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信仰的意義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n0v.html

   說真話,和忽悠,哪個容易一些?

   忽悠。

   我寫文字很多年,從來不在意來來往往的看客。因為我對左右價值觀的看法、對轉基因中醫的看法,而離去的人,如過江之鯽。

   早年間某極左組織找我,說:我們認為你是最接地氣的草根經濟學家,能不能為我們寫東西?

   我回了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

   因此惹來一堆麻煩,大量糞青長期積聚在我博客里謾罵,我不想看見蒼蠅滿天飛,因此關了博客評論。

   後來,我抨擊韓寒寫韓三篇的龜縮騎墻,赤裸裸露出販賣價值觀的意圖,不僅僅招惹右派的謾罵,連我的朋友都和我吵架,我的編輯來問我的態度,因為他們不希望有人唱反調。

   到我寫中醫和轉基因,就徹底捅了馬蜂窩,不管左右老少,幾乎是一邊倒的攻擊。

   呵呵,一笑。

   人們會因為信仰而殺人!

   無論是左、右、中醫、反轉基因等等,都是一種信仰。人們無信仰則無以安身立命。很多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我原來也這樣認為,後來才明白錯了。中國是一種泛靈和泛信仰主義的社會,當我在鄉下看到前門毛被供奉在神龕時,一瞬間明白,為何毛在很多人那里不能被批評。

    前門毛、中醫、反轉基因都被神話了,成為無數中國人精神世界的支柱,總有一些東西是要放在心靈深處去堅信的。 當我寫轉基因時,連生物科學的專業人士只敢悄悄地寫email給我,說支持我的觀點,他們對暴民的恐懼遠超過我。

    就像民主是右邊的拜物教,毛是左邊的神,中醫是祖先崇拜的組合之一,反轉基因是深信自然主義的神靈。

   當我們在批評基督教和伊斯蘭文明信神而阻擋科學時,墮胎和克隆被原教旨主義禁止,在我們這里視作可笑的事情,轉基因也被我們的信仰認為是邪惡的事情。

    世界並無二致。

    盲眾是易於蠱惑,且深信不疑的,信仰深入骨髓,不可理喻,因信成義。

    因此我明白,如果我繼續這樣寫下去,終會孤家寡人。

    再笑。

    我也失落,當我明白人士大同,全世界人民都是一路貨色,全球的壓榨方式並無區別,烏托邦並不存在,我的信仰也就死去了。

    於是我尋找另外的神。

    你看我和你並無二致,笑。

    人世間,威權、王權、民主的未來,從極少數人的特權,到多數人暴政,大政府林立,話語權者四處忽悠,底層被壓榨和補償,中產墜落,權貴更富足,贏家樹立天花板,nobody們變成loser們再繼續維持nothing,除了信仰。

     這是你唯一擁有的。

     所以,即使你只能住地下室,你還有釣魚島;即使你不是很強壯,你還有中醫;即使你家在貧民窟,你還能選擇美利堅總統;即使你還找不到女友,還能反轉基因時考慮自己優秀的基因不要被汙染;即使你沒看到過文革和大饑荒,但還能夢想四十多年前的天堂......

     Matrix里叛徒對史密斯說,我知道這塊牛肉是假的,但我仍喜歡這樣的生活,美味縈繞在口中。

     他受夠了真相,因為真相是在一臺空間狹窄的機船里,吃著稀粥,每日被機器蜘蛛追殺,永不知道未來。

     其實那也不是真相,那只是機器營造了另一個虛幻的錫安,讓叛逆者認為自己找到了真相,並為真理受苦,而忍受永無盡頭的微茫希望。

    某一天,華盛頓對斯大林說,你的人民相信你的,我的人民相信我的,世界就可以均衡了。

    他們回頭看見了老王,正低頭聞玫瑰花香。

    是的,我聽見你們說的了,世界是你們的,花香是我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89

橡谷不任性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zn.html

    我一直有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情懷,因而做了橡谷智庫。

    但情懷是談戀愛,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做公司是結婚,中國人的婚姻是柴米油鹽,責任大於愛情。一背上整個團隊,就要保證公司盈利,每個人的利益要得到保障。

    財富不是羞恥的事情,我向來不會吝嗇說這件事。

    因此我做基金,繼續維持咨詢的宏觀板塊,關閉品種等等調整,都是為了橡谷能夠活下去,活下去,每個人得到自己應有的那份,才是正途。

    情懷因此就變成個人的事,不再是公司的。

    我個人仍舊會寫作,會思考,會改變點什麽,不管是改變自己,還是改變環境,但不再強求團隊。

    基金的責任更大於公司,因為是私募資金,背負投資人的盈虧,風險和責任是第一位,其次則是盈利。因此所有的實驗都不能在基金上呈現,我們不可以以未能驗證的理論來讓投資人成為小白老鼠。

    這是道德底線,無關於科學精神。

    我想告訴諸位,投資人、讀者和團隊,橡谷走到今天,就是腳踏實地的為每一個天的盈利去努力,盈利至上。

    這是我們唯一要考慮的目標。

    我不太相信客人是沖著烏托邦來的,老王沒那麽大面子,所以感謝您的信賴,我知道你我都是為了贏錢來的。

    必不負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90

泡沫時代的廢話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zb.html

    昨夜我整理上世紀大牛市資料時,發現了別人寫的,就偷懶沒自己寫轉載了上來,再自己寫了一篇文章:最後的出清。

    出清是指市場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常用於金融市場。

    20世紀初是值得研究的一段時間,當時英帝國衰落,美國與德國崛起,日本在亞洲崛起。美國在一九00年代到一九二0年代的制造業、房地產、汽車業迅猛發展,貨幣膨脹階段,都和二十一世紀前後中國崛起的現象有極大相似之處。同時美國仍持有冷戰思維,以遏制戰略壓制中國崛起,與當年德國崛起,英國壓制德國的國家戰略及其相似。

    同時全球股市大牛、大宗商品暴跌的情況,也與當年歐美生產過剩、信貸放縱形成的局面相似。

    有朋友說現代已經有了更多的和平出清方式,不會再有戰爭的終極出清方式。

    我個人抱有謹慎的態度,不敢如此樂觀。

    所羅門王著傳道書言:世人從不記憶,過往事勢必重現。所謂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貨幣不是今天才有,人類的經濟史也沒有什麽大的改觀,只是標的物在更換。一百年前出現無線電,一百年後出現互聯網。幾百年前,荷蘭人為胡椒、英國人為瓷器絲綢茶葉,來到亞洲,國際貿易興起。一百年前開始為原油、橡膠、銅,到今天沒有太大區別。幾千年來,人類實驗了各種宗教、社會制度,到現在也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略有修正。

    我對人類文明抱有謹慎短暫的樂觀,科技會幫助人們前行,但頭腦中的思維和幾千年前部落的土著沒有顯著區別。長期來看,人類很可能毀滅於自身,或許是一場無法控制規模的戰爭,或許是耗盡地球前無法突破肉體的限制,無法走向太空殖民。

     古往今來的智者終明白平天下是無意義的事情,洞察萬物和心靈修行是終極目標。

     然而活著,不流於俗世生存限制,財富在此生都是有意義的,否則身心疲憊,固守於貧窮和仇恨,憤怒繞於鄉鄰,家人陷於賬單和饑寒,思索即是笑話。

     人類經濟社會終究是宿命中的輪回,周而複始,在合適的階段入市,在合適的階段出市,大多數人將茍且於財富失去,少數人拿著用不掉的一堆廢紙,這是世界的真相。

     因此,我告訴你們這麽多該恐懼的事情,但我仍持有半倉股票,因為我不知道泡沫和人性的瘋狂何時結束。

     朋友們說我只善於做空,那就讓我在換倉之後,等待泡沫終點。

     交易不是一生的事情,善戰者亡,一擊成功而退,善退者生。

     至於人生的道理,我不是很懂,你要我時評,唯有告誡你:離開那些喜歡告密的“正義之士”,君子慎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91

1937:最後的出清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z1.html

    柯立芝繁榮在1929年結束,保守主義的自由放任經濟模式到達頂峰,美國人在住宅、汽車、無線電等領域數年的消費猛增,1925年開始出現滑坡,大宗商品一路下跌,但股市在1927至1929年持續大牛市。

    信貸瘋狂的註入股市資金,實體經濟、大宗商品與股市的瘋漲出現誇張的背離,直到1929年四季度嘎然而止,大崩潰來到。

    1929-1933年度的大蕭條是世界性的,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蘇聯等均陷入困境。

    1933年羅斯福從紐約州長的位置換到美國總統的位置,開始新政,政府大規模介入經濟幹涉;與此同時希特勒在德國被選擇上臺。

     希特勒的三板斧是通過沙赫特向華爾街借錢,洗劫猶太資本70億馬克以上的財富,全國開工基建,建立托拉斯壟斷整個經濟。

     羅斯福的三板斧是強令銀行註入資金,開工基建,開創全民福利政策試圖覆蓋大多數美國人,當然包括1700萬失業勞工。

    日本采取同樣策略。

    但在貨幣政策上,美元甩開黃金,貶值接近一半,開始沖擊國際市場;英鎊被迫貶值迎戰;法郎采取均衡匯率,很晚才開始貶值。

     國際貿易領域,美國依靠加拿大和拉丁美洲、英聯邦體系、法國殖民地體系、德國殖民地體系、日本依賴於滿洲和臺灣。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開始盛行。

     全球註入資金,貶值貨幣的努力在1937年受阻,發達國家意識到貨幣戰無休無止,美英法德等也相互沖擊市場,於是開始達成貨幣均衡協議。

     短暫的貨幣戰爭停火未久,美聯儲開始加息。

     此時全球經濟遠未恢複。

    貨幣緊縮和資本上揚,華爾街開始從德國和日本追債,希特勒籌備已久的戰爭開始,日本入侵中原。英法尚沒有意識到全面戰爭已經迫在眉睫。

     1937年面臨的仍舊是經濟危機大熊市,財政危機、債務危機、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貨幣戰爭交錯在一起,各種極端意識形態興起,暴力分子在全球蠢蠢欲動。

     美國也沒有擺脫經濟危機,羅斯福新政面臨失敗;蘇聯依賴大清洗,面對大饑荒和經濟危機,以犧牲農民的方式苦熬危機。日本展開的侵華掠奪和軍工啟動帶來短暫經濟興旺。

     德國迅速展開戰爭,傾瀉國內經濟危機,近代史已經告訴我們整個歐洲大陸如何燃起戰火,世界二次大戰開始。

     美國和羅斯福的幸運時段開始,依賴向歐洲交戰雙方出售武器和軍需物資,美國經濟持續恢複,在整個戰爭期間,富豪財富暴增,勞工工資上漲,失業率迅速下降,過剩產能消失了。

      1941年,羅斯福在得知日本即將襲擊珍珠港時,故意放任不做防禦,以刺激美國人放棄孤立主義,從而參戰贏得美國國家戰略利益。

      日本人襲擊珍珠港成功,羅斯福發表講話,對日宣戰,之後德國對美宣戰,美國政商利益團體成功參與二戰,謀求最後的收割。與此同時,蘇聯開始戰略大反攻,與美國爭奪戰後歐洲利益;並在歐洲戰事結束後,攻入東北三省,謀求亞洲霸權。

    

     1945年,德國被占領,日本投降。

     美國完成百年來發展巔峰狀態下生產過剩和金融危機的出清。

     美國奪得德國技術人才,蘇聯奪得德國裝備,為後來倆個國家在許多領域的成長奠定基礎。

     英鎊讓位給美元,英國讓出日不落經濟霸權;蘇東集團成立,盧布經濟區域形成。

     鐵幕拉開。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展開戰後45年的實驗,數十億人被卷入,成千上萬的人死於大饑荒和各種戰亂。

     1991年蘇東集團解體,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實驗失敗,中國走上另一條道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並崛起為第二大經濟體。

     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衰退,所有經濟體開始貨幣寬松。

     2014-15年,美國弱複蘇,美元走強;歐洲仍在衰退中,歐元日夜煎熬,持續寬松;日本在安倍經濟學下貨幣寬松,極右勢力支撐安倍;中國試圖維持均衡匯率,實行人民幣國際化;新興市場貨幣貶值;俄羅斯盧布崩盤,經濟衰退。

      大宗商品在2011年初開始暴跌,日本股市在安倍寬松後暴漲,美國股市在三次QE後暴漲,歐洲股市在QE後暴漲,中國股市在定向寬松後暴漲。

      經濟仍舊蕭條。

      2015年4月,美國非農3月遠低於預期12萬人。

      大牛市正在A股上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93

轉載:1927-1929年美國藍籌股大牛市歷史回放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yy.html

摘自豆瓣,作者Eric

1927年美國全年的股票市場都在升溫。統計所有的證券經紀人貸出的貸款數據,從年初的28.18億美元上升到年末的35.58億美元,足足增加了7.4億美元。而且1927年12月3日,在紐約股票交易市場里的股票交易量再度創造了歷史新高。持有股票的人群迅速擴大,不管是紐約,還是舊金山這樣繁華的大都市,甚至在平原地區的那些鄉村小鎮,股民也比比皆是,這些股民們晚餐後所談論的,永遠都是一個話題:股票。美國從上到下都在支撐股市往上漲,一旦出現疲軟現象,柯立芝總統和財政部長安德魯·梅隆就會發表講話,適時給股民吃下一顆定心丸。
  和股價一路飆升情況相反的是,1927年下半年的時候,商業活動的情景則是一落千丈,而且那種頹勢簡直難以挽回。就在1928年2月,紐約的慈善協會會長寫了一份報告:“目前的失業率是戰後這段時期最高的,創造了歷史紀錄。”在這樣的情況下,股評家和一些分析人士都開始不斷地向股民發出警告,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也表示:“目前,股票的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預期狀態,股市正以一種很不理性的狀態下運行著,而且誰也不知道,我們需要花費多大的力氣才能把現在的股市調整到它的正常狀態。”但這樣的警告並未引起重視。
  瘋狂的3月
  1928年3月1日,穆迪再次宣稱:“只有在貨幣變得過剩以後,銀行不得不鼓勵信用擴張,那麽公眾才可能逐漸地改變目前這種熊市的心理狀態。在隨後的3月3日,哈佛經濟協會也分析道,“從2月份的股市行情可以看出,股市交易目前正進入再度調整階段,在股市中期,股價不可避免地要向下滑,但是應該不會造成大幅度的跌落,也不會因此而演變成股市的大蕭條。”
  3月4日這一天,已經是柯立芝總統宣稱“不會參加1928年總統大選”以後的好幾個月了,但是對於他“棄選”的言論人們都有點不大相信。讓市場充滿期待的是,從1921年到1928年,曾經為哈定和柯立芝兩任政府擔任商務部長的胡佛,他的參選,給大牛市也增添了新的狂熱因素。當天,通用汽車的股票開盤價為139.75美元,就在開盤兩小時以後,股價迅速升至144.25美元,這樣的現象說明從前一天收盤以來,凡是購買這個公司股票的股民們就已經獲得了5美元以上的收益。統計3月4日的股票交易量,這一天的總量不超過120萬股,可是通用汽車的股票就幾乎占到了總數的1/3,於是1928年春季的那場投資熱潮也拉開了序幕。
  領漲的是通用汽車的股票,該股每天都會上漲2美元以上,股價紀錄被一天天“刷新”。受到這個股價的影響,其他公司的股價,比如美國鋼鐵公司、美國收音機公司、蒙哥馬利·沃德公司的股價也穩步上升。到了3月9日這一天,通用汽車的股價突然猛漲了9.25美元,這樣的現象讓股評家們無不大跌眼鏡。到了星期六,美國無線的普通股又一次創造了12.75美元的增幅,這個增幅超過了通用汽車公司,很是驚人,最後這只股票以120.5美元的價格收盤。
  這樣的瘋漲,實在令那些一慣小心謹慎的銀行家們和股票預測專家們感到困惑。“到底是怎麽了?當前貿易疲軟、信用膨脹,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居然還會出現如此高的驚人的股價,人們是不是都瘋了?”這是很多人心底的疑問。另一方面,財力雄厚的投機商們不約而同地嘲笑這些專家:“你們真是太保守了!像你們這麽膽小的話,怎麽能夠賺到大錢呢?”這些人以威廉·杜蘭特、阿瑟·卡頓、費雪兄弟以及約翰·拉斯科布為代表,他們不顧股價高企,瘋狂地買進,他們認為現在國民生產停滯的現象只是暫時的,沒過多久經濟就會好轉。所以他們對汽車行業里的通用股價非常看好。
  可是他們還不知道,無線電產業正在一條成熟的道路上越走越順,利潤非常穩定,而且隨著科學的進步,美國無線電公司很有希望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一家無線電公司。汽車和收音機是在戰後10年間才出現的新事物,而就是這兩種產品迅速地走進了千家萬戶,可見這兩個行業的發展有多麽迅速了,所以,投機者最青睞這兩個行業。
  到了此時,股市讓一個人在一夜之間變成百萬富翁的例子越來越多,這樣的誘惑讓大多數美國民眾無法抗拒,誰不想迅速地致富呢?所以,只要股市有上漲的現象,大多數民眾就會立刻買進股票,並且根本不會去研究和預測未來的情況,更加不願意聽預測專家的話。正因為如此,這些投機巨頭們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們知道,現在股民們的熱情是不會熄滅的。
  3月12日這一天是星期一,人們一大早拿到報紙就詫異地發現,各家大報的頭版頭條刊登的都是有關股市的報道。而且從這一天的早上開始,股市又瘋狂上漲,其中美國無線電公司股票的開盤價是120.5美元,而收盤價是138.5美元,所有的股票都普遍看漲。臨近收盤的時候,股票交易廳里面的行情顯示器顯示這天的總交易量是387萬股,而實際上真正的交易量更大,因為市場交易比行情顯示器要快6分鐘,而交易所仿佛一下子成了戰場。
  3月13日,美國股民的心情就像是坐“過山車”一樣。這天早上,美國無線電公司的開盤價竟然是160美元,甚至比前一天的收盤價還增加了21.5美元,令人非常驚訝。持有美國無線電公司股票的人暗自慶幸自己發了一筆橫財。可是到了上午,股票交易所的官員們發布了一條聲明,當即給股民們潑了一盆冷水。這是一份關於股票交易所官員要調查當前股市中是否存在技術壟斷的聲明,於是,一些股民開始拋售無線電的股票,使得股價跌至140美元,到了下午,從股市上傳來一個新的消息:有一位大戶經紀人由於進行違規操作被清戶,這是個好消息,因此無線電股價回升至155美元,這比前一天還是高出了7.5美元,股民們這時才長長出了一口氣。不過,這一天的交易量實在太大,行情顯示器跟實際交易相比,整整滯後了12分鐘。
  從這一天開始,股市變化時而讓股民們心花怒放,時而又讓他們感到心驚肉跳,3天後,行情顯示器因為交易量巨大而滯後了將近33分鐘,而人們對股票的期望值也逐漸提升,甚至有人還喊出了“達到日交易量500萬股的目標不是一個夢”這樣的口號。
  3月20日,各只股票又開始普遍上漲,其中美國無線電的股票漲了18美元;美國通用股價漲了5美元。到了3月26日,股市的總交易量再次創歷史新高。可是正當人們滿懷期待時,27日,股市又出現一股拋售狂潮,誰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這股拋售狂潮使得通用汽車的股價暴跌。這樣的情況之下,唯有大量地買進才可能遏制股票下跌的勢頭。所以27日這一天,股票市場的總交易量一下子達到了479萬股。
  全民癲狂
  到這時,全美範圍內都掀起了一股投機熱潮,每個人的腦子里都在思考著如何能通過炒股而一夜暴富。這真是一個全民皆股的奇特時代,連那些給金融家開車的司機們,也會豎著耳朵聽後座上他們的雇主們談論有關伯利鋼鐵公司的股票走勢,而不能專心駕駛,因為他可能正好買進了50股。
  這樣的情景持續了好幾周。有幾只股票表現特別優秀,成了人們關註的焦點,後來居上的蒙哥馬利·沃德公司的股票就是其中一只。除此之外,航空公司的股票漲幅也很大,就在5月份的其中一個星期內,萊特航空公司股價上升了34.75美元,至190美元;而柯蒂斯公司的股價上升了35.5美元,至142美元。由於每天都有巨大交易量,紐約證券交易所只得破例多次在周六停盤,只是為了讓那些每天不得不進行超額工作的股票經紀人能夠喘口氣。當然,這些經紀人依舊放貸,其放貸量也有增無減,這樣的突發情況導致了信用膨脹繼續擴大。
  這樣的情形把美聯儲的官員弄糊塗了,因為他們早在2月份,就已經再把貼現率從3.5%上調到了4%,就是為了讓過熱的投資能夠稍稍地降溫,可是他們驚奇地發現,這樣的投資熱潮不僅沒有降下來,反而愈演愈烈,特別是普通個股也瘋狂上漲,簡直太不符合邏輯了,而且違背了經濟學的原理。
  對於調控的失敗,美聯儲官員很不甘心,於是到了5月份,他們再把貼現率上調至4.5%,他們潑出的這盆“涼水”的確讓股市發生了短暫的震蕩,可是很快又開始沸騰了起來。為了遏制瘋狂的股市,美聯儲的官員把1927年全年的政府公債悉數售出,可是不但沒有控制住股市,反而使得政府的公債市場遭到了重挫,這一下美聯儲的官員們真是無計可施了。
  1928年5月下旬,股市一路高歌猛進的勢頭終於有所減緩,預測專家認為這輪牛市也是走到盡頭的時候了。到了6月份,股市再度出現了大幅下跌的現象,金融巨頭賈尼尼所有的意大利銀行股這一次也未能幸免,突然崩盤讓股民蒙受巨大損失。6月11日當天,在舊金山證券交易所,賈尼尼所有的意大利股票直跌了100美元,他控股的另一家銀行所發行的股票也跌了86美元,而美國銀行跌了120美元,至於聯邦安全銀行,下跌了80美元。但是在紐約的那些場外交易市場,由於賈尼尼控股的銀行股票由200美元降到了110美元,導致小股民大量破產,就連賈尼尼本人也站出來說:“現在的股價實在高得離譜了”,希望股民有所警惕。但這樣的建議還是有許多人聽不進去,他們認為這只是暫時的低谷,他們認為,最終估價一定會朝著1000美元的目標大步前進。
  到了6月12日,華爾街又遭遇了一輪拋售潮,所有的股民都瘋狂地填寫著需要出售股票的委托,頃刻之間,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量就達到了500萬股。行情顯示器也滯後了將近2小時。這股寒流導致美國無線電公司這個曾經突破了200美元的“明星股”也無法幸免,下跌了23.5美元。然而,這次波動並未持續,分析家也再一次看走了眼,因為6月13日,股市又重新漲了起來。就在6月14日,胡佛如願獲得了競選提名,股市也開始轉暖,大多數股價仍然保持在較高的價格,大牛市仍然轟轟烈烈地繼續上演著。
  股市的興旺和經濟好轉的現象讓赫伯特·胡佛對總統競選更加自信,1928年11月6日,他以絕對優勢完勝1928年選舉,當美國民眾走上街頭為胡佛當選總統進行慶祝時,各地的股市也像是坐上了火箭,升得很高。這次當選讓人們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恐慌心理,對於大牛市更加有信心,股民們的新期待就是“再繁榮4年”!
  在胡佛擔任總統的第一天,各地股市又出現了暴漲行情,一些領漲股甚至攀升了5美元至15美元,那一天的成交量大約有400萬股。而年初時,股市預測家還認為日交易量500萬股不可能。可是現在,日交易量500萬股幾乎成了家常便飯。到了11月23日那天,股市交易量竟然達到了700萬股,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蒙哥馬利·沃德公司的股價也從春季的200美元漲至439美元,銅業、航空公司的股價也越來越高。對於股市的高回報率,美國民眾都很有信心,他們大膽地貸款,把貸來的錢都放入股市當中,雖然這種活期貸款利率高至8%到9%,可是人們根本不在乎。
  糾結的美聯儲
  好景不長,剛剛進入12月,股市就像中了邪,股價開始全面暴跌,很多股票下跌幅度比6月份還要大,但之後又開始回升了。但是美聯儲官員越來越坐立不安。他們意識到,膨脹的投機活動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剩余資金流向股市,同時,信用膨脹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於是,美聯儲再次提高了貼現率。但這種做法並未讓投資熱降溫,貼現率達5%以上,投資熱不退反升,讓美聯儲陷入兩難境地,因為急需上調貼現率,股市可能受到巨大沖擊,而且這一措施雖然能夠打擊投機活動,但同時也拖累那些正常經營的企業,甚至導致整個國家經濟停滯。而且,讓美聯儲更加擔憂的是,黃金此時在美國大量聚集,給全球貿易帶來了不良影響。另外,政府也得通過貸款來募集資金,如果貼現率不斷上升,將使得政府要為此支付更高的利率。在美聯儲眼里,此時的股市狂熱也許只有美國遭遇一場巨大災難時才能降溫。
  美聯儲始終不甘心一直這樣被股市牽著鼻子走,他們聚集了全國許多經濟學家想出了一個有創意的方法,那就是“釜底抽薪”:禁止美聯儲會員銀行把聯邦儲備的銀行資金放貸給證券經紀人。1929年2月2日,美聯儲發布了這條禁令。兩周後又追加一份通知說,“要盡可能阻止各家銀行的聯邦儲備資金以有價證券的形式流入投機者手中。”與此同時,美聯儲逐漸降低公開市場上那些自由出售的各種有價證券的數量,希望能夠不再上調貼現率。
  事實上,美聯儲通過截斷資金的方式起了作用。股市一夜之間哀鴻遍野,而美聯儲乘勝追擊,把活期貸款利率再次上浮。到3月下旬,股市投機熱終於被控制住,可是資金短缺問題開始凸現出來,因為,美聯儲的新政使得活期貸款利率不斷上升,從12%、15%、17%還沒有停止,3月26日,甚至達到了20%!這個利率是戰後10年來活期利率最高的時候。而當天,股市交易量高達825萬股,創造了1928年11月以來最高紀錄。那些中小股民的郵箱被催繳保證金的信件塞得滿滿的,此時,一些人甚至有感,大牛市終於走到了盡頭。
  雖然小股民絕望了,但是銀行家們不願意坐以待斃,對於美聯儲的新政,他們看法不一。3月26日下午,他們齊聚一堂,商量怎樣挽救岌岌可危的股市。花旗銀行行長查爾斯·米切爾當天對外宣布,該行會撥出2000萬美元提供給人們做借貸之用,其中500萬活期貸款利率只有15%,另有500萬利率為16%,其余最高利率不會超過20%。正是花旗的這一舉措,讓民眾情緒穩定下來,也給了美聯儲一記耳光。
  股市再次一點點回升了,美聯儲官員也終於明白:美國民眾對於股市的信心並沒有喪失,也就是說,大牛市還氣數未盡,可能只有真的出現一場大災難,才能讓大牛市徹底冷下來。接下來的幾個月,股市起伏不定,到6月份時,股價再度上漲,標誌著美聯儲新政徹底失敗。
  到了1929年9月,大牛市終於達到了頂點,這時胡佛進駐白宮也已6個月,他簽署了一系列法令:成立了維克山姆委員,對禁酒令嚴格執行;還成立了一個農產品市場法案,防止過剩現象等。而這時的股票大廳里,道瓊斯指數在9月3日這天達到了頂點,但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一事實,他們仍然期待著股價會繼續上漲。終於到了10月24日,也就是黑色星期四,這一天的交易大戶主要是肯尼科特銅業和通用汽車公司,他們分別達到了2萬股,拋售股票的人從早上11點就不斷湧入交易所,恐慌持續蔓延,大崩盤正式到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94

上海最美的十公里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y8.html

      從汾湖經318國道入滬,彎道處遇見兩排杉樹,郁郁蔥蔥,已經綠芽滿頭,身後是隱約的民居.

     不久過金澤,右側有一太陽能屋頂,仿坡頂坊門,右轉過橋,左手邊即望見一公里的老街,靜悠沈美.不入而過,繼續往前,至金商路口,左側彎,開車入公里,是大觀園所在,其實最有味道不是大觀園,而是這條小路,兩邊層次分明的樹林、湖景、深宅大院、民居交錯,田野里油菜花艷,大湖波光蕩漾,遠處機船緩緩渡過,三兩人在湖邊垂釣,偶遇騎行人停下來拍照。

   再不入,繼續沿著318國道往市區方向走,兩邊開始出現水景、苗圃、田野、樹林夾雜,間或有別墅、度假村。

   昨下午,我和同學一家正在球場,朋友突然微信里說要來看我,於是等一個小時,一行三人過來,我們再分兩輛車開往金澤,看我未開工的咖啡館。下車時,那朋友感嘆,這真是美麗的一路。

   幾個人緩步走向老街,旁邊的麥子已經抽穗,油菜長到一人高,議論了幾句是否冬小麥。

   數月前,我沒有上G50高速,經過一段路,後又走幾次,妻子對女兒說,你爸爸認為這里很漂亮。但沒有深入,某天再從金澤出來回寶山,特地全程走318。不過過了朱家角,就沒什麽好看的了,路開始嘈雜,車輛擁堵。

    然而走G50,也能看見一段美景。每天我經過,根據天氣不同,看見不同的景致。有時是一段靜寂的大河,我會走一點神,想一想是否可以弄一艘古內河白帆船,在這里行走,會很有水墨畫的感覺。有時是大霧彌漫,高速還未關閉,右側一大片濕地,水杉與蘆葦沈浸在濃霧里,影影綽綽,如同仙境。

   這一路至青浦鎮地界,好景色就消失不見,於是夾在漸漸多起來的車流里,往公司趕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95

至投資人0409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vv.html

    今天有投資人過來公司拜訪,我介紹了一些陽光私募的情況。

     非常抱歉,昨晚吃的生蒜,味道沒散,太沖了。我不知道今天有客人來。

     所以,我還是希望大家如果喜歡喝奶,就盡量不要見奶牛了,不是很好看。但如果真的要見,我也沒問題,最近我就不吃蒜了。

     申購期四月八號到五月八號,目前投資人的資金意向已經差不多達到我們預期目標,非常感謝信賴。

     我往年的習慣是二季度不交易--目前的賬戶有做一點,所以在申購期間資金進入賬戶,我估計五月份我會初試一點交易,但不會有很大的決定,所以整個資金凈值會在三季度、四季度和下一年度的一季度才會呈現真正的交易結果。

     四月末我陪家人去新西蘭,五月初,在申購期結束前後回來。

     目前我沒有移民的打算,也請投資人不必掛懷此事,雖然投機是全球隨處可做的事業,但還是給大家一個表示。我對中國的目前尚有信心,對習李王樓周這些與經濟相關的領導人持有信心,金融業正好是大發展的時候,我不會離開。

     當然會不會離開,我不能確定。中國的風險不在於執政期,而在於權力交接。

     而這個過程尚早。

     投機是一種對市場錯誤的發現和糾正,我們基於認知的不同,賺錢或虧本。

     人生也是如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96

治安問題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up.html

   因為要去新西蘭,所以搜索了一下當地治安,出現截然相反的評論,旅遊者均評論美麗平和,居住者均訴說當地治安混亂,各種案例。

   四月一日新西蘭統計局公布數據,2014年罪案信息365185,較2013年的35萬有所增加。

   不過家住在惠靈頓的讀者留言批評我,說他住了很多年,怎麽沒有我說的體會。後來改口說奧克蘭是亂點,因為華人較多,島民融入主流社會有困難,於是罪案較多。

    原來是華人幹的!我頓時明白了....

    說起這個問題,我先不說數據,就拿我們每個人的觀感來說吧,我在美國不同街區住過,有些街區晚上是不敢出門的,而在中國北上廣深青島昆明這些我住過的城市都敢出門。在泰國、緬甸等這些第三世界國家出門也沒問題。

    從一些帖子和博客的說法來看,在非洲,哪怕是比較平和的加納,晚間都不敢出門。智利這種比較發達的南美國家,聖地亞哥、伊基克等地晚間也不能亂走,美國很多街區絕對晚間不能出門,有些白天都不能去。新西蘭很多帖子也寫道,奧克蘭晚間不要出門。

    從數據統計來看,就比較有意思了。

 

    “衡量一個國家的暴力犯罪情況常用的一個數據是“謀殺率”(homicide rate),意思就是每年每10萬人口的被謀殺數,數字越高暴力犯罪情況就越嚴重,自然就越不安全。

 

       南非的謀殺率是31,美國是4.7,印度是2.8,中國是1.12,小日本是0.35……這些數字是我從網上搜來的,可能未必準確,不過和我們的印象還是相符的,南非那個地方是比較亂,美國的槍殺案也不少,中國就要安全很多,不過感覺日本那旮旯兒還是最安全的。那麽印尼的謀殺率是多少呢?0.6……是的,只有美國的七分之一,中國的一半,也就比日本高一點點。

 

     印尼的強奸的發案率是澳大利亞的1/18、英國的1/12、美國的1/32,人身傷害案件是澳大利亞的1/170、英國的1/30、美國的1/89。總體而言印尼的暴力犯罪率非常低,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尼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排名里毫無懸念的絕對名列前茅。

 

 

被害率

 

 

        謀殺率似乎只能說明嚴重暴力犯罪的程度,並不足以描述社會的全部。人們在日常生活經歷的更多的是偷竊、搶劫、詐騙等等這些也許並不致命的犯罪行為,謀殺率很低並不代表犯罪的人就很少。所以,還有一個數據叫被害率,英文叫Victimization,大概就是每年每10萬人口的案件發生數量。只要有受害人,無論大小,有一起算一起。

 

 

       南非的被害率是16259,美國是14827,印度是34434,德國是578,新西蘭只有42……印度的謀殺率是南非的十分之一,但是被害率卻是南非的兩倍,說明什麽呢?說明印度的犯罪行為很多,但是暴力程度不嚴重,多數都是輕微違法,不足以致命。那麽印尼的情況怎麽樣呢?143……數字再次爆棚!只有美國的百分之一,德國的四分之一”

 

      我偷懶,抄了別人博客的內容,一個長居印尼人的文字。

      這個文字首先是說新西蘭的嚴重暴力行為不多,但從今年的數據來看,整個新西蘭有五萬多起盜搶案件,奧克蘭占了四萬多起。但是新西蘭各種罪案信息高達36萬起,就不知道是什麽罪案了。

 

     但是從奧克蘭一百來萬人口看,盜搶案件達到4%+,其實也不算是少了。

 

     所以,就海外的治安問題,美國、南非、印度等三個不同代表的發達程度國家,罪案都非常嚴重。亞洲地區,不管是日本、泰國、印尼、緬甸都普遍偏低,更不用說新加坡了。

 

      如果硬要扣一個緣由的帽子,儒家、穆斯林、佛教難道比基督教文明更溫良嗎?

      問題是你要是考慮到恐怖主義,你一定懷疑數據,哈哈。

      或者說,基督教文明更具侵略性嗎?雖然普遍精英層和中產都品行很好,但對底層的約束,基督教文明有很大問題嗎?

      或者說,基督教文明里有貧富差距,而儒家、伊斯蘭、佛教都有貧富差距,底層更容易忍耐信命嗎?

      我沒有答案。

 

      至於反駁我的新西蘭網友,你其實說服不了我。

      我這里不是羅列地域歧視,也不是為中國唱贊歌,就事論事而已。

附註:但是我思考了一下,也有可能是對罪案的標準不同,甚至是因為東方有息事寧人不報案的傳統。

另外一個,上面轉載的這個作者對印尼有好感,有矮化華人的心理傾向,對華人的富有和印尼人的貧窮有不公正的看法。所以我轉給大家看另外一個帖子,認識一下印尼這個國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1e3b560100tsg9.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97

世界政治經濟全息圖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se.html

   橡谷智庫的初衷並非是做基金管理,我和北方的投資人意向是做世界政治經濟全息圖。

   我們倆認識到,金融世界的運行其實和各個文明的宗教價值觀、政治框架、經濟利益板塊、重要政治與經濟家族、強力人士息息相關,在一切人們俗知的人類社會表象之下,還有另一個運行世界,決定著整個政治經濟的路徑和脈絡。

    雖然橡谷智庫關閉了大宗商品具體品種的咨詢,但保留了宏觀綜述和地緣政治。

    橡谷仍舊會完成整個人類社會的政經架構分析。

    不言而喻,整個研究過程打上了我的烙印,以我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和我的價值觀體系來剖析整個人類社會。我個人的價值觀偏於黑暗或者說中性客觀,我並不相信仁義道德這類鬼話,但我同意人類社會也有守望相助、慈悲為懷的同情心。

    盡管如此,我一再告誡研究團隊,避開主觀偏見,以客觀中立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議題,把是非和道德放在邊上,只看其邏輯、數據、宿命導致的趨勢,從而得到結論。

    由於自身的血緣,我們更關註中國整個族群在世界的生存發展空間和競爭環境;其次,我們出於商業化的目的,研究各地方的投資環境。

    在工具上,除了我們從宗教哲學、社會行為心理學、經濟學等方面做人工研究,我們也在借助於數據方法,剖析和預警全球地緣政治、經濟危機、生化危機等等。

   www.ott.ac over the top 橡谷智庫,淩雲之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98

近日上傳新加坡政經分析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msd.html

    橡谷政治經濟學家戴璐所寫新加坡政治經濟分析,近日上傳官網,敬請關註。

    www.ott.ac  over the top

    針對全球國家板塊,我們至今已經梳理美國、日本、新加坡的基礎政經框架;後面在做完東南亞各國分析後,沿著佛教、印度教的脈絡,分析印度;沿著伊斯蘭教的脈絡分析西亞、中東、北非;再沿著基督教的脈絡轉向歐洲及其舊殖民地:非洲和美洲,進而再沿著馬克思主義的脈絡,結合基督教文明擴張的重合區域,分析完美洲和南美後,上溯俄羅斯及原蘇東集團領域;回到伊斯蘭文明與馬克思主義混雜領域,中亞;再轉回到東北亞、中國、與美國的關系,深度分析。

     在全球政經分析中,我們會剖析所有重要文明的宗教風俗與價值觀取向、利益集團板塊、政治體制選擇、人口結構、經濟結構等等,深度分析中會細化到各政治家族、經濟家族、媒體力量、工會力量、黑社會、話語權掌握等等。

     但深度分析部分,我們不會呈現在官網,如果有海外大型投資機構願意咨詢,或指定目標國家分析,可以聯系我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4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