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網站公布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8330.4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比1-7月份回落1.7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活動利潤35870.1億元,同比增長9.6%,增速比1-7月份回落1.6個百分點。
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825.6億元,同比下降0.6%,而7月份為同比增長13.5%。
1-8月份,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017.4億元,同比增長5.3%;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3.4億元,增長1.7%;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328億元,增長9.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276.3億元,增長13.7%;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462.8億元,增長11.4%。
1-8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4445.6億元,同比下降13.4%;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30691.8億元,增長13.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3193億元,增長20.2%。
1-8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個行業同比下降。主要行業利潤增長情況: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4%,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4.2%,紡織業增長8.9%,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長54.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4.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8.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5%,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3.2%,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4%,汽車制造業增長22.6%,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2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2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0.9%,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46.1%。
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94009.6億元,同比增長8.3%;發生主營業務成本597233.9億元,增長8.6%。
8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01519.3億元,同比增長11.3%;產成品存貨36810.9億元,增長15.6%。
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52%,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6.06元,每百元資產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21.8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3.9天。
煤炭行業困境重重。統計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1-8月份,規模以上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大降46.1%。
“從今年以來煤炭經濟運行的情況看,煤炭經濟下行還有進一步加劇的風險。”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接受《經濟日報》采訪時稱,從今年前8個月煤炭經濟運行情況看,企業生產經營形勢嚴峻的狀況並未改觀。
煤炭經濟如何才能走出寒冬?王顯政建議,煤炭企業必須加強自律,嚴格控制產量無序增長,嚴禁超能力生產,停止違規建設和生產;摒棄“以量保價、讓價不讓市場”的慣性思維,推動煤炭價格理性回歸,力爭使動力煤價格回升至0.1元至0.2元/大卡左右。企業還需要強化現金流管理;推動市場交易體系建設;科學編制企業發展規劃,優化產業布局。
今年前8個月,全國煤炭產銷量雙雙持續下降。其中,煤炭產量為25.18億噸,同比下降1.44%;煤炭銷量24億噸,同比下降1.62%。同時,炭庫存仍居高不下。截至8月底,全社會煤炭庫存已經持續33個月在3億噸以上。
煤炭市場價格則呈現下降趨勢。9月12日,中國煤炭價格指數為136.4,環比下降0.2點,同比下降21.6點,比年初下降25.4點,比歷史最高點(2008年7月)下降86.4點,降幅38.8%。
據《經濟日報》報道,由於煤炭市場量價齊跌,煤炭企業的效益也出現了明顯下滑。目前,我國煤炭企業虧損面超過70%;有70%的煤炭企業減發工資,30%的煤炭企業出現欠發工資現象,20%的煤炭企業工資下降幅度超過10%。
煤炭行業的困境源自於供需失衡。
“近幾年來煤炭產能的大量集中釋放,與國內煤炭消費需求增速的漸趨放緩,加劇了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的壓力。”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表示,未來一個時期,煤炭市場將處於超前產能和高位庫存的消化期,實現煤炭供需平衡將是一個艱苦的過程。
華爾街見聞周末報道,8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滑入負值區間,同比下降0.6%,增速遠低於7月份的13.5%,達到兩年來的低點。
雖然數據咋一看令人相當失望,但考慮到早前公布的8月工業增加值意外跳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下滑也就在意料之中。8月份,中國投資增速創出13年新低、發電量年內首度下滑、工業增加值增速驟降。
細究原因,國信證券在報告中稱,內需回落和去年同期的高基數兩個主要因素。其中,當前穩增長效應有所衰減,由此帶來的內需回落是主因。
這與統計局的分析相似。在數據公布之後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分析稱,與7月份相比,8月工業利潤增速明顯回落,首先是受市場需求乏力、出廠價格降幅擴大等影響,工業生產、銷售增速回落。
但這並不值得恐慌,因為在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中,應收賬款的比重持續下降,這說明企業的盈利質量在好轉。國信證券提到:
8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累計同比增速升至15.6%,反映出因銷售不暢所致的庫存積壓,企業短期補庫存意願也隨之降低。與此同時,8月工業企業新增應收賬款凈額累計同比降至11.3%,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亦降至15%,為年內新低。可見工業企業的盈利質量並未因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放緩而有所下降,反倒是出現了持續性的提升。
考慮到9月以來發電量等高頻指標顯示工業企業生產出現企穩回升的跡象,我們認為8月工業企業盈利增速僅是暫時放緩,工業企業盈利在經歷8月的底部後將逐步好轉。
如果您認同上述觀點,可以在新財富評選中支持國信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華爾街見聞歡迎更多分析師在這里發表觀點。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面對蘋果、小米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三星正迎來近年來最難熬的一個季度。隨著智能手機盈利能力的下降,三星開始轉戰芯片領域。近日,三星電子宣布了一項高達150億投資計劃,計劃在首爾南部的平澤(Pyeongtaek)新建一家芯片工廠。
面對,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分析師幾乎分分鐘都在下調他們對三星的盈利預測。過去四周里,彭博跟蹤的42家機構中26家都降低了他們的預測值。根據分析師們的預測均值,三季度,三星營業利潤將大幅降低47%,銷售額也將下降15%。這將是至少自2009年以來最大跌幅。
而三星芯片業務的盈利在第三季度升至2.14萬億韓元,而去年同期的2.06萬億有所上升,這部分得益於蘋果手機采用了三星提供的半導體零件。
在蘋果推出大屏幕iPhone和小米開始銷售更低成本的手機並且開拓海外市場後,三星的智能手機業務面對一場鏖戰。之前,三星提前於九月末,發布了其新一代智能手機Galaxy Note 4,這款設備的銷售將會有助於改善其三季度的表現。
蘋果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分別擁有4.7寸和5.5寸屏幕,與三星的設備相當。蘋果官方宣布新一代智能手機在開始銷售的第一個周末,銷量已經超過了1000萬部(相關內容可見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iPhone 6賣瘋了 3天狂掃千萬銷量》)。
隨著中國移動消減了20億美元的智能手機補貼,三星和蘋果在世界最大市場中國將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因為這幾乎使消費者購買高端智能手機的成本增加了一倍。
韓國大信證券(Daishin Securities)分析師Kim表示:
“現在,三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其在正加速下跌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中國市場。”
根據香港市場調查公司Counterpoint Technology Market Research的報告,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八月已經跌至第四,僅占10%,排在聯想(17%),華為(16%)和小米(14%)之後。
雖然,新發布的智能手機瞄準中低端市場,這可能將幫助挽回市場份額。但根據分析師預測,還是需要等到2015年三星新款旗艦產品的市場上市,才能使其盈利表現得以恢複。
首爾I'M投資證券公司分析師Song Myung Sup表示:
“重回增長軌道可能需要三星繼續不斷創新,推出新科技,從而使得競爭對手難以複制。我們不能期待三星移動業務今年傳來好消息,要扭轉現在的趨勢,公司應該推出帶有可彎曲屏幕的Galaxy 6。”
三星的這項150億美元的投資也宣布了三星將會轉向生產更複雜和利潤更豐厚的處理器,這家工廠預計明年上半年開工,並於2017開工生產半導體芯片。而這些處理器將被用於新的業務領域,例如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
I'M投資和證券公司分析師Lee Min Hee表示:
“半導體業務一直是三星長期的核心業務,特別是當公司不再能夠繼續依賴於不再強勁增長的移動終端。隨著其核心移動業務不再能像過去一樣帶來足夠的利潤,公司現在開始對未來領域做巨額投資。”
另外,三星可能還會對其電池工廠追加投資,這將使其最後的投資規模達到特斯拉工廠的三倍
作為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廠商和最大的記憶芯片制造商,三星似乎開始有所取舍了。
(實習生 戴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標普500上市的公司對股東的感情的確是真愛。為何這麽說呢?因為他們將大筆資金都用來給股東分紅和回購股票了。
彭博社和標普道瓊斯指數追蹤的數據顯示,納入標普500指數的上市公司們今年總共花費了9140億美元,用以分紅派息及回購股票。這大約相當於凈利潤的95%!
早在今年一季度,回饋股東的資金就超過了公司利潤,以目前形勢來看,三季度很可能也將如此。
巴克萊美國股市策略研究部門負責人Jonathan Glionna表示,用以回購股票的資金比例過去十年甚至已經翻了一番。同期,資本投資比例卻在下滑。
數額巨大的回購股票助推美股實現了過去50年來最為強勁的反彈之一。從2009年3月至今,多數回購收益都超過了300%。如今,隨著回報放緩,投資者們稱上市公司管理層可能存在扼殺美股牛市的風險,除非他們將錢用來做生意。
彭博新聞社援引Mutual Fund Store首席投資官Chris Bouffard的觀點稱:
在公司發展真的是被真真實實的業績拉動之前,(上市公司)所能運用的金融手段也就只能到此為止了。企業已經做了所有該做的事情,力所能及地回購股票。
截至10月3日,標普500回購指數今年累計上揚了7.5%。同期,標普500指數漲幅為6.5%。
本周,標普500上市公司將相繼披露第三季度財務報告。(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中國市場本土手機制造商和蘋果的前後夾擊下,三星智能手機銷量第三季度遭遇嚴重下滑。三星公司利潤創2009年以來最大單季跌幅,營業利潤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60%至38億美元。不過在第四季度營收改善的預期下,三星股價觸底反彈。
三星Galaxy系列引以為傲的大屏幕特色在蘋果推出新手機之後失去高端市場優勢,而中國小米及聯想手機所推出的廉價手機則壓縮了三星在中低端市場的利潤。三星在中國和印度市場的占有率均有明顯下滑。
大信證券分析師 Claire Kim表示市場認為三星本季度的表現已經觸及低谷,隨著今明兩年更多的生產線投入使用,三星相比較於其他競爭者在新品推出和產品升級上更具有優勢。三星表示第三季度銷售額達到47萬億韓元,市場之前預期中值為50.3萬億韓元。三星股價在早盤上漲1.6%至1169000韓元,2014年至今股價則下跌15%。
三星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說,盡管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但利潤卻因營銷費用增長和平均售價下跌而滑坡。三星在聲明中表示,“公司在開發采用新材質和創新性設計的新款智能手機。”三星還在開發新款中、低端設備,幫助提高競爭力。
三星上月末開始發售Note 4,以對抗蘋果6和蘋果6PLUS。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策略分析主管Neil Mawston在認為Note 4將有助於穩定三星手機業務部門第四季度的業績,但三星需要不止一款革命性的新機型才能抵擋蘋果的蠶食。
根據彭博社的數據顯示,由於三星旗艦機型銷售放緩,三星顯示屏業務部門第三季度營業虧損為1200億韓元,上年同期營業利潤為9800億韓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被視為工業部門健康狀況晴雨表的美國鋁業公司,三季度核心利潤遠超市場預期。盡管全球增長展望堪憂,美鋁依然認為其產品需求將繼續攀升。
美國鋁業昨天的報告意味著三季度美國財報季啟動,由於鋁在航空到建築領域廣泛使用,美鋁業績認為是經濟整體狀況的一個縮略圖。
三季度美鋁業績遠超預期主要是因為基礎鋁部門凈利潤飆升,創下自金融危機以來最佳。
鋁卷制造部門,以及用於火車、航空器等領域的特種金屬材料部門的利潤同樣大幅增長,而這些正是美鋁重點投資的部門。
美鋁報告,三季度剔除重組和其他一次性項目的每股盈利為31美分,幾乎是去年同期11美分的三倍。此前分析師預期每股盈利21美分。
美鋁三季度收入同樣超預期達到62.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57.7億美元的水平。
基礎鋁業部門,稅後不包括重組等一次性成本的利潤上漲至2.4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僅為800萬美元。
鋁價上漲幫助推升了美鋁業績。三季度美鋁平均售價為每噸2538美元,去年同期售價為每噸2538美元。
美鋁首席執行官Klaus Kleinfeld稱,盡管歐洲和亞洲市場有放緩跡象,美鋁依然堅持認為今年全球鋁需求將增長7%,這個增幅將略高於長期平均增長6%的判斷。
“歐洲有一點放緩,但是並沒有墜崖式下跌。亞洲同樣在放緩,但依然有強勁增長的理由。”
Klaus Kleinfeld認為,北美市場正在走強。他預計商業交通需求部門需求將增長16-20%,這主要是受到卡車訂單增長提振。
他認為汽車和飛行器領域轉向使用鋁和其他輕質金屬,將在長期內繼續提升需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油價的連續大跌已經開始侵蝕石油巨頭們的利潤。
英國石油公司和英國天然氣公司周二均披露了三季度的財報,二者的收入出現下滑,其中一大原因在於這段時間油價的重挫。在今年三季度,原油的平均售價較上季度110美元/桶的均價下滑了8美元。
英國石油公司的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該公司總體利潤(underlying replacement cost profit)為3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7億美元下滑了19%。這一結果基本與預期相符,英國天然氣公司則下降了29%至7.59億美元。
油價下跌同樣也拖累了那些原油生產大國的經濟。因未來的收入預期下滑,墨西哥被迫修改2015年預算。
未來幾日,荷蘭皇家殼牌、道達爾、埃克森美孚等巨頭將陸續公布財報。
分析師預期,這些大公司都將會受到低油價的影響,這種影響會在今年四季度更加明顯,因為9月末以來油價的下滑幅度更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