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萬梓良拖妻賀老師

1 : GS(14)@2017-03-24 17:08:00

萬梓良(萬子)罕有地與老婆十指緊扣到場,不少在場演員都尊稱他為師兄,他說:「King Sir係我麗的訓練班老師,我哋近排合作咗套叫《人民公敵》作品,做咗圍讀,算係送畀老師嘅生日禮物。」萬子表示老師身體回復得不錯,亦感受到老師對戲劇的熱情,他說:「自己同老師認識四十年,當時自己20歲,King Sir係一名謙謙君子,教出嚟學生好多,老師80歲我仲可以同佢一齊演出,係我嘅福氣。」另一位大師兄黃秋生笑言自己是演藝的大師兄,他說:「要數真正大師兄係毛俊輝,佢至係入室弟子。」



■黃秋生在壽宴上表演棟篤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324/199679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646

【開個app問功課】小學生放膽問「見唔到老師,壓力冇咁大」

1 : GS(14)@2017-03-26 15:39:08

梁景期(右)使用全港首個小學功課輔導app問功課,他認為不用對住補習老師,增加發問的勇氣。



小學生今時唔同往日,每日閒閒哋七至八樣功課,仲要補習或上功課輔導班,問題天天都多,大壓力到講不出聲。小二學生梁景期遇上功課疑難,會用全港首個小學功課輔導app發問,「見唔到補習老師,壓力冇咁大,放膽啲問。」上網問功課app「Dr Coach」由三位九十後梁嘉駒(Dean)、張駿軒(Robin)及林偉民(Vincent)共同構思。他們前年參加大學創業比賽,得到40萬元起動基金,去年9月研發成功。小一已在功課輔導班成長的Dean,認為從前小學分上下午班,現在轉了全日制,同一時間參與功課輔導班的人增加,學額供不應求。「小學生發問功課需求大,坊間輔導班收費可能較貴,補習老師應付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問到老師功課的時間越來越少。」Dean解釋,因此研發小學生問功課app。



上網問功課app「Dr Coach」介面簡單,每次發問都有不同老師回答,對話框跟WhatsApp等相似,老師和學生可用語音或文字溝通。

(左起)Vincent、Robin及Dean一起研發小學功課輔導app。

這個app操作簡單,學生如用app發問或檢查功課,只需按下相關科目按鈕,拍下不懂或要檢查的題目,一次最多可問一頁20題,每頁收費由5.6元起,老師便會於10至15分鐘後,用文字或語音解答,24小時服務。好似幾筍,等老師畀答案?冇咁易。Dean指出,app的試用期間,有家長縱容小朋友,容許他們在app問老師畀答案,「我們之後有個指引,所有學生未做,老師會唔改。」他們現在和非牟利團體合作,包括香港青少年服務處、小童群益會等,給基層學生免費試用,現時有200人受惠,小二的景期是其中之一,他的媽媽覺得問功課app不錯,試用期滿後會付費使用,但建議老師可加設自己的頭像,感覺更親切。現時只有Android手機可以使用,iOS版本還在研發中,預計兩個月後推出。記者:梁慧琳攝影:伍慶泉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326/199699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930

卓林帶密友過夜吳綺莉:係補習老師

1 : GS(14)@2017-06-10 12:40:51

■吳綺莉(右)指卓林(左)曾跟她提及密友A小姐。資料圖片



吳綺莉和女兒吳卓林頻頻出現風波,年底將18歲的卓林,今年3月再跟媽咪爆發衝突,吳綺莉更涉嫌刑事恐嚇被捕,卓林則一度入院留醫,日前才出院。母女再度團聚,冰釋前嫌,關係緩和。



■卓林(右)出院前後,都和網紅A小姐(左)頻頻約會。互聯網圖片

■A小姐在Ig上大晒性感照,打扮似足洋娃娃。互聯網圖片


打扮似洋娃娃

近日有報道指卓林出院後,仍繼續跟一名外籍同性好友密會,這位密友A小姐被起底,是年約30歲的加拿大網絡紅人,在港生活。A小姐在Instagram中上載的照片,大部份是低胸打扮兼化濃妝,造型似大眼洋娃娃,她也不時騷紋身手臂。


曾任教幼稚園

有指網紅密友A小姐之前做過幼稚園教師,跟卓林相識約一年,兩人交友後形影不離,卓林更被爆曾帶A小姐回家住接近一個月。其實早前吳綺莉和卓林關係惡劣期間,吳綺莉曾承認卓林經常帶一個年約30歲的女子回家過夜,兩人甚至關上房門,還指卓林沾染不好及奇怪行為。記者昨日致電吳綺莉,她表示認識A小姐,並指對方是卓林的補習老師:「佢嗰位朋友以前喺大埔教幼稚園,係幼稚園老師,但後嚟冇咗份工,卓林數學唔係幾好,佢同我講個女仔冇咗份工,仲話唔收錢上門幫佢補習,我話咁樣唔好,同埋佢話嗰個係朋友。」對於卓林出院後,繼續約會這位同性密友,還承認對方曾在家中過夜。問到吳綺莉可擔心卓林與A小姐關係太親密?她說:「我知,卓林有同我講過,咁個女今年就嚟18歲,成年人,我只可以咁講。」採訪:嵐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06/200454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24

【add時尚】問准父親馬時亨做老師馬露明教小朋友發夢

1 : GS(14)@2017-06-10 12:56:01

■馬露明不時會帶小朋友參與課外活動。



港鐵主席馬時亨的女兒馬露明(Christine)醉心教育,實現了兒時夢想做老師,現正繼續追尋推崇品格教育的新目標。教育工作艱巨,馬露明亦自言並不風光,面對香港「倒模」教育制度愛之深責之切,近日她將自己的教育故事拍成微電影,希望小朋友在成長過程中,抱有追夢之心。採訪:梁錦雯攝影:林德雄馬時亨大女馬露明在港成立名為JEMS的教育中心已八年,推崇的不是時下家長熱捧的中英數、音樂等「求分數」學術課程,而是培育小朋友品格教育,如同理心、自信、責任心等正向心理學元素。「我的志願」課題在馬露明不同年代閃過不同答案,當中有芭蕾舞員、時裝設計師、婚宴籌劃等,到最後就回歸八歲時的夢想做老師,到近日成立的品格教育基金,都是與教育息息相關。



■馬露明的教育中心去年擴展,牆上掛上寫了品格元素的畫。

■除了教小朋友品格教育,馬露明的學校會灌輸要幫助社會有需要人士的訊息。


「最緊要有心」

馬露明大學時讀經濟,碩士進修教育,暑期工做過律師樓、銀行,但教書的一團火最為熾熱,她日前受訪時說:「我記得最後個暑期工,我做咗兩份工,喺幼稚園同小學做,係辛苦過我喺銀行做N咁多倍,帶小朋友去廁所,攰好多辛苦好多,但滿足感亦大N咁多倍。我記得同爹哋講想做教育,係戰戰兢兢,佢答『行行出狀元,最緊要你有心去做。』」馬露明的教育故事,早前被「夢者舞台」D Stage拍成微電影放上facebook,回憶小時候獲老師鼓勵要有自信追夢,亦有她一個學生的真實個案令她感觸,「個小朋友上堂時好開心話想做忍者捉壞人,但當寫喺工作紙時改寫做醫生,因唔想父母唔開心,嗰刻我眼濕濕想喊,我忍住,我覺得最痛心唔係佢爹哋媽咪要佢做醫生,最痛心係佢爹哋媽咪唔畀佢發夢,好多時我同家長講,要鼓勵佢哋去發夢,係畀到自信同身邊愛你嘅人支持。」對於香港教育,馬露明慨嘆太「倒模」,亦明白教育系統的難處,「我哋睇嘢窄,我哋小朋友睇嘅嘢更加窄,呢個世界變得太快,十幾年後仲有乜嘢工畀我哋小朋友,十幾年前會知道facebook、google係人哋最想做嘅工,但十幾年後邊個知道?」



■微電影中,小時的馬露明自覺沒有長處,得外籍老師鼓勵啟蒙她立志成為老師。

■小朋友不想父母不開心,隱瞞想做忍者是真實故事。


家長學培養

香港教育制度議論聲音多,教師、家長及學生各有壓力,甚至衍生「贏在起跑線」、「贏在射精前」等思維,馬露明認為正面來看,源於家長緊張及痛錫小朋友,但她希望家長思考及看遠一點,「好多時家長淨係諗入邊間幼稚園、小學,猛咁追,身邊嘅人都係同一個諗法,壓力又擺番落個小朋友度。你想個小朋友三十年後係點?想佢開心、想佢成功,成功定義係乜?賺到好多錢係成功?有自我價值係成功?我哋要了解每個小朋友都係獨特,要睇吓點培養,令到佢哋做到最好就更加重要。」



■馬時亨支持女兒推廣品格教育,為她所搞的香港品格日活動做大使。

■馬時亨一家早年移民,馬露明(後排右二)在倫敦Glendower Preparatory School接受小學教育。

■馬露明的醫生夫婿劉仲恒同樣熱心公益,他是願望成真基金會主席。

曾迷惘質疑

馬露明自小得父母教育,學業只要盡力以赴,不是求成績,父母更注重是品格教育培養,「媽咪好注重同理心,係明白人哋感受,我記得細個嗰時,爹哋媽咪會帶我哋出去食飯,佢會同我講食飯嗰時唔好走嚟走去,你喺隔籬走嚟走去,會好騷擾佢哋。」父親馬時亨的待人接物更是身教,「由細到大我都睇到,佢點對朋友、公事上嘅朋友,公司大樓開門嘅人、的士司機、學生、老人家都係咁關心佢哋,唔會係講一套做一套。」雖認定為終身事業,但馬露明亦曾遇過猶豫:「做呢樣嘢唔係為咗風光,唔係為咗金錢,係為咗點樣去幫人,生命影響生命。我踏出嚟做教育嗰時有少少介懷,見到身邊啲朋友,做profession嘅嘢,我會有少少質疑自己嘅決定,定係我好幼稚去揀呢?」



更多精采時尚內容,盡在http://add.appledaily.co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07/200468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870

【從前今日】侵侵71歲牛一曾打老師險被踢出校

1 : GS(14)@2017-06-16 01:47:41

今天6月14日,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71歲生日。他於1946年生於美國紐約市皇后區,父親是一個成功的房地產開發商,所以特朗普與他四個兄弟姊妹是標準的富二代。特朗普在小學二年級時,他覺得音樂老師對音樂一竅不通,便一拳打在老師的眼,差點被踢出校。在13歲那年,其父母把他送去紐約軍事學院,他頓時如魚得水,不單成績優異,各項運動都表現出色,還被選為「女人湯圓」,連學校秘書亦被他迷到。1964年,特朗普於軍事學院畢業後,曾考慮讀電影學校,不過最後仍選擇跟隨父親的腳步選修商科,成為今時今日的風雲人物。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4/200557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440

老師學生指題目較簡單

1 : GS(14)@2017-06-16 01:52:50

【本報訊】小三BCA(前稱TSA)昨進行英文及數學科筆試。浸信會天虹小學轉校生張柏然表示,題目非常簡單,試前沒刻意溫習,其母親也着他以平常心應試。他轉校前曾在另一所小學讀小三並考TSA,認為BCA難度較低。不過,同學謝曉樂稱試卷「好多頁數,做到好想瞓」。


促教局盡早定BCA存廢

該校數學科老師謝幸兒表示,今年BCA數學卷題目較以往TSA少約4至6條,也較簡單直接。她舉例指,以往TSA題目以不同重量單位顯示各物品,要求學生比較重量,今年則未有類似題目。英文科老師高鳳儀則指今年題目貼近日常生活,同學更易掌握作答方向,例如閱讀卷和寫作卷主題與聖誕和公園有關。對於試卷份量,她指英文科閱讀卷較往年少一篇閱讀理解,相信學生答卷時會更輕鬆。有數名同學只需8分鐘就完成3篇閱讀理解。校長朱子穎表示,對來年BCA的存廢持開放態度,校方可按照教育局指引,但他希望教育局盡早給予來年的決定,因校方在編排校曆表時要為評估預留時間。■記者羅智堅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5/200564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512

【大廚秘技】順德老師傅教打鯪魚球 起膠爽滑靠落足鹽

1 : GS(14)@2017-06-18 22:07:35

提起鯪魚球,可繁可簡,簡單的去魚檔買份攪好調了味的鯪魚滑煮兩煮,加條生菜便是一道菜式。但如果真要吃的精細,那還是親自落手去做最穩陣。而說到烹調鯪魚這種淡水魚鮮,必要數到順德菜。老牌順德菜鳯城酒家的老闆譚國景,煮了鯪魚球數十年,對鯪魚球下了這個標準,吃起來要滑中帶爽,缺一不可。



鯪魚球有灼亦有炸,炸的夠香口,但原來真正考功夫的倒是看似簡單的灼鯪魚球。「灼可以吃出真功夫和真味,炸的香味會把鮮味蓋過,也會吃不出爽滑。」景叔說。要做好鯪魚球,首要最好是買新鮮鯪魚回家起肉剁茸。「不夠新鮮的鯪魚膠質會走掉,打不起膠便不會爽身,失去黏性。」景叔提醒。此外,魚檔預先攪拌的鯪魚肉有些可能會有大碎骨,自己先切薄片再切細粒才剁茸,便可以把細魚骨也切斷,而且亦能保障魚夠新鮮。順德鯪魚球除了鯪魚肉,必不可少的還有芫荽和葱,陳皮亦是必備的配料,有助辟腥和提起鮮味。再加少許木耳絲和烘過的花生碎,吃起來便口感更豐富。



食譜卡

鯪魚要先切再剁細才可以切斷骨。

攪鯪魚肉要加鹽攪完再撻。

打鯪魚時,邊攪邊撻,可以更爽身,但更重要的是必定要加鹽。鹽除了調味,亦可以幫助鯪魚肉打起膠,一斤鯪魚要加大半茶匙鹽,要足味才可以打得起成爽身的鯪魚球。其他的調味如糖、麻油和胡椒粉那些便可以隨意。當打好鯪魚球,便到最後一步,要灼了。灼鯪魚球有四字真言,「浸滾浸滾」。景叔說煮鯪魚球水一開始要煮滾,滾後加入鯪魚球後要再次滾起,之後便可以收慢火去浸,但其間水又不能太平靜,仍要慢慢滾起,所以要不時把火調大調細,煮兩分鐘便大概熟了。如果貪快,全程大火,鯪魚球便外面熟內裏未熟,表面會粗糙,吃不出鯪魚球的爽滑了。



鯪魚球要先滾起再收細火慢浸,然後再次開大火煮滾,浸>滾>浸>滾……煮兩分鐘。

鳯城酒家老闆譚國景

記者:謝翠玲攝影:徐振國、劉永發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7/200586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036

赴美讀古典音樂 畢業作留遺憾龐卓欣自覺被歧視 投訴老師

1 : GS(14)@2017-07-09 03:39:05

■身為富二代的15年港姐亞軍龐卓欣,透露在美國讀音樂學院時疑遭老師種族歧視。



【向世界升學】現年25歲的港姐亞軍龐卓欣(Ada),雖然是富二代,大學時又考進了美國著名音樂學府曼克頓音樂學院,攻讀古典音樂,她日前受訪卻透露在大學的畢業歌劇表演時,自覺遭老師種族歧視,歌劇內71個角色全不安排亞洲女同學演出,僅能唱合唱團,她憶述時說:「我嗰時好嬲,種族歧視都唔好咁明顯,我哋寫晒投訴信去投訴呢個老師。」

自嘲70分小姐


Ada的父母均於聖保羅男女中學畢業,母親Juliana畢業後亦返母校附屬小學教了幾年,再轉做師資培訓,退休後現於中文大學兼職做音樂培訓老師的工作。日前Ada與龐媽媽接受本報專訪,回想女兒升小學的過程,龐媽媽說:「佢考咗兩間小學,一間聖保羅,一間女拔萃,嗰時諗吓兩間都係好學校,聖保羅點樣我哋估到,而女拔萃比較活潑啲。」



■龐媽媽早年鼓勵龐卓欣發掘自己興趣,提早讓女兒到美國留學。

■修讀古典音樂的龐卓欣,累積了不少在台上演唱的經驗。

■前年參選港姐的龐卓欣(左),屈居中小學同學麥明詩(中)之下得亞軍。資料圖片

Ada最後選讀女拔萃,笑言自己的成績是「70分小姐」,經歷了尖子學校競爭,更受到同學排擠:「我由細到大讀書好中挺,平均係70分,但身邊同學98分都喊。小學嗰時,我係比較受歡迎,受老師鍾意,個個都想入我組,但六年班時候,有個朋友知道我係唔高分,同我絕咗交,細個淨係攞成績嚟比較,我真係好灰。」龐媽媽發現女兒找不到方向,不想她被成績框住,便讓女兒提早去美國升學,更遇上良師,引導她去讀音樂,入讀了美國著名音樂學府曼克頓音樂學院,Ada說:「全中學唱歌最好、最叻,去到大學另一回事,太多叻人,讀咗四年,有學音樂歷史、音樂理論、藝術歷史,有表演堂,老師教你上堂台風點樣,我哋唱歌有好多小動作,或者唱歌表達能力點樣,學意大利文、法文、德文。」



■龐卓欣自小喜歡音樂,參加過不少合唱團。

■龐卓欣經常跟父親龐寶林及媽咪Juliana周遊列國。


不忿差別對待


不過,在畢業歌劇表演上,Ada稱遇到種族歧視問題:「成個class要做一個歌劇,有71個角色,應該人人都有個角色,偏偏全部亞洲女仔都係唱合唱團,冇一個人有角色。我嗰時好嬲,種族歧視都唔好咁明顯,佢哋解釋角色要大隻身形,其實有好多白人角色都係黑人演,我哋寫晒投訴信去投訴呢個老師,好失望。因為呢件事,校長有同我哋見面,話呢個係好嚴重問題,會同嗰位老師講,最後位老師有同成班同學道歉,話自己冇心,唔係特登。」採訪:梁錦雯攝影:郭賢興 場地:Kyoku(希雲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08/200823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80

【老師指導】普通話大有進步

1 : GS(14)@2017-07-09 12:16:06

古天樂北上拍戲搵人仔,不時在內地都要用普通話接受訪問,多年前古仔為內地的輪胎品牌拍廣告,其「港腔普通話」被網民瘋傳。其實,近年古仔榮升電影公司老闆,有很多時間要在內地斟洽投資事宜,所以他已邀得老師惡補普通話,已進步了不少兼開竅。古仔早前為電影《喵星人》返廣州、武漢及南京等各地宣傳(圖),他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說話流暢,一字一句都講得清楚,如提到「小動物」、「狗」、「雕」這類詞彙都發音正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709/200833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738

【專題籽】日文老師扎根天水圍 高橋信之高唱社運之歌

1 : GS(14)@2017-09-17 17:38:32

望着天水圍河邊日落,高橋讚嘆夕陽的美,說道:「如此美麗的夕陽,香港和日本也是一樣。」



【文化籽:胚芽故事】天水圍河畔的單車徑,清晨有居民擺賣自家種蔬果的天光墟,平日有不少人沿河跑步,閒坐聊天,傍晚或有三兩老人,圍坐捉棋、拉二胡、奏色士風,遙對流浮山小丘慢水、夾道綠樹,聊聊往事。河畔風景,日文老師高橋信之,十多年來幾乎每日踩單車經過,還是相看不厭,眼前總有跟天水圍基層一起打拼、弱勢社群安居樂業的遠景。



日本人扎根天水圍做社區工作,高橋可說是唯一。他創辦「天水圍草根社」,白恤衫黑色西褲,每日踩單車來往區內多個屋邨工作。草根社無辦公室,倒過來說,整個天水圍都是他的辦公室。日文課可說是高橋多年來區內工作的起點。2007年,高橋信之開始於天水圍教日文。談起開班初衷,他留意到區內有不少年輕人對動漫、J-Pop、日本文化感興趣,但一般日文課程學費不菲,學生難以負擔,居港日本人大多替當地公司服務,參與地區工作的人不多。相對市面的日文課程,高橋收費不貴,由課程設計、訂購日文教材,到張貼招生章程,高橋一手包辦。不少學生留意到屋邨大堂內,告示板上的日文課招生章程報名。有意報名的學生打電話給高橋,電話筒另一端,往往傳來高橋帶有濃濃日本腔的廣東話。


學生不論學歷 每周上課90分鐘

高橋的日文課,開設初級、中級及高級班,學生來自不同背景。在職人士、學生、一家大小、殘疾人士,不限學歷背景,對日文有興趣,每個星期總有90分鐘,跟「高橋先生」學習日文。同學學習日文用語和詞彙,並分組練習日常對話,練習過後,高橋總會跟學生擊掌,說一聲「奸爸爹」(即日語加油)。除了教授基本日語,高橋每堂課,都會播放動畫和教同學唱日文歌。播得最多的,當是動畫導演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宮崎駿藉作品表達世界和平和環保的理念,我很認同,而且動畫很好看,有藝術感,我想同學會喜歡。」高橋又提到另一套常播的動畫,同樣為宮崎駿的作品《夢幻街少女》。「同學都有各自的夢,追尋自己的理想。」平日看來嚴肅的高橋,說起來也靦腆一笑。上過高橋日文課的學生,大多都學會唱一首日文歌,便是谷村新司主唱的《星》(すばる)。除了日文原唱版,高橋更喜歡作詞人鄭國江譜的粵語歌詞,鄧麗君主唱的版本,「帶着熱情,我要找理想,理想是和平,尋夢而去,哪怕走崎嶇險徑。」高橋低聲唱着,回想自己和學生共同尋找夢想。一人在天水圍奮鬥,孤獨嗎?高橋答道:「也有這樣的時候,但想到自己為草根打拼的理想,逐點將希望和動力帶給天水圍居民,這種使命感想來便很幸福。」採訪當日,高橋在課堂尾聲播了日本兒歌《虹》(にじ),帶着同學用日文唱起來,歌詞意思是「彩虹、彩虹,掛在天空,將愁懷抹去,我敢肯定,明天會是好天氣。」高橋說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福島傳來這首鼓舞樂曲,在課堂教同學唱,也希望同學對前路抱有希望,感到「明天會是好天氣」。


牢記平上去入 學廣東話接觸基層

除了晚上教授日文,高橋關心基層民生,他反對領展霸權,組織居民上街示威,白天的工作還有上樓家訪、跟社工合作,幫助有經濟壓力的家庭和年輕人申請書簿津貼、曾在區內籃球場教授巴基斯坦青年空手道,又籌辦免費瑜伽班,主動跟區內少數族裔婦女聯絡,希望她們藉瑜伽互相認識,建立社交網絡。決心高昂,不過跟街坊接觸仍有一道難關,就是廣東話。「廣東話跟日文、英文都不同,平上去六聲,加上三個入聲,一共九聲,的確很難。」談起學廣東話,高橋不禁說起粵音六聲要訣,哼出「三碗細牛腩麵」的聲調,平日看書自修,主動跟居民聊天,受訪、上課都說得一口帶有日本腔的廣東話。高橋出生神戶,於日本福祉大學修讀社會工作,上世紀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執政期間,高橋擔任大學學生會主席,投身社會運動。當時中曾根政府奉行新自由主義,大幅削減日本公民福利,連串舉動包括解散工會、鐵路私有化,令日本基層福利無法得到保障,高橋帶領學生上街抗議、示威,開展社運之路。「大學前我只想當個日本足球員,但那只是一人之事。要逐漸改變社會,惟有參與社會運動。」高橋信之畢業後,便在日本當記者,編採國際和財經新聞,不過看不過日本政府對傳媒的控制,在政府部門、警區等設立「記者俱樂部」,只讓親政府傳媒採訪,藉此操控輿論。


大學投身社運 不滿解禁集體自衞權

1992年,他把握《Business Post》外派到香港的機會,採訪財經新聞,訪問過合和集團創辦人胡應湘、恒生銀行大班利國偉等商界巨頭。不過隨着採訪時日越長,高橋認為要更直接幫助香港市民,倒不如選個地方,努力耕耘。高橋考慮過長駐深水埗,不過該區當時已發展出社區意識,千禧年代左右的天水圍,地區工作仍有待開拓,高橋便由港島搬到元朗廈村,一待十多年。高橋信之時常希望身邊人關心社會、開拓眼界。有住在天水圍的學生,因喜歡日本動漫,主動跟高橋學習日文,課餘時跟老師討論核問題、社區重建等議題,其後赴日本德山大學升讀,在學期間燃起大學所在山口縣的社運,將天水圍基層和領展的個案帶到當地,帶動日本居民討論,探討當地小學空置的問題,社區關懷如此越過千里,落戶日本城鄉。根植天水圍,高橋不止關心朝夕對着的香港,仍着眼日本和世界。年輕時,高橋的理想世界就一直心繫日本憲法第九條,其中「放棄戰爭、不維持武力、不擁有宣戰權」三大原則,皆是高橋一直相信和提倡。近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代表的執政自民黨和政治聯盟公明黨,極力提倡解禁集體自衞權,違反戰後「和平憲法」的理念,引起不少民眾反對,高橋認為這股反政府民氣,代表公眾對和平和社會的願望。他同樣創辦另一個社運組織「亞洲和平前進」(Asia Peace Front),在國際社會發聲。


今年七一遊行 充當公民記者

至於香港,高橋深感社會近年因前特首梁振英政府和中共拈手,矛盾不斷。今年七一遊行,他充當公民記者,上街收集民眾對劉曉波事件和梁振英管治的意見,拍成短片,希望跟其他地方的社運人士交流。同樣於七一,日揆安倍在東京秋葉原為自民黨東京都議會候選人站台,會場出現大批民眾,高呼「打倒安倍」、「維護憲法」等標語,在高橋心中,兩地同樣稱為「家」的的地方,民眾不會坐視政權對社會不公,這也是他奮力前進的方向。訪問尾聲逢天水圍日落,高橋信之遠眺夕陽,想起日本歌星近藤真彥原唱,梅艷芳翻唱的《夕陽之歌》,望着天水圍河邊日落,讚嘆夕陽的美,說道:「如此美麗的夕陽,香港和日本也是一樣。」高橋念想跟日文課學生同唱《夕陽之歌》的時刻。



高橋的日文課,開設初級、中級及高級班,學生來自不同背景。

天水圍河畔的單車徑,高橋十多年來幾乎每日踩單車經過,來往區內多個屋邨工作。

高橋(左)在天水圍屋邨貼告示,招攬有興趣學習日文的人士,學費當然不貴。


高橋創辦「天水圍草根社」,自己生活一樣草根,愛去茶餐廳醫肚,日常生活如普通香港人。

除了晚上教授日文,他還會主動跟區內少數族裔婦女聯絡,建立社交網絡。

高橋每周跟學生上90分鐘課,上堂時不時跟學生擊掌,說一聲「奸爸爹」,以示鼓勵。


家住元朗的他,平日除了踏單車代步,還經常乘搭輕鐵出入。

要跟街坊接觸,高橋努力學習廣東話,平日看書自修,主動跟居民聊天。

採訪:陳駿豪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15/201529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2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