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雨傘運動」後首換人駐紐約經貿辦新處長:冷熱廚房都要做

1 : GS(14)@2017-07-29 03:40:49

香港駐紐約經濟貿易辦事處(下稱經貿辦),月底換上新處長,由朱瑞雯(Joanne Chu)接替退休的柏嘉禮(Steve Barclay)。朱瑞雯工作地點由相當政治化的香港、搬到相對平靜的紐約,她今日首次接受訪問,笑言「冷熱廚房都要做」,她任內擬加強辦事處與紐約華人聯繫,並協助重建美國商界對香港的信心。駐紐約記者:鄭柏齡朱瑞雯上任前,在香港政府擔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政務主任,期間推動極具爭議性、俗稱「政改」的政制改革方案,最終失敗而回。「政改」是2014年香港「雨傘運動」導火線。辦公室即將搬離香港,7月31日要到紐約走馬上任的朱瑞雯,回憶2年前「局長在熱廚房內,做最困難任務」,她表示紐約工作性質不同,政治議題較少,「作為公務員,不論冷熱廚房都要做」,相當期待新職位。事實上,過去兩、三年香港民怨沸騰,海外商人亦對香港前途感到擔憂。朱瑞雯認為,要重建外國對香港信心,「seeing is believing(眼見為實),鼓勵外國政府官員、商界領袖,親身到香港看」,她續指,在主流媒體或經常看到有關香港的負面報道,但「很多人到香港後,才發現情況完全不同」。經貿辦主要職責,包括推動香港在美國31個州份的經貿關係、文化交流等。朱瑞雯說,除「做好本業」外,冀加強辦事處與紐約本地華人的聯繫,同時有意增辦或贊助各類體育賽事,藉此在美國年青間建立香港的印象。2014年被調到紐約經貿辦的柏嘉禮,月底榮休後,正式結束30多年香港政府公務員生涯。他回顧2014年8月到任後,即遇上難忘一周,「在紐約證交所敲鐘、為蠟像館李小龍展覽揭幕,主辦龍舟節活動,全部在首個禮拜進行」,柏嘉禮又指,上任時曾對自己許下承諾,「每年最少到31州一次,但行程太豐富,最終只有約25個州份達標」。柏嘉禮透露,退休後他計劃遊覽美國,由紐約出發乘坐火車橫跨美洲大陸,最終到達洛杉磯。完成旅程後他會搬回香港,將來或有機會投身商界。但礙於港府設有俗稱「過冷河」機制,對公務員退休後新工作有一定規管,柏嘉禮笑言「今次被退休,只好一年後才考慮其他工作安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28/201044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048

【專題籽】攞痰罐刷都要AI 亞馬遜貨倉機械人Kiva成棟搬

1 : GS(14)@2017-10-09 03:50:23

在RoboCup現場同時舉行亞馬遜機械人挑戰賽(Amazon Robotics Challenge)。該公司的首席技術總監Tye Brady在現場向我們解釋,「執貨」的難度何其高。



【專題籽:一周突襲】數月前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機械人世界盃大賽(RoboCup),現場有許多項目的賽事,另一個能充份體現人機之分的賽事,乃是亞馬遜機械人挑戰賽(Amazon Robotics Challenge)。賽事總獎金高達25萬美元(約195萬港元),在旁看機械臂動作生硬的提取日用品,不禁會懷疑:拿痰罐刷、牙刷、文件夾而已,有幾難呀?



近年,亞馬遜亦加入了人工智能(AI)機械人研發戰圈,2012年收購了機械人公司Kiva Systems(前文提及研發知名Kiva機械人的公司)後,成立了亞馬遜機械人(Amazon Robotics),希望研發具效率的機械人系統,應付其貨倉運作,減低成本。但哪怕Kiva機械人聞名全球,它們在倉庫搬運貨架的短片常被瘋傳。直至今天,機械人只能運送一整棟貨架;要在貨架裏揀選正確貨物,仍須靠人手。在這比賽,亞馬遜機械人共有16個世界各地專業研究單位(如麻省理工和普林斯頓大學的聯隊、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與Panasonic組成的隊伍、南洋理工大學等)。各隊用自行研發的人工智能機械臂從貨架中,夾取特定貨物裝入貨箱(Pick Task),亦要讓機械臂從貨物中取出指定貨物放到貨架上(Stow Task)。


精密的人類雙手

「拿起一張紙,跟拿起一個塑膠水樽,跟拿起一杯裝有水的水杯,我們手部的動作已經很不一樣。用拿水杯的方法去拿起張紙,其實紙張可能會被弄破。『拿東西』其實很複雜,我們不自覺地先用眼睛、皮膚等感官去分析數據、確認那是怎麼樣的物件,再用我們那很精妙的手,以相應的手指和力度握實物件。我們常見小朋友四處摸東西抓東西,起初往往拿不穩的,但慢慢就學會,其實那是一個累積經驗的過程。然而要讓人工智能掌握這些難以言喻的微妙分別,不會力度太大弄爛貨物,又不會太輕力摔壞貨物,那是非常困難。」在現場的亞馬遜機械人首席技術總監(Chief Technologist)Tye Brady向我解釋,讓機械人永遠夾取特定東西,它們表現一定比人類好;然而貨倉物件成千上萬,如何讓它們辨認正確物件、再用正確的方法拿到,仍然是人工智能機械人研究的一大難題。早期科學家「教」機械人執行任務,必須要把任務寫成一板一眼的規則,讓電腦執行。然而身在現實世界,太多事情無法被寫成規則(例如用適當的方法拿東西),而近年被廣為談論、模仿人類神經網絡的機械學習(或更精密的深度學習)則可大派用場。


機械臂也是創作

今次比賽成績大躍進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團隊(2015年第9;今年第3名)的機器人技術研發工程師張征豪就向我解釋機器學習的過程。例如為了讓機械臂認出「牙刷」,他們會為程式輸入幾千張不同的「牙刷」照片,讓電腦從海量數據中,自行歸納「牙刷」的關鍵特徵(而非直接給電腦定義何謂牙刷)。訓練若成功,往後機械臂看到任何具「牙刷」特徵的東西(哪怕是未曾出現在訓練數據中)該能認出牙刷,並用相應方法拿起它。同樣道理,他們會用相同方法訓練系統辨認其他物品。這正是人類掌握概念的方法——我們不必看遍地球上每一隻「牙刷」,卻有能力認出它們。當然,說得輕鬆,實踐卻極高難度,「神經網絡、人工智能等等,我們都很清楚,但把它放在充滿限制的現實世界又是另一回事。」研究團隊的陳義明教授說:「例如CPU(電腦處理器)運算夠快嗎?若要花幾分鐘才辨認到物件,那根本不可能被應用。這是做研究最困難,也是最有趣味的地方。」另一位團隊研究員Albert Causo亦補充說,「哪怕機械人研究,每天都要對着機器,旁人以為很枯燥。其實它是一門創作,從無到有,開發一套系統,這一點很有滿足感。」



亞馬遜倉庫中使用的Kiva機械人(橙色那部)聞名於世。然而,厲害的Kiva仍只能搬運整棟貨架。精細的揀貨工作,仍得靠人手。

痰罐刷、洗潔精。我們靠「本能」就能辨認和提取物件,對機械人來說,卻難度極高。

南洋理工大學今年排第3,成績優異。團隊成員向我們解釋了機器學習的原理。


南洋理大設計的機械臂,主要以吸盤揀物件。

採訪:李寶怡攝影:潘志恆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4/201610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12

投資學堂:跌都要買的股份

1 : GS(14)@2017-12-05 01:09:19

上回講到騰訊(700)在創439.6元新高的狂升途中,呈現連續三個上升裂口,乃典型的到頂形態,而這三個上升裂口,分別為393.8-397、405-405.4及420-420.8元。隨着近日的下挫,已先後補回其中兩個上升裂口,一般情況若強勢股在調整時,往往會補回其中一、兩個上升裂口,但若連第三個上升裂口也被補回,則不是一般調整咁簡單,可能是進入下跌浪的先兆,所以短期宜留意騰訊能否穩守第三個上升裂口,即393.8-397元。去年12月,筆者多次在港台的節目中建議吸納騰訊,主因是當時騰訊剛跌破100天線,由於騰訊低於100天線不經常出現,乃買貨良機。回顧過去三年騰訊的走勢,不難察覺其股價在12月大都較弱,並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估計是騰訊在全年已累積頗大升幅,機構投資者紛紛趁年底前獲利回吐,鎖定利潤所致。但對長線投資者來說,這反而是一個候低買貨的月份。騰訊有強勁的盈利支持,只是估值太高,尤其是相對歐美的巨型科網股,才觸發近日的調整,相信稍作鞏固,待估值較合理,便可吸引資金再度追捧,所以筆者會候低吸納騰訊。昨日乃傳聞的場外期指到期及MSCI大執位,所以昨日港股的下跌可能純是技術因素引致,短期宜看恒指能否重上保力加中軸29280點,否則便有下試28000點危機!筆者持有騰訊的長短倉譚紹興財經評論員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1/202315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943

【仔女會學你】講句「對唔住」就大晒?父母都要識道歉

1 : GS(14)@2018-02-21 06:23:31

一click免費下載《籽想去東京》旅遊指南:http://bit.ly/2rSv4c4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小朋友做錯事,做父母的都希望他們學會道歉,知錯能改。但如果是父母自己犯了錯,有意無意傷害到孩子時,要他們開口講「對唔住」三個字恐怕沒那麼容易。


有父母可能會說:「大人同細路道歉?咪乜威嚴都冇晒?」但你又有否想過,贏了面子,輸的會否更加多?想知更多,請看POPA Channel的短片。
POPA Channel面書: http://www.facebook.com/popachannel
POPA Channel網站: http://popa.hk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15/203058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711

匯控精簡架構 董事會都要減人

1 : GS(14)@2018-02-25 03:04:27

【明報專訊】匯控(0005)啱啱派咗成績表,表現冇乜驚喜,股價跌咗啲,最新又傳出呢隻大笨象想減少董事數目。外電Sky噚日報道,匯控董事會嚟緊有3個非執董會喺4月退任,其中包括德意志交易所主席法貝爾(Joachim Faber),即係話,原本17人既董事會變到得番14個,遲下仲會等其他董事退任,將個董事會規模縮減。

點解要咁做?Sky就話原因係新任主席杜嘉祺(Mark Tucker)想精簡架構,覺得「人多手腳亂」,太多把聲有時令管理層好難做決定,所以索性等啲董事離任,做嘢可以爽快啲。報道引述消息,話監管機構批准咗杜嘉褀既決定。匯控就暫未有就報道回應。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精簡架構到連董事會都減人,貫徹匯控近年積極cut cost嘅方向,小琴都要寫個服字呀。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74&issue=201802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8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