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屏風熄燈啟示錄:專業分工才長久

2013-09-09  TCW
 
 

 

創作傳承與劇團經營,真的是兩難局面嗎?

八月底,距離屏風表演班創作靈魂人物李國修去世,恰好過兩個月。屏風表演班節目監製、也是李國修太太的王月突然發出聲明,結束年底最後一檔節目演出後,「屏風將無限期暫停演出」。在表演藝術界以及亟欲投向資本市場的文創產業裡,投下震撼彈。

翻開屏風大事紀,成立二十七年,共發表了四十個戲劇作品、演出一千七百九十三場,李國修原創作品是台灣劇團之最,演出場次也是台灣前三大,更是第一支前往大陸演出的台灣現代劇團。

儘管李國修於七月二日辭世,下半年巡演的《莎姆雷特》和《三人行不行》卻開出好票房。前者台北九場秒殺完畢,後者在新光三越A11館的四十場戲,三萬六千多張票一週內賣光,立即進帳約兩千多萬元。

票房亮眼,但屏風宣布「熄燈」,在政府亟欲發展文創產業當下,「屏風啟示錄」彰顯了哪些困境?

考驗一:校長兼撞鐘分身難,創作到賣票全包

創作者,從作品到賣票一手都要包辦,是第一個考驗。市場小,劇團創作者在經營上,常陷入「校長兼撞鐘」的分身乏術。屏風是台灣少數堅持原創的劇團,二十七年四十部作品,其中近六成來自李國修創作,這也是屏風的信仰。

「最令我自豪的部分是:堅持原創。我認為選擇一個翻譯劇本演出,是便宜行事,是二手創作。我自信創作的素材就在身邊,就在自己腳踩著的這片土地上。」李國修在《李國修戲劇作品集》中如是說。

一九九四年,屏風《莎姆雷特》受國際莎劇節之邀,首次上海露臉,讓大陸觀眾對李國修留下深刻印象。二○一一年四月,再以喜劇《三人行不行I》進軍上海試水溫,接著在十二月將《京戲啟示錄》搬上千人座位的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謝幕時觀眾整整鼓掌十分鐘,很多觀眾是衝著李國修而來!」屏風表演班執行長林佳鋒說。

作品好,卻敵不住營運危機。王月就表示,李國修曾說,「要維持一個劇團的營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作品。」但屏風一個月管銷約五十到六十萬元,收入九六%來自票房,就算一檔戲再賣,一年也賺不到五百萬元,年損益平衡很難達成。

過去屏風不止一次傳出營運危機,但李國修都靠「以戲養戲」的方式挺過來,例如一九九二年首演的《莎姆雷特》,首演加追演,創下超過成本兩成的票房,才解除危機。

只是,「以戲養戲,創作者要創作,還要監管營運,沒有辦法像太陽劇團一樣,養出一軍、二軍,可以到全世界展演,創作無法組織化、專業化,接班時,就會發生接不來情況,」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溫肇東觀察。

考驗二:市場規模小製作難,只能不停跑城市

市場太小,無法建立規模經濟,則是第二個考驗。以太陽劇團為例,從未接受文化補助,而以企業方式經營,也因為自負盈虧,讓他們一開始就要懂得兼顧創意及效率經營。其街頭翻身的關鍵,就是以駐點演出經營品牌。

一九九二年,太陽劇團開始到美國賭城米高梅酒店做常駐秀點演出,脫離一城跑一城「巡演公司」(touring company)模式。有了常駐秀點後,一反過去「演新秀,停舊秀」習慣,反在常駐秀點之外,再加上原先的傳統馬戲團街頭巡演,「以雙線並行方式,同時打造藝術品牌,又能擴大市場。」溫肇東分析。

反觀屏風,光思考製作就是一個課題,哪有多餘時間與人力,長出另一個小屏風,只能停留在「跑城市」格局,經常要面臨創作傳承與劇團經營的兩難局面。

兩出路擺眼前建立製片制、擴大市場

國內藝術團體想朝品牌發展,建立「製片制」是第一步。八○年代以降,表演劇團發展方興未艾,進入門檻相對不高,兩個創作者搬張椅子就可以開演。不過一旦長成中、大型劇團時,勢必遇到商業邏輯的挑戰。

「跟台灣電影一樣,多是導演為主,少了製片專業分工,格局不易變大,」溫肇東提醒,「要走向產業,具備創作者靈魂外,也要有經營的Soul。」兩者專業分工,才可能將「李國修」這個品牌,變成「屏風」品牌,路才走得下去。

其次,擴大市場,建立長尾效應,才能擴大單一劇作效應。一部戲劇製作成本在單場票房達九成才可能回本,能加演或到其他城市巡演才是關鍵。台灣整體表演藝術產值約二十八億元(包括音樂、戲劇、舞蹈及各項演出),光是上海的戲劇票房即約人民幣七億二千五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五億元),較台灣整體表演藝術多出七億元。大陸市場是台灣十倍,市場擴大,產值變大能讓管理升級,把人養出來,才能養出產業鏈,才能讓二軍養一軍。

李國修為台灣文創業留下寶貴的無形資產,然而,個人的成就卻無法繼續轉化為團體甚至整個文創產業的成就,如何從閃亮的一顆星星過渡到建立制度、接棒演出,台灣未來的文創產業挑戰才剛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62

清真寺鬧鬼實錄詭異屏風亂咁郁

1 : GS(14)@2016-06-21 07:39:01

馬來西亞一間新落成的清真寺傳出「鬧鬼」片段,在空無一人的走廊上,兩個屏風竟無故移動,不只前後滑行,突然又「貼牆」並排,相當詭異。該間清真寺位於馬六甲「野新甘榜直弄占美」,閉路電視片段見到,走廊上放着兩個屏風,突然一起滑動,靜止一會兒後,又先後改變方向急速移動,然後又一起貼近牆邊和門邊,最後其中一道屏風突然旋轉高速滑動,十分恐怖。這段長約兩分鐘的片段在社交網熱傳,引起議論紛紛;不過甲州首長兼宗教理事會主席拿督依德利斯哈倫,促請民眾勿過度迷信或胡亂猜測,認為以目前的科技,是可以在影片做手腳。他已指示相關單位展開調查。傳出鬧鬼的清真寺是今年4月才竣工。星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621/196634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61

【文化籽】石家豪七屏風 論盡孫中山

1 : GS(14)@2017-01-07 07:09:08

中大藝術系畢業的石家豪畢業後儲了兩年錢,才全情投入創作,深明畢業生欠缺經驗,需要的是機會。



【文化籽:藝文沙龍】博物館也搞新意思。工筆畫大師石家豪,手下畫過不少時代人物,今次參與藝術推廣辦事處及康文署舉辦的「邂逅!老房子」公共藝術計劃,帶領四個年輕藝術家,一同走進屹立中環過百年的「孫中山紀念館」,以七幅色彩豐富的屏風畫,細數孫中山的歷史故事。



看石家豪的作品,總帶一點黑色幽默,主題涉獵香港文化、建築、流行文化人物,連周潤發也是其筆下主角,今次計劃指定在「孫中山紀念館」創作,展館前身是富商何甘棠大宅「甘棠第」,一座古蹟記錄兩個風雲人物,兩者只能選其一,最後他選擇了孫中山,「我感覺這裏的觀眾,多數來自台灣、大陸或其他地方的華人,他們也是慕名而來,因為孫中山在華人社會比較多人認識,已成為這座建築物的標記,但何甘棠就只有香港人認識。」孫中山一生居無定所,石家豪挑選他去過的地方、生活片段及當時的歷史背景,選取廣州、夏威夷、民國、香港等七段時期,與幾名年輕畫家,以豐富色彩、細緻的筆觸,重現那個時代的藝術或文物色彩,「很少人會好留意孫中山為何少年時去夏威夷讀書,因為他哥哥去了夏威夷做勞工,後來儲錢當上老闆,孫中山13歲便跟隨母親去夏威夷找哥哥,畫家鄭婷婷便以奔放的風格,重現當地的原住民的生活環境。我們很多時候談歷史,大家便會覺得是黑白照片、文獻、發黃的舊報紙,是很沉悶的東西,沒有色彩,我作為畫畫的人,希望用我們的角度令歷史變得有趣味。」香港很多古蹟也以典型博物館活化,擺放大量文物、文獻、相片、文字,但對於空間運用,展示方式,卻欠缺創意,「我自己多年的創作,大部份是在專為展覽而設的場地展出,牆壁是白色的,作品放在裏面,觀眾來到只為看藝術品。今次的場地較特別,它本身是一個歷史建築,兼且背負歷史人物的故事,藝術作品變成細說孫中山故事的方式。」



石家豪嘗試提供另類樣辦,在古蹟加點藝術創意,令博物館更有趣。

石家豪的《民國彩色玻璃圖》,十多個歷史人物變成裝飾窗,吸引大家眼球。

石家豪早前在網上舉辦「搵人包圍孫中山」活動,招募畫家參與創作。


作品融入古蹟 重現清末民初歷史人物 

他以彩繪窗框為創作靈感的《民國彩色玻璃圖》,晒冷十多個清末民初的政治家、作家、歌星等歷史人物,當中包括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溥儀、孫中山和蔣介石等,「廣州有很多地方的家居窗門,也會用彩色玻璃製造,可能是源自歐洲的教堂,再傳到中國時,設計稍為轉向中國化,有山水裝飾,所以今次作品選用經典的彩色玻璃顏色,即藍、紅、綠、白,頂部繪有梅蘭菊竹中國四君子的裝飾。」向來多用毛筆繪畫的他,今次破例將畫稿素描入電腦,在電腦上色,再印製成布料,最後裱裝成為屏風,「這些畫本來是黑白稿,在電腦加色,我們再找美國的公司印在布上,好處是在短時期內可以製作較大型的作品,改稿也比較容易。」展覽場地是法定古蹟,不能隨便鑽牆上釘及移動展品,所以他設計屏風展示作品,「屏風是家居用品,從前的大宅也有很多屏風裝飾,這個設計也符合這裏的環境。」今次展出的七幅屏風大小不一,每一個也會按展覽空間度身訂做,令作品融入當中,改變展廳的冷冰冰的氛圍,令人想走近逐一辨認那些時代人物。



展館內不難發現彩繪玻璃窗。

石家豪認為歷史不是非黑即白,希望為孫中山增添時代色彩。


網上招募挑選 四年輕藝術家參與

藝術也可以集思廣益。「邂逅!老房子」作為一個公共藝術計劃,石家豪希望讓更多藝術家參與,認為現今的年輕藝術家欠缺實習機會,於是去年3月在網上招募5年內在藝術學院畢業的年輕畫家,從50名畫家中挑選插畫師黃詠珊(飛天豬)、曹穎褀、梁麗雯、鄭婷婷一同參與創作,「我參與過很多聯展,很多時候藝術家各自分散工作,大家最後趕急完成作品,藝術家之間沒有互動,所以我想找年輕人參與,她們比較彈性,像老師與學生的形式創作,加上有製作預算,可以提供資助,不是白做,是有錢賺的。」身兼策劃及藝術創作的石家豪,主力構思及跟進整個藝術計劃,當中的六幅畫作交由四名年輕藝術家負責,各自做資料搜集、定期討論,再根據她們的草圖編排人手,「今次既是大家合作的計劃,亦似一個課程,大家一齊學習。我自己也嘗試到很多製作上的新東西,例如做如此大的畫面,如果手畫需要很長時間,所以今次除了幾名年輕畫家,亦有設計師團隊參與,以數碼方法幫助我們合成畫作。」



阮玲玉

豐子愷

徐志摩


習廣彩工藝 拼湊吉祥圖案

孫中山出生的廣東,出名手繪廣彩瓷器,自小生活與工藝擦身而過。從前廣彩瓷器多外銷,頂級貨售予歐洲皇室,英國的皇家博物館都有廣彩收藏,來自廣州、在香港有八十多年歷史的粵東磁廠,便傳承廣彩工藝,工筆畫家梁麗雯走訪了解廣彩的畫法,「廣彩瓷器的圖像、擺位也有寓意,中國人喜歡吉祥的意思,喜鵲、蝙蝠、牡丹花也寓意福氣、開心。」畫中最突出的鷹,則代表堅毅不屈的精神。



梁麗雯繪了五十多個圖案合拼成背後的屏風圖。其中一個圖案是左邊的花瓶。


廣告彩牆紙 尋回書香足迹

向來畫速寫的黃詠珊(飛天豬),對建築物有情意結,選擇描繪維多利亞時期的香港,以廣告彩重塑孫中山在香港的足迹,「孫中山曾在香港讀書,我就決定用他讀過的學校做重要元素。」孫中山曾經就讀的男拔萃、雅麗氏醫院、皇仁書院,還有香港西醫書院(前香港大學),當中只有香港大學仍然屹立至今,她以洋紫荊、卜卜齋讀書人拼湊成英式牆紙圖案,四所學校置身其中,屏風設計配合展廳華麗的環境,夢幻優雅。



黃詠珊的維多利亞式屏風,根據展廳內原有的窗框顏色打造。

「牆紙」中,重現孫中山就讀的雅麗氏醫院。


澳門取經 釉彩記民生百態

澳門國父紀念館曾是孫中山的元配夫人盧慕貞及兒子孫科的故居。曹穎褀到澳門取經,參考旅居澳門的英國畫家George Chinnery的釉彩風格,繪畫民生百態圖,「當時的澳門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有很多不同人種及宗教色彩。」另外,孫中山革命起義後流亡日本,她於是與鄭婷婷合作,以日本江戶明治時期的浮世繪,展現當時的文化氣息。



曹穎褀根據鄭婷婷繪畫的戰爭場面、汪洋大海,添置不同的江戶人物在屏風畫中。

畫中除了地標建築澳門國父紀念館,還有清朝官員。


何甘棠大宅 建築藝術百年古蹟

1914年落成的紅磚大宅「甘棠第」,是香港其中一座最早以鋼筋構建的私人住宅,位於中環衛城道,大宅主人富商何甘棠,是何東胞弟。2006年活化為孫中山紀念館,2010年列為法定古蹟。大宅屬綜合古典風格的建築,樓高四層,一、二樓設弧形露台,室內裝潢豪華,糅合了巴洛克及洛可可風格的建築特色,地庫至二樓設華麗的柚木樓梯,選用幾何圖案的彩繪玻璃窗、瓷磚,房間天花以金箔點綴的灰塑鑲板裝飾,整棟建築物本身已是一件藝術品。



甘棠第總樓面面積約28,000平方呎,當年住了何甘棠一妻十二妾及二十八個小孩。

展館內設有兩尊孫中山銅像,約150件藏品。

房內的天花飾有金箔點綴的灰塑鑲板。

邂逅!老房子「石家豪×孫中山紀念館」日期:即日至6月30日地點:孫中山紀念館中環衛城道7號



記者:王佩兒攝影:陳健邦(部份圖片由石家豪、梁麗雯、曹穎褀提供)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7/198885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