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內政化台灣」的社會衝擊

2015-07-27  TCW


在台灣被中國單方面「內政化」之後,台灣的平民社會秩序還會受到什麼樣想都想不到的衝擊,你能不關心政治嗎?

警政署及法院注意,前方有熊出沒!未來幾年內,台灣的社會治安以及人際關係的法治基礎,可能出現突變,這和中國近來的兩個迅雷不及掩耳的政治動作有直接關係:台胞證的晶片卡化,以及中國法院直接承認台灣法院的民事判決並予以執行。

這是兩顆把對台關係「內政化」的重磅炸彈。其政治意義在前三期專欄中(《今周刊》九六六、九六七、九六八期)已曾敘述,本篇則著重在對台灣一般平民日常生活的實際影響。

先談對台灣社會治安的衝擊。十幾年前有個老笑話:長期去國的人一朝回台,察覺台灣社會比他出國前「突然」文明禮貌多了,待人接物皆輕聲細語,「不好意思」成為人人口頭禪,於是驚問原因,搞笑的答案是:因為調皮搗蛋的人都去中國發展了。

從八○年代開始,放棄台灣改赴中國「調皮搗蛋」的台灣人總數有多少?這無從統計,但你隨便詢問一下老台商,今天在中國搞惡質傳銷、老鼠會、電話欺詐的團夥 中台灣人占多大分量,答案可能是三分之一到一半。台灣的「調皮搗蛋者」拿著先進的﹁技術﹂到中國引領風騷而成的氣候,印假鈔、老鼠會、電話詐欺,全都是如 此。

這批放棄了台灣而導致台灣社會文明「突然進步」的牛鬼蛇神,未來兩年之間可能被迫集體返台,因為晶片版台胞卡,將使得他們在出關、入關、辦駕照、進醫院、 買車票時無所遁形;很快的,在中國的公安網之下,他們就會想起台灣的好、健保的美,而開始「回鄉就業」。他們做的行業不是製造業,無法轉向東南亞發展,只 能回台灣。另外一批為數不少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台流」|| 被台商老闆遺棄的幹部甚或失敗的台商本人,也同樣地會在中國政府控制網的收緊下,回到台灣吃頭路。

再談對台灣社會人際網的衝擊。在七月一日開始實施的新司法解釋下,台灣法院的民事判決,中國法院一律認可和執行。這什麼意思?若台灣法院判某人或某公司欠 你錢,你可以拿著判決書到中國法院請求執行這某人在中國的存款或資產。再如,前一陣子報導的司法詐騙手法,騙子到法院告你,你不在意法院給的通知日期,過 期後法院就對你執行,例如假扣押你的財產。以後,台灣的司法詐騙集團,只要蒐集所有在中國有存款或資產的人名單,在台灣的「落後爛法」之下,中國的法院都 有權直接執行,而被詐本人可能完全沒有救濟手段。

想想看,在台灣被中國單方面「內政化」之後,台灣的平民社會秩序,還會受到什麼樣想都想不到的衝擊。你能不關心政治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26

都會通膨、郊區通縮 中產階級跌落隱性社會底層 中國觀光客爆買 救不了日本經濟

2015-07-20  TWM


日本民眾擔憂「實質薪資沒漲,物價卻漲」,加速降級型的消費,即使中國觀光客「爆買」日本貨,但刺激經濟的效果僅限於大都市,且消費金額出現減少跡象,日本消費似乎只是海市蜃樓,並未真正復甦。

譯者•江裕真

日本某流通業者的幹部用「海市蜃樓」來形容目前日本的消費動向。雖然關於個人消費的各項指標開始呈現復甦趨勢,相關業界的第一線人員,臉上卻看不到喜悅的樣子,「消費真的復甦了嗎?」有些從業人員覺得很無感。為何消費會出現這種有如海市蜃樓般、捉摸不定的現象呢?

上班族撙節 銀髮成主力根據總務省六月下旬發表的五月家庭調查,兩人以上家庭的消費支出,比前一年同期成長四.八%。這是暌違一年兩個月以來,較前年同月成長。

然而,去年五月的消費支出,由於消費稅調高的影響而大幅下滑;會有四.八%的成長,其實是因前年同期數字太低。扣除物價上漲後的實質薪資,也依然低迷,可支配所得改善有限。另外,日圓貶值導致食品價格創有史以來最高,也是影響消費動向的因素。

日本實際消費動向難解,也和消費結構劇變有關。UBS證券資深分析師青木大樹關注的是,占家庭消費近五成的六十歲以上族群,「上班族薪資約七成會用於消 費,但老人家的年金卻是百分之百用於消費。銀髮族對消費的影響力變高。」仍在工作的人反倒因為擔心物價上漲,多半傾向於抑制消費。

另一結構性因素是「都會與非都會」。摩根士丹利MUFG證券的分析師篠崎真紀說,「住在都會區的,多半是消費的主力、三十六至四十五歲的第二次嬰兒潮居 民。再加上中國觀光客會在都會購買昂貴商品,因此會發生通膨現象。相對地,非都會區在產業空洞化影響下,總需求無法提振,所以會繼續通縮下去。」折扣商店 唐吉訶德的動向也是一個觀察重點。善於調度倒店貨或流通在外庫存的該企業,最近擴大這方面商品的調度額。「這恐怕和以非都會區為主的企業破產或流通在外庫 存變多有關。現在愈來愈像小泉純一郎執政時,迷你泡沫結束後二○○六年左右的狀況。」另外在外食產業,個人消費趨勢出現明顯轉變。自一四年一月起,家庭餐 廳產業的銷售額,一直都呈現比前一年同期成長的趨勢。尤其搶眼的是去年秋天股票重新上市的雲雀集團,其主力牌「Gusto」由於點餐數增加、高單價菜色的 銷售成長,一四年度的既有店面營收比前年度成長一.七%,今年一至五月的累計也創下四.八%的成長。

雲雀集團社長谷真表示,「由於消費意願提升,牛排等高單價商品的需求變高了。」設在郊區的家庭餐廳現在成為銀髮族休憩的場所,經常座無虛席。

消費線分析師關注的是,價位相對較高的樂雅樂,既有店面的營收較前年度衰退。「過去會到百貨公司的餐廳或到樂雅樂消費的顧客,現在移往較便宜的Gusto;原本去Gusto的顧客,則跑到更便宜的薩利亞。」薩利亞的既有店面業績也是呈漲勢。

降級消費 超商威脅速食業外食顧客正在降級消費,移往商品單價較便宜的店家。民眾對於「實質薪資沒漲,物價卻漲」的擔憂,加速降級型的消費。再補充一點,也可能從中產階級跌落到「隱性社會底層」的家庭,變得比過去還多。

顧客掉得最嚴重的,當屬速食店與居酒屋。日本麥當勞除了去年七月的過期雞肉問題,今年一月又爆出食品混雜異物,嚴重打擊業績,一口氣加快顧客遠離的速度。 但顧客也沒流到其他速食店,牛丼大廠松屋食品社長綠川源治說,「全國有五萬家便利商店,牛丼店卻不到五千家。便利商店的商品品質很高,威脅到速食業者。」 兩者都有很多「單人顧客」,雙方上演搶人大戰。

以和民為代表的綜合型居酒屋也是人氣低迷,「由於勞動人口減少,大家覺得要喝酒就去專業的居酒屋喝。」和民社長清水邦晃說。

家電量販店的問題也很大,過去家電因類別與使用頻率的不同,會有五到十年的換購期,這原本是很大的商機,卻因三次特殊需求被打亂。一是○九年五月至一一年 三月實施的「環保點數制度」,購買高節能的空調或冰箱,就有點數可交換商品券;二是自類比播映轉為數位播映的換機潮;三是消費稅漲至八%前的搶購潮。

但山田電機等以非都會區為主的業者更慘。都會區的淀橋相機或必酷相機都還有外國觀光客的爆買潮可維持營收,非都會區店面就沒那麼幸運。想解讀日本消費趨勢,必須密切注意這些結構性問題的發展。

觀察消費動向的4 個關鍵詞

1.海市蜃樓

似乎近在眼前,卻沒有實際效益。

2.都會通膨、郊區通縮

通膨感只有在都會地區比較強,非都會區則苦於人口減少,消費力衰退。

3.降級消費

在家庭餐廳尤其如此,消費從單價較高的樂雅樂轉向較低的Gusto。

4.隱性社會底層增加

郊區一些家庭由中產跌至「隱性社會底層」的水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56

樂視超級汽車的合理想象:特斯拉+智能化、互聯網化與社會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4164.html

樂視超級汽車的合理想象:特斯拉+智能化、互聯網化與社會化?

第一財經日報 秦夕雅 2015-09-11 06:00:00

世界經濟論壇提名了全球132家高速增長企業加入“全球成長型公司”(GlobalGrowthCompanies)社區,其中包括樂視(300104.SZ)、愛奇藝等10家中國企業,並在9月10日舉行了頒獎典禮。

世界經濟論壇提名了全球132家高速增長企業加入“全球成長型公司”(GlobalGrowthCompanies)社區,其中包括樂視(300104.SZ)、愛奇藝等10家中國企業,並在9月10日舉行了頒獎典禮。

全球成長型公司被視為市場的開拓者、創新者與塑造者。世界經濟論壇全球企業事務總監施力偉(OlivierSchwab)介紹:“創新的商業模式、高速的增長活力、優秀的管理團隊和企業社會責任是考評全球成長型公司的主要衡量標準。”

9月10日,在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新領軍者年會的現場,樂視控股戰略管理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下稱“阿木”)就樂視超級汽車人事變動、產業布局等熱點話題,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專訪。

如何想象樂視超級汽車?

第一財經日報:9月10日,賈躍亭發布消息稱,上汽集團原副總裁、上海浦東新區前副區長丁磊正式加盟樂視,而在此前,樂視超級汽車已經吸引了特斯拉、蘋果、寶馬的一票兒頂尖設計師和來自英菲尼迪、廣汽和一汽大眾的多位高管加盟。可否介紹一下樂視超級汽車的最新進展?

阿木:目前樂視超級汽車,還處於整體研發、團隊擴充和大的資本運作的前期。

過去100多年歷史中,歐美日韓所主導的汽車行業建立了高度分工的產業格局,但時至今日,汽車行業面臨著三個正在加速變得嚴峻的問題:城市汙染、城市交通網絡體系的壓力、汽車原本的產業分工格局與用戶消費汽車的訴求不再匹配。由此看,汽車行業面臨新的變革和趨勢:電動化、智能化和互聯網化、社會化。

汽車的社會化和分享經濟的理念在未來將越來越變成汽車經濟的主流。擁有汽車將逐漸變得不再重要,而重點將是如何提升汽車的使用效率。這可以說是百年一遇的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也是中國和中國的汽車產業第一次和發達國家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其中,社會化和互聯網化部分,中國不遜色於任何國家;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各國都在進行研發和創新,從這一點說,很有可能使得全球的汽車產業進入“中國”時代。

在這一宏觀環境下,樂視超級汽車希望能夠滿足未來新的汽車購買主力的訴求和願望,這是樂視超級汽車想承擔的使命,這個理念正在越來越多地吸引傳統汽車行業高管的加盟。

今年上半年,汽車行業的銷量也出現瓶頸,汽車行業從業者的焦慮也隨之而升。長遠看,這也給汽車廠商重新審視和思考的機會,在汽車行業增量有限的情況下,對創新的需求陡然提升。

日報:汽車未來會不會變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現在,如何想象這輛樂視超級汽車?

阿木:有兩個方向可以想象超級汽車:第一從智能終端角度看,目前全球電動車範圍內,特斯拉的呼聲最高,特斯拉主要解決了電動化問題,但是智能化、互聯網化和進一步社會化部分一直是它想去做的事情,但是這些內容需要企業基因和能力的積累。所以可以想象一下,把這部分內容疊加上去將是怎樣的呈現?第二,回看超級電視和超級手機在紅海中是如何做創新的,可以推演超級汽車的“路數”。

至於汽車未來會不會變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答案是肯定的。但目前還不是,由誰來主導這個產業,將決定這個產業如何被理解。就樂視超級汽車的理念而言,就是生來連入網絡、智能操控、服務於生活場景,絕非僅是一個交通工具。

日報:9月8日,奇酷科技的兩大股東360和酷派的分歧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註,可否介紹一下這一情況?

阿木:樂視確實是入股了酷派,但就這個分歧而言,與樂視並沒有直接關聯。

伴隨手機產業的飽和度不斷增加,必然經歷升級的過程。因此,近兩年以來,樂視和酷派之間一直在進行接觸和洽談,並非近幾個月的突然決定。

樂視的生態能力、垂直整合的思想、互聯網服務導向的產品理念等等,對於傳統手機廠商而言,是一個新的煥發活力的機會。

對於樂視而言,用互聯網的方式快速推進手機產品的升級叠代。但是客觀講,對新產業,特別是終端產業而言,進入市場和發展需要能力的打造,比如供應鏈能力、線下渠道的覆蓋能力、智能終端售後服務的能力等,還有基礎技術的創新,都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因此,樂視也有很多能力訴求,希望能快速補充能力。

新銳公司的生存創新需要政策空間和包容

日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致辭中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作為互聯網企業家的代表,你如何理解這一觀點?

阿木:在剛剛開幕式散會之後,我也跟李克強總理聊了一分鐘,聊了兩個最大的感想。中國在區域、產業、創新等領域可供挖掘的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創業創新一方面的確需要調動學生、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的積極性,但是另一方面,創新有規則邊界。這里包含了政策和政府管理邊界、技術和研發創新的邊界。而破除這兩個邊界的深淺程序決定了創新創業的大小。

以樂視為例,在樂視超級電視的創新和發展歷程中,確實與中國廣電管理的政策出現了很多對話。在我看來,這些對話正是一個企業正在推動創新邊界延展的過程。企業並不缺少積極性和靈感,缺的是足夠寬廣的土壤和創新的空間。

未來,除了希望繼續調動民間雙創的積極性外,也希望調動政策制定者、國有企業、壟斷力量的創新激情和動力。

企業和政府的對話是兩種思維的碰撞:企業是用戶價值為先和企業的持續發展;政策的制定有更宏大的目的,既有文化價值觀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創造並保護更加健康的產業生態的目的。這兩種思維對話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用戶想得到更好的體驗、產品和服務被企業創造出來;而政府的政策能夠與時俱進,順應新的潮流,給予新銳企業更大政策上的包容和空間。

比如,2014年下半年開始,到2014年年底,我們根據政策要求向廣電的相關部門提交了整改方案,等待審閱和批準。現在很殷切地希望廣電部門能夠盡快回複整改意見,根據這一方案和政策框架範圍內更快推進下一步的創新。但在這個過程中,並不影響樂視超級電視的銷售,2015年上半年超級電視銷量突破了100萬臺。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02

社會焦躁 人才外流 高教龍頭怎麼看?台大校長楊泮池:把握優勢 年輕人可以做更好

2015-08-24  TWM

台灣社會紛亂,經濟低迷,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大學應提供什麼價值觀給學生?

資源有限的高等教育,面臨國際上的人才競爭,又該如何突圍?

《今周刊》特地專訪台大校長楊泮池,談他的憂慮與建言。

撰文•郭淑媛、林思宇

楊泮池

出生:1954年

現職:台大校長、中研院院士

經歷:

台大醫學院院長、

台大醫院副院長、內科部主任學歷: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婚姻:已婚,育有1子1女台灣很小,天然資源有限,可以跟人家比拚的是人民教育素質 好,譬如捷運站、電影院排隊井然有序,我們應利用此優勢。雖然大家會抱怨很多事,但應看久看遠一點,這些優勢應該更把握,讓它好能更好,但最近大家沒有把 這件事做好,這是我比較關心的。」台大校長楊泮池以他一貫不疾不徐的聲調,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不待提問,第一句話就道出他對台灣社會的憂慮與期待。

台灣社會近年充斥焦躁情緒,政局混亂,經濟低迷,年輕人看不到未來。大學身為社會良心,能否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楊泮池在八月初反黑箱課綱運動時曾提出,「若課綱微調程序有瑕疵,應停下來好好溝通,把民主程序走完」主張,擲地有聲。

在此同時,台灣高等教育近年面臨中國、新加坡與香港強大的人才競爭壓力,身為大學龍頭,台大要如何因應?

訪談過程中,楊泮池雖擔心年輕人未來沒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但面對諸多問題,他多是正面思考。對學生,他強調要發揮利他精神,鼓勵挑戰權威,培養多元能力;對社會,他呼籲投注更多資源在高等教育,並倡議產學合作,給年輕人更多機會。

在他背後,是高掛在校長室牆上的台大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楊泮池所思所想大概也從這裡出發。以下為訪談重點:談利他 一定要做一些對社會正面的事台灣社會缺乏正面能量,我希望以正面思考來引導學生,讓他們知道什麼方向是對的。

以前當醫學院院長時,新生進來,醫學人文課第一堂,我會告訴學生,你進到台大,是社會給你很多機會,希望你畢業後,一生一定要做一點事,這件事不論多微 小,對社會是要正面而且幫社會往前走,每個人都這樣做,社會會更有競爭力,更和諧且更永續發展;事實上,在各行各業都要有這個想法。

以前台大學生注重書卷獎︵各系全學期學業總平均前五%學生可獲獎︶,在意比同學多○.一分,但多這○.一分又怎樣?我出任校長後,全面推動利他獎,由學生 自己選,希望鼓勵同學做對社會有益、正面的事或典範,幫助同學、社會或弱勢,發揮利他精神,在校慶、院慶時頒獎表揚,在學生申請學校留學時,我們會大力強 調這點。

利他獎在台大醫學院實施六年,在整個台大實施二年,成果是很多學生感受到利他精神的鼓勵,會組社團做有益社會的事。

利他是關心周遭的人以及關懷社會,你能想到並幫助人,即使再小,每個人都這樣想,整個社會累積起來就很多。

學生畢業來找我,我會告訴他們,台大學生畢業二、三十年,相對來說,在各行各業會有成就,但希望大家追求成就時必須有所選擇,如果是用掠奪式、讓周遭的人會損失或痛苦,這是不應該的。

成功有很多方式,你可以同時幫助別人,而且也讓自己有成就。

談學運 盲目相信權威,無法青出於藍談到學運要回到教育的本質。醫學院第一堂課,我也會跟學生講,不要盲目地相信權威。你希望學生青出於藍,但若學生盲目相信權 威、相信教科書與老師講的話,就無法跨過門檻,學生表現永遠無法比老師好,因為很多教科書寫的不一定對,你一定要有能挑戰權威的想法。

這是教育的基本原則,應該容忍並鼓勵多元,讓學生有多元思考能力,包容學生批評你、讓他說出不同意見。

延伸來看反課綱運動,應該高興學生能表達意見,不是學生聽老師講才是好學生,對不同看法應用包容方式,好好溝通,事情會比較好。

談高等教育 應正視教授頻被挖角警訊人才是正常分布曲線,台灣要有競爭力,得讓分布曲線往好的這邊走。高教人才投資應更多,但現在是反過來,比起中國、香港、新加坡差太多,人才一直被吸走,不止好學生被吸走,連老師都被挖走,台大有這種危機。

這是警訊,政府應有策略,很多事不是學校可處理,經費有限;中國的北大、清華經費是我們五倍、十倍,甚至連復旦、浙江等一堆學校經費都比台大多,你怎麼跟人家競爭?人家投資更多,我們會一直被拋在後面。

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補助,對台大有幫助,讓我們進步,但別人比我們更有錢,進步更多。邁頂計畫這幾年一直縮,也進入尾聲,政府應更有視野一點,讓國家有競爭力的投資若不做,問題會很嚴重。

目前整體教育經費是增加的,但應好好思考,全面照顧、均分就會死掉,一個制度FIT︵適用︶所有學校會很慘,齊頭式平等,讓我們更沒有競爭力。

台大目前只能開源節流,用最少資源維持競爭力,盡量讓與產業界合作的經費來幫忙資深老師,再把大部分資源來幫忙年輕、新進的老師,讓他趕快站起來。

台大今年有十幾位老師被挖走,電資、管理學院等各系所都有,被香港、新加坡、澳門以五倍薪水挖走,無法聘到好老師,讓我更擔心學校發展。我們的薪水相對其他國家差很大,有些系所是校友捐錢用永續的方式幫忙新進老師,但也只有三年、五年,更不是每個系所都可做到。

除此之外,目前有些大學系所招不到人,台大還好,被視為較無競爭力的科系要動態調整,但全面減收是不對的,很多企業在萌芽階段,減收業界需要的碩博士生人才,企業會更慘,要更有彈性。

對人文社會科學,學校則會多開一些課程,讓學生具備多方面專長,如資訊處理、金融、經濟、管理等,讓學生畢業可以跨足不同職場,多元發展會更好。

至於大學學費是否調漲,得看社會氛圍。學費漲幾千元,對校務基金幫助有限,政府稅收投注高教是應該的,硬要漲學費得要好幾倍才夠,必須等社會經濟好一點時再來大改變,現階段要大改變可能社會無法承受,不是很妥當。

談技職教育 薪資不該與學歷掛鉤技職教育很重要,人才不一定要名校畢業,在各行各業專業上做得非常好就是人才,社會應調整觀念。目前社會上一個很大的隱憂,是技職教育 變成升學主義。社會價值觀也要改變,薪資結構與學歷掛鉤絕對不對,應與能力掛鉤,甚至有能力就應當Leader(領導者)。

此外,現在高中只上二年半,很多高三課程都沒在上,學生推甄無論過了或沒過都無心上課,高中校長就說,希望把高中三年還給高中,才能把學生教好,大學把選才時間稍微延後會比較好。我也覺得要調整,這影響很大,學生到了大學,基礎科學能力不夠,我們須花更多精神去教。

談產學合作 將學生訓練成業界需要人才我們應該要用健康宏觀的角度看待產學合作,讓學用落差減少。台灣電子業要更領先,若沒有足夠研發人才會很慘,企業界會抱怨學校沒有培養需要的人才,其實學校與業界要共同培養需要的人才。

業界老師專業很強,可以來當實務老師,共同來指導學生。我們的老師也可以與業界合作,共同研發他們需要的東西,碩博士生可以被訓練成業界需要的研發人才。

台大大學生畢業後大部分會留在學術界,但以比例來看也有很多人會到業界服務,所以我才會希望企業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知道企業文化與專業知識的需求,他們回到學校才可重新規畫學習課程,以符合業界需要。

不過,老師兼職、產學合作或借調,教學時數一定要維持,或要有替代人力來幫忙教學,因此產學合作有回饋機制,很多資源是來補足人力,一定要在規範下進行。

整體來說,我會擔心年輕人如果沒有更好機會、沒有更好競爭力,那麼,台灣的未來發展是令人擔憂的。

面對低薪環境,年輕人要勇敢一點,外面環境有很多挑戰與困境,光是抱怨於事無補,最重要是讓自己能把握現在,抓住現有的機會。社會也要鼓勵年輕人,不吝於給年輕人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去闖、站起來。

台大EMBA校友經常會問我,是不是需要捐助清寒獎學金,我會說,我們的確有需要,但我對EMBA校友有不同期待,因為他們都是奮鬥成功的典範,應回過頭 來給學弟妹或其他年輕人更多機會,到他們的企業或公部門去實習或學習。結果,有家企業今年增加三十二個實習機會,其中十六個給台大,送他們出國去實習。

有些人說台灣一代不如一代,我看不是這樣,只要有機會,年輕人真的可以做得比我們更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00

悠遊卡公司強推「波卡」 罔顧社會責任 柯市長給了錯誤的KPI


2015-09-24  TWM

悠遊卡公司發行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肖像悠遊卡,引發台灣社會兩極爭論,歸根究柢,柯文哲要求悠遊卡公司業務成長百分之百的KPI,讓董座戴季全下了一著險棋,但這個KPI合理嗎?行銷手法正確嗎?值得商榷。

撰文•郭淑媛

台北市長柯文哲一定沒想到,一張印有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肖像的悠遊卡,害他險些從民意浪頭上摔下來。何以致此?他自己要負很大責任。

柯文哲的第一個責任,是他給悠遊卡公司訂了錯誤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戴季全為了衝業績,以民營公司的促銷手段,拿來用在市政府主導人事、具有公共性的悠遊卡公司上,難怪引發社會爭議。

製造話題 不見得能衝高營收柯文哲先後要求悠遊卡公司「業務成長百分之百」、「今年營業額要增加五○%」,後來更加碼到一○○%,這些KPI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依據悠遊卡公司今年五月在台北市議會提出的報告,一四年營收十五億餘元,稅後淨利僅一億九千萬元。《今周刊》查閱悠遊卡公司過去五年財報,別說營收年增五 ○%,就連近三○%都只在一○年「曇花一現」,接下來三年則是微幅增減,一四年雖有一四.五八%的成長率,但這些前市長郝龍斌任內的成績,距離柯文哲的 KPI仍是天地之遙。

戴季全推「波卡」用意可能在於吸引男性使用悠遊卡,讓悠遊卡普及度大增,以達到柯文哲訂下的KPI。而柯文哲直至八月三十日,都還相當認同這項作法,當時 他說:「可以搞這麼大的風波,以民營公司的促銷手段,他(指戴季全)真是有夠厲害的!」然而,製造話題就能提高營收嗎?這可不一定。悠遊卡公司民股董事、 台新金控個金事業群執行長尚瑞強表示,希望以行銷吸引男性客層購買悠遊卡是可以的,「但持有與實質消費使用,是兩回事。」曾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特助的市議 員徐弘庭也指出,要做到柯文哲天馬行空一年業績增加一倍,應該要往提升卡片的使用範圍以及使用率下手,增加小額消費的通路點等。

悠遊卡目前發卡五一二八萬張,但其中近二年未動用有一千四百多萬張,提升使用率恐怕才是增加營收的王道。

不過,悠遊卡公司是否要以追求獲利成長為目標,值得商榷。市議員梁文傑指出,台北市府成立悠遊卡公司目的本不在賺錢,悠遊卡具有壟斷性,市立停車場、公 車、市府規費繳納等都使用,若以壟斷力量來推動業務,就不應以追求營利為目的,如台鐵、中油等,「柯文哲的確下了錯誤的KPI。」柯文哲第二個要負的,是 社會責任。戴季全推出AV女優代言的悠遊卡,其中一張卡片還是A片封面,這個行銷手法,大多數民營公司也不會採用。悠遊卡公司的人事是由最大股東台北市政 府任命,台北市府有監督之責。

AV女優代言各種成人用品、遊戲、電玩展,一般人可能不會有意見,但社會普遍認為,悠遊卡公司不宜發行AV女優代言的悠遊卡,與悠遊卡公司的母公司悠遊卡投資控股公司官方持股近四成有關(台北市政府一一.七八%、台北捷運公司二七.四九%)。

悠遊卡公司並不是以追求利潤為唯一目的之民營企業,悠遊卡更是具有公眾性質的流通工具,孩童也在使用,應考量社會公益,顧及社會責任。

官股為主 應注意社會形象「悠遊卡代言人不應以商業為主要考量,應著眼公眾利益去推廣實踐。」文化評論者詹偉雄表示,代言是文化行為,應傳遞某種價值與意義。但看不 出找波多野結衣代言要傳達什麼?只是滿足某些人的性幻想得以促銷卡片,亦即只有商業意義;但這不應是政府投資的公司應做的事。

詹偉雄認為,這次事件,柯市府把代言的文化性視而不見,市府團隊的文化商數(CQ)可慮。最佳代言是讓一加一大於二,如社會上值得鼓勵的人或英雄,以彰顯 柯文哲的價值,找外國人代言也要有連結;戴季全說要「照顧到男性需求」,是非常低階的想法,不但想得到的目的達不到,反而後座力很大。

悠遊卡投資控股公司董事長林向愷也表示,悠遊卡公司有公股色彩,須考慮到複雜的政治性,戴季全有業績壓力,他的作法從商業角度來看可能還好,但最後變成政治問題。

悠遊卡公司有二十九名股東,除了官股,其他董事多為客運、銀行、科技等相關企業,持股比率不高。對於這起風波,官股董事如台大資管系教授孫雅麗表示,不便 發表意見;民股董事也大多表示沒有意見或不表示意見,台新金控推出的董事尚瑞強則表示,悠遊卡公司以公股為主,由市府主導,應注意社會形象,「代言人職業 性質敏感,如果問我,我會反對。因為悠遊卡持有人不少是小朋友,若從企業社會責任來看,就有問題。」柯文哲在九月一日開賣前夕急踩煞車,禁止公開販售「波 卡」,試圖止血;但歸根究柢,柯市長習慣以KPI來推動施政的作法,能否一體適用,真的得徹底檢討了。

戴季全(右)強推「波卡」,意在吸引男性消費者,達到柯文哲(左)要求的KPI。

印有日本AV女優波多野結衣肖像的悠遊卡,過去一周在台灣社會引發爭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14

停車場建設將拉動三萬億投資 政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1418.html

停車場建設將拉動三萬億投資 政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一財網 郭晉暉 2015-09-25 16:13:00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按照不欠新賬、還清老賬的思路,中國每年需新增停車位約3000萬個,不同形式停車位建設成本5-20萬元不等,有的甚至更高,投資規模約3萬億元。

停車場建設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之一。為了緩解困擾大部分城市“停車難”的問題,政府開出的藥方是加大停車場建設的力度,擬發行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來拉動社會投資。

在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政策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按照不欠新賬、還清老賬的思路,中國每年需新增停車位約3000萬個,不同形式停車位建設成本5-20萬元不等,有的甚至更高,投資規模約3萬億元。

“停車難”這一民生問題已經上了中南海的案頭。9月23日,國務院第106次常務會專題研究了加強城市停車場建設解決居民停車難問題和推動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工作。

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表示,當前主要解決解決城市停車設施“建多少”、“在哪建”的問題。要根據城市人口、用地等實際情況和城市未來的發展需求,確定城市停車設施的規模。

比如,人口在50萬以下的城市,停車位的總規模應該在汽車保有量的1.1到1.5倍;人口在50萬以上的城市,停車位的總規模應該在汽車保有量的1.1到1.3倍。

未來新建停車設施將立足與轎車進入家庭的現實,增量的規劃會考慮出一定的余量。這是對過去規劃不足的矯正。

據測算,目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而發達國家的水平約為1:1.3,我國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

連維良稱,緩解“停車難”必須解決好規劃、用地、投入、回報四個關鍵問題,其中融資問題相對突出。停車場建設是最適合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非常適合PPP的項目領域。

連維良還透露,這一次在研究采取的措施當中強調要開辟更多的融資渠道,很重要的一條,鼓勵企業通過債券的方式直接融資。其中,對於停車場建設,發改委今年還專門設計了停車場專項債券的辦法,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降低了停車場項目發行債券的門檻。比如,很多項目發行債券都要解決好信用保障措施的問題,要求有抵押或者有擔保等,停車場建設可以運用建成的停車位作為抵押來發債。

從此次吹風會上透露的信息來看,投入機制是此次停車場建設上改革力度最大的方面。政府鼓勵多渠道投資,重點是社會資本投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鼓勵企業債等多種形式直接融資,鼓勵金融機構加強信貸支持;中央政府將通過專項基金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同時允許在不改變土地用途和使用權屬的前提下,將部分建築面積用作便民商業服務設施,收益用於彌補停車場建設和運營資金不足。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69

百度暫停社會招聘,想進去得李彥宏特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9660.html

百度暫停社會招聘,想進去得李彥宏特批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10-20 16:24:00

10月20日消息,百度主管人力的副總裁劉輝日前發布郵件稱,鑒於當前的業務形勢,經百度公司研究決定停止招人。

10月20日,一封關於百度停止招聘的內部郵件流傳出來,郵件內容顯示,“從即日起停止招人,對於極個別有特殊需求的,需要Robin(李彥宏)和我特批後方可招人。”署名是Lee,而這位Lee,則是百度人力資源的副總裁劉輝,Fanxiao則是這位HR高管的同事,負責招聘。除了停止社招外,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還涉及到裁員,且賠償方案並不“仁義”。

百度官方確認了這一消息,並解釋稱,招聘的重心將放在吸引最優秀的頂尖社會人才上,但並未回應裁員傳聞。同時強調,百度校園招聘活動將按以往計劃推進,不受任何影響——據說李彥宏最近還要去複旦為校招做演講。換句話說,也就是社招停止了,但校招依舊(大學生讀者們可以放寬心了)。

資料顯示,百度自2000年成立以來,業務不斷擴張,目前已有五萬多名員工。

據了解,除百度以外,還有多家知名互聯網公司也關閉了社招通道。阿里此前也表示,2016校招名額從原來的3000多人縮減到400左右。

據騰訊科技報道:

今年閱兵假期,阿里巴巴宣布將縮減2016年應屆生招聘名額:從原定的3000人,到傳聞中的400人,一些學生已經拿到了口頭offer,最後被通知還要參加更激烈的競爭。而最終成功入職阿里的員工,待遇和以往比也下降很大:算法、研發、產品偏技術崗月薪萬元左右,運營崗六千左右。

不過後來阿里校招團隊負責人對媒體否認了“減到400人”的說法,表示:“迄今為止,阿里2015年校招已經發1407份錄用意向書,我們會恪守承諾,除非是學生主動放棄錄用意向……發出的offer和意向書,阿里巴巴全部予以認可,不存在收回問題。”

但是阿里在凍結人員規模是不爭之實。半年前的四月,馬雲在阿里北京年會上表示,今年阿里會凍結人員規模:“今年阿里巴巴集團的員工數不會增加一個人,出一個進一個。這樣的目的是把我們的隊形整一下,我認為三萬多人已經足夠了。”

百度目前的員工已經5萬,在BAT人員數量排名第一,此次暫停招聘,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解決目前內部人員臃腫、效率低下的狀態。的確,對於任何一家公司來說,管理5萬人都是一個大挑戰。李彥宏幾年前呼喚狼性,也是對百度內部“效率低下,不積極作為”的一種回應。

不管怎麽說,百度阿里“凍結”社會招聘,對於在社會上打磨了好幾年,想跳槽到大廠的同學們來說,這不是一個好消息。另外,阿里百度先後傳出這樣的“凍人”消息,是不是也側面印證了當下的某種市場走向呢?

一網友於某論壇發帖

 

綜合來源:TechWeb、虎嗅、水木社區論壇

編輯:余佳瑩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587

補習老師的社會價值 Raging Bull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10/19/%e8%a3%9c%e7%bf%92%e8%80%81%e5%b8%ab%e7%9a%84%e7%a4%be%e6%9c%83%e5%83%b9%e5%80%bc/

上星期初在各份報章登了一份致一位補習老師的公開信,內容大讚林溢欣老師,深受學生愛戴,他的學生在中文科拿到香港高考大部份的最高成績5+++。再深入了解,原來這是個廣告,還是一封公開挖角信,遵理學校的競爭對手,香港教育公開以年薪8500萬元,找林溢欣跳槽。

林溢欣是正在申請上市補習專校遵理學校的中文科天王級的補習老師,是香港最成功的中文補習老師。他敎的中文科一年收入達到1.2億元,佔了遵理學校的一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廣告中香港教育還詳細計算林溢欣的報酬,以一萬個學生計,一年薪酬可以達到8500萬元。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目,比美一些大型上市公司行政總裁的年薪。而林溢欣主要的工作,只是教學生熟讀他作的模範答案。香港一個商業功利社會,竟然能夠製造出一個補習天王,年紀輕輕,便賺到幾千萬年薪。一個補習天王的收入,等於中學老師的幾百倍,大學教授的幾十倍,等於一個管理幾萬人,幾百億收入,的大型上市公司的行政總裁。這個社會的價值,一定是極度扭曲,才會做成這畸形現象。

原來這極不正常的現象,不止發生在香港,還發生在東亞幾個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國家,包括,兩岸三地,內地,臺灣,香港,南韓,和日本。無獨有偶,日本2014年諾貝爾物理得奬者中村修二發表文章,猛烈評擊,東亞各國教育制度不足之處。東亞教育制度基本上是基於18世紀普魯士的教育制度及學校,當時弗得列大帝把國家當一個軍隊管理,國民教育目的,是要教育出來一群服從國家及君主的公民。因此便發展出,標準教材,及科目,重視群體的服從性,及愛國性。

普魯士的學校制度,加上儒家思想的以教育為治國核心,專師重道,及專心學習的理念,對統治者十分有利。因為這個教育制度,訓練出來是服從性強的公民。但又因中國的科舉制度,釀成考試成績最重要的現象。讀書是為了獲好成績,有好成績便可以入到名校,及找到好工作,有好前途。在內地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南韓是首爾大學,日本是東京大學,臺灣是臺大,香港是港大等。因為這功利主義,科舉心態,衍生到補習學校大量繁衍。中村修二提到南韓補習學校的收入,等於南韓最大企業三星全年的盈利。

這種奇怪現象,對社會的成本及代價是非常之大。因為社會讀書競爭大,家長需要花大量金錢去培養子女補習。香港養大一個子女要花四百萬港元,或更多。這高昂的養育成本,令到大部份中產家庭只肯生一個子女,甚至不生育。年青一代不生育,社會承受的成本極之昂貴。理論上,每一個家庭只生一個小朋友,一個國家兩代人,約60年後,人口便剩下四分之一。人口大幅減少,對經濟的影響是災難性。日本現時人口是1.25億人,現時生育率極低,到2060年可能只剩下7000萬人口。香港生育率極低,在建築,醫療,酒樓方面極缺人手,直接影響到經濟增長及民生。

另一方面,現時教育制度訓練出來的人缺乏創意,沒有獨立思考,最適合做公務員,不是創業,打拼江山的人材。在美國一個龐大移民組成的國家,在數學和文字的比賽中,勝出的往往是亞洲移民。但現在掌握世界科技最高端,及文化藝術最高端都不是亞裔人士。互聯網被美國公司壟斷,電影由被荷里活壟斷。這種教育制度訓練出來的只是追隨者,不是建國人才。

很多社會人士都很容易指出香港甚至東亞國家教育制度的敝端,但是改革基本不可能。儒家思想,科舉制度,功利主義都是根深柢固在社會中,要學生不為好成績請書,似乎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這種社會最大得益者肯定是補習老師,有記者訪問林溢欣老師,為什麼他這麼成功?答案是林溢欣在讀大學時已經決心做補習文王,這樣的價值觀,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不利。

Raging Bul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097

SENSE隨筆151028經濟行為的不確定性與社會嵌入性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10/28/sense%e9%9a%a8%e7%ad%86151028%e7%b6%93%e6%bf%9f%e8%a1%8c%e7%82%ba%e7%9a%84%e4%b8%8d%e7%a2%ba%e5%ae%9a%e6%80%a7%e8%88%87%e7%a4%be%e6%9c%83%e5%b5%8c%e5%85%a5%e6%80%a7/

SENSE隨筆151028
經濟行為的「不確定性」與「社會嵌入性」
譚復生

經濟行為的憑據是什麼?
古典經濟學把 「行為人」看成是有明確「偏好」,高度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動物。**** 換言之,經濟行為取決於個人追求本身的利益。
然而,「經濟社會學」抱持相反看法,認為經濟行為是社會脈絡的結果,*** 這一點正是「嵌入性理論」的核心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從經濟行為牽涉的人脈關係去思量人們的作為和成敗,這些人脈關係又跟從著社會規範,因而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加以拆解。

「嵌入性理論」最早被 普蘭尼Karl Polanyi在1944年的專論《巨變— 近代西歐的政治和經濟的源頭》中提出來,作為一種社會結構概念來看待經濟體系和社會其它部門之間的關係。*** 該書縱橫史海,道破經濟部門一貫受制於社會其他部門的真相,及後才在歷史發展中漸漸變強,擺脫他者的制肘,成為社會的核心活動。與此同步,社會也漸漸演變成「資本主義社會」,如此史觀可謂深遠宏大。

其後沈寂了相當長時間,Mark Granovetter在1985年的論文《經濟行為及社會結構:鑲嵌之困惑》中舊調重彈,並且出以創見,意在分析企業組織之間的關係。此文一炮當紅,學界風雲疾變,失意已久的經濟社會學家們紛紛和應,或深化其概念,或批判其理論,而後「嵌入性」成為了學門的核心概念,同時也成為批判經濟學的利器。這一波浪潮造就了Mark Granovetter和爭鳴的同門中堅學者成為新經濟社會學的宗師。

在這樣的背景下,Jens Beckert重審經濟學的前設,以「不確定性」來劃分社會學和經濟學對於解釋經濟行為的地盤,並對嵌入性理論提出新的見解。

在嵌入性理論面前,經濟學的前設以外的經濟行動就成了其軟肋。 按照古典經濟學前設,人們做出經濟決策時應該很理性;做出取捨以後,應該不會輕易後悔。但是 “不理性卻不後悔”和 “理性卻很後悔”的經濟決策卻彼彼皆是。母親為了照顧孩子和家庭,放棄上好收入的職業,但絲毫不後悔,就是 “不理性卻不後悔”的經濟決策;職業炒家特意犧牲家庭時間奮力炒股,結果得到千萬家財卻妻離子散,後悔不已,就是 “理性卻後悔”的決策。 嵌入性理論可以輕鬆地解釋背後的道理:當人們在取捨中面對比經濟利益更重要的社會關係時,當然會有這類心理反應。

當然,經濟學家還有反撲的一招,那一招就是「不確定性」。 人在做經濟決策的時候,往往不能獲得全面的資訊,這一點造成了事後悔之情。***
因為資訊不充分,即使是不理性的選擇,長遠而言,培養起孩子和照顧好家庭的效益也許大於賺錢;即使理性地做出決策,當時是正確的決策也許對日後而言是錯誤的,原來炒家內心深處重視家庭的偏好被忽視,資訊不充分導致了後悔。

在不確定的情形下,效益最大化的思路顯得無效,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對這一點倒是有所共識。*** 然而社會學家對不確定性本質的見解卻和經濟學家截然相反,他們認為能讓人計算得到的都不算是真正的不確定性。 真正的不確定性是在無法預計的處境下的得失,因而無法計算成敗的機率。除了人類認知能力的限制外,社會關係的複雜性本身就是造就不確定性的重要原因。****

在「低度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經濟行為會和經濟學提倡的效益最大化策略相當吻合;但在不確定性很高的情況下,社會嵌入性就會限制行動者的選擇來減少不確定性。**** 而這些社會嵌入性,正是社會學家所熟知的社會秩序:習俗,組織架構和規範,社會結構,還有國家權力。
(一) 習俗對於經濟部門而言,能減少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做出預測和重新調節的成本。訂立了入職慣例,就能避免公司在新人在陌生環境中不知所措,做出違反公司利益的意外行為。
(二) 組織架構和規範透過施行賞罰來穩定企業的內部關係。比如保險公司會標榜銷售成績排行榜,獎勵成績最好的員工,進而鼓勵其餘員工努力向冠軍位置進發,同時也顯示出公司對員工 “多勞多得”的期許和承諾。
(三) 社會結構對於企業的具體作用有三點:
a「社會網路理論」,也就是市場地位限制了公司和客戶/供應商等角色談判上的行為選擇。一家公司在行業內佔有的客戶多寡,就決定了和供應商洽談價錢時能運用的策略多寡。
b組織架構透過列出了明確的職位,限制招募的職員人數和功能。在公司網站上明確地列出組織的權力架構和職能,此後招募人手就有的放矢,招募來的人手也有相當的保障。
c「路徑依賴」指過去的決策限制了未來企業處境的可能性,以及行為選擇。此前決定了是一家供應商來貨,影響到公司業務成續和手頭資金,決定了公司未來的行動必能力和作業範圍。
(四) 國家權力對於經濟市場的介入,限制了企業行為選擇。法規限制和政策傾斜是國家對市場的影響手段。比如立法禁止層壓式銷售,便是限制了企業的銷售行為選擇。

Beckert 對於經濟學的批判可謂入木三分,對於嵌入性提出的創見也別具一格。他深刻地批駁了經濟學對於經濟行為的解釋偏差,指出了「不確定性」造成立足於 “效益最大化”來思考經濟行為的失敗根源。由於需要明確穩定的社會關係來減少不確定性,所以「社會嵌入性」就在決策上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劃分了經濟學和社會學的解釋範圍,可謂一大創舉。

參考資料
《What is sociological about economic sociology? Uncertainty and the embeddedness of economic action》Jens Becker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307

95%以上征收對象為兩孩家庭 社會撫養費前路待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113.html

95%以上征收對象為兩孩家庭 社會撫養費前路待定

一財網 王羚 2015-11-04 13:21:00

人口學者黃文政建議,對於過去征收的社會撫養費,可以解釋為“計劃外”生育的父母提前繳納的養老金;將相應金額加上基準利息計入“超生”父母的養老金賬戶,實際資金由已征收的社會撫養費和特別財政撥款支出。

五中全會公報公布全面放開兩孩政策之後,社會撫養費的前路引人關註。多位人口學者和法律學者認為,應該根據中國人口的新常態來判斷社會撫養費的下一步,慎重考慮這項政策的支出成本和收益,以做出最合理的安排。

作為對超生家庭的一項處罰,社會撫養費已經征收了15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每年的社會撫養費征收總額超過200億元。根據國家審計署2013年的審計,社會撫養費管理中,未按規定上繳國庫、擅自挪用資金等違規使用情況比較普遍。

據人口學者姚美雄介紹,目前全國社會撫養費征收對象中,絕大部分是兩孩家庭。三孩及以上家庭可能只有4%左右。全面兩孩政策放開之後,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孩子成為合法,將不再被征收社會撫養費。這意味著,社會撫養費95%以上的征收對象已經不存在了。

姚美雄認為,社會撫養費征收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巨大,同時還造成了腐敗的機會,可謂得不償失。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應該考慮停止社會撫養費的征收。

據了解,就在五中全會召開的三天前,10月23日,國家衛計委召開內部會議,討論的議題是“計生政策調整後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的銜接”問題。參會人員包括各省衛計委基層指導處官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國務院法制辦的官員和法學專家。這次會議討論了全面放開二孩之後對各種不同情況的社會撫養費征收情況如何處理的問題。據參會人士透露,當天的討論並未達成任何共識。

人口學者黃文政建議,對於過去征收的社會撫養費,可以解釋為“計劃外”生育的父母提前繳納的養老金;將相應金額加上基準利息計入“超生”父母的養老金賬戶,實際資金由已征收的社會撫養費和特別財政撥款支出。這樣既可維持政策公平性,也可在法理上較好地與過去銜接。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湛中樂認為,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社會撫養費作用很大程度喪失,征收意義已經不大。可通過修改《人口和計劃生育法》來停止征收社會撫養費。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9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