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鎊刷新31年新低!“投機客” 究竟拋還是守?

“脫歐公投後,我在離岸買入了8萬英鎊,就圖抄底一把,現在卻遠遠跌破當時的點位。”一位英鎊“投機客”對記者感嘆。

北京時間7月5日17:00,英鎊/美元刷新31年新低,跌幅擴大至近1.3%,報1.3115,此後小幅反彈至1.3159。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在英國公投之前,可能很少有人關註英鎊的具體漲跌;而脫歐結果公布後,一切都截然不同。

在6月24日脫歐公投當日,不少中國投資者都押註英國脫歐將導致英鎊貶值,並伺機抄底英鎊,以求在未來反彈時再將其拋出,獲利了結。誰知天不遂人願——脫歐當日,英鎊的確暴跌逾10%,跌破1.4關口,英鎊/美元於6月27日更是觸及1.3176,此後小幅反彈。然而,英鎊在7月5日再度大幅下挫,這令投資者措手不及。對於仍然手持英鎊的“投機者”,究竟是堅守下去,還是將英鎊拋售?

“市場雖然有可能出現低位反彈和震蕩,但是整體的大格局顯然還是難以扭轉。整體不確定性不解除之前,英鎊難有逆轉機會。” 易信金融總部中國區首席交易官孫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考慮到市場此前存在英國脫歐這一情況可得以避免的預期,暗示市場尚未充分為英國脫歐做準備,可能部分解釋了英鎊為何自上周五(7月1日)低點反彈。不過英鎊超跌反彈已出現,未來英鎊易於續跌,因為政治真空增強了政策不確定。

易信金融總部中國區副首席交易官朱文灝對記者稱,周一有兩則英國方面的消息引發外界高度關註:一個就是法拉奇意外辭任英國獨立黨領袖,這令英國政壇波瀾再起;另一個則是英國房地產市場傳來重磅噩耗。英國部分房產基金已暫停所有交易。英國近期公布的建築業數據意外疲軟,周二公布的服務業PMI數據不及預期,分析師擔心這項數據將加深英國經濟疑慮。

“英國政局是很重要的因素,今天舉行保守黨黨魁第一輪選舉。全球沒有很明顯的催化因素,但政治事件風險將集中在英國。”美銀美林倫敦外匯策略分析師Kamal Sharma稱。

某英國外資行人士對記者表示,“退歐成功了,但退歐派沒人想當首相,沒人想接手剩下的亂局,這增加了政治不確定性,英鎊波動在所難免。”

目前英鎊仍在低點徘徊,北京時間7月5日晚間17:30, 英國央行發布半年度金融穩定報告,英國央行行長卡尼發表講話。報告顯示,英國央行將逆周期資本緩沖比例由0.5%降低至0,下調緩沖比例旨在提振借貸,預計將維持0值直至2017年6月。英國央行表示,目前金融穩定性展望面臨挑戰,英國經常項目仍然是弱點之一,將密切關註商業地產、買房出租領域的風險。

卡尼稱,“英國央行對英鎊貶值的擔心成為了現實,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退歐已經導致了投資的拖延。”各界認為,進一步的寬松暗示可能會令英鎊再度遭受沖擊。

早在上周,卡尼就表示,英國央行未來幾個月(夏季)很可能出手降息,即下調當前0.5%記錄低點利率,以應對上周英國公投脫歐結果。卡尼稱,脫歐對英國經濟的影響卻尚未明朗。

“預計英國央行將會在7月或8月議息會議上降息至0%的水平,我們將英國加息的時點進一步推遲至2019年,預計比歐洲央行再晚6個月。”牛津經濟研究所全球首席宏觀策略師Gabriel Stern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45

昌九生化利空漲停惹監管 嚴打投機資金進行時

監管的瞄準器對準了市場投機行為,靜候扳動扳機的時機。

停牌已超過4個月昌九生化(600228.SH)近期宣告第二次重組失敗,7月19日昌九生化複牌,二級市場股價連拉兩個漲停板,從10.77元/股漲至13.04元/股。公司停牌自查,隨即交易所下發問詢函,針對公司利空後連續漲停的現象要求公司對多番不確定事項進行風險披露。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因股票波動異常而被要求進行自查,炒作資金、投機行為的監管正在悄然增強之中。一位券商研究院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近期的監管動作來看,監管層明顯劍指股票市場上的投機行為,投機資金將被嚴打。

重組終止反漲停惹監管

7月20日,昌九生化開盤後封死漲停板。這是續昌九生化19日複牌後連續拉出的第二個漲停板。公司發布二次重組終止的利空後,股價走勢連續攀升。

以昌九生化的漲停路線來看,兩天均以開盤“一字”漲停,漲停背後主要是超大單在起作用。兩日超大單合計流入393萬元,大單流入109萬元。流出資金均為中單、小單。總體來看,在複牌交易的兩日之中,主力資金凈流入292萬元。

從昌九生化複牌兩日的龍虎榜數據來看,其背後炒作仍是遊資“興風作浪”。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西安西大街證券營業部、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黃山路證券營業部分別在20日、19日買入385.07萬元、157.73萬元。兩地遊資買入金額占總流入的66.17%、27.10%。

二次重組失敗利反引來股價暴漲?公開資料上看,複牌前公司高管在終止重大資產重組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將剝離公司閑置資產,做精做強丙烯酰胺產業。另外,實際控制人變更、關聯方或獲贈股權也是其複牌前披露的信息之一。

然而上證所隨即采取了監管手段,昌九生化於2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由於複牌後連續交易兩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公司就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進行內部核查而停牌。與常例不同的是,除了公司自身的自查報告之外,上證所還專門對兩日漲停的情況擬定問詢函,對其資本運作的不確定性與合規性進行再次強調與監管。

公司“充分提示風險”是上證所問詢遵照的主要原則,問詢函要求公司對其關聯方受讓股權、剝離資產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充分披露。值得註意的是,問詢函件特別要求公司對二次重組終止後,股價卻連續漲停的情形進行風險提示。

有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昌九生化終止重組後兩日漲停,其受到監管問詢或因重組並購新規初“發威”緣故。重組並購終止之後的投機炒作,也是監管層嚴打目標之一。

嚴打投機資金

近期,監管層對於投機行為、投機資金的嚴打行為正在悄然增強。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近一個月內,A股市場共有16家上市公司因股價波動異常、主動申請核查等事項停牌。包括特力A(000025.SZ)、煌上煌(002695.SZ)、GQY視訊(300076.SZ)、恒信移動(300081.SZ)在內的多家公司均已多次停牌核查。

不過,像昌九生化一樣出現利空反而連拉兩個漲停板的公司並不多見。以恒信移動為例,公司在收到證監會針對發股購買資產的第一次反饋意見書後,股價連續5天放紅,累計漲幅33.51%。GQY視訊也在無明顯利好或利空消息放出的情況下連續四日漲停,公司在累計漲幅約33.07%的情況下受到監管問詢。

有市場傳言稱,針對部分開盤被砸開的上市公司,封單遊資都被監管層進行電話窗口指導,要求其撤單。一位券商研究所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的確有這樣的窗口指導,目前監管層進行這種窗口指導意在打擊投機資金。”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從監管層近期的動作來看,無論是監管層講話、叫停跨界定增收緊、發布重組並購新規等,監管層明顯劍指股票市場上的投機行為。

深交所近期頻頻表態,將對投機資金進行嚴打 。針對投機資金賭博退市*欣泰(300372.SZ)的行為,深交所連發三次聲明,多次強調欣泰電氣確定“一退到底”,並稱將加強盤中交易監控。另外,近期深交所頻繁表示將加強一線監管,並且將針對包括電影廣播電視行業在內的市場熱點強化監管手段。

上述券商人士認為,包括遊資短線炒作、高送轉概念在內的股價炒作手段都在監管範圍內。“交易所通過發問詢函的方式‘提醒’炒作主體,至少會讓他們‘不舒服’。目前監管邏輯在於,在對投機行為‘堵門’之後,市場資金會自然地流入良性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73

網易丁磊:國內數字娛樂行業從來不缺大師,更不缺投機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7/157694.shtml

網易丁磊:國內數字娛樂行業從來不缺大師,更不缺投機者
丁磊 丁磊

網易丁磊:國內數字娛樂行業從來不缺大師,更不缺投機者

“主導跨界合作的不應該是資本和投機,而是不同領域的匠人惺惺相惜。”

i黑馬 7月27日消息,網易公司創始人兼CEO丁磊今日出席ChinaJoy,並做了題為“網易遊戲匠人之道”的主題演講。

以下是演講內容原文:(經i黑馬編輯)

上一次我來的時候,有的人已經在喊“端遊已死。”一年前又有很多聲音說手遊的寒冬已經到了。伴隨著這些聲音,網易遊戲在國際市場上拿到了一個又一個暢銷榜的首位。

網易遊戲從端遊時代一直到手遊時代,跟我們精品研發的匠人精神分不開。每一個網易遊戲人都是最苛刻的玩家,我們對每一款精品原創遊戲的打磨,每一款遊戲正式推出之前我們都進行公司內測,接受國內最苛刻的玩家的評測,不能讓有瑕疵的遊戲產品出爐。

我們做遊戲不是看推出3個月能賺多少錢,而是著眼一年後你在哪里,還能贏得多少玩家的口碑和信任,還有多少人說你做得不錯。正是這種價值觀的指引下,給我們帶來了全球頂級的誌同道合的匠人。

我們將暴雪的史詩遊戲體驗獻給了遊戲熱愛者,也即將把遊戲史上銷售量第二的“我的世界”獻給大家。這款遊戲全面激發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北京、杭州、蘇州,我們投資了數千萬建立了4個VR工作室,下個月我們也將宣布和VR頂級公司有關的重量消息。這些全球頂級公司與我們達成合作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們的體量有多大,也不是我們在這些新興領域有多深厚的經驗,而是它們認同我們專註做事情的匠人態度和價值觀。

中國人在文學、影視、漫畫等領域從來不缺乏大師,更不缺乏投機者。但在我們看來,任何一個領域嘗到甜頭就快速擴張的就是耍流氓。忽悠人,宣布幾個億,卻沒有任何投入和產出,這樣做你運氣好能夠忽悠群眾,但你賣掉的是行業的信任,留下的是滿目蒼涼的市場。

主導跨界合作的不應該是資本和投機,而是不同領域的匠人惺惺相惜。因為共同的價值觀,走到一起,才能形成健康、良性的跨界合作。我們相信在不同領域,都會有這樣一批精益求精的匠人,他們不是玩弄市場,而是根據自己的獨特審美和創新創作,給市場帶來很多影響力深遠的作品。

網易 丁磊 遊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03

監管嚴控題材炒作 投機資金受擠壓

種種跡象表明,監管層對於概念炒作、借殼重組等的監管力度還在不斷加碼。

一方面,滬深交易所自年初以來不斷強化對於異常交易的監管力度,近期更是各自出招嚴控市場炒作。另一方面記者註意到,自證監會並購重組委下半年的審核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對於借殼重組的審核也正不斷收緊。證監會官網數據顯示,僅過去一周就有5家公司的並購重組申請被否,而今年前6個月累計只有8家被否。

“現在沒有之前忙了,休息觀望的時間居多,另外也會花更多的時間來研究公司本身,往價值投資的方向靠一靠。”上海一家以趨勢交易為主的中型私募基金經理便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監管層目前的高壓態勢使不少短線交易者的操作空間被大幅擠壓。而在多數市場人士看來,監管層針對炒作之風的監管不斷加碼,確實有望引導價值投資逐漸回歸。

嚴控炒作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滬深交易所今年以來持續強化對異常交易的監管力度,實施監管措施的數量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近日,上證所表態將從四方面繼續加大上市公司一線監管力度,深交所也表示將從七方面繼續落實從嚴監督。除此之外,滬深交易所近期還各自祭出重拳嚴控市場炒作。

根據深交所近日披露的數據,年初以來,深交所對異常交易一直保持密切監控,上半年采取電話警示、書面警示、盤中限制交易、約見談話和盤後限制交易等監管措施540次,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

在過去的一周,深交所更是連發三道“捉妖令”,直指熱點題材炒作。7月22日,在第一封監管函中,深交所表示將針對演藝明星證券化現象,修訂廣播電影電視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同時起草LED光電、機器人、醫療機械、信息安全、互聯網營銷等行業信息披露指引。

7月25日,深交所發出第二道“捉妖令”,表示將加大異常交易行為監管力度,圍繞“重點賬戶、重點行為、重點股票、重點時段”四個關鍵重點,強化對市場交易和系統性風險的實時盯盤和預警監測。

7月26日,深交所又點名幾大市場熱點,稱針對虛擬現實、石墨烯、人工智能、PE+上市公司、資本系或合夥企業入主上市公司等熱點題材,將保持高度敏感,督促公司準確完整地披露具體情況和對公司的影響,並對存在的風險進行充分揭示,同時將細化停牌冷卻、內幕交易核查制度,遏制市場炒作。

除深交所外,上證所近日也公布了上半年針對異常交易的監管情況。今年上半年,上證所共處理異常交易行為2275起,較去年全年增加92%;發出協查函、關註函等監管工作函件1201份,較去年全年增長24%;實施書面警示、盤中暫停賬戶交易等自律監管措施3205次,較去年全年增長76%。

另外,上證所近期還采取了“以案說法”的形式,對遊資、大戶等常見的市場炒作手段進行解剖,以求達到嚴控遊資亂炒和投資者教育的目的。據記者統計,7月22日和7月29日,上證所累計發布了10個異常交易的具體案例,涉及集合競價虛假申報、強化尾市漲跌停趨勢虛假申報、盤中虛假申報和盤中異常申報4類異常交易行為。

此外,繼6月24日表示將行業研究報告對股價的影響納入信息披露監管範圍之後,上證所還在不斷增加對“研報亂象”的整肅力度,加大了上市公司的信披違規問責。“一些公開發布的研究報告,存在缺乏客觀依據、結論主觀草率、內容捕風捉影甚至制造“噱頭”等問題,容易誤導中小投資者跟風交易。”上證所曾如是表示。

經記者比對核實,截至目前,興發集團(600141.SH)、人福醫藥(600079.SH)等公司就因相關研報存在誤導和誇大等問題被上證所予以匿名通報。上述案例中,相關公司均收到了交易所的問詢函,相關證券公司也被交易所發函要求加強研報發布行為的內部約束。

擠壓短線資金空間

與交易所嚴控炒作相對應,監管層對於借殼重組的審核也正不斷收緊。

證監會官網和Wind數據顯示,證監會並購重組委上半年共受理了205家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方案,召開了46次工作會議,審核了125家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申請。就上半年並購重組審核的通過率來看,上半年125家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中,未過會的僅有8家,通過率為93.6%,高於去年同期的91.7%,整體保持穩定。

上半年雖平穩收官,但自7月20日證監會並購重組委下半年的審核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形勢卻已悄然發生變化。據記者梳理統計,目前已有5家公司的並購重組申請被否。具體來看,5家公司分別為寧波華翔(002048.SZ)、電光科技(002730.SZ)、新文化(300336.SZ)、*ST商城(600306.SH)、申科股份(002633.SZ)。

6月17日,證監會就《上市公司重大資產管理辦法》(修訂稿)公開征求意見。記者便註意到,雖然這一“史上最嚴”的重組新規尚未正式實施,但其威力已經顯現無余。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今年前七個月重大資產重組的失敗家數分別為5家、4家、4家、5家、9家、13家和10家,6月和7月失敗公司數量上升明顯。

另外,並購重組監管趨嚴,不少上市公司也“知難而退”,主動終止了重大資產重組。據記者不完全統計,7月就有達華智能(002512.SZ)、上工申貝(600843.SH)、金字火腿(002515.SZ)等近40家公司主動終止了重大資產重組。而從年內數據來看,今年前5個月,單月終止資產重組的公司多不超過20家,而6月和7月終止的家數均接近40家,數量上升的趨勢也十分明顯。

證監會和交易所連續重拳出擊,熱炒題材、借殼、重組等的市場資金似有“被包抄”之勢。前述趨勢交易派私募基金經理便告訴記者,“目前監管的高壓狀態確實對短線交易者影響很大,現在圈內很多出名的遊資都度假去了。”

在上海寬遠資產合夥人梁力看來,監管層針對炒作之風的監管不斷加碼,也確實有望引導價值投資逐漸回歸。“資金是逐利的,監管的風向在轉,越來越多的人會主動回避此前被爆炒的小股票。這也是為什麽這兩三個月來,業績好、分紅高且市盈率低的股票漲得比較多。”梁力說。

不過,在前述基金經理看來,市場投機資金也具備引導和增加流動性的積極作用,而流動性反過來又可以提升市場整體的估值和溢價。如果過度抑制市場的投機力量,也容易使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受到影響,影響整體的賺錢效應,接下來不排除市場會因交易量萎縮而出現陰跌。

“題材股熄火、藍籌股上漲更像是一個蹺蹺板效應。如果過度抑制市場的投機力量,這些藍籌股的收益最終也會受到影響。”該基金經理認為,除了近期對於題材股的打壓,抑制大股東利用通道參與定增和抑制銀行理財產品流入股市更值得註意。

“這次監管最主要的是引導產業資本流向實體,脫實向虛。對於題材股的打壓,很有可能就是抑制這兩種行為的配合政策,所以主題炒作的打壓應該也不會一直持續。”該基金經理稱。

無獨有偶,梁力也認為,在目前的監管態勢下,資本市場“賞優罰劣”的功能會得到更好的體現。“市值是對經營者、股東等的獎勵。過去的機制一定程度上使大家不願意去踏實做實業,因為虧損後重組借殼反而更能得到市場追捧。目前的監管思路,一方面扭正了資本市場的激勵方向,另一方面,資金能流入切實需要資金來做實事的優秀公司,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也能更好發揮。”梁力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37

A股“抓賭”:投機客、“敢死隊”怎麽辦?

習慣了概念炒作的A股,遇上了趨嚴的監管思路,各方都稍顯“水土不服”。

滬深交易所近期緊密出招嚴控異常交易和題材炒作,本為強化監管凈化市場炒作之風,卻在姚記撲克(002605.SZ)和人福醫藥(600079.SH)等股票上招致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市場非議和揶揄。更為重要的是,擅長超短線操作的遊資也似乎陷入了困境。

“形勢比人強。我本來還打算潛心做兩年賺塊錢,財富自由之後再考慮成家。現在還是先找女朋友吧,反正談戀愛的時間比以前多了。”張林(化名)是一名職業遊資操盤手,談到近期的市場盤面時,他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無奈開起了玩笑。

記者采訪多位短線交易者發現,在監管從嚴的“新形勢”下,不少遊資選擇外出度假放棄交易,另有超短選手看起了價值投資相關書籍。與此同時,交易所的監管力度是否恰當也再度成為市場人士熱議的話題。

滬深交易所被調侃

8月1日晚間,姚記撲克發布了《關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稱公司股價 7月28日、7月29日、8月1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2.22%,按照深交所規定,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公司特此發布核實情況說明。

Wind數據顯示,姚記撲克7月28日和8月1日均錄得漲停。對於股價漲停的原因,市場流行起一個段子式解讀:市場寡淡、監管管得太寬,遊資和交易員都去打牌了,導致公司撲克銷量大增,從而錄得漲停。

更有甚者,還有股民自問自答編出了深交所和姚記撲克之間的問詢函回複。

“姚記撲克股份有限公司於2016年8月2日接到交易所《關於對姚記撲克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事項的問詢函》:8月1日,上證綜指下跌 0.87%,但你公司股價逆市漲停。針對上述股價異動情況,請你公司核實並披露事項。”

姚記撲克回複:“鑒於近期股市行情太差管得太寬,大量股民無聊鬥地主,導致公司撲克銷量大增。”

這一以假亂真的段子引得市場捧腹,而事實是,深交所並未就公司股價異動發出問詢函,此番可謂無辜“被黑”,姚記撲克也從未做出如上回答。不僅如此,記者還發現,深交所“被黑”的套路,與7月28日人福醫藥“逆市漲停而被上證所問詢”的風波幾乎如出一轍。

7月28日,上證所向人福醫藥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就研報中提及的專利挑戰訴訟的基本情況、訴訟事項相關進展情況等6個問題進行核實並予以答複。在函件中,上證所有一句表述卻引起極大爭議:“當日(7月27日),上證綜指下跌1.91%,但你公司股價逆市漲停。”

上證所問詢函一出,記者便註意到,不少投資人士截屏該問詢函,並將該句話高亮標記後發布朋友圈,暗諷交易所過度幹預市場。而股民依葫蘆畫瓢,炮制姚記撲克的“問詢函”,不僅揶揄了深交所,同時還使上證所“躺著中槍”。

回到人福醫藥風波本身的事實真相,記者發現,上證所問詢的重點並不是“逆勢漲停”,而是公司相關研報的客觀性。7月29日,上證所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匿名通報了兩個誤導性研報影響股價的案例,經記者對比核實,其中之一正是人福醫藥。而早前,上證所已表示將行業研究報告對股價的影響納入信息披露監管範圍,整肅“研報亂象”。

短線高手轉向

交易所雙雙“被黑”,究其原因,則是近期監管層對於題材炒作和異常交易監管的高壓態度引起了相關市場人士的不滿。據記者梳理,滬深交易所自年初以來就不斷強化對於異常交易的監管力度,近期更是各自祭出重拳、嚴控市場炒作。

據記者統計,最近兩周上證所累計發布了10個證券異常交易行為監管典型案例,主要涉及集合競價虛假申報、強化尾市漲跌停趨勢的虛假申報、盤中虛假申報、漲(跌)幅限制價格虛假申報、盤中異常申報、債券異常交易、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異常交易、大宗交易異常等。根據上證所的安排,本周五還會發布第三批監管案例。

“按上交所發布的異常交易認定標準,很多超短線操作的手法都存在被認定為異常交易的風險。資金量大,點火、打板、加單護板等手法都不敢亂用。”周琪(化名)是上海一家趨勢交易私募的超短線操盤負責人,他便告訴記者,由於公司風格激進、資金量不小,目前超短交易已經暫停;而他本人在閑暇時間則看起了價值投資相關書籍,研究盤面的同時也開始研究公司基本面。

除了上證所,深交所過去一周連發三文,直接點名此前市場追逐的熱點題材,稱針對虛擬現實、石墨烯、人工智能、PE+上市公司、資本系或合夥企業入主上市公司等熱點題材,將保持高度敏感,督促公司準確完整地披露具體情況和對公司的影響,並對存在的風險進行充分揭示,同時將細化停牌冷卻、內幕交易核查制度,遏制市場炒作。

若說點名熱點題材僅能起到警示作用,那麽停牌核查(特停)則是見效更為迅速的殺手鐧。據記者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已經有包括GQY視訊(300076.SZ)、特力A(000025.SZ)、東旭光電(000413.SZ)、恒信移動(300081.SZ)等近20家公司因為股價波動異常而停牌自查。

老林(化名)是一位短線交易的“老江湖”,股齡超過10年的他以近3000萬的自有資金追蹤熱點題材,一周平均交易2-3次。憑借多年積累的經驗和較強的風控意識,他躲過了2015年的股災。不過今日他卻告訴記者,“這段時間監管嚴查,我的常規打法完全不好做,已經休息了2個禮拜了。”回複記者微信時,老林正在國外度假。

而張林則告訴記者,前期被特停的個股基本屬於“四板特停”,股票特停複牌之後,多數會繼續下跌,在遊資眼里這是一種“特停魔咒”。“上個月下旬,我們曾經參與過一只AR概念股的打板,特停複牌之後我們想打破特停魔咒,所以用大資金試圖去封板。但當天我們打單之後接到了交易所的口頭警示,不撤單就要被禁止交易一個月。”張林透露稱。

“指著市場生存的話,總歸需要找到應對策略。我們的想法是暫時遠離題材,跟隨市場、做一點點的價投(價值投資),不過也是建立在用投機的眼光去投資的價投,主要倉位不亂動。”周琪如是表示。

市場幹預之辯

交易所接連“被黑”,遊資選擇撤退或轉向,監管力度是否恰當再度成為市場人士熱議的話題。

在巨澤投資董事馬澄看來,當前的監管從長遠來看是有益的,因為目前監管不僅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而且打擊惡意操縱、概念惡炒等。但過於嚴厲的監管,特別是打擊各個板塊龍頭個股的做法會使市場人氣渙散,極大地打擊市場人氣。

“對於習慣了題材炒作的遊資來說,這場嚴厲監管似乎來的太快、太猛。在未來的資本市場中,題材炒作的賺錢效應可能要大打折扣,這一點要做到心中有數。在投資時,要註意向價值投資理念靠攏,唯有適應市場,才能贏得市場。”馬澄說。

不過周琪則表示,對於職業的打板選手來說,遠離題材僅是暫時,只要漲停制度不取消,超短操作的交易策略就仍然具有吸引力。“超短的形成本質上就是利用波動,賺取差價。流動性越充足,波動越大,超短就有空間,就會有更多的人參與超短,從而整個市場流動性更加充足。而流動性,正是整個市場最核心所在。”周琪稱。

“我的看法是要適度監管,其中純籌碼的炒作,比如次新股和高送轉是最應該控制的。這類股票容易把整個市場的估值提得很誇張,拓展了整個市場的波動高度,醞釀系統性風險。”張林表示,這類股票由於盤子小籌碼松,最容易成為多數遊資的擡拉對象。“有同行交流時說,題材股小盤股行情,什麽都不做,做次新股就可以。”張林坦言。

在多數市場人士看來,監管整體的高壓態勢短期內料不會發生重大改變。不過記者也註意到,近幾個交易日中,因股價波動異常而特停公告明顯有所減少,廊坊發展、名家匯等近期連續大漲的個股也沒有被特停。“看得出監管曾也在平衡拿捏力度,起到效果了就松一點,松緊結合。畢竟本意不是為了把市場管死。”周琪分析稱。

(本報記者黃思瑜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37

方星海: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監管 防止市場過度投機炒作

證監會11月5日消息,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五屆風險管理與農業發展論壇上致辭稱,要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推進農產品期權上市準備工作,盡早上市豆粕、白糖期權。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監管,防止市場過度投機炒作。支持期貨公司拓展融資渠道,鼓勵其通過境內外發行上市、“新三版”掛牌等方式擴大籌資規模。

對於建設一個規範、開放、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期貨市場,方星海提出四點意見:

一是提升對期貨市場運行規律的認識水平,不斷開創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格局。從全球看,期貨市場是當今最主要的價格形成市場。期貨市場產生的價格,是供求關系、資金流向、投資心理等各種影響因素的匯聚,可以為相關行業提供生產消費指導,並大大節省現貨交易成本。企業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對沖價格風險,不僅可以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還有利於整個行業的穩健發展。期貨市場通過促進供給端優勝劣汰,幫助實體企業降低庫存成本等方式,可以在促進實體企業轉型升級,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發揮獨特的、無可替代的作用。為此,我們應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根本宗旨和市場化、國際化、法制化的改革方向,積極發揮期貨市場的作用,努力建設一個與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程度相匹配,與實體經濟風險管理需求相適應,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期貨衍生品市場,逐步形成以期貨價格為核心,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市場化定價體系。

二是穩步推進產品創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當前,各行各業的風險管理需求及風險管理的精細化程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烈。我們要在不斷督促、指導期貨交易所及時完善合約規則,做精做細已上市品種的基礎上,上市更多期貨產品,以滿足更多產業企業的定價和風險管理需求。9月3日,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同時向聯合國交存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這標誌著合作共贏、公正合理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在逐步形成,為加快碳期貨市場建設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同時,我們將繼續研究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品創新機制,穩步推進豆粕、白糖農產品期權試點工作。做好棉紗、乙二醇及商品指數期貨等品種研發上市工作,積極推進原油期貨市場建設。此外,還要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探索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新渠道。

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已經發揮了很大作用,但與實體經濟要求相比還很不足。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期貨市場服務功能發揮的還不夠,還有很多產品是缺失的。例如,在我國肉類消費中豬肉是最大的,但我們還沒有豬肉期貨品種,使得我國經常出現“豬周期”,給豬肉生產和加工企業帶來巨大風險。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能盡快得到提升,期貨市場將面臨嚴峻的國內國外競爭,最終會失去市場份額。

三是持續落實“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理念,不斷提升期貨監管水平。今年4月份以來,國內期貨市場出現了成交量增長較快、價格波動較大的市場現象,各家交易所在證監會指導下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從4月份與8月份的對比來看,對交易量、交易秩序的監管是成功的,現在相關品種的交易持倉比處於正常的水平。期貨市場最根本的、核心的功能是定價功能,定價功能充分發揮才可以對套期保值、現貨價格提供指導,指導企業對今後生產進行規劃。期貨市場當然需要足夠的流動性來滿足套期保值的需求,然而流動性太多或太少都會對期貨市場的定價功能產生不良影響。當前我國宏觀經濟與金融形勢的特點之一就是富余資金較多,金融監管部門要保持充足的警惕,一不小心,資產炒作、泡沫就會出來,期貨市場也是這樣。期貨市場歡迎投機者,期貨市場沒有投機者不行,但是我們希望投機者不要太過火、太任性。我們看得見交易行為。

四是加速推進商品期貨市場對外開放,不斷增強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定價影響力。這個議題也是我們今天論壇要討論的主要議題之一。現在全球化有一定的逆轉趨勢和可能性,一些發達國家的逆全球化現象也許能夠改變單個國家的走向,但是改變不了全球的發展方向。從世界範圍來看,全球化還會繼續。我國堅持對外開放,會繼續促進經濟的全球化,因為從我國歷史來看,我們吃夠了閉關鎖國的苦頭。我們歡迎外資金融機構、實體企業到中國投資,進入期貨市場,但前提是要合規經營。中國現在期貨市場整體來說對外開放還不夠,要繼續加快對外開放,今後將選擇在全球已經有一定影響力的若幹期貨品種,逐步向境外投資者、產業客戶開放,進一步增加這些品種在全球的影響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04

方星海: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監管 防止市場過度投機炒作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1-05/1050486.html

證監會11月5日消息,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五屆風險管理與農業發展論壇上致辭稱,要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推進農產品期權上市準備工作,盡早上市豆粕、白糖期權。加強農產品期貨市場監管,防止市場過度投機炒作。支持期貨公司拓展融資渠道,鼓勵其通過境內外發行上市、“新三版”掛牌等方式擴大籌資規模。

對於建設一個規範、開放、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期貨市場,方星海提出四點意見:

一是提升對期貨市場運行規律的認識水平,不斷開創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格局。從全球看,期貨市場是當今最主要的價格形成市場。期貨市場產生的價格,是供求關系、資金流向、投資心理等各種影響因素的匯聚,可以為相關行業提供生產消費指導,並大大節省現貨交易成本。企業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對沖價格風險,不僅可以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還有利於整個行業的穩健發展。期貨市場通過促進供給端優勝劣汰,幫助實體企業降低庫存成本等方式,可以在促進實體企業轉型升級,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發揮獨特的、無可替代的作用。為此,我們應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根本宗旨和市場化、國際化、法制化的改革方向,積極發揮期貨市場的作用,努力建設一個與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程度相匹配,與實體經濟風險管理需求相適應,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期貨衍生品市場,逐步形成以期貨價格為核心,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市場化定價體系。

二是穩步推進產品創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當前,各行各業的風險管理需求及風險管理的精細化程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烈。我們要在不斷督促、指導期貨交易所及時完善合約規則,做精做細已上市品種的基礎上,上市更多期貨產品,以滿足更多產業企業的定價和風險管理需求。9月3日,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同時向聯合國交存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這標誌著合作共贏、公正合理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在逐步形成,為加快碳期貨市場建設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同時,我們將繼續研究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產品創新機制,穩步推進豆粕、白糖農產品期權試點工作。做好棉紗、乙二醇及商品指數期貨等品種研發上市工作,積極推進原油期貨市場建設。此外,還要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探索期貨市場服務“三農”的新渠道。

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已經發揮了很大作用,但與實體經濟要求相比還很不足。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期貨市場服務功能發揮的還不夠,還有很多產品是缺失的。例如,在我國肉類消費中豬肉是最大的,但我們還沒有豬肉期貨品種,使得我國經常出現“豬周期”,給豬肉生產和加工企業帶來巨大風險。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能盡快得到提升,期貨市場將面臨嚴峻的國內國外競爭,最終會失去市場份額。

三是持續落實“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理念,不斷提升期貨監管水平。今年4月份以來,國內期貨市場出現了成交量增長較快、價格波動較大的市場現象,各家交易所在證監會指導下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從4月份與8月份的對比來看,對交易量、交易秩序的監管是成功的,現在相關品種的交易持倉比處於正常的水平。期貨市場最根本的、核心的功能是定價功能,定價功能充分發揮才可以對套期保值、現貨價格提供指導,指導企業對今後生產進行規劃。期貨市場當然需要足夠的流動性來滿足套期保值的需求,然而流動性太多或太少都會對期貨市場的定價功能產生不良影響。當前我國宏觀經濟與金融形勢的特點之一就是富余資金較多,金融監管部門要保持充足的警惕,一不小心,資產炒作、泡沫就會出來,期貨市場也是這樣。期貨市場歡迎投機者,期貨市場沒有投機者不行,但是我們希望投機者不要太過火、太任性。我們看得見交易行為。

四是加速推進商品期貨市場對外開放,不斷增強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定價影響力。這個議題也是我們今天論壇要討論的主要議題之一。現在全球化有一定的逆轉趨勢和可能性,一些發達國家的逆全球化現象也許能夠改變單個國家的走向,但是改變不了全球的發展方向。從世界範圍來看,全球化還會繼續。我國堅持對外開放,會繼續促進經濟的全球化,因為從我國歷史來看,我們吃夠了閉關鎖國的苦頭。我們歡迎外資金融機構、實體企業到中國投資,進入期貨市場,但前提是要合規經營。中國現在期貨市場整體來說對外開放還不夠,要繼續加快對外開放,今後將選擇在全球已經有一定影響力的若幹期貨品種,逐步向境外投資者、產業客戶開放,進一步增加這些品種在全球的影響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256

統計局回應“蒜你狠”:供應緊張和一些投機行為所致

14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新聞發布會上就近期出現的大蒜價格飆升現象進行回應,他表示,大蒜價格的上漲,主要是因為天氣原因、種植面積減少,導致大蒜的供給或者產量減少,從而導致供需失衡,推高了大蒜的價格,同時也不排除一些資金在里面有炒作的行為。但他指出,這是短期的價格上漲,而且是個別商品的價格上漲,構不成通貨膨脹。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發言人提到了當前通縮壓力明顯緩解,但是我們也註意到,近期又出現了“蒜你狠”的現象,大蒜等農產品的食品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包括PPI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度上升,這是否意味著中國通貨膨脹的現象即將來臨?

毛盛勇:我們也註意到了“蒜你狠”,大蒜的價格最近漲得很兇。通貨膨脹在經濟學上是一個什麽概念呢,是指物價全面持續的上升。大蒜價格的上漲,其實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個是由於天氣原因、種植面積減少,導致大蒜的供給或者產量減少,從而導致供需失衡,推高了大蒜的價格。

二是也不排除一些資金在里面有炒作的行為。

但是大家看到,這是短期的價格上漲,而且是個別商品的價格上漲,構不成通貨膨脹。在經濟學上,或者在我們實際工作中,判斷是否出現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最好是用GDP平減指數來衡量,因為GDP平減指數是反映全社會所有產品和勞務價格變動的情況。但是由於GDP核算一般是季度核算,所以一般都用CPI來觀察是不是出現了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

當前我國CPI的走勢總體是溫和上漲的態勢。實際上從下一個階段來看,CPI仍然很可能持續溫和上漲,為什麽這樣說呢?

第一,從消費品的構成來看,一個是食品價格,我們知道,我國糧食產量連續十幾年豐產豐收,當前糧食價格還是穩中略降,這實際上為價格穩定運行提供了一個好的條件。從工業消費品看,在生產領域PPI價格的傳導作用下,當前有一種溫和或者小幅上漲的趨勢,但工業品總體供過於求的局面短期不會改變,所以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的壓力並不大。還有從服務品看,在人工成本繼續上升,一些服務領域價格改革措施出臺推進的過程中,可能會推高一些服務品的價格。但綜合起來看,這些新漲價或者價格上漲的條件,不會有明顯的大幅度上升。

第二,從貨幣政策來看,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實際上這就為價格的基本穩定運行提供一個政策上的有利條件。

第三,從國際因素來看,當前國際經濟還在深度調整,國際經濟處在略複蘇的狀態。國際貿易盡管8月份出現了一些小幅回升,但總體比較低迷。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今年應該說是經歷了一個比較大幅度的上漲。在這樣一種增長的大背景下,明年大宗商品的價格再繼續大幅上漲的概率比較小。也就是說,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壓力也比較小。

綜合上述因素來看,下一階段通貨膨脹的壓力不會明顯上升,CPI的漲幅能夠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477

投資投機、造假炒作……房價上漲背後的5大真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1-20/1054404.html

2016年中國樓市波瀾讓人印象深刻,背後的五光十色值得探究。

對崇尚安居樂業的中國人來說,房子是夢系神縈的溫暖目標,房子也日漸成為經濟上的沈重負擔。在追蹤樓市調控新政一個多月效果之時,人們同樣追問,是什麽推動了這一輪房價上漲?

紅色警報:“買房杠桿高,買地杠桿更高”

如果說供需不平衡是導致熱點城市房價上漲的客觀原因,那麽巨額資金湧入樓市則與這輪房價迅猛上漲直接相關。

“居民加杠桿購房和企業加杠桿購地是當前房地產市場過熱的主要原因。”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說,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去年以來一二線城市地價房價輪動上漲,與貨幣、信貸政策的寬松有直接關系。

從買房端看,住房信貸寬松是樓市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央行統計,今年9月末個人購房貸款余額為17.93萬億元,同比增長33.4%,顯示居民購房貸款增速之快。比如,在深圳,截至9月個人購房貸款余額已超1萬億元,相比2014年底翻了一倍。

相比“買房端”的高杠桿,更需警惕的是“買地端”的高杠桿。

今年8月,剛將總部從福建遷至上海的房企融信以溢價139%、110.1億元的總價拍下上海靜安區一宗3.1萬平方米的地塊。讓外界詫異的不僅是它所創造的驚人樓面價,還有這家企業的“膽量”。根據其中期業績報告,融信今年上半年的合同銷售額為132億元。

房企兇猛拿地,巨額資金從哪里來?

“買房子起碼還交首付,而有些地方的房企根本不掏自己腰包拿地,全靠從金融機構融資。”一名長期研究房地產行業的專家說。

記者從一些金融機構了解到,按規定,房企拍地應該拿自有資金。但近年融資普遍,房企配資一般都在三七開,房企自有出資占三成,配資占七成。現在一些房企連自有出資部分也從金融機構解決,房企引入銀行、債券、理財產品、信托計劃、資管計劃、保險等資金來拍地,已成為業內潛規則。

如此配資導致房企負債規模不斷上升,盈利狀況下降。據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滬深兩市132家房地產企業合計營業收入為8780.5億元,而凈利潤只有687.8億元,平均利潤率跌至7.8%。而今年上半年,130家房企的凈利潤率還在8.15%,即便成交慘淡的2015年前三季度利潤率也有10.1%。

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杠桿必然帶來高風險。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本輪房價上漲的背後,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共謀,遲遲不肯出臺提高首付率等市場化手段,一些地方甚至等到財政收入任務差不多完成了才出手調控,對這一趨勢應該警惕。

值得註意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已開始既調控“面包”,也監督“面粉”。在近期調控中,上海等地已出臺明確政策:繳付土地競買保證金、定金及後續土地出讓價款,不得使用銀行貸款、信托資金、資本市場融資、資管計劃配資、保險資金等。不少房企已開始調整項目上市節奏,拿地趨於謹慎。

金色誘惑:割舍不下的“地王”盛宴

各路資本湧入樓市,土地是圍獵的對象。2016年多地上演“地王盛宴”,成為本輪房價上漲的風向標。

“今年濟南東部先後出了兩個地王,地面價格從每平方米7000多元直線上升至9000元左右,導致房價從年初每平方米八九千元上漲到約1.6萬元。”濟南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副會長張鑫恭說。

“地王”的出現,無形中給周邊項目帶來“坐地起價”的即期信號,更導致未來漲價預期。在輿論炒作下引發民眾恐慌,造成開發商待價而沽,捂盤惜售,房價上漲勢不可擋。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5萬億元,同比增長15.2%,而去年同期降幅超過25%。國土資源部門的數據則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土地出讓面積同比下降4.8%。這種“價增量減”,意味著地賣得少了,成交價卻更高,凸顯地價漲幅之快。

值得警惕的是,今年一些熱點城市地價高漲,加大未來市場風險隱患。對於地價快速上漲,一名房企負責人直言,如果說房價是一日千里,地價則是一日萬里,開發商入市要謹慎小心。

中原地產統計顯示,截至9月底,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今年住宅土地樓面價同比上漲72.2%,二線城市漲幅達到86.7%,遠超房價上漲幅度。而據萬科最新公告,其持續觀察的北上廣深以及杭州、南京、武漢、東莞、蘇州等14個主要城市,三季度土地整體成交溢價率攀升至111%,創近年來新高。

“買地的價格越來越高,擺在開發商面前就只有一條路——房價除了上漲別無選擇。”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說,這一現象暴露出當前土地市場非常嚴重的壟斷性。

“地王”頻出,令房地產企業承壓。近期,為攤薄風險,萬科、綠城、融僑等多家房地產公司紛紛加入高價地股權轉讓潮,樓市劇情的反轉,暴露出拿地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增大。

10月中旬,信達地產發布公告,宣布稀釋杭州濱江奧體地塊50%股權,融創中國和濱江集團分別持股40%和10%,三方合作開發該項目。這一今年5月123億元拍下的全國總價地王,當時溢價率近96%。

業內人士認為,市場預期的走低,將導致未來一段時間“新地王”項目很難再出。但周而複始上演的“地王盛宴”背後,一些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引人關註。

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說,一些地方政府既是土地市場的唯一供給者,又是房價的最終調控者;既是抑制房價泡沫的“剎車”,又是推動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油門”。近期高漲的土地出讓金及一些地方政府的“饑渴式供地”模式凸顯出對土地財政的依賴。

幕後黑手:投資投機下的虛火

房子是給人住的,這個定位不能偏離。

歷次房市調控的最終目的都是一個,即“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個健康的房地產市場,應該讓住房回歸其居住屬性,而不能大範圍成為投資品。

在一段時間內,樓市幾成“股市”。多地上演的企業和個人“炒房”熱潮背後,不乏投資投機者的身影。

“過去浙江的投資客主要來自溫臺地區,今年則以上海客為主力,從嘉興一路買過來,有跡可循。”杭州濱江房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立東說,外來投資客的大量湧入對杭州房價上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記者近日從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獲知一個案例:珠海一家生意不景氣的貿易公司買了80多套房子,近期正陸續出手。

同樣在珠海,大量外地資本湧入本地樓市。據當地住建部門數據,今年1至9月,全市一手房市場成交量中,珠海本市居民購買占比41.8%,珠海以外的國內其他地區居民占57.8%,國外買家占0.33%。

一家知名房地產企業副總裁說,今年開始,他們去競拍土地,發現競爭對手里有了基金公司。“這說明不少金融機構的資金都在往房地產市場投。”這位副總裁說。

有觀察樓市的人士指出,新三板上市公司中有幾十家企業主要業務是炒房。“不少新三板上市公司融來的資金,直接或間接進入了房地產市場。”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說。

據相關統計,今年年初至9月底,滬深兩市共披露近60宗上市公司花費超千萬元購買土地和房產的計劃或方案,總金額達到93億元。此外,截至上半年A股有1305家上市公司投資性房地產資產凈額合計5951億元。一些公司通過出售投資性房地產達到降低虧損甚至是“保殼”的目的。

泡沫的可怕,不止於泡沫本身,更在於扭曲的價值對其他行業產生的“虹吸效應”。

“如果這海量投資投機的錢投到糧食,我們就要吃不起飯,如果投向服裝,我們就要裸奔。”珠海房協秘書長梁遠新表示,對於吸附在磚頭上的泡沫,地方政府要加大防範風險,避免陷入房地產泡沫。

灰色地帶:造假炒作推高房價預期

虛假宣傳,查!捂盤惜售,查!營銷不規範,查!

10月,深圳開啟為期三個月房地產行業專項整治執法行動,發現不少樓盤項目存在虛假宣傳、捂盤惜售,發現互聯網金融公司涉嫌經營“首付貸”業務;上海依法查處8家違規房企、7家中介;廣州四部門聯合出擊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發布“日光盤”“地王”等消息的行為將被重罰;武漢有102家房企因違規被列入“誠信黑榜”……

記者跟隨深圳專項執法行動,來到“前海東岸”樓盤發現,該樓盤今年7月開盤當天實際成交140套,約占910套可售總房源的15.4%,卻對外宣稱開盤當天“主推戶型兩小時勁銷90%”。

在杭州余杭的合景天峻樓盤,今年4月房價每平方米約1.3萬元,10月個別戶型漲到2.8萬元。一共12棟樓分十多次開盤,每次放出有限的房源,但每次開盤房價都會上漲。

發布虛假信息和廣告、捏造或者散布謠言、未取得預售許可證銷售商品房、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捂盤惜售、暗中加價收費、捆綁搭售、“一房多賣”……這些各地曝出的不正當經營行為,好像毒瘤侵入樓市肌體,成為灰色地帶,誤導市場出現非理性行為推高房價。

除了不合理的市場行為,一些機構和網絡輿論的借勢炒作也放大熱點城市房價上漲的預期,為房價上漲推波助瀾。

山東省住建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處長張國強說,今年6月,濟南東部唐冶某地塊拍出“地王”,其中最貴住宅地塊樓面價達每平方米7100元,接近年初部分項目新房售價。該地塊屬於低密度住宅用地,定位高檔住宅自然價格高,但卻引發炒作,造成民眾恐慌,擡升房價上漲預期,隨後萬科在該地區拍下的一塊土地樓面價每平方米已接近9000元。

針對各種不合理開發和違法違規經營行為,近期住建部接連打出重拳,在通報濟南、杭州等地違法違規項目、曝光45個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的基礎上,召集國內近千家一級資質房地產企業開會亮出強硬治理的狠招。

房地產的未來健康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秩序。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和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柴強說,政府此次嚴厲查處開發企業、中介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對維護市場秩序,穩定市場預期發揮重要作用。經過近一階段整頓規範市場秩序,目前散布虛假信息、惡意炒作的情況少了,市場環境正在凈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044

投資就是投機?體育創業在洗牌,體育投資也在洗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1121/159906.shtml

投資就是投機?體育創業在洗牌,體育投資也在洗牌
韓牧 韓牧

投資就是投機?體育創業在洗牌,體育投資也在洗牌

這是人性,因為投資就是投機

在體育創業經歷幾撥轉變後,很多項目淘汰,但也有一部分公司開始浮出水面;與此相對應的,體育投資也經歷了這樣的波折,在陷阱中不斷洗牌:換辦公室、沒有募到錢、基金合作不暢、投資多數屬於無底洞……

有一件事情小有感慨。

2015年6月,在我們準備出來創業時,在上海進行了一場路演活動,有兩位創業者身上都帶有青澀:這就是格鬥迷的侯創業與弈客的傅奇軒。在路演上,他們表現得不夠優秀,尤其對傅奇軒來說,作為律師的他這是第一次出來路演,第一次對公眾說他的項目。事後證明,這樣的不好表現只是個開始,此後這兩個項目懶熊對接了很多投資人,但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

他們在折磨中前行。一次又一次。

不過,他們都沒有放棄,侯創業及其團隊基本可以自給自足養活自己;而傅奇軒在小眾的棋牌市場,與另外兩個合夥人一起自己掏錢300多萬元堅持到現在。好消息來了,一年後的今天,他們兩個項目都拿到了千萬元級別的融資。我很高興,因為這是堅持的力量,很多時候大部分人都不看好你,包括投資人,但創業者就得證明他們的判斷是錯的——專註踏實做自己的產品從來都不會錯!

恰恰相反,有一部分人開始“失蹤”了,過去這部分人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非常活躍,他們的項目也處於“風口浪尖”,深夜時他們給自己打雞血,說自己的項目或者分析其他。沒錯,這就是體育創業者與投資人。從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反應來看,盡管不能證明他們的項目死亡,但可以證明不活著了——公司官網、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都停止了更新。

春去冬來,季節在按照自己的規律更替著。當上帝將地球上的氣溫調整到30度左右時,草類植物減少,恐龍滅亡,人類開始統治世界。好的與壞的、善的與惡的、大的與小的、多的與少的、優秀的與卑劣的,所有存在都是合理的,只是我們在不同環境狀態下接受的程度不同而已,比如創業,比如投資。

具體在體育行業,在連續兩輪洗牌之後,體育投資也自然迎來了洗牌的過程

這也是合理的,因為在中國有一部分人投資就是投機,哪里有捷徑就往哪里走,歪門邪道總比人間正道更吸引人。曾經的房地產如此,互聯網如此,如今的體育行業也是如此。當然,政府等在各方面也在積極釋放這種“投機的信號”,或許也只有投機才能拯救、甚至發展中國體育行業。我們看到,如今不管個人還是機構擁有多少財富,都會嘗試進行投資。體育大熱,從2015年初開始,很多資本都瘋狂開始布局。

但我們得明白,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與金錢,這些都是流動的,即使你身價上千億,這些錢你只是替別人(或替上帝)暫時保管,早晚有一天是要歸還的——金錢不是流動到這兒就是流到那兒,每年也會誕生數不清的財務自由者。過去的一年,我們也看到很多投資開始流動,有的死亡、有的停滯、有的創造更多財富,也使體育產業不斷進行更替。

2015年,我遇到大大小小的機構與個人投資,他們拿出很大熱情來投體育。比如,他們可能就四五個人,但在北京國貿這種豪華地段租下四五百平方米的辦公室,裝修豪華,潛臺詞是告訴創業者,他們有錢、牛逼,得讓他們投資!還有投資人不管什麽項目都砸了錢再說。但如今,這批人大部分都不見了,或者不出手了,他們的表現是:

換了辦公室,找了一個特別寒酸甚至湊合的辦公地點;

看不懂體育,壓根不出手了;

把錢拿去理財也不投了,理財到期後再還給LP;

基本投了幾個項目後關閉,跟期待的預期差距很大;

基金宣布成立後,壓根就沒有募資成功,屬於空殼,自然淘汰。

這里面最大的問題是,早期很多投資過於投機心理,他們看到體育行業火熱了,對其發展有了一種樂觀預估。所以很多基金設置的年限大多3+2,甚至是1+1。但在體育行業,必須得有長線準備,公司的發展很多時候低於預期,投資人得有足夠的實力與耐心來等待,而不是一口就吃成個胖子。

最近,樂視體育也出現這個問題,想必大家都看到了,甚至很多人會討論樂視體育的生與死。實際上,不管是支持生還是死的人,我們都可以換一種角度來看看,就是在未來10年,樂視體育到底在體育產業占比多大。

顯然,在美國占比最大的是四大體育聯盟,然後是圍繞職業體育的媒體、周邊產品等,以此掀起大眾體育消費的熱潮。

在中國同樣如此,在未來10年,中國的中超、CBA等幾大體育聯盟也是最核心,這些能否成功才是關鍵。從這個意義上說,樂視體育只是其中一個活躍的公司,他活得好是榜樣的力量;假如他們遇到什麽問題,那也是商業的自然規律,並不會影響到體育產業的發展,也不會影響到投資人的基本信心——甚至我在想,中國體育產業想要發展起來,必須得有很多挫折,然後再出現穩重、經常反思的“樂視體育”們,不然這個行業太單薄了:資本從來都是投機的,樂視倒下了,蘇寧站起來了;蘇寧倒下了,千千萬萬樂視體育又站起來了......

而且,樂視及其樂視體育遇到問題,恰恰留給了很多創業者反思的機會,很多創業者動輒就談布局與生態,實際上能夠做好一個小產品難度已經非常大了。賈躍亭及其樂視令人敬佩的就是在BAT的夾縫中,還有能沖出來的可能,而且也只有這七八個生態拼在一起時,才有可能跟BAT對抗與抗衡。但在這種大生態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管理失控,產品研發跟不上的問題,所以樂視及其樂視體育不是創業者們的“成功學”,這種生態與野心切不可輕易模仿,甚至是複制

商業的歸商業,交情的歸交情,同情的歸同情,多數時候,失敗者是沒有機會辯解的——如果公司都死了,同情還有意義嗎?所以當問題出現時,我們絕不應該人雲亦雲,在體育行業我們始終得保持獨立思考,因為只有這樣才是對這個行業最好的貢獻與包容——創業與投資都是如此

我曾經說過體育行業很多公司的三種商業模式是:熟、很熟、特別熟。不少投資人喜歡去投資源型的公司,不少創業者也希望去弄資源,但當這些資源握在手里時卻不能轉化成產品,並有為之付費甚至信仰的用戶,那麽再多的資源也沒有用。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是好的產品,而不是那些華而不實的各種關系組合。因為曾經在房地產行業,我看到很多地產朋友在維護政府、銀行、公安等資源,然後整天去跟他們喝酒搞關系,但政府領導一旦換屆他們那種資源就基本結束了——有幾個朋友,整天喝酒身體都垮掉了。

當然,如今的體育投資我們也得按照10年周期來看,在5萬億甚至10萬億的體育產業,到底哪些是核心、重點,那麽就早點去做這些最重要的,而不是當下最火熱的。這里面需要眼光、勇氣,同樣也需要智慧。

我還是那句話,體育創業洗牌沒什麽不好,創業者都是“耐操型”的,打倒在地上了,拍拍屁股就站起來了;站不起來的,躺在地上也沒什麽不好;體育投資也一樣,死了一家又一家,也不會打擊任何投資人的信心,而且有過這種經歷後他們還會更務實一些,導致創業者與投資人都會踏實與專註,然後沈澱一些東西後,他們再開始新一輪瘋狂——這是人性,因為投資就是投機

投資 體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