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閒聊]開一個協助小型香港註冊公司集資及買賣少量股權的地方是否犯法?

1 : GS(14)@2010-08-14 14:23:38

開一個協助小型香港註冊公司集資及買賣少量股權的地方是否犯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299

教育界老千-疑假美大學港招生 證無註冊 涉騙貸款「奮力」辦公室內 教局跟進

1 : GS(14)@2010-10-09 10:34:27

http://www.hket.com/eti/search/a ... 0-062121&category=m

懷疑假大學與日前騙取貸款的奮力教育中心租用同一店舖招生,負責人昨力說記者參加課程。 (林宇翔攝)







警方打擊兩間涉詐騙學生資助的學店之際,本報發現,涉案的「奮力教育中心」辦事處內,昨仍有人為懷疑假大學招生,聲稱中五生花18萬元報讀3年課程後,便可獲其美國總校頒發學士學位,但原來有關課程沒註冊、該「大學」不獲美國政府認可,其地址亦只是一個停車場。
聲稱中五生讀3年 獲美學位
涉事的「國家聯合大學」(UNU)負責人辯稱,校方於一個小國註冊為大學,提供遙距課程,美國地址只供收信。教育局則證實,UNU並沒向局方註冊,會進一步了解該校是否違法。
警方昨再拘捕多名涉透過「偉林」及「奮力」教育中心詐騙學生資助的學生;學資處表示,過去兩個學年分別向609名偉林及209名奮力的學生批出資助,但由於警方正調查,不便提供其他資料。
「奮力」雖然捲入官非,但本報發現一間名為UNU的大學,昨仍以「奮力」位於佐敦的辦事處招生,職員更耐心游說記者報讀多個可疑課程。
涉「國家聯合大學」 學費逾4萬
到底UNU是何方神聖?該校在網站自稱是美國和澳洲法定組織,本港的佐敦辦公室則是其亞太中心;網站內羅列數十個由證書至博士的課程,部分聲稱可銜接其美國總校,或當地著名的州立大學。
不過,美國官方組織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的網站顯示,當地根本沒有名為UNU的大學。
根據UNU的網站,其課程學費大多介乎4.6萬至7.8萬港元,學員須將錢存入「國際顧問策略有限公司」;而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該公司於08年4月成立,唯一董事名為陳志明。
校方:澳小國註冊 辦遙距課程
本報致電UNU辦事處,一名自稱為總監的尹先生稱,陳志明為老闆,但強調該校與「奮力」沒關係,雙方只是分租:「我們將搬走,要劃清界綫!」
他又多次重申:「我沒必要回答你的問題!」但最終承認,UNU並非美國政府認可的大學:「我們在Hutt River Principality註冊成為大學,那是澳洲附屬的小國……個別僱主會承認資格!」
美地址為停車場 稱只供收信
至於為何UNU在美國的地址是一個停車場,他則指出,由於課程是遙距的,該地址只是用作通訊聯絡。
他又指,該校提供的是遙距課程,故即使在港招生,亦不必向教育局註冊;至於招收了多少學生、涉及多少學費,則拒絕透露。
教育局證實,UNU並沒根據《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規管)條例》或《教育條例》註冊。根據法例,任何人若未經許可而舉辦受規管課程,可處罰款2.5萬元及監禁2年。

撰文:蔡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54

香港交易所准許內地註冊成立的發行人採用內地會計準則編制其財務報表

1 : GS(14)@2010-12-11 15:24:21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10/101210news_c.htm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今天(星期五)刊發《有關接受在香港上市的內地註冊成立公司採用內地的會計及審計準則以及聘用內地會計師事務所的諮詢總結》。

香港交易所決定採納諮詢文件中所提出的建議。諮詢文件徵詢公眾對下列框架的意見:

  * 准許內地註冊成立的發行人採用內地會計準則編制其財務報表;

  * 准許經中國財政部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核推薦及認可的內地會計師事務所採用內地審計準則為上述發行人提供服務;及

  * 提供對應安排,准許在內地上市的香港註冊成立或註冊的公司採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其財務報表,而同時有關的財務報表可由經香港會計師公會審核推薦、認可及註冊的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按照《香港審計準則》或《國際審計準則》審計。

建議框架是內地監管機構與香港多個機構,包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財務匯報局、香港會計師公會及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共同商定的成果。

香港交易所上市科主管狄勤思表示:「這框架的制定乃基於相互認可。新規則讓內地註冊成立的上市發行人可以選擇採用內地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表,獲認可的內地會計師事務所亦可採用內地審計準則來審計有關報表。此舉預期可提升市場效率,並減輕在香港上市的內地註冊成立公司的合規成本。」

30名回應人士中,大部分都支持諮詢文件所載的建議。

《諮詢總結》及相關的《諮詢文件》可於香港交易所網站「新聞資料及市場諮詢」一欄(見「市場諮詢」)下載。《上市規則》的相關修訂登載於香港交易所網站「規則與監管」一欄(見「上市規則與指引」中的「主板上市規則修訂」及「創業板上市規則修訂」)。

《上市規則》的有關修訂將於2010年12月15日生效。

諮詢文件: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ents/cp200908_c.pdf

諮詢總結: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s/cp200908cc_tc.pdf
2 : GS(14)@2010-12-11 15:24:59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b38b3bf0a1#p1482044
hw:
呢一步就係俾A股黎香港掛牌既重要一步

其實現在H股都已經唔再需要有香港會計資格既 Authorized Rep, 呢個建議只係連 HK GAAP 都唔駛出. 意義上就係承認 PRC GAAP.

唔出 HK GAAP 都已經有, 淡水河谷既 HDR 都只係出 US GAAP.

當然, 你會話 PRC GAAP 唔可信, 但係要先攪清楚, 乜 GAAP 都有假數, 改變對我地黎講係要學多一套遊戲規則. 不過對香港會計界同i-banker 就影響大d, 再進一步將港人邊緣化.
3 : GS(14)@2010-12-11 15:47: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211/News/ec_ecc1.htm


內地H股帳目同業可核
本港會計師難再獨市
  2010年12月11日

【明報專訊】H股可選擇聘用內地合資格核數師審計公司帳目,以及「A+H」股公司只需預備一份財務報表的新例,推遲近1年後終可實施。港交所(0388)宣布,12月15日開始,將認可中國的審計準則和核數師,日後所有「A+H」股公司,只需預備一份財務報表(根據中國審計準則或是國際會計準則),而所有H 股,可選擇提交中國審計準則的財務報表,亦可聘用內地經監管當局認可的「合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本港會計師一向享有的「獨市」優勢,將被打破。

陳茂波:心理打擊大於實際影響

現時本港有160家H股公司,「A+H」佔64家。根據財政部的資料,獲認可處理H股帳目的內地會計師行,有12家,香港會計師公會行政總裁張智媛表示,以她所了解,內地認可會計師行的數目,未來兩至三年會維持12家,故不會對本港業界構成太多壓力。事實上,近9成本港H股帳目,現時已由該12家行或相關的香港分支處理,故看不到業界會因大量H股公司轉核數師而受打擊。

立法會會計界議員陳茂波認為,新例對業界的「心理」打擊大於實際影響,會覺得本港開放了市場予外人「搶飯碗」。他認為較受影響的,是沒有內地分支的本港二線會計師行。

現時證監會有權就上市公司事宜,向核數師索取資料及審計底稿,但日後假如H股公司聘用內地會計師,證監會卻無權過問,因內地核數師不在本港監管機構的管轄範圍。市場關注這會成為監管漏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003

inv168開放用戶註冊

1 : GS(14)@2010-12-25 11:59:25

http://www.inv168.com/phpBB3/ucp.php?mode=register
2 : 龍生(798)@2010-12-26 02:52:13

成力搶灘登記!!
3 : GS(14)@2010-12-26 11:56:57

一定要做好inv168的背後資料庫的工作
4 : idsdown(1658)@2010-12-26 12:02:28

哈, 岩岩都加左個acct, 等左好耐啦smiley
5 : vinchichak(3180)@2010-12-27 20:18:10

thanks for your inf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04

其實可否弄個月結的拾萬倉?歡迎註冊會員參加,不限次數買賣,但只限于正股

1 : GS(14)@2011-01-17 22:46:51

標題: 意見 回覆
內容:
其實可否弄個月結的拾萬倉?歡迎註冊會員參加,不限次數買賣,但只限于正股,並運用湯你本身的面子,邀請味叔、偉哥等明星參與;當然少不了閣下親身落場。並嘗試聯絡惠康、麥當勞等機構,看看它們是否願意冠名贊助禮券,給勝出參賽者。

發件人: 拔刺者
2 : tom2288(5941)@2011-01-18 12:39:50

依個方向幾好, 但現在做 10萬元倉好難買嘢, 30萬如何?
我覺得唔使有獎品, 做得好的話, 跟個倉買賣都夠賺啦!
3 : abbychau(1)@2011-01-18 16:25:23

不難整, 但還是查價時速度那個問題, 至少查看自己的profolio 時會很慢
4 : kamfaiAthrun(1488)@2011-01-18 16:33:38

10萬元 OK LA
5 : pars(2406)@2011-01-18 17:23:07

這個我也有興趣,無獎品亦無防,但為期幾耐?
6 : GS(14)@2011-01-18 22:05:37

不如長D,一個月太少,我覺得至少一年先睇到點玩,我又可以當Blog文咁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22

美國上市企業會計監督委員會否決中磊會計師事務所註冊

1 : GS(14)@2011-06-11 15:01:59

http://pcaobus.org/Registration/Firms/Disapproval%20Notices/Zhonglei.pdf
2 : GS(14)@2011-06-11 15:02:16

http://www.zlcpa.com.hk/sc/home.html
網站
3 : GS(14)@2011-06-11 15:02:36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10611/00202_028.html
港資審計師美註冊觸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738

失實樓價田土廳合法註冊 田生被批走法律罅

1 : GS(14)@2011-06-21 22:52:0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0621/News/ec_gaa1.htm



「樓價」120萬 「搬遷費」153.7萬

上述海安樓單位,搬遷費高達153.7萬元,比樓價120萬元還高,該名原業主對此安排也嘖嘖稱奇。事實上,本報記者採訪其他業主,他們紛紛表示聽聞田生以分拆合約方式收樓,對此也大惑不解,甚至有人擔心會否涉及逃繳印花稅。然而,本報查詢稅務局後發現,上述4宗個案統統按真實樓價全數繳付印花稅。

...

律師質疑誤導 王國興斥過分

本報向多名律師包括涂謹申及黃國桐講述上述手法,兩人均表示首次聽聞。律師黃鶴鳴認為,真實樓價應該是田土廳的註冊樓價加上搬遷費,否則就不能反映真正的市場價格,有可能是誤導。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批評﹕「樓價才120萬,搬遷費竟然150多萬,搬遷費竟然大過田土廳的註冊樓價,大得過分,不正常,無理由!」王認為,地產商將真實樓價分拆,是「走法律罅,變相壓低向其他小業主開出的收購價」,王更促請政府盡快修例。
2 : GS(14)@2011-06-21 22:52:4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0621/News/ec_gaa2.htm
議員律師促修例 杜絕底交易
2011年6月21日
3 : GS(14)@2011-06-21 22:52:5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0621/News/ec_gaa3.htm
田生10年收購300幢樓
2011年6月21日
4 : GS(14)@2011-06-21 22:53:3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0621/News/ec_gam1.htm
小業主曾聯合反抗「底價」
2011年6月21日
5 : 龍生(798)@2011-06-21 23:15:42

唉, 這些只是小事....佢陣間又黎放夥你地就知味道...

知道層樓俾人收緊, 無論如何都要快的走....
6 : GS(14)@2011-06-22 21:17:34

近排好多單應該關佢地事
7 : GS(14)@2011-06-22 23:16: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10622/News/ec_goa1.htm
市建局僅註冊部分樓價
未報收購額外津貼
2011年6月22日
8 : 龍生(798)@2011-06-23 01:59:00

一單己經思疑

兩單直頭肯定

玩到燒死人咁大單, 佢真係唔怕天收

太過份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952

註冊「雙十一」 阿里圖獨霸光棍節

1 : GS(14)@2014-10-31 17:31:0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31/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內地「光棍節」近年為內地電子商貿企業帶來龐大商機,但活動名稱近日惹來阿里巴巴與京東商城爭奪。阿里早前向廣告商發通告,強調已取得「雙十一」註冊商標,受法津保護,如任何人使用即屬侵權,不點名批評京東的廣告已是侵權,並稱保留追究權利。京東反擊指出,節日屬於廣大消費者,指摘阿里要將此據為己有。

每年11月11日成為內地民間的非傳統節日「光棍節」,有傳起源自90年代初,大學內流傳的玩笑,其後逐漸成為單身男女的節日。自2009年開始,阿里於當日推動促銷活動,當年的銷售額僅5,0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已增至350.19億元,短短4年間銷售規模增長7倍(見表)。

李克強曾讚雙十一推動網購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常務會議中,亦特別提到電子商貿企業造就「光棍節」,有關部門亦要推動網上購物發展。由於這個節日促銷力驚人,除了阿里,騰訊(0700)、京東商城及蘇寧電器等亦加入戰團。然而,阿里早前突然宣布「雙十一」已是其註冊商標,其他人使用即屬違法。

事緣京東在宣傳「光棍節」促銷時,廣告內包含「雙十一」的標語,被阿里視為侵權。同時,阿里直指京東的廣告內,有「瞎淘」、「假貨」等字眼,是抹黑淘寶及天貓,禁止廣告商發布或以「雙十一」製作廣告。

京東則以公開信反駁,阿里向來倡導開放,但「光棍節」這個屬於全國商戶及消費者的節日,卻被阿里以合法手段據為己有,「借法律之名,行壟斷之實」。京東認為此舉違反互聯網公平及開放的原則,並損害消費者的知情及選擇權(見表)。京東發言人稱,一切回應以公開信為準,暫時未有更多補充。

已註冊多個雙十一商標

中國商標網的資料顯示,阿里早於2011年11月初,已申請註冊「雙十一」這個商標,直至2012年12月底獲批,同時亦有其他如「雙十一狂歡節」、「雙11」等商標,亦被阿里成功註冊。京東亦在2013年11月申請「京東雙十一」商標,惟目前仍在審批中。

同時,昨日傳出電動車商Tesla叫停在天貓「雙十一」活動內出售電動車。有指因在天貓內買車可以提早拿車,故惹起美國總部不滿,指會破壞交付原則。天貓發言人回應指,Tesla仍會在「雙十一」提供現車出售。

明報記者 岑豪
2 : GS(14)@2014-10-31 17:31: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31/news/eb_eba2.htm



黃國桐:文字不能壟斷


2014年10月31日





【明報專訊】「雙十一」原本代表11月11日意思,不過在阿里巴巴註冊此商標後,從此其他商戶不能再以此商標,宣傳促銷活動。喬立本廖依敏律師行管理合伙人湯達熙律師認為,文字或數字不能成為註冊商標,同時要考慮到「雙十一」的顯著性。「如果只在11月11日,每年一日才用來做宣傳,則不算具有商品的顯著性,有機會反駁這個註冊商標無效。」


湯達熙:考慮「雙十一」顯著性

不過,他指出「雙十一」或類似商標,除了阿里之外,亦有其他商家如「7-11」、「十一德」等註冊。「一來當年註冊時過程順利,未遇到任何人反對;二來有其他五花八門的商戶用『十一』之名註冊,最重要是阿里沒禁止其他人在11月11日促銷,故沒構成壟斷問題。」他又表示,雖然在商品上用「雙十一」沒問題,但如果是涉及服務或廣告推廣,情則可斟酌。

大律師:「商標應是圖案」

大律師黃國桐則指出,「雙十一」為文字,而文字則不能壟斷,「商標應是圖案,情就如旅發局的『優』字商標,其他商戶用優字時,只要與旅發局的商標不同,則不屬侵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281

註冊「雙十一」 阿里圖獨霸光棍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282

申復公司註冊 吳克儉指有存款未處理

1 : GS(14)@2014-11-21 11:39:2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21/news/ec_gob1.htm

【明報專訊】教育局長吳克儉去年在發展局長陳茂波捲入利益申報風波後不久,自爆上任超過一年,因疏忽尚未申報為一間人力顧問公司的主席,他當時稱公司已停止運作,日前卻突申請恢復該公司的註冊。吳克儉透過發言人回覆解釋,公司名下尚有戶口存款未處理,需先恢復註冊才能處理,純屬程序上需要,強調公司早已停止運作,與公職無利益衝突。


稱屬程序需要 無利益衝突

吳克儉日前以個人名義,入稟高院要求將他全資擁有股權的「人力資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恢復列入公司登記冊。他昨午透過新聞秘書回應稱,正如去年聲明所指,上述公司已沒有商業活動、辦事處或員工,與其公職並無利益衝突。他指早已委託專業人士處理結束上述公司,並於今年中接獲公司註冊處通知,有關公司註冊已被撤銷,公司亦隨即解散。

稱欲盡快結束公司

不過,吳其後得悉公司名下一個銀行帳戶仍有存款未處理,卻因公司註冊已被撤銷而被凍結。據律師意見,他須依照公司條例向法庭申請將該公司恢復註冊,才可處理相關款項。

他指處理帳戶後會重啟撤銷註冊及解散該公司的程序,其個人意願是盡快結束公司。

【入稟編號﹕HCMP3037/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5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