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泰跃系被指做局景谷林业套现10亿元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0822/00325224626.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9

中環在線:搞林業擴版圖管仲連做兩儀掌門 李華華



2010-8-4  AD



 

若果你係《信報》長期Die Hard粉絲,除咗林行止同曹仁超之外,相信你一定會識管仲連。管仲連係何許人?加拿大上市嘅嘉漢林業老闆陳德源是也。佢間嘉漢林業啱啱完成咗收購香港上市、主業都係伐木鋸木嘅兩儀控股(094),而佢噚日就被委任做兩儀主席。

管前輩十幾年前幫《信報》寫專欄,唔少人追管生嘅文章,佢仲出過唔少書,好似《文韜武略企管》同《卓爾人生》;除咗係作家,佢仲係環保生意人,佢檔嘉漢林業喺廣東、廣西同江西經營林場,面積有成兩個香港咁大!管生做埋香港上市公司主席,相信大家好快就可以一睹佢嘅風采!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14

美投林業的4年「蛻變」 云月基金與西南邊陲一個傳統林業公司的再造樣本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9/5MMDAwMDIzNzA5Mg.html

當攝影記者要拍照時,陳文剛穿的還是平時那套行頭。他說,自己唯一一次穿西裝,是在當年結婚的時候。

陳文剛,今年43歲,土生土長的云南思茅人,個頭不高,皮膚黝黑,不大的眼睛裡卻始終透著一股堅毅的力量。

他就是美投林業的總經理,這是一家位於云南普洱市思茅區三家村的民營林業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樹苗的種植撫育、森林的經營管理、原木的採伐以及木材的加工和銷售,其主要種植的樹種為思茅松,為當地的一個特色樹種。

目前,美投林業在云南普洱和瀾滄兩地管理的林地面積達24萬畝,這個數字在普洱市民營的林業企業中,意味著前三名的位置。而在2003年之前,云南省的林業資源還尚未對民營資本開放。

美投林業也是云月投資(LUNAR)在中西部地區下注的項目之一。

云 月專注於投資受益於城市化發展、消費增長和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企業。2007年,當大多數人還在討論中西部機會的時候,云月早已開始行動,其第二隻基 金的5個項目,包括果香園、美投林業、西南水泥等全部落子中西部。項目數量不多,云月卻在云南、四川、山西都設立辦事處,配備了團隊,以求「儘可能介入被 投公司的日常運營」。

2007年8月,云月聯合另外一家投資機構向美投林業注資數千萬美元。近4年時間裡,陳文剛深切感受到了云月帶來的諸多「變化」。

「麻雀的鳳凰心」

2007年8月,云月和另外一家投資機構先入股美投林業,然後又在11月份,將眾和林業的9.9萬畝林地等資產納入其中。

如果不是「愛提意見」,陳文剛或許至今還在當地的一家國企做幹部:他曾任云南思茅某國有木業公司的生產部經理,他的木材經驗也是從那裡開始。

陳文剛所在的國有木業公司儘管是個投資3億多的公司,卻年年虧損,這讓他想不通。有一次,他索性就向上級領導建議,「如果我來做總經理,半年就可以改變虧損的狀況」,說這話時,他並未意識到,「這麼說會令當時的管理者難堪」。

後來,陳文剛愈加覺得「國企不好幹」,尤其是,「意見提多了,不是特別好」。2002年,他決定從國企辭職。

其實,早在1998年底,還是國企幹部的時候,陳文剛就已經和另外兩個夥伴各自出資1.3萬元,創辦了一個小的木材加工廠。到2002年時,「業務規模已經到了500萬元」。

從國企辭職後,是繼續從事木材生意,還是像其他人那樣,投資房地產或者礦產?審慎衡量後,陳文剛等人最終還是選擇做老本行。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也碰上了好時候。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發〔2003〕9號)出台,明確了「深化林業體制改革,增強林業發展活力」的任務。

這一年,全國各地的林權改革次第拉開了序幕:在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將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落實到戶。這意味著,民營資本獲得了經營林地的機會。

陳文剛等人就成為這一政策的首批受益者。除了原有的木材加工廠,他們又成立了眾和林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眾和林業),最初計劃「管3千畝林地」。

誰想,後來的規模不斷增加,至2007年云月進來之前,眾和林場的林地規模已達9.7萬畝。

彼時,陳文剛覺得,收購更多林地成為眾和林業的第一要務。原因有二:其一,樹木從樹苗到可採伐的大樹有一定的生長週期,作為一個林業企業,要實現每年都有樹可伐,必須有足夠多的量;其二,可流轉的林地資源是有限的,收購得越早,價格越划算。

但問題是,他們沒有那麼多資金。

就在那個時候,經朋友介紹,陳文剛接觸了云月投資。陳坦承,在此之前,他並不知曉何為私募基金,也不熟悉股票。

一直在中國中西部地區尋找投資機會的云月投資將林業視為重點目標之一,在他們看來,林業是非常穩健的投資品種。

團隊是云月考察林業項目的一個重點。在美投林業之前,一些在中西部地區有林場的江浙老闆也曾向云月「示好」,但都被云月否掉了。

理由聽起來有點滑稽:「他們皮膚不夠黑」。在云月合夥人張群看來,皮膚曬的黑是真正做林業的人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如果平時很少去林場,就靠遠程遙控,「可能只是資本的投機,可能會出很多問題」。

但 陳文剛吸引云月的不只是皮膚曬的黑,張群說,「最關鍵的是人的能動性」。幾年接觸下來,云月發現,尤其在三四線市場,一些企業家很容易滿足於「在當地做的 不錯」。云月與陳文剛及其團隊聊過之後,雙方在公司定位、未來規模、上市等問題上的看法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所以,「談了兩個月,云月就決定要投資」。

2007年8月,云月和另外一家投資機構先入股美投林業,然後又在11月份,將眾和林業的9.9萬畝林地等資產納入其中。

隨 後,資金效應幾乎得到了立竿見影的體現:2008年,美投林業收購了位於瀾滄的4.7萬畝林地,2010年再將6萬多畝林地劃入其版圖;此外,2007年 12月,它還收購了三力木材加工廠,今年又組建了一家新的木材加工廠。目前其加工廠的產能達7萬立方米,在云南名列前茅。

在普洱,美投林業是唯一一個引入私募基金的企業。陳文剛的另外一「驚人之舉」是:讓兩個投資機構絕對控股。陳文剛說,他最關心的是「蛋糕能做多大」。

當初云月入股的時候,提出的一個條件就是,陳要在公司負責經營管理5年,原因在於投資人覺得陳文剛比他們「更懂行業」。

所以,陳文剛半開玩笑地稱,「雖然我不是大股東,他們還是要聽我的」。

效率提高的背後

云月的加入讓陳文剛覺得,「始終有人站在背後,推著自己往前走」;另外,也讓他自己的思想經歷了一個昇華的過程,現在能站在更高的層面想問題。

從上海到昆明,再從昆明到思茅,僅飛機上就要消耗4個鐘頭;從思茅驅車至美投林業在三家村的總部還有約半小時的車程,如果要去林場,則要再經歷幾個小時的顛簸。

這樣的行程,張群及云月投資的副總裁吳紅平每個月都要安排一到兩次,他們每個月都要定期拜訪公司,審閱公司的週報、月報,及時瞭解公司的業務進展並就一些問題進行溝通。

云月的加入讓陳文剛覺得,「始終有人站在背後,推著自己往前走」;另外,也讓他自己的思想經歷了一個昇華的過程,現在能站在更高的層面想問題。

4 月29日,與記者見面時,陳文剛對公司的ERP系統頗為自豪。他說,這套由用友軟件開發的系統,給他帶來的一個特別的體會是,「現在會計和財務有了各自的 功能,會計就是記賬的,財務有一個分析的過程,會告訴管理層現在企業已經到了什麼財務狀況了,接下來該怎麼做等」,而之前,他們對財務和會計的概念是混淆 的。

好處還不止於此。按照陳文剛的說法,美投林業的加工廠所生產的建築木板,「在云南省是賣價最高,成本最低的一個」。

這得益於管理的精細化。在這套系統上,他們可以實現「每個人,每天做了多少量,每天能拿多少工資,當天就很清楚」,所以,「最後的那張成本管理表,就是工資表」。

實際上,在當初是否要上這套ERP系統的問題上,陳文剛曾與云月意見相左。

2008年,剛加入不久的云月,不僅為美投林業委任了CFO,建立和改善公司的財務系統,還推薦了用友軟件,希望為美投林業開發一套ERP系統。

而那時候正是美投林業的困難時期:由於金融危機,買不到石油,砍伐的木材運不出來,結果都爛在了林子裡,導致2008年出現虧損。

很顯然,陳文剛對這個建議「不太同意」。在他看來,花三四萬塊錢,買個財務軟件就行了,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去建一套系統「沒必要,也划不來」。

云月投資、美投林業的CFO韓沂都對陳文剛做過開導工作,甚至,云月還請了用友的一個經理幾次到云南為陳文剛講解這套系統的好處和優勢。現在的結果讓陳文剛相信,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收購!收購!

在美投林業內部,設有一個專門的收購組,主要是當地人,到各處談林地收購是他們的主要任務之一。

據 陳文剛介紹,當地名列前茅的兩家國有林業公司,10年前覆蓋的林地面積分別是70萬畝和50萬畝,今天還是70萬畝和50萬畝;而現在美投的林地面積為 24萬畝,10年前,這個數字還是零;現在不少國有林業公司工資都難以發下來,美投林業已經實現比較可觀的盈利。所以,他正準備對一些經營困難的國企進行 收購。

引入私募基金後的美投林業,在資金及併購經驗方面的底氣,比原來足了不少。

按照計劃,未來3-5年,美投林業的林地面積將達到50萬畝以上,所以,「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收購林地」。

美投林業開拓林地面積的途徑主要有三:收購其它林業企業、拍賣國有林地或者收購老百姓手中的林權證。

目前,美投林業約有8萬畝的土地是通過拍賣得來的國有林地,其餘16萬畝全部是從農民手中收購過來的。

選擇不同的收購途徑,其間涉及到速度與成本的利弊權衡。比如,收購其它企業或者通過競拍國有林地,速度快,「一下子就可能獲得5萬畝、10萬畝林地」,但成本高。

相對而言,如果收購農民手中的林權證,成本比較低。但這種方式在實際操作中也可能面臨一些挑戰。

張群就舉例稱,一些少數民族,未必看在錢的份上就願意出讓手中的林權證,「你得先瞭解他們的文化,跟他們交朋友」。在林地資源有限的情 況下,一些當地政府也會考慮,要對出讓的節奏和數量進行控制,畢竟林地資源每年都在漲價。另外,收購農民手中的林權證,因為涉及的人數眾多,收購方在拿到 林權證之後,如何去核實每個林權證所對應的那塊林地及其實際面積,也是一項紛繁複雜的大工程,耗時耗力。

在美投林業內部,設有一個專門的收 購組,主要是當地人,到各處談林地收購是他們的主要任務之一。陳文剛需要把關的是,「這塊地究竟值多少錢」。判斷一塊地的價錢,陳文剛主要靠的是以往的經 驗,他認為,如果是一個外地人來做收購,就很難判斷一塊地究竟值多少錢,「這是最關鍵的」。

云月也曾向美投林業推薦四川、福建等地的收購機會。但對於云南以外的機會,陳文剛及其團隊的反饋是,「一下子管理那麼遠的林場,可能會有難度」。

在擴張速度上,云月的態度是「不心急,慢慢來」。但如果要走出云南,云月還是希望尋找更本土化的人加入。

陳文剛對自己的評價是:適合衝鋒陷陣,不懂管理。按照協議,他在美投林業總經理一職的任期為5年時間。他說,5年之後,不是股東們要不要他繼續做的問題,而是他想不想做的問題。

所以,隨著公司的壯大,美投林業還需要尋找一個擅長管理的CEO來守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6

一畝林地年租金低至十元 機構大規模潛伏林業投資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5/zMMDcyXzM1NTQzMA.html

「要想富,多種樹。」在對各種資源的爭奪戰中,林場儼然成為資金爭相角逐的下一個高地。

截至目前,無論公募大佬王亞偉,還是私募精英謝愛龍,抑或國際投資巨頭,均以不同的方式涉足中國林業;另有跡象顯示,曾經在房地產行業弄潮的民間資本也已逐步滲透到中西部的深山當中。

一場圈地運動,在山林之間悄然展開……

IFC入股兩林業公司

7 月29日,廣西豐林木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豐林木業」)通過證監會的IPO審核,成為A股市場上又一家以林場經營和原木加工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而截至目 前,滬深兩市中的該類股票數量依舊寥寥,僅有大亞科技(000910.SZ)、威華股份(002240.SZ)、吉林森工(600189.SH)、升達林 業(002259.SZ)、兔寶寶(002043.SZ)等少數幾家,以至於不少證券公司甚至沒有設置專門的研究人員來關注這些企業。

即便如此,豐林木業卻沒有因此而缺乏關注,除了其稅收模式對業績的特殊影響之外,另一至關重要的因素在於,公司2007年引入了大名鼎鼎的國際金融公司(IFC),並簽訂了對賭性質的協議。

據 豐林木業的招股說明書,2007年8月7日,公司大股東豐林國際與IFC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豐林集團11.4%的股權以1710萬元轉讓 給IFC。而就在IFC入股豐林木業前一天,曾與劉一川(豐林木業實際控制人)、豐林國際簽訂了《股權轉讓和賣出期權協議》,如果豐林木業不能在2009 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A股IPO,那麼IFC將有權在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間將其持有的豐林木業及百色豐林的股權以協定的價格 轉讓給豐林國際。

由於豐林木業未能在2009年年底之前實現上市,當年10月16日,IFC將其持有的百色豐林6.384%股權轉讓給豐林木業,轉讓價款依百色豐林2008年經審計的淨資產對應的份額為基礎,溢價20%,確定為364.90萬美元。

但IFC並未賣出豐林木業,而是於2009年11月13日出具承諾函稱:若豐林木業在2010年6月30日前將IPO申報材料上報證監會並於2012年12月31日之前成功上市,則IFC不會行使上述權利。

支撐IFC耐心的是什麼,IFC未發表過任何公開的評論,但從該組織同時投資的另一家H股上市公司中國地板(02083.HK)的主營業務判斷,其對林業概念企業的熱衷可推測一二。

「機構看中的可能是這些公司背後的林場資源。」廣州一家木材加工企業負責人如此預測。

資料顯示,豐林木業目前擁有約20萬畝速生林場的租賃合同,並計劃將IPO募集資金中相當一部分用於增加林場規模,達到約50萬畝的租賃面積。而中國地板除了主營知名品牌「大自然」之外,也在國內的云南以及國外如秘魯等地區擁有林場特許經營權。

機構潛伏

其實,不只IFC看中林業資源,國內機構在這塊市場上同樣不甘示弱。

資料顯示,王亞偉也在今年第一季度悄悄潛入威華股份,其執掌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雙雙首次現身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

威華股份2010年全年營業額約15億元,但淨利潤只有2000萬元左右,如果扣除即征即退的特殊稅收優惠,公司實際經營利潤為-3000萬元左右。可以說,佔其主營業務絕大部分份額的人造板業務處於虧損狀態。

據調查,木材粗加工行業這幾年並不景氣,上游成本漲幅大,下游產品因競爭激烈不敢輕易漲價,極大壓縮毛利空間,如果不是依靠稅收優惠,許多公司都面臨虧損的壓力。

那麼,王亞偉看中的是什麼?對此,威華股份證券部相關人士透露:「他們(華夏基金)過來調研的時候,談到了林業企業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迎來業績的拐點,進入上升期。但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看中我們公司30萬畝成熟的林木資源。」

資料顯示,威華股份目前擁有65萬畝林業基地,並計劃繼續擴大租賃規模。該公司IPO前的招股說明書稱,公司計劃將林場面積增至120萬畝。

中信證券首席農牧業分析師毛長青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林地資源是威華股份的核心競爭要素,擁有較高的毛利率。毛長青測算:「加上2008~2010年進入輪伐期但未砍伐面積,威華股份2011、2012年實際新進入輪伐面積分別為37萬畝、5.5萬畝」。

另一分析師國海證券的孫霞也持相同觀點,預計威華股份的砍伐量將在今年起大幅增長,並影響公司淨利潤。據悉,該公司去年的林地經營收入3400多萬元,毛利率高達70%左右,而且多年來的毛利率都能夠穩定在60%~70%的較高水平。

資 料顯示,私募界大腕深圳君豐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謝愛龍,曾出現在江西省林業投資PE基金項目合作簽約儀式上。據披露,該PE基金將重點扶持江西省林 業中小企業的兼併、重組,孵化企業上市,整合全省有關國有林場、苗圃,組建大型的、現代化場圃經營龍頭企業,培育生物質能源等新興林業產業發展等。

此外,如雲月投資等機構,也都早在2007年開始將數千萬美元的資金投向林業。各路資金的推動下,各家林業企業都處於積極擴張林場規模的進程中。例如目前擁有50萬畝林場資源的大亞科技,近期發行了2億元短期融資,並宣佈未來計劃經營林場面積達100萬畝以上。

投資亂象引關注

種種跡象顯示,林地投資背後實際上是資本對資源的爭奪。廣州林業系統一位負責人表示:「林權改革而引發的一股投資高潮才剛剛起步,目前很難說已達到白熱化程度。」

而江西省速豐林協會秘書長則透露,進入這個市場的資金已經相當可觀。據介紹,僅該協會旗下會員就已經達到300多個,江西全省的大小企業總數可能多達上千家。

「熱錢的流入是很主要的一個原因,尤其是來自房地產業的資金。」該位秘書長表示,不少原來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企業開始租賃林場,其目的是追求長期穩定的收益,而收益除了來自木材銷售之外,不乏一些項目進行其他開發,搞生態旅遊。

現在林業投資市場上也有大戶和散戶之分。大戶如上述上市公司,散戶手上的林地面積,多則數十萬畝,少則幾萬畝甚至幾千畝,私下裡交易活躍,租賃價格也水漲船高。

「2004~2005年時每畝租金大概才兩三塊錢,現在平均可以達到10元/畝/年的水平,翻了兩三倍。」江西一位業內人士稱。廣東此前的價格為100多元/畝/年,現在則在200~300元/畝/年,而且還租不到。

租賃價格的飆升,帶動林權轉讓過程中的利益湧現,而動輒30年以上的租期,讓隱含收益透露出神秘誘惑。

中信建投一位分析師則指出:「林場和木材都有資源概念,只是現在的價值略為高估了。」

而廣東一位林業系統的官員便直言:「趁眼下價格便宜先把地盤圈下來,至於10年20年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這中間能有多大的收益,目前不好估算。最關鍵是土地的價值還在飆升。」

該官員透露:利益多了投資就多,投資多了矛盾也多,近年來涉及到林業投資者和農民之間的糾紛頻出,其影響惡劣程度堪比城市拆遷。

就 在8月2日,國家林業局下發通知宣佈,自8月1日至9月30日,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代號為「亮劍行動」的嚴厲打擊破壞林地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其目的 是打擊亂征濫佔林地現象,包括毀林開墾,尤其是借土地開發整理名義實施毀林開墾行為;非法佔用林地實施房地產開發、工業園區等城鄉經營性項目建設;非法佔 用林地進行工程建設;非法佔用林地開採礦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1

嘉漢林業的偷天模式

http://www.p5w.net/newfortune/fmgs/201108/t3772894.htm

 何以引致「渾水」獵殺
嘉漢林業的偷天模式

  通過構建一個複雜的商業模式,嘉漢林業迅速成長為北半球最大的私人林業公司。然而我們研究發現,嘉漢的商業模式玄機重重:不僅交易結構邏輯混亂,而且這個結構安排的目的很可能是為其轉移資金及避免提供審計憑證尋找理由,並借此虛構收入和林木資產。
2011年6月3日,渾水發佈了對嘉漢林業的做空報告,掀開了冰山一角,終結了延  續十餘年之久的「嘉漢神話」。從目前狀況來看,一旦嘉漢債權人發 難,將很有可能推倒嘉漢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牌。作為2011年3月以來做空中資概念股浪潮中市值最大的公司,嘉漢事件真相全球矚目。

 

  「渾水」摸到大魚
  2011年6月3日,渾水調查公司 (Muddy Water Research,簡稱「渾水」)發佈了對嘉漢林業(Sino-Forest,TSX:TRE,簡稱「嘉漢」)的做空報告,在報告的開頭,渾水做出了稱得 上「駭人聽聞」的描述,「伯納德·麥多夫提示我們,當一個成熟的機構進行欺詐時,其騙局可以大到偷天。嘉漢林業公司就是這樣一個大型機構詐騙案,它起步 早、幸運而且狡滑。在這家公司市值達到70億餘美元時,騙局將終結。」
在狙擊中資概念股的做空浪潮中,渾水因獵殺四隻中概股—東方紙業 (ONP)、綠諾科技(RINO)、多元環球水務(DGW) 和中國高速傳媒(CCME)而一舉成名。不過和嘉漢相比,這幾家公司完全不在同一個量級,嘉漢刷新了被做空中概股的最高市值記錄,做空前,它最高市值達 70多億美元,是北半球最大的私人林業公司。
不僅如此,嘉漢的股東背景更是令人眩目,被做空前,嘉漢第一大機構股東是由美國著名基金經理、綽 號「沽神」的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掌管的規模達380多億美元的全球第三大對沖基金—保爾森公司(Paulson & Co.),在2007年保爾森曾因看空次級抵押貸款而獲利150億美元。做空前,保爾森公司持有嘉漢14.13%的股份,而另一家規模達700多億美金的 老牌價值型投資管理公司—戴維斯精選顧問公司(Davis Selected Advisers LP)也持有3090萬股嘉漢股票,佔約13%的股份,是僅次於保爾森公司的第二大機構股東。
渾水在報告中建議強力賣出嘉漢股票,認為其每股價值應低於1加元,渾水認為嘉漢極其複雜的商業模式是其施行欺詐的基礎,並以此虛構資產,掏空了投資者的真金白銀。而在報告出台前,嘉漢的股價一直在20加元一線徘徊。

  保爾森「折戟」,嘉漢事件震驚全球
  渾水的報告令投資者近乎「絕望」,報告發佈當天,嘉漢的股價就下跌64%,公司市值在兩個交易日中蒸發額高達近33億美元。其後嘉漢股價一路暴跌,最多時下跌超過了92%。6月21日,嘉漢股價一度跌至1.29加元(圖1)。


保爾森公司也於6月17日之前清空了投資近三年的嘉漢股票,按做空前5月31日收盤價計算的市值為基準,其賬面損失高達4.6億加元。而克里斯托夫·戴維斯執掌的戴維斯精選顧問公司遭受的賬面損失據媒體稱也達6.8億美元之巨。
正是由於嘉漢的華麗背景和「戲劇性」的做空經歷,嘉漢幾乎成了造假中資股的代名詞,引起了全球市場的關注,甚至罕有針對個別公司發表評論的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7月上旬訪問加拿大期間,也曾公開表示嘉漢林業應澄清問題,讓投資者放心。
針對渾水的發難,嘉漢並未選擇沉默,而是採取措施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反擊,例如發公告澄清、威脅將對渾水採取法律訴訟、成立獨立特別委員會,並宣稱在最短 2-3個月後提供由其獨立顧問進行核查的完整報告。然而時至今日,嘉漢並未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以反駁渾水的質疑,同時嘉漢也決定延遲分析師中國調研之旅, 直到委員會公佈調查報告以後再安排,種種跡象顯示出嘉漢「別有隱情」。
嘉漢是否真如渾水所稱有著確鑿的財務造假行為,是中國RTO(反向併 購)造假公司的「鼻祖」?答案顯然十分重要,不僅全球投資人關注這一結論,且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事關海外上市的中資概念股的「信用與榮譽」。渾水報告算是 掀開了冰山一角。而事實到底怎樣,一切還是顯得如此的云山霧罩,要解開其間的種種謎團,還得從陳德源創辦嘉漢開始。

  《易經》文化打造嘉漢理念
  東山再起的陳德源,痛定思痛悟出《易經》之「生生不息」,而後轉戰「生生不息」的種植業,創造出嘉漢17年「生生不息」的神話。
要瞭解嘉漢的運作思路就必須瞭解其掌門人陳德源。對於陳德源的創業史,見諸報端和網絡的內容大體如下:現年59歲的陳德源出生於香港的一個貧民區,自幼 愛好讀書,12歲開始習武;28歲陳德源投身商界,任「賭王」何鴻旗下珍寶海鮮坊公司秘書,37歲時融資顧問生意全盤失敗,債務纏身、精神崩潰;39歲痛 定思痛,發表專欄文章,反思失敗,重塑人生;42歲時再出江湖,重振雄風,建起北半球最大的私人林業公司,即後來的嘉漢林業。創立嘉漢之前陳還曾在香港政 府任職。此外,陳還是《信報》專欄作家(筆名管仲連)、中國人民大學常務董事和香港浸會大學榮譽院士,並在中國人民大學設立有陳德源獎學金。
1993年底,陳德源創立嘉漢林業,開始與廣東省河源市林業局協商承包當地的荒山用以種植桉樹。桉樹是一種5年就能成材並產生經濟效益的樹種。1995 年,嘉漢林業在陳德源一個朋友的資金支持下,在加拿大二板市場買殼上市,隨後轉戰主板,並成功遊說美國和加拿大的機構投資者,發行新股集資500萬美元。
陳德源對《易經》素有研究,嘉漢的企業文化中有一句「正位凝命」便取自《易經》。在陳看來,林業不只是純粹的資源生意,「用中國《易經》來講叫生生不息,也是如何去利用天時、善用土地,就可以把資源源源不斷地弄出來了」。
隨後在十餘年的時間裡,嘉漢創造了通過種桉樹從一無所有發展到擁有資產數十億美元的國際大公司的神話。陳德源的朋友駱炯對他如此評價:「不能說百分之百的全才,但可以說是90%的全才。」
如果不是此次渾水攪局,延續了十餘年之久的嘉漢神話或許還會持續。嘉漢財報顯示,從2001年至2010年間,其營收增長了14倍,年複合增長率達 30%,每股盈利翻了8倍,年複合增長率為22%,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更是暴增了65倍,年複合增長率逾51%(表1)。Poyry(北京)諮詢有限公司 發佈的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嘉漢森林資產評估報告顯示,嘉漢擁有經營權的林地面積達49.1萬公頃,遠高於「中國森林」等競爭對手,總蓄積 6200萬立方,按11.5%的貼現率計算估值為22.975億美元,為中國最大的森林經營企業。2010年12月31日,嘉漢披露,其森林資產已達31 億美元。

  嘉漢商業模式的本質
是不停倒騰林木所有權
  嘉漢業務結構從2003年起大調整,「活 立木」漸成核心,同時複雜商業模式助其成就「林業帝國」。在複雜商業模式下,「活立木」所有權幾經周折,先由採購代理人售往海外,而後輾轉賣回國內,中間 商銷售後又離奇地將款項直接轉給採購代理人以買入更多的「活立木」所有權,週而復始。巧妙之處在於,嘉漢通常不負責砍伐和運輸這一異常「艱辛」環節的諸多 事宜,嘉漢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不停倒騰「活立木」所有權。

  嘉漢的兩種商業模式
  嘉漢真正的騰飛始於2003年,在這一年,嘉漢對業務結構做了較大調整,銷 售木質纖維(即所謂的「活立木」,活立木是指未砍伐的林木)逐漸成為其主要業務,2002年度,活立木僅佔其總收入的9.5%,2003年猛升到21%, 之後逐年遞升,近幾年穩定在75%左右。與一般公司不同的是,嘉漢通過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來銷售活立木,而正是這種模式賦予了其財報無盡的驅動力。
在嘉漢新的商業模式下,其資產規模及淨利潤的增長開始加速,淨利潤由2003年的 0.3 億美元暴增至2010年的近4億美元。作為主要資產的林地資產(活立木資產)也由2003年度的2.3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度的31億美元。不過,這一 模式也恰恰是這次渾水做空報告的主要針對點,那麼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模式呢?
嘉漢商業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採購模式(plantation models) ,另一種則是種植模式(planted model)。所謂採購模式,主要是指通過採購代理人買入成熟活立木(包括幼苗)所有權,銷售後就不再擁有其所有權,之後公司又重新購買新的活立木所有 權,這種模式通常就是林木所有權交易一次完成。種植模式是指長期租賃林地自己種植樹木,待樹木成熟後售出,租賃期通常為30到50年,這種模式的銷售是多 批次的,即售出林木後又可以通過種植重新開始輪迴。

  採購模式下的交易結構
  嘉漢公告中宣稱,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中國近80萬公頃的林地,其中90%約71萬公頃的林地(表2),都是通過採購模式取得的。採購模式作為嘉漢最主要的商業模式,嘉漢公告顯示,採購模式的交易結構分為四步。


第一步:採購代理人以嘉漢的名義買入不同林地,這些不同的林地被整理打包後直接賣給嘉漢在維京群島的離岸子公司(簡稱「BVI」);
第二步:離岸子公司BVI持有這些活立木所有權後,再把所有權賣給中國境內的被授權中間商(簡稱「AI」);
第三步:中間商AI再把活立木所有權賣給最終客戶,通常嘉漢不負責砍伐和運輸,然後中間商AI直接將BVI應得款轉給採購代理人;
第四步:採購代理人在嘉漢的指示下,又購入新的林地。這樣上述商業模式又開始新一輪循環。
活立木的砍伐及運輸成本很高,特別在偏遠山區這一成本更高,並且活立木的砍伐受到政府嚴格控制,有額度和計劃,剔除這個「艱辛」步驟後,我們不難看出,嘉漢主要商業模式—採購模式的本質就是在不停倒騰林木所有權(圖2)。

  創新商業模式下嘉漢業績增長驚人
  乍看嘉漢的商業模 式,除了交易結構變得特別複雜外,似乎並無特別出彩之處,對市場的拉動從邏輯上理解,也難有本質的改變,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在嘉漢業務結構大調整後,在其 具有「競爭優勢」的商業模式配合下,嘉漢就坐上了「火箭」,收入、利潤以及資產規模突飛猛進,對比嘉漢歷年合併報表的收入、淨利潤和其擁有的林木資產,可 以看到,在2003年度後其主要業績指標開始加速上揚(圖3) 。


嘉漢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同樣也節節攀高,2005-2010年其淨利潤合計高達12.52 億美元,而同期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更是同期淨利潤的 2.4倍。嘉漢財報顯示,巨大的現金流來自賬面的林木資產銷售,而林木資產轉為銷售成本的部分體現為以前年度現金的支出,並沒有導致當年度現金的流出,因 此需把這部分成本加回到當年淨利潤中,從而得到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金額是淨利潤的數倍。林地資產變現能力如此之強,嘉漢商業模式堪稱「完美」。

  業績推動頻繁融資,造就「綠色銀行」
  嘉漢「勢不可擋」的優異業績自然吸引了市場的不少目光,股價表現也遠超大市(圖4),這就為嘉漢不斷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創造了有利條件。


儘管「生意火爆」、「日進斗金」,嘉漢卻從不分紅。因為相對於嘉漢龐大的活立木購買計劃而言,這點錢仍是「杯水車薪」。嘉漢在2004-2010年7年間購買的活立木高達45億美元,後期還發生了5.6億美元的後續種植、維護等資本化支出。
那麼,巨大的資金缺口只能是通過融資而來,不過好在嘉漢林木資產轉為現金流的能力和速度是如此之強,投資者自然十分買賬,因為不斷膨脹的林木資產將會源 源不斷產生強大的現金流,帶來高額回報,嘉漢於是在此期間頻繁進行權益性和負債性融資,7年融資淨額高達27.8億美元,其中發行股票及權證融資11.2 億美元,債券及借款淨融資16.5億美元(表3)。


嘉漢商業模式帶來強大的盈利能力,強大盈利能力又帶來強勁現金流,強勁現金流又提升融資能 力,從而為資本市場圈來巨額現金創造了條件,接下來這一模式又週而復始,不斷循環,彷彿正驗證了陳德源所謂《易經》中生生不息的理念。新模式下,嘉漢儼然 是一個生生不息的「綠色銀行」。

  創新商業模式玄機重重
  嘉漢宣稱其離奇商業模式具備「競爭優勢」,但此模式極易被覆制且「不堪一擊」,更是引得疑問重重,國內有41家子公司,卻繞道海外,又恐披露中間商信息而洩露「競爭優勢」之密碼,嘉漢「非關聯」企業置風險與成本於不顧,合作融融,勝似一家親。
嘉漢創新商業模式帶來的優良業績足以令投資者瘋狂,股價也由2004年最後交易日的收盤價3.43加元,大幅上升至渾水做空報告前最高的25.85加 元,然而我們的研究發現,嘉漢複雜交易結構背後暗藏玄機,這個結構安排的目的很可能是為其轉移資金及避免提供審計憑證尋找理由,並借此虛構收入和林木資 產。

  競爭優勢如「海市蜃樓」
  在此商業模式下,授權中間商AI顯得十分關鍵,2008年度、2009 年度、2010年度嘉漢最大的5個客戶(含中間商AI)合計收入分別佔嘉漢這幾年主營收入的56%、72%、71%,單一最大客戶(含中間商AI)的收入 這幾年分別佔嘉漢總收入的14%、16%、17%。而對於AI這一群體,嘉漢認為是競爭優勢所在,始終諱莫如深,不予透露,他們認為,此行業競爭激烈,存 在眾多的競爭者及新入者,一旦披露AI的身份,他們將失去競爭優勢,2004年度披露過一個AI,導致了幾個小的同行和他們削價競爭,這種和AI的關係就 是嘉漢擁有的競爭優勢,所以不會公開。
這種說法十分牽強,因為即使嘉漢不透露AI身份,資本市場的自利行為原則也會讓AI按他們自己經濟利益最大化決策,尋找最優的合作夥伴,以取得更大經濟利益。

  繞道海外多此一舉
  嘉漢在中國境內擁有眾多的全資子公 司(WFOES,表4),它們完全可以購銷林地所有權和租賃林地,而嘉漢旗下在BVI的子公司屬於外資,根據中國法律,BVI公司不得直接從事國內經營, 嘉漢如此周轉,又通過中間商AI來銷售本就在中國的實物資產,可以說純粹多此一舉。


對此,嘉漢在最近的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解釋:AI的存在有其歷史原因,由於上世紀90年代不能成立全資子公司,所以不得不用這個模式中國市場如此之大,有成千上萬的客戶和終端使用者,通過我們長期信任的AI,我們經營更有效率。
但問題就是,這一限制早已不復存在,嘉漢也已經在國內成立大量的全資子公司,完全沒有必要如此周折,繼續由BVI公司來經營這一業務。

  不是關聯勝似關聯
  在嘉漢的商業模式下,採購代理人將林木產權轉移給嘉漢BVI子公司,BVI公司通過授權中間商AI銷售其擁有的中國林地所有權,銷售所得由AI代為保管。嘉漢宣稱此三者關係相互獨立、互不關聯。
在這一交易結構下,將可能出現三個問題。
首先是採購代理人將林木產權轉移給大洋彼岸的BVI,而實物卻在國內,兩者的信任程度超乎商業範疇,因為BVI必須充分信任採購代理人會始終如一地維護其林地,在實務商業體系中,除非他們之間存在極其不一般的信任關係,如關聯企業。
其二就是BVI通過AI銷售其擁有的在中國的林地,而銷售所得卻由AI代為保管,這種信任更是超乎想像,相當於你賣了一件東西出去,錢卻由一位在國外的 毫不關聯的人收取,更不可想像的是,嘉漢還授予了AI應付款270天的信用期,這在正常的商業關係中是很難存在的,因為合約關係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在實務 中這種傾向性的合約通常是關聯企業關係的表現。此外,BVI和AI之間簽有協議,AI代BVI繳納預提所得稅和增值稅及一切相關稅費,如果AI沒有充分履 行代BVI繳納所有一切稅費,或AI有其他違法行為而被中國政府扣留其資產的話,BVI的風險將會更大。
而且,BVI和AI之間一旦出現爭 議,BVI是英美法系,AI是大陸法系,在解決他們之間爭議時難度之大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BVI追回其收益就有可能更得不到保障;再者,嘉漢自己也擔 心AI可能沒有完全履行其代扣代繳之責任,所以每年也計提或有應納稅債務,既明知AI可能存在違法行為,卻還是極度信任AI,嘉漢完全沒必要置自身於如此 不利的境地,除非二者也是關聯企業。
其三,AI把銷售款項交給本就和其沒有直接商業往來的採購代理人,這種巨額資金的轉賬完全是依靠AI和第 三方採購代理人極其信賴關係作為保障,如此一來,BVI和AI之間可能出現的風險在此環節中同樣存在,因為AI的款項給了非關聯企業採購代理人,一旦採購 代理人的資產因違法等不確定性原因出現風險,或者採購代理人和AI或BVI發生經濟糾紛時,BVI的風險就會暴露,BVI要想追回款項,必須和AI同時舉 證,如果AI不配合,僅僅靠BVI的舉證可能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如果真的出現AI沒有代BVI就境內收入代扣所有相關稅費,那麼AI和BVI舉證效力將 大大減弱,BVI很有可能無法追回其銷售所得,更何況,因涉及到不同的法律體系而會使問題解決的難度加大。

  交易鏈延長將拉升成本
  嘉漢複雜的交易結構還帶來一個直接的後果,那就是加大了稅負,導致整體營業成本加大。
試想如果由嘉漢國內子公司自己銷售,其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可以降低,因為銷項稅可以抵扣其購買林地時承擔的進項稅額(具體抵扣的進項稅可能因購入幼苗或活 立木後培育年限長短而不同),但是如果轉移所有權給BVI後,再由AI銷售,進項稅是無法抵扣的,因為AI不是直接從中國境內的農業生產者處收購取得,實 際繳納的增值稅增多,那麼城建稅及教育附加費也將同步上升,這樣一來,整個銷售環節的成本將上升。
另外,如果採購模式下的活立木銷售是全資 子公司自己經營的話,其所得稅是按稅前淨利潤的25%繳納,近幾年嘉漢銷售活立木毛利率大概在50%上下,加上全資子公司其他費用如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 其實際稅前淨利潤率就更低了,這樣實際繳納的所得稅就會小於活立木銷售額的12.5%(50%×25%),而BVI公司經AI銷售的話,根據中國稅法有關 規定,BVI的銷售收入就要按15%繳納所得稅,同樣加大了稅負。

  甘冒稅務風險
  因為嘉漢拒絕透露AI的資料,因此無法證明AI是否代BVI繳納預提所得稅和增值稅及其他的稅費,如果AI沒有代繳或只繳納了很小一部分,那麼嘉漢和AI將面臨巨大的風險。
根據中國稅收《徵管法》規定,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徵稅款和滯納金(每日萬分之五);有特 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特殊情況是指金額超過10萬元。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 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50%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如果涉及偽造、變造、隱匿,由稅務機關追繳其未繳或者少繳稅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未繳或者少繳稅 款超過10萬元,將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AI沒有履行代繳稅費的話,按嘉漢的收入(2010年收入就達19億美金),承擔的稅務風險可想而知,而嘉漢似乎早已對此「留了後手」,在其公佈的財報上都計提了此或有事項,截止2011年度第一季度其財報上累計計提了1.9億美金的或有應納稅債務。
國內也有知名財務專家關注嘉漢被做空的事件,他們聲稱看不懂嘉漢依託中間商銷售這類商業模式,如果嘉漢沒有虛增資產,也沒有虛構收入,那這家公司可能通過中間商偷漏稅,按照每年數十億的銷售額,這些偷漏稅額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財務效果一箭雙鵰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邏輯混亂、自相矛盾、隱藏著巨大稅務風險的商業模式,竟然 還引得保爾森等國際知名大鱷紛紛「入甕」。但對於嘉漢來說,在這樣的一個複雜架構下,可以收穫到一些「頗具意味」的財務效果:無論是「有心栽花」還是「無 心插柳」,這個架構將導致嘉漢在中國境內「巨額利潤」無法走出國門,海外債權人利益難以保證;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架構下,嘉漢甚至無需提供稅務及產權憑證 證明其銷售收入的真實性。


 複雜模式直接導致巨額資金被截留,
海外債權人的權益很難得到保障
  在此交易 結構下,AI收取的銷售收入,並不能直接匯給BVI,一方面根據有關規定離岸公司無法開設人民幣賬戶;而另一方面,中國的外匯管制比較嚴格,轉匯如此大量 美元到BVI離岸賬戶需要大量的文件證明,況且不排除中間商AI可能並未履行其代繳BVI在中國的稅負,因此無法取得相關的證明文件,這樣,BVI就有可 能把巨額盈利截留在中間商AI處。
即使把款項直接給嘉漢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根據中國有關法律規定,這筆銷售款不是全資子公司根據中國會計法的稅後淨利潤,因此也是無法從全資子公司匯出給BVI或海外控股公司。
如此一來,在此商業模式下,因大量中國利潤匯出境外非常困難,那麼嘉漢在中國境外的那些巨額債權人的權益就很難得到保障,截止到2011年3月份,嘉漢債務的賬面值高達28.6億美元。

  複雜模式
導致收入審計確認無需稅務及產權變更憑證
  如果是嘉漢全資子公司自己經營銷 售的話,買入和銷售活立木所有權涉及到較大金額的業務活動時,按正常途徑都應該有清晰的銀行往來記錄,即使是從不同農民手中買入小金額的活立木,都可以通 過農村信用社等銀行渠道支付,這樣審計師就可以根據清晰的資金往來記錄判斷交易的真實性。
在嘉漢的商業模式下,買和賣都由「獨立」第三方完成,而且AI把銷售所得轉給採購代理人時,嘉漢賬面上反映為應收賬款的增加,最後當採購代理人購入林木所有權時,嘉漢賬面的應收賬款又轉為林木資產,這樣的交易並不能夠給審計師提供完整的資金往來交易記錄。 
嘉漢財報顯示,其木質纖維收入主要來自於BVI,而嘉漢是加拿大註冊公司,加拿大審計師對其收入核實通過BVI的合同記錄顯然是不夠的(收入無現金流入 BVI),審計師本可以追查銷售對象即授權中間商AI的資料,但嘉漢以恐於喪失競爭優勢拒絕了披露AI的要求。事實上,拒絕透露AI還可以達到的另外一個 效果就是,無法得到AI代BVI繳納增值稅和其他稅費之證據,使投資者無從確認其稅務風險。
但是,如果業務由嘉漢在中國境內的全資子公司經營 的話則完全不同,審計師必須對中國子公司進行審計,屆時,審計證據就會截然不同。因為,在中國經營業務,審計師對收入的確定除了對業務回款審核外,還可以 通過發票和實際繳納稅款得到審計證據。而和很多國家不同的是,中國銷售貨物的增值稅發票是國家統一印製的,公司是不能自己印刷增值稅發票的。在中國,增值 稅票管理極其嚴格,通過全國的電子監控和網絡系統,可以毫不費力地查出嘉漢所有的銷售記錄,稅務當局也很容易查出嘉漢全資子公司繳納的其他所有稅費。
此外,在中國,《林權證》是確認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唯一法律憑證,也是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進入市場流轉的法律依據,林木銷售會導致 《林權證》中有關權屬內容發生變化,須重新換發林權證。通常,審計師可以在林木銷售的當地林業局取得實際林地交易的內容,包括銷售面積、交易日期、所涉及 的林權證編號等來證明活立木的實際銷售和購買,根據《林權證》中有關權屬內容發生的變更記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其收入,但問題就是,在嘉漢的創新模式 下,林木所有權轉移到BVI後,中國政府就很難控制和記錄《林權證》中有關權屬內容的變更,如果在不披露AI的情況下,審計師更是無從查起。

  超高速的發展意在融資
  嘉漢的「超速行駛」過度依賴外部融資,導致公司「核心價值」股東權益回報率不斷下降,主觀下操控的超高增長顯然意在融資。
在構建了如此一個「匪夷所思」的商業模式後,嘉漢的淨利潤和經營淨現金流高速增長,淨利潤從2005的7600萬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 3.95億美元,經營淨現金流也從2005年的1.52億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8.4億美元。然而投資者並沒有分享到公司成長的成果,嘉漢可謂是「一毛 不拔」,從不分紅,不僅如此,嘉漢還不斷從市場抽血,因為,嘉漢自身「造血功能」仍難以滿足公司「快速成長」的需求,嘉漢的快速催肥屬於典型的融資驅動型 成長。
為了說明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分析嘉漢的可持續增長模型,可持續增長率是指不發行新股,增加債務是其唯一的外部籌資來源,前提是公司保持 目前的經營效率(銷售淨利率和資產周轉率)和財務政策(財務槓桿)所能達到的銷售最大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收益留存率×銷售淨利率×資產周轉率×資產 /權益)/1-(收益留存率×銷售淨利率×資產周轉率×資產/權益))。實際增長率要大於可持續增長率,所需資金只能由提高經營效率(銷售淨利率和資產周 轉率)或改變財務政策(提高財務槓桿)或提高留存收益率得到的。當這四項指標都無法提高時,就不得不發行股票籌集額外資金來支持公司的超高增長。
嘉漢2006年可持續發展比率為20.95%,到了2011年則下降到了14.11%,也就是說,在不過度依賴外部融資和不發行股票的情況下,嘉漢的可 持續發展率下降明顯。但實際情況卻大相逕庭,嘉漢的實際增長率遠大於其可持續增長率,在渾水事件後,嘉漢2011年度第一季度的業績增長也出乎意料地達 35%(表5)。


可持續增長率與實際超高增長率的巨大差值可以看出嘉漢「大躍進」式的宏偉「圈錢」戰略意圖。
因為,嘉漢依靠巨額融資推動下的高速成長,並沒有為新增股東創造價值,公司的股東權益收益率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有降低的趨勢,由2006年的19.64%下降到了2010年的12.36%。也就是說,從股東角度而言,這種增長屬於無效的增長。
通過可持續增長模型也可以看出,嘉漢主觀上要維持如此之高的實際增長只能是通過高度依賴外部融資取得,事實正是如此,嘉漢2006年至2010年期間股權融資總額高達10.5億美元,債券和借款融資淨額高達14.6 美元。

  投資者和債權人最後一道防線
—林地資產也可能被造假
  嘉漢分紅一毛不拔,賬面顯示巨額資金變成林地資產,嘉漢被渾水指控利用Poyry出具虛假報告,投資者和債權人命懸於林地,會計準則變更,林地資產更是一團「迷霧」。

  林地資產遭質疑
  分析嘉漢過去6年的業務結構和資產結構, 2005年度活立木收入佔總收入的48.8%,到2009年度最高達到77.1%,2010年度為72.8%。林木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保持在55-64% 之間,處於資產配置的絕對核心地位。對於目前「風雨飄搖」下的嘉漢的投資者和債權人而言,林地資產可以說是成為了他們最為重要的防守堡壘。林木資產的真實 與否,可以說是他們最為關心的焦點。
嘉漢自2006年度到2009年度聘請Poyry 管理諮詢公司來評估其林業資產市場價值,Poyry是一家以客戶和技術為導向的知名工程諮詢設計跨國公司。該公司總部設在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其股票在赫 爾辛基交易所掛牌交易,集團公司的7000多名專家分佈在世界45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涉足領域很廣,其中在森林工業、能源、基礎設施和環保三大核心領域 擁有國際領先的專業設計技術。
Poyry在2009年度為嘉漢的林業資產的價值做出評估結果,在其兩種折現評估方法下,嘉漢林業的林業資產評估值為23億和21.3億美元。
2010年度,Poyry認識到類似評估存在的一些內在風險,於是其改變了以往的一些政策,因此嘉漢2010年度沒有得到Poyry的具體林業資產評估報告,Poyry只是出具了一份嘉漢在2010年末存有可銷售林木總量93.2百萬立方米的評估報告。
毫無疑問,Poyry的評估報告是投資者和債權人心目中的重要保障,但是隨著渾水報告一出爐,Poyry的評估報告也被充滿了質疑。在渾水研究報告中, 渾水指出嘉漢提供虛假數據給Poyry,並限定了其工作範圍,僅允許Poyry能調查嘉漢0.3%的林地,渾水認為,Poyry被嘉漢林業利用了。
6月22日,據媒體報導,加拿大兩家律師事務所 Siskinds LLP和Koskie Minsky LLP,代表投資者以嘉漢涉嫌虛報資產和會計作假為由對嘉漢及其董事和高管、審計師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以及諮詢公司貝利北京(Poyry Beijing)提起集體訴訟,要求賠償65億美元。

  會計準則的改變,
給林木資產帶來更大的操作空間
  2010年度,因加拿大停止使用原 先的國家會計準則,改用國際會計法,其種植模式下的林木資產改用國際會計法的IAS41。在新準則下,在每個財務年度末,對林木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完成銷 售還需發生的成本的淨值做出調整,如果估值比年初高,就計入資產和當年利潤。例如,在年初買入一棵活立木花了80元,一年後因為通脹樹木漲價,和這棵同等 大小和品種的原木(已砍伐的活立木)市場價格為200元,把它砍伐運輸發生的成本及銷售費用是80元,那麼一年後這棵樹的賬面資產數就調高到 200-80=120元,120元比買入時多40元,那麼這40元就計入當年利潤,同時增加40元的活立木賬面資產。
2010年度第一季度,因第一次採用IAS41會計準則,嘉漢因種植模式下的林業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產生1039萬美元的利潤,同時賬面上多了1039萬美元的林業資產。
儘 管目前種植模式下的林木資產只佔其在中國的10%,林業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不會給嘉漢業績帶來巨大的「利好」,但是,如果嘉漢種植模式所佔比例加大,加上 中國高通脹的背景,在此新的會計準則下給了林地資產更大操作空間,本來就對其實際擁有多少公頃的林地無法證實,如果又加上有很大主觀性影響的估值方法,其 結果可能更不可靠。

  增長計劃遭遇融資難題,
債權人或推倒多米諾骨牌
  高速行駛的嘉漢無法減速,巨大債務將迫使其前行。依靠自身「造血」無法滿足其高速增長,而融資又遇巨大困境,一旦債券持有人發難,這很有可能推倒嘉漢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牌。
嘉漢的「大躍進」式增長計劃在未來並沒有「歇腳」的跡象,在渾水事件後的第一季度財報的公告中,嘉漢強調,無需在資本市場融資,有信心將實現接近20% 的複合增長率,但是在可持續增長模式下(即不發行股票的情況下),嘉漢要保持較高的增長率,就必須提高經營效率(銷售淨利率和資產周轉率)或財務槓桿,否 則也只是一個「泡泡」。然而做到這一點著實不易,我們可以分析這三個指標得到這一結論。
其一是淨利潤率提高空間有限,在過去的6年,嘉漢這個指標保持在20%多一些,那未來空間有多大呢,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嘉漢毛利率最高的主要收入來源—木質纖維業務(活立木)。
在過去幾年,嘉漢的活立木業務銷售佔75%左右,而且過去幾年中國原木價格漲幅超過50%,嘉漢活立木的毛利率也水漲船高,從2005年度的41.8% 到2010年度的55%,如今木質纖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作為中國「領先的林業種植商」,其市場份額也僅僅為4.4%,一旦原木價格漲幅放緩或下降,嘉漢 要保持高55%的高毛利率增長頗屬不易。
其二,嘉漢資產周轉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原因是林木資產膨脹的速度超過銷售收入的增長,如今嘉漢林業已 坐擁36億美元的林木資產,這種下降趨勢應該是正常的表現。但是嘉漢如不能扭轉資產周轉率下降的趨勢,這就意味其林業資產不能很快轉為現金流,那麼對其完 成六大收購協議下的其他林業資產將形成很大的資金缺口(六大收購協議是嘉漢在2006年度至2010年度簽訂的總面積為125-140萬公頃林地的收購協 議,截至2011年3月31日,按嘉漢的披露,已經收購了70萬公頃),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那麼要完成預定目標,就要更依賴於外部融資。
其三,在上述指標的制約下,嘉漢要繼續保持高成長還得依賴外部融資,既然不打算通過資本市場融資,那麼嘉漢指望的只剩下銀行借款來提高資產負債率一條 路,2011年度3月31日嘉漢林業的資產負債率為49%,這看上去並沒有高到不可接受的程度,不過實際上在判斷嘉漢林業的財務槓桿時,小於50%的比例 或許已經很高了,這取決於其資產變現的能力,佔其61%以上的林木資產至為關鍵。在市場對其林木資產的實際持有量充滿疑問之時,如果實際林木資產打個折, 其資產負債率也將會大幅飆升,這就意味著要繼續提高這一比率,債權人買賬的可能性不大。並且,三大評級機構的降級特別是惠譽對其債券評級從BB+到BB- 再到撤銷評級,反映出市場的巨大憂慮,因此,其發行債券繼續提高其財務槓桿將面臨巨大阻礙。
依據嘉漢在2010年度財報所提,預計2011年度資本支出大約為19億美元,按2010年度可持續增長率計算的話,嘉漢在2011年度的經營現金淨流量只能有9.6億美元,但比19億美元仍相去甚遠,嘉漢面臨巨大資金缺口。
現在的問題是嘉漢既然登上了高速行駛的列車,就無法放緩發展速度以舒緩資金壓力,因為實在背負了太多的債務,嘉漢2011年一季報顯示,合計債務達到 29億美元,其中一年內到期債務為6.4億美元,二至三年內為5.66億美元,四至五年內5.5億美元(表6)。這勢必迫使嘉漢快速增長以清償到期債務。

  嘉漢公告中披露,2010年,其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國家開發銀行將向其提供 優惠利率總額度為100億元的項目融資貸款,2011年度第一季度已經接收了第一筆3.5億元貸款。在被渾水攪局後,國開行繼續貸款無疑存在相當不確定 性。在「三大行」債券評估降級後市場很難再認可嘉漢的債券融資,一旦無法融資,就可能引發其現金流問題,債券持有人根據某些條款,可能會要求嘉漢林業加速 還款,那麼,這很有可能推倒嘉漢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93

永保林業(0723)的交易賣方猜測

今日先寫東西熱熱身,稍後再寫別的。

(1)

永保林業(723,前安歷士、華晉國際、中國鎂業、晉盈控股)宣佈把當年注入的林業業務控股公司沛源控股有限公司(Amplewell Holdings Limited)中的一家俄羅斯附屬公司OOO Zabaikalskaya Lesnaya Kompaniya出售予一個英文拼音中國人Chen Li Hua持有的煒源有限公司(Source Bright Limited),作價2.08億元,以現金支付,估計出售事項之收益約為港幣120萬元。

根據當年通函資料,OOO Zabaikalskaya Lesnaya Kompaniya 為一在俄羅斯成立的公司,現時持有一項特許權,可開發約174,904公頃之俄羅斯森林,由二零零三年二月十八日起計,為期25年,包括(但不只限於)清理及即時銷售木材與及其後之栽培及種植。

在出售原因方面,公司指出是「尋求具更佳投資回報之森林資產或業務之持續策略一部分,從而提升為股東帶來之價值。董事會亦相信出售事項可讓本集團提升其營運資金狀況及進一步改善其流動資金。」

(2)

講完正題,現在講講交易有何深意和自己的猜測。

如果細心發現,並利用港交所的股權披露尋找的話,其實會發現有一個同名同姓的名稱出現在股權披露名單上,中文全稱叫陳麗華,是劉志和的妻子。

劉 志和曾持有為一在2004年認購中國燃氣(384,前岩井國際、恒進國際、聯網商業、海峽集團)8,000萬認股權的投資者,當時認購股價格1仙,行使價 66仙,即行使成本是67仙,使其持有的股權增至5.14%,後來經多番增減持後,在2005年在1.45元減持571.8萬股後,股權再次降至 4.62%之不需披露水平,此後亦無股權的披露紀錄。

同時,我們熟悉的簡志堅先生亦同時認購1.8億同類認股權,使股權增至9.03%,其後陸續行使,並在1元以上陸續減持至不需披露水平。

兩位都是在「社交場合」中認識。從兩位購入的成本和當時的出售價格來看,可說是大獲其利。

在 以前的炒法來說,發行購股權通常這是一種較低成本的炒作方法,相對認購新股份而言,因為不用拿出大量資金來購買股票,股價跌只是損失少量購股權的價錢,股 價上升的時候就可行使購股權減持獲利,金額則和投資正股相若。但現時市況極差,這方法已不太適用,但在旺市時多數會有奇效,所以也值得留意。

(3)

再看深一些,其實簡志堅也有入股曾持有中國燃氣的相關公司大中華集團(431),後因為出售該公司當年最值錢資產擺花街物業失敗,故把股權出售予陳長貴,並辭了在公司的職位。這兩家公司的主要股東均曾為特速集團(0185,前建煌新記、恆鋒集團、聯網信貸、中國信貸)。

以上的事件中,當中有沒有巧合? 那要他們才知道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77

年末吐槽-信託麥道夫-上市公司中國林業的圈錢計劃 徐丹餅乾

http://xueqiu.com/1289287076/22730912
一個多月以前,我分享過一篇「溫州人跳了,在上海的福建人還沒跳」的文章: 鏈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808389/

原因是當時我碰巧有機會和在上海的幾個福建人有點交流,驚異於其麥道夫之術拙劣,這幾人洋洋自得一副臭臉的樣子也讓我十分不爽。忍了一個月,確認了和這群福建人不會再有交集,終於決定要把一個月前做的筆記po上來。

窺一斑而見全豹,這樣的騙子公司絕對不止這一家,類似的騙子公司主要特徵包括在泛歐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以及發行較高信託回報率的傳統行業企業。希望我拋一磚可以引玉。

南方林業發展有限公司地處中國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主要從事林地資源經營、原木銷售和木材加工銷售等業務。今年6月份的時候,它和陝國投聯合發行了兩個信託,一個叫「南方林業「,一個叫」 福建泰寧南方林業貸款」,回報率分別為11.5%和10.5%,是信託中相對較高的回報率。

下文主要解釋的是為什麼這家公司是個屁。。

在好買基金上該信託的頁面是這樣的。紅色字體表示扯淡。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扯淡1:上市公司: 公司自稱08年在歐洲上市,名稱chinaforestry和著名騙子嘉漢林業的sino forestry有的一拼,上市流通240萬股,每股面值為13.33歐元,價值3200萬歐元,上市值3200萬歐元;最新市值:4224萬歐元

 事實1: 公司在紐約泛歐交易所上市,地點為巴黎自由版。怎麼形容自由版之爛呢,它和主板的對比如下
查看原圖自由版交易的方式是一個時間段僅有一個交易價格(一天只報一次價,流動性極低)。

這公司在自由版上的交易量幾乎為0,最高日交易量不過幾百股,目前所謂漲了十幾個點的市值明顯是公司自己操盤所為。對於泛歐交易所的股民來說,這種騙子公司見多了,真正的紐交所股民對這種股票的交易都抱著「讓中國人自己騙自己去吧,I don't give a sh*t的睬都不會睬你的態度」。

扯淡2:公司現金流充足。

事實2:公司目前的資金來源主要靠今年6月份開始的大規模融資支撐(也就是這個信託,實際主營業務沒有產生現金流)。所謂的主營業務利潤來源是顯著的報表撰改。
公司僅僅在上市前公佈過06~08年的資產負債表,具體如下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流動資產佔比進不到5%,該公司大部分資產都來源於森林資產,下文將會說明的審計報告的虛偽。

查看原圖
*私人借貸是指個體在有銀行擔保情況下問公司借貸的資金,難以溯源,公司的私人借貸額度在100萬歐元以上,去向不明。

扯淡3,公司利潤良好。

事實3,公司花了60萬歐元上了個市,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和自己玩。一分錢麼賺到。
公司所有的利潤來源於統計報表的重新估算。
香港一家公司做的審計,審計了3次,同一片林子審了3個價。主要差別來源於樹種密度的變化和森林砍伐成本的變化(一年樹林密度增加一倍,砍伐成本減少75%騙誰呢?)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上圖可見:07年的利潤來源為林地重估。
08年的利潤來源與收購子公司少數股權,而這部分少數股權的利潤來源為子公司的林地的林地重估。說到底,這公司就是拿著自己的兩畝三分地在玩會計遊戲。

扯淡4: 建銀城投—麥道夫同夥。
建銀城建幾乎沒有資料,有點政府背景,之前曾經投資用3.54個億投過中技樁業18.44%的股份,上市未成功,歷史記錄可謂相當不輝煌。

以上所有資料來源於網絡。

就這麼一家傻×式的騙術拙劣的公司也發行了兩個信託募了4個億,還號稱要香港上市(騙誰呢?)信託最低購買額度300萬RMB。另外有傳說其公司在福建民間融資近3億。買它的人都是吃[屎]長大的?

寫這篇東東的目的就是扒扒這家公司的衣服加上吐槽一下信託業的不靠譜。還有,那幾個福建人誰叫你們顯擺~[屎][屎][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36

九寨溝:“吸金”景區應如何反哺林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351.html

九寨溝:“吸金”景區應如何反哺林業

第一財經日報 章軻 2015-11-18 06:00:00

如今,九寨溝成了中國最熱門的旅遊勝地和最“吸金”景區之一,成了上市公司和無數商人、創業者的淘金地。但林業工人們依舊領著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資,不及當地城里人平均收入的一半。

半個世紀前,來自20多個省份、8個民族的數千名林業工人響應國家號召,支援經濟建設,進入人跡罕至、海拔2000~4000米的九寨溝深山老林,搭起帳篷,埋竈做飯,砍樹、造林、撫育。

上世紀70年代末,這片風景區被移交給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也是我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隨後,林業工人們全部撤出,繼續守護著景區外圍更大面積的山林。

如今,九寨溝成了中國最熱門的旅遊勝地和最“吸金”景區之一,成了上市公司和無數商人、創業者的淘金地。但林業工人們依舊領著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資,不及當地城里人平均收入的一半。

森林資源的保護與開發

10月28日晚,九寨溝景區。數百輛旅遊巴士幾乎將景區內的大小停車場和道路填滿。

九寨溝景區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年遊客量從開放之初的數千人,到2008年,共接待遊客1611余萬人,旅遊總收入超過18億元,上繳利稅近3.3億元,在全國景區中年遞增率排名第一。2014年全年旅遊演藝市場共接待遊客109.3萬人次,同比增長60%;實現產值1.69億元,同比增長65%,均創歷史新高。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拿到的今年國慶黃金周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1~7日,九寨溝景區共接待遊客18.91萬人次,漲幅6.59%,客流連續多日達到景區最大承載量。

“你們要是再過幾天來,人就更多了,都是要去看彩林的。”阿壩州南坪林業局副局長黃澤明對本報記者說,“我現在很少有機會到溝(九寨溝景區)里去看了。小的時候,我就是在溝里長大的。”

黃澤明是1975年隨父母搬遷到九寨溝的,當時的九寨林場就設在景區內的諾日朗瀑布附近。“那里基本上處於原始封閉狀態,植被非常好。但國家建設需要木材,林場的主要任務就是砍樹。”

記者獲得的正在編撰的《阿壩州南坪林業局誌》材料顯示,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為了給國家提供木材,南坪縣林業局先後在九寨溝內設置了124和126兩個林場,有1000多名伐木工人。

從事木材生產33年間,南坪林業局各林場累計生產木材325萬立方米,銷售木材292萬立方米,實現工業總產值41687萬元,累計上繳稅金6140.8萬元。

“在砍樹的同時,我們也更新造林,恢複森林植被,實現森林資源的有序利用。”黃澤明說,但由於缺乏在高海拔地區的更新經驗,最初僅摸索性地營造了2.8公頃林地。到1976年,林場才正式進入大規模更新造林。到1997年底,共完成跡地(林業上指采伐之後還沒重新種樹的土地)更新造林成效面積30.45萬畝。

由於大規模開發,九寨溝的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還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阿壩州南坪林業局誌》記載,由於長期集中過伐,加劇了森林資源的過量消耗,致使早期投產的林場,提前出現了可采資源枯竭、生產周期縮短的情況。深溝遠運,生產成本增高,潛在的危機和矛盾不斷擴大。

到上世紀70年代末,九寨溝森林資源保護已迫在眉睫。而與此同時,九寨溝的美景也逐漸被世人關註。

1978年12月15日國務院批轉國家林業總局《關於加強大熊貓保護、馴養工作的報告》,批準建立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黃澤明介紹,1978年,國務院文件通知,將南坪林區九寨溝的日則、哲澤、荷葉3個林場劃為自然保護區。南坪林業局將投資313萬元在溝內修建52公里的公路、4717平方米的房屋、裝機46千瓦的水電站,以及143436立方米木材產品等移交九寨溝自然保護區。1980年和1982年,哲澤(124)林場、日則(126)林場分別遷出九寨溝,荷葉林場停建。為了保護九寨溝外圍森林資源,1996年,122林場停止采伐,至此,南坪林業局僅有4個林場從事木材生產。

九寨溝森林旅遊資源開始得到切實保護和恢複。

九寨溝縣南坪林業局123林場中田山巡護站護林員們正在打理苗圃 (攝影/章軻)

林業如何從旅遊開發中獲益

“許多森林旅遊資源保護好的地方,多數都會遇到同樣的命運。最初是林業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精力,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林深葉茂了,或政府自己經營,或對外承包,開發成旅遊景點。而林業很少得到補償,更不要說從旅遊開發中分享收益。”國家林業局一位官員對本報記者說。

10月28日、29日,本報記者在九寨溝縣走訪了兩個林場,進行實地調研。

28日一早,記者趕到九寨溝縣122林場塔藏管護站時,53歲的護林員李如林正在院子里打著綁腿。他告訴記者,每次進山都是這樣的裝束,防止蟲子叮咬和樹枝刮,“我17歲就到林場幹了,一開始是伐木,全面禁伐後,開始護林。”

李如林已經是第二代林業工人了,他的父親曾經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的一個林場當工人。“現在我每月工資2000多元,是護林員中最高的。但還是覺得有點少。其他人少的只有1000多元。”

盡管收入很低,李如林仍十分熱愛護林員這份工作。這個護林站管護著8000多公頃的林地面積。李如林說,做護林員要“三勤”:腿勤、眼勤、手勤。每天,護林員們一早就從護林站出發,在深山密林中巡護,及時發現隱患。“還要會宣傳教育。遇到踐踏、破壞的,及時上前制止。我會告訴對方,把這塊林地保護好,是留給你們子孫後代的。”每天巡山回來,還要填寫護林巡山工作日記,記錄下當日的巡山路線、發現情況和處理結果等。

“要問我有什麽希望,就是希望政府能提高我們的工資待遇。”李如林說。

29日下午,本報記者到南坪林業局123林場中田山巡護站采訪,這個站離九寨溝核心景區不過20公里,每天都有上千輛大大小小的旅遊車從巡護站門前呼嘯而過。記者在巡護站內看到,30年前蓋的工房濕冷陰暗,巡護員們靠拾來的柴火取暖。

“除了下雨,沒有休息時間,節假日照常上班。”38歲的女護林員劉紅平告訴本報記者,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要和男工友一樣巡山。這個巡護站管護著2000多公頃的林地,最遠的巡護點離巡護站約有20公里,基本上都是靠步行來回。許多巡護點的海拔在2000~3000米,山勢陡峭,巡山非常艱苦和危險。

自從1999年劉紅平的父親在林場因工去世後,她就到了這個巡護站上班。劉紅平的老家在距離九寨溝400公里的綿陽。她說:“工作16年了,沒有回老家過一個春節。爺爺就在老家。”一方面是沒有時間,另一方面就是手頭拮據。

“每個月只有2100元,只有城里人工資的一半。我還要供養上技校的兒子和上大專的妹妹。錢根本不夠花。”劉紅平對記者說,九寨溝是著名的旅遊景區,物價很高。

“到菜場買菜,人家一聽到講價的,就知道是南林的。有的護林站因為離城里遠,一兩個星期才進城拉一次菜,菜葉子發黃了都舍不得扔。”一位護林員告訴本報記者,有的家庭困難的,還經常到菜市場撿爛菜葉。

“到醫院看病,城里人有醫保卡,掛號費只收3元。可林場的職工,由於交不起醫保,掛號費要收9元。”劉紅平說。

黃澤明對記者說,南坪林業局屬企業性質,每年要承擔供撫人員生活困難補助費100余萬元,“五險”單位繳納部分除國家補貼外的差額和離退休職工醫療保險費530余萬元。“由於企業基本沒有其他收入,全都需要從天保資金中調劑支付。”

四川省林業廳造林綠化管理處副處長郭祥興、九寨溝縣林業局副局長王維等官員對記者表示,建議國家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並使之長期化、制度化和動態化;將企業負擔的供撫人員生活困難補助費納入社會保險或民政支付,建立“五險”動態補貼機制,對企業繳納部分按社保機構實際收費金額和比例進行補貼。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一財工作坊

社論

專欄作家

晏木

酒店

楊燕青

媒體人

張庭賓

專欄作家

鄒至莊

學者

禪宗七祖

專欄作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38

三北防護林加劇霧霾?林業氣象部門駁斥該說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2945.html

三北防護林加劇霧霾?林業氣象部門駁斥該說法

一財網 章軻 2015-12-30 17:19:00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表示,近些年,北京的風力減少,雖是客觀事實,但跟三北防護林是沒有直接關系的。華北這一帶風的減小是跟天氣氣候有關系。

三北防護林難以從根本上遏制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態災害。攝影/章軻

針對近一段時間有關“三北防護林”加劇霧霾的說法,29日和30日,國家林業局和中國氣象局分別“放話”,對這一說法予以駁斥。

在國務院新聞辦2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說,霧霾形成有兩個主要條件,一是汙染物的排放,二是氣候異常。特別是大氣環流的異常導致這種天氣增加,汙染物不易擴散,從而形成了霧霾。森林的防風作用僅限於近地風,根本達不到影響大氣環流的程度,所以這個說法缺乏科學根據。相反,森林植被的增加有利於減少土壤侵蝕和地表釋塵,在一定層次上降低大氣中粉塵顆粒物的含量,削弱霧霾形成的條件。

國家林業局當日公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09年到2014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區的植被蓋度增加了7.73個百分點,相應的渾善達克沙地的土壤風蝕量減少1.08億噸,地表釋塵量減少了328萬噸。

張永利說,樹木具有一定的滯塵吸塵作用,有的還可以殺滅大氣中的病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質或者釋放對人體有益的負離子,減輕霧霾對人類的傷害。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也表示,將實施好三北防護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沙區封禁保護工程,加大沙區工程的投資力度,以大工程帶動面上的防沙治沙。

30日,在中國氣象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三北防護林對減少沙塵天氣的發生作用非常明顯。“因為沙塵發生是從地面起沙,沙塵傳播以地面為主,所以防護林確實對近地面的起沙和傳播有一定的阻止作用,但是不是因為樹多了就會使風減少呢?實際上,從天氣學的角度講,近地面的風,樹對其是有影響的,但根據研究結果,地面風受障礙物影響,範圍大概是它高度的10倍左右,如果說樹是20米高,可能在一兩百米範圍內的地面風會受到樹的影響,再遠了就幾乎是沒有影響的。”

馬學款說,總體來看近些年北京的風力減少,雖是客觀事實,但應該說跟三北防護林是沒有直接關系的。華北這一帶風的減小是跟天氣氣候有關系。

三北防護林是我國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生態屏障。1978年11月25日,中央政府啟動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建設範圍東起黑龍江賓縣,西至新疆烏孜別里山口,面積是435萬平方公里,占我國國土面積的45.4%。

這項與我國改革開放同步的工程,建設周期最長、範圍最廣、面積最大,涉及省份最多,規劃到2050年結束,全部完成需要73年,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生態工程。

國家林業局介紹,37年來,三北工程區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264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森林蓄積量由7.2億立方米增加到14.4億立方米。工程區實現了山川大地由“黃”到“綠”的歷史性巨變,生態惡化得到“整體遏制、局部好轉”。

但目前,三北地區仍然是我國林草植被最稀少、生態環境最脆弱、生態災害最突出的地區,森林覆蓋率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0%。

調查數據顯示,三北地區匯集了全國85%的沙化土地,是我國生態修複的主陣地;三北地區分布著全國62%的宜林地,是我國增加森林植被的主戰場。可以說,沒有三北地區生態環境的根本改善,就沒有全國生態環境的根本改善。

三北工程建設中央投資主要是造林補助,沒有造林成果管護費用,沒有補植費,造成了這幾個關鍵環節缺位、脫節,工程建設缺乏系統性、完整性,進而影響到工程建設整體目標的實現。

據國家林業局調查測算,西北地區荒山造林畝均最低成本為1250元左右。目前的投資標準與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相距太大,難以保證工程的建設質量。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809

國家林業局:今年央地將聯辦6個國家級林業重點展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1957.html

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程紅11日宣布,今年,國家林業局將與有關省(區)人民政府陸續舉辦6個國家級林業重點展會,通過會展經濟,帶動林業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程紅表示,近年來,我國林業會展經濟快速發展,在促進全國林產品大市場的形成,提高林產品社會影響力,拉動林業產業結構性調整和拓寬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國家林業局當日召開的“2016年國家級林業重點展會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局農村林業改革發展司巡視員、全國木材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付貴介紹,這6個林產品交易博覽會是2016中國中部家具產業博覽會、第4屆中國(東北亞)森林博覽會、第13屆中國林產品交易會、第9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第12屆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2016中國--東盟博覽會林產品及木制品展。

“這6個展會都是經國務院清理後、同意保留的展會。”付貴介紹,今年的展會綠色主題更加突出,生態林產品更加豐富,產品質量、科技含量、品牌價值大幅提高,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的引導力更加充沛。同時,各展會普遍運用市場機制進行招商招展、舉辦各項配套活動,“企業唱戲”的主體地位更加顯著,市場化程度更高。

林業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範圍廣、就業容量大,涉及100多萬家企業及數億農民,是現階段最適合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也是國家實施扶貧攻堅戰略的重要抓手。

付貴介紹,新世紀以來,我國林業產業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驚人發展速度。2015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5.81萬億元。

新聞發布會上,伊春市副市長張野告訴記者,2014年舉辦的第三屆伊春森博會有來自俄羅斯、韓國、日本、巴基斯坦、港臺地區及全國各地的600余家企業、2000多名中外客商參展,國內23個省、市、自治區的來賓1200余人參會。簽訂產業合作項目12項,總簽約額達9.9億元,展會現場參觀購物20余萬人次,現場交易額近1億元,貿易訂單近4.6億元,為以森林食品為主的林產品走向東北亞廣闊市場搭建了重要的商貿平臺。

張野說,第四屆中國(東北亞)森林博覽會將於2016年7月17日至20日,在伊春匯源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他說,今年的展會突出東北亞地域特色,屆時將有周邊國家眾多知名林產品加工、商貿企業參展參會,形成獨具東北亞產品特色的品牌盛會。

中國林產品交易會(中國林交會)創辦於2003年,由國家林業局和山東省政府共同主辦,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林業重點展會。菏澤市副市長任仲義介紹,中國林交會於每年9月19日在菏澤定期舉辦,迄今已成功舉辦12屆,已累計簽訂內外資合同與協議金額,分別為876億元和21億美元,現場交易額14億元,近5000家林業企業、貿易商、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展。他介紹,今年的展會還增加了“特色經濟林高峰論壇”,“互聯網+林產品”高峰論壇等系列活動,以進一步增強林交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浙江省義烏市委常委、副市長周麗水介紹,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自2008年以來已成功舉辦8屆,現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林業綜合展會。2015年第8屆義烏森博會采購商、參觀者40.32萬人次,實現成交額47.18億元,為林產品走向世界搭建了重要的貿易平臺。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今年的第9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同樣把“互聯網+”作為重要內容。周麗水表示,博覽會將吸引全國電商企業參與森博會采購,促進森林產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舉辦第2屆中國林業電子商務高峰論壇,交流探討林業電子商務發展與產業轉型、互聯網時代林業產業轉型升級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大力推廣移動互聯網信息平臺建設,廣泛開展微營銷,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推廣展會。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籌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博覽會進一步突出對臺交流合作。圍繞臺灣產業轉移和臺商投資熱點,結合三明資源優勢,舉辦海峽兩岸生物醫藥產業對接交流活動、海峽兩岸林業電子商務發展論壇等活動。同時將舉辦三明林權交易中心啟動儀式,擴大林權抵押貸款,促進森林資源資本化,為林業生產經營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

江西省贛州市副市長黃金龍介紹,隨著家具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南康已打造成了名副其實的中部家具產業集群,是中國最大的實木家具生產基地,在全國有30%以上市場份額。2016中國(贛州)第三屆家具產業博覽會將在南康區舉辦。

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副秘書長黃媛告訴記者,中國-東盟博覽會已成功舉辦12屆,建立了將政治外交、經貿、人文融為一體的全方位合作模式,成為中國-東盟共同合作的公認平臺。

2016年國家級林業重點展會新聞發布會現場。攝影/章軻

林業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產業鏈條長、涵蓋範圍廣、就業容量大。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9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