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年11月22日,民生銀行拉薩分行正式在拉薩開業。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出席了本次活動。
洛桑江村主席講到,民生銀行作為入駐西藏的第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服務大局意識強,信貸投放積極,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表示,拉薩分行籌備工作啟動以來,克服自然條件惡劣、高原缺氧、人才缺失、物資匱乏等困難,僅用時160余天,便高效完成了網點選址、機構裝修、人員招聘、業務儲備等工作,創造了系統內省級分行籌建速度最快的紀錄。
民生銀行人士還透露,拉薩分行試營業以來,11個月內實現了存款規模破50億元,貸款規模破50億元的經營目標。
(編輯:孫祺)
據界面新聞報道,中石油已經敲定2家局級單位油田為試點,各拿出35%的股份引入民營資本,預計明年1月對外正式公布。繼中石化旗下銷售業務引入25家境內外投資認購股權後,另一大中國石油業巨頭中石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出現重要進展。
上述界面報道稱,中石油內部人士透露,中石油旗下共16處油田之中,吉林油田和大港油田最有可能成為此次改革方案的試點。此次改革考慮的原則是以虧損油田,即“產不出油”的油田進行民資引入。
該人士稱,中石油拿出的上述業務都屬於上市公司的優質資產的“價值窪地”,即多屬於上市板塊盈利能力較低的業務。“吉林油田是16個油田中最差的油田之一。”大港油田也在16個油田中排名靠後。但該人士認為,這對民營資本足以形成誘惑,
“至少是個敲門磚,不能只看眼下,何況油田包括油建、地球物勘、鉆井、修井、試油、測井等輔業資產。”
在中國壟斷性央企“三桶油”之中,中海油被認為是已是混合所有制模式。中石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領跑。
今年9月14日,中石化公布,引入25家境內外投資者認購中石化銷售業務29.99%的股權,包括人保騰訊麥盛能源投資基金、嘉實資本、人壽保險等25家機構以現金出資合計人民幣1071.94億元。保險和基金成為該股權投資的主力。其中,嘉實基金以50億元認購1.4%的股權,其子公司嘉實資本以100億元認購2.8%的股權。
中石化發言人呂大鵬當時表示:“部分的公募基金和保險基金,已經就此次引資設計了投資產品,開始面向社會公眾發售,而公眾在確認投資產品已經獲批和投資風險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購買投資產品的方式參與這次引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這半年前,柯文哲在主流媒體中的形象,還是個經常講錯話、狂傲、無厘頭,又沒有黨、政、經資源實力的「小丑」型人物。 喜歡用「政治創投公司」形容自己的他,是沒有選舉經驗、「跑單幫」的政治素人,為什麼能以最少的資源、最快的速度,把雜牌軍打造成一個紀律嚴明的團隊?為什麼敢違反過去選舉的經驗,創造全新的選舉模式? 雖然對手的「富三代」背景有明顯弱點,社會氣氛對他有利,但他從一月中宣布參選,到三百多天後勝選,運用科學化、企業化的戰法,才是大勝的關鍵。 今年三月,當我們第一次專訪他時,他形容幕僚是「浪人、邊緣人、失業者大聯盟」;五月,他開始海選青年幹部;六月民進黨確定禮讓他後,由大量年輕素人、政治派系邊緣地位的綠營幕僚,加上少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身邊「正規軍」進駐;七月,前新黨立委姚立明出任競選總幹事,藍、綠、無黨無派者,組成了一百多人的雜牌軍。此時,「柯文哲政治股份有限公司」才算開始正式運作。 完整SOP,帶出超強雜牌軍菜鳥助選員,在最短時間就能上手 「柯式戰法」的第一招,是建立企業文化,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團隊,有共同的信念和做事原則。柯在當選演說中說:「當你真心想要完成一件事,所有的人都會來幫你,」凸顯信念的重要;而他在選戰中堅持的信念,就是「打破藍綠」。 信念能夠凝聚團隊,「他讓我們有榮譽感,覺得自己在締造歷史上的空前經驗,而不是只為了一個人,」一位二十幾歲的柯團隊幕僚說。包括幹部用海選、開放帳目,過去經驗中認為不可能的事,竟然能做到。 用柯自己的話,就是「要相信改變是可能的」。 「務實」是他的企業文化重要核心,他對內經常說「外科醫生最重要就是practical(務實)」,不論建立內部制度或個別活動專案,都要求部屬擬好標準作業流程(SOP)呈上來,他會挑錯、抓方向,「可行性」是最重要的檢查點。 信念加上務實,讓雜牌軍有共同方向。各部門都要建立各自的SOP,幕僚說「一開始覺得很煩,後來就發現好用,」當新手進入團隊,SOP可以讓新人在最短時間上手,而且,有了標準化才能比較原來的做法好壞,「所以我們也不斷在修SOP,」幕僚說。 扁平管理,20出頭就能當主帥指揮網路幕僚團,只說一句「孩子,好好幹」 「柯式戰法」第二招,是紀律嚴明加上充分授權。 遲到的主管會被罰站,說謊就開除。競選期間,每週有三天,上午八點要開輿情會報,加上行程會議、專案會議、主管會議,所有會議紀錄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整理好,上傳到網路共用資料夾。 輿情會報是柯口中「扁平式管理」的實踐,參與者多達四十人,幕僚們「大鳴大放」。因為,柯的口頭禪之一「面對衝突,是解決衝突最好的方法」,他要求有爭議就拿來桌上解決,不要檯面下小動作鬥爭。 一位民進黨資深幕僚就比較,黨內開會時各派系大人們論資排輩,有爭議時常被擱置,年輕人也會因顧忌而未充分表達意見,「但柯P這裡沒有過去的關係牽絆,柯也會在聽完眾人意見後,很明快下決定,像外科手術,不拖泥帶水。」開會決議的工作會列入追蹤事項,下次開會必須陳報進度。 他抓方向後,就對幕僚授權。我們問柯如何指揮一群網路科技幕僚時,他給了一個爽快的答案:「(就跟他們說)孩子,好好幹」。 「你覺得對的就講,通過的事就讓你放手去做,不會卡卡的,這就是一個年輕人想做事的空間,」一位二十多歲的幹部說。 直球對決,不受制於人坦言欣賞蔣經國,被跑票也不收回真心話 「柯式戰法」的第三招是按自己的步驟走,「心中篤定,制人不制於人」。 當二月連勝文宣布參選、四月通過國民黨初選時,柯的民調曾數度落後連,但他在綠營壓力下仍堅持不加入民進黨,寧願慢慢與民進黨磨。 他在選戰中遵循本性,例如他明白反對慈濟要在內湖保護區開發,「虧」自己講真話後慈濟人的票可能會跑掉;他明言欣賞蔣經國,讓不少綠營支持者火大,揚言跑票,但他不願收回真心話,反而加碼詮釋,贏得泛藍人士的心。 相較於柯保持「產品定位」的一致性,連勝文從一開始反馬的藍營改革青年領袖,一路打到選戰後期貼緊馬、擁抱保守鐵票,年紀雖較輕,選舉作風卻是老態龍鍾。 大數據戰,五人軍團坐鎮每日研究六億個讚,算出討好網友關鍵字 戰法第四招,是善用一個強大的秘密武器:大數據(Big Data)。 這是一支由五人組成的沉默軍師總操盤,其中最小年齡的周世恩僅二十四歲。 每一天,他們從一千四百萬人次的台灣臉書用戶,共按出六億個讚的海量數據中,監測網路輿論,進而對柯提出具體因應建議。 難怪,柯會在勝選之夜說:「鄉民力量的展現,見證了網路世界的強大,……這是一場網路主導的選戰!」 「你以為柯P(選戰)打法是隨興、憑感覺的?錯了,它是極度科學,精算出來的,」成員邱昱凱說。 早在去年八月,柯便決定網路是他的決戰場,緣起一張貼在他臉書上「總統府沒有總統、花生油沒有花生」的KUSO照片,竟在一小時內吸引兩千多個網友按讚。十月份,他以「生死的智慧」為題的演講影片,放上影片平台YouTube不到一個月,竟然有逾十萬人點閱。 「他從此感受到網路力量的強大,但問題來了,要如何讓這股力量更有效發揮出來呢?」柯文哲競選總部公民團體部主任黃建興說,他在今年三月奉命籌組團隊,柯下了明確的指令:「找出網路四十歲以下、不踏進選舉場合的公民。」 這些人到底在哪裡?答案就在臉書上。七月,號稱臉書最強大的中文搜尋引擎Qsearch創辦人周世恩以志工身分加入團隊,讓柯陣營的數據選戰正式起跑。 每天,一個鍵按下去,他們先抓出網路上前四十篇討論柯文哲的相關文章,「是誰發文?是網路意見領袖還是主流媒體?」黃建興說,要知道誰挺你?誰罵你?才能因應。 因此,大數據幫忙他們追蹤這群難以掌握受眾的身分、擴散率,以及監測議題延燒狀況,到底他們喜歡與討厭柯的原因是什麼?他們又會分享什麼文章等。 危機處理,監測臉書發文看到對手弱點,從冷處理變回擊 在成立九個月中,該團隊監測每一天的選舉議題,固定一週向柯文哲報告一次,並提供策略分析。其中最典型的是MG149帳戶事件。 九月十日,國民黨立委羅淑蕾指控柯文哲透過MG149帳戶洗錢,此案可說是柯在選戰中的最大危機。幫他化險為夷的,正是大數據。 大數據告訴他們,MG149案爆發,網路上討論柯的所有文章,每天有六○%繞著MG149打轉,羅淑蕾臉書每日最高人氣有十二萬人次,一人按讚,至少十個朋友看到,「她貼一篇文章至少一百二十萬人次看到,不得了!」周世恩說。 他們還發現,當時柯在網路大放送的政見根本無人聞問,原本柯團隊冷處理MG149案態度,不能繼續下去。 到底該怎麼做?大數據也告訴他們,柯受到網友好評的關鍵字是「公開、透明、開放」,而對手的財產問題,也連帶被大量討論,這會是一帖良方。 九月十八日,柯文哲召開記者會反擊MG149案,發表「光明磊落」聲明。數據顯示,此策略奏效了,柯記者會後,網路上與他有關的文章中,MG149的聲量已經從尖峰的八○%驟降到一○%。 「大數據不是很細的切片,它是教我們看大趨勢,你不要站在錯誤那一邊!」周世恩說。 此外,大數據也幫柯文哲安排與青年互動的行程,他去拜訪街舞老師,打籃球、騎腳踏車等,都是大數據算出此舉可吸引年輕人。「網路上所有街舞文章,一天可以得到二十萬個讚,可見關注的族群很大,」邱昱凱說。 原來,在柯的指令下,他們評估,只要找出二十個年輕人感興趣的主題,一個主題號召出五千人來,就有十萬張選票,而這群人不藍不綠,過去可能從未踏進選舉場合,是真正的「鐵票」。 柯當選後宣告,台北市政府將進入「數字化」管理時代!這不是空口說白話,因為,數據,就是他的勝選密碼。 形象包裝,請劇團總監調教縮小腹、手不放褲腰上,三百一十八天大改造 戰法第五招,是針對他個人的「商品包裝」。這是他最不習慣,但學著接受的一項。 先前他不善社交、不修邊幅、不知風雅,外型、腔調帶著土氣,擠眉瞇眼大笑時又帶著傻氣。有些精英白領、看重扮相的長輩,很難把首都市長的模樣跟他聯想在一起。 於是,柯文哲請紙風車劇團的創意總監李永豐幫他上禮儀課,包括去餐會不要低頭猛吃,要縮小腹、雙手不要掛在啤酒肚的皮帶上。台北藝術大學動畫系兼任講師邱顯洵,則幫忙打點服裝造型。 要挑戰長期以來國民黨基本盤堅固的台北市,他認為從過去失敗的經驗打,不會成功,「我們一開始就把所有過去的經驗,全部忘掉,其實也不是忘掉,是根本不知道(指團隊多是素人),」柯文哲說。 他以台大醫院管理葉克膜小組的成功經驗出發,用前所未見的創新方式來選舉。 只是,他這套管理模式,目前雖證明能從台大葉克膜小組的七人團隊,放大到一百三十人的競選團隊,但,真能放大到七萬多人的市府團隊嗎? 而醫生面臨病房裡的生死交關,普遍擁有「決策迅速」的性格,這優點發揮極致是否會變成缺點,阻礙他思考首都的長期策略,且花時間處理長期與全面的問題? 未來的柯文哲,尚待檢驗;至少截至目前,他寫下了三百一十八天的台灣選戰傳奇。 【延伸閱讀】政治素人變首都市長,柯P一年大進化 ■從白袍醫師變募款高手 1月16日 成立競選辦公室,資源不足,展開零元戰法,到教會等小型聚會演說 3月2日 「白色的力量」演講會,透過網路賣書、募款支付大型活動 ■從歐吉桑變年輕人最愛 5月4日 海選青年幹部,拉攏青年,開始參與桌遊、街舞、刺青等各種與年輕人互動聚會 ■從墨綠變成跨藍綠 6月18日 民進黨宣布不提名黨籍候選人,綠營整合成功 7月18日 前新黨立委姚立明出任競選總幹事,在野大聯盟跨越藍綠的指標意義 9月2日 在臉書頌揚蔣經國為政治典範,綠營跳腳,他堅持立場,有吸納深藍效果 ■從洗錢疑雲到公開透明 9月10日 MG149案,對手指控以帳戶洗錢,召開記者會公布所有帳戶資料 9月27日 赴國外考察,在國際場合穿西裝扭轉不修邊幅形象 10月27日 器官仲介案,出示作者律師回函自清 11月1日 竊聽風波,遭質疑自導自演,公布幕僚通聯紀錄與簡訊內容。強化「公開透明」的風格 整理:顏瓊玉、田習如 【延伸閱讀】柯團隊挺過MG149風暴,全靠大數據做後盾! ■step1》看網友對爆料反應 發現:討論度最高逾70%解讀:選戰主軸雖遭侵蝕,但關注度提高,未必是壞事 ■step2》看話題調整選戰主軸 發現:政見在網路上討論比率不超過20%解讀:現在沒人關心政見,此時最好轉移火力 ■step3》看連陣營財產弱點消長 發現:對手財產議題,討論度仍有40%解讀:抓到2人市場區隔,凸顯自己公開透明,召開9/18光明磊落記者會 註:討論文章數是Qsearch監測臉書頁面上的討論文 資料來源:柯文哲競選團隊大數據小組 整理:顏瓊玉 【延伸閱讀】都是素人執政,柯PStyle和首爾市長最像 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贏得首都市長,這並非台灣特例,日本東京近三任知事皆以無黨籍身分勝選,從一九九九年的石原慎太郎、豬瀨直樹、到現任的舛添要一;而韓國首爾市長朴元淳、日本大阪市長橋下徹,在其當選前,也都是沒有政黨歸屬的獨立候選人。 比起有黨派奧援的候選人,無黨籍者資源較少,此文廣義稱其為「素人」。素人市長在亞洲崛起有其背景,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徐永明認為,在全球化潮流下,東京、首爾這類大型都市人口成分與其他城市不同,教育程度較高、有較多國際移動人口,選民立場漸朝中間靠攏,因此較容易選出標榜超越黨派的領袖,台北市也順應這樣的趨勢。 但素人執政有成有敗,人權律師出身的朴元淳,累積近二十年的社運經驗,執政後以「大耳朵」傾聽民意政策,征服民心;但橋下徹則頻頻失言,推動大阪府及大阪市結合為「大阪都」的主要政見也被議會否決。 柯文哲主張市民參與市政,最像朴元淳;而上述素人市長裡,朴元淳在治理上表現相對較好。 不過,素人市長為了府會關係,不免要回歸政黨體系,或被迫與政黨合作。朴元淳選上後不久就加入最大在野黨的「民主統合黨」。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助理教授陳朝建認為,若柯文哲與兩大黨維持等距關係,最大風險是主導權被分享出去,而且在特定議題上不可能不表態,最後仍會被視為選邊站。 (文●陳筱晶) | ||||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程久龍 備受關註的兩大央企——武漢鋼鐵集團(以下簡稱“武鋼集團”)與中國海運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運”)交叉持股交易“內情”,於近期悄然浮出水面。日前,武鋼股份一位核心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獨家透露,中國海運入股武鋼股份(600005.SH)的實質,是為在涉及大股東回避表決的關聯交易議案投票中,確保關聯交易順利通過,而增加“砝碼”。
10月16日,武鋼股份對外發布公告,稱接到公司控股股東武鋼集團通知:武鋼集團與中國海運於2014年10月15日簽訂了《雙方所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無償劃轉之協議》。武鋼集團將所持有的300,000,000 股武鋼股份股票(約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 2.97%)向中國海運無償劃轉,中國海運將所持有的 141,891,900 股中海發展(600026.SH)股票(約占中海發展目前總股本的 4.17%)向武鋼集團無償劃轉。
但上述交易公告,並未對外解釋此次交易的原因及目的。由於涉及兩大央企旗下上市公司的“交叉持股”,此舉一度引起投資者高度關註,市場也一度猜測,這或是兩家央企間“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種嘗試。
對此,在12月16日的武鋼股份股東大會上,武鋼股份董事長鄧崎琳也公開表態:“可以將其理解為集團推進‘混改’的一個序曲,但是目前雙方的合作力度不大,深度不深。”
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推進‘混改’僅是一個公開的說法而已。”前述武鋼股份人士透露,引入中國海運入股,與此前武鋼股份關聯交易表決的阻力不無關系。
根據目前上市公司監管政策要求,在涉及上市公司與大股東的關聯交易議案的表決中,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公平性,大股東應回避表決——這意味著,涉及關聯交易的議案表決權,往往掌握在部分持股比例較大的中小股東手中。
具體之於武鋼股份,在武鋼股份的股權結構中,來自深圳的民營機構投資者——吉富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14%,位居公司第二大股東。因對武鋼股價長期低迷表示不滿,在2012年、2013年兩次年度股東大會的關聯交易議案表決中,在大股東回避表決的情況下,吉富創投均投下了反對票,導致關聯交易議案被否。
而在現實的另一面,作為國有大型的鋼鐵企業,上市公司武鋼股份與大股東武鋼集團之間,存在大量不可避免的關聯交易。關聯交易議案的反複被否,令武鋼部分經營業務無法開展,不得不耗費大量成本與股東反複溝通尋求支持。
“從某種程度上講,關聯交易的表決權,成為部分中小股東制約大股東的一種‘籌碼’。”前述武鋼股份人士直言,由於大股東回避表決制度的存在,目前對此尚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
在此背景下,武鋼股份引入同是國資委旗下的中國海運入股。“雖然同是國資委旗下企業,但中國海運跟武鋼集團不在一個行業體系,按照相關監管要求,中國海運不在回避表決之列。”前述武鋼股份人士直言。
一個值得關註的細節是,此次交叉持股完成後,中國海運持股2.97%,將超過吉富創投2.14%的持股比例,一躍成為武鋼股份的第二大股東。“這也是一種互相支持吧。”該武鋼股份人士笑言。
每經記者 王敏傑 發自上海
對於一度深陷虧損泥潭的麥考林來說,被商圈網控股,對其或是一次“鳳凰涅槃”。
繼9月初宣布完成對於麥考林服裝和配飾業務的剝離工作後,近日,麥考林再度表示已將其所持合資公司“趣天麥網”的全部股份以200萬美元出售。
麥考林CEO王曄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剝離是其針對麥考林過去業務重組的最後一步。未來麥考林將聚焦和健康美麗生活方式相關的產品,加強在移動互聯渠道上的建設。並且在剝離業務的同時,麥考林希望在既定的發展方向上並購一些優質資源,相應的舉措將在明年落實。
繼續剝離服裝業務
12月22日,麥考林正式宣布,其已於12月19日與橡樹投資簽署購股協議。根據該協議,麥考林將所持合資公司“趣天麥網”全部股份以200萬美元出售給橡樹投資。
趣天麥網由麥考林與趣天網母公司Giosis於2012年12月聯合組建,由麥考林前管理團隊運營。Giosis和麥考林分別持有合資公司60%和40%的股份。
電商觀察員魯振旺此前告訴記者,麥考林當時引入趣天不僅僅是資金的需求。雙方合作的核心還是麥考林商業模式的轉變,是麥考林意圖通過合作借助Giosis的資源改變當前的經營困境。
不過,事實證明,成立合資公司並未能“挽救”麥考林。根據麥考林此前公布的三季度經營數據,來自關聯公司趣天麥網的股權投資虧損為180萬美元,去年同期虧損額為140萬美元。
對於此次剝離,麥考林CEO王曄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和Giosis合作後,其電商平臺M18運營情況並不好,客流量也有所下滑,每個季度均給其帶來了一百多萬的虧損。再加上M18是服飾平臺類的,和麥考林未來的發展方向缺乏協同效應。作為麥考林針對過去業務重組的最後一步,其決定結束這樣一個投資。
事實上,自今年5月商圈網收購麥考林63.7%股份交易完成後,麥考林就開始不斷剝離自身業務。
今年9月份,麥考林在公布二季度業績時宣布其已完成對於麥考林服裝和配飾業務的剝離工作。在剝離服裝和配件業務之後,麥考林將專註提供養生類和化妝類商品。
將進軍健康美麗領域
在商圈網完成對麥考林的控股後,麥考林變得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更為“低調”。雖然都是電商,但是麥考林和商圈網的模式完全不同。
據了解,商圈網的發起人是三胞集團董事長袁亞非。三胞集團原來持有商圈網30%股份,在商圈網收購麥考林後,三胞集團還按照持股比例對商圈網進行了增資。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出售趣天麥網股份在內的諸多剝離舉措,正是三胞集團拿下麥考林後的一系列重組舉動。就在不久前,袁亞非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未來,麥考林將專註於健康美麗產品,且將並購同行公司。
昨日,三胞集團新聞發言人鄒衍也向記者證實了其針對麥考林的上述大致發展方向。鄒衍告訴記者,除去策略層面,具體的管理以及業務細節仍舊是麥考林自己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