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遇見2015:風雨之年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jre.html

    依照傳統,我要寫一篇春節時節的文字,自遇見2011年開始,這是第五年。

    昨天和今天整理了一下家里,把一些書搬到辦公室。我寫的書多半都送人了,居然還發現了五本,放到書架上。年後要搬家,依照網友的建議,臘月里和正月里都不搬家。所以就把家里一些必須的衣服被子包好,自己開車送到新住處。

    我們家習慣了搬家,平均每一兩年就搬一次,有時候年內還會搬一兩次。後面這種情況多半是房產泡沫時期,被賣房的房東趕了走。好在自己沒什麽重物品,沒有家具也沒有電器,我們連電視都不看,只有被褥衣服電腦之類是自己的。女兒去年要學鋼琴,這是我們最重的一件物品了。

    搬來搬去的後果是沒有什麽留下來的紀念物,這對固定孩子的歸屬感沒什麽作用,時間就像流失的河,每一刻水都是不一樣的。

    最近尋找住處,在新鎮區逗留,鬼城的印象觸目驚心。大片的新建房屋,在規劃整齊的新鎮,晚間特意開車環繞新區觀看,每一個小區亮燈的樓房寥寥無幾。當地一個出租率較高的小區,也只有幾個百分點的入住率。此小區原來的價格是8000左右,二期還沒開賣,不知道價格,對面l樓盤50米掛的開盤價:4600元一平米。

   而這個城鎮比鄰上海,四成的房子都是上海人持有,純為投資,極少自住客。跨過國道,開車七八分鐘,到另一個老鎮,我在那里問了一間河邊老房子,準備做一個咖啡館來閑居。鎮上無本地年輕人,老人也有很多跟著孩子去了市區居住,一片落寞。巷子深處可以看到已經頹敗的危房,房管局貼了告示在上面,因為找不到屋主,已經棄守。

    城鎮化的失誤在於城市化進程,是以居民的生存和生活便利為第一要素,盲目擴展新城並沒有緩解中心城的人口壓力,也沒有帶來新的產業集聚。行政計劃式發展終歸敵不過市場的力量。

    人們需要到產業聚集的地方就業求生存,產業需要在產業鏈配套、人口集聚的地方節約成本,產生效率。而人口集聚的地方是因為人們要滿足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教育安全的便利條件。你可以在新鎮建一個超市,但你無法完成一個好的學校和好的醫院,因為那樣需要人才集聚,長年累月的積澱。

     醫學院的畢業生不會去縣鎮,師範學院的畢業生不會去縣鎮,因為沒有足夠好的待遇和發展空間,也沒有開放社區和貼近前沿的時尚文化。

    而培育這些因素的產業,則因為物流成本、產業鏈、地方匪霸橫行,避開內地許多縣鎮,所以這就形成了悖論。最重人群都是集聚在沿海大城市群。

    大城市群也不是想象中那樣密集,而是非常疏離的一個個點,行政割裂和資源分配形成的一個個中心點,比方說上海就是浦西和浦東老城區,臨近就是杭州、蘇州、無錫、常州的中心城區。上海的衛星城都沒有形成預想的產業集聚。

     所以,我們看到老鎮的破敗,也就理所當然。

     很多朋友後來和我聊起,小鎮的生活成本很低,一間民房才一百來塊,一上一下的老街房才四百來塊,二室一廳的老公房不過一千多。蔬菜米面都是周圍田野里直接送來的,比市區新鮮,便宜未必,但價格差不多了。

    為什麽年輕和老人都走了呢?

    因為對年輕人來說無法生存,沒有足夠的就業機會;年輕人好玩,也沒有足夠時尚的街區;對老人來說,則沒有足夠良好的醫療設施,沒有子女在身邊。

    我們開車轉過一個個鄉鎮,才發現江浙滬這里,到處都是日益衰敗的老鎮,到處都是鬼城林立的新開發區。

    我老了,雖然錢不多,但還能維持在一個小鎮的生活,也能耐得住寂寞,盡管我呼朋喚友,到鎮上來住,但沒有也無妨。我可以自己烘焙一下咖啡,做一做木工活,或者自己釀點黃酒,喝點茶,讀讀書,碼碼字,背個包在四處湖蕩徒步走走。

    如果有亂世,還能弄一點地種種糧食,或直接河里劃一條船,經太浦和入黃浦江出長江,就是太平洋了。

    笑,這就是杞人憂天,其實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只是經濟,實在不能令人樂觀。

    經濟數據已經沒法看,慘不忍睹,外貿全線下滑,連機電都開始衰退了,大量海外電子企業開始關門倒閉。上市公司的老總對我說,工人開始變得好管理了,因為找工作難了。但勞工法依舊強盡,最低工資年年上揚,人民幣匯率已經堅挺,盡管開始貶值,對於制造業來說,營商環境依舊惡劣。

     外資工廠離去的原因,除了匯率高,利息高,勞工問題,還有資本回報率已經從十年前的二十幾個百分點下滑到現在的十來個百分點。同時,東南亞和南亞正在崛起,越南、印尼、柬埔寨、泰國、緬甸、孟加拉、印度等地,有足夠的廉價勞動力,勞動效率也在提升,基礎建設中道路和電力都在跟進,產業鏈正在形成,對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了巨大威脅。

    歐美日韓正在重複過去的路徑,通過輸出資本,獲得廉價產品,供應設備和技術,得到新興市場的人口紅利。他們和大宗商品國家正在等待印度、印尼、緬甸崛起,投資基建,發展房地產,實行重商主義路線。

    另一方面,歐美日正在締造新的貿易協定,架空wto,封堵中國,避免讓中國在升級換代中,對歐美日的高端制造業形成威脅。而中國一直未能實現知識產權保護,也使得對方時刻警惕中國的升級換代。新的貿易協定中,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重要條款,中國要想邁入高檔制造業的行列,勢必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但中國沒有取得開放世界的認同,因而開始面臨各種壁壘。在低端制造業的興盛中,中國對世界是有利的,是這三十年最大的驅動發動機。然後這個發動機開始要進入高端制造業,發展金融業,取得貨幣權,擠壓整個發達世界的生存空間---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歐美日認同是互惠的,他們就會開放大門,顯然目前西方世界並不這樣認為。

   於是我們看到了貿易壁壘和知識壁壘,其中還有我們自造的知識壁壘,greatwall。

    於是我們看到貨幣戰爭。

    歐日的貨幣寬松是經常項目下的戰爭,美國的美元回歸強勢周期是資本項目下的戰爭,新興市場貨幣貶值是被動應戰,裹挾進了四大經濟體的戰事中,印度和東南亞正乘此機會做大,取得原本屬於中國的制造業份額。

    然後人民幣開始受到擠壓。

    外匯儲備的減少,導致傳統以美元為錨的貨幣流動性脫鉤,被迫回到央行的貨幣政策獨立,也就是自行印刷貨幣,於此同時維持匯率的企圖,導致資本大規模外流。這里面的原因還在於中國企業有高達一萬億美金的外債,在美元強勢趨勢下,必然回到還債的走勢下。另一方面,外貿結匯的願望下降。資本外流是去全球配置安全資產。

    這對於中國來說,2015年成為危機重重的坎,資金在無處可去,且人民幣實際匯率走向貶值的趨勢里,狂炒股市。就像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潰之前發生的故事一樣。

    一旦人民幣走向惡性循環,市場就會變得面目全非。

    這不是一個新鮮事,太陽底下永遠無新鮮事,所有的事勢必重演,人們從不記憶。

    《教父》里唐克里奧尼被槍擊,其子邁克爾卷入黑幫仇殺,克萊門紮一遍教他如何使用鋸斷的左輪手槍,一邊告訴他,當舊的街頭秩序受到挑戰,黑幫戰爭就會引發,每十年來那麽一次,清理弱小和挑戰者,然後重建街頭秩序。

     舊秩序已經動搖,新秩序尚未看到曙光,風雨之年剛剛開始。

     諸位珍重,且行且珍惜。

    橡谷智庫,www.ott.ac over the t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699

橡谷的觀點20150221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jut.html

   晚間和同事開了一個小會,因為過節,團隊成員也不全,不算決議,大致是我們的一個思考方向。

   從訂單分析來看,宏觀訂單最多。

   所以這也和我們的研究主力方向比較契合,我們本身也在做全球政經全息圖,涵蓋宏觀經濟數據研究、地緣政治和各國利益板塊研究。然後我們也會讓數據學家從宏觀指數的角度來通過模型計算,量化一些研究結果。

   數據庫和可視化呈現是我們重點補漏的一個缺陷之處,目前數據庫並不完善。

   另一方面,則是農產品。因為我們有地球物理學家,會側重於氣象的前瞻性研究,也就是不僅僅是傳統的氣象預報時研究,而是深入到結合產地氣候細節,再通過數據學家的分析去研判未來種植面積和產量。

    這方面,我們認為目前的氣象和農產品研究需要深入精研。

    橡膠是我個人一直專攻的產品,年後我們會另外再讓一個成員跟進橡膠,從而加大力量。

    二季度或許會發行私募產品,主攻方向是橡膠。

    如果有進一步消息,我們會及時告知大家。

    www.ott.ac  over the t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59

涉世要深,心要單純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jui.html

    我在圈內看上去瘋瘋癲癲的,不著四六。很多時候,我談情懷,是因為我信這個,甚至我也知道這很好笑。

    但不代表我對人事很不懂。

    許多心機,在我眼里像透明一樣,我就像個大洞的篩子,全漏過去了。只有和人鬥氣,我才打起精神,吵個不停。後來我對人說,吵架其實是我用來做營銷的。

    你信嗎?

    其實有這個意思啊,但另外一層意思是我無聊啊。

    你以為我天天對著電腦,中間屏幕是行情,左邊屏幕是交易,右邊手提電腦是qq聊天室,網頁信息。左手擱著茶,右手邊擱著筆和紙,不停計算點位和數據,不停喝茶閑扯淡。盤後看財經信息,晚上寫東西,我難道不煩嗎?

   我輸錢的時候也煩,贏錢的時候也煩,公司事不順也煩,所以就得找些人吵架嘍,總有和我一樣閑的上來找抽的。

   然後,你再讓我去琢磨人前人後,我還有時間吵架嗎?

   我最討厭的其實是飯局,因為我有個行為弱點,我不善於面對一群人的交際。那種場合,我除了自吹,來解決心理的緊張,就沒事可幹了,偏偏這個是最討人嫌的。

    我最喜歡的是獨自坐下來看書,拿一本書,曬一天太陽,喝一天茶。

    你問我,碼字不是你最喜歡的嗎?

    不是。碼字是習慣,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我坐下來,突然想寫東西,打開電腦,手隨心走,半小時,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就寫好了。十幾年寫下來,就幾千萬字。問題是,你給我出題,讓我寫本書,我就很討厭了。

    哦,說了半天,離題太遠。

   我其實是想告訴你,我的生活狀態就是這樣的,簡單,每天交雜的事情,都是習慣成自然。對人情世故,我不懂的,對人心人性,我懂的。

    有些人會算計我,算無遺策,前前後後計算,把我的性格弱點都摸透了,然後做一個局讓我跳。

    於是我就跳了。

    問題在於,很多事會牽扯很多,很多人算計我的時候,都沒有算計我周圍的人事。因為我有個非常單純的做人方法,就是利益共享,萬事攤在桌面,所有人看我所有事,都在那里。

    就像有人很恨我,從網上到線下追殺我很多年,他找了半天,沒什麽缺點,只是發現我虛榮愛名聲,於是到處毀我名聲。問題是,我出道以來,人就是透明的,我原來趴在爛泥地里,我告訴人們,我就是爛泥地里的,渾身爛臭。你不可能把一個爛臭的人,再搞成爛臭。

   這些人搞了我半天,歇菜了,原來以為把我從一個地方趕走了,其實我是知道那個地方對我沒有價值了;於是到另外一個地方搞我,後來發現這個地方的人都知道我是什麽出身。

    好吧,過年說這個太無聊了。

    我只是說,我的心是個大篩子,很多心機到我這里,我就過濾掉了。但我經歷過無數人事,做了數年分析工作。我稍微願意想一想,把前後因果一串,甚至連十分鐘都不要,我就會想清楚。

    然後苦笑一下。

    我告誡大家一下吧,你到我這個年齡,就會明白,涉世要深,心要單純,這個世界上聰明人太多了。

    傻人才有福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60

獨行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jtr.html

這喜慶的夜

有著人間的浮華

那一盤餃子

和蒜

圍繞坐著的家人

是你的慰藉

總有什麽值得留戀

這一刻當明了

世間有哪些宏大敘事的城墻

鎖著偏見與傲慢

那些有力的人

擦拭著犬齒

撩撥著情緒

揮灑著道德與他的公正

於是地獄之門打開

撒旦微笑

上帝臣民終成了帶角的群羊

當西方與東方的夕陽血紅

夜幕輪番降臨

地球無語

你當知道

人世間沒有什麽公義值得付出

但乘風揚起帆

風浪里獨自行走

星辰照耀前程

家人熟睡

神與魔鬼,以及他們的臣民

都不再與你相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61

再訪金澤鎮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jza.html

    小女沒去過金澤鎮,昨天我們趁著最後一天高速免費,開去鎮上閑逛。

    中午在趙巷outlets停車吃飯,這真是糟糕的主意,先排隊十幾分鐘下地下車庫,然後轉了三圈出來,因為沒有停車位,正要離去的時候,在地面發現了倆空車位。於是去找吃飯的地方,繼續排隊,等半小時麥當勞。飯前去旁邊廁所洗手,這是我看到的outlets里最骯臟的廁所了。

    到小鎮問了本地熟人我租賃房子的事情,還真是難找,到現在也沒有落實,只是有了個意向。原本答應我的房東,不巧中風住院,希望老人家康複無憂。

    老街這里,本地年輕人極少,甚至連老人也有很多搬去市區和子女同住。很多房子空關著,也有很多房子租給外來打工者。下塘街里面以河南人居多,和我聊天的老大哥已經在這里住了十五年。主要是房租便宜,生活成本低,只有一百多元。

    我從巷子里逛出來,迎面撞上一個熟人,兩人端詳了一下,初始沒敢認,後來我主動問了一句。這是一個攝影師,是我另外一個攝影師朋友的朋友,但我們認識七八年,中間才見過二三次,又都帶著帽子,有些認不出。

    原來他們幾個人也是喜歡這里的環境,想問問是不是有房子租,可以做一個工作室。

    於是一起散步,河邊站著一個年輕人專註的看我,打招呼。我楞了一會兒,遲疑問了一句,因為腦子里實在是沒有他的印象,怕鬧笑話。他自我介紹,才知道是網友,受我影響,從南京趕過來看鎮子,居然碰見我,實在是巧。

    臨近傍晚,大家都走了,我和街坊閑扯幾句,最近有不少人來問房子,房租也稍微有點提升,不過並不是很離譜。

    年輕人臨走也問我一個問題,你喜歡清靜,萬一炒熱了怎麽辦呢?

    我後來笑,遷居不是那麽容易的,加群那幾百個人能有幾十個過來就不錯了。再說,合適的房子其實不多,能不能容得下這點人也是問題。

   夜幕下來,我和妻女開車回去,特地走318國道,經過澱山湖畔巡航,風景秀麗。我決定年後定時背包在周圍湖蕩徒步健身,打打太極拳之類的。

    交易可以持倉,天天盯著對身體不好。雖然我不懼怕死亡,但還是要活得長一點,女兒還沒長大,妻子需要我在身邊。

     看到一家農家菜的時候,停車吃飯。

     雞魚蔬菜都很新鮮,盛雞的盤子里一層黃色雞油,很多年沒看到了。

    只是上菜慢了點,一如鄉村的節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98

洱海談話:中國往何處去? 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dtrl.html

 存在草稿箱很長時間,今天無意當中看到了,但對於我當初說的話,現在的我卻迷茫了。

-----------------------------------------------分割線-------------------------------------------------------------

   我對朋友說:有這些愚蠢的p民不是壞事,在中國賺錢很容易。

    這是我的頭腦在說話,而我的心靈不是。

    從北到南,有我的親人住在這塊土地上,我擔心她的未來正如我責任我的親人。

    和一個混跡江湖的老人家閑扯,他在蒼山下很久,用老的詞語稱呼大理那些自由知識分子:反革命分子。老人家用現實的語言勸導他們:你們第一沒膽,第二沒實力,還是好好過日子吧。你也有本事,去拿槍帶棒,我看你們也沒這膽量。

    其中一個知名人士拋家棄子,把老婆仍在國內逃亡出去,更讓他不恥。

    國安的一個朋友勸我不要和那些所謂文人混在一塊,他認為這些人缺少常識,大多腦殘。當然他誤會了我,我雖然寫了不少書,卻和左右兩派的糞青糞中毫無來往,我只是一個生意人。

    何解?

    暴力已不符合時代,數千年的歷史證明,這是無法帶領中國人進入良性循環的道路。普羅大眾,以及那些深入到人世骨髓里的行走者,比如這個混跡江湖的老人,我這個混跡生意和金融界的老混混,已經對真實的世界和本性認識太深。

    但是一個民族缺少了靈魂,只剩下金錢物質,它抵禦風險的能力就會下降。一旦經濟危機來臨,失業率上升,蠱惑者出世,那些沒有未來的年輕人,尤其是讀過高等教育卻仍舊腦殘的小孩子,就會熱血沸騰,而熱血加無腦,是毀滅世界的最大力量。

    樊綱昨日在路透的文章表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軟著路,他認為中央政策不會改變。

    我認為他誤判了中國經濟。

    對於中國各行業的生存狀態,我可能是最了解的一個人。在以往的歲月里,我介入了批發業、制造業、服務業、大宗貿易和金融投機。我看到的景象,實際上除了依靠偷稅漏稅、偷工減料活下去;另一些大型企業靠巨大信貸的旁氏騙局活下去,並沒有人能夠健康的盈利。過往的暴利時代,是投機市場的泡沫利潤。絕大多數的財富來自房地產業,只要他們即時在去年離開,就能保住財富。

    而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在以往十年里,以人民幣換算成美元,再去掉美元的通脹因素,一根平直的曲線略微向下,表明沒有任何的增長。

    中國的經濟已經滯漲了十年。

    在以往的十年里,大宗商品的上升曲線和人民幣的上升曲線趨同,呈拋物線式上升。所以,當M2的增長下滑到每個月僅有15%,甚至上個月的12.9%,依靠人民幣泛濫支撐的經濟就急速下滑。這個時候,你要說服我說中國經濟已經軟著路,我是無法找到邏輯的。

    形勢比人強,我理解廟堂這個世紀里面臨的惡劣環境。

    世界經濟是有巨大問題的,從上世紀初到現在的一百多年歷史里,經濟學家和政治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歐美的憲政體系離開了民主的意義,陷入地方政治利益的囚徒困境。歐洲人陷入高福利和大政府的陷阱,美國陷入醫療體系和大政府陷阱。同樣的,你在阿根廷為代表的南美區域同樣看到了工會力量控制一切的糟糕局面。

    那麽這樣的體系是不能持續的,金融體系的創新,引導向未來借錢的龐氏騙局來解決歐美經濟體里深層的問題。但是終有一天會爆發,只是中國的崛起,拖延了這個爆發的時段和節奏。

    中國在改革的三十年里,以承包制的合約安排,最初解決了私有產權缺位造成的經濟效率低下問題。農民的土地承包和民營制造業保證了整個經濟體的活力和發展。但是合約安排無法替代私有產權的效率,這點上面,我無法同意張五常教授的觀點。

    在缺乏私權保護和私有產權無法落地的困境里,中國上層的執政者盡了最大的努力,我認為他們是有智慧的政治家。

    但是沒有這個基礎,他們所營造的美麗世界缺少持續性。整個官僚體系的運轉中,做事的成就感和謀財的私利心理同時存在,扭曲了整個體系的效率。國營體系的卷土重來,國進民退的現實,並不在於說國營體系有效率。誠如國營體系是利益方的錢袋子,同時也是官僚體系能夠寄予希望大幅度提高政績的領域。

    事實上,民營體系在達到一定規模,向體制內滲透,會讓許多官員丟官罷職。官場上的傾軋,導致對手會從民營體系的交往中,尋求切入點,最終失去權位。所以,從私利的角度和明哲保身的角度,整個官僚體系青睞於國營體系,而銀行官員也青睞於國營體系就成為唯一的選擇。

    但是國營體系是無效的,民營體系是解決勞動就業的主要通道,這是廟堂洞若觀火的事實。所以,上層又陷入了另一個困境,他們強壓私企提高工資和保證就業。

     民營體系的企業家在發現沒有私權保護、國營體系占據所有資源、極左糞青在輿論的忽悠下仇視富人時,他們的心理防線崩潰了。所以,企業家群體不再有基業長青的想法,不再創新,不在擴張雇有工人,拿資本投機,然後逃亡國外。

     60年前的公私合營,許多人仍舊記得;而經濟在進入某個難以拯救的魔劫時,國營體系全面接手實業體系,以穩定經濟和就業市場,是一個幾乎可以看得到的宿命。在南美進入經濟危機時,我們已經看到了太多的事實;並造成了整個南美的數十年大動蕩。

     我們回過頭來,看整個世界的憲政體系和威權體系發生了什麽?

     歐美的憲政體系無法解決經濟深層的增長困境,他們能夠做的是向中國轉移成本矛盾,利用金融體系的優勢,在大宗商品和貨幣體系上掠奪中國人三十年的發展財富,以救助自己的經濟體。

     威權體系更加糟糕,去年到今年的大面積體系崩塌,證實希望以經濟發展換穩定的烏托邦思想破滅,最終導致的是經濟衰退,失業上升,國家破滅,統治者的屍體在冷凍室公然參觀。

     那麽,我們往何處去?

     上世紀,芝加哥學派來到智利,在一個全新的土地上實踐了自由經濟市場體系。智利盡管在皮亞切諾自動還政於民,左派掌權二十年,也沒有改變芝加哥學派留下的體系。左派政府意識到當年他們實行的前蘇聯式體系會讓智利重新進入經濟毀滅和社會動蕩,所以他們只是加強了工會的力量。即使如此,工會力量的上升還是讓智利在良好的發展里減緩了速度,國營體系的礦山效率低於必和必拓的礦山,只是銅礦的不時罷工給了些支撐。所以,智利在去年,右翼的企業家總統上臺。

      這是選舉的力量,我認為智利仍舊保有了民主憲政體系的本源,為所有人的利益牟利。智利的福利體系私有化,收益率在去除通脹率後年化達到10%以上。而教育劵的實行,解決了私立教育昂貴,公立教育尋租和無效的矛盾。智利的稅收在南美屬於最低,但在全球遠超過美國,不過比中國還是小巫見大巫的。這個稅收體系的好處在於保證了國家財政的支出,能夠保證國民需求,同時也不至於抑制工商業的發展。

     那些所謂的公共知識份子,要考慮的不是推翻,而是協助社會改良,向一個良好的憲政體系發展。那些主流的經濟學家,希望你們不要犬儒,跪著吃飯很容易,做一個有良心的經濟學家會讓你的學術充滿光輝。我相信執政黨上層有這樣的理想和決心,但是他們沒有找到好的理論支持。尋求回到儒家文明不是個辦法,回到文革也是毀滅之路,進入到權貴資本主義,那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動蕩囚籠。

     至於那些小孩子,我希望你們明白,(後註:這是2011和12年前後,我忘了具體時間)世界不是一個領袖、一個強權可以解決你們的命運的,所有的命運取決於自己,取決於你們父母所在的這個文明,能夠穩定的改變,能夠妥協、和解、協商、談判、非暴力的向一個偉大的時代進入,帶來個人和民族的複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99

佛陀問老王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k4y.html

   阿難歷三千劫,終見神。

   神問阿難還有什麽迷惑嗎?

   阿難說:神啊,我已經知道人世間不過是您的一場遊戲,宇宙不過是您撥弄的一根弦,允許我冒犯的問一個問題,神為何存在?

    這個問題在宗教意義上,是非常冒犯的,因為神不可以被質疑;而神並不是一種存在,神只是神。

    所有的虛無,和所有的空,以及所有的存在,以及無法說的神。

    所以當佛陀創立佛教,他沒有辦法留下文字,所有的描述都是佛家弟子寫的。

    而基督教里《聖經》是不可質疑的,伊斯蘭教里《古蘭經》是不可以被解釋的。

    物理學家比較困惑,他們不像宗教徒眾那樣有所皈依,所有的宗教都是讓人放下自我,完全歸於神。--禪宗修內心,見佛殺佛,但禪宗基本上脫離了宗教意義,屬於哲學。物理學家只是在問,在尋求,一生只為一個答案。

    宇宙存在的目的是什麽?

    我上次寫過一篇文字,談及機器如果有一天計算能力超越了大腦,是否會有靈魂?如果說大腦回路中的突起傳達電訊,形成意識,從而附帶靈魂,是否說萬物有靈?宇宙間光電傳播,是否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

    無人知道。

    原始宗教信奉萬物有靈,是因為恐懼和無知,對身邊萬物充滿敬畏。

    物理學家會這樣相信嗎?

    不會,物理學家相信物質世界是時間和空間組成的維,起源於一個奇點,膨脹而成宇宙。

    然而人體不是一個細胞起始,然後成長為一個相對於原子和細胞的龐然大物嗎?

    我們又怎麽知道原子上不存在更微小的生命世界呢?

    於是問題就永無答案。

 

     我前年寫去洛杉磯的飛機上遭遇狀況,突然間想通了生死。前些日子,身體不適,偶爾有晚間睡不著,想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妻女,女兒幼小,父母老弱。

     當我說放下生死,不懼死亡,卻並不是沒有恐懼。懼怕自己家人面對的未來。

     年輕人應該盡早結婚生子,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你並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過晚結婚,會面對小概率事件。

 

    下午從醫院檢查出來,送妻子回家,我說晚點回來,驅車到浦東,跨過隧道和大橋,到崇明東灘,風雨清冷,一人,一車,一雨,一江,一天地。我帶著帽子,裹著衣襟,看了一會兒泥沙滾滾的長江入海口。

     這段話在微信上引發了一些異解,雲南和四川都有朋友私下問和打電話問我怎麽回事。

     臟器是有些小問題,今天的檢查沒什麽大礙,有少數指標不佳,明天接著檢查另外科目。謝謝關心的朋友,不一一回答了。

      我這些年的身體較到雲南前的歲月要好多了,生死均無大事,真是不好意思,讓大家費心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79

封堵大陸遊客能給香港帶來光明未來嗎?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k6d.html

    大陸遊客究竟帶給香港多少收入呢?有文章說大陸客購物僅占香港gdp的2.5%,。

    香港去年的GDP為2.13萬億港幣左右,相當於1.7萬億人民幣不到。而統計數字中大概有3500萬遊客來自大陸,如果按照一個人花費一萬元左右,和上面的貢獻率是差不多。

    但因此就說明大陸客對香港不重要是忽略了真正的影響。

    香港離岸貿易占其貿易總額65-70%,圍繞離岸貿易的是金融和物流業。香港金融業對gdp直接貢獻16%,間接貢獻6%,創造33萬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

    不言而喻,香港金融業和離岸貿易嚴重依賴大陸。

    但就此說香港受大陸恩惠,這不符合雙贏的商業倫理,實際上,大陸也依賴香港的金融業和轉口貿易。

    香港年輕人曾有令我們感動的一次次行為,但這一兩年已經變味,民粹和群氓行為正成為主流,對訪問香港的大陸遊客進行騷擾的形象,用知名右翼博主的形容詞為:香港的老鼠屎。

     這是比較恰當的形容詞。

    梁振英宣布會在兩會期間討論限制陸客自由行的數目,但無論是香港政府還是極端民粹分子,都客觀忽略或者故意忽略了一些事情:一是水客中許多是香港本地人,依靠帶貨到大陸,尤其是深圳,這是一種營生;另一方面,大多數去購買日用品的是深圳人,正如許多中低層香港人住在深圳一樣,這是一種生活上的相互平衡行為;其三,香港的統計學家表明,大陸客購物多半在衣服和鞋帽,帶動一定的漲價幅度,但對於計程車、餐飲等連續統計多年,都沒有增長。

     所以,所謂大陸遊客導致香港社會負擔上揚是無稽之談。

     香港的問題,我多次闡述,是自然壟斷高度化集中和高房價引發的經濟管理問題。對於香港政府,放開土地,是唯一選擇。盡管港內爭議放開土地後,會否導致房地產下滑,從而引發土地財政失衡。實際上,土地壟斷和高房價已經成為香港致命七寸。

      由於土地是地段的問題,也就是說好地段不可複制,依照經濟規律即可知道,放開土地供應後,在離開中心地區的香港廣袤的空曠地帶,可以給底層提供廉價社區,同時也給香港創造提供低廉的商業社會。

     在海外有成熟的案例和經驗,比如德國漢堡地區,就利用低廉的土地成本,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創業者,形成新興產業城市。而在紐約,從來沒有壟斷土地,但曼哈頓永遠保有昂貴的土地價值,布魯克林和皇後區為中低層社區提供廉價住宅,並提供商業地產,供時尚制衣業、批發業生存。

    高土地成本和商業高度集中壟斷,窒息年輕人的創業環境,扼殺了其成長機會;而由於土地財政和高房價的影響,導致資金大部分流向高收益的房地產業,以至於沒有多少資本提供給創業者,也影響了香港發展。

    香港年輕人的失落可以想象,在過去的十幾年里,香港貧困人口增加了一倍,達到一百多萬。從美國央行到全球各國的印錢行為,刺激了虛擬資產,貨幣貶值導致貧富差距增大,這也疊加了香港本土問題,導致社會更加動蕩。

    所有的政治問題都是經濟問題。

    當貧富差距擴大,窮人隊伍擴大,年輕人失去希望,就會變得憤怒,容易失去理智。他們急於尋找替罪羊,以至於忽略了真正的問題。

    香港極端分子對待大陸遊客的行為遠離了香港人本身所具備的修養,是一種垃圾才會做的事情。問題在於,香港整個社會積聚的不滿和失落,才是危險的征兆。沈默的大多數未必會認為這些極端分子的行為失當。

    極端聲音容易成為主流,從而激化整個香港面臨的矛盾。

   大陸的極端分子也容易被激怒,同時大多數沈默的大陸人也因此而對香港產生看法。

    於是蝴蝶效應就會導致事態向失控演變。

     中央政府也會擔心香港淪為反對大陸的基地,政治反對勢力和歐美力量都因此乘虛而入。而這種擔憂也會導致許多選項變化,比如強化上海自貿區的發展,並盡快讓上海成為亞太金融中心;加速支持深圳成為金融和物流中心,從而取代香港在東南的國際貿易地位等等,從而形成螺旋下降。

    李嘉誠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盡管表面上的自由行帶給香港gdp數字不大,但背後的影響和市場預期才是致命的。一旦全球資本開始擔心,認為香港不再是低風險的收益之地,海外資本的撤離才是香港致命的問題。

     而香港本身的民粹化泛濫,也導致了李嘉誠等香港本土資本撤離的行為。

     從身邊的例子來看,大陸的資本和國際貿易中心也在快速轉移去新加坡,市場對新加坡的穩定,和其同樣師從英美法系的金融貿易規則,更加信賴。

     說實話,作為經濟研究者,我明白上海和深圳等大陸金融城市最缺乏的是金融規則和契約習俗,要取代香港並不容易。但香港人中的極端分子正在破壞這個優勢,香港未來並不樂觀。

   觀點來自橡谷智庫,www.ott.ac,over the to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80

[轉載]科學問題還是政治或經濟問題?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kan.html

 

談到醫改中的浪費問題,就繞不過中藥這個問題。所以這個問題我也得談談。

 

這次會議的領導者中有中醫藥大學的領導和我黨同誌,所以這個問題在會議上提出來不大合適,一是會得罪領導,二是有些問題是科學或者學術問題,不是社會問題,最後得用科學或學術的手段來解決。在這類會議上提出來,會引起爭議,浪費寶貴的時間,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在會議上我忍了下,幾次話到嘴邊都縮回去了。

 

醫療經費很緊張,但是其中的浪費也是驚人的,除了上面所說之外,浪費在中成藥上的費用也是十分驚人的。

 

目前的中成藥產值以每年12%的速度遞增,而且2012年的產值前三個季度達到了3573億元http://money.163.com/12/1211/21/8IFLNRP300253B0H.html。初步計算下來,保守估計2013年至少達到了5000億以上,幾乎占了8000多億元衛生經費的大半。

 

這些中成藥有沒有療效?至今沒有得到行業內的科學認可。除極個別自稱做過隨機雙盲對照試驗外,其余的基本上是沒有經過現代醫學中的科學方法的檢驗的。

 

目前對於中藥的問題爭議很大,支持者和反對者的力量幾乎不相上下。其實我們可以不管挺中醫的人怎麽說,否定中醫的人怎麽說,國家都應該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委托國內的大型醫療機構(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或者現代醫學院校附屬醫院)進行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只有如此,中醫才能在現代醫學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否則,當國人科學素養達到一定的高度時,一定會在一夜之間死於啟蒙和清醒。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和民粹主義綁架了科學,綁架了政府,使得國家動彈不得。

 

中成藥要不要經過科學的檢驗?這其實是一個不需要討論的問題。為什麽呢?打個比方,南方人吃米飯,北方人喜面食。但不管吃什麽東西,原則都是要吃飽,這是檢驗面食和米飯是否有效的唯一標準。如果吃不飽,再好吃的東西也不能長久維持。比方說,燕窩能當飯吃嗎?第一餐吃了100,雖然貴但挺一挺還可以過去。但如果天天吃燕窩,餐餐吃這燕窩,即使再貴,每餐只能吃100,最後這人肯定會餓死。所以燕窩之所以不能是食品,不在於它太貴,而在於它無法給人提供必要的營養。

 

前面說了,醫學現在已經成了科學。科學的問題應該科學解決,外行人不是不能參與討論,但是必須遵守討論科學問題的方法或者說規則。什麽是檢驗藥物有效的方法?隨機雙盲試驗。除了這個標準,沒有第二個。但是目前的中成藥幾乎都沒有采用這個標準來檢驗。如果不采用這個標準來檢驗中成藥,永遠不知道這些藥物是否有效,只能說這個民族是一個愚昧的民族。

 

有人會立即反對,“這麽多藥都賣出去了,而且還賣得不錯,你們怎麽反對呢”。是的,但當國家人為地將醫療服務價格壓低到幾乎為零的時候,當國家給這個行業留下的唯一生路就是藥品加價15%作為這個行業的生存之道時,5000多億藥品中大約有1000億成為這個行業賴以生存的來源,對於我等現代醫學的門徒而言,真的是莫大的諷刺。這1000億是個什麽概念?目前從事醫療行業的醫生和護士加起來大約400多萬,平均收入大約為4萬左右,人均下來,中成藥貢獻了大約2.5萬。也就是說,我們的勞動力價值雖然不值得一提,中成藥騙局卻為我們提供了大約50%的收入。

 

真是莫大的諷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93

我們是歷史卑微的捲入者,但不可扭曲如蛆蟲。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k9h.html

    “如果天空總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沈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蜷伏於墻角。 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也不要為自己的茍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蟲"  - 曼德拉

 

       很多年以前,我到工地去,被一個權貴的狗腿子指著鼻子說:我們東家弄死你像弄死一個螞蟻。

       我因此知道了中國這塊土地上權貴和其奴才的威風。

       又很多年以前,我又一次和家人談論政事,家人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我們都是螻蟻,分分鐘會被人踩死,低調點,好好過日子。

        每個家庭都會有一個離經叛道的孩子,我就是調皮搗蛋的那個,寫了無數惹禍的文字,居然還活著,我也非常驚訝。

        但我後來沈默了,不再寫那些激憤的文字,只寫心情和經濟,不為什麽,只是看多了這個族群的人,失望疊加到後面,形成絕望,知道這不是權貴的問題,而是整個族群奴才化的問題,無藥可解。

        魯迅說,一群人在一個鐵屋子里,困守在那里,你大聲吼叫,希望他們自己拆了那個房子,他們恐懼;於是你去幫他們拆了那個鐵屋子,他們恐懼且憤怒,沖你露出血紅的牙齒,那是他們撕咬屋子里的同類生存的遺留血跡,然後再造了一個鐵屋子,把自己圍起來。

         有一群豬在豬圈里,你擔心他們最終會被送去屠宰場,拆了圍欄,所有的豬沖你憤怒吼叫,拱你出門。

         柴靜拍了霧霾紀錄片,然後網上一堆人謾罵,挖掘隱私,潑糞,找茬,在這個報告找不到大問題---除了攻擊其不應該以自己孩子腫瘤說事,到從其另外的報告里挑毛病,尋找價值觀的差異,然後攻擊。

         利益集團的反撲是可以想象的,但即使我能想到那些同樣是奴才、圈豬的螻蟻們,如此反應,仍讓我大為驚訝,時代仍舊沒有變化,小腳老太婆仍舊是小腳老太婆。

        我在微博里問道:黨同伐異,人身攻擊。看柴靜這個報告,你只要問自己,她說的存不存在,是不是這些原因,應不應該這樣處理。答案:是。那你還要放什麽屁呢?你穿鞋走路,一定要去看做鞋工人是誰?有沒有小老婆?是不是信神?吃不吃大米?他是不是做了另一雙鞋不合我腳,所以這雙鞋也不穿了?脫褲子放屁,腦袋進水。

        反對者有多少人去自問?

        許多人問,如果這些汙染的企業關閉,導致大量工人下崗怎麽辦?

        我問你們:那為什麽要這樣的企業不整改,為了幾千萬人的工作,要讓十三億人受毒害呢?你認為這些企業這樣下去就能生存?靠損害整個族人健康的企業就應該生存?你們認為什麽是是非?什麽是惡?

       我再問你們:你要選擇什麽樣的生存方式?是像人一樣,在藍天白雲下,呼吸安全的空氣,孩童不用擔心毒害,老人不用擔心過早死去,青壯年不用擔心未來,有尊嚴的活著;還是像豬一樣,生活在骯臟的豬圈里,為一點點豬食,茍活在骯臟有毒的空氣中,喝著汙濁的水,並自己將大糞和口水在豬圈里四處揮灑?

       你要選擇什麽?

       在市場上,規則樹立,嚴格執行,劣質的工廠和產品被淘汰出局,良好的品質和良心企業留下來,就業會在傳統行業和因此產生的創新產業中產生。

      而一個有尊嚴的社會,一個有良好生活品質的社會,絕不會讓自己的國民失去工作,無處可覓生存機會。

     你不去按摩房,難道女孩們不會去咖啡館拉花嗎?你不去吸毒,難道鴉片農不會種橡膠和香蕉嗎?你不去吃地溝油,難道地溝油不能做成蠟燭和工業用品嗎?你不去吃三聚氰胺奶粉,難道牛奶廠都倒閉了嗎?你不去買劣質建材造房子,難道汙染工廠就不能改成環保工廠嗎?

      當你不願意去用這些爛產品和壞消費,難道市場不會變得公平,人們仍舊就業嗎?

     曼德拉看著他黑皮膚的同胞,那些習慣了在黑暗中的卑微賤民,告訴他們,你們可以因為恐懼和自保默不出聲,但不要因為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說話;你可以卑微如塵土,千萬不要扭曲成蛆蟲。

     我用了這句話很多年,然後有幾年沒有用了:我們是歷史卑微的卷入者,或許我們也都是螻蟻之命;既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所在的歷史,也不是創造歷史的大人物,但我們起碼要有尊嚴的活著,不要像豬那樣的活著,且為殺豬喝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