係咪要配番啲平貨俾我先?」莊友堅理直氣壯地說。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在金融界的鱷魚潭打滾,莊友堅不諱言其朋友來自三山五嶽,包括新義安猛人「鬼添」李育添、澳門漁人碼頭行政總裁周錦輝,以及律師翁靜晶母親——有江湖背景的趙小瑜等。莊坦承早年透過林炳昌認識翁家,如今翁母趙小瑜更成為他的契媽,而翁靜晶弟弟翁世炳,則是其關連公司漢基控股的董事總經理。其後林炳昌與翁家交惡,林炳昌後來更被施襲。事發前,翁母曾透過莊友堅傳話,謂有人會對林不利。莊友堅說:「就算熟,都唔一定要聽佢(趙小瑜)點o架,呢啲嘢無謂解釋。」

莊友堅強調現時與林炳昌仍老友鬼鬼,去年底的聖誕派對,剛做完「通波仔」手術的林炳昌亦開心地俾面出席。莊友堅更每月支付十五萬元讓林留在公司做顧問,以應付兒子在英國唸書的開支,外間覺得莊友堅能「雪中送炭,夠江湖義氣」,事實上林炳昌入獄前,曾擔任多間莊友堅關連上市公司的獨立非執董,可說是他的其中一個人頭。

他鋪的人脈網絡,就好像儲錢一樣,隨時提取。跟他有關連的上市公司多達十六、七家,主要有漢基控股、威利國際、福方集團、民豐控股、萊福資本、合一投資、馬斯葛等莊家股。雖然他並非這些公司的主要股東,但卻經常以其控制的投資公司Hennabun Capital Group,間接持有這些公司的股權。「成日好多朋友打電話嚟搵我做中間人買賣殼或借錢,有時啲殼我唔想要,都會夾一細份,除咗搏炒股票沽咗賺錢,佢將來集資都會搵番中南啦,投行高盛都係咁做o架!」

這些公司大多互相持股兼進行關連交易,市場曾謔稱互聯控股(威利控股前稱)為「胡亂控股」,部分公司董事更稱莊為老闆,遇有配股集資,大都由中南證券做配售代理,因而被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喻為「中南網絡」。問他為何不做這些公司的董事,他淡淡然說:「我唔想做管理,只係想做deal(交易),如果坐board就會有好多關連交易,唔坐咪無利益衝突囉!」

不過就有大把親朋戚友替莊友堅的「中南網絡」出頭,當中亦包括自己的女友羅琪茵(Karen Lo),她是小賭王何猷龍太太羅秀茵的姐姐。羅琪茵○五年曾出任漢基副主席,在此之前,漢基已獲賭王何鴻燊垂青,入股做策略性股東,刺激股價狂升。莊友堅對女友亦甚為關照,加入漢基董事局後,○五年得以無條件解除持股一年的禁售限制,令她出任副主席不足半個月內,火速沽清手上股份。同年,漢基又公布以七千多萬,買入羅手上山頂加列山道陽光花園一別墅,最後遭股東反對令交易失敗,物業後來再售予威利國際,並租予莊友堅居住。

書香世家上海幫

說話粗豪的莊友堅,其實來自書香世家,父母叔伯等親戚,全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生。「我外祖父喺約大教中文,爺爺教英文,所以我阿爸喺大學讀醫科唔使錢o架。」

五十年代尾中國變天,莊的父母先後逃到香港。他回憶舊事說:「佢哋丟低我同細佬兩個喺上海三、四年,幾慘呀,成個孤兒咁。」六二年,八歲的莊友堅跟比他細兩年的弟弟莊友衡來港一家團聚。

「當 時唔識講廣東話,同學個個圍毆我,問我鍾意毛澤東定蔣介石,喂大佬,我係細路仔咋點識答呀!所以我成日同同學打交,仲試過被學校開除。」他自言當時家境 「一般」,但全家租住何文田街一個四房單位,六九年莊父更以廿三萬元,買入九龍塘施他佛道獨立屋讓家人居住;弟弟小時更曾被綁架,因而被父母送到美國唸中 學。培正中學畢業後,莊友堅往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攻讀生物化學。「其實阿爸好想我做醫生,但我能力上真係做唔到,畢咗業又唔想搵嘢做,於是喺印第安那大學 再讀多個碩士。」而莊友堅的父親,就是九六年死於嘉利大廈大火的莊逸聲醫生。

賓架出身創辦中南

碩士畢業後,他加入美國PNC Financial Corp.的國際部門工作,八五年回流香港加入渣打集團,經常負責湊大客,包括劉鑾雄。「八六年我喺渣打打工時,已經幫佢做批股集資。大劉份人係,如果你 同佢講有筍嘢,可以俾五分鐘你去見佢,如果無筍嘢呢,一定無下次。」

其後他再跳糟到投行信孚銀行及所羅門兄弟做「賓架」。回顧以往的工作生涯,莊友堅雙眼發光謂:「大學畢業打後嘅廿年,我日日六點起身做到夜晚八點,每日都係最後一個離開公司,無放過長假,每個客嘅背景、每間公司嘅歷史、每單交易來源,我都瞭如指掌。」

九一年他以梁伯韜及杜輝廉的百富勤為目標,找來大班親友及同學,集資三、四千萬合組投資公司Capital Union,再向上海「水泥大王」席正林買入大茂證券,掃入數個經紀牌、期貨牌及金牌後,再易名中南證券便正式埋班。

股票抵押隨時被斬

莊友堅坦言,做股票行若只賺佣金等同「食屎」,要炒股票才可賺大錢。「舊年中南佣金唔計皮費賺幾千萬,但炒股賺兩億幾。○七、○八年仲勁,炒股一年賺三、四億。」

現時不少三、四線上市公司主席或大股東,在財困時都會將公司股票抵押給朱李月華的金利豐或中南證券借錢,但當這些公司無錢還時,股份隨時被斬倉。例如○一年,當時的大雄科技(漢基控股前稱)主席黃振雄,在中南開孖展戶口兼以公司股份做抵押,其後股份被中南斬倉以賤價沽售,莊友堅弟弟莊友衡主持的互聯控股(威利前稱)再與羅琪茵為股東的恆盛東方(民豐控股前稱)、及由禹銘操控的科建拓展齊齊爭奪大雄控股權,中南更一度入稟申請將大雄清盤。

「人哋以為我借錢俾佢哋(上市公司),係想要咗佢哋個殼,其實(斬倉)係被迫o架,真係諗住借錢去幫佢咋,好多以前有牙齒印嘅,好似黃振雄(現任漢基副主席),而家都做咗好朋友。」莊友堅說。

單身寡佬一支公

莊友堅現與擔任威利主席的弟弟莊友衡拍住上搵食,對於兩兄弟的關係,他說:「我係大哥,就好似秦始皇咁去打天下,由我發號施令,佢負責看門口,守住啲錢,有事再互相提點。」

現年五十六歲的莊友堅仍是孤家寡人,他自爆三十七歲時曾結過婚,但婚姻僅維持一年多便告終,後曾與前亞姐陳奕詩拍拖。雖然與現任女友羅琪茵已經拍拖九年,但他似乎無意結婚:「我係唔適合婚姻生活嘅人,感覺好似被人綁住。」

孑然一身的莊友堅似乎很怕獨處,除寄情養馬、炒股,還不時邀請威利董事總經理金紫耀及其女友陳文媛等下屬開派對。「老闆以前仲成日同班同事落dragon-i飲酒,玩到凌晨三、四點,佢唔係為應酬,只係想陪班同事開心吓。」莊的一名下屬說。

夜 蒲喝酒多應酬的後果,是令身體五癆七傷,每隔數小時便要輪流服食中、西藥「減脂」,辦公桌上還放有去除肌肉疲勞的鎮痛膠布。「而家我晚晚十一點瞓覺,朝早 五點半起身睇美股,打電話俾美國啲朋友了解行情,仲同葉問徒孫招鴻鈞學打詠春。」莊友堅說罷,即捧起一碗中藥喝下去,露出一副苦瓜口臉。

莊友堅檔案

年齡︰56歲

英文名︰Eugene Chuang

婚姻狀況︰曾離婚,現任女友為維他奶後人羅琪茵(Karen Lo),未有子女

工作經驗

1977年︰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生物化學系學士畢業

1979年︰印弟安那大學( Indiana University)工商管理碩士畢業,隨即加入美國PNC Financial Corp. 位至總經理

1985年︰回流香港,在英國標準渣打集團(Standard Chartered Group)機構市場部任職

1987年︰過檔投資銀行信孚銀行(Bankers Trust)做董事,再轉職到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任董事總經理

1991年︰成立私人投資公司Capital Union Inc. 及Hennabun Management Inc.,再買入大茂證券,改名中南證券

莊友堅家族圖

1. 1948年上海聖約翰大學醫科畢業, 96年嘉利大廈大火喪生,享年七十二歲;

2. 上海嘉定人氏,家族信託公司Moon Light Trust最終受益人;

3. 上海聖約翰大學農學院畢業,曾任天津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

4. 上海聖約翰大學天津校友會發起人,曾任天津化工局副局長;

5. 中南證券負責人,前妻為胡仲如,曾與前亞姐陳奕詩拍拖,現任女友為維他奶後人羅琪茵;

6. 威利國際主席,曾在美國最大鑽油公司Schlumberger任石油工程師,妻子在美國從事I.T.工作;

7. 莊逸聲誼子;

8. 莊逸聲誼女,前夫為錢大忻,二人育有三女,其中二女錢文琳乃九巴雷兆光前妻,現任瑞銀董事總經理;細女錢文璟為迪生鐘錶市場部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45

微创医疗上市前自揭家丑:曾向官员行贿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914/1804642.shtml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9月即将迎来港股新股的发行高峰。专营治疗血管疾病及失调的微创介入产品的微创医疗(00853,HK)也在这一行列中。和其他新股一样,微创医疗有着 不错的经营业绩。不过,和其他上市公司又稍显不同,微创医疗这次将自己此前多件在坊间看来较为严重涉嫌违规的事件都公布于众。
曾遭匿名投诉“三宗罪”
据了解,微创医疗此次共发售2.52亿股,募资最多将达15.42亿港元。其中,中国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配售占90%。公司的保荐人瑞信及派杰 亚洲曾预测,微创医疗2011年度市盈率为16.9倍~21.7倍,2009年的市盈率为25倍~33倍。募集资款项中,50%将用于扩大产品种类及提高 研发能力;25%用于扩充生产设施;20%用于完善销售网络;剩下5%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提供资金。
公告显示,微创医疗的血管器械业务于今年首季毛利率高达87%。不过,完美的业绩并不能掩盖公司此前的一些不规范行为。
微创医疗的招股说明书中指出,公司于2007年5月至7月收到3封匿名投诉信,分别指至微创医疗的内部管理上的问题。
第一封投诉信指微创医疗部分财务报表是基于伪造合约编制,为的是支付回扣,而与第三方有关的付款被转到公司管理层的账户。
第二封投诉信指出,微创医疗为赴美上市,对2004年、2005年、2006年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做假、修改。
第三封投诉信直指微创医疗董事长常兆华,指称常兆华促使公司向一名指定供应商采购劣质原材料,而采购价的一部分由常兆华持有。该投诉信指称微创医疗为常兆华私人轿车支付进口税。
对于以上匿名投诉内容,微创医疗表示都已一一核查,但是证据不足,至于最后的支付进口税确有其事,但那是作为给常兆华的公司福利。
曾向官员行贿
另外,招股说明书还指出公司涉嫌对于前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司长郝和平行贿。公告显示,当时公司的主要产品Firebird由药监局审批,郝和平的签字是必 要的一步。2003年,郝和平与微创医疗高层接洽,要求其代付若干个人开支,常兆华从个人开支中支付了22万元,另外要求一位高管支付4万元与郝和平,这 笔开销由公司报销。
2005年7月,郝和平因收受贿赂被拘,2006年郝和平被判15年有期徒刑,而公司也因支付50万元的赞助费和非法回扣,被工商部门处以30万元的罚款。不仅如此,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常兆华及其员工不排除会有遭到政府机构进一步调查的可能。
另外,微创医疗还面临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遭索赔的风险,原因是集团多名雇员先前曾为一名或多名竞争对手工作,故无法确保该等雇员在为微创工作时未曾使用,或于未来不会使用前
雇主的专用技术或商业
机密,这可能导致竞争对
手对微创提出诉讼。
律师:自揭家丑利大于弊
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
负面信息,在坊间看来或多
或少会对公司造成影响。
就招股说明书的相关
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致电微创医疗,公司表示目
前全部的对外事务都已交由公关公司打理。
负责微创医疗相关公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招股说明书中公布的一些事件,其实是为保障公司的中小股东和投资者的权利,因为问题都是要予以披露的。”
但是,相比其他上市公司,微创医疗招股说明书中的风险提示可能显得让投资者无法接受。
对于这样的情况,该公关人员指出:“投资者是要看公司的未来和成长性的。况且,这些也是以前发生的事情了。”
对此,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认为,企业上市之前的行为,应该受到行政处罚,但从上市公司的角度而言,微创医疗的做法其实利大于弊。公开问题,其实有利于上市公司问题的减少。将公司可能涉嫌的违法行为公之于众,让投资者对于其中的法律风险能自行辨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18

奢侈品牌自揭「代工」不能說的秘密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5/826829.html

普拉達(Prada)、蔻奇(Coach)為首的奢侈品牌,一邊賺中國消費者錢,一邊通過香港資本市場,準備向投資者募集至少過百億資金。一箭雙鵰的同時,也有副作用。在香港上市需披露詳盡資料,奢侈品牌不能說的秘密——代工(OEM),恐怕將一一揭開。

算不上奢侈品牌的高檔品牌新秀麗就首當其衝,「大方」披露創立於美國的品牌在過去十年間,完成了自主生產到向第三方供應商進行採購即代工的轉型。去 年新秀麗94%的產品都由位於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100家代工廠製造。代工廠們主要生產軟質行李箱,而技術含量較高、有知識產權的硬質行李箱,則仍然由 公司內部工廠完成。

去年初就有媒體爆料稱,普拉達在內的多個歐洲奢侈品牌,在東莞及溫州等地設立生產線,生產某道工序乃至成品,不過普拉達予以否認。

在今年3月華爾街日報的專訪中,普拉達首席執行官貝爾泰利稱,只要產品質量有保障,「普拉達製造」應該與「意大利製造」一樣,值得擁躉者信賴。「如 果產品產自意大利,我們就標註『意大利製造』,如果產自土耳其,我們就如實標註。別人不這麼坦誠,但繆怡(董事會主席)和我從來不把公眾當白痴。」

公眾是否被當成白痴,此次在港上市將親自揭開答案。而神秘面紗下可能正是傷疤。作為保薦人之一的高盛,此前按慣例向客戶發佈普拉達的研究報告。香港媒體獲得該報告,揭露普拉達已有八成產品外包生產,並連日追蹤,將位於中山的港資代工企業麥氏皮具實業公司公之於眾。

麥氏皮具實業(中山)有限公司網站顯示,成立於1981年的港企麥氏實業擁有技術工人逾2000名,主要生產高級真皮手提包和各類配件,主要客戶包 括寇奇(Coach)、波士(Hugo Boss)、卡文·克萊(Calvin Klein)和鱷魚(Lacoste)等大牌,每月產能可達15萬件手袋。

普拉達的名字並未出現在麥氏網站上。

與普拉達的遮遮掩掩不同,寇奇總裁Lew Frankfort早前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未來五年寇奇在華產能將從佔其全球產能的85%削減到40%~50%,並將生產能力轉移到印度、越南和菲律賓等工資較低的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32

基金黑幕新篇:基金公司總經理自揭四大手段

http://www.xyzlove.com/Transshipment/Finance/jjhmxp_jjgszjlzjsdsd/jjhmxp_jjgszjlzjsdsd.htm

四大手段耍弄投資人:基金公司和券商結盟「監守自盜」,價值投資更像「黑手坐莊」,同一旗下各基金聯手「抬轎子」,「割麥苗」式分紅方案誤導市場

─────────────────────────────────────────────────────────────────

 

基金黑幕新篇:基金公司总经理自揭四大手段
基金黑幕新篇:基金公司總經理自揭四大手段

  (2004年)6月25日公佈的最新開放式基金資產淨值日報表顯示:68只開放式基金(不包括貨幣市場基金)中,單位淨值跌破1元的已達44只。

開放式基金的業績窘境影響著大批新基金的銷售形勢。自今年5月始,開放式基金銷售急速下跌。新近成立的開放式基金中,金鷹中小盤精選基金首發規模僅為 5.4581億,招商先鋒基金16.042億,大成藍籌穩健基金22.338億,富國天益價值基金10.337億,國泰金馬穩健回報基金12.3億。

這與短短三個月前一個月內就創出兩隻百億規模基金的發行狀況對比,恍如隔世。

雪上加霜的因素接踵而來。本週,基金行業又爆出巨田基礎行業基金在新股市值配售時,存在異常申購情況。中國證監會基金監管部為此於6月22日(本週 二)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嚴格執行基金參與新股發行申購等有關投資規定,對近期基金違規申購新股及將國債回購資金違規用於股票投資的行為提出整改要求。

迅猛發展的國內基金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還不止這些。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基金公司總經理近日接受《財經時報》專訪時,更透露出行業內的「四大怪狀」。

在他看來,證監會已經看到這些問題,卻未採取積極措施予以解決;「如果再無人挺身而出,痛斥基金行業內部的一些『公開秘密』,中國基金業的發展將岌岌可危」。


委託理財還是「監守自盜」?

基金公司通常按照管理的資產規模收取管理費,規模越大,管理費越多。如何在新基金發行時儘可能地擴大規模,是每家基金公司營銷的重點。2003年,基金發行的代銷渠道主要是商業銀行,這種情況在2004年被打破,券商漸漸成為各家基金公司新開拓的代銷生力軍。

一家券商銷售1億元開放式基金,手續費大致100萬元左右。但券商對銷售開放式基金的興趣,並不僅僅在手續費上。

記者在對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採訪時瞭解到,券商承諾基金公司銷售量的前提是基金公司向券商做出交易量承諾。有些基金公司承諾給券商10倍左右 的交易量,即券商銷售1億元開放式基金,基金公司在一年時間內要給券商做出10億元交易量,對應的券商佣金收入為200萬元左右。

有些情形下,基金公司甚至不惜與券商約定15倍、20倍乃至更高的交易量承諾。

《財經時報》在一份券商內部報告上看到,通過銷售基金帶來的基金分倉佣金收入,相當於新建十幾個營業部一年的利潤。

基金公司給予券商的這些銷售和分倉交易費用,無不包含著基金持有者的利益。這位基金經理坦言,一隻基金因為要給券商做出一定的交易量,不得不違背冠冕堂皇的「投資理念」,頻繁調動資金,並將投資風險轉嫁給基金持有人。

由於這樣的交易,原本屬於基金持有人的部分權益,通過基金管理者悄無聲息地轉移到了券商口袋。

2003年,整個A股市場的換手率為255%。根據各只基金的年報顯示,經歷了完整的2003年的70只基金,平均股票投資換手率為417%,是A股 平均值的近2倍。值得注意的是,417%的平均換手率發生在去年券商銷售比重不大,虛增交易量不算嚴重的情況下,那麼2004年的情況又會如何?


價值投資還是機構坐莊?

去年以來,眾多基金開始格外強調價值投資理念。他們以所謂「長期投資」的思路,取得的良好收益,曾經一度讓證券市場刮目相看。

時至今日,正當基金的投資理念被市場廣泛認同時,市場人士愕然發現,奉行「價值投資」理念的基金,正在大幅減持前期的「核心資產」,並在短期內大筆進出一些宣稱「將被長期持有」的重倉股。

有關資料顯示,在2004年底基金持倉最多的10只股票中,中國聯通、上海汽車、招商銀行、寶鋼股份等名列前茅。在多家基金的眼中,這些股票是具有「價值」的藍籌股,他們聲稱將「長期持有」。

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今年一季度,他們的身價已經由基金經理眼中的「金礦」變成了一堆「石頭」:中國聯通成為基金減倉量最大的股票,合計減持量達到6.57億股,減持幅度超過44%

種種跡象讓人懷疑,基金投資究竟是「價值投資」,還是類似以前券商的「莊家做股」?

一位基金公司總經理指出,對於多數基金而言,波段操作仍是目前基金獲利的主要手段。有些基金在市場上不外乎炒一個「概念」扔一個「概念」,再去創造下一個炒作「概念」。

2003年的70只基金的平均股票投資換手率數據顯示,7只基金超過800%,其中4只甚至超過900%。據瞭解,國外基金的平均換手率只有70%至80%,國內基金如此之高讓人驚訝。


財富增長還是數字遊戲?

許多基金公司高層人員面對投資人時,經常放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追求的是長期穩定的資本增值」。

可在現實中,許多基金一個月漲幅超過10%,下個月可能就跌去20%,基金「過山車」一樣的淨值表現,實在讓投資人心驚膽顫。

某基金公司總經理告訴《財經時報》,投資者有時很容易受到「一隻基金一個月就實現超過10%淨值增長率」的誘惑。他們通常會忽略,這10%的增長,或許是建立在去年幾近跌破面值的基礎之上。

他同時還向記者透露,有一些一直能維持高淨值的基金,其中也大有奧妙。一些基金公司為了樹立自己所謂的業績「標竿」,要麼通過旗下幾隻基金一起為某隻基金「抬轎子」。

基金分紅能為投資人帶來即得收益,也使投資人能夠將收益進行適當再分配,確保較為穩健的收益性。但是,國內一些基金公司為了賣出更多的新基金份額,宣稱自己基金的分紅次數如何多、收益如何高。

分析市場不難發現,這些「分紅」大部分具有「虛胖」嫌疑,或是分紅少次數多,或是在發行新基金時對公司旗下的老基金進行分紅。這些收益無非是基金持有者本來就該得到的利潤,但卻被冠以各種名號。

在某基金公司總經理看來,基金分紅不僅誤導投資人以分紅次數多少來衡量基金好壞,也使得基金公司為了保持分紅需要的現金,在投資中不敢進行較為充足而長期的投資,為保持較高的流動性而犧牲長期的收益,同時也使得投資人不能獲取更長時間複利收益,即所謂「利滾利」。

舉例而言,以10萬元資金投資年收益為18%的基金,如果連續投資4年,10萬就變成20萬;20萬繼續投資,4年後變成40萬,依次類推,10萬資 金不到20年就竄到150多萬。與此相對,如果將18%的收益每年都分紅,20年後,10萬元只能變成46萬。這個差異表明,頻繁分紅的受害者是基金持有 人。

在投資者急功近利,投資短期化的前提下,「割麥苗」式的分紅已經演變為基金公司的「圈錢」工具。

 基金業勿錯過「悔改時機」

  基金公司作假,基金經理私下和上市公司或莊家配合,幫助他們鎖倉等行為同樣在台灣發生過,人們漸漸地失去了對基金公司的信賴,造成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基金公司很難發行新基金;當基金公司知道「玩笑開不得」的時候再想調整為時已晚

曾經歷過台灣基金業發展歷程的景順長城基金公司總經理梁華棟在接受《財經時報》專訪時直言:同樣是新興市場,大陸的基金業現階段的許多現狀,與台灣基金業歷史上的混亂如出一轍。

梁華棟,1975年畢業於台灣輔仁大學經濟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9年獲田納西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位;1990年至1998年擔任景泰資產管理 亞洲公司首席代表及亞洲區董事,曾參與亞洲區有關基金及股票投資市場管理等決策事宜;1998年景順集團併購原景泰集團,即擔任景順集團亞洲區董事兼台灣 總經理。


台灣的前車之鑑

《財經時報》:大陸股票市場的發展歷程許多與台灣相似,您曾經目睹了台灣基金業怎樣的經驗教訓?

梁華棟:台灣的基金業從1986年開始,曾試行「特許制」,只有特殊關係才能拿到成立基金公司的指標,且成立基金公司一定要有兩家外資股東參與。這些外資股東來源於全球2200多家資產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資產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

到上世紀90年代初,台灣逐漸發展到10家左右的基金公司。1993、1994年以後,台灣基金業全面開放,「特許制」改為「核准制」。只要夠資格就能申請成立基金管理公司。

正是這種全面開放,使得一夜間基金公司數量膨脹,惡性競爭導致不規範的市場行為隨之滋生。譬如,基金公司作假,基金經理私下和上市公司或莊家配合,幫助他們鎖倉等。

到1999年、2000年,很多投資者開始對基金公司不信任,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基金公司很難發行新基金,都要靠大股東的特殊關係運作才能發出。


兩個不利因素

《財經時報》:在您看來,兩岸基金業的發展是否遭遇了一些共同問題?

梁華棟:台灣基金業發生的一些問題,我覺得在大陸都已重現,這非常要命。而且大陸基金市場在兩個方面較台灣更為不利:

一是大陸基金業一開始只向內資開放,而內資公司通常對於資產管理業務沒有經驗。值得強調的是,資產管理是依靠過去不斷的管理累積經驗,才能在這個行業 樹立真正規範的基礎;此外,大陸基金市場發展速度和競爭程度遠較台灣快得多也慘烈得多。大陸的開放式基金至今只有三年的歷史,基金市場還有很多方面沒有完 全真正地步入正軌。

市場擴張速度太快,會帶來一連串隱憂。比如,銀行的客戶經理有多少人真正瞭解基金產品、風險觀念或理財觀念?在沒有培育成熟前,這些客戶經理很容易錯誤引導投資者,這些錯誤理念帶來的損失,最終買單人是整個基金業。


別錯過悔改的時機

《財經時報》:這種緊張延續下去,會出現何種局面?

梁華棟:大陸基金公司現在已經面臨洗牌,面臨優勝劣汰。再過一陣子,比如一兩年,大陸基金業一定會出現這種狀況:好的基金公司越來越大,差的基金公司不再有機會。到時候,基金公司會知道「玩笑開不得」,但當他們發現生存有了問題,然後才開始調整自己內部,時機已晚。

仔細分析,基金公司基本空無一物,最重要的是信譽。真正讓大家投資的是這家公司領導班子、分析人員的思維和理念。不能把基金當做一個簡單的商品去賣,那是很短期的交易行為,基金公司一定要用很健康的思維,去規劃公司的長期發展。

《財經時報》:如何解決基金業目前所處的困境?關鍵何在?

梁華棟:這需要整個市場參與者共同努力。首先要完善資本市場各項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尤其是在目前基金行業法律法規很不全面的情況下更應如此,儘量避免一些惡性競爭產生,維護市場的純潔。

其次,基金公司應當遵守遊戲規則,嚴格自律,努力配合監管機構,建立合理的市場環境。同時,發揮自己的特長,努力創新豐富市場,並指導投資者正確認識基金和基金公司。

投資者也應當參與這個市場,因為他們是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正在成長中的個人基金投資者市場中,其理念的不成熟導致一些問題難以解決。個人投資者應學習基金知識,用更理性的眼光看待基金投資;媒體以及基金公司和監管部門也應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96

9158自揭面紗:最大的視頻秀場,是怎麼運行的?

http://bbs.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641
2012年11月歡聚時代(YY語音母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很多人不瞭解這是一間怎樣的公司,只是感嘆雷軍、李學凌另闢蹊徑,在騰訊眼皮底下把多人即時語音聊天業務打造成10億美元級上市公司。而比YY還神秘的,是另一家、「歲入10億,比YY還牛」的9158。因為「你們懂的」原因,IPO對9158來說一直只是期望與傳說。

2014年6月22日,傳說終於發生了,天鴿互動控股(9158視頻社區母公司)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招股文件並同時啟動了路演。為了上市,這家相對神秘的公司披露了許多重要信息,讓我們有機會窺見它在業務、收入來源、組織結構等方面的真容。

行業地位爭議:天鴿與YY,誰是老大?

根據招股文件,2013年天鴿互動營收5.48億元(淨虧損9261萬元)。營收中排在首位的是2012年併入的新浪秀,2.32億;9158排在第二位,1.94億;其它社區(包括多多遊戲、歡樂吧、久久明星交友、跳舞吧、心意吧及糖果社區)8500萬。天鴿在遊戲發佈方面的嘗試不算成功,連續三年收入徘徊在2、3百萬元。招股書披露「不合格」的遊戲有26款之多。拿得出手的只有2013年8月上線的《三國志:國戰版》, 2014年1月活躍23.8萬。            



2011年、2012年、2013年,不算新浪帶來的業務,9158加「其它社區」營收合計分別為2.51億、2.33億和2.79億,與傳說中的10億元相差甚遠且增長乏力。


天鴿招股書中稱:根據我們委託艾瑞編制的報告,就用戶支出總額而言,我們於中國社交視頻道社區市場份額於2013年達到33.9%,而最接近我們的競爭對手於同期的市場份額為23.1%。

2013年,歡聚時代營收18.2億,其中在線音樂及娛樂業務營收8.53億。天鴿自稱行業老大,歡聚時代當然不服。日前YY娛樂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懷疑其(指艾瑞報告)科學性。」

其實,9158並沒有吹牛。雖然歡聚時代收入更高,但要向「頻道主」支付內容費用卻包括其中。2013年,歡聚時代在線音樂與娛樂營收(也就是用戶的花費)為8.5億元,頻道主從中分得4.44億元。而天鴿互動所計的收入是只用戶花費的一部分,系從分銷商按30%-40%的比例分成所得。2013年,天鴿互動視頻社區收入超過5億,用戶花費超過10億元。所以,天鴿第一、歡聚時代第二,艾瑞的報告沒有錯。

天鴿大費周章地從「用戶支出」角度計算市場份額,是因為按其生態模式(下文有詳解),從收入角度計算「太吃虧」。為了在投資人面前證明自己的老大地位,不得不額外破費近40萬元(根據招股文件,天鴿為這份報告支付了38.551萬元)。

那麼,天鴿搭起的是一個怎樣的生態呢?

互動平台解參與者角色詳解

天鴿控股目前經營8個多對多社交視頻社區及1個一對多社區,其中最著名的是9158和新浪秀場。在天鴿互動平台的生態中,分銷商、室主、主播和銷售代理是主要獲利者,他們各自的職責及利益分享方式如下:
1) 分銷商

分銷商位於金字塔頂端。他們物色能賺錢的內容、招募主播、僱傭銷售代理、發行並銷售虛擬貨幣。 2013年,平台共有2.6萬個視頻聊天社區,每個社區只允許有1家分銷商。

分銷商僅有四家。各家實力相當,平均每家把持6500個聊天社區。 對天鴿來講,分銷商是獨立第三方。做什麼內容,賣多少虛擬貨幣都由分銷商自行決定。   

2) 室主

照天鴿官方說法,聊天室由用戶創建並成為「室主」,申請人要組織至少五名主播,平台將對主播的表演能力進行評估。當聊天室有了一定人氣,會有分銷商與之洽談合作推廣、分成事宜。

普通用戶到哪裡去找五名主播,還要能夠通過天鴿的審核評估? 而且,有意思的是,室主還能經由「勞動服務公司」從天鴿平台獲得「獎金」。 可見,典型的室主不是一般的觀眾,而是有志於在平台上賺錢的「個體勞動者」。

3) 主播  

在天鴿平台上,3.48萬名主播是拋頭露面、吸引目光和金錢的主角。她們由分銷商直接招募,分派給到2.6萬個聊天室。平均每個聊天室攤不到2名,看來主播可以在多個聊天室走穴。

每7-10天,主播從分銷商領取一次獎金。   

4) 銷售代理

銷售代理是分銷商招募的「業務員+客服」,負責聊天室推廣及虛擬幣銷售。每名銷售代理只能服務於一個分銷商。

「代理」這個稱謂並不準確,他們並非代銷,而是要先付錢把虛擬貨幣買下來,天鴿稱之為「囤貨」。付款後,銷售代理獲得「虛擬幣兌換碼」,再進一步向用戶銷售。每七至十天,分銷商會將相當於銷售額10%到20%的金額返還銷售代理做為佣金。

2013年,天鴿平台上有1200名銷售代理了2.6萬個聊天室,平均每人負責22個。

5) 需要強調的是:分銷不是分銷、代理不是代理、室主不是用戶

以下為天鴿平台參與者利益分配圖。天鴿互動獲得用戶支出中的30%到40%、主播獲得25%到35%、分銷商獲得5%到35%。

首先,分銷商與天鴿根本不是「分銷代理」關係。分銷商在天鴿平台上做自己的生意、賣自己的的虛擬貨幣並將收入中的30%到40%劃轉天鴿。

其次,銷售代理也不是真是正的代理,而要付錢把虛擬物品買斷。他們不僅是為佣金奔忙更要為本錢博命!另外,根據網上零星線索,個別聊天室有傳銷行為。

再次,室主並不是真正的用戶,而是「小本生意人」。室主、銷售代理、主播三者的角色可以「互聯」或交叉。有時,他們來自同一個家族;有時,主播與室主是同一個人。

不論天鴿還是分銷商,與主播、室主、銷售代表均無僱傭關係。實際上後面三類角色都是天鴿與分銷商的馬仔,銷售代理「倒票」、室主「看場子」、主播表演。所謂「獎金」、「勞務費」就是是底薪和提成的代名詞。

安全第一的組織架構

天鴿如此分配互動平台參與者的角色,核心的目的在於隔離風險。而且,設置了三道防火牆。


第一道將主播與聊天室隔離。內容出了問題,主播首當其衝,被室主取消「上麥資格」,其它由公安機關處理(如有違法)就是了。這點與新浪微博相同,多少傳謠者被抓,微博方面並無法律責任。

第二道將室主與分銷商及天鴿平台隔離。如果問題嚴重到主播擔不下來,就輪到室主了。天鴿封掉聊天室、分銷商停止銷售虛擬幣,大家檢討檢討、「配合一下調查」也就是了。這層「防火牆」是新浪微博沒有的。

第三道將分銷商與天鴿隔開。招股文件中,天鴿聲稱「我們主要與獨立第三方分銷商合作以銷售及推廣我們的虛擬貨幣」、「我們並不釐定售予代理或用戶的虛擬貨幣的價格」、「我們對社區內容並不負全責。」

分銷商是獨立第三方,出了問題該坐牢坐牢,上市公司與之解除合作就是了。 分銷商與銷售代理之間只有一紙銷售合同,而室主、主播連合同都沒有、連臨時工都不是。


天鴿組織架構的安全性很高,但上市公司卻有被架空之虞。

在招股文件中,天鴿對如上組織架構強調了四點:第一符合互聯網行業慣例;第二分銷商與天鴿利益一致;第三分銷商並非最終用戶;第四以往曾與若干分銷商終止過合作。

但是,互聯網慣例不能簡單套用。 天貓、京東平台面向數量眾多、不特定的商家,每天開業、倒閉的不知有多少,平台當然要與每個商家的經營風險隔離開來。所以天貓、京東的商家為獨立第三方,是合理的。

而天鴿只有四個特定的分銷商,每家手下有300名銷售代理、掌管6500個聊天室。做為獨立第三方,分銷商必然有獨立的利益,與天鴿各賺各的錢、各吃各的飯。大方向一致,利益分配呢?分銷商投奔YY、呱呱怎麼辦?四家分銷聯合向天鴿索取更多利益怎麼辦?發個招商廣告就找到替代者?  

鋼鐵公司不一定要自備電廠,原料和成品的運輸可外包,甚至銷售都不必自己做,但總得有幾個煉鋼車間或者是分廠吧?只有總經辦、技術科、財務科,煉鋼業務全部由「獨立第三方」包辦的鋼鐵公司,不就是一個空殼兒嗎?        

站在商業角度,天鴿應與分銷商利益打通而不是隔離,而且誰也不會相信天鴿與分銷商真的沒有「更深層關係」。但是,從「你們懂的」風險考慮,天鴿不得不與分銷商劃清界限,畢竟安全第一。

付費意願超強的「精(tu)英(hao)」撐起天鴿

天鴿互動在人們眼裡是典型的互聯網企業,甚至有人幹脆稱之為「YY的前輩」。考查這樣的企業,無非是按著「得屌絲者得天下」的思路看它如何吸引流量、如何變現以及轉化率高低。

天鴿的特色是採用「多對多」視頻串流模式,支持多用戶實時互動;互動內容涉及音樂、脫口秀、社交、金融及教育;主要變現方式為虛擬物品出售。

2011年、2012年、2013年,天鴿平台付費用戶數分別為19.4萬、20.9萬和27萬。2013年,活躍用戶數為1082萬,付費轉化率為2.5%(9158為1.5%,新浪秀場為3.5%)。         



截至2013年底,天鴿平台已有910類虛擬物品上線,從簡單的紅玫瑰、棒棒糖到私人飛機、遊艇。最貴的「求婚」,價格為人民幣10萬元!儘管付費用戶人數不多(YY有320萬),但他們在天鴿的人均花費卻不低。2013年,9158和新浪秀付費用戶年人均消費金額分別達到2129元和2111元(YY為525元)。      



從下圖看到,每年給天鴿帶來6000元以上收益的用戶,佔付費用戶的比例為3%左右。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別為5400人、6100人和8400人,他們平均每人每年給天鴿帶來的收益為2.6萬元以上。因為天鴿只拿到四成,倒推過來,這些「土豪」平均每人每年要花6.5萬元!


與絕大多數互聯網企業不同,天鴿互動根本不是為屌絲服務的。正如某「互聯網評論人士」所說,「支撐其發展的是付費意願強烈的精英用戶」!精英未必,但付費願意強烈卻是毫無疑問。

天鴿如何讓用戶產生強烈的付費意願呢?

首先是森嚴的等級制度,從知府、巡撫到提督、總督,直至太子、太傅、皇帝。不同等級的特權與榮耀有天壤之別,從進入聊天室的特權到名字出現在用戶名單位頂端、還有象徵身份的特殊稱號。虛擬世界的榮耀是用真金白銀買的,最高的等級要花4萬元取得。

其次是「情景促銷」。花費成千上萬元,在虛擬世界成為「精英」,怎能錦衣夜行,當然要經常出來收穫豔羨;既然出面,就要有與身份相稱的「消費」,送玫瑰花被當小氣鬼,豈不白買了身份,怎麼也得送「招財貓」、「皇冠」;鬥起富來「飛機」、「遊艇」一連氣兒地招呼。有個「將軍」為一個女主播爭風吃醋,一晚上花掉70萬元人民幣。美女主播、令人怒火中燒的情敵、起鬨的觀眾,此情此景多半是互聯網思維包裹著的高科技「仙人跳」。

最後是或有的色情內容。其實用好以上兩招,有沒有色情內容都一樣賺錢。

前面提到的「互聯網評論人士」為9158辯稱:「你是從哪看到9158依靠色情來吸引用戶,你自己嘗試使用了嗎?」 、「媒體人都沒有在這個平台註冊賬戶,就已經能做出來該平台涉及色情的深度報導,而所謂的報導也都是從其他地方聽取而來。」

這簡直是難為媒體人了。天鴿披露,用戶特權不僅看花費,還與期限相關。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媒體人花4萬元升到最高級別還不行,要在9158泡個把月、砸百八十萬,多半還會被「線下調查」,才能進入最隱秘的聊天室,才有報導9158的資格!

總之,在喚起並保持極個別用戶強烈付費願意方面,天鴿很成功。至於色情內容,力爭成為上市公司的天鴿互動沒有理由去鼓勵,但也不容易杜絕,因此採用了上文所說的、另類的組織架構。

作者:Eastland 來源:虎嗅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262

開發商自揭賣地黑幕:盡管擡價,拍多了政府返給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7928.html

開發商自揭賣地黑幕:盡管擡價,拍多了政府返給你

一財網 李攻 2015-05-14 13:10:00

山東某房地產公司與某鎮鎮政府簽訂合同,約定以26萬元/畝出讓一個地塊,如果拍賣的價格高於此價,多出的價款鎮政府將予以返還。但最後成交價格翻番後,政府並未兌現合同。

在土地招拍掛的過程中存在暗箱操作,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現象。但拍賣之前,政府與開發商簽訂底價補償合同,落在白紙黑字上,這還很少見。

日前,山東日照一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HX公司)相關人員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提供了這樣一份合同,該房地產公司是合同的乙方,甲方是日照市下轄某鎮鎮政府,其中的約定的主要內容是,該房地產公司參與該鎮一塊2172平方米土地的出讓,約定底價是26萬元/畝,如果拍賣的價格高於這個價格,多出的價款鎮政府將予以返還。

按照合同約定,甲方(鎮政府)負責並保證乙方(HX公司)通過掛牌取得該宗土地的開發使用權,土地價格為每畝26萬元,土地性質為商住。“如該地塊土地拍賣價格高出26萬元/畝,高出部分由甲方一個月內返還。”

這份合同簽訂於2010年12月2日,拍賣於該年12月25日進行。華信房地產沒有想到,拍賣過程中殺出了“程咬金”,原來以為只有華信一家參與的競拍,變成了兩家競買。

最後,該宗土地的成交價是每畝71.2萬元,HX公司勝出。

HX公司相關人士說,該鎮同地塊的土地價格大概在30萬元/畝左右,而之所以在競拍過程中一直擡價,是手中有與鎮政府簽訂的合同。多出的錢,鎮政府是要返還的。

HX公司上述人士說,對上述合同,他們也是知道無效。因為,在招拍掛之前,私下簽訂的這個“底價”合同,違反了相關法律。違反法律的約定,自開始就是無效的。

但與華信房地產簽訂合同的是鎮政府,HX公司認為,政府是有公信力的,不會騙人,也就簽了。

後來的情況是,交易完成後上述拍賣款大部分返還到了鎮政府,鎮政府先後分兩次返還了共計29.8萬元的拍賣差價款,其余不再返還。尤其是鎮主要領導換屆之後,不再認賬了。

華信房地產還在追討剩余的128萬元“差價款”,但他們不好起訴。他們很清楚,法院不會支持他們的訴求,因為拍賣款是政府的合法所得。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58

Google人資長自揭:我們這樣「不管理」人才

2015-06-01  TCW


今年三月,《財星》雜誌(Fortune)公布最適合工作的公司,全球最大搜尋引擎廠商Google連續第六年奪冠,Google,是怎樣經營這個由五萬三千人組成的全球最佳職場?

Google人資長、資深副總裁波克(Laszlo Bock)近期在美推出本書,立刻登上亞馬遜書店職場類銷售冠軍。Google員工人均產值約每年一百一十二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四百萬元),這是個由 聰明人組成的企業。但要駕馭這群聰明新世代,Google也曾走過一段摸索期。最後發現:關鍵在於「自由」。

當領導者放棄管理員工的權力,企業生產力反更上升。本刊搶先自第六章「讓居住者自行經營避難所」,摘錄精彩內容。以下為摘錄內容:

在Google,我們高度懷疑管理;多數工程師這麼想:基層主管已經像呆伯特(Dilbert,漫畫人物名字,諷刺科技人的職場窘況)了,但是上層的主管更蠢。

首先,拿掉領導人權力要求員工所思所為都像老闆

傳統的管理者控制你的薪水、升遷、工作量、去留,甚至你的閒暇時間,管理者並不一定濫權,是「權力」本身便具備濫權潛力。

同時,階層組織不全是管理者創造出來的,員工本身也經常創造官僚體系。在Google,我們要求員工從思想、感覺到行為都要像老闆而非員工,但人類天生會 服從權威、倚賴階層,同時只專注在眼前被要求的任務上;Google的要求是違反人性的挑戰,因為一旦規範出現,人類馬上成為遵守規矩的好學生。

舉例來說,二○○七年前,Google「只要人夠好,全都找進來」,沒有員額預算的上限,但二○○七年後因為錄取過多,各部門開始設有預算上限,結果職缺空出來的時間比以前更久,因為要花更長時間,確定找到適合人選才敢錄用,以符合預算上限,而內部轉任也更困難。

我吃驚的發現,即使員工自由度如Google,不過加入了一條簡單規則,員工行為就會大幅改變。

現在用人預算的規定,有點小調整:多數主管都留有「彈性預算」,當真正值得的人才出現時,即使超出預算也可以錄取;因為最好的Google人是:懂得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斷,而不受限規則。

你的主管相信你嗎?這是個很深沉的問題。如果你相信人性本善,如果你相信組織能夠合適的用人(儘管打破預算規定),別擔心給員工自主決定的自由。

「避難所」(Asylum)最初的定義便是尋求庇護的地方,其實也是對職場的高貴渴望:職場該是能庇護員工自由創造、建立、成長的避難所;既然如此,何不讓他們自己營運「避難所」?也就是「賦權大眾」(Mass Empowerment)。

要做到「賦權大眾」,得先讓每個人敢放心說真話;讓每個人敢說真話,便要拿走管理者的權力——當他們沒棒子和胡蘿蔔可用時,團隊發揮創意空間越大。

接著,按事實做決定一切「拿出證據,別耍政治」

為降低員工對階層的倚賴,我們去除權力和位階的象徵(signifier)。以我們實際的做法為例,Google員工超過五萬人,只有四個有實質意義的位 階:個別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經理(manager)、總監(director)和副總裁(vice president);對於只想擔任個別貢獻者的技術人員,另有一條平行的位階。不同位階的功能差別在於範圍、影響力和領導。

我們對職稱也很敏感:員工錄用時,給他們的任何職稱裡不放「全球」(global)和「策略」(strategy)兩字;試問,Google哪個工作不是 全球化?哪個工作用不著策略?可是因為員工加入後,我們開放他們自行決定職稱,所以沒辦法全面戒除;只是藉此提醒他們,要在意真正重要的事情。

網景(Netscape)傳奇執行長巴克史代爾(James Barksdale)在開會時說過一句話:「拿出事實證據(facts),我們會大量採用;但如果你們有意見,聽我的。」這句話提醒證據的重要,同時也將 傳統主管的角色,從直覺判斷者,轉化為事實判斷者;呼應Google核心原則:「拿出證據,別耍政治」。

人們對組織裡的各種事情有各種假設和猜測,我們用證據澄清謠言、偏見和迷思,譬如升遷。

Google用電子郵件公布晉升名單,員工會試著從名單裡找出認識的人並且恭賀對方。恭喜同時,耳語也出現:「春嬌升官了可是志明沒有,喔??是因為春嬌跟著財務長工作」、「行動裝置部門比資料處理中心更容易晉升」等。

每年的員工調查中,總有人抱怨晉升不公平,會偏頗特定部門、計畫或工作。

後來,我們的人資同事消化完關於晉升的所有資料,然後建立一個網站,公開晉升相關的統計和影像資料;內容包括:與高階主管共事者晉升機會為五四%,有略高但不顯著;每個得到晉升的人都給過公司意見,所以提出自己看法並不會降低晉升的機會。網站會持續更新資料和內容,很費工,目的是要證明流程是零偏差。

最後,打造自己的工作「精神調查」抓不足之處

除了拿掉領導者傳統權力工具,根據事實做決定,Google人擁有極大的自由打造自己的工作和公司

二○○四年,公司員工超過二千五百人,佩吉(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兩位創辦人無法再靠著打招呼、聊天來判斷員工是否開心,要求人資部門找出答案,於是人資開始對每位員工進行「快樂調查」(Happy survey);工程部門則另行設計一套工程師的「狂喜調查」(ecstasy survey)。三年後,人資部門整併後,建立一套完整的「Google精神」調查,所有員工可以從調查結果找出需要解決的問題,打造更理想的工作環境。

調查共一百題,員工可自由參加,平均參與率為九成。根據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公司有什麼不足之處可以補強。

舉例來說,根據二○一一年的調查結果,發現員工工作和生活不夠均衡,都柏林辦公室同年發起一個「都柏林天黑了」(Dublin Goes Dark)的活動,鼓勵員工六點準時下班並且下班離線,公司有個地方專門擺放員工的筆記型電腦,以防員工回家偷瞄電子郵件;他們發現員工的互動增加,並且下班後更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兩年後,「都柏林天黑了」擴大成全都柏林的活動,超過兩千人響應。

很多人會懷疑,賦權大眾是否會導致無政府狀態,有一萬個人都說No,卻沒有一個人說Yes。這時候管理很重要,管理得當,會成為強而有力、資料導向的討 論,找出最好的點子,這樣即使結果出來,不同意的人就算不同意,也能理解決策的情境以及推論過程。如果這樣沒辦法做出決定,再把決策層級拉高,往上尋求解 決,最終由創辦人佩吉解套。

釋放員工可以怎麼做更開心,就有更好的點子

聽來讓人覺得矛盾,但高階決策者要負責打破僵局,也是管理者的主要責任,但要避免管太細(micromanagement),因為管太細,是控制別人來紓解自己,以降低焦慮感,且缺乏對人的信任,對組織沒好處。

其實,公司不需要有Google的規模,也不需要具備同等的分析工具和人力,你也可以釋放員工的創意。

第一,做為領導者,放下地位象徵,是對夥伴最有力的宣示。第二,用免費的調查工具,譬如Google sheets,簡單調查員工的感受。第三,公司內部試辦小型計畫(pilot),讓聲音最大的員工實際面對複雜的狀況,在旁邊出意見總是比較容易。

所有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讓員工變得更開心,有更好的點子。

然而,很多主管有很多不信任員工的理由,多數的組織設計都抗拒改變。

我跟很多CEO說,Google員工可提報自己的晉升,也可跟CEO直接反映任何事,他們反應都是:我們公司沒辦法!蒐集那麼多事實證據,只會減緩組織動力;員工自己是做不出好決策的;我喜歡我的停車位??。(編按:作者暗示很多老闆想保留專屬特權,所以認為無法給員工自由)

但,事實證明這是可行的!你只需要抗拒管理的誘惑,以及命令本身具備的操控力。挑一個目前公司需要補強的項目,讓部屬來解決;如果面臨限制、時間壓力或預算考量,坦承部屬現實狀況。對部屬開誠布公,並且給他們形塑工作和辦公室的發聲權,結果一定會令你驚訝不已。

【延伸閱讀】波克找人術》腦筋急轉彎考題,早就不問了

一切靠證據說話!Google人資長波克在書裡提到。現在,Google錄取人,靠的也是數字,並非直覺。

根據統計,Google發現,面試四次最能找到合適的人才。第一次的遠距離面試,可以看出評估問題解決能力;第二次,與未來共事者面試——包括一位主管和 一位同事,這是最重要的一項評估;之後,讓部屬面試你,以顯示Google去階級的文化,同時有助防止靠關係走後門;最後,由跨部門面試,讓毫不相關的部 門同事擔任面試者,作為中立評估。

我們過去常聽到,網路上所流傳關於Google的刁鑽面試問題,諸如:「一台波音七四七中可以塞入多少高爾夫球?」「如果把你變成五分錢一般大小,然後放進食物調理機,你會怎麼逃出來」等,但根據CNN報導,已越來越少出現。

波克在書中指出,應徵者可以靠著練習和答題技巧,熟練這類「腦筋急轉彎」式的題目,表現起來很聰明、反應很快,卻無法預測能否真的勝任未來工作。

他說,很多人對他說,新的面試問題越來越無趣。例如:「說說曾做過甚麼事,為你的團隊創造正面影響?」但是,越優秀的人,越有豐富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決策經驗,面試者一聽,就能分辨出A咖和B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803

長勝騰訊股東自揭「等忍狠」策略

2016-09-15  NM

一般投資者都聽過:「等、忍、狠」和「快、狠、準」這兩套投資策略。前者用於長揸,後者適合短炒。練到就能成為股壇奇人,但做得到的,有幾人?○四年上市的股王騰訊(700),經歷本週一跌市,仍以一萬九千多億元市值,守住「亞洲股王」頭銜。當年一手三千七百元,已升值至一百萬!家住太古城、絕無僅有上市揸到而家的陳太,坦言「留意菜心價多過股價」,是為「等」。曾走貨套利的基金經理黃國英,經歷「賣咗買唔番」的心痛教訓,決定「忍」。報住青衣長康邨的林生,與太太簽訂長命合同,提醒免沽貨,做法夠「狠」!另一邊廂,本刊亦發現,以馬化騰為首的騰訊管理層,正追蹤多個隱形外資身份,企圖將背後大戶,逐個現形。

本週一,港股因憂慮美國加息而大冧, 下跌超過八百點,本週二才喘定。騰訊亦重上二百一十元水平,市值依然超越中移動(941),成為亞洲股王。無論升市跌市,都有分析員嗌買入騰訊,其中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沈大師)本週一指:「200至250元可以考慮購入。其實夠膽識,幾時都可以買!」現時的騰訊,是「有買貴、無買錯」的神話,連牛頭角順嫂都識得講。○四年六月,騰訊由高盛保薦,以三元七角招股,集資十五億,最終超額認購二百倍,上市首日較招股價升了一成二。記者翻閱當時報導,騰訊其後很快破底,有多個分析員在不同時期都建議沽貨,有的說升穿四元好走,有的指阿里巴巴招股後,資金就會撤離。散戶少一點定力,已被拋出車。能像以下住太古城的陳太般,由認購開始揸到尾,是絕無僅有。

太古城陳太:我睇菜心幾錢斤好過

記者在騰訊的股東登記名冊,找到報住太古城綠楊閣的陳太。按了門鐘,戴着老花眼鏡的她來應門,她斜眼對記者耍手,打發着說:「無咩好講啦,申請完就放喺度,不用理它。(為什麼不賣?之前見到升得很高。)很高便很高,不用理會它的!(不急用錢,便由它?)對,沒有錯。」說起騰訊,陳太便心情輕鬆:「(等到留給子女?)對呀,你真是!你訪問馬生吧(指馬化騰)!不用訪問陳生(她老公)。」之後她匆匆關門。陳太在騰訊上市時,成功申請了五千股;以當時招股價三元七角計,價值一萬八千五百元。其後騰訊輾轉向上,曾升上五百多元,到一四年股份一拆五,陳太變相揸二萬五千股,再繼續升。計一計數,這批原先萬多元的股份,升了三百倍,價值已變成五百四十萬!

記者其後帶果籃到訪,雖然摸門釘,但陳太很有禮貌回電,再補充投資心得:「(你買股票,其他也是長揸不放嗎?)對。(滙豐那些都是?)對呀,都是這樣,不出奇o架!」她還指:「我沒有理會股票,我留意菜心賣多少錢一斤多啲。我當然知道騰訊股價升,今日都有升,你不要想它就可以了。別人做生意,你都要給他時間發展!」陳太無視股價升跌,如定海神針;其實如她一樣,以白表申請新股,再揸股票實物而不放入銀行,增加放貨的時間成本,可能亦是忍手一招。

青衣林生:同老婆簽協議不賣

持有騰訊的股民,並不只有「唔等錢使」的中產,記者發現亦有扑中騰訊的股東,報住筲箕灣愛東邨、彩虹彩雲邨、青衣長康邨等公屋,部分無人應門,部分避而不談,有人甚至否認有買騰訊,以免財富「曝光」。不過報住青衣長康邨的林氏夫婦,卻罕有地大談其投資心得。林氏現時已沒有住在長康邨,林太上週回電記者,並找來林生大方談投資之道。記者見股東名冊,是登記了林太的名字,亦即是由她持有。但構思買入騰訊的,是內地人林先生。他本身從事珠寶設計,留意到當時大陸已有很多人用QQ,而他很多業務上的事情,包括設計、同事之間溝通、跟客戶的溝通,以至營銷,都是用網絡去做︰「我認為未來這個時代,一定是網絡時代,傳統生活方式、企業經營方式,都會被互聯網所取代。」

因此於○七年,林生小試牛刀,用二萬五千多元,以太太名義買入一千股騰訊。當時他們的大兒子只有五個月大,他們就寫下協議書,「我跟我老婆買了以後,就寫下一份合同,是不能賣的。」記者見這份協議書,寫在一張白紙上,內容指明要到大兒子十六歲時,即二○二三年,才可以賣走騰訊,以留作讓他大學留學時用。「當時我跟太太誇下海口,說騰訊不要賣,我認為它能漲一百倍至一千倍!」後來次子及三兒子出生時,林生再增持騰訊,同樣作為教育基金,但已沒有定下契約。現時手持五千股騰訊約值百多萬;林生對前景依然有信心,認為未來三、四年會漲多十倍︰「現在的微信太強大,我當時買是因為它QQ強大,現在的微信比當年的QQ更強大!那什麼時賣?當微信不好玩了,你就能賣!」

黃國英:落唔到無謂同佢傻

民間智慧有用,騰訊當然亦不乏專業投資者。在股東名冊上,一名叫Wang Yong的騰訊股東,申報地址為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他手頭足足有九萬股騰訊!城大網頁顯示,經濟系有一位副教授汪勇,英文名串法與股東名冊一樣。汪勇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取得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主要研究經濟增長及公共經濟學等。若他近日無減持股票,手頭騰訊價值接近一千九百萬元!學生們應當好好「請教」。而在基金界中,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一直是騰訊的忠實fans。記者近幾年問他心水,他都是講「騰訊」,並無馬後炮之嫌。最近他見騰訊中期業績出爐,都不禁在二百零三元增持︰「感覺你(騰訊)落唔到,無謂再同佢傻吓傻吓,就追番算。」目前騰訊於他基金佔比,由百分之三增至七點五︰「呢啲係已經唔會放o架啦,當住『收藏』。」黃國英曾有心痛教訓,他部分騰訊由一百零幾元開始持有,賬面賺了一倍。今年三月時,騰訊曾佔基金一成,但由於持有太多及有一定升幅,黃國英賣了三分二持股,並飲恨說︰「走咗嗰三分二,從來都買唔番。」黃國英坦言「買佢怕」︰「我哋唔敢沽啦,大佬!沽親都再貴啲買,即係倒自己米,不如唔好沽!」他解釋,騰訊股票非常大隻,且走勢強勁,令「基金經理焗住要買」,都是支持其股價居高不下的原因。

摩通最牛長遠見$300

騰訊今年中期業績顯示,網絡廣告收入按年增長六成,達六十五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效果廣告(performance-based advertising)收入增八成,反映來自微信朋友圈等廣告的顯著增長。品牌展示廣告收入亦增長四成,主要來自騰訊新聞及騰訊視頻等。大行對前景充滿信心,摩根大通認為,騰訊手機遊戲比預期強勁,而德銀亦指,預期今明兩年騰訊手遊將是新的增長動力。高盛、瑞信、德銀、摩通等均調升騰訊目標價,當中以摩通最牛,相信長遠股價可升至300元。

追查神秘大戶身份

過去一年,主席馬化騰先後十三次減持騰訊,套現達一百一十六億元。究竟接貨者何去何從?現時手持騰訊的超級大戶是誰?相信連騰訊的管理層亦想知道答案。根據港交所披露權益顯示,過去一年,騰訊多次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29條、賦予上市公司「就其股份權益的擁有權等進行調查的權力 」,調查股份的持倉情況。該權力容許騰訊要求被點名的財務機構,提供旗下持有騰訊的終極股東身份及持股量。按統計,一年間騰訊這類權益調查報告達九十三份,數量與被基金搞到頭痕的東亞(23)不相伯仲。記者翻查過去三個月的騰訊權益調查報告,發現騰訊調查的金融機構,多達一百四十間,中資外資俱有,其中四分之一為歐洲銀行。在歐洲銀行持倉中,除了法巴、瑞銀、瑞信等知名投行外,巴黎Caceis Bank,持有一千一百九十九萬股。其餘持倉較少的歐洲銀行,包括總部設於哥本哈根的Danske Bank、總部設於比利時的KBC Bank等,可見騰訊對這類外資背後的神秘大戶,一樣有吸引力。

外資持股敏感

而美資背後大戶,當然亦是騰訊的重點調查對象,其中摩根大通,持有十億零七百六十九萬股,佔已發行股份約一成一,較港交所中央結算系統顯示,多了約八十八萬股。而由美國託管銀行或資產管理公司持股,在中央結算系統未有顯示的股東,亦一一現形,當中包括道富銀行、高盛、紐約梅隆銀行及北方信託公司等。這些外資,與美國政府的關係相當密切,○八年美國大選,奧巴馬獲投行捐獻上千萬美金助選。國務卿、財政部長、白宮幕僚長、證券交易委員會等政府要員,都曾於上述部分美資銀行任職,或於政府離職後加入。其中最千絲萬縷的,一定是高盛。在小布殊年代,高盛董事長兼行政總監Henry Paulson成為了美國財政部長、高盛高級國際顧問Robert Zoellick成為了美國副國務卿。奧巴馬當選後,曾任高盛首席經濟師的William C. Dudley,入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成為總裁,另外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美國財政部幕僚長、紐約證券交易所主席,亦是由前高盛高層擔任。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主席黃岳永指,騰訊在內地太大隻,牽涉的行業、所掌握的用戶數據,是敏感資料。「喺大陸你由用WeChat約朋友去街,到搭嘀嘀打車去目的地,食飯用微訊錢包俾錢,影相放上騰訊微博。全部都牽涉騰訊!佢比起阿里巴巴主力做電子商貿,層面更廣。所以內地電話唔一定有Google Play,但都有騰訊嘅app。」他又指中央亦暗中鬆章給騰訊,「中央想支持佢,所以騰訊做好咗Webank,大陸就改革民營金融,批准俾騰訊做。如果係香港,仲唔俾人話官商勾結?」

撰文:黃嘉慧、孫樂祈攝影:鄭樹清插圖:詹震寰[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38

保監會自揭監管短板,對虛假註資堅決移送司法

自從把防控風險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後,保監會新規的出臺便“開足了馬力”。

保監會7日發布《關於彌補監管短板構建嚴密有效保險監管體系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級保險監管部門深入排查梳理,找準並彌補存在的短板,切實完善監管制度。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這已是近半個月內保監會針對強監管、防風險所發布的第四個通知文件了,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升級。《通知》明確:“對利用虛假保費註資、關聯交易侵占公司利益等挑戰監管底線、無視國家法律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移送司法處理。”

“一方面保險業近幾年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小的風險點,一方面中央今年對整個金融行業的風險控制都比較重視,保監會也開始反思和梳理一些監管的不足並加以改進。今年保監會包括公司治理、償二代等的檢查和評估也比較多,對於負債端和資產端的監管也會更為嚴格。”一名保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八領域出手,堵制度漏洞

“近年來,保監會根據行業發展形勢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較好地完成了保險監管任務,但由於市場變化較快,部分制度已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存在著滯後、缺位、交叉、重疊甚至相互沖突等問題。”保監會在上述《通知》中表示。

保監會列舉了以下三種制度“短板”:有些制度違背了金融規律,給不良資本控制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機;有些制度存在漏洞,對業務結構失衡、個別產品粗放發展、少數公司無序舉牌沖擊實體經濟等風險問題管控不嚴;有些制度執行不力,對一些違法違規行為還存在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現象。

針對這些問題,保監會在《通知》中在公司治理、保險資金運用、償付能力、產品管理、中介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高管人員管理、新型業務八大重點領域提出堵住制度漏洞的相關政策。而從《通知》內容來看,一大波監管法規又將誕生。

具體來說,在公司治理方面,保監會將研究制定保險業統一的保險機構股權管理規則,設立更加科學嚴格的股東分類約束標準,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降低單一股東持股比例。

去年12月29日,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將保險公司股東劃分為三個類型,並將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上限由51%降低至1/3。同時,關聯股東持股的,需按照持股比例合並計算。不過該管理辦法目前還未正式發布。

上月末,保監會還發布了《保險公司章程指引》,對股東權利義務、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三會”的具體職責和表決規則做出規定,並要求公司采取訂立“生前遺囑”的方式,在章程中預先列明公司治理機制失靈的情形、公司可采取的糾正措施以及內部糾正程序無法解決問題時申請保監會監管指導的程序。

同時,此次《通知》中,保監會表示將研究出臺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監管制度,評估確定首批國內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名單。

2016年5月,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國內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評定數據收集工作的通知》,包括中國人保集團、中國人壽集團、中國平安、新華保險、陽光保險、安邦保險集團等16家國內保險機構進入“備選名單”。

在資金運用方面,保監會表示將研究制定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規定,建立定量評估、定性評估和壓力測試等規則。

一名中型保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保監會今年的另一項重點工作就是推進資產負債管理工作。目前保監會就資產負債管理的新規正在業內征求意見。”

另外,保監會表示將推進保險資金運用分類監管制度,提高境外投資能力要求,建立境外投資分級管理規則。並堅持去杠桿、去嵌套、去通道導向,從嚴監管保險資金投資各類金融產品,嚴禁投資基礎資產不清、資金去向不清、風險狀況不清等多層嵌套產品。

在負債端的保險產品方面,保監會則將進一步修訂保險產品管理制度,對問題產品強制退出,加大問題產品通報、處罰力度。

翻看保監會最近兩張監管函,都是關於對保險產品備案的駁回和處罰,對象分別為安邦人壽及複星保德信。涉及安邦人壽兩個產品分別是“安邦長壽安享5號年金保險”和一個萬能險產品。前者被駁回的原因是安邦人壽將消費者所交保費大量快速返還,通過“長險短做”規避中短存續期產品有關監管規定;後者則因為董事會決議無總精算師簽字。安邦人壽還被禁止在三個月內申報新產品。

除上述公司治理、資金運用及產品管理外,保監會在《通知》中透露出“在路上”的監管新規還包括:啟動中國風險導向償付能力體系(簡稱“償二代”)二期工程,修訂完善投資資產風險因子、保險合同準備金負債評估標準等現行規則;探索建立人身保險業務分級分類管理制度;修訂出臺《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保險經紀人監管規定》《保險公估人監管規定》;修訂保險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建立高管人員“黑名單”;研究出臺價格保險、指數保險等創新型業務管理制度等。

那麽多新規政策“在路上”,如何確定“輕重緩急”?《通知》明確,本著急用先建的原則,對問題突出、市場急需且已基本達成共識的監管制度,近期先行制定、修訂和出臺一批;對制度不完善、操作細則不明確的,加快增補和完善一批;對完善監管體系、提升監管有效性有重要作用但尚處於空白地帶的監管制度,抓緊列入規劃,盡快研究推進。

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保監會近半個月來已第四次發布針對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的通知。前三次分別為4月20日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監管維護保險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通知》、4月23日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監管維護保險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通知》及4月28日的《關於強化保險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市場亂象的通知》。

從上述四份通知來看,“嚴”字當頭是貫徹始終的基調,其中許多風險防控、監管措施及保監會的態度都在這四個通知中反複被提及。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四個通知中的涵蓋面不盡相同,但它們均提到了保監會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決不姑息。

在5月7日的《通知》中,保監會表示:“對利用虛假保費註資、關聯交易侵占公司利益等挑戰監管底線、無視國家法律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移送司法處理。”而在4月20日的通知也出現過基本一模一樣的語句。在另兩份通知中,保監會也表態對涉嫌犯罪的行為將毫不手軟,堅決移送司法機關依法嚴肅處理。

除此之外,加強股東增資、關聯交易監管;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問題產品強制退出等也在多個通知內被提及。

梳理這四個通知可以發現,其中多次提到了“嚴查”“審查”“自查”等字眼,預示著目前“嚴字當頭”的保險業今年仍有一大波與“查”有關的事項。

《通知》中所提及的檢查計劃就包括:入股資金真實性審查;投資人背景、資質和關聯關系穿透性審查;建立償付能力數據核查機制,嚴查嚴處數據造假行為;落實備案產品事後抽查機制等。

保監會此前幾份通知中也涉及多項檢查計劃,包括償付能力、財務、業務等數據真實性的大檢查、資本真實性專項整治、信用保證保險開展穿透式排查等。

4月20日與5月7日的通知也都強調,業務擴張激進、風險指標偏離度大的公司,將作為現場檢查重點對象。

事實上,保監會已於今年2月底啟動了全面鋪開的保險公司治理大檢查。一名參與檢查工作的保險公司高管稱,此次檢查采用異地保監局負責檢查的方式,由非本地的保監局派駐隊伍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十分全面和嚴格,例如在股東核查方面,要求“查三代”,即保險公司股東的股東,對部分股東還需要其出具出資證明等文件。

“我們公司治理的大檢查剛剛完成,馬上就要迎來‘償二代’的SARMRA評估(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評估)。從目前保監會的發文來看,今年或許還會有不少檢查要展開。”參與保險公司治理大檢查的一名保險公司高管笑稱,“我們已經準備單獨留出一間會議室供檢查人員長期使用了。”

“其實從保監會最近發的文來看,不管是負債端的‘保險姓保’理念、資產端的資金運用規範,還是公司治理、產品開發、銷售渠道,保監會的未來監管計劃可謂覆蓋方方面面,多項政策和檢查的出臺也預示著保監會對‘後端’的進一步管控。雖然作為保險機構可能會需要應對多項檢查和新規,但這也是梳理自身和自省的機會,這對整個保險業的長期發展是利好的,也是為進一步‘放開前端’做好鋪墊。”上述中型保險公司高管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