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八一八: 女經紀傳奇一生
1 :
GS(14)@2015-10-04 03:21:04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C%AC-220000779.html
金魚缸這陣子轉趨淡靜,從事證券業者應該感受良多,尤其聽到行家身故惡耗。話說週前有位美女經紀身故,年僅34,可真英年早逝,原來血癌纏身。所以說起這位經紀,皆因她雖尚年輕,但一生人已相當豐富,且在圈內廣傳。
話說因此女子人際關係佳,兼辦事能力出眾,早已找到第一桶金,之後認識一位上市公司老闆,對方還希望批1億貨予這小女子維持秩序,女子不虞有詐,毅然接貨,還分予同行齊齊坐貨,實行有錢齊齊搵。結果呢,老闆轉頭即沽貨,女子血本無歸,還害了身邊友人,之後還北水一段日子,是「草」還是散心就不得而知。
老戴所述都是聽行內人所言,相信真確度幾高。至於那位公司老闆其實也是一家證券公司老闆。其實行內人炒股真係較少沾手證券股,尤其華人老闆者,皆因大家本是行家,當中古惑大家知曉,少有能從中取得厚利。
迎海.御峰經紀衝出馬路撈客
1 :
GS(14)@2016-03-05 01:10:46■記者昨日現場發現迎海對出烏溪沙路有不少經紀衝出馬路撈客。 鍾偉德攝
【本報訊】樓市淡靜,發展商高佣促銷。恒地(012)馬鞍山迎海5期迎海.御峰本周末賣38伙,據悉代理佣金5%,以最平單位計,促成一單,與公司拆賬後料自行落袋三、四十萬元。結果刺激餓單多時的經紀博命衝出馬路撈客,當中有入行一個月經紀坦言「難頂」。記者昨日現場直擊,馬鞍山迎海對出烏溪沙路,十多名經紀馬路撈客。訪問其中一名經紀坦言:「第一日喺呢度撈客,老闆要求嚟,揚吓宣傳單張,由朝早9點開始,企到而家。記者問難頂嗎?「梗係難頂啦!你睇吓個太陽,入行做咗一個月,曬到黑晒。」地監局發言人表示,此舉違反當局執業指引,會被紀律處分,有機會被罰款,甚至停牌。其公司或上司亦有可能因未有妥善監察員工或下屬而同樣被紀律處分。此外,長實(1113)紅磡維港.星岸昨加推34伙,市值約8億元,均價26,402元,與上一張價單均價26,174元相若。今批單位定價由1,526.4萬至3,834.4萬元,定價及呎價最低單位均為5座2樓C室,實用706方呎。今次修訂優惠,內地客及公司名買家可獲發展商回贈15%買家印花稅,而本地買家可獲售價7%折扣及印花稅回贈最高8.5%。還提供現金回贈,買三房回贈30萬元,買四房回贈40萬元,料下周開售。另外,新地(016)元朗映御加推10伙,本周日以先到先得形式發售。同區嘉華(173)朗屏8號有指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3/19513831
90後女經紀3個月賣樓2.38億
1 :
GS(14)@2016-03-05 01:24:21內媒持續唱好樓市,近日浙江溫州傳媒報道指,一個在溫州的90後女地產經紀在農曆新年後至今,已經賣出十多個單位,最貴的價值6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713萬港元);而從樓盤於去年12月中開賣至今不到3個月,她已賣出60多個、總值超過2億元(約2.38億港元)的單位。但就有網民質疑這是媒體炒作,「怎麼和去年推股市的風格如出一轍?」
網民質疑政府為促銷炒作
《溫州晚報》昨日報道,當地一名年僅25歲的美女經紀周淑芳,自從去年12月17日一個樓盤開賣以來,她已經賣出了超過60個單位,總值超過兩億元,而單單從農曆新年後至今,她已經賣出了十多個單位,每個單位都在300萬元(約357萬港元)至600萬元之間。報道指她的收入從以往的月薪不足5,000元(約5,940港元),增加至現在每月超過3萬元(約36,000港元)。周淑芳指3年前才入行,本來一直生意平淡,但打從去年3、4月起,政府出招催谷樓市,當地買樓的市民越來越多,做地產經紀的她亦從中受惠,她指自己業績能創新高,是因為現在溫州市民對置業恢復信心,買家只要覺得單位類型及價格適合大致都會立即「扑槌」。但有不少網民就質疑,這報道是為當地政府「去庫存」,將內地已經落成但未賣出的樓盤賣出,「每天跟風報房地產牛行情,去年股市去到4,000點的時候也是這樣!」《溫州晚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4/19515796
美女經紀暴曬下等買家
1 :
GS(14)@2016-06-20 05:42:14■元朗Park Yoho現樓外有女經紀在暴曬下守候路邊等客。 王心義攝
【本報訊】新地(016)元朗Park Yoho開放現樓予市民參觀,烈日當空,仍有數名代理於樓盤現場截車等客,「街霸」數目減少,一名穿着三吋斗零踭高跟鞋、長髮披肩、樣貌清秀的女經紀在暴曬下仍守候路邊,地監局職員在場,即勸她離開。如此搏命,促成一單交易,佣金不菲,以項目實用418方呎、約500萬元單位為例,經紀個人淨袋4.5萬元。這位女經紀身穿的高跟鞋疑似名牌Valentino,真貨價值7,760元。據悉,她隸屬美聯元朗分行,廿多歲,從事地產代理工作近三年,其主管澄清,她當時並非截車撈客,只是等待客人,怕被「街霸」中途截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20/19661334
地產經紀想賺到盡?草根團體反對「炒樓議案」
1 :
GS(14)@2016-09-09 05:36:45美國大選倒數兩個月,可負擔房屋的未來發展方向會怎麼走,端看11月時三藩市選民如何下關鍵決定。到底選民們應不應該讓更多私人發展商加入建設的行列?一班草根租客就舉行了造勢大會,批評兩項「可負擔房屋」議案可能最終還是攔不住將可負擔房屋變貴樓的勢頭,表明堅決反對議案的立場。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這兩項選票議案,都是由地產經紀協會(Association of Realtors)提出。其中「P議案」希望促使政府從非營利發展商的的手中,釋出更多可負擔房屋(Affordable Housing)的興建權給營利私人發展商,開放給兩者公平投標。議案也規定市長辦公室轄下的住房與社區發展辦公室(MOHCD)欲為新項目尋找開發商,需公開招最少三份標書,否則不能核准建造,此舉被質疑阻礙建屋進度。另一被指更大威脅可負擔房屋受惠者福祉的「U議案」,將讓發展商將可負擔房屋的單位「升值」,以兩倍租金水平推出市場,達到地區收入中位數的110%,恐將草根最需要的安身租屋處,變為中產階級才負擔得起的「玩意」。選民於6月初選,通過由市議員金貞妍(Jane Kim)推動的議案(當時為「C議案」),規定開發商在建設25個單位以上的房屋項目時,需確保兩成半的單位低於市價,並將大部份預留給低收入人士申請。多個華裔社區組織批評,地產經紀協會的兩項議案,與原案背道而馳「打對台」。社區住客聯會主席梁榮浩對《蘋果》說:「提出的這些人表面說想幫忙建可負擔房屋,事實是想牟取暴利,一個炒樓集團當然唯利是圖,從不體恤市民的貧困境況。」拉丁裔里門狄奧(Romerico Riemedio)現居於南市場街區(SOMA)低於市價的「包容性住屋」(Inclusionary Housing),他憂慮「U議案」通過後,令政府為像他這類低收入家庭優先提供廉價房屋的抱負消失。不過,這兩項議案倡議人認為,可負擔房屋項目既由公帑支撐的多筆撥款補貼,便應確保工程的標書能創造「最佳價值」,故需讓更多私營發展商入局,加大建屋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9/19765608
期望提升保險經紀形象
1 :
GS(14)@2016-09-27 07:11:43【本報訊】獨立保監局主席鄭慕智法律界出身,為保險業監管機構擔任把關工作,曾惹業界擔憂該局會否執法過嚴,鄭慕智亦笑言:「業界一開始好驚搵律師做保監主席,以為政府係貓捉老鼠,不過我哋唔係貓,業界都唔係老鼠,而係希望幫助業界提升行業專業水平。」鄭慕智坦言,業界最初對保監局的看法,與自身監管理念不同,但經過多個月重新了解,已得到業界積極支持,「若然有賊當然要繩之於法,呢幾年感覺到,社會執法好似冇以前咁準,故此更加要有效執法。」
盼吸納有才幹年輕人
保監局來年正式成立後,再過1至2年將會.直接監管保險中介人,鄭慕智坦言,即使保監局接替本港3間代理及經紀自律規管機構的工作,他們亦要從專業角度提升業界角色,「即使規模最大的監管機構,亦不能百分百杜絕所有違規行為,唯獨要令業界自發提升行業道德及專業水平,才是最成功」。鄭慕智亦希望保監局成立後,可以扭轉保險中介人只是銷售人員、而非專業顧問形象:「有家長一知道子女要投身保險業,第一句就問係咪搵唔到嘢做,咁講其實係好唔公道。」鄭慕智希望可以藉著提升行業形象,吸納更多有才幹的年輕人加入,而保險業尚有精算、核保、索償管理等等都屬專業領域,應加強推廣,未來保監局亦會對外推廣本地保險業事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6/19782062
焯焯有餘:經紀指數作用存疑
1 :
GS(14)@2016-09-29 08:03:14最近一間地產代理公司推出一個前線經紀指數。從地產代理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這項指數是基於前線經紀對當周市況的預期而制訂的,因為最終結果是反映前線經紀對於短期市況的睇法,所以這指數可以解讀為地產經紀的信心指數。雖然制訂方法是統計學常用的「擴散指數」(Diffusion Index),但這個前線經紀指數是否具有高的前瞻性?對分析市況的人士來說,這才是最重要的,然而筆者對這指數的效用是有保留,原因有以下兩個:第一:前線經紀能否剔除自己的利益,正確地反映自己的想法呢?大力唱淡樓市根本對自己有害無益。第二:雖然地產代理公司認為這個經紀指數的概念跟常見的國家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一樣,但其實兩者是有基本差異。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制訂的PMI為例,其指數結果是從採購經理或管理人員的答案所制訂的,而這班被訪者大多是已有多年採購經驗的管理層,並不是一班教育程度一般的前線地產經紀。當然,市場多一些資料給予投資者作為分析之用仍是一件好事,但大家一定要留心指數的潛在限制,否則隨時被跣低,始終買賣物業涉及不細的銀碼,小心些才是投資的王道。關焯照經濟學家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9/19784943
接獲多宗未授權交易 證監:檢視經紀行網絡保安
1 :
GS(14)@2016-10-14 06:29:44【明報專訊】證監會表示,近日接到多宗來自證券經紀的舉報,指部分客戶的帳戶曾經有未經授權的證券交易。證監會因此展開對經紀行的交易系統及網絡保安方面的檢視。
過去12月共16宗舉報 涉逾億
證監會透露,過去12月個月共接獲16宗舉報,涉及7家經紀行,懷疑客戶的互聯網及流動裝置交易帳戶的保安受到威脅,以致有未經授權交易,總額超過1億元。警方仍在調查有關個案。證監會表示,會向經紀行發出問卷,以評估它們的交易系統的網絡保安,同時會對選定的經紀進行現象視察。
另外,近日一家名為香港捷睿金融的本地公司就類似事件入稟法院,該公司指其於中銀國際的帳戶,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於今年9月23日以每股平均0.7636元,買入逾4920萬股百信藥業(0574)的股份,較該股前一天收市價高36%。以昨日收市價計算,該公司帳面虧損1051萬元,因此要求中銀國際作出賠償。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上述事件與證監會的公布並非巧合,這可能是證監會收到的舉報個案之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44&issue=20161014
內地無牌經紀違規賣港保險佣金高達15%
1 :
GS(14)@2016-11-12 05:39:31■內地無牌經紀在其辦公室內,為記者起草保險建議書,並詳細講解,過程已經觸犯中港法例。
【直擊報道】內地人通過買香港保險瘋狂走資,在今年上半年,香港內地新做保單費用飆升130%達301億元。內地資產大轉移,網上大量流傳賣香港保險一夜暴富神話。本報記者「放蛇」假扮內地人,向深圳無牌地下經紀了解運作,發現過程多處違規,惟發現相關經紀原來可獲15%佣金。對於內地銀聯10月剛落閘,禁止再來港買大額投資類壽險,這些地下經紀表示,「轉多少錢到香港,都不是問題!」未知其說法的真偽。打開百度,以「香港保險」搜索,就會見到有大量內地經紀在網上公然銷售香港保險,並提供QQ號碼以供聯絡。記者在上周與其中一名自稱「香港保險規劃師」的李姓經紀接洽,獲安排到其位於深圳福田區車公廟的辦公室詳談。該經紀的公司名為「深圳前海保倍資產管理公司」,公司網站自稱為「香港保險私人定制專家」,是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根據中保監規定,在境內銷售境外保險屬於違規,但該公司可以公然在網上招攬生意,可見管制非常疏鬆。記者來到該公司,發現辦公室藏身於一普通商廈內,旁邊是舞蹈學校,內裏佈置簡陋。李姓經紀向記者表示,他並非香港居民,所以無法取得香港保險經紀牌照,但已從事銷售香港保險三年,經驗豐富。公司在深圳、廣州、香港都有辦事處。事實上,根據本港法例,任何人沒有經紀牌照而銷售保險,已經屬於違法。記者假扮內地人,向李姓經紀提出考慮在香港購買一份投資性壽險,繳交保費可能超過10萬美元,由於銀聯已禁止在香港購買投資性壽險,並且金額超過內地每年個人購滙上限5萬美元,詢問可以如何操作。李姓經紀在聽取了記者情況後,在電腦起草了一份長達15頁的「全面保障建議書」,推介一款友邦公司壽險,總保費25萬美元,平均年回報達6%左右,並詳細講解其中財務數據。根據香港保監處規定,壽險產品整個銷售過程,包括為客戶進行的財務需要分析及銷售建議,都必須在香港境內進行。李姓經紀的行為亦已經違規。在資金轉移香港方面,李姓經紀表示,「在我們專業人員看來,這都不是問題!」他表示,在簽保單前,可以帶同內地客戶,聲稱先在香港滙豐銀行開一個內地人戶口,或在招行辦理「一卡通」業務,屆時內地客戶以人民幣轉賬至公司在內地銀行戶口。雙方對數後,公司在香港的銀行戶口再按當時滙率,同步轉賬等值的美金至客戶在香港的戶口。在這個過程中,客戶毋須購滙出境,就可以在香港銀行戶口獲得美金,然後再開支票給保險公司交保費。李姓經紀表示,公司目前在香港賬戶有超過2,000萬港幣,可供客戶買保險時購滙之用。記者進一步詢問,這些資金來源是否正當,他表示:「我們的錢絕對是乾淨的!」李姓經紀亦指,他們推銷香港保單,保險公司會按首年保費15%給予「勞務費」,目前大部份存在香港。李姓經紀表示,公司每月可做100萬至200萬美元保單,最近高峯期時每月可達300萬美金,即月賺超過45萬美元的「勞務費」。李姓經紀表示,在銀聯落閘後,內地人亦可通過Visa直接付款,但有消息指本月內這條渠道可能會被關閉,之後內地人要通過在香港銀行的戶口開支票才能交保費。他亦指有消息稱最快下月起,內地人在滙豐開戶,或開招行「一卡通」都會被收緊,而目前在其他銀行已經難以開戶,因此催促記者在本月內盡快簽單,以防政策再收緊。在上述推銷過程中,記者一直有偷影錄音,終於被李姓經紀發現異樣。「你是在偷拍我嗎?你不會是記者吧?」他語帶驚慌表示,目前從事這種業務是違規,「如果曝光,會影響很大」。擾攘一番後,記者才能脫身。深圳保倍資產的經紀在內地向記者推銷友邦公司的壽險產品,過程多處違規。本報向友邦公司詢問,與深圳保倍資產公司之間是否有業務合作。友邦香港指,與深圳前海保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並無任何業務合作關係,亦沒有委託或授權該公司銷售任何友邦香港的保險產品,對該公司在中國內地推銷友邦香港保險產品的涉嫌違規行為,十分關注,並保留向該公司追究一切責任的權利。本報亦將內地無牌經紀銷售香港保險公司的情況,轉介予香港保監處。保監處回應指,在內地推銷香港保險產品,可能觸犯內地法規,中保監會進行調查。銷售香港壽險產品整個過程,需在香港境內進行,投保文件亦必須在香港境內簽署。今年9月起,保監處已要求內地客戶簽署聲明書,表明整個銷售過程是在香港境內進行,銷售人員是在香港登記的保險仲介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2/19830813
地產經紀爭客 街頭群毆
1 :
GS(14)@2016-12-01 07:59:29■一名地產代理昨在大角嘴街頭遭圍毆。讀者提供片段
【本報訊】大角嘴浪澄灣本周六重推貨尾單位,十多名地產代理昨午在浪澄灣對開街頭疑為爭客打架,有人手持武器追打,警員接報到場,參與毆鬥者已逃去,遺下一名被打傷後腦的男地產代理,傷者涉公眾地方打架被捕。恒隆事後稱若證實事件與參與浪澄灣銷售的地產代理有關,會禁止該代理參與餘下銷售活動,亦會向有關地產代理行發警告信。受傷地產代理20歲姓陳,報稱被硬物襲擊。現場為大角嘴海輝道浪澄灣對開街頭。昨午4時許,有市民途經發現十多名穿西裝上衣男子在街頭毆鬥,即用手機拍下經過。從片段所見,參與打鬥者,有單挑有群毆,亦有人手持武器追打對方,雙方拳來腳往,有人被按在地上狂毆,場面混亂,途人見狀走避。有巡警經過查看,打架者即四散,只剩頭部受傷姓陳男子,警員召救護車將他送院,並調查事件。■記者黃祺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1/19851447
Next Page